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政区


拼音
dà xíng zhèng qū
注音
ㄉㄚˋ ㄒㄧㄥˊ ㄓㄥˋ ㄑㄩ
繁体
大行政區

大行政区dà xíng zhèng qú

  1. 1949年—1954年间我国设立的包括若干省(市)大于省级的行政区域。当时全国共设立华北、西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六个大行政区

    英greater administrative area;

分解意思

  • 拼音 dà,dài,tài 部首 大 总笔画 3

    大 [ dà ]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如 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 如 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 如 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 如 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 如 老大。 6. 敬辞。 如 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 如 大前年。 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 如 大概。大凡。 大 [ dài ] 1. 〔~夫〕医生(“夫”读轻声)。 2. 〔~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大 [ tài ]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 拼音 háng,xíng 部首 行 总笔画 6

    行 [ háng ] 1. 行列。 如 字里行间。罗列成行。 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 如 我行二,你行几? 3. 步行的阵列。 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 如 泪下两行。 5. 某些营业所。 如 银行。花行。商行。 6. 行业。 如 同行。各行各业。 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 如 行棉袄。行几针。 行 [ xíng ] 1. 走。 如 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 2. 出外时用的。 如 行装。行箧。行李。 3. 流通,传递。 如 行销。风行一时。 4. 从事。 如 进行。 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 如 行商。行营。 6.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 如 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 7. 实际地做。 如 行礼。行医。行文。 8. 可以。 如 不学习不行。 9. 能干。 如 你真行。 10. 将要。 如 行将毕业。 11.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 如 五行(“金”、“木”、“水”、“火”、“土”)。 12. 古诗的一种体裁。 如 长歌行。 13. 汉字字体的一种。 如 行书。 14. 姓。

  • 拼音 zhèng 部首 攴 总笔画 9

    政 [ zhèng ] 1. 治理国家事务。 如 政治。政府。政党。政权。政纲。政策。政令。政绩。政见。政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政局。政变。参政。议政。 2.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 如 财政。邮政。民政。 3.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 如 家政。 4. 姓。

  • 拼音 qū,ōu 部首 匸 总笔画 4

    区 [ qū ] 1. 分别。 如 区分。区别。 2. 地域。 如 地区。区划。 3. 〔~~〕小,细微。 如 如“区区小事”。 4. 行政区划单位。 如 省级自治区。市辖区。 区 [ ōu ] 1. 姓。

引证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国初期行政区的最大一级,介于中央与省级之间。共分为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个大行政区,并设立大行政区一级行政机构。1954年撤销。

    引毛泽东 《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我党在‘三反’中基本解决了中央、大行政区、省市和专区四级许多工作人员中的贪污和浪费两个问题。”

国语辞典

大行政区dà xíng zhèng qū

  1. 大陆地区指介于中央与省级之间的行政区,为行政区的最大一级。西元一九四九至一九五四年,大陆上共分华北、西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六大行政区。

网络解释

大行政区

大行政区是中国建国初期设置的管辖若干省、市的行政区域。全国分为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六大行政区。。大区设立军(行)政委员会,代表中央人民政府领导所辖省、市、自治区政府,贯彻中央各项方针政策,实施民主建政工作,进行各种社会主义改革运动,恢复国民经济以及从事文化教育事业等其他方面的工作。1954年撤销了这种行政区域单位。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