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


拼音
liáng shù míng
注音
ㄌㄧㄤˊ ㄕㄨˋ ㄇㄧㄥˊ

  1. 学者。广西桂林人。曾为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并任研究部主任、院长。建国后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1922年发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提出东西文化比较观,将人类文化分为中、西、印三种类型,但又主张尊孔复古。著作还有《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等。

分解意思

  • 拼音 liáng 部首 木 总笔画 11

    梁 [ liáng ] 1. 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 如 房梁。栋梁。梁上君子(指窃贼)。 2. 桥。 如 桥梁。津梁(渡口和桥梁,借指学习的门径)。 3. 器物、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 如 鼻梁。山梁。车梁。 4. 中国战国时期国名,魏国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改称“梁”。 5. 中国朝代名(a.南朝之一;b.五代之一)。 6. 姓。

  • 拼音 shù 部首 水 总笔画 14

    漱 [ shù ] 1. 含水荡洗口腔。 如 漱口。洗漱。盥漱(洗手或漱口)。

  • 拼音 míng 部首 水 总笔画 13

    溟 [ míng ] 1. 〔~~〕a.形容潮湿、潮润;b.形容昏暗。 2. 海。 如 东溟。“北溟有鱼,其名为鲲”。

引证文献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