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格物)是什么意思
格物-现代汉语大词典
格物gé wù
【释义】:
推究事物之理。鲁迅《透底》:“于是要知道地球是圆的,人人都要自己去环游地球一周;要制造汽机的,也要先坐在开水壶前格物。”
格物致知-现代汉语大词典
格物致知gé wù zhì zhī
【释义】:
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为我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之一。语出《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郑玄注:“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所以根本要看重理智,而出发便在研究自然(‘格物致知’)。”
格物-汉语大词典
格物
【1】{清}末称西洋自然科学为“格物”。{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旋據總教習{丁韙良}申稱:‘單内(俄文書籍圖説)天算﹑地理﹑格物﹑醫學等書﹐或六十年前或百餘年前所載﹐不如新書之詳備。’”{严复}《原强》:“二百年來﹐西洋自測算格物之學大行﹐製作之精﹐實爲亘古所未有。”【2】推究事物之理。《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明}{王鏊}《震泽长语·经传》:“蓋知物之本末始終﹐而造能得之地﹐是格物之義也。”{鲁迅}《伪自由书·透底》:“于是要知道地球是圆的﹐人人都要自己去环游地球一周;要制造汽机的﹐也要先坐在开水壶前格物。”{宋}{苏轼}《谢兼侍读表》:“恭惟皇帝陛下聖神格物﹐{文}{武}憲邦。”【3】犹正人。纠正人的行为。{唐}{刘禹锡}《天平军节度使厅壁记》:“示菲約以裕人﹐信賞罰以格物。”《三国志·魏志·和洽传》:“儉素過中﹐自以處身則可﹐以此節格物﹐所失或多。”
格物窮理-汉语大词典
格物窮理
【1】穷究事物的道理。{明}{方孝孺}《答郑仲辩》:“其無待於外﹐近之于復性正心﹐廣之于格物窮理。”{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偶閲近人《夜談叢録》﹐見所載焚旱魃一事﹑狐避刼二事﹐因存記所疑﹐俟格物窮理者詳之。”
格物院-汉语大词典
格物院
【1】{清}末译词。指设置理﹑化﹑生物等理科学科的学堂。{郑观应}《盛世危言·学校上》:“格物院與技藝院略同﹐大抵多源于數學。”
格物大舘-汉语大词典
格物大舘
【1】{清}末译词。指国家设的科学研究机构。{郑观应}《盛世危言·法国激励人材说》:“{法國}{巴黎斯}京城﹐向有格物大舘。歲出諸題﹐重加奬賞﹐令人作論或著書。”
格物致知-汉语大词典
格物致知
【1】谓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为{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之一。语出《礼记·大学》:“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郑玄}注:“格,來也;物猶事也。其知於善深,則來善物;其知於惡深,則來惡物;言事緣人所好來也,此致或爲至。”{清}{颜元}《四书正误·大学》:“{李植秀}問‘格物致知’。予曰:‘知無體﹐以物爲體……故曰:手格其物﹐而後知至。’”{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大學》工夫即是明明德﹐明明德只是箇誠意﹐誠意的工夫只是格物致知﹐若以誠意爲主去用格物致知﹐即工夫始有下落﹐即爲善去惡﹐無非是誠意的事。”《朱子语类》卷十四:“格物致知﹐便是要知得分明;誠意﹑正心﹑修身﹐便是要行得分明。若是格物致知有所未盡﹐便是知得這明德未分明。”{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二章第四节:“所以根本要看重理智﹐而出发便在研究自然(‘格物致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