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螺


拼音
yīng wǔ luó
注音
ㄧㄥ ㄨˇ ㄌㄨㄛˊ
词性
名词
繁体
鸚鵡螺

鹦鹉螺yīng wǔ luó

  1. 海螺的一种。壳可制酒杯和装饰品。

分解意思

  • 拼音 yīng 部首 鸟 总笔画 16

    鹦 [ yīng ] 1. 〔~鹉〕鸟,上嘴大,呈钩状,下嘴短小,羽毛有各种颜色,产于热带和亚热带,能学人讲话,如“~~学舌”(含贬义)。 2. 〔~哥〕鹦鹉的通称。 3. (鸚)

  • 拼音 wǔ 部首 鸟 总笔画 13

    鹉 [ wǔ ] 1. 〔鹦~〕见“鹦”。

  • 拼音 luó 部首 虫 总笔画 17

    螺 [ luó ] 1. 软体动物,体外包着锥形、纺锤形或椭圆形的硬壳,上有旋纹。 如 螺蛳。田螺。海螺。螺号。螺钿。法螺(用海螺壳做成的佛教乐器)。 2. 像螺壳纹理的。 如 螺纹。螺旋。螺钉。螺母。螺栓。螺髻(古代妇女似螺壳的发形)。 3. 同“脶”。

引证文献

  1. 海螺的一种。壳可制酒杯和装饰品。参阅《艺文类聚》卷九七引《南州异物志》

    引唐•刘恂 《岭表录异》卷下:“鸚鵡螺,旋尖处屈而朱,如鸚鵡嘴,故以此名。壳上青緑斑文,大者可受二升。壳内光莹如云母。装为酒杯,奇而可玩。又红螺,大小亦类鸚鵡螺,壳薄而红,亦堪为酒器。刳小螺为足,缀以胶漆,尤可佳尚。”
    宋•陆游 《行牌头奴寨之间皆建炎末避贼所经也》诗:“安得西国蒲萄酒,满酌南海鸚鵡螺。”

国语辞典

鹦鹉螺yīng wǔ luó

  1. 一种软体动物,有壳的头足类。介壳为螺旋状,螺层尖处屈曲如鹦鹉嘴,故名,壳乳白色,有青绿斑,内有光,泽如真珠,大者受二升,可制为酒器。

网络解释

鹦鹉螺

鹦鹉螺(学名:Nautiloidea)是海洋软体动物,共有2属、6种,具卷曲的珍珠似外壳,外壳由许多腔室组成,外套位于外壳内。各腔室之间有隔膜隔开;鳃2对;具63-94只腕,但无吸盘;眼简单,无晶状体;无墨囊。壳薄而轻,呈螺旋形盘卷,壳的表面呈白色或者乳白色,生长纹从壳的脐部辐射而出,平滑细密,多为红褐色。整个螺旋形外壳光滑如圆盘状,形似鹦鹉嘴,故此得名“鹦鹉螺”。

分布于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珊瑚礁水域。鹦鹉螺已经在地球上经历了数亿年的演变,但外形、习性等变化很小,被称作海洋中的“活化石”,在研究生物进化和古生物学等方面有很高的价值。在现代仿生科学上也占有一席之地,1954年,美国研制出世界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在美国格罗顿下水。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