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伏羲之母履大人迹于雷泽,感孕而生伏羲于成纪。伏羲以木德王,主春令,故《易·说卦》有“帝出乎震”之语,后因称伏羲为“出震之君”。
出 [ chū ] 1. 从里面到外面。 如 出访。初出茅庐。出笼。 2. 往外拿,支付。 如 出力。出钱。出谋画策。入不敷出。 3. 离开。 如 出发。出轨。出嫁。 4. 产生,生长。 如 出产。出品。出人才。 5. 发生。 如 出事。 6. 显露。 如 出现。出名。 7. 超过。 如 出色。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 8. 来到。 如 出席。出勤。 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 如 出处(chù)。语出《孟子》。 10. 显得量多。 如 这米出饭。 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 如 提出问题。 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震 [ zhèn ] 1. 疾雷(霹雳)使物体振动。 如 “震夷伯之庙”。震霆。 2. 雷。 如 “烨烨震电。” 3. 巨大的力等使物体剧烈颤动。 如 震撼。震荡。震颤。震响。震动。声震遐迩。 4. 迅速或剧烈地颤动。 如 地震。身子不由得一震。 5. 特指“地震”。 如 震灾。震源。震中。震级。震情。防震。抗震。余震。 6. 〔~旦〕佛教经籍中的译名,指中国。 7. 惊恐或情绪过分激动。 如 震惊。震怒。震骇。震慑。
之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如 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如 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如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如 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 如 “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 如 久而久之。 7. 往,到。 如 “吾欲之南海”。
君 [ jūn ] 1.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 如 君主。君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君君”)。君王。君上。国君。君权。君临。君侧。 2. 古代的封号。 如 商君。平原君。信陵君。长安君。 3. 对对方的尊称。 如 张君。诸君。
传说 伏羲 之母履大人迹于 雷泽,感孕而生 伏羲 于 成纪。伏羲 以木德王,主春令,故《易·说卦》有“帝出乎震”之语,后因称 伏羲 为“出震之君”。参见“出震”。
引唐•孔颖达 《<尚书正义>序》:“其泉源所渐,基於出震之君。黼藻斯彰,郁乎如云之后。”
传说伏羲之母履大人迹于雷泽,感孕而生伏羲于成纪。伏羲以木德王,主春令,故《易.说卦》有"帝出乎震"之语,后因称伏羲为"出震之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