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症名。四饮之一。指体内过量水液不得输化、停留或渗注于某一部位而发生的疾病。一般认为“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
痰 [ tán ] 1. 气管、支气管或肺泡黏膜分泌出来的黏液。 如 痰喘。痰厥。痰盂。吐痰。
饮 [ yǐn ] 1. 喝,又特指喝酒。 如 饮水思源。饮酒。饮泣(泪流满面,流到口里,形容悲哀到了极点)。饮鸩止渴。 2. 指可喝的东西。 如 冷饮。饮料。饮食。 3. 含忍。 如 饮恨。饮誉(享有盛名,受到称赞)。 4. 隐没(mò)。 如 饮羽。 饮 [ yìn ] 1. 给牲畜水喝。 如 饮马。饮牛
中医病症名。四饮之一。指体内过量水液不得输化、停留或渗注于某一部位而发生的疾病。一般认为“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
引汉•张仲景 《金匮要略·痰饮欬嗽病脉证并治》:“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
体内水分转输不利而停积于体腔的病症。症状为腹部胀气,按之有振动声,胃内停水,呕吐清水及黏液,小便不利,心悸气短等。
痰饮指体内水液不得输化,停留或渗注于体内某一部位而发生的病证,这是广义的痰饮,其中痰和饮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它们都是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所谓“积水成饮,饮凝成痰”,其次它们又可能成为新的致病因素。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痰不仅是指咳吐出来有形可见的痰液,还包括瘰疬、痰核和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痰液,临床上可通过其所表现的证候来确定,这种痰称为“无形之痰”。
饮,即水液停留于人体局部者,因其所停留的部位及症状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金匮要略》即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区分。这里的痰饮是狭义的专指四饮之一,即饮邪留于肠胃的病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