俚人


拼音
lǐ rén
注音
ㄌㄧˇ ㄖㄣˊ

俚人lǐ rén

  1. 粗俗之人。

  2. 古代对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泛称。又称俚子。

分解意思

  • 拼音 lǐ 部首 人 总笔画 9

    俚 [ lǐ ] 1. 民间的,通俗的。 如 俚俗(粗俗)。俚语。俚歌。俚曲。

  • 拼音 rén 部首 人 总笔画 2

    人 [ rén ] 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 如 人类。 2. 别人,他人。 如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 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 如 丢人,文如其人。

引证文献

  1. 粗俗之人。

    《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文学夫子降席而称曰:‘俚人不识,寡见尠闻。’”李善 注:“刘德 《汉书》注曰:‘俚,鄙也。’”宋•苏辙 《和子瞻煎茶》诗:“又不见北方俚人茗饮无不有,盐酪椒薑夸满口。”

  2. 古代对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泛称。又称俚子。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九真 徼外蛮里 张游” 唐•李贤 注:“里,蛮之别号,今呼为俚人。”
    《南史·萧劢传》:“俚人不宾,多为海暴, 勱 征讨所获生口寳物,军赏之外,悉送还臺。”

国语辞典

俚人lǐ rén

  1. 粗俗的人。

    《文选·王襃·四子讲德论》:「俚人不识,寡见尠闻。」

  2. 古代对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泛称。

    《南史·卷五一·梁宗室传上·吴平侯景传》:「俚人不宾,多为海暴,劢征讨所获生口宝物,军赏之外,悉送还台。」

网络解释

俚人

俚人,是隋唐后北方人对岭南一带土著人的称谓。秦汉文献称"越人"(粤人),隋唐文献改称"俚人"。“后再经朝代更迭、中原人南迁以及文化融合,俚人逐渐演化成为今汉民族。文化上,俚人先民传承了中原文化融入本土海洋文化,融汇成了独树一格的岭南文化。

古俚人是文明创造的先行者。在饮食方面,古俚人“饭稻羹鱼”,是栽种稻谷的先行者;在居住方面,是“干栏式房屋”的创造者;在交通方面,是舟船的初创者。由是可见,古俚人对中华民族文化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