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棒)是什么意思
理智管理智者,棒喝愚人-实用委婉语词典
理智管理智者,棒喝愚人
婉指智者靠理性来管住自己,理性对愚人则是当头棒喝。欧美谚语。
芦柴棒-实用委婉语词典
芦柴棒
喻指身体很瘦,以至于像干柴。
棒头出孝子,箸头出忤逆-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棒头出孝子,箸头出忤逆
【释义】:
棒头:即棒,体罚用的棍子,喻严训;箸头:即箸,筷子,吃喝用具,喻溺爱;忤逆:不孝顺。谓严训能培养出孝顺的儿子,溺爱反而养成逆子。《初刻拍案惊奇》一三:又道是:棒头出孝子,箸头出忤逆。为是严家夫妻养娇了这孩儿,到得大来,就便目中无人,天王也似的大了。
抄化子不见了拐棒儿——受狗的气-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抄化子不见了拐棒儿——受狗的气
【释义】:
歇后语。抄化子:叫化子,乞丐。叫化子丢了拐棍儿,打不了狗,只好受狗的狂吠。比喻受小人的气。《金瓶梅词话》六〇:伯爵道:“谁教他不拿个棍儿来!我如今抄化子不见了拐棒儿——受狗的气了。”
赤骨肋受棒-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赤骨肋受棒
【释义】:
赤骨肋,赤膊。歇后语:记记着实。意谓实实在在。《何典》六:活死人气力又小,双拳弗抵四手的,那里挣得脱,不免赤骨肋受棒,被他们排头排脚的打了一顿。
当头一棒-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当头一棒
【释义】:
据传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学佛经的弟子,常不问情由,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使人从迷妄中猛醒,以促其顿悟。后用以比喻促使人醒悟的警告,或突如其来的打击。□《五灯会元·临济义玄禅师》:师问洛浦:“从上来,一人引棒,一人行喝,阿那个亲?”曰:“总不亲。”师曰:“亲处作么生?”浦便喝,师乃打。《红楼梦》一一七:宝玉本来颖悟,又经点化,早把红尘看破,只是自己的底里未知;一闻那僧问起玉来,好像当头一棒。《镜花缘》四四:他这“百花”二字,我一经入耳,倒像把我当头一棒,只觉心中生出无限牵挂。《续金瓶梅》五五:只是这个舍字,原是难得的。所以佛法教人先舍,正是当头一棒。
⊙当头棒喝
《比目鱼》一六:这几句话竟是当头的棒喝,破楚的钟声。使下官闻之不觉通身汗下。《劫余灰》一一:婉贞道:“善哉,善哉!老师傅一席话,真是世人的当头棒喝,弟子受教多多矣。”
灯草拐--赖棒-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灯草拐--赖棒
【释义】:
歇后语。赖棒:不好的棒子,不顶用的棒子。灯心草质软,不好用作拐杖,比喻不顶用的东西。也比喻赖皮。《何典》三:行不到一条长田岸,只见一个老鬼,撑着一根灯草拐--赖棒。
灯草拐棒儿--原拄不定-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灯草拐棒儿--原拄不定
【释义】:
歇后语。灯草拐棒:灯心草茎做的拐棒,它支撑不住身体。比喻依靠不住。《金瓶梅词话》二六:你是个人!你原说教他去,怎么转了靶子,又教别人去?你干净是个毬子心肠,滚下滚上,灯草拐棒儿--原拄不定。把你到明日,盖个庙儿,立起个旗杆来,就是个谎神爷。
躲一棒槌,挨一榔头-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躲一棒槌,挨一榔头
【释义】:
比喻避开的祸害和又遭遇的祸害差不多。《龙图耳录》一一九:武伯南道:“俺也是一时粗心,失于检点。”复又笑道:“俺刚脱了他的贼船,谁知却又来到你这贼店,这才是躲一棒槌,挨一榔头呢。”
给个棒槌认作针-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给个棒槌认作针
【释义】:
棒槌:洗衣时敲打衣服的粗短木棒。针:谐“真”。棒槌和针大小悬殊,人家说棒槌是针,就认作是针。比喻人心眼太实,将别人的敷衍的话当作真。《红楼梦》一六:贾琏遂问别后家中的诸事,又谢凤姐的操持劳碌。凤姐道:“我那里照管得这些事!见识又浅,口角又笨,心肠又直率,人家给个棒槌,我就认作针。”
⊙棒槌拿着当成针
《精神降鬼传》五:胡扭人人怕恐,歪缠个个惊心,棒槌拿着当成针,难说教人敢信。
⊙给个棒槌就认了真
《三续金瓶梅》二二:金宝喜的拍手打掌说:“这才是个瞎子,给个棒槌就认了真。”
夹枪带棒-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夹枪带棒
【释义】:
形容旁敲侧击,话里带刺。《红楼梦》三一:姑娘倒寻上我的晦气。又不像是恼我,又不像是恼二爷,夹枪带棒,终久是个什么主意?
拿着棒槌认作针-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拿着棒槌认作针
【释义】:
棒槌:捶打用作洗衣之棒。针:谐“真”。比喻人太易被人哄骗。《三续金瓶梅》九:金宝道:“银子我有,养老的话,等他来了你们对面讲。”鸨子说:“我不信,别拿着棒槌认作针。”
拿着赶狗棒儿骂皇帝--贵贱也不自量-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拿着赶狗棒儿骂皇帝--贵贱也不自量
【释义】:
歇后语。赶狗棒儿:叫花子手中的拐杖。叫花子骂皇帝,贵贱也不自己掂量一下。讥刺人不自量力,没有自知之明。《照世杯》一:张少伯道:“空口无准。你既自恃才高,便该中举、中进士,怎么像叫化子的形状,拿着赶狗棒儿骂皇帝--贵贱也不自量?”
人家给个棒槌——我就认作针-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人家给个棒槌——我就认作针
【释义】:
歇后语。针:谐“真”。棒槌:洗衣棒。人家给个棒槌,说是针,我就也认作是针。比喻人心实,容易上当受骗。《红楼梦》一六:我那里照管得这些事!见识又浅,口角又笨,心肠又直率,人家给个棒槌——我就认作针。
烧红的火棒——拿不得两头-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烧红的火棒——拿不得两头
【释义】:
歇后语。比喻两头利益不可兼得。《海公大红袍全传》八:可知如此苦况,独不思他人否。谚曰:烧红的火棒——拿不得两头。就是此等可笑。
是姻缘棒打不回-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是姻缘棒打不回
【释义】:
指男女婚姻缘分由天定,人力无法拆散。《红楼梦》九〇:想来宝玉和姑娘必是姻缘,人家说的“好事多磨。”又说道:“是姻缘棒打不回”。这样看来,人心天意,他们两个竟是天配的了。
⊙是婚姻棒打不散
《三侠五义》八九:至于婚姻一节,更不能强求混谋的。俗话说的,千里姻缘一线牵,又云是“是婚姻棒打不散”,原是有一定的道理。
手执无情棒,怀揣滴泪钱-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手执无情棒,怀揣滴泪钱
【释义】:
手里拿着不讲情面的执法棒,怀里却揣着滴上了受害者眼泪的昧心钱。形容衙役借执法为名,强行敲诈当事人的贪狠行径。《绘芳录》六〇:窦班长,你把我毛三当着什么人看待,你起先请我吃酒,我即知道你断非无故而设,不怕你班长见气的话,你们不讨我们浮油吃,就算佛心慈悲了。俗说,手执无情棒,怀揣滴泪钱。那里还有闲饭闲酒来请我们呢!
⊙手执无情棒,怀抗滴泪钱
抗:吴方言,藏。《玉燕姻缘全传》三一:张序道:“但放其心,不过一荣之敬,不是诈赃,请收、请收。”这等人教做:手执无情棒,怀抗滴泪钱。嫌少不怕多,那里不要银子!
水上打一棒-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水上打一棒
【释义】:
比喻徒劳无功或空而无用。《增补红楼梦》二九:你明儿早上,也不用多带人,悄悄儿的到那里去叩求老祖宗,或是写个禀帖焚化,或是默默祷告,必然有应的。这比不得到别处求神,只好是俗语说的“水上打一棒”呢。《飞跎全传》一七:水上打一棒,杨子桥买菱上荡。
⊙水上一棒
《绘芳录》六二:不用细看,无非水上一棒的话。大凡这起疯狗子咬人,不过风闻据闻而已,如隔靴搔挠,不着痒处。
眼里插棒槌-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眼里插棒槌
【释义】:
意谓受不了,搁不住,无法容忍。也比喻对人要害处给以凶狠的打击。《龙图耳录》七:包先生,包老爷!我的亲亲的包大哥!你这不把我毁坏了吗?……过后儿真就没有用我们地方儿了?瞧你们爷们这个劲儿罢!立刻给我个眼里插棒槌,也要我们搁得住呵!
⊙眼里插棒
《施公案》七四:施不全站住!我问你:先不过合你说句顽话,就同我们一个眼里插棒,参了一款。
一棒打着两个人-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一棒打着两个人
【释义】:
比喻一番话同时伤害了两个人或众人。《金瓶梅词话》一八:月娘这一句话一棒打着两个人:孟玉楼与潘金莲都是再醮嫁人,孝服都不曾满。听了此言,未免各人怀着惭愧归房。
⊙一棒打三四个人
《金瓶梅词话》七六:你由他说不是。我昨日不说的,一棒打三四个人。就是后婚老婆,也不是趁将来的,当初也有个三媒六证,白恁就跟了往你家来来!
⊙一棒打着好几个人
《金瓶梅词话》七五:大娘,你今日怎的这等恼的大发了。连累着俺每,一棒打着好几个人也。
⊙一棍打一船
《新中国未来记》三:哥哥的话虽是不错,但俗语说的,树大有枯枝,一国之大,自然是有好的有坏的,何必一棍打一船呢?
出头棒子-汉语惯用语辞典
出头棒子chū tóu bàng zi
指衙役受了贿赂,在打板子时,以板头着地,好像打得很重,但受刑人受伤并不很重的一种打法。《醒世恒言·陆王汉硬留合色鞋》:“且说张荩幸喜皂隶们知他是有钞主儿,还打个出头棒子,不致十分伤损。”
棒老二-汉语惯用语辞典
棒老二bàng lǎo èr
方言。指土匪。茅盾《虹》.“棒老二竟连外国船都要开枪哟!”
棒子手-汉语惯用语辞典
棒子手bàng zi shǒu
方言。指强盗。周立波《暴风骤雨》.“我早料到,胡子非败不可,扎古丁的棒子手,还能打过咱们萧队长?”
背棒子-汉语惯用语辞典
背棒子bēi bàng zi
谓挨打。何旭《麻佬》“他与我一起上学堂发蒙,成绩差,老背棒子。”
拨火棒-汉语惯用语辞典
拨火棒bō huǒ bàng
比喻挑拨者。茅盾《子夜》“他已经尽了他的职务,努力为大局计,在作和事者,不作拨火棒。”
当头棒-汉语惯用语辞典
当头棒dāng tóu bàng
打在头上的棍子。比喻重大一击。茅盾《路》:“他只觉得这次新袭来的暴风雨似的斗争恰好是苦闷到绝处的他的一下当头棒。”
拐棒子-汉语惯用语辞典
拐棒子guǎi bàng zi
方言。比喻怪僻。《儿女英雄传》:“再者,玉格儿那孩子那个噶牛脾气,这句话还得我先告诉明白了他。就是那个丫头也是他娘的拐棒子。”梁斌《红旗谱》:“你们才从关东回乡,要顺情合理,别学那个拐棒子脾气。”
接力棒-汉语惯用语辞典
接力棒jiē lì bàng
喻指前人留下的任务。宋庆龄《把培养革命后代的责任担当起来》“现在革命的道路还很长,建设的任务还很重,这就要求我们的下一代继承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准备把革命的接力棒接过来,奔向胜利的终点。”
哭丧棒-汉语惯用语辞典
哭丧棒kū sāng bàng
旧时出殡时孝子所持的哀杖。也用来指其他棍棒,以辱骂持棒者。《西游记》,“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你拿了那哭丧棒,一时不知好歹,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蒋光慈《少年飘泊者》“我在街上一见着红头阿三手里的哭丧棒,总感觉得上面萃集着印度的悲哀与中国的羞辱。”
穷棒子-汉语惯用语辞典
穷棒子qióng bàng zi
旧时对穷苦农民的蔑称。现亦用以指贫穷而有志气的人。杨沫《青春之歌》“还不是那些穷棒子们在抢割俺家的麦子?”老舍《神拳》“可是,他能老跟咱们穷棒子一条心吗?”
杀威棒-汉语惯用语辞典
杀威棒shā wēi bàng
旧时犯人服监前,常先施以棒打,使其慑服,称“杀威棒”。元关汉卿《蝴蝶梦》“别过枷梢来,打三下杀威棒。”也说“杀威棍”。元高文秀《黑旋风》“牢子云‘入牢先吃三十杀威棍。’”沈从文《新与旧》“尤其是那四十下杀威棍,对于一个刽子手似乎更有意义。”
天棒槌-汉语惯用语辞典
天棒槌tiān bàng chui
比喻胆大包天的年轻人。棒槌用来捶打的木棒。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他自留地里的莲花白秧正长得嫩闪闪的,工作组叫了几个‘天棒槌’来,活生生给全部铲掉了。”
指挥棒-汉语惯用语辞典
指挥棒zhǐ huī bàng
比喻能起引导作用、极具影响力的事物。《市场报》2001.11.25:“南京市从今年秋季入学推出11所民办公助名校自主选拔入学,但相对于面广量大的小学毕业生来说,这一录取比例只有2%,更由于各校难度极大,不确定性和百科全书式的命题,这根择校‘指挥棒’让众多学生家长‘念歪了经’。”
棒-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
棒bàng
一、动量词。1.计量接力赛跑中接力的数量:第二棒/共四棒/接第三棒∥女子800米接力赛中她跑第一棒。/人们都为跑最末一棒的加油、呼喊。2.计量棒球运动击球的次量:击中三棒/棒棒命中∥她连打六棒,每一棒都击中了。二、动量词。计量用棒子抽打的量。劈头一棒/打了几棒/猛击两棒∥她平白无故地挨了一棒,感到十分委屈。/歹徒从后面给了他一棒,见来人了,扔下棒子就跑。
当头一棒/一棒一条痕/躲一棒槌,挨一鎯头/老鼠尾巴——打一百棒不变样。
棒子-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
棒子bàngzi
动量词。计量用棒子抽打的量。打他一棒子/给他三棒子/一棒子打死∥歹徒凶狠地抄起一根木棒,朝她后脑勺猛击一棒子,她当即就倒下了。/几棒子打下去,会把他打晕的。
东一鎯头,西一棒子。
棒打不回头-佛源语词词典
棒打不回头
形容态度坚决,即使用棒子打他也不改变原先的做法和想法,多用于指人性格愚钝,思维固执。佛家用以比喻不领悟禅机,无论怎么点拨也不省悟。《五灯会元·卷七·德山宣鉴禅师》:“龙潭升坐,谓坐曰:“可中有个汉,牙如剑树,口似血盆,一棒打不回头。他时向孤峰顶上,立吾道去在。’”现代汉语作为惯用语用,多形容人过于执拗。例:这个人脾气太犟,棒打不回头,到了黄河也不死心。
棒喝-佛源语词词典
棒喝
佛教禅宗某些宗派、禅师接待初机学人参禅的两种方法。棒,又称“德山棒”,青原派下五世德山宣鉴禅师接待学人的方法,凡学人有所问,不用言语回答,而施以棒打;喝,又称“临济喝”,临济宗,南岳下四世临济义玄禅师接待学人的方法,凡学人有所问,不用言语回答,而进行口喝。棒、喝的目的是为试探学人的禅机根性如何,看其是否省悟。后代一些禅师多半棒喝并用或交替进行。《续传灯录·继成禅师》:“茫茫尽是觅佛汉,举世难尽闲道人。棒喝交驰成药忌,了忘药忌未天真。”又《碧岩录》卷一:“殊不知,这老汉平生不以棒喝接人,只以平常言语。”现代汉语承用,指用严厉的批评、指摘,给人以强烈刺激而使其猛然醒悟。郭沫若《少年时代·初出夔门》:“他的声音并不严厉,态度也依然是和缓,但仅此已经是对于我的一个棒喝,我到这时候才知道我实在是太孟浪了。”
当头棒喝-佛源语词词典
当头棒喝
佛教禅宗的一种特殊的施教方式。禅师在接待初学者时,为了打破学人的凡想迷妄,往往用棒击或断喝的方式,以促使迷妄者醒悟。棒击的方式,起于唐代德山宣鉴禅师;断喝方式起于唐代临济义玄禅师,称为“德山棒,临济喝”,简称为“棒喝”。《五灯会元·卷七·德山宣鉴禅师》:“小参示众曰:‘今不答话,问话者三十棒。’时有一僧出礼拜,师便打。”《五灯会元·卷十一·临济义玄禅师》:“师应机多用喝,会下参徒亦学师喝。师曰:‘汝等总学我喝,我今问汝:有一人从东堂出,一人从西堂出,两人齐喝一声,这里分得宾主么?汝且作么生分?若分不得,已后不得学老僧喝。’”后人将此方式,称为当头棒喝。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书》云:‘作善降祥。’此定理也。为晚近人当头棒喝,实有明征。”现代汉语作为成语承用。袁鹰《悲欢·用生命和血写成的诗》:“这声音如晴天霹雳,当头棒喝,使叛徒们心惊胆战,无地自容。”参见“棒喝”条。
三棒鼓-现代汉语大词典
三棒鼓sān bàng gǔ
【释义】:
曲艺的一种。流行于湖北、湖南部分地区。演唱者一边演唱,一边抛耍三根嵌有铜钱的棒子击鼓。相传由凤阳花鼓演变而来。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dōng yī láng tou xī yī bàng zi
【释义】:
比喻做事缺少全局观点,忙于局部应付。如:过去,这个大队因为没有一个整体规划,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面貌改变不大。
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现代汉语大词典
东一榔头西一棒槌dōng yī láng tou xī yī bàng chui
【释义】:
比喻办事无计划,随意行动。王炎《汾河湾》:“昌茂又像个没头苍蝇,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工作抓不到个点子上。”
夹枪带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夹枪带棒jiā qiāng dài bàng
【释义】:
指言语中暗藏讽刺。叶文玲《篱下》:“教她心气不顺的就是姐妹俩刚才夹枪带棒的话哪:什么‘这年头没白吃食的,不劳而获想上门找便宜?没那个道道!’”
乐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乐棒yuè bàng
【释义】:
指挥棒。《文汇报》1987.9.17:“乐棒画出银色的弧线,一股巨大的热情通过精确、清晰的表达,迅速传染到整个乐队。”
千钧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千钧棒qiān jūn bàng
【释义】:
明吴承恩所撰长篇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兵器。重一万三千五百斤。也称如意金箍棒。毛泽东《和郭沫若同志》:“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传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传棒chuán bàng
【释义】:
接力赛跑时用的短棒,用木料或金属等制成。也称接力棒。
冰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冰棒bīng bàng
【释义】:
即冰棍。
讨饭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讨饭棒tǎo fàn bàrig
【释义】:
即讨吃棍。《中国歌谣资料》:“哇哇叫,泪汪汪,一家大小拿起讨饭棒。”
平衡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平衡棒píng héng bàng
【释义】:
蚊、蝇等双翅目昆虫,由后翅退化而成的细小棒状物。形似哑铃。在飞行时起定位和平衡作用,还能保持虫体的紧张性,使昆虫能随时随地起飞。
执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执棒zhí bàng
【释义】:
手执指挥棒,指担任乐队的指挥。《解放日报》1988.6.3:“这4部交响曲由中国新一代的著名指挥家陈燮阳执棒。”
拐棒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拐棒子guǎi bàng zi
【释义】:
方言。犹怪僻。梁斌《红旗谱》:“你们才从关东回乡,要顺情合理,别学那个拐棒子脾气。”
拨火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拨火棒bō huǒ bàng
【释义】:
拨弄炉火的短棒。喻挑拨者。茅盾《子夜》:“(他)努力为大局计,在作和事老,不作拨火棒。”
指挥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挥棒zhǐ huī bàng
【释义】:
①乐队指挥、交通警等指挥用的小棒。艾青《小泽征尔》:“你的指挥棒上跳动着你的神经。”周立波《李大贵观礼》:“交通警察出现了,他用指挥棒虚晃几下,叫人闪开。”②借指起指导、控制作用的事物。《人民日报》1989.9.21:“在高考指挥棒还在起作用的情况下,大学挑选什么样的学生,对中学的德育工作以至整个教育起着政策导向的作用。”
拳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拳棒quán bàng
【释义】:
泛指武术。京剧《猎虎记》:“喜拳棒,爱交往,谁人不知俺孙二郎!”
接力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接力棒jiē lì bàng
【释义】:
①接力赛跑时使用的短棒,用木料或金属制成。②喻指前人留下的任务。陈原《社会语言学》:“这时,美国另一个人类学语言学家沃尔夫,接过了萨丕尔的接力棒。”
擀面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擀面棒gǎn miàn bàng
【释义】:
也称“擀面杖”。用来压碾面团使薄而平的圆棒。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等老板捏着擀面棒气呼呼地打来时,他已三口吃完了一个。”郭澄清《大刀记》:“永生见大叔搬过面板,又拿擀面杖,忙说:‘大叔,别麻烦啦,这糟扰得你就够呛啦!’”
天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天棒tiān bàng
【释义】:
方言。莽撞、大胆的人。《文摘周报》1984年第8期:“他知道这是一批来头不小的天棒,既不敢怠慢,又怕他们滋事摆豪。”
当头一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当头一棒dāng tóu yī bàng
【释义】:
①比喻给人以严重警告或突然打击。鲁迅《出关》:“孔子好像受了当头一棒,亡魂失魄的坐着。”②比喻直截了当,毫不含蓄。洪深《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譬如《红楼梦》与《水浒传》,所激动的观众情绪,完全不同。在《水浒传》,是强烈的多,作者所用的是‘当头一棒’的手段。”
当头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当头棒dāng tóu bàng
【释义】:
犹当头棒喝。茅盾《路》:“他只觉得这次新袭来的暴风雨似的斗争恰好是苦闷到绝处的他的一下当头棒。”
当头棒喝-现代汉语大词典
当头棒喝dāng tóu bàng hè
【释义】:
佛教禅宗祖师为了打破学人的凡想迷情,棒喝交替,作为特殊的施教方式。语出《五灯会元·黄檗运禅师法嗣·临济义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竖起拂子,僧便喝,师便打。又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亦竖拂子,僧便喝,师亦喝。僧拟议,师便打。”后以“当头棒喝”比喻促人醒悟的打击或警告。袁鹰《用生命和血写成的诗》:“这声音如晴天霹雳,当头棒喝,使叛徒们心惊胆战,无地自容。”
吊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吊棒diào bàng
【释义】:
调情。老舍《骆驼祥子》:“祥子不在家,小福子是好朋友;祥子在家,小福子是,按照虎妞的想法,‘来吊棒!好不要脸!’”
哗啦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哗啦棒huā lā bàng
【释义】:
见“哗楞棒”。
哗楞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哗楞棒huā léng bàng
【释义】:
也称“哗啦棒”。一种儿童玩具。一根小棒连结一个空球体,球体内有小珠,摇动时即发出哗楞声。刘宝瑞等《活动之家》:“小妹妹别哭,给你哗楞棒。”《人民文学》1978年第12期:“现在都成了纸上的东西,成了小孩手里的哗啦棒!”
哭丧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哭丧棒kū sāng bàng
【释义】:
也称“哭丧棍”。旧时出殡时孝子所持的哀杖。陈登科《活人塘》:“我死了连一根哭丧棒也没人拿。”柳青《创业史》:“天亮以后,欢喜穿起白孝衫,拿着哭丧棍儿,向四邻叩头报丧。”也用来贬称其他棍棒,以咒骂持棒者。蒋光慈《少年飘泊者》:“我在街上一见着红头阿三手里的哭丧棒,总感觉得上面萃集着印度的悲哀与中国的羞辱。”
狼牙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狼牙棒láng yá bàng
【释义】:
古兵器名。用坚重之木为棒,长四五尺,上端长圆如枣,遍嵌铁钉,形如狼牙。姚雪垠《李自成》:“有的在演习单刀或双刀,有的在演习枪法,有的在演习狼牙棒。”
饮料加热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饮料加热棒yǐn liào jiā rè bàng
【释义】:
也叫杯水加热器、热得快。用于在杯、碗等小容器内烧水、沏茶、温中药、热牛奶、烧泡饭、煮鸡蛋、涮羊肉等的一种电热炊具。利用置于容器中的电热元件通电发热,以加热液体或带汁食物。
闷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闷棒mèn bàng
【释义】:
闷棍。沙汀《幺木匠的故事》:“这一闷棒把幺木匠打昏了,赶过场又来找我。”
恨棒不打笑脸人-现代汉语大词典
恨棒不打笑脸人hèn bàng bù dǎ xiào liǎn rén
【释义】:
指对笑脸相迎的人,再愤怒也无法责难。白危《垦荒曲》:“常言说,恨棒不打笑脸人,老拱大娘看他那种亦庄亦谐的怪样,忍不住转嗔为喜。”
马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马棒mǎ bàng
【释义】:
打马的短棍。柳青《创业史》:“可怜的郭世富说什么呢?他挨过国民党的马棒。”
玉米棒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玉米棒子yù mǐ bàng zi
【释义】:
方言。未脱粒的玉米果实。老舍《老张的哲学》:“房檐下垂着晒红的羊角椒,阶上堆着不少长着粉色苔的玉米棒子。”
玉茭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玉茭棒yù jiāo bàng
【释义】:
方言。玉米。俞林《在太行山上》:“三个中年妇女,两个十来岁的孩子,赶着两头毛驴,把‘前方’收下的玉茭棒运回到‘后方’去。”
杠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杠棒gàng bàng
【释义】:
较粗的棍棒,是一种抬物的工具。高玉宝《高玉宝》:“六年前,我和我爹在烟台码头上当装卸工…我一见爹活活被鬼子折磨死,肺都气炸了,操起一根杠棒就奔鬼子打去。”
梃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梃棒tǐng bàng
【释义】:
指棍棒。邹鲁《河南举义》:“是役各省同志虽多,以河南人最为勇猛,如张国威等,各以梃棒冲锋。”
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棒bàng
【释义】:
①棍,杖。鲁迅《阿Q正传》:“不料这秃儿却拿着一支黄漆的棍子——就是阿Q所谓哭丧棒——大踏步走了过来。”②方言。(1)好,恰当。老舍《龙须沟》:“那太棒了!多少年你受屈含冤的,现在民教馆都请你去,你不是仿佛死了半截又活了吗?”(2)强;高超。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常飞活灵活现地说:‘老祁是很棒啊!站在桥头,挽起袖子,指挥工人工作喊得好凶啊!’”(3)健壮。田汉《乱钟》:“小胡的数学不行,可是身体真棒。”③方言。坚硬;不柔软。如:棒硬。④玉米穗。王老九《王保京》:“他爸听说是县长,吓得心跳脸皮黄:‘莫非为玉米没结棒,来找麻烦把脸伤。’”⑤量词。表示借助“棒”来实现的动作或事情所经过的段落。如:在接力赛中,我跑第一棒。
棒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棒子bàng zi
【释义】:
①棍子。朋斯克《千里姻缘》:“没有棒子,没有套马杆子,连根小马鞭子都没有,用什么抵挡这个草原上叱咤风云的庞然大物呢?”②方言。玉米。魏巍《山雨》:“秋季,谷子黄了,高粱红了,棒子拖着长须。”③方言。瓶子。周立波《暴风骤雨》:“郭全海听了这话,又打听杜家大小子好喝烧酒。他上合作社,从酒篓里舀出两棒子酒,又买了一斤豆腐。”
棒子手-现代汉语大词典
棒子手bàng zi shǒu
【释义】:
方言。强盗。周立波《暴风骤雨》:“我早料到,胡子非败不可,扎古丁的棒子手,还能打过咱们萧队长?”
棒子面-现代汉语大词典
棒子面bàng zi miàn
【释义】:
玉米面。老舍《骆驼祥子》:“在这里,要饭也能要到荤汤腊水的,乡下只有棒子面。”
棒子骨头-现代汉语大词典
棒子骨头bàng zi gǔ tou
【释义】:
方言。附着玉米粒的穗瓤子。杨朔《乱人坑》:“他们吃的是高粱面、黑豆面、云豆面,磨面时奸商还给带上棒子骨头、高粱帽子,掺进沙土、木渣、树皮、山药梗子,以及杂七杂八的东西。”
棒子糊涂-现代汉语大词典
棒子糊涂bàng zi hú tu
【释义】:
玉米面粥。周立波《砖窑和新房》:“有一天黄昏,王寿山下班回家,喝了点棒子糊涂,就坐在床沿,逗他小孩扣子玩。”
棒打不回头-现代汉语大词典
棒打不回头bàng dǎ bù huí tóu
【释义】:
形容意志坚定。单学鹏《燕岭风云》:“燕峰峪有这么多棒打不回头的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社员,还有啥坑坎河沟迈不过去呢?”
棒打鸳鸯两分离-现代汉语大词典
棒打鸳鸯两分离bàng dǎ yuān yāng liǎng fēn lí
【释义】:
比喻拆散恩爱的夫妻或情人。梁斌《红旗谱》:“咱得给他们助点劲,别学了运涛和春兰那个,棒打鸳鸯两分离!”
棒头-现代汉语大词典
棒头bàng tou
【释义】:
①方言。玉米。《抗日歌谣》:“夏日如火热难当,棒头熟来高粱黄。”②棍子,棍棒。
棒老二-现代汉语大词典
棒老二bàng lǎo èr
【释义】:
方言。土匪。茅盾《虹》:“棒老二竟连外国船都要开枪哟!”
棒冰-现代汉语大词典
棒冰bàng bīng
【释义】:
方言。冰棍。
棒材-现代汉语大词典
棒材bàng cái
【释义】:
棒状的金属或合金材料。常为圆棒状或六角形棒状。
棒针-现代汉语大词典
棒针bàng zhēn
【释义】:
①一种编织粗绒线衣物的较粗的针。②用棒针编织的。《文汇报》1985.3.31:“棒针衫具有自然、粗犷、美观、大方的风韵。”
棒针衫-现代汉语大词典
棒针衫bàng zhēn shān
【释义】:
用棒针编织粗绒线而成的毛线衣。《文汇报》1989.5.25:“她已独立设计、制作了几十件风格独特、配色鲜艳的棒针衫。”
棒实-现代汉语大词典
棒实bàng shì
【释义】:
健壮。萧军《五月的矿山》:“这家伙,倒真够棒实哪!——看那胸脯和肩膀,倒像一匹大洋马!”
棒香-现代汉语大词典
棒香bàng xiāng
【释义】:
用细竹棍或细木棍做芯子的香。
棒疮-现代汉语大词典
棒疮bàng chuāng
【释义】:
被棍棒打后皮肤或黏膜发生溃烂的疾病。
棒客-现代汉语大词典
棒客bàng kè
【释义】:
帮会组织之一。也指土匪、强盗。粟戡时《保路运动》:“四川准备已甚充足,以袍哥、棒客为基础,人数众多,遍布全川。”
棒健-现代汉语大词典
棒健bàng jiàn
【释义】:
方言。身体结实强壮。荒草等《张治国》:“咱的身子可是棒健!”
棒球-现代汉语大词典
棒球bàng qiú
【释义】:
①球类运动的一种。球场呈直角扇形,内有垒位。比赛分两队,每队上场九人,比赛时进攻方球员依次用棒击防守方投来的球,并乘机跑垒得分,防守方则设法使跑垒者出局,如有三人出局,双方即互换攻防。②棒球运动使用的球,较垒球小而硬。
棒棒鸡-现代汉语大词典
棒棒鸡bàng bàng jī
【释义】:
著名川菜。为凉菜。制法:鸡煮熟去骨,用棒将鸡肉敲松,扯成丝,淋以麻酱、醋、糖、酱油、红油、葱花等调成的佐料。
棒棰-现代汉语大词典
棒棰bàng chui
【释义】:
同“棒槌”。①捶打用的木棒。多在洗衣时用以捶衣。②方言。指人参。《东北人民抗日歌谣》:“小妹妹,小妹妹,咱俩上山挖棒棰…咱们的棒棰多么好,吃了浑身长力气。”
棒硬-现代汉语大词典
棒硬bàng yìng
【释义】:
坚硬。张天民《创业》:“秦发愤跪在冰凉棒硬的钢板上,用一团棉纱使劲地擦着机器和地板。”
棒喝-现代汉语大词典
棒喝bàng hè
【释义】:
佛教禅宗用语。禅师接待初机学人,对其所问,不用言语答复,或以棒打,或以口喝,以验知其根机的利钝,叫“棒喝”。相传棒的使用,始于德山宣鉴与黄檗希运;喝的使用,始于临济义玄,故有“德山棒、临济喝”之称。以后禅师多棒喝交施,无非借此促使人觉悟。后因以称警醒人们的迷误为“棒喝”。郭沫若《少年时代》:“他的声音并不严厉,态度也依然是和缓,但仅此已经是对于我的一个棒喝,我到这时候才知道我实在是太孟浪了。”
棒喝主义-现代汉语大词典
棒喝主义bàng hè zhǔ yì
【释义】:
指法西斯主义。因“法西斯”一词在意大利语和拉丁语中与古罗马的“束棒”、“权标”有关,故也译作“棒喝主义”。陈同生《珠江风暴》:“尽管敌人,特别是以棒喝主义者朱辉日为首的恶棍们,不分昼夜的侦察、捉捕,我们的工作并未有丝毫的松懈。”
棒槌-现代汉语大词典
棒槌bàng chui
【释义】:
①捶打用的木棒(多用来洗衣服)。杨朔《赤道雪》:“有一种树不长叶儿,满树是棒槌模样的玩意儿,齐崭崭地朝上竖着。”②方言。(1)指玉米穗。《中国民间故事选》:“再抬头朝岸上的石砬子上看去,光有棵棒槌,顶着一团火红的棒槌籽儿,一动不动的长在那里。”(2)指人参。西彤《人参老头》:“老财东后来打听着老王得棒槌的事。”(3)外行。《北京晚报》1981.7.17:“老白过去业余唱过老生、扮过宫女,可以算个‘票友’,其他三位都是‘棒槌’。”
棒糖-现代汉语大词典
棒糖bàng táng
【释义】:
粘在小棍上的一种糖果。胡万春《骨肉》:“到街上买了根棒糖,到高老板家去。”
棍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棍棒gùn bàng
【释义】:
棍子和棒的总称。可用作器械体操用具或武术器械等。古时多用作武器。
棍棒底下出孝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棍棒底下出孝子gùn bàng dǐxià chū xiào zǐ
【释义】:
指父母严加管教,孩子才会孝顺。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如果说爸爸那种‘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严厉父爱不会使儿沦为纨袴子弟的话,那么,妈妈的拳拳慈母之情,则更使儿倍觉人间的温暖。”
槌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槌棒chuí bàng
【释义】:
敲打用的木棒,大多一头较大或呈球形。《中国谚语资料》:“槌棒上天,总有一头落地。”
火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火棒huǒ bàng
【释义】:
①游艺用的短棒。一端钉有许多层布,成球形,蘸上酒精,点着后在黑暗处挥舞,使火光呈各种曲线形。②方言。热闹;旺盛。曹禺《日出》:“我刚在班子混事的时候,事由儿多‘火棒’。”
炭精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炭精棒tàn jīng bàng
【释义】:
用炭和石墨制成的棒状制品。用作弧光灯、电池等电器中的电极。
硬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硬棒yìng bang
【释义】:
见“硬帮”。
硬棒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硬棒棒yìng bàng bàng
【释义】:
结实。郭澄清《大刀记》:“从雒家庄的民兵中,挑选了几位硬棒棒的小伙子,参加了他们的行列。”
电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电棒diàn bàng
【释义】:
方言。即电筒。赵树理《三里湾》:“两个青年听到这个消息,都要去看,范登高只好把电棒给了灵芝。”
金箍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金箍棒jīn gū bàng
【释义】:
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使用的兵器。瞿秋白《猪八戒》:“你这怕变动的蠢货,我只有…’金箍棒一晃。”
穷棒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穷棒子qióng bàng zi
【释义】:
对穷苦农民的俗称。也用以指贫穷而有志气的人。老舍《神拳》:“可是,他能老跟咱们穷棒子一条心吗?”又如:穷棒子精神。
魔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魔棒mó bàng
【释义】:
神话故事中能使一切发生奇异变化的指挥棒。秦牧《譬喻之花》:“它又像童话中的魔棒,碰到那儿,那儿就产生奇特的变化。”
黄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黄棒huáng bàng
【释义】:
方言。门外汉;外行。《四川文学》1981年第5期:“不懂就不懂嘛,硬是打肿脸充胖子,结果是个黄棒!”
一棒一條痕-汉语大词典
一棒一條痕
【1】本为佛教禅宗习用语,后以喻做事着着落实或说话切中要害。《朱子语类》卷十:“須是一棒一條痕﹐一摑一掌血。看人文字﹐要當如此﹐豈可忽略。”{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諸公在此﹐務要立箇必爲聖人之心﹐時時刻刻須是一棒一條痕﹐一摑一掌血﹐方能聽吾説話句句得力。”亦作“[一鞭一條痕]”。《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隨你做甚麽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吾兄這幾句説話真是一鞭一條痕的幾句好文章。”
一棒子-汉语大词典
一棒子
【1】方言。一瓶。{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一:“不管好赖﹐不是空车往回走﹐能挣一棒子酒﹐总是运气。”
三棒-汉语大词典
三棒
【1】佛家临济宗的公案。{义玄}至{黄檗山}参谒{希运}禅师,问:“如何是佛法的大意?”三度发问,均被棒打。见《临济录》。后宗门多用以警觉学人之执迷不悟者。《祖堂集·玄沙和尚》:“三棒愚癡不思議﹐浩浩溶溶自打之。”
三棒鼓-汉语大词典
三棒鼓
【1】即花鼓,用三棒上下敲击,故名。《通俗编·俳优》引{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吴}{越}間婦女用三棒上下擊鼓﹐謂之三棒鼓。{江}北{鳳陽}男子尤善﹐即{唐}三杖鼓也。{咸通}中﹐{王文舉}好弄三杖鼓﹐打撩萬不失一﹐杖音與歌聲句拍附和爲節﹐又能夾一刀弄之。”{关启普}《扑不灭的火》:“一天﹐我们村上出现了几个唱大鼓的。他们敲着三棒鼓﹐开头唱的是《水浒》﹑《三国》里的故事;等人多了﹐他们就唱起新编的《翻身谣》来。”
五色棒-汉语大词典
五色棒
【1】《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曹操}〕除{洛陽}北部尉”{裴松之}注引{三国}{吴}人撰《曹瞒传》:“{太祖}初入尉廨,繕治四門。造五色棒,縣門左右各十餘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殺之。”后用以喻严刑峻法。{唐}{李商隐}《有感》诗之一:“蒼黄五色棒﹐掩遏一陽生。”{宋}{梅尧臣}《送馀干李少府》诗:“休將五色棒﹐欲取{洛陽}名。”
十拷九棒-汉语大词典
十拷九棒
【1】谓严刑拷打。{元}{郑庭玉}《後庭花》第二折:“待要你十拷九棒﹐萬死千生﹐打殺这個射糧軍﹐哥也﹐你可甚麽那得甚福。”
千鈞棒-汉语大词典
千鈞棒
也称“[如意金箍棒]”【1】{明}{吴承恩}所撰长篇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兵器。重一万三千五百斤。{毛泽东}《和郭沫若同志》诗:“金猴奋起千鈞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使棒-汉语大词典
使棒
【1】弄棒习武。《清平山堂话本·楊温拦路虎传》:“{馬都頭}問道:‘員外在哪裏?’茶博士道:‘在裏面使棒。’”《清平山堂话本·楊温拦路虎传》:“這人是個使棒的﹐姓{李}名{貴}﹐渾名叫做{山東夜叉}。”
傳棒-汉语大词典
傳棒
【1】即接力棒。接力赛跑时用的短棒,用木料或金属等制成。
八棒十挾-汉语大词典
八棒十挾
亦作“[八棒十枷]”【1】古代对拷掠酷刑的泛称。挟﹐夹棍﹐也写作“枷”。{元}{白樸}《墙头马上》第三折:“勘姦情﹐八棒十挾。”{元}{关汉卿}《望江亭》第四折:“又無那八棒十枷罪﹐止不過三交兩句言。”{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三折:“也無那八棒十枷﹐萬死千生﹐都不到一時半刻。”
八棒十枷-汉语大词典
八棒十枷
【1】见“八棒十挾”。
冰棒-汉语大词典
冰棒
【1】即冰棍。
出頭棒子-汉语大词典
出頭棒子
【1】指衙役受了贿赂,在打板子时,以板头着地,好象打得很重,但受刑人受伤并不很重的一种打法。《醒世恒言·陆五汉硬留合色鞋》:“且説{張藎}幸喜皁隸們知他是有鈔主兒﹐還打個出頭棒子﹐不致十分傷損。”
刺槍弄棒-汉语大词典
刺槍弄棒
【1】指练习武艺。{元}{张国宾}《薛仁贵》楔子:“俺那孩兒{薛驢哥}﹐不肯做這莊農的生活﹐每日則是刺槍弄榛﹐習什麽武藝。”《水浒传》第二回:“這人吹彈歌舞﹐刺槍使棒﹐相撲頑耍﹐亦胡亂學詩書詞賦。”{元}{无名氏}《独角牛》第一折:“哥哥﹐你這等刺槍弄棒﹐争交賭籌﹐每日出來瞞着父親﹐你可怎生支持也。”《水浒传》第二回:“{東京}{開封府}{汴梁}{宣武軍}﹐有一個浮浪破落户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業﹐只好刺槍使棒﹐最是踢得好脚氣毬。”亦作“[刺槍使棒]”。
刺槍使棒-汉语大词典
刺槍使棒
【1】见“刺槍弄棒”。
夾槍帶棒-汉语大词典
夾槍帶棒
【1】指言语中暗藏讽刺。《红楼梦》第三一回:“姑娘倒上我的晦氣!又不像是惱我﹐又不像是惱二爺﹐夾槍帶棒﹐終久是個甚麽主意?”{叶文玲}《篱下》:“教她心气不顺的就是姐妹俩刚才夹枪带棒的话哪:什么‘这年头没白吃食的﹐不劳而获想上门找便宜?没那个道道!’”
夾棒-汉语大词典
夾棒
【1】即夹棍。{清}{李渔}《怜香伴·搜挟》:“還不直招﹐取夾棒過來。”
哨棒-汉语大词典
哨棒
【1】行路防身的长木棍。《水浒传》第二三回:“{武松}拿了哨棒﹐三個出酒店前來作别。”
哭喪棒-汉语大词典
哭喪棒
亦称“[哭喪棍]”【1】旧时出殡时孝子所持的哀杖。亦用来贬称其他棍棒,以诟骂持棒者。{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二十章:“天亮以后﹐{欢喜}穿起白孝衫﹐拿着哭丧棍儿﹐向四邻叩头报丧。”《西游记》第二七回:“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你拿了那哭喪棒﹐一時不知好歹﹐辭打起人來﹐撞出大禍﹐教我怎的脱身?”{陈登科}《活人塘》十八:“我死了连一根哭丧棒也没人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四回:“{言夫人}忽發奇想﹐叫人到冥器店裏定做了一百根哭喪棒。”{蒋光慈}《少年飘泊者》十八:“我在街上一见着红头阿三手里的哭丧棒﹐总感觉得上面萃集着{印度}的悲哀与{中国}的羞辱。”
嘩啦棒-汉语大词典
嘩啦棒
【1】见“嘩2楞棒”。
嘩楞棒-汉语大词典
嘩楞棒
亦作“[嘩啦棒]”【1】一种儿童玩具。一根小棒连结一个空球体,球体内有小珠,摇动时即发出哗楞声。《人民文学》1978年第12期:“现在都成了纸上的东西﹐成了小孩手里的哗啦棒!”{{刘宝瑞}{郭全宝}}《活动之家》:“小妹妹别哭﹐给你哗楞棒。”
弔棒-汉语大词典
弔棒
亦作“[吊棒]”【1】调情。{老舍}《骆驼祥子》十九:“{祥子}不在家﹐{小福子}是好朋友;{祥子}在家﹐{小福子}是﹐按照{虎妞}的想法﹐‘来吊棒!好不要脸!’”
孟青棒-汉语大词典
孟青棒
【1】{唐}代人名。借指打犯人的刑棍。《新唐书·酷吏传·侯思止》:“{思止}本人奴﹐言語俚下﹐嘗按{魏元忠}﹐讓曰:‘亟承{白司馬}﹐不爾受{孟青}。’{洛陽}有{白司馬坂}﹐將軍有{孟青棒}﹐即殺{琅邪王}{沖}者。”
玉米棒子-汉语大词典
玉米棒子
【1】方言。未脱粒的玉米果实。《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這地方要找{紹興}罎子大的倭瓜﹐棒槌壯的玉米棒子﹐只怕還找得出來。”{老舍}《老张的哲学》十一:“房檐下垂着晒红的羊角椒﹐阶上堆着不少长着粉色苔的玉米棒子。”
玉簪棒兒-汉语大词典
玉簪棒兒
【1】首饰名。即玉搔头。《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安太太}〕彆着一枝大如意頭的扁方兒﹐一對三道線兒的玉簪棒兒。”
玉茭棒-汉语大词典
玉茭棒
【1】方言。玉米。{俞林}《在太行山上》:“来的是一支‘运输队’﹐三个中年妇女﹐两个十来岁的孩子﹐赶着两头毛驴﹐把‘前方’收下的玉茭棒运回到‘后方’去。”
杠棒-汉语大词典
杠棒
【1】较粗的棍棒,是一种抬物的工具。{高玉宝}《高玉宝》第十三章:“六年前﹐我和我爹在{烟台}码头上当装卸工……我一见爹活活被鬼子折磨死﹐肺都气炸了﹐操起一根杠棒就奔鬼子打去。”《人民文学》1977年第7期:“铁锨镐头迸火花﹐小车杠棒一齐上﹐一鼓作气拿下五百亩‘人造梯田’。”
村棒棒-汉语大词典
村棒棒
【1】见“村村棒棒”。
村村棒棒-汉语大词典
村村棒棒
【1】匆忙急迫貌。{元}{王世甫}《耍孩儿·贩茶舡》套曲:“看了他村村棒棒﹐怎和他等等潛潛。”亦省作“[村棒棒]”。{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三折:“甚勾當﹐來來往往﹐張張狂狂﹐村村棒棒?”{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三折:“舌剌剌﹐言十妄九;村棒棒﹐呼么喝六。”
杖棒-汉语大词典
杖棒
【1】棍棒。《周书·泉企传》:“{企}令{仲遵}率五百人出戰……矢盡﹐以杖棒扤之﹐遂爲流矢中目﹐不堪復戰。”
杓棒-汉语大词典
杓棒
【1】古时击球用的头部弯曲的棍棒。{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三折:[正末做打毬門科][唱]……“你可便看我結束頭巾砌珍珠……款款的驟龍駒﹐輕輕的探身軀﹐杓棒起﹐月輪孤﹐彩毬落﹐曉星疎。”
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汉语大词典
東一榔頭西一棒子
【1】比喻做事缺少全局观点,忙于局部应付。如:过去﹐这个大队因为没有一个整体规划﹐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面貌改变不大。
杵棒-汉语大词典
杵棒
【1】棍棒。{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或執刀斧﹐或執杵棒之類﹐作脚步蘸立﹐爲驅捉視聽之狀。”
枷棒重-汉语大词典
枷棒重
【1】比喻敲诈手段狠毒。{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一折:“既然解元要與妾身爲伴﹐怎敢推辭;但是俺娘拳手大﹐枷棒重﹐只怕你當他不起。”
枷棒-汉语大词典
枷棒
【1】枷与杖。旧时的两种刑具。{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枷棒》:“每栲訊囚人﹐先設枷棒﹐破平人家﹐不知其數。”
梃棒-汉语大词典
梃棒
【1】棍棒。{邹鲁}《河南举义》:“是役各省同志雖多﹐以{河南}人最爲勇猛﹐如{張國威}等﹐各以梃棒冲鋒。”
桿棒-汉语大词典
桿棒
【1】用作兵器的木棒。《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朝登紫陌﹐一條桿棒作朋儔;暮宿郵亭﹐壁上孤燈爲伴侣。”《水浒传》第一〇二回:“〔{王慶}〕分開衆人﹐向{賀吉}取了桿棒﹐脱了汗衫﹐拽扎起裙子﹐掣棒在手。”{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話兒不提朴刀桿棒﹐長槍大馬。”
棒-汉语大词典
棒
《廣韻》步項切,上講,並。【1】棍,杖。{晋}{崔豹}《古今注·舆服》:“{漢}朝執金吾﹐金吾亦棒也﹐以銅爲之﹐黄金塗兩末﹐謂爲金吾。”《魏书·尒朱荣传》:“人馬逼戰﹐刀不如棒。”{宋}{孔平仲}《续世説·方正》:“{魏}{高道穆}爲御史中尉﹐帝姊{壽陽公主}行犯清路﹐執赤棒卒呵之不止。”{鲁迅}《呐喊·阿Q正传》:“不料这秃儿却拿着一支黄漆的棍子--就是{阿Q}所谓哭丧棒--大踏步走了过来。”【2】用棍棒击打。《北齐书·瑯玡王俨传》:“{魏氏}舊制﹐中丞出﹐清道﹐與皇太子分路行﹐王公皆遥住車﹐去牛﹐頓軛於地﹐以待中丞過﹐其或遲違﹐則赤棒棒之。”{宋}{孔平仲}《续世说·方正》:“{道穆}令卒棒破其車﹐公主深恨﹐泣以訴帝。”【3】方言。好,恰当。{老舍}《龙须沟》第二幕:“那太棒了!多少年你受屈含冤的﹐现在民教馆都请你去﹐你不是仿佛死了半截又活了吗?”{老舍}《女店员》第一幕:“问的棒!再这么问!”{冯拉沁夫}《鹿的故事》:“{白禄山}骑着一匹黄膘马﹐虽说个头不高﹐但是耐力﹑速度都很棒。”【4】方言。强;高超。{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常飞}活灵活现地说:‘{老祁}是很棒啊!站在桥头﹐挽起袖子﹐指挥工人工作喊得好凶啊!’”{浩然}《艳阳天》第九二章:“脱谷机那玩艺可棒啦!一个就顶百八十人。”【5】方言。健壮。{田汉}《乱钟》:“{小胡}的数学不行﹐可是身体真棒。”{丁玲}《杜晚春》:“上山伐木﹐野外刈草﹐取石开渠﹐这些都是只有被挑选出来的年轻棒小伙子﹐才能争得的鏖战权力。”【6】方言。坚硬;不柔软。参见“[棒硬]”。【7】玉米穗。{王老九}《王保京》诗:“他爸听说是县长﹐吓得心跳脸皮黄:‘莫非为玉米没结棒﹐来找麻烦把脸伤。’”【8】量词。表示借助“棒”来实现的动作或事情所经过的段落。《水浒传》第九九回:“只聽得一棒鑼聲嚮處﹐林子背後山坡脚邊撞出一彪軍來。”如:在接力赛中﹐我跑第一棒。
棒香-汉语大词典
棒香
【1】用细竹棍或细木棍做芯子的香。
棒頭出孝子-汉语大词典
棒頭出孝子
【1】谓对子女要实行严格的教育,才能教出成器的孩子。《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又道是‘棒頭出孝子﹐筯頭出忤逆’。”{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二折:“你待要閨中養艷姝﹐姐姐也﹐我則理會得棒頭出孝子。”《续传灯录·径山了明禅师》:“人言棒頭出孝子﹐我道憐兒不覺醜。”
棒球-汉语大词典
棒球
【1】球类运动之一,规则和用具都像垒球而稍有不同。场地比垒球的大。【2】棒球运动使用的球,较垒球小而硬。
棒毒-汉语大词典
棒毒
【1】用棒毒打。{宋}{曾慥}《高斋漫录》:“長官發惡﹐雜職棒毒﹐無足怪也。”
棒頭-汉语大词典
棒頭
【1】方言。玉米。《抗日歌谣·村村农民齐动员》:“夏日如火热难当﹐棒头熟来高粱黄。”【2】棍子,棍棒。
棒喝黨-汉语大词典
棒喝黨
【1】即法西斯党。参见“[棒喝主義]”。
棒糖-汉语大词典
棒糖
【1】粘在小棍上的一种糖果。{柯岩}《娃娃店》:“一手抱个大皮球﹐一手拿着根棒糖﹐一路吃着﹐一路笑着﹐蹦蹦跳跳从侧幕跑上。”{胡万春}《骨肉》:“到街上买了根棒糖﹐到{高老板}家去。”
棒喝-汉语大词典
棒喝
【1】佛教禅宗用语。禅师接待初机学人,对其所问,不用言语答复,或以棒打,或以口喝,以验知其根机的利钝,叫“棒喝”。相传棒的使用,始于{德山}{宣鉴}与{黄檗}{希运};喝的使用,始于{临济}{义玄},故有“{德山}棒﹑{临济}喝”之称。以后禅师多棒喝交施,无非借此促使人觉悟。{宋}{王安石}《答张奉议》诗:“思量何物堪酬對,棒喝如今揔不親。”《续传灯录.继成禅师》:“茫茫盡是覓佛漢,舉世難盡閑道人。棒喝交馳成藥忌,了忘藥忌未天真。”后因以称警醒人们的迷误为“棒喝”。{清}{李渔}《比目鱼·骇聚》:“這幾句話竟是當頭的棒喝﹐破夢的鐘聲。”{郭沫若}《少年时代·初出夔门》:“他的声音并不严厉﹐态度也依然是和缓﹐但仅此已经是对于我的一个棒喝﹐我到这时候才知道我实在是太孟浪了。”
棒客-汉语大词典
棒客
【1】帮会组织之一。亦指土匪﹑强盗。{巴金}《家》三三:“现在水灾﹑兵灾﹑棒客﹑粮税样样多。”{粟戡时}《保路运动》:“{四川}准备已甚充足﹐以袍哥﹑棒客为基础﹐人数众多﹐遍布全{川}。”{巴金}《秋》四三:“这几个月到处都在打仗﹐棒客没人管﹐又凶起来了。”{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三部分六:“爹爹今天遭了棒客的抢﹐连云片糕都遭抢走了。”
棒實-汉语大词典
棒實
【1】健壮。{萧军}《五月的矿山》第十章:“这家伙﹐倒真够棒实哪!--看那胸脯和肩膀﹐倒像一匹大洋马!”{李準}《李双双小传》四:“可是咱现在都是大锅大笼﹐还得要个棒实点的人哪!”
棒法-汉语大词典
棒法
【1】用棒的套路招式。武术的一种。《金石萃编》卷四一引{清}{林侗}《来斋金石刻考略》:“今{少林寺}僧以棒法擅天下﹐在{隋}之世已能助{秦王}抗{王世充}。”
棒槌-汉语大词典
棒槌
【1】捶打用的木棒。{杨朔}《赤道雪》:“有一种树不长叶儿﹐满树是棒槌模样的玩意儿﹐齐崭崭地朝上竖着。”《金瓶梅词话》第三八回:“便取棒槌在手﹐趕着打出來。”{清}{李渔}《巧团圆·词源》:“取出泥人﹑土馬﹑棒槌﹑鑼鼓﹑刀鎗﹑旗幟等物。”【2】方言。指玉米穗。《中国民间故事选·棒槌姑娘》:“再抬头朝岸上的石砬子上看去﹐光有棵棒槌﹐顶着一团火红的棒槌籽儿﹐一动不动的长在那里。”
棒老二-汉语大词典
棒老二
【1】方言。土匪。{茅盾}《虹》一:“棒老二竟连外国船都要开枪哟!”{巴金}《秋》四三:“外面还有谣言﹐说{温江}的棒老二说过﹐本年新租他们收八成﹐佃客收两成﹐主人家就只有完粮税﹐一个钱都收不到。”
棒喝主義-汉语大词典
棒喝主義
【1】即法西斯主义。因“法西斯”一词在意大利语和拉丁语中与古{罗马}的“束棒”﹑“權標”有关,故亦译为“棒喝主義”。{鲁迅}《<三闲集>序言》:“我当初还不过是‘有闲即是有钱’﹐‘封建馀孽’或‘没落者’﹐后来竟被判为主张杀青年的棒喝主义者了。”{陈同生}《珠江风暴》:“尽管敌人﹐特别是以棒喝主义者{朱辉日}为首的恶棍们﹐不分昼夜的侦察﹑捉捕﹐我们的工作并未有丝毫的松懈。”
棒子骨頭-汉语大词典
棒子骨頭
【1】方言。附着玉米粒的穗瓤子。{杨朔}《乱人坑》:“他们吃的是高粱面﹑黑豆面﹑云豆面﹐磨面时奸商还给带上棒子骨头﹑高粱帽子﹐掺进沙土﹑木渣﹑树皮﹑山药梗子﹐以及杂七杂八的东西。”
棒杖-汉语大词典
棒杖
【1】棍棒。{晋}{葛洪}《抱朴子·酒诫》:“於是白刃抽而忘思難之慮﹐棒杖奮而罔顧乎前後。”
棒棰-汉语大词典
棒棰
【1】方言。指人参。{大群}《小矿工》:“我听说他在二十岁那年﹐一怒把蒙奸住的蒙古包﹐给纵火烧掉了﹐跑到山里挖‘棒棰’﹐后来就参加了抗{日}。”《东北人民抗日歌谣·早把鬼子打回东洋去》:“小妹妹﹐小妹妹﹐咱俩上山挖棒棰……咱们的棒棰多么好﹐吃了浑身长力气。”【2】捶打用的木棒。多在洗衣时用以捶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〇二回:“説聲未了﹐早跑出四五個鴉頭﹐手裏都拿着門閂棒棰﹐打將出來。”
棒棒雞-汉语大词典
棒棒雞
【1】著名{川}菜。为凉菜。制法:鸡煮熟去骨,用棒将鸡肉敲松,扯成丝,淋以麻酱﹑醋﹑糖﹑酱油﹑红油﹑葱花等调成的佐料。由于鸡肉被棒敲松了,调味易于渗入,酸甜香辣,甚为可口。
棒子手-汉语大词典
棒子手
【1】方言。强盗。{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九:“我早料到﹐胡子非败不可﹐扎古丁的棒子手﹐还能打过咱们{萧队长}?”
棒子-汉语大词典
棒子
【1】棍子。{朋斯克}《千里姻缘》:“没有棒子﹐没有套马杆子﹐连根小马鞭子都没有﹐用什么抵挡这个草原上叱咤风云的庞然大物呢?”【2】方言。玉米。{张志民}《死不着》诗:“二亩租地的棒子没见黄﹐劈回家来锅底上炕。”{魏巍}《山雨》:“秋季﹐谷子黄了﹐高粱红了﹐棒子拖着长须。”【3】方言。瓶子。{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八:“{郭全海}听了这话﹐又打听{杜}家大小子好喝烧酒。他上合作社﹐从酒篓里舀出两棒子酒﹐又买了一斤豆腐。”【4】旧时妇女发饰的一种。《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他可斷斷在屋裏圈不住了﹐忙忙的匀了匀粉面﹐刡了刡油頭﹐又多帶了幾枝簪子棒子﹐另换了幾件衫兒襖兒﹐從新出來。”
棒冰-汉语大词典
棒冰
【1】方言。冰棍。参见“[冰棍]”。
棒打鴛鴦-汉语大词典
棒打鴛鴦
【1】喻用强硬手段拆散别人夫妻﹑情人等。{明}{孟称舜}《鹦鹉墓贞文记·死要》:“他一雙兒女兩情堅﹐休得棒打鴛鴦作話傳。”
棒子麵-汉语大词典
棒子麵
【1】玉米面。{老舍}《骆驼祥子》四:“在这里﹐要饭也能要到荤汤腊水的﹐乡下只有棒子面。”{杨朔}《海市》:“当时船主常到{大连}去装棒子面﹐来往做生意。”{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七章:“姑母做饭﹐{道静}烧火﹐吃了一顿棒了面饼子﹑小米粥之后﹐姑母才告诉{道静}说:‘我给你找了个老财家里去教学。’”
棒瘡-汉语大词典
棒瘡
【1】受棒刑或被棒击后引起的疮伤。《水浒传》第八回:“{林冲}初吃棒時﹐倒也無事﹐次後三兩日間﹐天道盛熱﹐棒瘡卻發。”《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長老令人山後搭一草舍﹐教{可常}將息棒瘡好了﹐着他自回鄉去。”《红楼梦》第三四回:“姐姐也自己保重些兒﹐就是哭出兩缸眼淚來﹐也醫不好棒瘡。”
棒子糊塗-汉语大词典
棒子糊塗
【1】玉米面粥。{周立波}《砖窑和新房》:“有一天黄昏﹐{王寿山}下班回家﹐喝了点棒子糊涂﹐就坐在床沿﹐逗他小孩{扣子}玩。”
棒殺-汉语大词典
棒殺
【1】用棍棒打死。《三国志·魏志·武帝纪》“遷{頓丘}令”{裴松之}注引《曹瞒传》:“有犯禁者﹐不避豪彊﹐皆棒殺之。”
棒硬-汉语大词典
棒硬
【1】坚硬。{张天民}《创业》第三章:“{秦发愤}跪在冰凉棒硬的钢板上﹐用一团棉纱使劲地擦着机器和地板。”
棍棒-汉语大词典
棍棒
【1】棍子和棒的总称。可用作器械体操用具或武术器械等。古时多用作武器。《水浒传》第十四回:“〔{晁蓋}〕奪過士兵手裏棍棒﹐劈頭劈臉便打。”《水浒传》第三四回:“那一百四五十軍漢﹑寨兵﹐各執着纓槍棍棒﹐腰下都帶短刀利劍。”
槌棒-汉语大词典
槌棒
【1】敲打用的木棒,大多一头较大或呈球形。《中国谚语资料·一般谚语》:“槌棒上天﹐总有一头落地。”
狼牙棒-汉语大词典
狼牙棒
【1】古兵器名。用坚重之木为棒,长四五尺,上端长圆如枣,遍嵌铁钉,形如狼牙。{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三:“取堅重木爲之﹐長四五尺﹐異名有四:曰棒﹐曰棆﹐曰杵﹐曰桿。植釘於上﹐如狼牙者﹐曰狼牙棒。”{元}{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右壁廂一個青臉獠牙﹐朱紅頭髮﹐手拿着狼牙棒。”《水浒传》第三四回:“〔{秦明}〕祖是軍官出身﹐使一條狼牙棒﹐有萬夫不當之勇。”{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有的在演习单刀或双刀﹐有的在演习枪法﹐有的在演习狼牙棒。”
打一棒快毬子-汉语大词典
打一棒快毬子
【1】比喻做事﹑说话直捷爽快。{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你真個不曾使他來﹐這妮子不賢達!打一棒快毬子﹐你捨得{宋引章}﹐我一發嫁你。”
拐棒子-汉语大词典
拐棒子
【1】方言。犹怪僻。《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再者﹐{玉格兒}那孩子那個噶牛脾氣﹐這句話還得我先告訴明白了他。就是那個丫頭也是他娘的拐棒子。”{梁斌}《红旗谱》十二:“你们才从{关}东回乡﹐要顺情合理﹐别学那个拐棒子脾气。”
拳棒-汉语大词典
拳棒
【1】泛指武术。{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禁打架》:“公請教師﹐學習拳棒。”《老残游记》第七回:“其人少時--十四五歲﹐在{嵩山}{少林寺}學拳棒。”京剧《猎虎记》第一场:“喜拳棒﹐爱交往﹐谁人不知俺{孙二郎}!”
指揮棒-汉语大词典
指揮棒
【1】比喻号令和旨意。多用为贬义。【2】乐队指挥﹑交通警等指挥用的小棒。{周立波}《李大贵观礼》:“交通警察出现了﹐他用指挥棒虚晃几下﹐叫人闪开。”{艾青}《小泽征尔》诗:“你的指挥棒上跳动着你的神经。”
捍棒-汉语大词典
捍棒
【1】棍棒。{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二:“〔{熙寧}〕五年八月﹐别立定人數爲額﹐令教習弩﹑鎗﹑刀﹑摽﹑牌﹑捍棒。”
接力棒-汉语大词典
接力棒
【1】接力赛跑时使用的短棒,用木料或金属制成。【2】喻指前人留下的任务。{宋庆龄}《把培养革命後代的责任担当起来》:“现在革命的道路还很长﹐建设的任务还很重﹐这就要求我们的下一代继承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准备把革命的接力棒接过来﹐奔向胜利的终点。”{陈原}《社会语言学》5.6:“这时﹐{美国}另一个人类学语言学家{沃尔夫}﹐接过了{萨丕尔}的接力棒。”
撥火棒-汉语大词典
撥火棒
【1】拨弄炉火的短棒。喻挑拨者。{茅盾}《子夜》九:“他已经尽了他的职务﹐努力为大局计﹐在作和事老﹐不作拨火棒。”
擀麵棒-汉语大词典
擀麵棒
亦称“[擘麵杖]”【1】用来压碾面团使薄而平的圆棒。{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一:“等老板捏着擀面棒气呼呼地打来时﹐他已三口吃完了一个。”{郭澄清}《大刀记》开篇十六:“{永生}见大叔搬过面板﹐又拿擀面杖﹐忙说:‘大叔﹐别麻烦啦﹐这糟扰得你就够呛啦!’”
殺威棒-汉语大词典
殺威棒
【1】旧时犯人收监前﹐常先施以棒打﹐使其慑服﹐称“殺威棒”。{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别過枷梢來﹐打三下殺威棒。”《水浒传》第九回:“{太祖武德皇帝}留下舊制:新入配軍須吃一百殺威棒。”{元}{李致远}《还牢末》第二折:“舊規犯人入牢﹐先吃三十殺威棒。”【2】泛指逼人慑服的殴打。{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折:“牢子云:‘入牢先吃三十殺威棍。’”《说唐》第七回:“凡有解到罪人﹐先打一百殺威棍﹐十人解進﹐九死一生。”{沈从文}《新与旧》:“尤其是那四十下杀威棍﹐对于一个刽子手似乎更有意义。”《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説聲未畢﹐{韋氏}已到﹐按在地上﹐先打三百殺威棒。”亦称“[殺威棍]”。{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當初{趙}家姐姐勸我不聽﹐果然進的門來﹐打了我五十殺威棒。”
火棒-汉语大词典
火棒
【1】游艺用的短棒,一端钉有许多层布,成球形,蘸上酒精,点着后在黑暗处挥舞,使火光呈各种曲线形。【2】方言。热闹;旺盛。{曹禺}《日出》第三幕:“我刚在班子混事的时候﹐事由儿多‘火棒’。”
炭精棒-汉语大词典
炭精棒
【1】用炭和石墨制成的棒状制品。用作弧光灯﹑电池等电器中的电极。
懸棒-汉语大词典
懸棒
【1】{曹操}除{洛阳}北部尉,造五色棒,悬门之左右,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见《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后以“懸棒”指严正执法。{唐}{韦应物}《示从子河南尉班》诗:“立政思懸棒﹐謀身類觸藩。”
硬棒棒-汉语大词典
硬棒棒
【1】结实。{郭澄清}《大刀记》第八章:“从{雒家庄}的民兵中﹐挑选了几位硬棒棒的小伙子﹐参加了他们的行列。”{老舍}《宝船》第三幕:“见了面﹐我一看﹐你的脸蛋红朴朴的﹐眼睛亮堂堂的﹐腰板儿直溜溜的﹐胳臂硬棒棒的﹐我就拉着你走!”
硬棒-汉语大词典
硬棒
【1】见“硬幫”。
當頭棒-汉语大词典
當頭棒
【1】犹言当头棒喝。{赵树理}《三里湾·出题目》:“{有翼}挨了这么一下当头棒﹐觉着别的团支委和人谈思想不是这样的态度。”{茅盾}《路》十一:“他只觉得这次新袭来的暴风雨似的斗争恰好是苦闷到绝处的他的一下当头棒。”
當頭一棒-汉语大词典
當頭一棒
【1】比喻直截了当,毫不含蓄。{洪深}《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七章:“譬如《红楼梦》与《水浒传》﹐所激动的观众情绪﹐完全不同。在《水浒传》﹐是强烈的多﹐作者所用的是‘当头一棒’的手段。”【2】比喻给人以严重警告或打击。《红楼梦》第一一七回:“〔{寳玉}〕一聞那僧問起玉來﹐好像當頭一棒﹐便説道:‘你也不用銀子了﹐我把那玉還你罷。’”{秦牧}《艺海拾贝·河汊错综》:“假如在我们观念上‘情节总是这样固定的’﹐川剧﹑淮剧﹑潮剧就会狠狠地给我们当头一棒。”{清}{薛雪}《一瓢诗话》:“此言不特論書﹐直與學者當頭一棒。”{鲁迅}《故事新编·出关》:“{孔子}好像受了当头一棒﹐亡魂失魄的坐着。”
當頭棒喝-汉语大词典
當頭棒喝
【1】佛教禅宗祖师为了打破学人的凡想迷情,棒喝交驰,作为特殊的施教方式。“棒”始于{宣鉴},“喝”始于{道一}。《五灯会元·黄檗运禅师法嗣·临济义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師亦竪拂子,僧便喝,師亦喝。僧擬議,師便打。”后以“當頭棒喝”比喻促人醒悟的打击或警告。{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書》云:‘作善降祥。’此定理也。爲晚近人當頭棒喝﹐實有明徵。”{袁鹰}《悲欢·用生命和血写成的诗》:“这声音如晴天霹雳﹐当头棒喝﹐使叛徒们心惊胆战﹐无地自容。”
白棒-汉语大词典
白棒
【1】见“白棓”。
窮棒子-汉语大词典
窮棒子
【1】旧时对穷苦农民的蔑称。现亦用以指贫穷而有志气的人。{老舍}《神拳》第二幕:“可是﹐他能老跟咱们穷棒子一条心吗?”{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二章:“还不是那些穷棒子们在抢割俺家的麦子?”
花鼓棒-汉语大词典
花鼓棒
【1】旧时{杭州}谓僧人为丧事人家作法乐时抛弄鼓棒。{元}{李有}《古杭杂记》:“杭{州市}肆﹐有喪之家﹐命僧作爲佛事……花鼓棒者﹐謂每舉法樂﹐則一僧以三四鼓棒在手輪轉抛弄﹐諸婦人競觀之以爲樂。”
赤棒-汉语大词典
赤棒
【1】赤色的棒。古代大官出行, 前导仪仗中兵器之一。{清}{桂馥}《札樸·赤棒》:“今督撫儀仗﹐皆有紅杠﹐即古之赤棒也。”{唐}{赵璘}《因话录·羽》:“時新造赤棒﹐頭徑數寸﹐固以筋漆﹐立之不仆﹐數五六當死矣。”{明}{高启}《游侠篇》:“不畏赤棒吏﹐里閭自横行。”《北齐书·王俨传》:“{魏}氏舊制:中丞出﹐清道﹐與皇太子分路行﹐王公皆遥住車﹐去牛﹐頓軛於地﹐以待中丞過﹐其或遲違﹐則赤棒棒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