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黄


拼音
sū huáng
注音
ㄙㄨ ㄏㄨㄤˊ
繁体
蘇黃

苏黄sū huáng

  1. 宋代文学家苏轼、黄庭坚的并称。

分解意思

  • 拼音 sū,sù 部首 艸 总笔画 7

    苏 [ sū ] 1. 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 2. 指须头下垂物。 如 流苏。 3. 昏迷中醒过来。 如 苏生。苏醒。死而复苏。 4. 缓解,解除。 如 以苏其困。 5. 特指“江苏省”、“苏州市”。 如 苏剧。苏绣(苏州的刺绣)。 6. 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 7. 姓。 8. 见“噜”字“噜苏”。 苏 [ sù ] 1. 朝向。 如 “苏刃者死”。

  • 拼音 huáng 部首总笔画 11

    黄 [ huáng ] 1.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 如 黄色。黄昏。牛黄。黄澄澄。信口雌黄。 2. 特指中国黄河。 如 黄灾。治黄。黄泛区。 3.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 如 黄老(黄帝和老子)。炎黄子孙。 4.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 如 事情黄了。 5. 姓。

引证文献

  1. 宋•代文学家 苏轼、黄庭坚 的并称。

    《宋史·文苑传六·黄庭坚》:“庭坚 於文章尤长於诗, 蜀、江西 君子以 庭坚 配 軾,故称 苏 黄。”
    元•马定国 《四月十日遇周永昌》诗之二:“世无 苏 黄 六七子,天断文章三十年。”
    清•赵翼 《余简稚存诗答嫌百年太少再简奉酬》诗:“宋•亦有 苏 黄,旗鼓相周旋。”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苏黄

中国北宋诗人苏轼和黄庭坚的并称。苏轼和黄庭坚都是宋诗风格的体现者,影响都很大,因而自北宋末以后,不论是赞扬还是批评,常常以“苏黄”并称。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