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拨


拼音
huán bō
注音
ㄏㄨㄢˊ ㄅㄛ
繁体
桓撥

桓拨huán bō

  1. 谓大治。

分解意思

  • 拼音 huán 部首 木 总笔画 10

    桓 [ huán ] 1. 古代立在城郭、宫殿、官署、陵墓或驿站路边的木柱。 如 桓表。 2. 大。 如 桓治(大治)。 3. 〔~~〕威武的样子,如“~~陈将军,仗钺奋忠烈”。 4. 姓。

  • 拼音 bō 部首 手 总笔画 8

    拨 [ bō ] 1. 用手指或棍棒等推动或挑动。 如 拨动。把钟拨准了。拨冗(推开繁忙的事物,抽出时间)。拨云见日。 2. 分给。 如 拨发。拨款。拨付。 3. 治理。 如 拨乱反正。 4. 掉转。 如 拨转马头。 5. 量词,用于成批的,分组的。 如 分成两拨儿。

引证文献

  1. 谓大治。

    《诗·商颂·长发》:“玄王 桓拨,受小国是达。”
    毛 传:“桓,大;拨,治。”
    晋•陆机 《演连珠》之三二:“丰 沛 之士,忘桓拨之君。”
    南朝 宋•王韶之 《高祖武皇帝歌》:“赫矣 圣武,抚运桓拨。”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桓拨

桓拨是一个汉语词语,谓大治。《诗·商颂·长发》有记载。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