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


拼音
xì qǔ
注音
ㄒㄧˋ ㄑㄩˇ
词性
名词
繁体
戲曲
反义词
人生

戏曲xì qǔ

  1. 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包括昆曲、京剧和各种地方戏,以歌唱、舞蹈为主要表演手段。

    英traditional opera;

  2. 指杂剧和传奇中的唱词。

    英singing parts in chuanqi and zaju;

分解意思

  • 拼音 xì,hū 部首 戈 总笔画 6

    戏 [ xì ] 1. 玩耍。 如 游戏。儿戏。嬉戏。戏豫(嬉游逸乐)。二龙戏珠。 2. 嘲弄,开玩笑。 如 戏言。戏弄。戏谑(用诙谐有趣的话开玩笑)。 3. 戏剧,也指杂技。 如 一出戏。黄梅戏。看戏。演戏。皮影戏。 戏 [ hū ] 1. 〔於(wū)~〕同“呜呼”。

  • 拼音 qū,qǔ 部首 曰 总笔画 6

    曲 [ qū ] 1. 弯转,与“直”相对。 如 弯曲。曲折(zhé)。曲笔(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 2. 不公正,不合理。 如 曲说。曲解(jiě)。委曲求全。 3. 弯曲的地方。 如 河曲。 4. 偏僻的地方。 如 乡曲。 5.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酵的东西。 如 酒曲。曲霉。 6. 姓。 曲 [ qǔ ] 1. 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 如 曲艺。曲话。 2. 歌的乐调。 如 曲调(diào)。曲谱。异曲同工。曲高和(hè)寡。

引证文献

  1. 我国传统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是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人物扮演等多种艺术的综合。渊源于 秦 汉•的乐舞、俳优和百戏。 唐•有参军戏, 北宋•时形成 宋•杂剧( 金•称“院本”)。 南宋•时 温州 (今 浙江省 温州市 )一带产生的戏文,一般认为是我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 金•末 元•初在北方产生 元•杂剧,戏曲创作和演出空前繁荣,出现一批著名的戏曲作家、作品和艺人,在我国戏曲史和文学史上都有重要地位。 明•清 两代又在戏文和杂剧的基础上形成传奇剧,各地方剧种广泛产生,以昆腔、京剧为代表,创造了丰富的戏曲文学和完整的舞台艺术体系。戏曲剧本一般都兼用韵文和散文,分“折”或“出”,现代戏曲则多分“幕”或“场”。剧中人物分由生旦净丑等脚色行当扮演,表演上按脚色行当而各有不同的程式动作和唱、做、念、打艺术要求。音乐体式有唱曲牌的“联曲体”、唱七字句或十字句为主的“板腔体”,或综合使用二者。新 中国 成立后,各戏曲剧种有了新的改革和发展。根据1959年统计,各民族各地区的戏曲剧种共有三百六十多种。

  2. 指杂剧和传奇中的唱词。根据一定的曲调谱写,有严格的字数、平仄、押韵等格律要求。

国语辞典

戏曲xì qǔ

  1. 中国传统舞台表演的艺术形式。系综合文学、音乐、舞蹈、武术等艺术,由演员以歌舞、动作、对白演出故事。

    引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七·杂剧曲名》:「稗官废而传奇作,传奇作戏曲继。」

  2. 杂剧或传奇的曲文。系根据一定的曲调谱写,字数、平仄及押韵都有严格的要求。

网络解释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