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梗)是什么意思
圆滑←→耿直〔梗直〕〔鲠直〕-反义词词典
圆滑←→耿直〔梗直〕〔鲠直〕yuánhuá-gěngzhí
【词性】:形
圆滑:敷衍讨好,不负责任。
耿直:性格直爽正直。
【例】 受了所谓圣贤之教那么久,竟还没有那位官吏的圆滑,固然也令人觉得诚实可靠,然而他的意见,是以为对于犯人,非加虐待不可,却也因此可见了。(鲁迅:《且介亭杂文·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 这样的一个聪明耿直的人,搞起科研来那样能干,为啥在感情生活方面这样无能呢?(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严志和直了直腰,看着朱老忠楞了一刻,想:“别看不动声色,脾气许是越发地鲠直了。”(梁斌:《红旗谱》)
梗概-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梗概gěnggài
大略的内容——细节(他讲的是~)
梗直-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梗直gěngzhí
见[耿直]
正直 耿直(梗直鲠直)-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正直 耿直(梗直鲠直)
正直zhèngzhí 耿直(梗直、鲠直)gěngzhí
形容词。表示(为人)公正而直率。
“正直”强调富于正义感,待人处事公道刚直。例如:“但耳耶先生是正直的,因为他同时也在评《艺术底内容和形式》,一经登完,便会洗净他激烈的责罚”(鲁迅:《且介亭杂文》);‘‘一切忠诚、坦白、积极、正直的共产党员团结起来,反对一部分人的自由主义倾向”(《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正直的人们鼓励他:不能停止为祖国争气的事业”(《光明日报》,1980.5.2)。
“耿直”强调光明磊落、直爽而不掩饰;褒义不如“正直”强。例如:“但他毕竟是一个耿直、憨厚、识大体顾大局的人”(《文艺报》,1980,4);“咱俩虽然没有什么私来往,但是我最佩服耿直人,心里从来没有忘了你”(《小说月报》,1981,1);“读了雪峰给包子衍的信件,一边读,一边就出现他那勒恳、忠诚、梗直、认真……的形象”(《光明日报》,1980.1.3)。
阻塞 梗塞 堵塞-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阻塞 梗塞 堵塞
阻塞zǔsè108梗塞gěngsè 堵塞dǔsè108
动词。指有障碍而不能畅通。
“阻塞”强调受阻;用于道路交通。例如:“运渣的一条线路,全线都阻塞了”(胡万春:《特殊性格的人》);“过去,每逢炎夏,天山的积雪大量融化……使这一带交通完全阻塞”(碧野:《月亮湖》)。
“梗塞”强调障碍很大而不能畅通,有比喻横阻着枝梗的形象色彩,意思比“阻塞”重;多用于人体器官的通道。例如:“她觉得脚步发软,心头梗塞”(杨沫:《青春之歌》);“哭得喉头梗塞,想说话也说不出来”。
“堵塞”强调有障碍物堵住了流通口道,意思也比“阻塞”重;用于通道、河流、沟渠等。例如:“由于运河堵塞和中东油管断绝,英国已面临着一个家庭受冻、工厂关闭的冬天”(《1956年散文小品选》);“下水道因年久失修而堵塞,雨后积水长时间排泄不出去”。
断梗飞蓬-实用委婉语词典
断梗飞蓬
意为像枯折的枝茎,飘飞的蓬草。比喻一个人处于漂泊不定的境况。也作“断梗流萍”。
泛萍浮梗-实用委婉语词典
泛萍浮梗
意为流落他乡,四处漂泊。唐徐夤《别》:“酒尽欲终问后期,泛萍浮梗不胜悲。”也作“梗泛萍飘”。《桃花扇·哭主》:“经几番凶荒战斗,怎免得梗泛萍飘。”
风骨梗正,气调英嶷-实用委婉语词典
风骨梗正,气调英嶷
意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梗直清正,精神气节的格调像山的特立、超绝。“梗”,原指植物的枝或茎,有挺直意;“嶷”,高貌,中国有九嶷山。
梗阻 畅通-反义词应用词典
梗阻 畅通
梗阻 gěngzǔ 畅通 chàngtōng
【梗阻】动词。阻塞;拦挡。
〔例句〕
1.前面道路梗阻,汽车过不去。
2.他对这件事横加梗阻,致使法院无法判决。
【畅通】形容词。指无阻碍地通行或通过。形容交通流畅通达。
〔例句〕
1.中国的交通,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畅通无阻。
2.保证道路畅通是公安交警的职责。
作梗 成全-反义词应用词典
作梗 成全
作梗 zuògěng 成全 chéngquán
【作梗】动词。故意设障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贬义词。多用于书面。
〔例句〕
1.今年天照应,雨水调匀,小虫子也不来作梗,一亩多收这么三五斗,谁都以为该得透一透气了。
2.因为有人从中作梗,所以谈判双方始终没能达成协议。
【成全】动词。帮助人,使达到目的。褒义词。
〔例句〕
1.这是件好事,我们要尽力成全人家。
2.他们在大家的帮助下,好事终于成全了。
〔应用例句〕
你不要再从中作梗了,就成全他们吧!
梗-古文观止词典
梗gěng
【词性】:名词
草木的直茎(1)。《司马季主论卜》:荒榛断梗,昔日之琼蕤玉树也。——今天的荒树断梗,就是从前的琼花玉树。
梗-古文观止词典
梗gěng
【词性】:动词
阻塞(1)。《送孟东野序》:其趋也或梗之。——水奔流是有东西阻塞了它。
骨梗在喉,不得不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骨梗在喉,不得不吐
【释义】:
骨梗:骨鲠。鱼刺,骨刺。骨刺、鱼刺卡在喉咙里,不吐出来,十分难受。比喻心里有话,不说出来不痛快。《吴三桂演义》四:老夫只以敌患方深,国事已危,许大责任在将军身上,窃恐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必足以误将军,误将军即误国家耳,如骨梗在喉,不得不吐。
肠梗阻-汉语惯用语辞典
肠梗阻cháng gěng zǔ
①比喻存在于中间环节的障碍。《市场报》2001.425“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在产品质量上颇具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出口中间费用畸高的‘肠梗阻’急需突破,而通过网络采购平台与买家接口被认为是捷径。”②比喻某路段通过能力差而引发的交通不顺畅。《蚌埠日报》2001.216“大桥建成后,将彻底疏通京沪干线的‘肠梗阻’,充分发挥铁路提速效果,对于改善安徽省、蚌埠市投资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梗-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梗gěng
①树名,即山榆。山榆有刺,因而泛指有刺的草木。张衡《西京赋》:“~林为之靡拉,朴丛为之摧残。”(靡拉:毁坏。)②植物的枝或茎。《战国策·齐策三》:“今子,东国之桃~也,刻削子以为人。”《梦溪笔谈·杂志一》:“自后人有为蜂螫者,挪芋~傅之则愈。”③正直。《楚辞·九章·橘颂》:“淑离不淫,~其有理兮。”(离:通“丽”。)④强硬,凶猛。《商君书·赏刑》:“强~焉,有常刑而不赦。”《隋书·西域传·吐谷浑》:“高祖以弘州地旷人~,因而废之。”⑤阻塞。《水经注·河水》:“其山虽辟,尚~湍流。”杜甫《春归》:“世路虽多~,吾生亦有涯。”⑥害,祸患。《诗经·大雅·桑柔》:“谁生厉阶,至今为~。”
【梗概】大略,粗略。左思《吴都赋》:“略举其~,而未得其要妙也。”
【梗直】刚直。《北史·魏汝阴王天锡传》:“子文都,性~,仕周,为右侍上士。”
中梗-现代汉语大词典
中梗zhōng gěng
【释义】:
①中途阻梗。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孙总统电致各国公使,历述近时议和情形,并将和议中梗一端归咎于袁世凯氏。”②从中作梗。如:此事由于第三方中梗而作罢。
直梗梗-现代汉语大词典
直梗梗zhí gěng gěng
【释义】:
犹直挺挺。杨朔《麦正黄时》:“这个女人时常抱着她的小闺女臭妮,直梗梗地竖着长脖子,颤动着小头,像个螳螂似的倚在我的门框上。”
作梗-现代汉语大词典
作梗zuò gěng
【释义】:
从中阻挠、捣乱。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今年天照应,雨水调匀,小虫子也不来作梗。”
做梗-现代汉语大词典
做梗zuò gěng
【释义】:
故意在事情进展中起阻碍作用。周而复《上海的早晨》:“陶阿毛衷心盼望早一点实行升工办法,巴不得大家都赞成,事体就好办了,不料赵得宝从中做梗。”
阻梗-现代汉语大词典
阻梗zǔ gěng
【释义】:
①阻塞。如:道路阻梗。②从中阻挠。瞿秋白《饿乡纪程》:“目的地还没有达到,中途又生阻梗,实在很烦闷。”
花梗-现代汉语大词典
花梗huā gěng
【释义】:
也称花柄。单生花的柄或花序中每一朵花着生的小枝。
木梗-现代汉语大词典
木梗mù gěng
【释义】:
①木偶人。郭沫若《屈原》:“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②细短的木杆。茅盾《子夜》:“制火柴的原料——药品,木梗,盒子壳,全是从外洋来的。”
桔梗-现代汉语大词典
桔梗jié gěng
【释义】: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暗蓝或暗紫色。根可入药,有宣肺、祛痰、排脓等功用。
梗-现代汉语大词典
梗gěng
【释义】:
①植物的枝或茎。如:花梗。②强硬,顽固。如:顽梗。③挺直。老舍《二马》:“‘你知道多少中国事?你知道的比我多?’伊太太梗着脖子说。”④耿直,刚正。如:梗直。⑤阻塞;断绝。张天翼《清明时节》:“他嗓子里梗住了一块什么,脸上淌下了两条眼泪。”⑥抗拒。鲁迅《北人与南人》:“最后投降,从这边说,是矢尽援绝,这才罢战的南方之强,从那边说,却是不识顺逆,久梗王师的贼。”⑦病;祸害。蔡元培《文明之消化》:“而普通社会,为宗教臭味所熏习,迷信滋彰,至今为梗。”⑧暴起;突出。吴组缃《山洪》:“他那老树干似的瘦颈上梗起了几根蚯蚓似的青筋,喉咙也嘶嗄了开来。”⑨硬物触压人或动物。鲁迅《非攻》:“不过布片薄,不平的村路梗着他的脚底,走起来就更艰难。”闻捷《海燕》:“海水浇脊背,石头梗肚皮,可是你一动也不动。”⑩大略。参见“梗概①”。
梗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梗子gěng zì
【释义】:
植物的枝或茎。郭沫若《南京印象》:“湖水相当深,因而荷叶的梗子似乎也很长。”
梗死-现代汉语大词典
梗死gěng sǐ
【释义】:
局部动脉堵塞,造成人体组织因缺血而坏死。多发生于心、肾、肺、脑等处。
梗阻-现代汉语大词典
梗阻gěng zǔ
【释义】:
①阻塞;断绝。《人民文学》1979年第1期:“还有缓缓行进的挂着风帆的架车,造成多少次磨蹭,停滞,梗阻!”②阻拦,阻挡。如:横加梗阻。
梗直-现代汉语大词典
梗直gěng zhí
【释义】:
刚直,直爽。沙汀《呼嚎》:“虽则由于性情梗直,廖二嫂有时不免冒失,但她也是一个稳扎稳打的人。”
梗咽-现代汉语大词典
梗咽gěng yè
【释义】:
哽咽,因悲愤而气结喉塞。茅盾《林家铺子》:“‘好,好,带了去罢,带了去罢!’林先生终于斗气似的说,声音有点儿梗咽。”
梗梗-现代汉语大词典
梗梗gěng gěng
【释义】:
方言。挺直。《辽宁文艺》1978年第5期:“孙二雷梗梗脖子说:‘她们又给张社长贴了一张大字报。’”
梗概-现代汉语大词典
梗概gěng gài
【释义】:
①大概,概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②刚直的气概;慷慨。朱自清《论书生的酸气》:“他们可以看远大些,‘梗概而多气’,是雄风豪气,不是酸气。”
梗塞-现代汉语大词典
梗塞gěng sè
【释义】:
①阻塞。徐迟《牡丹》:“这个思想打动她的心,使她感到一阵热,喉头有点梗塞。”②犹梗死。如:心肌梗塞。
横梗-现代汉语大词典
横梗héng gěng
【释义】:
充塞;梗阻。鲁迅《离婚》:“不知怎的忽而横梗着一个胖胖的七大人,将他脑里的局面挤得摆不整齐了。”
肠梗阻-现代汉语大词典
肠梗阻cháng gěng zǔ
【释义】:
病名。由肠内异物堵塞、肠肌痉挛等引起。症状是腹部膨胀、剧烈腹痛、呕吐等。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肠梗阻较常见,病情发展快,会导致死亡。也叫肠阻塞。
能能梗-现代汉语大词典
能能梗néng neng gěng
【释义】:
方言。能人;才干出众的人。蒋子龙《燕赵悲歌》:“用人只能用一个大能能梗,由他去挑一帮小能能梗。”
能梗-现代汉语大词典
能梗néng gěng
【释义】:
方言。如许,这么。刘半农《手攀杨柳望情哥》:“娘问女儿:‘你勒浪望啥个?’‘我望水面浪穿条能梗多!’”
脚梗-现代汉语大词典
脚梗jiǎo gěng
【释义】:
方言。小腿。任大星《野妹子》:“女兵也一样,脚梗晒得比我还黑。”
脖梗-现代汉语大词典
脖梗bó gěng
【释义】:
也称“脖梗子”。颈项。毕方等《千重浪》:“徐国河干活挺卖力,下面掏得挺深,不料哗啦一声塌下好大一块来,把他埋了个齐脖梗。”叶文玲《篱下》:“(他)当下就扭过了红涨涨的脖梗子结结巴巴答:‘我…我这两挑是给三叔婆挑的哩!’”
脖梗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脖梗子bó gěng zi
【释义】:
见“脖梗”。
飘蓬断梗-现代汉语大词典
飘蓬断梗piāo péng duàn gěng
【释义】:
飘飞的蓬草和随波逐流的植物断茎。比喻飘泊流荡的生涯。
顽梗-现代汉语大词典
顽梗wán gěng
【释义】:
①愚妄而不顺服。如:顽梗不化。②暴起,突出。洪灵菲《流亡》:“他恨自己终有点生得太蠢,几根瘦骨格外顽梗得可悲。”
顽梗不化-现代汉语大词典
顽梗不化wán gěng bù huà
【释义】:
犹顽固不化。郭沫若《棠棣之花》:“山坚,你往年同严仲子做过朋友,他的顽梗不化,你是明白的。”参见“顽固不化①”。
酸梗-现代汉语大词典
酸梗suān gěng
【释义】:
见“酸哽”。
骨梗-现代汉语大词典
骨梗gǔ gěng
【释义】:
①刚直。如:迎合者受信用,而骨梗者被排斥,这在历史上并不鲜见。②形容笔力刚劲。如:用笔骨梗,甚有师法。
中梗-汉语大词典
中梗
【1】从中作梗。{苏曼殊}《碎簪记》:“據二子答問之言推之﹐事或爲其叔中梗耳。”【2】中途阻梗。{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孙总统}电致各国公使﹐历述近时议和情形﹐并将和议中梗一端归咎于{袁世凯}氏。”{清}{侯方域}《豫省试策四》:“且運道明明有沿海逾陸之文﹐可以揚千艘之輕帆﹐疏雙輪之中梗﹐而必欲首尾數千里恃一綫於{河}﹐則亦徒見其勞民傷財而已矣。”
乖梗-汉语大词典
乖梗
【1】受阻而分离。{宋}{陈亮}《祭徐子宜内子宋氏恭人文》:“有來富貴﹐年不偕永;一生辛勤﹐半道乖梗。”
直梗梗-汉语大词典
直梗梗
【1】犹直挺挺。{杨朔}《麦正黄时》一:“这个女人时常抱着她的小闺女{臭妮}﹐直梗梗地竖着长脖子﹐颤动着小头﹐象个螳螂似的倚在我的门框上。”
直梗-汉语大词典
直梗
【1】刚直。{清}{昭槤}《啸亭续录·褚筠心》:“性直梗﹐{和相}秉權時﹐先生以其非科目中人﹐不以先輩待之﹐{和相}慊然。”
作梗-汉语大词典
作梗
【1】指从中阻挠﹑捣乱。《北史·魏收传》:“其後鎮將刺史﹐乖失人和﹐羣{氐}作梗﹐遂爲邊患。”{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今年天照应﹐雨水调匀﹐小虫子也不来作梗。”{宋}{杨万里}《题张以道上舍寒绿轩》诗:“先生飢腸詩作梗﹐小摘珍芳汲水井。”{明}{李贽}《与梅衡湘》:“中國有作梗者﹐朝廷之上自有公等諸賢聖在﹐即日可繫也。”【2】谓鬼物使人生病。《文选·张衡<东京赋>》:“{度朔}作梗﹐守以{鬱壘}﹐{神荼}副焉﹐對操索葦。”{薛综}注:“東海中{度朔}山﹐有二神﹐一曰{神荼}﹑二曰{鬱壘}﹐領衆鬼之惡害者﹐執以葦索﹐而用食虎。”{李善}注:“《毛詩傳》曰:‘梗﹐病也。’謂爲人作梗病者。”
做梗-汉语大词典
做梗
【1】故意在事情进展中起阻碍作用。{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六:“{陶阿毛}衷心盼望早一点实行升工办法﹐巴不得大家都赞成﹐事体就好办了﹐不料{赵得宝}从中做梗。”
剛梗-汉语大词典
剛梗
【1】见“剛骾”。
土梗-汉语大词典
土梗
【1】泥塑偶像。亦以喻轻贱无用。《战国策·赵策一》:“夜半﹐土梗與木梗鬭。”《庄子·田子方》:“吾所學者﹐直土梗耳。”{成玄英}疏:“自覺所學﹐土人而已﹐逢雨則壞﹐并非其物。”{清}{戴名世}《与弟书》:“五經二十一史﹐今之視爲土梗﹐而天下幾無讀書者矣。”{唐}{杜甫}《雷》诗:“真龍竟寂寞﹐土梗空俯僂。”《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視若游塵﹐遇同土梗。”{李善}注:“游塵土梗﹐喻輕賤也。”{宋}{叶適}《<徐斯远文集>序》:“視榮利如土梗﹐以文達志﹐爲後生法。”
弊梗-汉语大词典
弊梗
【1】以幣帛祭祷。《管子·四时》:“其事號令﹐修除神位﹐謹禱弊梗。”{尹知章}注:“梗﹐塞也。時方開通﹐而有弊敗梗塞者﹐則禱神以通道之。”{王念孙}《读书杂志·管子七》:“{引之}曰:弊與幣同。梗﹐禱祭也。幣梗者﹐梗用幣也……{尹}以弊梗爲弊敗梗塞﹐非是。”
含梗-汉语大词典
含梗
【1】形容心情不畅快。{宋}{王安石}《赠宝觉》诗:“别來能幾時﹐浮念極含梗。”{唐}{韩愈}《秋怀》诗之六:“喪懷若迷方﹐浮念劇含梗。”
强梗-汉语大词典
强梗
亦作“[彊梗]”【1】骄横跋扈。《商君书·赏刑》:“彼能戰者﹐踐富貴之門﹐彊梗焉﹐有常刑而不赦。”{严万里}校:“舊本作有常道而不禁﹐誤。彊梗不禁是縱戰士之殘暴而召亂矣﹐今依{秦}本改正﹐繹其文誼﹐言人敢有相犯者罪不赦也。”{宋}{韩琦}《论西夏请和疏》:“蓋見{西戎}强梗未衰﹐挾以變詐﹐若朝廷處置失宜﹐他時悖亂﹐爲中原大禍。”{明}{张居正}《陈六事疏》:“法之所加﹐唯在于微賤﹐而强梗者﹐雖壞法干紀而莫之誰何。”【2】指骄横跋扈﹑胡作非为的人。{唐}{韩愈}《原道》:“爲之政以率其怠勌﹐爲之刑以鋤其强梗。”{明}{张居正}《高立斋墓志铭》:“武選在{海寧}時﹐用威嚴﹐誅鋤强梗﹐邑中翕然稱治。”{严复}《辟韩》:“是故民不出什一之賦﹐則莫能爲之君﹐君不能爲民鋤其强梗﹑防其患害﹐則廢。”
孤梗-汉语大词典
孤梗
【1】孤高刚直。《辍耕录·贞烈》引{宋}{韩希孟}诗:“妾本良家子﹐性僻守孤梗。”{元}{艾性夫}《赠赵太史》诗:“輕柔楊柳挾春妍﹐孤梗梅花結雪緣。”
桃梗-汉语大词典
桃梗
【1】用桃木刻制的木偶。旧俗置以辟邪。《晋书·礼志上》:“歲旦常設葦茭﹑桃梗﹑磔雞於宫及百寺之門﹐以禳惡氣。”《战国策·齐策三》:“今者臣來﹐過於{淄}上﹐有土偶人與桃梗相與語。”《後汉书·礼仪志中》:“先臘一日﹐大儺﹐謂之逐疫……百官官府各以木面獸能爲儺人師訖﹐設桃梗﹑鬱櫑﹑葦茭畢﹐執事陛者罷。”【2】比喻任人摆布的傀儡。{明}{徐复祚}《投梭记·闺情》:“千般恨頓上眉尖﹐是前生少欠。身如桃梗﹐命比春纖。”
木梗之患-汉语大词典
木梗之患
【1】喻客死他乡,不得复归故里。{汉}{刘向}《说苑·正谏》:“{孟嘗君}將西入{秦}……客曰:‘臣之來也﹐過於{淄水}上﹐見一土耦人方與木梗人語。木梗謂土耦人曰:“子先﹐土也﹐持子以爲耦人﹐遇天大雨﹐水潦並至﹐子必沮壞。”應曰:“我沮﹐乃返吾真耳。今子東園之桃也﹐刻子以爲梗﹐遇天大雨﹐水潦並至﹐必浮子泛泛乎不知所止。”今{秦}﹐四塞之國也﹐有虎狼之心﹐恐其有木梗之患。’於是{孟嘗君}逡巡而退﹐而無以應﹐卒不敢西嚮{秦}。”
木梗-汉语大词典
木梗
【1】细短的木杆。{茅盾}《子夜》二:“制火柴的原料--药品﹐木梗﹐盒子壳﹐全是从外洋来的。”【2】木偶人。《战国策·赵策一》:“夜半﹐土梗與木梗鬭。”{北周}{庾信}《和张侍中述怀》:“漂流從木梗﹐風卷隨秋籜。”{郭沫若}《屈原》第五幕:“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
木梗人-汉语大词典
木梗人
【1】木偶人。{汉}{刘向}《说苑·正谏》:“{孟嘗君}將西入{秦}……客曰:‘臣之來也﹐過於{淄水}上﹐見一土耦人方與木梗人語。’”
枯梗-汉语大词典
枯梗
【1】枯萎的梗茎。{宋}{梅尧臣}《依韵吴冲卿秘阁观逸少墨迹》:“文成終愧君﹐鉛刀值枯梗。”{明}{陆采}《明珠记·宫怨》:“恨浮塵偏掩日光晶﹐想春風何日吹枯梗。囚鸞檻鳳﹐人意怎平。”
桔梗-汉语大词典
桔梗
【1】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暗蓝或暗紫色。根可入药,有宣肺﹑祛痰﹑排脓等功用。《战国策·齐策三》:“今求柴胡﹑桔梗於沮澤﹐則累世不得一焉。”《庄子·徐无鬼》:“藥也﹐其實堇也﹐桔梗也﹐雞也﹐豕零也﹐是時爲帝者也。”
梗-汉语大词典
梗
《廣韻》古杏切,上梗,見。【1】木名。即刺榆。《说文·木部》:“梗﹐山枌榆﹐有朿。”{段玉裁}注:“山枌榆﹐又枌榆之一種也。有朿﹐故名梗榆﹐即《齊民要術》所謂刺榆者也。”{清}{陈澧}《东塾读书记·诸子书》:“土積成嶽﹐則梗枏豫章生焉。”【2】草木的枝﹑茎或根。《战国策·齐策三》:“今子﹐東國之桃梗也﹐刻削子以爲人。”{吴师道}补注:“梗﹐枝梗也。”{唐}{骆宾王}《从军中行路难》诗:“飄梗飛蓬不暫安﹐捫藤引葛度危巒。”{元}{夏文彦}《图绘宝鉴》卷三:“{惠洪覺範}能畫梅竹……筆力於枝梗極遒健。”【3】有刺的草木。参见“[梗林]”。【4】谓草木刺人。《方言》第三:“凡草木刺人﹐自{關}而東或謂之梗。”{清}{厉鹗}《辽史拾遗·本纪·天祚皇帝四》引{赵子砥}《燕云录》曰:“地極寒而草茂﹐冬月不彫﹐雖枯不梗﹐馬可卧﹐柔如氈毯。”【5】强硬;凶猛。《楚辞·九章·橘颂》:“淑離不淫﹐梗其有理兮。”{王逸}注:“梗﹐强也。”《隋书·西域传·吐谷浑》:“{高祖}以{弘州}地曠人梗﹐因而廢之。”{宋}{王谠}《唐语林·言语》:“{高麗}雖平﹐餘寇尚梗﹐西道經略﹐兵猶未停。”【6】挺直。《红楼梦》第二三回:“{鳳姐}聽説﹐把頭一梗﹐把筷子一放﹐腮上帶笑不笑的瞅着{賈璉}道:‘你是真話﹐還是玩話兒?’”{老舍}《二马》第三段三:“‘你知道多少{中国}事?你知道的比我多?’{伊太太}梗着脖子说。”【7】耿直,刚正。参见“[梗介]”﹑“[梗直]”。【8】阻塞;断绝。《管子·四时》:“修除神位﹐謹禱獘梗。”{尹知章}注:“梗﹐塞也。”{唐}{杜甫}《春归》诗:“世路雖多梗﹐吾生亦有涯。”{宋}{王安石}《与王子醇书》之三:“又聞屬羌經討者﹐既無蓄積﹐又廢耕作﹐後無以自存﹐安得不屯聚爲寇﹐以梗商旅往來?”{张天翼}《清明时节》:“他嗓子里梗住了一块什么﹐脸上淌下了两条眼泪。”【9】抵御;抗拒。《新唐书·后妃传上·太穆窦皇后》:“吾國未靖﹐虜且彊﹐願抑情撫接﹐以取合從﹐則{江}南﹐{關}東不吾梗。”{清}{袁枚}《新齐谐·疡医》:“{大興}{霍筤}﹑{霍筠}﹑{霍筦}﹐皆瘍醫子﹐{筠}獨秀逸出羣﹐不屑屑本業﹐而喜讀書﹐父以其梗家教﹐怒而責之。”{鲁迅}《花边文学·北人与南人》:“最后投降﹐从这边说﹐是矢尽援绝﹐这才罢战的南方之强﹐从那边说﹐却是不识顺逆﹐久梗王师的贼。”【10】病;祸害。《诗·大雅·桑柔》:“誰生厲階﹐至今爲梗。”{郑玄}注:“梗﹐病也。”{宋}{吴曾}《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有《吕洞賓傳》云:‘{關}右人﹐{咸通}初﹐舉進士不第。值{巢}賊作梗﹐攜家隱居{終南}。’”{蔡元培}《文明之消化》:“而普通社會﹐爲宗教臭味所熏習﹐迷信滋彰﹐至今爲梗。”【11】暴起;突出。{茅盾}《子夜》十六:“他那涨红了的胖脸上﹐尽管是那么胖﹐却也梗出了青筋来。”{吴组缃}《山洪》六:“他那老树干似的瘦颈上梗起了几根蚯蚓似的青筋﹐喉咙也嘶嗄了开来。”【12】哽咽。《新唐书·吴溆传》:“而{泚}業僭逆﹐故留{溆}客省不遣﹐卒被害。帝悲梗甚。”【13】硬物触压人或动物。{鲁迅}《故事新编·非攻》:“不过布片薄﹐不平的村路梗着他的脚底﹐走起来就更艰难。”{闻捷}《海燕》:“海水浇脊背﹐石头梗肚皮﹐可是你一动也不动。”【14】大略。参见“[梗概]”。【15】古代祭名。预辟灾害之祭。《周礼·天官·女祝》:“掌以時招梗禬禳之事﹐以除疾殃。”{郑玄}注:“梗﹐禦未至也。”{贾公彦}疏:“梗者﹐禦捍惡之未至。”【16】姓。{金}有{史咏}妻{梗氏}。见《金史.胡天作传》。
梗壅-汉语大词典
梗壅
【1】淤塞。《新唐书·嗣薛王知柔传》:“始﹐{鄭}﹑{白渠}梗壅﹐民不得歲。{知柔}調{三輔}﹐治復舊道﹐灌浸如約﹐遂無旱虞。”
梗奪-汉语大词典
梗奪
【1】犹阻断。谓因道路阻断而丧失来源。《新唐书·高仁厚传》:“{敬瑄}與{仁厚}謀曰:‘{秀昇}未禽﹐貢輸梗奪﹐百官乏奉﹐民不鹽食。公能破賊﹐當以{東川}待公。’”
梗子-汉语大词典
梗子
【1】植物的枝或茎。{郭沫若}《南京印象·游湖》:“湖水相当深﹐因而荷叶的梗子似乎也很长。”
梗强-汉语大词典
梗强
【1】强横凶暴。亦指强横凶暴的人。{元}{无名氏}《广客谈》卷一:“{鄭}當爲相時﹐家人侵奪小民廬舍﹐以廣其居……見今所居竟爲官豪所據﹐子孫不絶如綫﹐書脉遂斬然矣。世之梗强﹐可不知所鑒哉!”
梗莽-汉语大词典
梗莽
【1】荆棘草莽。{宋}{王安石}《次韵舍弟赏心亭即事》之一:“檻折簷傾野水傍﹐{臺城}佳氣已消亡。難披梗莽尋千古﹐獨倚青冥望八荒。”
梗目-汉语大词典
梗目
【1】犹碍眼。{元}{刘祁}《归潜志》卷十二:“律賦不宜犯散文言﹐散文不宜犯律賦語﹐皆判然各異。如雜用之﹐非惟失體﹐且梗目難通。”
梗澀-汉语大词典
梗澀
亦作“[梗澁]”【1】迟钝;滞涩。《宋史·张茂直传》:“{茂直}淳至寡言﹐晩年多疾﹐才思梗澀不稱職。”{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宦娘》:“齋童聞琴自作聲﹐初以爲僚僕之戲也;既知其非人﹐始白{温}。{温}自詣之﹐果不妄。其聲梗澀﹐似將效己而未能者。”【2】阻塞。《晋书·王承传》:“是時道路梗澀﹐人懷危懼。{承}每遇艱險﹐處之夷然。”《金史·移剌道传》:“{海陵}南伐﹐使督運芻糧﹐所在盜起﹐道路梗澁﹐間關僅至{淮南}。”{唐}{韩愈}《嘲鼾睡》诗:“{黄河}弄濆瀑﹐梗澀連拙{鮌}。”{宋}{欧阳修}《论修河第三状》:“三五年間﹐五州凋弊﹐河流注溢﹐久又淤高﹐流行梗澁﹐則上流必决。”《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四年》:“今{女真}據其間﹐道路梗澀﹐甚於涉海。”
梗草-汉语大词典
梗草
【1】桔梗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桔梗》。
梗阻-汉语大词典
梗阻
【1】阻塞;断绝。{明}{唐顺之}《请游兵疏》:“{江}北今歲收功克捷﹐陵寢免於震驚﹐運道不致梗阻。”{清}{梁章鉅}《归田琐记·丙午丁未》:“然時已梗阻﹐{厦門}值{林爽文}之變﹐留滯年餘﹐始得歸里。”《人民文学》1979年第1期:“还有缓缓行进的挂着风帆的架车﹐造成多少次磨蹭﹐停滞﹐梗阻!”【2】阻拦,阻挡。{清}{薛福成}《审机》:“今乘{永福}歸誠於我﹐撫而用之﹐彼當惟命是聽﹐即{保勝}設關﹐必無梗阻。”
梗林-汉语大词典
梗林
【1】多刺的林丛。《文选·张衡<西京赋>》:“梗林爲之靡拉﹐樸叢爲之摧殘。”{李善}注引《方言》:“凡草木刺人爲梗。”
梗跡萍蹤-汉语大词典
梗跡萍蹤
【1】像断梗﹑浮萍在水中一样踪迹不定。{明}{单本}《蕉帕记·寻春》:“休誇繡虎雕龍﹐那值時危國破﹐怎發付梗跡萍蹤。”
梗泛-汉语大词典
梗泛
【1】典出《战国策·齐策三》:“有土偶人與桃梗相與語……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則復西岸耳。今子,東國之桃梗也,刻削子以爲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則子漂漂者將何如耳。’”后因以“梗泛”指漂泊无定。{唐}{骆宾王}《晩泊河曲》诗:“恓惶勞梗泛﹐悽斷倦蓬飄。”{清}{黄景仁}《送容甫归里》诗:“經年梗泛判游蹤﹐一笑驚從意外逢。”
梗河-汉语大词典
梗河
【1】{中国}古代星座名。在牧夫座。《晋书·天文志上》:“北三星曰梗河﹐天矛也。一曰天鋒﹐主胡兵。又爲喪﹐故其變動應以兵喪也。”《星经》卷上:“梗河三星﹐梗在大角帝座北﹐主天子鋒﹐又主胡兵及喪。訣曰:梗河﹐雲也。相去吉﹐相向兵起。”
梗斷-汉语大词典
梗斷
【1】阻绝。{唐}{罗隐}《大梁见乔诩》诗:“{湘水}春浮岸﹐{淮}燈夜滿橋。六年悲梗斷﹐兩地各萍飄。”
梗調-汉语大词典
梗調
【1】难奏的曲调。{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粉蝶》:“{晏}教以《天女謫降》之曲﹐指法拗折﹐習之三日﹐始能成曲。{晏}曰:‘梗概已盡﹐此後但須熟耳。嫻此兩曲﹐琴中無梗調矣。’”
梗介-汉语大词典
梗介
【1】刚直。{章炳麟}《钱唐吊龚魏二生赋》:“菅蒿茀若其梗介兮﹐將以閼夫玉軑。”
梗避-汉语大词典
梗避
【1】谓设法回避。{唐}{孙樵}《与高锡望书》:“爲史官者﹐明不顧刑辟﹐幽不愧神怪﹐若梗避于其間﹐其書可燒也。”
梗死-汉语大词典
梗死
【1】谓局部动脉堵塞,造成人体组织因缺血而坏死。多发生于心﹑肾﹑肺﹑脑等处。
梗頑-汉语大词典
梗頑
【1】顽固。{清}{王韬}《徵设香山南屏乡义学序》:“梗頑弗率﹐父兄之憂也;奸莠爲匪﹐鄰里之累也。”
梗亮-汉语大词典
梗亮
【1】刚正磊落。《三国志·吴志·吕蒙传》“遂拜{蒙}母﹐結友而别”{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陈书·周铁虎传》:“故侍中﹑護軍將軍﹑{青}{冀}二州刺史{沌陽縣}{開國侯}{鐵虎}﹐誠節梗亮﹐力用雄敢。”
梗直-汉语大词典
梗直
【1】刚直,直爽。{清}{宣鼎}《夜雨秋灯录·玉红册》:“因僕素梗直﹐從不貪取人家一盃水﹐故有是遣。”{沙汀}《呼嚎》:“虽则由于性情梗直﹐{廖二嫂}有时不免冒失﹐但她也是一个稳扎稳打的人。”{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三:“{陳旭}數言其梗直﹐宜在朝廷。”{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灵应寺》:“牧民之官﹐浮虎慕其清塵;執法之吏﹐埋輪謝其梗直。”
梗命-汉语大词典
梗命
【1】抗命。{曹之骐}《腾越光复纪略》:“{桐}﹐{祺瑞}門生﹐而舉義之夕﹐以梗命被殺者也。”《旧唐书·段秀实传》:“今外有不庭之虜﹐内有梗命之臣﹐竊觀禁兵不精﹐其數全少﹐卒有患難﹐將何待之!”
梗險-汉语大词典
梗險
亦作“[梗嶮]”【1】犹险阻。《新唐书·路应传》:“{貞元}初﹐出爲{虔州}刺史﹐詔嗣父封﹐鑿{贛}石梗嶮以通舟道。”《新唐书·叛臣传下·高骈》:“由{安南}至{廣州}﹐江漕梗險﹐多巨石﹐{駢}募工劖治﹐由是舟濟安行﹐儲餉畢給。”
梗穢-汉语大词典
梗穢
【1】积留的污浊。《宋书·武帝纪中》:“百稔梗穢﹐滌於崇朝;祖宗遺憤﹐雪於一旦。”
梗淚-汉语大词典
梗淚
【1】忍泪,含泪。{宋}{梅尧臣}《饯彭城公赴随州龙门道上作》诗:“征軒不可戀﹐梗淚返城闉。”
梗議-汉语大词典
梗議
【1】谓持反对意见。{康有为}《大同书》乙部第二章:“如{美國}初立憲法聯合大政府之時﹐諸州尚多梗議﹐難於施行。”《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今主上當極﹐太母垂簾﹐將復見太平﹐天下咸以爲是。如{張侍郎}處侍從﹐嘗建立﹐何事而敢梗議?”【2】指反对的意见。{郭孝成}《福建光复记》:“難免無一二無識之徒﹐横生梗議﹐遂特行文佈告﹐俾得速行反正。”
梗僻-汉语大词典
梗僻
【1】耿直寡合。{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元结》:“〔{元結}〕性梗僻﹐深憎薄俗﹐有憂道閔世之心。”
梗絶-汉语大词典
梗絶
【1】阻断,断绝。{清}{陈维崧}《采桑子·正月二十日从吴天石处获读纬云弟京邸春词因和其韵》词:“關河梗絶書難達﹐何日相逢?”{唐}{罗隐}《谗书·圣人理乱》:“{仲尼}之生也﹐源流梗絶﹐{周}室衰替。”《明史·武宗纪》:“自畿輔迄{江}﹑{淮}﹑{楚}﹑{蜀}﹐盜賊殺官吏﹐{山東}尤甚﹐至破九十餘城﹐道路梗絶。”
梗寇-汉语大词典
梗寇
【1】作梗入寇。《新唐书·郭正一传》:“{吐番}曠年梗寇﹐師數出﹐坐費粮貲。近討則喪威﹐深入則不能得其巢穴。”
梗野-汉语大词典
梗野
【1】率直粗鲁。《新唐书·方伎传·尚献甫》:“{武后}召見﹐由道士擢太史令﹐辭曰:‘臣梗野﹐不可以事官長。’”{宋}{陆游}《拟上殿札子》:“則凡進見之人﹐固宜夙夜殫思竭誠﹐以幸千載之遇。雖其間有論事梗野不達大體者﹐究其設心﹐亦願際會。”
梗-汉语大词典
梗
【1】见“梗概”。
梗礙-汉语大词典
梗礙
【1】阻塞。《宋书·沈庆之传》:“時蠻寇大甚﹐水陸梗礙﹐{世祖}停{大隄}不得進。”
梗玩-汉语大词典
梗玩
【1】强横而轻慢。{明}{张居正}《赠袁太守入觐奏绩序》:“凡俗之害於政者﹐姦民梗玩﹐伏機隱慝﹐以詗上之釁﹐謂之曰民蠹。”
梗切-汉语大词典
梗切
【1】梗直而激烈。《新唐书·裴度传》:“〔{裴度}〕遷監察御史﹐論權嬖梗切﹐出爲{河南}功曹參軍。”
梗概-汉语大词典
梗概
亦作“[梗]”【1】刚直的气概;慷慨。{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觀其時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積亂離﹐風衰俗怨﹐並志深而筆長﹐故梗概而多氣也。”{朱自清}《论书生的酸气》:“他们可以看远大些﹐‘梗概而多气’﹐是雄风豪气﹐不是酸气。”《三国志·吴志·凌统传》:“時有薦同郡{盛暹}於{權}者﹐以爲梗大節﹐有過於{統}。”《魏书·李彪传》:“臣雖下才﹐輒亦尚其梗概﹐欽其正直﹐微識其褊急之性﹐而不以爲瑕。”【2】大概,概略。{宋}{陆游}《书<宛陵集>後》诗:“粗能窺梗概﹐亦足慰平生。”{唐}{吴兢}《贞观政要·论礼乐》:“然雅樂之容﹐止得陳其梗﹐若委曲寫之﹐則其狀易識。”《後汉书·文苑传上·杜笃》:“臣聞知而復知﹐是爲重知。臣所欲言﹐陛下已知﹐故略其梗概﹐不敢具陳。”{李贤}注:“梗概猶粗略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東京}之懿未罄﹐值余有犬馬之疾﹐故粗爲賓言其梗如此。”{薛综}注:“言粗舉大綱如此之言也。”{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輩身在其中﹐應知梗概。”
梗澁-汉语大词典
梗澁
【1】见“梗澀”。
梗悍-汉语大词典
梗悍
【1】强横。《宋史·佞幸传·朱勔》:“{朱勔}﹐{蘇州}人。父{沖}﹐狡獪有智數。家本微賤﹐庸於人。梗悍不馴﹐抵罪鞭背。”
梗梗-汉语大词典
梗梗
【1】刚强正直貌。《三国志·吴志·潘濬陆凯传论》:“{陸凱}忠壯質直﹐皆節梗梗﹐有大丈夫格業。”《孔丛子·执节》:“{馬回}之爲人﹐雖少才文﹐梗梗亮直﹐有大丈夫之節。”
梗頑不化-汉语大词典
梗頑不化
【1】谓十分顽固,无法感化。《续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目下{山東}有名緑林﹐可知道他們形狀否;内中可有能勸化改行的﹐還有梗頑不化﹐本事十分利害的否?要一一請教。”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争资料·山西交城文水两县乡民暴动》:“{孟}遂奔還縣城﹐投函諮議局﹐聲稱烟民梗頑不化。”
梗驁-汉语大词典
梗驁
【1】犹桀骜。亦指桀骜不驯的人。{唐}{苏涤}《宣宗谥议》:“收復舊疆﹐誅鋤梗驁﹐得不謂之武乎。”
梗泛萍漂-汉语大词典
梗泛萍漂
【1】断梗﹑浮萍在水中漂浮。比喻漂泊流离。{清}{孔尚任}《桃花扇·哭主》:“經幾番凶荒戰鬥﹐怎免得梗泛萍漂。”{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二折:“只爲他孤身去梗泛萍漂﹐撇的俺三口兒夢斷魂勞。”
梗跡蓬飄-汉语大词典
梗跡蓬飄
【1】比喻漂泊流离。梗,断梗;蓬,飞蓬。{明}{{范受益}{王錂}}《寻亲记·相逢》:“梗跡蓬飄﹐跋踄山川豈憚勞。”
梗塞-汉语大词典
梗塞
【1】梗死。如:心肌梗塞。【2】阻塞。《宋书·邓琬传》:“{顗}怒{胡}不戰﹐謂曰:‘糧運梗塞﹐當如此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粉蝶》:“道途遼闊﹐音問梗塞久矣。”{徐迟}《牡丹》八:“这个思想打动她的心﹐使她感到一阵热﹐喉头有点梗塞。”{宋}{叶適}《兵部尚书蔡公墓志铭》:“{韓侂胄}死﹐餘黨尚梗塞正路﹐公一掃絶﹐竄免尤衆﹐號稱職。”
梗紛-汉语大词典
梗紛
【1】指道路阻塞纷乱。{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梁公}却思歸{蜀}﹐重到{渚宫}﹐{江}路梗紛﹐未及西泝。”
梗拒-汉语大词典
梗拒
【1】阻拦拒绝。{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段氏》:“居年餘﹐二妾皆有身﹐舉家皆喜。於是氣息漸舒﹐凡諸侄有所强取﹐輒惡聲梗拒之。”
梗邊-汉语大词典
梗邊
【1】骚扰边境。《新唐书·张守珪传》:“{契丹}﹑{奚}連年梗邊……{守珪}至﹐每戰輒勝﹐虜遂大敗。”{宋}{王安石}《上田正言书》之二:“本朝{太祖}武靖天下﹐{真宗}以文持之……所當設張之具﹐猶若闕然。重以{羌}酋梗邊﹐主上方攬衆策以濟之。”
梗沮-汉语大词典
梗沮
【1】阻挠,干扰。{清}{王韬}《瓮牖馀谈·记钱江事》:“〔{錢江}〕作討罪檄文﹐傳示遐邇。當事者聞之﹐以其梗沮大局﹐禍且不測﹐亟逐之出境。”
梗逆-汉语大词典
梗逆
【1】阻塞。{明}{袁宏道}《傅良乡入计序》:“當人身之彊也﹐咽喉利而無所梗逆﹐精粗堅脆﹐投之即受﹐則其元氣可知。”
梗棘-汉语大词典
梗棘
【1】犹阻塞。《新唐书·藩镇传·王廷凑》:“既薄賊鄙﹐饟道梗棘﹐樵蘇不繼﹐兵番休取芻蒸。”
梗嶮-汉语大词典
梗嶮
【1】见“梗險”。
梗咽-汉语大词典
梗咽
【1】哽咽。因悲愤而气结喉塞。{茅盾}《林家铺子》二:“‘好﹐好﹐带了去罢﹐带了去罢!’{林先生}终于斗气似的说﹐声音有点儿梗咽。”{茅盾}《子夜》十五:“她们心里也翻腾着沸滚的怨恨﹐可是并没升到脸部﹐只在她们的喉头梗咽。”
梗化-汉语大词典
梗化
【1】谓顽固不服从教化。《水浒後传》第一回:“那地方原是蠻荒徼域﹐人民梗化﹐不遵法度。”{元}{虞集}《刷马歌》:“{嶺}南烽火亂者誰﹐何事至今猶梗化。”{明}{宋濂}《端木府君墓志铭》:“爾曷爲良民以報上德﹐寧梗化以自戕耶?梗化弗祥﹐天刑所不貸﹐爾其識之。”{宋}{曾巩}《与王介甫第二书》:“況今之士﹐非有素厲之行﹐而爲吏者﹐又非素擇之材也。一日卒然梗化﹐遂欲齊之以法﹐豈非左右者之誤﹐而不爲無害也哉!”
槎梗-汉语大词典
槎梗
【1】树杈子。{唐}{韦应物}《观沣水涨》诗:“草木盈川谷﹐澶漫一平吞。槎梗方瀰泛﹐濤沫亦洪翻。”
榛梗-汉语大词典
榛梗
【1】阻碍,障碍。《周书·韦孝宽传》:“竊以大{周}土宇﹐跨據{關}{河}……唯彼{趙}{魏}﹐獨爲榛梗者﹐正以有事三方﹐未遑東略。”{南朝} {陈}{徐陵}《陈公九锡文》:“長驅{嶺嶠}﹐夢想京畿。緣道酋豪﹐遞爲榛梗。”【2】丛生的杂木。喻指荒僻之地。《旧唐书·忠义传上·夏侯端》:“山中險峻﹐先無蹊徑﹐但冒履榛梗﹐晝夜兼行。”{南朝} {梁}{锺嵘}《诗品》卷中:“〔{郭璞}《游仙》詩〕‘戢翼棲榛梗’﹐乃是坎詠懷﹐非列仙之趣也。”【3】谓隔阂﹑嫌怨。{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翠》:“夫人捉臂流涕﹐力白前過﹐幾不自容﹐曰:‘若不少記榛梗﹐請偕歸。’”{唐}{杜甫}《故右仆射相国曲江张公九龄》诗:“退食吟大庭﹐何心記榛梗。”
横梗-汉语大词典
横梗
【1】充塞;梗阻。{鲁迅}《彷徨·离婚》:“不知怎的忽而横梗着一个胖胖的{七大人}﹐将他脑里的局面挤得摆不整齐了。”《轩亭冤·叙事》:“吾對於{紹城}寃獄﹐而覺有千萬不可思議之感想﹐横梗於胸中。”
獘梗-汉语大词典
獘梗
【1】以币帛祭祷。獘,通“幣”。《管子·四时》:“其事號令﹐修除神位﹐謹禱獘梗。”{王念孙}《读书杂志·管子五》:“與‘幣’同。梗﹐禱祭也。幣梗者﹐梗用幣也。”
汎梗-汉语大词典
汎梗
亦作“[泛梗]”【1】《战国策·齐策三》:“ 有土偶人與桃梗相與語。桃梗謂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子以爲人,至歳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則汝殘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則復西岸耳。今子,東國之桃梗也,刻削子以爲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則子漂漂者將何如耳。’”后因以“汎梗”喻漂泊。{唐}{贾岛}《岐下送友人归襄阳》诗:“蹉跎隨汎梗﹐覊旅到{西州}。”亦泛指漂浮的草木梗。{唐}{张说}《石门别杨六钦望》诗:“暮年傷泛梗﹐累日慰寒灰。”{明}{方孝孺}《东河驿值雪次茅长史白战体韵》:“瓦溝早滴爲炊煙﹐水面難消因泛梗。”
浮梗-汉语大词典
浮梗
【1】漂流的桃梗。《战国策·齐策三》:“有土偶人與桃梗相與語……〔土偶〕曰:‘今子東國之桃梗也﹐刻削子以爲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則子漂漂者將何如耳!’”后以“浮梗”喻飘流无定。{清}{黄景仁}《送温舍人汝适归广州》诗:“憶别君應念故人﹐移家我已同浮梗。”{明}{高启}《临顿里》诗之二:“人生真浮梗﹐吾生豈繫匏。”{闽}{徐夤}《别》诗:“酒盡歌終問後期﹐泛萍浮梗不勝悲。”《水浒传》第十一回:“身世悲浮梗﹐功名類轉蓬。”
流梗-汉语大词典
流梗
【1】飘浮在水面上的桃梗。比喻飘泊不定的人生。《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嗟飛蓬之日永﹐恨流梗之無還。”
浪梗-汉语大词典
浪梗
【1】漂流的桃梗。喻漂泊无定者。{明}{张四维}《双烈记·勉承》:“羞殺我賤身軀如浪梗﹐薄命已生成。”
漂梗-汉语大词典
漂梗
【1】随水漂流的桃梗。语出《战国策·齐策三》:“〔{蘇秦}〕謂{孟嘗君}曰:‘今者臣來,過於{淄}上,有土偶人與桃梗相與語。桃梗謂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子以爲人,至歲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則汝殘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則復西岸耳。今子,東國之桃梗也,刻削子以爲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則子漂漂者將何如耳。”’”后以“漂梗”引申指漂泊者。{唐}{许浑}《金陵阻风登延祚阁》诗:“登閣慚漂梗﹐停舟憶斷蓬。”{明}{杨慎}《庚寅除夕》诗:“無家垂老同漂梗﹐痛飲狂歌非隱淪。”
拘梗-汉语大词典
拘梗
【1】阻梗,阻碍。《新唐书·西域传上·高昌》:“西域使者入貢﹐而主悉拘梗之。”
斷梗浮萍-汉语大词典
斷梗浮萍
【1】比喻漂泊不定。《玉娇梨》第十六回:“{白小姐}道:‘{蘇郎}斷梗浮萍﹐一去杳然﹐似不以我爲念。’”亦作“[斷梗飄萍]”。{宋}{秦观}《别贾耘老》诗:“人生百齡同臂伸﹐斷梗浮萍暫相親。”{明}{梅鼎祚}《玉合记·祝发》:“想歸海樓船未有期﹐夢與飄風會﹐似斷梗飄萍誰可繫。”
斷梗飄萍-汉语大词典
斷梗飄萍
【1】见“斷梗浮萍”。
斷梗飄蓬-汉语大词典
斷梗飄蓬
【1】比喻漂泊不定。{宋}{石季友}《清平乐》词:“自憐俗狀塵容﹐幾年斷梗飄蓬。”亦作“[斷梗飛蓬]”。{宋}{陆游}《拆号前一日作》诗:“飄零隨處是生涯﹐斷梗飛蓬但可嗟。”
斷梗-汉语大词典
斷梗
【1】折断的苇梗。{唐}{李贺}《咏怀》之一:“{梁王}與{武帝}﹐棄之如斷梗。”{宋}{周邦彦}《宴清都》词:“寒吹斷梗﹐風翻暗雪﹐灑窗填户。”【2】比喻漂泊不定。{夏曾佑}《送汪毅白》诗:“江湖斷梗藩龍翼﹐一槎生平負典墳。”{元}{曹伯启}《再和陈爱山》:“乾坤雙斷梗﹐身世一芳樽。”{明}{杨珽}《龙膏记·空访》:“一别芳容悲斷梗﹐千年幽恨正難平。”
斷梗飛蓬-汉语大词典
斷梗飛蓬
【1】见“斷梗飄蓬”。
能梗-汉语大词典
能梗
【1】方言。如许﹐这么。{刘半农}《手攀杨柳望情哥·第一歌》:“娘问女儿:‘你勒浪望啥个?’‘我望水面浪穿条能梗多!’”
脖梗子-汉语大词典
脖梗子
【1】见“脖梗”。
脖兒梗-汉语大词典
脖兒梗
【1】见“脖梗”。
脖梗-汉语大词典
脖梗
亦称“[脖梗子]”亦称“[脖兒梗]”【1】颈项。{叶文玲}《篱下》:“有次{小鹃}咬着嘴皮挑明了问﹐这可把他问慌了﹐当下就扭过了红涨涨的脖梗子结结巴巴答:‘我……我这两挑是给三叔婆挑的哩!’”《老残游记》第六回:“俺們這裏人人都躭着三分驚險﹐大意一點兒﹐站籠就會飛到脖兒梗上來的。”{{毕方}{锺涛}}《千重浪》第十二章三:“{徐国河}干活挺卖力﹐下面掏得挺深﹐不料哗啦一声塌下好大一块来﹐把他埋了个齐脖梗。”
腸梗阻-汉语大词典
腸梗阻
【1】病名。由肠内异物堵塞﹑肠肌痉挛等引起。症状是腹部膨胀﹑剧烈腹痛﹑呕吐等。也叫肠阻塞。
臍梗-汉语大词典
臍梗
【1】即脐带。{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巩仙》:“道士探袖出嬰兒﹐酣然若寐﹐臍梗猶未斷也。”
忠梗-汉语大词典
忠梗
【1】见“忠鯁”。
悍梗-汉语大词典
悍梗
【1】强悍固执。《宋史·曹利用传》:“{利用}性悍梗少通﹐力裁僥倖﹐而其親舊或有因緣而進者﹐故及於禍。”
悲梗-汉语大词典
悲梗
【1】见“悲哽”。
生梗-汉语大词典
生梗
【1】犹生硬。{宋}{沈括}《梦溪笔谈·艺文三》:“北都有妓女﹐美色而舉止生梗。”【2】谓桀骜不驯。{唐}{白居易}《初到忠州赠李六》诗:“吏人生梗都如鹿﹐市井疏蕪只抵村。”《北史·郭彦传》:“蠻左生梗﹐不營農業。”《旧唐书·王晙传》:“今者﹐{河曲}之中﹐安置降虜﹐此輩生梗﹐實難處置。”
蠹民梗政-汉语大词典
蠹民梗政
亦作“[蠧民梗政]”【1】侵害人民﹐阻挠政令。{明}{陶宗仪}《辍耕录·雕传》:“某人浮湛里中﹐無以爲生﹐偵民有小不平﹐嗾之訟﹐佐之請謁﹐己旁緣自資﹐且既餌臨政者﹐因持其短長﹐以蠧民梗政。”
艱梗-汉语大词典
艱梗
【1】阻难。{唐}{冯翊}《桂苑丛谈·李将军为左道所悮》:“護軍{李將軍}{全皋}罷{淮海}日﹐寓於{開元寺}﹐以朝廷艱梗﹐未獲西歸。”【2】艰难险阻。{宋}{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诗:“外實備艱梗﹐中仍費調燮。”
荒梗-汉语大词典
荒梗
【1】荒凉闭塞。《晋书·司马羕传》:“詔與{南頓王}{宗}統流人以實中州﹐{江}西荒梗﹐復還。”{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三:“夷民紛雜﹐蠻陬荒梗。”【2】指荒凉闭塞处。{金}{元好问}《宿张靖田家》诗:“川涂盡坡陀﹐嶺路入荒梗。”
萍梗-汉语大词典
萍梗
【1】浮萍断梗。因漂泊流徙, 故以喻人行止无定。{唐}{许浑}《晨自竹径至龙兴寺崇隐上人院》诗:“客路隨萍梗﹐鄉園失薜蘿。”{明}{陆采}《明珠记·赘蘋》:“萍梗泊侯門﹐暫且度朝昏。”{宋}{陆游}《答勾简州启》:“遂容萍梗﹐暫息道途。”
蓬梗-汉语大词典
蓬梗
【1】谓如飞蓬断梗, 飘荡无定。比喻飘泊流离。{明}{杨珽}《龙膏记·传情》:“我蓬梗飄零﹐難牽{郭生}之紅線。”{唐}{姚鹄}《随州献李侍御》诗之二:“風塵匹馬來千里﹐蓬梗全家望一身。”{明}{梅鼎祚}《玉合记·义垢》:“蓬梗還逢﹐喜遂同根之願。”
蕪梗-汉语大词典
蕪梗
【1】荒芜阻塞。{严复}《原强》:“法猶器也﹐猶道塗也﹐經時久而無修治精進之功﹐則捍格蕪梗者勢也。”《晋书·宗室传论》:“值王室多難﹐中原蕪梗﹐表義甄節﹐效績艱危。”【2】杂乱不通畅。{清}{章学诚}《跋<湖北通志检存稿>》:“而近世紀載﹐出於史學久絶之後﹐一切文辭叙述﹐蕪梗闒冗﹐全無法度。”
紛梗-汉语大词典
紛梗
【1】纷乱梗阻。《魏书·广阳王深传》:“邊豎構逆﹐以成紛梗﹐其所由來﹐非一朝也。”《宋书·索虏传论》:“自{漢}世以前﹐綿跨年世﹐紛梗外區﹐驚震中宇。”{唐}{刘长卿}《送史判官奏事之灵武兼寄巴西亲故》诗:“中州日紛梗﹐天地何時泰。”
酸梗-汉语大词典
酸梗
【1】见“酸哽”。
豪梗-汉语大词典
豪梗
【1】犹言豪放梗直。{宋}{洪迈}《夷坚丁志·大浑王》:“博學有文采﹐魁伉豪梗﹐不拘小節。”
貼梗海棠-汉语大词典
貼梗海棠
【1】植物名。海棠的一种。{明}{王象晋}《群芳谱·海棠》:“海棠有四種﹐皆木本。貼梗海棠叢生﹐花如胭脂。”{明}{王象晋}《群芳谱·海棠》:“貼梗海棠花五出﹐初極紅﹐如胭脂點點然;及開則漸成纈暈;至落則若宿粧淡粉矣。葉間或三或五﹐蕋如金粟﹐鬚如紫絲﹐實如梨﹐大如櫻桃﹐至秋熟﹐可食﹐其味甘而微酸。”
見梗-汉语大词典
見梗
【1】阻拦我。{清}{李渔}《蜃中楼·离愁》:“倘若是高堂見梗﹐拚做個今生難並﹐來生相並。”
路梗-汉语大词典
路梗
【1】谓道路阻塞难行。《北齐书·李元忠传》:“{清河}有五百人西戍﹐還經{南趙郡}﹐以路梗共投{元忠}。”
鄣梗-汉语大词典
鄣梗
【1】阻塞;隔绝。《新唐书·顾彦朗传》:“{建}({王建})攻{成都}﹐{彦朗}挾故憾﹐與并力﹐道路鄣梗。”
邊梗-汉语大词典
邊梗
【1】犹边患。《隋书·梁睿传》:“今皇祚肇興﹐宇内寧一﹐唯有{突厥}種類﹐尚爲邊梗。”
誅榛薙梗-汉语大词典
誅榛薙梗
【1】芟除秽草。喻灭除盗寇。{唐}{司空图}《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誅榛薙梗﹐漸闢樂郊;撲魅驅狸﹐潛消沴氣。”
阻梗-汉语大词典
阻梗
【1】从中阻挠。{瞿秋白}《饿乡纪程》七:“目的地还没有达到﹐中途又生阻梗﹐实在很烦闷。”《英烈传》第三四回:“{北宋}{韓林}頓首再拜上﹐{金陵}{吴國公}{朱殿下}麾前:切念公威震海内﹐德溥四方﹐{林}欲助手足之形﹐佐張皇之勢;只因奸黨阻梗。”
銅梗-汉语大词典
銅梗
【1】草木坚韧的枝梗。{宋}{梅尧臣}《拣花》诗:“鶯舌未調香萼醉﹐柔風細吹銅梗斜。”
頑梗-汉语大词典
頑梗
【1】愚妄而不顺服。{清}{林则徐}《会批烟贩■哋请展限回国禀》:“乃自本月二十四日﹐即經傳諭﹐迄今已逾兩日﹐尚復希圖延宕﹐大屬頑梗。”《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崇宁二年》:“其地在{大河}之南﹐連接{河}{岷}﹐部族頑梗。”【2】指愚妄而不顺服的人。{清}{郑燮}《范县》诗:“尚有隱幽難盡燭﹐何曾頑梗竟能馴!”{清}{黄六鸿}《福惠全书·钱穀·户头总催说》:“而各甲每有頑梗延捱﹐又别設滚單﹐令其逐户挨催﹐以少節甲長之勞。”{明}{刘基}《浙东处州分府元帅石末公德政记》:“以智計銷頑梗﹐以德惠撫疲瘵。”【3】形容山势陡直,无幽曲之胜。{清}{刘大櫆}《赠方抱之序》:“{黟山}頑梗﹐無巖壑足以登臨。”【4】暴起,突出。{洪灵菲}《流亡》七:“他恨自己终有点生得太蠢﹐几根瘦骨格外顽梗得可悲。”
頑梗不化-汉语大词典
頑梗不化
【1】犹顽固不化。{曹亚伯}《武昌日知会之破案》:“世之頑梗不化﹐腐舊自甘﹐而與新世界爲仇者﹐究非其罪﹐實其有所不知也。”{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三幕第一场:“{山坚}﹐你往年同{严仲子}做过朋友﹐他的顽梗不化﹐你是明白的。”
骨梗-汉语大词典
骨梗
【1】刚直。《宋书·孔觊传》:“{覬}少骨梗有風力。”《北齐书·王琳传》:“竊以朝市遷貿﹐傳骨梗之風;歷運推移﹐表忠貞之跡。”{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二》:“粉飾者見賞﹐則闇修者弗庸;迎合者受知﹐則骨梗者蒙棄。”【2】形容笔力刚劲。{南朝} {齐}{谢赫}《古画品录·江僧宝》:“用筆骨梗﹐甚有師法。”
飄蓬斷梗-汉语大词典
飄蓬斷梗
【1】飘飞的蓬草和随波逐流的折断了的植物断茎。比喻到处飘泊,行踪无定。{明}{王錂}《春芜记·闺语》:“春蕪可曾有了麽?問卿卿﹐多應是飄蓬斷梗渾無定。”{清}{孔尚任}《桃花扇·哭主》:“那知他聖子神孫﹐反不如飄蓬斷梗。”{宋}{宗泽}《上郑龙图求船书》:“全家百指﹐如飄蓬斷梗﹐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吴梅}《风洞山·旅吟》:“驚歲月之逝波﹐傷美人之遲暮﹐飄蓬斷梗﹐不復問人世事矣。”
飄萍斷梗-汉语大词典
飄萍斷梗
【1】随波逐流的浮萍和植物的断茎。比喻飘泊无定的身世。{宋}{周行己}《再和文叔》:“契闊十年纔道舊﹐間關千里又言旋。飄萍斷梗無根柢﹐愁唤羸童理破韉。”
麤梗-汉语大词典
麤梗
亦作“[麄梗]”【1】粗犷梗直。{清}{黄宗羲}《熊公雨殷行状》:“當時號爲能諫者﹐亦必揣摩宛轉以納其説。而公之發言麤梗﹐有敵以下所不堪受者﹐有犯無隱﹐蓋其天性然也。”【2】阻滞梗塞。{宋}{叶適}《刘建翁墓志铭》:“事雖漫汗麄梗﹐經{建翁}手﹐必有條流秩序﹐後可循守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