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代


拼音
liù dài
注音
ㄌㄧㄡˋ ㄉㄞˋ

六代liù dài

  1. 指黄帝、唐、虞、夏、殷、周。

  2. 指唐、虞、夏、殷、周、汉。

  3. 指夏、殷、周、秦、汉、魏。三国魏曹冏有六代论》,论夏、殷、周、秦、汉、魏兴衰之由。文见《三国志·魏志·武文世王公传论》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

  4. 指三国吴、东晋和南朝之宋、齐、梁、陈。

分解意思

  • 拼音 liù,lù 部首 八 总笔画 4

    六 [ liù ] 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 如 六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六甲。六艺(①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②六经)。六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六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六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六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六朝(cháo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六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言诗。六弦琴。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 六 [ lù ] 1. 〔~安〕地名,在中国安徽省。 2. 〔~合〕地名,在中国江苏省。

  • 拼音 dài 部首 人 总笔画 5

    代 [ dài ] 1. 替。 如 代替。代办。代销。代序。代表。 2. 历史上划分的时期。 如 时代。世代。古代。近代。现代。当(dāng )代。年代。 3. 世系的辈分。 如 下一代。 4. 姓。

引证文献

  1. 指 黄帝、唐、虞、夏、殷、周。

    《晋书·乐志上》:“周 始二《南》《风》六代。昔 黄帝 作《云门》, 尧 作《咸池》, 舜 作《大韶》, 禹 作《大夏》, 殷 作《大濩》, 周 作《大武》,所谓因前王之礼,设俯仰之容,和顺积中,英华发外。”
    南朝•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一:“因六代之乐,宫判始辨。”
    章炳麟 《文学说例》:“虽然,六代之乐,今尽崩阤。”

  2. 指 唐、虞、夏、殷、周、汉。

    《资治通鉴·魏明帝景初元年》:“然歷六代而考绩之法不著,关七圣而课试之文不垂。”
    胡三省 注:“六代, 唐、虞、夏、商、周、汉。”

  3. 指 夏、殷、周、秦、汉、魏。三国 魏 曹冏 有《六代论》,论 夏、殷、周、秦、汉、魏 兴衰之由。文见《三国志·魏志·武文世王公传论》 裴松之 注引《魏氏春秋》

    《南齐书·高祖十二王传论》:“若夫六代之兴亡, 曹冏 论之当矣。”

  4. 指 三国 吴、东晋•和 南朝•之 宋、齐、梁、陈。

    引唐•李白 《留别金陵诸公》诗:“六代更霸王,遗跡见都城。”
    宋•贺铸 《水调歌头·台城游》词:“南国本萧洒,六代浸豪奢。”
    清•顾炎武 《赠邬处士继思》诗:“筇穿 北固 雪,艇迷 京口 烟。六代江山好,愁来恣搜讨。”
    鲁迅 《无题》诗之一:“六代綺罗成旧梦, 石头城 上月如钩。”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六代 (晋书·乐志)

黄帝、唐、虞、夏、殷、周

.指 黄帝 、 唐 、 虞 、 夏 、 殷 、 周 。《晋书·乐志上》:“ 周 始二《南》,《风》兼六代。昔 黄帝 作《云门》, 尧 作《咸池》, 舜 作《大韶》, 禹 作《大夏》, 殷 作《大濩》, 周 作《大武》,所谓因前王之礼,设俯仰之容,和顺积中,英华发外。” 南朝 梁 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一:“因六代之乐,宫判始辨。” 章炳麟《文学说例》:“虽然,六代之乐,今尽崩阤。”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