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藏


拼音
wèi cáng
注音
ㄨㄟˋ ㄘㄤˊ
繁体
衛藏

卫藏wèi cáng

  1. 地区名。旧时西藏的别称。西藏旧分阿里、藏(后藏)、卫(前藏)、和康(一作喀木)四部,藏人用卫藏指前后藏,元明译为乌斯藏,清译为卫藏。清人著作中有时也用卫藏概称西藏四部。

分解意思

  • 拼音 wèi 部首 卩 总笔画 3

    卫 [ wèi ] 1. 保护,防护。 如 保卫。捍卫。卫道(卫护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如“卫卫士”)。卫戍(警备,多用于首都)。卫冕。 2. 防护人员。 如 警卫。后卫。 3. 古代称驴。 如 “策双卫来迎”。 4. 中国明代驻兵的地点(后只用于地名)。 如 威海卫(在山东省)。 5.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 6. 姓。

  • 拼音 cáng,zàng 部首 艸 总笔画 17

    藏 [ cáng ] 1. 隐避起来。 如 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隐藏。蕴藏。藏污纳垢。 2. 收存起来。 如 收藏。藏品。藏书。储藏。 藏 [ zàng ] 1. 储放东西的地方。 如 藏府。宝藏。 2. 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 如 道藏。大藏经。三藏(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 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 如 藏族。 4.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5. 同“臟”。

引证文献

  1. 地区名。旧时 西藏 的别称。 西藏 旧分 阿里、藏 ( 后藏 )、 卫 ( 前藏 )和 康 (一作 喀木 )四部, 藏 人用 卫藏 指 前后藏,元•明 译为 乌斯藏,清•译为 卫藏。清•人著作中有时也用 卫藏 概称 西藏 四部。

    引清•俞正燮 《癸巳类稿·黑水解》:“梁州 黑水,必不至 三危,经文不能强通,若 三危 即 卫藏,禹 迹由 察木多 至 车里,事之所有。”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其旁行者自 卫藏,卫藏 者昔言 图伯特。”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卫藏

卫藏:吐蕃时期曾设“卫藏四茹”,一向被视为吐蕃本部。元朝、明朝称为乌思藏(藏文:དབུས་གཙང,威利:dbus gtsang),乌思指前藏,藏指后藏。清朝以来称为卫藏,乌思在清朝改称为卫。

当时三部分范围:“前藏”包括今拉萨和山南市,“后藏”为今日喀则市,“阿里”指整个藏北高原(今阿里地区和那曲市西部)。

说明:藏东北是另一个板块即霍尔三十九族。今西藏范围里的昌都市那时属康巴,林芝市属另个区域。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