矛楯


拼音
máo dùn
注音
ㄇㄠˊ ㄉㄨㄣˋ

矛楯máo dùn

  1. 亦作“矛盾”。

  2. 《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楯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后以“矛楯(盾)”连举比喻言语或行为相互抵触,互不相容。

分解意思

  • 拼音 máo 部首 矛 总笔画 5

    矛 [ máo ] 1. 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长柄兵器。 如 矛头。

  • 拼音 shǔn,dùn 部首 木 总笔画 13

    楯 [ shǔn ] 1. 阑槛横木,指阑干。 如 楯轩。 2. 拔擢。 如 “引楯万物,群美萌生”。 3. 古代载棺木的车。 楯 [ dùn ] 1. 同“盾”。

引证文献

  1. 亦作“矛盾”。

    《韩非子·难一》:“楚 人有鬻楯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后以“矛楯(盾)”连举比喻言语或行为相互抵触,互不相容。 《魏书·李业兴传》:“异 曰:‘圆方之説,经典无文,何怪於方?’ 业兴 曰:‘圆方之言,出处甚明,卿自不见。见卿録 梁 主《孝经义》亦云上圆下方,卿言岂非自相矛楯?’”唐•刘知几 《史通·浮词》:“今之记事也则不然,或隔卷异篇,遽相矛盾;或连行接句,顿成乖角。”
    元•辛文房 《唐才子传·曹唐》:“各以所长,相轻所短,矛楯之极,则是非锋起。”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