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染指

染指(染指)是什么意思

  • 染指-古语词今用词典

    染指rǎnnzhǐ

    也作“染鼋”。

    用手指蘸取。春秋时,楚人献甲鱼给郑灵公。郑大臣子公和子家将入朝,子公的食指突然跳动,子公对子家说:我过去如此,必尝异味,二人入朝,见厨师正准备剖甲鱼,即会心而笑。郑灵公问他们笑什么,子家据实以告。汤成,郑灵公遍请大夫们吃甲鱼,故意不给子公吃,子公甚为气恼,“染指于鼎,尝之而出。”(将手指伸进锅里,蘸了点甲鱼羹汤,尝一尝味道走了。)为此,灵公大怒,想杀子公:子公也愤愤欲杀灵公。(《左传·宣公四年》)后引申为:沾取某种利益,一般多指沾取非份利益。

    今沿用引申义,并有发展。

    ①沾取某种利益,一般多指沾取非份利益。孙中山《党员应宣传革命主义》:“广西一切幸福权益,只陆廷荣一人享之,一家享之,派享之,广西同胞不能丝毫染指。”《追求》:“北洋大臣们进献给老佛爷的海味、南方鲜果等物,老佛爷身边的侍女有时百得染指,而皇上却不能。”

    ②非份奢望。《名人传记》:“林桂生早已觉察到黄金荣有染指露兰春的企图。”

    ③接触、沾边。朱自清《〈背影〉·序》:“至于戏剧,我更是始终不敢染指。”《十月》:“许杰的关切,更多的还是出于善意,出于爱护,而丁晓却把一建公司看成是装在他口袋里的私有品,准也染指不得。”《文摘周报》:“在西方,哲学家对《易经》热忱关注,新一代思想家对《易经》都有所染指。”

    ④获得、获取。《羊城晚报》:“这次大赛的局势始终动荡不定。每一轮次竞争者的地位升降幅度较大,直至结束之前大多数选手都有染指冠军的可能。”《成都晚报》:“二十三岁的帕罗持技术全面,尤以敢于进取著称。行家认为,他将在五年内染指世界冠军头衔。”又“二十六年间,曼联队曾染指过欧洲冠军杯的优胜者杯,并四夺足总杯,但从未能问鼎联赛冠军。”

  • 染指-现代汉语大词典

    染指rǎn zhí

    【释义】:

    《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字子公)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本指用手指蘸鼎中鼋羹,后用为典故。(1)比喻分取利益。多指分取非分利益。孙中山《党员须宣传革命主义》:“广西一切幸福权利,祇陆荣廷一人享之,一家享之,一派享之,广西同胞不能丝毫染指。”(2)比喻参与做某种事情。朱自清《〈背影〉序》:“至于戏剧,我更是始终不敢染指。我所写的大抵还是散文多。”

  • 染指垂涎-汉语大词典

    染指垂涎

    【1】形容急欲攫取,十分贪馋。垂涎,流口水。《元史·郝经传》:“病民諸奸各持兩端﹐觀望所立﹐莫不覬覦神器﹐染指垂涎。”

  • 染指書-汉语大词典

    染指書

    【1】用手指蘸墨写的字。{宋}{马永卿}《嬾真子》卷五:“{温公}私第﹐在縣宇之西北……諸處榜額﹐皆公染指書。其法以第二指尖抵第一指頭﹐指頭上節微屈﹐染墨書之。”

  • 染指甲草-汉语大词典

    染指甲草

    【1】凤仙花的别名。因其花和叶可染红指甲,故称。{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凤仙》〔释名〕:“急性子﹑旱珍珠……染指甲草。”{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染指甲》:“鳳仙花即透骨草﹐又名指甲草。五月花開之候﹐閨閣兒女取而擣之﹐以染指甲﹐鮮紅透骨﹐經年乃消。”

  • 染指-汉语大词典

    染指

    【1】比喻分取利益。多指分取非分利益。{明}{陶宗仪}《辍耕录·论秦蜀》:“夫鼎足之説﹐始於{蒯通}。然{通}之説﹐{韓信}以此﹐猶有{漢}之一足。當{三國}時而爲是説﹐則{獻帝}無復染指之望矣。”{孙中山}《党员须宣传革命主义》:“{广西}一切幸福权利﹐祇{陆荣廷}一人享之﹐一家享之﹐一派享之﹐{广西}同胞不能丝毫染指。”{清}{无名氏}《亡国恨·协约》:“這三{韓}一塊土﹐{俄}人久欲染指。”【2】《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獻黿於{鄭靈公}。{公子宋}(字{子公})與{子家}將見,{子公}之食指動,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嘗異味。’……及食大夫黿,召{子公}而弗與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嘗之而出。”本谓用手指蘸鼎中黿羹,后用为典故。泛指品尝某种食品。{唐}{白居易}《答皇甫十郎中秋深酒熟见忆》诗:“未暇傾巾漉﹐還應染指嘗。”{清}{金人瑞}《道树遣人送酱醋各一器》诗:“饞子背人先染指﹐老妻報我只攢眉。”【3】比喻参与做某种事情。{朱自清}《<背影>序》:“至于戏剧﹐我更是始终不敢染指。我所写的大抵还是散文多。”{宋}{苏轼}《次韵水宫》:“高人豈學畫﹐用筆乃其天……丹青偶爲戲﹐染指初嘗黿。”{清}{钱谦益}《<梅村先生诗集>序》:“余老歸空門﹐不復染指聲律。”{明}{薛冈}《天爵堂笔馀》:“七言律法度貴嚴﹐紀律貴整﹐音調貴響﹐不易染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