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辄


拼音
líng zhé
注音
ㄌㄧㄥˊ ㄓㄜˊ
繁体
靈輒

灵辄líng zhé

  1. 《左传·宣公二年》载:灵辄饥困于翳桑时,受食于赵盾,盾并以箪食与肉遗其母。后辄为晋灵公甲士,灵公伏甲欲杀盾,辄倒戈相救。盾问其故,曰:“翳桑之饿人也。”遂自逃去。后遂成为有恩不忘报的文学典型。

分解意思

  • 拼音 líng 部首 火 总笔画 7

    灵 [ líng ] 1. 有效验。 如 灵验。灵丹妙药。 2. 聪明,不呆滞。 如 灵巧。机灵。灵慧。 3. 敏捷的心理活动。 如 灵机。灵感。灵性。 4. 精神。 如 灵魂。心灵。英灵。 5. 旧时称神或关于神仙的。 如 神灵。精灵。 6. 反映敏捷,活动迅速。 如 灵活。灵犀。灵便(biàn )。 7. 关于死人的。 如 幽灵。灵魂。灵柩。

  • 拼音 zhé 部首 车 总笔画 11

    辄 [ zhé ] 1. 总是,就。 如 动辄得咎。浅尝辄止。 2. 古代车箱两旁的板上向外翻出的部分,像耳下垂那样。 3. 仗恃胡作非为。 如 “甘受专辄之罪”。

引证文献

  1. 《左传·宣公二年》载:灵辄 饥困于 翳桑 时,受食于 赵盾,盾 并以箪食与肉遗其母。后 辄 为 晋灵公 甲士, 灵公 伏甲欲杀 盾,辄 倒戈相救。

    引盾 问其故,曰:“翳桑 之饿人也。”
    遂自逃去。后遂成为有恩不忘报的文学典型。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一·瑟调曲一》:“惭无 灵輒,以报 赵宣。”
    元•关汉卿 《合汗衫》第一折:“你则学那 灵輒 般报恩,休学那 庞涓 般雪恨。”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灵辄

灵辄,春秋时期晋国侠士,因为报答晋国正卿赵盾的救命之恩而闻名。

《史记》误将其与赵盾的车右提弥明(示眯明)合二为一。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