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旗


拼音
lìng qí
注音
ㄌㄧㄥˋ ㄑㄧˊ

令旗lìng qí

  1. 即令箭。

分解意思

  • 拼音 líng,lǐng,lìng 部首 人 总笔画 5

    令 [ líng ] 1. 〔~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令 [ lǐng ] 1. 量词,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 令 [ lìng ] 1.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 如 命令。法令。朝(zhāo)令夕改。 2. 古代官名。 如 县令。令尹。尚书令。 3. 使,使得。 如 令人兴奋。 4. 时节。 如 时令。节令。 5. 美好,善。 如 令名。令辰。令闻(好名声)。 6. 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 如 令尊。令堂。令岳。令郎。令爱。 7. 短的词调(diào ),散曲中不成套的曲(多用于词调、曲调名)。 如 小令。如梦令。

  • 拼音 qí 部首 方 总笔画 14

    旗 [ qí ] 1. 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多是长方形或方形。 如 旗子。旗帜。旗号。旗舰。旗手。 2. 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 如 旗人(满族人)。旗籍。旗袍。 3.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

引证文献

  1. 即令箭。参见“令箭”。

    引清•李渔 《奈何天·助边》:“老旦、副浄扮二差官持令箭上:‘赤手回钧旨,空拳缴令旗;钱粮无着落,常例不曾亏。’”

国语辞典

令旗lìng qí

  1. 古代用来发布命令的旗子。

网络解释

令旗

在中国古代的军队中,普遍使用小旗作为传达命令时的标志,称为令旗。通常,旗杆头为铁制尖头,旗为绸布制,上写有一个“令”字。《清文献通考》的《兵十六》卷中记载,大将军、将军、督抚等高级军官,使用三角形令旗;驻防将军、都统、副都统用方形令旗。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