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赞


拼音
lùn zàn
注音
ㄌㄨㄣˋ ㄗㄢˋ
繁体
論贊

论赞lùn zàn

  1. 附在史传后面的评语。司马迁《史记》称“太史公曰”,班固《汉书》、范晔《后汉书》皆称“赞”,荀悦《汉纪》称“论”,陈寿《三国志》称“评”,谢承《后汉书》称“诠”,其他或称“议”,或称“述”,名称不一。

分解意思

  • 拼音 lùn,lún 部首 讠 总笔画 6

    论 [ lùn ]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 如 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论者。议论。讨论。辩论。 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 如 理论。舆论。专论。社论。 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 如 系统论。 4. 看待。 如 一概而论。 5. 衡量,评定。 如 论罪。论功行赏。 6. 按照。 如 论件。论资排辈。 7. 姓。 论 [ lún ] 1. 古同“伦”,条理。 2. 〔~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3. 古同“抡”,挑选。

  • 拼音 zàn 部首 贝 总笔画 16

    赞 [ zàn ] 1. 帮助,辅佐。 如 赞助。赞划。赞襄(协助)。赞理。赞成。 2. 主持礼仪。 如 赞礼。 3. 夸奖,称扬。 如 赞叹。赞许。赞扬。赞和(hé)。赞颂。赞赏。赞词。赞誉。称赞。 4. 一种文体,用于颂扬人物。 如 小赞。像赞。

引证文献

  1. 附在史传后面的评语。 司马迁 《史记》称“太史公 曰”, 班固 《汉书》、 范晔 《后汉书》皆称“赞”, 荀悦 《汉纪》称“论”, 陈寿 《三国志》称“评”, 谢承 《后汉书》称“詮”,其他或称“议”,或称“述”,名称不一。

    引唐•刘知几 《史通·论赞:“其名万殊,其义一揆。必取便於时者,则总归论赞焉。”
    明•归有光 《<史论>序》:“遗石先生 自少耽嗜史籍,倣古论赞之体,为书若干万言。”
    清•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中:“羹墙可晤,构论赞于先师。”

国语辞典

论赞lùn zàn

  1. 史传末所附的评论。汉朝司马迁的《史记》称太史公曰,班固的《汉书》、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称赞,晋朝陈寿的《三国志》称评,汉朝荀悦的《汉纪》称论。其名虽殊,义则一致。唐朝刘知几的《史通》一书,总称为论赞,今皆沿用。

网络解释

论赞

论赞,作史者用以议论史事、表达思想的文体。用以阐发作者或注家对人物、事件的评论。中国古代史书的论赞标题多不一致,但意义相同。后人有在小说和读书随笔中以“论赞”的形式发表议论。许多论赞成为后人研究作者史学思想的最直接最重要的资料。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