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政使


拼音
bù zhèng shǐ
注音
ㄅㄨˋ ㄓㄥˋ ㄕˇ

布政使bù zhèng shǐ

  1. 官名。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宣德后,全国府、州、县等分统于两京和十三布政使司,每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后因军事需要,增设总督、巡抚等官,权位高于布政使。清代始正式定为督、抚属官,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后,每省设布政使一员,直隶亦设,江苏则设二员,分驻江宁、苏州。俗称藩司、藩台。参阅《续文献通考·职官·布政使司》《清会典事例·吏部·官制》

分解意思

  • 拼音 bù 部首 巾 总笔画 5

    布 [ bù ] 1. 棉、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 如 布匹。布帛。布衣。 2. 古代的一种钱币。 3. 宣告,对众陈述。 如 宣布。发布。布告。开诚布公(推诚相见,坦白无私)。 4. 分散到各处。 如 散布。遍布。星罗棋布。 5. 流传,散播。 如 布道。布施。 6. 做出安排。 如 布置。布景。布局。 7. 姓。

  • 拼音 zhèng 部首 攴 总笔画 9

    政 [ zhèng ] 1. 治理国家事务。 如 政治。政府。政党。政权。政纲。政策。政令。政绩。政见。政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政局。政变。参政。议政。 2.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 如 财政。邮政。民政。 3.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 如 家政。 4. 姓。

  • 使

    拼音 shǐ 部首 人 总笔画 8

    使 [ shǐ ] 1. 用。 如 使用。使劲。使役。使力。使钱。 2. 派,差谴。 如 使唤。使命。使女。 3. 让,令,叫。 如 迫使。 4. 假若。 如 假使。即使。 5. 奉命办事的人。 如 使者。大使。公使。使馆。

引证文献

  1. 官名。 明•洪武 九年(公元1376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 宣德 后,全国府、州、县等分统于两京和十三布政使司,每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后因军事需要,增设总督、巡抚等官,权位高于布政使。 清•代始正式定为督、抚属官,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 康熙 六年(公元1667年)后,每省设布政使一员, 直隶 亦设, 江苏 则设二员,分驻 江宁、苏州。俗称藩司、藩台。参阅《续文献通考·职官·布政使司》《清会典事例·吏部·官制》

国语辞典

布政使bù zhèng shǐ

  1. 职官名。明清各省民政兼财政长官。属承宣布政使司,受辖于督抚,与掌理刑名的按察使并称为「两司」。也作「藩台」、「藩司」。

网络解释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