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日


拼音
wǔ rì
注音
ㄨˇ ㄖˋ

午日wǔ rì

  1. 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日。

  2. 干支逢午的日子。

  3. 中午。

分解意思

  • 拼音 wǔ 部首 十 总笔画 4

    午 [ wǔ ] 1. 地支的第七位,属马。 2. 用于计时。 如 午时(白天十一点到一点)。午间。午饭。午睡。午休。午夜(半夜、子夜)。 3. 古同“忤”、“迕”,逆,背。

  • 拼音 rì 部首 日 总笔画 4

    日 [ rì ] 1.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 如 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2. 白天,与“夜”相对。 如 日班。 3. 天,一昼夜。 如 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4. 某一天。 如 纪念日。 5.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6. 时候。 如 春日。往日。 7. 每天,一天一天地。 如 日记。日益。 8. 特指“日本国”。

引证文献

  1. 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日。

    引晋•周处 《风土记》:“午日烹鶩,又以菰叶裹粽黍,以象阴阳相包裹未分也。”
    宋•梅尧臣 有《午日》诗。 清•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宜忌》:“午日冰和土粉晒乾,擦小儿热疿。”

  2. 干支逢午的日子。

    《后汉书·陈宠传》“犹用 汉•家祖腊” 李贤 注引 汉•应劭 《风俗通》:“汉•家火行盛於午,故以午日为祖也。”
    宋 曾慥 《类说·燕北杂记·午日大喊》:“番兵每遇午日,如不逢兵,亦须排阵望西大喊七声,言午是番家大王之日。”

  3. 中午。

    引唐•张籍 《江南行》:“长干 午日沽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午日

午日是指庚午、壬午、甲午、丙午、戊午。是中国农历的纪日法。午日一共有五个:庚午、壬午、甲午、丙午、戊午。午在五行上属火,但与天干配合后,每个午日的纳音五行则都不同,如庚午的纳音五行是路旁土,壬午的纳音五行是杨柳木,甲午的纳音五行是沙中金,丙午的纳音五行是天河水,戊午的纳音五行是天上火,因此所表示的吉凶特征也各不相同。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