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畯


拼音
hán jùn
注音
ㄏㄢˊ ㄐㄩㄣˋ

寒畯hán jùn

  1. 出身寒微而才能杰出的人。犹寒微。

分解意思

  • 拼音 hán 部首 宀 总笔画 12

    寒 [ hán ] 1. 冷,与“暑”相对。 如 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 2. 害怕。 如 寒心。 3.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 如 寒门。寒伧。寒舍。寒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寒酸。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 拼音 jùn 部首 田 总笔画 12

    畯 [ jùn ] 1. 指中国西周时管理奴隶耕种的官。

引证文献

  1. 出身寒微而才能杰出的人。

    引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好放孤寒》:“李太尉 德裕 颇为寒畯开路,及謫官南去,或有诗曰:‘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 李崖 州。’”宋•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七:“若本朝尚科举,显人魁士皆出寒畯。”
    清•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二:“﹝ 吴念湖 ﹞尤喜奬誉后辈,一时寒畯多倚赖之。”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昔人禁世官,讥世卿,以伸寒畯而致之平等。”

  2. 犹寒微。

    引清•和邦额 《夜谭随录·冯勰》:“世之衰也,一变而为请託,更变而为贿赂,寒畯之士,遗于野矣。”

国语辞典

寒畯hán jùn

  1. 出身贫寒而具有才能的人。也作「寒俊」。

    《资治通鉴·卷二一六·唐纪三十二·玄宗天宝六年》:「文臣为将,怯当矢石,不若用寒畯胡人。」

网络解释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