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棘)是什么意思
严棘-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严棘yán jí
【释义】:
指监狱。古时于监狱四周布棘,故称。《后汉书·顾荣传》:“尚书背绳墨,案空劾,不复质确其过,真于严棘之下,便奏正臣罪。”李贤注:“严棘,谓狱也。”寘,同“置”。
荆棘-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荆棘jìng jí
【释义】:
本指山野丛生的多刺灌木,喻奸佞小人。汉·东方朔《七谏·怨思》:“行明白而曰黑兮,荆棘聚而成林。”王逸注:“荆棘多刺,以喻谗贼。”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思树芳兰,剪除荆棘。”李善注:“荆棘以喻小人。”清·孙枝蔚《句容题二颜公词》:“东公者杞非希烈,有如荆棘损芝兰。”又指纷乱。
枳棘-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枳棘zhǐ jì
【释义】:
本为多刺的恶木,喻指坏人、小人、谗佞者。晋·左思《咏史》诗:“出门无通路,枳棘塞中涂。”吕向注:“枳棘,有棘之木,喻谗佞也。”
槐棘-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槐棘huái jí
【释义】:
喻公卿重臣。《周礼·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后。”郑玄注:“树棘以为位者,取其赤心而外刺,象以赤心三刺也。槐之言怀也,怀来人于此,欲与之谋。”后以“槐棘”为“公卿”之代称。南朝·梁·任昉《桓宣城碑》:“将登槐棘,宏振朝纲。”
披荆斩棘-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披荆斩棘pī jīng zhǎn jí
〈成〉比喻扫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形容创业中的种种艰难。常作谓语,也可以作状语。
我们一定要不怕艰苦,披荆斩棘,开拓我们科学发展的道路|吴吉昌那种为了党和人民的重托,“啥也别想挡住俺”的大无畏精神,将鼓舞人们去披荆斩棘,进行新的长征|他们钻进实验室,披荆斩棘,刻苦攻关|在艰苦的创业道路上,他们正披荆斩棘地奋勇前进
棘手-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棘手jíshǒu
形容事情难办得象荆棘刺手一样——顺手(这事办得相当~)
荆棘载途-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荆棘载途jīngjízàitú
沿路都是荆棘:比喻障碍多、困难大的境况——金光大道、康庄大道(社会主义~越走越宽广;资本主义荆棘载途,是死路一条。)
棘手 辣手-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棘手 辣手
棘手jíshǒu 辣手làshǒu
形容词。表示(事情)很难办。
“棘手”以荆棘刺手来形容事情的难办,有形象色彩。例如:“他没有想到竟会遇到这样棘手的问题”(罗广斌、杨益言:《红岩》);“一连讨论过蒋子金等三家地主,大家都一致同意扫地出门。可是数到地主蒋殿人名下,事情有点棘手了”(冯德英:《迎春花》);“正在这时,队里发生了一件棘手的事情”(《十月》,1981,6)。
“辣手”是口语用词,有口语色彩;一般只在俗谈中使用,不用于正式的或郑重的场合。例如:“要我写诗,还要半个上午交卷,不是太辣手了吗?”;“每个星期都要遇上一件两件辣手的事儿,真是糟糕”。
“辣手”在作为名词而表示“毒辣手段”的意思时(如说:“我决不会对你下什么辣手的”),和“棘手”没有同义关系。
荆棘之中,未敢寄足-实用委婉语词典
荆棘之中,未敢寄足
用于向人表白环境险恶,很难去那里谋生。
荆棘满途-实用委婉语词典
荆棘满途
形容世道艰难,人生之路难走。“荆”,即灌木,丛生无刺;“棘”,即酸枣,丛生有刺。也作“荆棘载途”。
天荆地棘-实用委婉语词典
天荆地棘
形容人生之路充满了艰难困苦。明刘永锡《行路难》:“云漫兮白日寒,天荆地棘行路难。”
世涂荆棘-实用委婉语词典
世涂荆棘
婉指周遭环境非常险恶,寸步难行。喻指。
树荆棘得刺,树桃李得荫-实用委婉语词典
树荆棘得刺,树桃李得荫
婉指培育根性不同的人,结果也是不同的。也说明恶人的劣性很难改变,培植这样的人往往咎由自取。喻指。语出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
垂棘-古文观止词典
垂棘chuí jí
【词性】:名词
地名。春秋时晋地,以出产美玉著称,确切地址无考(1)。《虞师晋师灭夏阳》: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于虞也?——您为什么不拿屈产的良马、垂棘的美玉送给虞国,向虞国借条路呢?
棘-古文观止词典
棘jí
【词性】:名词
植物名,即酸枣(1)。《子革对灵王》: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只能用桃木做的弓、酸枣木做的箭,来奉给周天子。
棘津-古文观止词典
棘津jí jīn
【词性】:名词
地名。故址在今河南延津东北,现已淹没(1)。《游侠列传序》:吕尚困于棘津。——吕尚曾被困在棘津。
棘矜-古文观止词典
棘矜jí jīn
【词性】:名词
戟柄(1)。《贾谊过秦论上》:锄耰棘矜,不銛于钩戟长铩也。——锄、耰、和戟柄,不比钩戟和长矛锋利。
棘寺-古文观止词典
棘寺jí sì
【词性】:名词
大理寺的别称。大理寺为掌刑法的最高机关,古代听讼于棘木之下,故称(1)。《待漏院记》:棘寺小吏王禹偁为文。——大理寺小吏王禹偁作了这篇文章。
荆棘-古文观止词典
荆棘jīng jí
【词性】:名词
一、丛生有刺的灌木(3)。《驹支不屈于晋》:我诸戎除剪其荆棘,驱其狐狸豺狼。——我们戎人砍掉那些丛生灌木,赶跑那里的狐狸豺狼。《祭石曼卿文》:奈何荒烟野蔓,荆棘纵横。——怎么您墓前一片荒烟野蔓,丛生灌木遍地。《凌虚台记》: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田矣。——早已经变成了庄稼地、灌木丛、土堆或田埂了。
二、指用荆棘编织的帽子,喻其贫穷朴素(1)。《驹支不屈于晋》: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你的祖父吾离披着蓑衣,戴着荆棘帽子,跑来归附我们先君。
桃弧棘矢-古文观止词典
桃弧棘矢táo hú jí shǐ
桃木制的弓,棘枝制的箭,古人以为可辟邪(1)。《子革对灵王》: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用桃木做的弓、枣木做的箭奉献给周天子。
荆天棘地-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荆天棘地
【释义】:
荆棘:带刺灌木。形容障碍重重,处境困难。《洪秀全演义》一〇:只目下荆天棘地,广东那里藏身得住。《扫迷帚》一:一事不能做,寸步不能行,荆天棘地,生气索然。
三日不弹,手生荆棘-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释义】:
三天不弹琴,手上就像生了荆一样不能弹了。比喻技艺的精熟在于每天都坚持练习,如果稍有荒疏,就会生涩。《红楼梦》八六:我在扬州也听得讲究过,也曾学过,只是不弄了,就没有了。这果真是“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梼杌闲评》一六:永贞道:“也罢,我先抛砖,只是贻笑了。”弹了一段《梅花引》,笑道:“真所谓三日不弹,手生荆棘,荒疏久了,请教罢。”《镜花缘》七二:不瞒姐姐说,弹是会弹两调,但只连年弄这诗赋,把他就荒疏了,所谓三日不弹,手生荆棘。设或弹的不好,休要见笑。
树荆棘得刺,树桃李得荫-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树荆棘得刺,树桃李得荫
【释义】:
树:植。种荆棘收获的是刺,种桃李可得绿荫。比喻做什么样的事,就会有什么样结果。《警世通言》一八:树荆棘得刺,树桃李得荫,若不曾中得这个老门生,今日身家也难保。
棘-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棘jí
①酸枣树。《诗经·魏风·园有桃》:“园有~,其实之食。”泛指有刺的灌木。徐宏祖《游黄山日记(后)》:“攀草牵~。”《促织》:“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根。”②通“戟”。一种长柄用以刺杀的兵器。《左传·隐公十一年》:“子都拔~以逐之。”贾谊《过秦论》:“鉏耰~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鉏chú、耰yōu:农具。矜:矛柄。铦xiān:锋利。长铩shā:长矛。)③通“急”。危急,急迫。《诗经·小雅·出车》:“王事多难,维其~矣。”
【棘手】荆棘刺手。比喻事情难办。龚自珍《在礼曹日与堂上官论事书》:“难保案牍无遗失者,他日必致~。”
荆天棘地-现代汉语大词典
荆天棘地jīng tiān jí dì
【释义】:
遍地荆棘。比喻艰险困厄的境地。鲁迅《〈引玉集〉后记》:“目前的中国,真是荆天棘地,所见的只是狐虎的跋扈和雉兔的偷生。”
荆棘-现代汉语大词典
荆棘jīng jí
【释义】:
①泛指山野丛生多刺的灌木。陈其通《万水千山》:“山岭上松柏挺立,石缝中荆棘繁茂,野菊盛开。”②比喻艰难险阻。鲁迅《北京通信》:“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走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狭谷、火坑。”
荆棘满途-现代汉语大词典
荆棘满途jīng jí mǎn tú
【释义】:
荆棘遍地。比喻世道艰难。郭沫若《卓文君》:“红箫妹妹哟,你与我同向生的路上走去吧,不怕那儿就是荆棘满途!”
劈荆斩棘-现代汉语大词典
劈荆斩棘pī jīng zhǎn jí
【释义】:
砍伐荆棘。比喻扫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尧山壁《西柏坡颂诗》:“劈荆斩棘开新路,社会主义展宏图。”
披荆斩棘-现代汉语大词典
披荆斩棘pī jīng zhǎn jí
【释义】:
①斩除荆棘。徐迟《生命之树常绿》:“于是他们挥舞大砍刀,披荆斩棘,劈藤砍树。”②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或创业过程中扫除障碍,克服困难。语出《后汉书·冯异传》:“为吾披荆棘,定关中。”朱自清《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文学的道路》:“这却正见出他是在开辟着一条新的道路;而那披荆斩棘,也正是一个斗士的工作。”
沙棘-现代汉语大词典
沙棘shā jí
【释义】: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灰色,常有刺。叶线状披针形,被银色鳞毛。花极小,带黄色。果实广椭圆形,橙黄色。耐旱,耐寒,生长迅速,根系特别发达,不择土壤,是一种优良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植物。
枸棘-现代汉语大词典
枸棘gǒu jí
【释义】:
灌木名,似枸杞。
棘-现代汉语大词典
棘jí
【释义】:
①木名。即酸枣树。落叶灌木或乔木。枝上有刺。果实较枣小,味酸。核仁可入药,有健胃、安眠等作用。是华北地区常见的野生枣树。②泛指有芒刺的草木。③刺,戳。如:棘手。④比喻艰难。如:棘地。
棘手-现代汉语大词典
棘手jí shǒu
【释义】:
荆棘刺手。比喻事情难办或难以对付。沙汀《还乡记》:“罗敦玉觉得没一桩不容易,就只这件多少有点棘手。”
棘皮动物-现代汉语大词典
棘皮动物jí pí dòng wù
【释义】:
无脊椎动物的一门。全部海栖。外皮一般具有石灰质的刺状突起,身体球形、星形或圆棒形,生活在海底,运动缓慢或不运动,如海星、海胆、海参、海百合等。
棘地-现代汉语大词典
棘地jí dì
【释义】:
形容艰难的境地。鲁迅《补救世道文件四种》:“诚当棘地之秋,宁啻‘杞天之虑’?”
棘地荆天-现代汉语大词典
棘地荆天jí dì jīng tiān
【释义】:
到处都是荆棘。形容变乱后的残破景象或困难重重的处境。周实《感事》:“要从棘地荆天里,还我金刚不坏身。”
棘实-现代汉语大词典
棘实jí shí
【释义】:
酸枣。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这位作官的人大概是穷得连饭都没有吃的,只是吃园里的桃子和棘实,所以他便大大的感伤起来。”
棘荆-现代汉语大词典
棘荆jí jīng
【释义】:
荆棘。泛指丛生的带刺小灌木。
棘胸蛙-现代汉语大词典
棘胸蛙jí xiōng wā
【释义】:
又称山鸡。两栖动物。体长8厘米~10厘米。体肥硕,后肢有力,趾间有蹼,适于游泳。雄蛙胸部有角质黑刺;前肢粗壮,内侧三指有黑刺,有利于在溪流中抱对产卵。雄蛙有声囊,鸣声粗犷。我国主要分布在华东和华南地区,生活于山区溪流中或附近岩石上。
火棘-现代汉语大词典
火棘huǒ jí
【释义】:
常绿灌木。枝尖有刺,叶子椭圆形或倒披针形。花白色。果实球形,鲜红色,味甜,可食或用来酿酒。根皮可提取栲胶。
钩章棘句-现代汉语大词典
钩章棘句gōu zhāng jí jù
【释义】:
指文辞艰涩。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其又一派学秦汉文之钩章棘句,以诘屈聱牙为能事。”
钩棘-现代汉语大词典
钩棘gōu jí
【释义】:
①形容文字艰涩,不流利。高凤谦《论偏重文字之害》:“甚者以古僻之字,钩棘之句,自炫所长。”②指刺人的草。鲁迅《〈无题〉诗》:“大野多钩棘。”
屯棘-汉语大词典
屯棘
【1】艰难,纷乱。《新唐书·马璘传》:“{璘}少學術﹐而武幹絶倫。遭時屯棘﹐以忠力奮。”
三槐九棘-汉语大词典
三槐九棘
【1】《周礼·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羣士在其後;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羣吏在其後;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長衆庶在其後。”{郑玄}注:“樹棘以爲位者,取其赤心而外刺,象以赤心三刺也。槐之言懷也,懷來人於此,欲與之謀。”后以“三槐九棘”为三公九卿之代称。{元}{郑光祖}《倩女离魂》楔子:“黄卷青燈一腐儒﹐三槐九棘位中居。”《後汉书·袁绍传》:“下臣章﹐咨之羣賢﹐使三槐九棘﹐議臣罪戾。”{唐}{吴兢}《贞观政要·刑法》:“古者斷獄﹐必訊於三槐九棘之官﹐今三公九卿﹐即其職也。”
三棘六異-汉语大词典
三棘六異
同“[三翮六翼]”【1】指九鼎。《墨子·耕柱》:“三棘六異﹐此諸侯之所謂良寶也。”{孙诒让}间诂:“《史记·楚世家》云:‘居三代之傳器﹐吞三翮六翼﹐以高世主。’《索隱》云:‘翮亦作﹐三翮六翼﹐亦謂九鼎。空足曰翮﹐六翼即六耳﹐翼近耳旁。’{宋翔鳳}云:‘棘同翮﹐異同翼﹐亦謂九鼎也。’”
丹棘-汉语大词典
丹棘
【1】古代大理寺植棘,因以借指大理寺。{唐}{沈佺期}《伤王学士》诗:“恨予在丹棘﹐不得看素旗。”【2】忘忧草的别名。{宋}{范成大}《行路难》诗:“贈君以丹棘忘憂之草﹐青棠合歡之花。”{清}{周亮工}《寒食登诗话楼感怀》诗之三:“藥房難覓青棠種﹐蕙畝徒看丹棘抽。”{晋}{崔豹}《古今注·问答释义》:“欲忘人之憂﹐則贈以丹棘。丹棘一名忘憂草﹐使人忘其憂也。”
九棘-汉语大词典
九棘
【1】药名。{晋}{葛洪}《抱朴子·杂应》:“其次則含地黄煎﹐或含玄膽湯及蛇脂丸﹐九棘散﹐則已動者更牢。”【2】古代群臣外朝之位,树九棘为标识,以区分等级职位。《周礼·秋官·朝士》:“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郑玄}注:“樹棘以爲立者,取其赤心而外刺,象以赤心三刺也。”后因以九棘为九卿的代称。《後汉书·寇荣传》:“臣思入國門﹐坐於胏石之上﹐使三槐九棘平臣之罪。”{明}{李东阳}《送钱先生致仕》诗:“加冠號冢宰﹐名位班九棘。”{元}{郑光祖}《倩女离魂》楔子:“黄卷青燈一腐儒﹐三槐九棘位中居。”
佐棘-汉语大词典
佐棘
【1】古代最高刑狱机关大理寺别称棘寺,因称佐治大理寺刑狱为佐棘。{唐}{罗隐}《寄大理徐郎中》诗:“佐棘竟誰同?因思{證聖}中。”原注:“{證聖}中 ﹐{徐有功}爲大理少卿﹐執法平恕。”
刻棘-汉语大词典
刻棘
【1】语本《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宋}人有請爲{燕王}以棘刺之端爲母猴者,必三月齋,然後能觀之,{燕王}因以三乘養之。右御﹑冶工言王曰:‘臣聞人主無十日不燕之齋。今知王不能久齋以觀無用之器也,故以三月爲期。凡刻削者,以其所以削必小……’王因囚而問之,果妄,乃殺之。”{韩非}本用以讽刺说客。后以“刻棘”比喻治学的艰辛。{严复}《原强》:“刻棘之業雖苦﹐市駿之賞終虚。”{清}{沈炯}《书怀》诗:“草《玄》字字翻成白﹐刻棘年年未類猴。”
危棘-汉语大词典
危棘
【1】犹危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广东起义前後清方档案》:“將士已疲於奔命﹐而地方仍日就危棘。”《宋书·恩倖传·徐爰》:“虜犯邊塞﹐水陸遼遠﹐孤城危棘。”
列棘-汉语大词典
列棘
【1】相传{周}代朝廷内树棘,以定卿大夫公侯等之位置,后因称位列公卿者为“登列棘”或“列棘”。棘,棘树。《南史·恩倖传·陆验》:“{驗}竟以侵削爲能﹐數年遂登列棘。”{南朝} {陈}{徐陵}《与顾记室书》:“{紀文卿}﹑{公向璡}皆爲列棘﹐豈冗雜曹郎乎?”
荆棘滿途-汉语大词典
荆棘滿途
【1】荆棘遍地。喻世道艰难。{郭沫若}《卓文君》第三景:“{红箫}妹妹哟﹐你与我同向生的路上走去吧﹐不怕那儿就是荆棘满途!”{元}{任昱}《上小楼·隐居》曲:“荆棘滿途﹐{蓬萊}閑住﹐{諸葛}茅廬。”
荆棘律-汉语大词典
荆棘律
【1】见“荆棘剌”。
荆棘銅駝-汉语大词典
荆棘銅駝
【1】{汉}铸铜驼两座,原置{洛阳}宫门外。{晋}{索靖}有远量,知天下将乱,指铜驼叹曰:“會見汝在荆棘中耳!”见《晋书》本传。后因以“荆棘銅駝”喻世乱荒凉。{元}{钱惟善}《故宫春望》诗:“薜蘿山鬼啼螢苑﹐荆棘銅駝卧鹿場。”{宋}{陆游}《醉题》诗:“只愁又踏河關路﹐荆棘銅駝使我悲。”{清}{李渔}《风筝误·凯宴》:“靖烽烟﹐今朝撑住杞人天﹐荆棘銅駝免。”{清}{黄遵宪}《述闻》诗之二:“荆棘銅駝心上淚﹐觚稜金爵劫餘灰。”
荆棘-汉语大词典
荆棘
【1】比喻纷乱。{唐}{刘长卿}《和袁郎中破贼後上太尉》诗:“{剡}路除荆棘﹐王師罷鼓鼙。”{宋}{陆游}《<傅给事外制集>序》:“及{高皇帝}中興﹐雖披荆棘﹐立朝廷﹐中朝人物﹐悉會於行在。”《後汉书·冯异传》:“爲吾披荆棘﹐定{關}中。”{李贤}注:“荆棘﹐榛梗之謂﹐以喻紛亂。”【2】比喻奸佞小人。《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思樹芳蘭﹐剪除荆棘。”{李善}注:“荆棘以喻小人。”{清}{孙枝蔚}《句容题二颜公祠》诗:“殺公者{杞}非{希烈}﹐有如荆棘損芝蘭。”《楚辞·东方朔<七谏·怨思>》:“行明白而曰黑兮﹐荆棘聚而成林。”{王逸}注:“荆棘多刺﹐以喻讒賊。”【3】喻艰险境地。{鲁迅}《华盖集·北京通信》:“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走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狭谷﹑火坑。”{清}{方文}《三月十九日》诗:“龍種陷荆棘﹐未審存與亡。”【4】泛指山野丛生多刺的灌木。{陈其通}《万水千山》第九幕第一场:“山岭上松柏挺立﹐石缝中荆棘繁茂﹐野菊盛开。”《老子》:“師之所處﹐荆棘生焉。”{汉}{班昭}《东征赋》:“睹{蒲城}之丘墟兮﹐生荆棘之榛榛。”《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我〕跳出荆棘叢中﹐面都刺碎。”{晋}{张载}《七哀》诗:“蒙籠荆棘生﹐蹊逕登童竪。”【5】芥蒂;嫌隙。{唐}{元稹}《苦乐相倚曲》:“君心半夜猜恨生﹐荆棘滿懷天未明。”{宋}{苏轼}《与刘宜翁书》:“胸中廓然﹐實無荆棘﹐竊謂可受先生之道。”{唐}{孟郊}《择友》诗:“雖笑未必和﹐雖哭未必戚﹐面結口頭交﹐肚裏生荆棘。”
荆棘列-汉语大词典
荆棘列
【1】见“荆棘剌”。
荆棘剌-汉语大词典
荆棘剌
亦作“[荆棘列]”亦作“[荆棘律]”【1】“緊急裏”三个字的谐音。{元}曲中常用来形容惊慌﹑紧张。{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荆棘剌怎動那!死没騰無回豁!”{元}{郑庭玉}《後庭花》第四折:“聽説道荆棘列半日﹐猛覷了呆打頦一會。”{元}{范康}《竹叶舟》第四折:“則見他荆棘律忙忙走着。哎﹐你個癡呆漢休來趕我!”
荆天棘地-汉语大词典
荆天棘地
【1】遍地荆棘。比喻艰险困厄的境地。{梁启超}《俄罗斯革命之影响》:“自兹以往﹐民間志士﹐荆天棘地﹐殆無所容。”{鲁迅}《集外集拾遗·<引玉集>後记》:“目前的{中国}﹐真是荆天棘地﹐所见的只是狐虎的跋扈和雉兔的偷生。”《恨海》第六回:“已經到了荆天棘地之中﹐再受那相思之苦﹐不要把他身子磨壞了。”
劈荆斬棘-汉语大词典
劈荆斬棘
【1】喻扫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尧山壁}《西柏坡颂诗》:“劈荆斩棘开新路﹐社会主义展宏图。”【2】砍伐荆棘。{陶尔夫}《伐木者旅行》:“{刘德昆}在前面﹐用他那柄小斧﹐劈荆斩棘﹐迂回前进。”
叢棘-汉语大词典
叢棘
【1】丛生的荆棘。{清}{刘大櫆}《金氏节母传》:“又嘗日暮自園中歸﹐失足墜道左叢棘中。”【2】古时囚禁犯人的地方,四周用荆棘堵塞,以防犯人逃跑,故称。《易·坎》:“係用徽纆﹐寘于叢棘。”{孔颖达}疏:“謂囚執之處﹐以棘叢而禁之也。”{唐}{陈子昂}《祭韦府君文》:“昔君夢奠之時﹐值余寘在叢棘﹐獄户咫尺﹐邈若山河。”{明}{沈鲸}《双珠记·狱中冤恨》:“智者比爲福堂﹐《羲經》謂之叢棘。笞杖徒流絞斬﹐皆吾掌握之中。”
地棘天荆-汉语大词典
地棘天荆
【1】谓到处布满荆棘。比喻环境恶劣。{朱谦良}《感怀和病侠》诗:“地棘天荆誰管得﹐此身權寄水雲邨。”
垂棘-汉语大词典
垂棘
【1】{春秋}{晋}地名,以产美玉著称。后借指美玉。{北周}{庾信}《谨赠司寇淮南公》诗:“{虢}亡垂棘返﹐{齊}平寳鼎歸。”《文选·班固<西都赋>》:“翡翠火齊﹐流耀含英﹐懸黎垂棘﹐夜光在焉。”{吕向}注:“懸黎﹑垂棘﹐皆璧也。”《左传·僖公二年》:“{晉}{荀息}請以{屈}産之乘與{垂棘}之璧﹐假道於{虞}以伐{虢}。”{杜预}注:“{垂棘}出美玉﹐故以爲名。”{唐}{元稹}《出门行》:“白珩無顔色﹐垂棘有瑕累。”
墟棘-汉语大词典
墟棘
【1】墟莽。{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吴王}〕殺敗吾民﹐鄙吾百姓﹐夷吾宗廟﹐國爲墟棘﹐身爲魚鼈﹐孤之怨{吴}﹐深於骨髓。”
寺棘-汉语大词典
寺棘
【1】大理寺的别称。古代听讼于棘木之下,大理寺为掌刑法的最高机关,故名。{宋}{王禹偁}《谪居感事》诗:“縣花聊主管﹐寺棘且羈縻。”自注:“予九年授大理評事﹐知{蘇州}{长洲縣}。”
大棘-汉语大词典
大棘
【1】官名。大理的别称。{明}{方以智}《通雅·官制》:“大棘﹐廷尉也。{鄭}氏《綺談》云:‘大理曰大棘。’”【2】极端穷困。《诗·大雅·抑》:“回遹其德﹐俾民大棘。”{郑玄}笺:“王反爲無常﹐維邪其行﹐爲貪暴﹐使民之財匱盡而大困急。”
天荆地棘-汉语大词典
天荆地棘
【1】天地间布满荆棘﹐喻世途或处境艰难。{李光}《集诗述感》之十四:“天荆地棘莽樊羅﹐豺虎縱横壓兩河。”《文明小史》第十二回:“我們的銀錢有限﹐他們的慾壑難填﹐必至天荆地棘﹐一步難行。”{明}{刘永锡}《行路难》诗:“雲漫漫兮白日寒﹐天荆地棘行路難。”
天棘-汉语大词典
天棘
【1】即天门冬。{唐}{杜甫}《巳上人茅斋》诗:“江蓮摇白羽﹐天棘蔓青絲。”{杨伦}笺注引《学林新编》:“‘天棘蔓青絲’﹐蓋天門冬﹐亦名天棘。其苗蔓生﹐好纏竹木上﹐葉細如青絲﹐寺院庭檻中多植之可觀。”参阅{宋}{朱翌}《猗觉寮杂记》。一说天棘指杨柳。见{宋}{惠洪}《冷斋夜话》。
嚴棘-汉语大词典
嚴棘
【1】指牢狱。古时于牢狱四周布棘,故称。《後汉书·寇荣传》:“尚書背繩墨﹐案空劾﹐不復質确其過﹐寘於嚴棘之下﹐便奏正臣罪。”{李贤}注:“嚴棘﹐謂獄也。”
困棘-汉语大词典
困棘
【1】困急。棘,通“急”。《宋书·索虏传》:“歸訴困棘﹐跂望綏拯。”{宋}{洪迈}《容斋五笔·虢巨贺兰》:“{張巡}受圍困棘。”
徹棘-汉语大词典
徹棘
【1】撤除试院门前棘枝。谓科举考试发榜后解禁。后多借指考试事务完毕。《旧五代史·周书·和凝传》:“貢院舊例﹐放榜之日﹐設棘於門及閉院門﹐以防下第不逞者。{凝}令徹棘啟門﹐是日寂無喧者﹐所收多才名之士。”{清}{秦朝釪}《消寒诗话》:“{乾隆}甲午夏五﹐家小阮以試士抵{滁州}﹐徹棘後﹐約游{醉翁亭}。”{明}{郑若庸}《玉玦记·对策》:“明鏡無塵﹐朱絲恒直﹐南宫裏已看徹棘﹐英雄濟濟蹌蹌﹐多少青霄門客。”
孔棘-汉语大词典
孔棘
【1】很紧急;很急迫。《诗·小雅·采薇》:“豈不日戒﹐{玁狁}孔棘。”{郑玄}笺:“孔﹐甚也;棘﹐急也。”{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考史五》:“邊事孔棘﹐御史有疏云:‘虜雖强﹐而必亡之勢已見。’”{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二·亓韩》:“王事孔棘﹐且君命不宿於家﹐不可以弟故遲君命。”{章炳麟}《军政府讨满洲檄》:“我國民伯叔兄弟﹐亦既燭其奸慝弗爲惑亂﹐以胡寇孔棘之故﹐惟奮起逐北﹐摧其巢穴﹐以爲中華種族請命。”【2】艰危;困窘。{南朝} {梁}{沈约}《郊居赋》:“伊皇祖之弱辰﹐逢時艱之孔棘。”{宋}{叶適}《梁父吟》:“喟余生之孔棘兮﹐邈不及夫七十二君。”{明}{李沂}《湾头虎》诗:“朝逐虎﹐暮逐虎﹐逐虎不得官長怒。窮民孔棘﹐匪惟伊虎之故。”
王棘-汉语大词典
王棘
【1】棘之坚善者。《仪礼·士丧礼》:“决用正﹐王棘若檡棘。”{郑玄}注:“王棘與檡棘﹐善理堅刃者。”{胡承珙}义疏:“《爾雅》﹐凡物之大者或有王名……蓋棘之善者亦以王名之。”
朽棘不彫-汉语大词典
朽棘不彫
同“[朽木不可雕]”【1】《魏书·恩倖传·赵修》:“小人難育﹐朽棘不彫﹐長惡不悛﹐豈容撫養。”
束棘-汉语大词典
束棘
【1】成束的荆棘。{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張易之}〕每歸私第﹐詔令居樓﹐仍去其梯﹐圍以束棘﹐無復女奴侍立。”
枳棘-汉语大词典
枳棘
【1】比喻艰难险恶的环境。《後汉书·黄琼传》:“{光武}以聖武天挺﹐繼統興業﹐創基冰泮之上﹐立足枳棘之林。”{李贤}注:“枳棘諭艱難。”【2】枳木与棘木。因其多刺而称恶木。常用以比喻恶人或小人。《文选·左思<咏史>》:“出門無通路﹐枳棘塞中塗。”{吕向}注:“枳棘﹐有刺之木﹐喻讒佞也。”《楚辞·刘向<九叹·愍命>》:“折芳枝與瓊華兮﹐樹枳棘與薪柴。”{王逸}注:“以言賤棄君子而育養小人。”{清}{李寅}《书邺侯传》诗:“但清{河朔}風塵易﹐欲掃宫庭枳棘難。”《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夫樹橘柚者﹐食之則甘﹐嗅之則香;樹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樹。”
枸棘-汉语大词典
枸棘
【1】灌木名,似枸杞。{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枸杞》〔集解〕引{苏颂}曰:“今人相傳謂枸杞與枸棘二種相類﹐其實形長而枝無刺者﹐真枸杞也。圓而有刺者﹐枸棘也﹐不堪入藥。”
柴棘-汉语大词典
柴棘
【1】比喻心计。{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深公}云:‘人謂{庾元規}名士﹐胸中柴棘三斗許。’”【2】荆棘。{明}{田汝成}《炎徼纪闻·岑猛》:“{華林}賊﹐來亦得;土兵來﹐死不測。黄狐跳梁白狐立﹐十家九家邏柴棘。”【3】犹柴瘠。{唐}{张说}《赠户部尚书河东公杨君神道碑》:“〔公〕年甫十六﹐先君捐館﹐七日絶飲﹐三年泣血﹐縞素有制﹐儒家歎其從禮﹐柴棘加等﹐議者憂其死孝。”
桃弧棘矢-汉语大词典
桃弧棘矢
【1】桃木制的弓,棘枝做的箭。旧俗用以辟邪。{唐}{韩鄂}《岁华纪丽·开冰》:“祭韭獻羔﹐桃弧棘矢﹐春治冰鑑﹐祭供夷盤。”亦省作“[桃棘矢]”﹑“[桃棘]”。《法苑珠林》卷五八:“丘墓之精名曰狼鬼﹐善與人鬭不休。爲桃棘矢﹐羽以鵄羽﹐以射之﹐狼鬼化爲飄風;脱履捉之﹐不能化也。”《史记·楚世家》:“昔我先王{熊繹}辟在{荆山}﹐蓽露藍蔞以處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王事。”《左传·昭公四年》:“桃弧棘矢﹐以除其災。”{杜预}注:“桃弓棘箭﹐所以禳除凶邪﹐將御至尊故。”{清}{高旭}《自题未济庐诗集》诗:“寫與人間都不識﹐那堪桃棘涕滂沱。”
桃棘矢-汉语大词典
桃棘矢
【1】见“桃弧棘矢”。
桃棘-汉语大词典
桃棘
【1】见“桃弧棘矢”。
梗棘-汉语大词典
梗棘
【1】犹阻塞。《新唐书·藩镇传·王廷凑》:“既薄賊鄙﹐饟道梗棘﹐樵蘇不繼﹐兵番休取芻蒸。”
桿棘-汉语大词典
桿棘
【1】喻愚顽。{元}{郝经}《浑源刘先生哀辞并序》:“格言義訓﹐雖屢得聞﹐而頑鈍椎魯之資﹐桿棘而不入。是以塵心槁思﹐渴而未沃也。”
棘茨-汉语大词典
棘茨
【1】荆棘蒺藜。{宋}{苏轼}《次韵子由东亭》:“遥知小檻臨廛市﹐定有新松長棘茨。”{宋}{苏辙}《祭张宫保文》:“公守{西蜀}時﹐予先君幅巾田服尺書見﹐公一見而知﹐曰:‘此鴻鵠困于棘茨。’”
棘籬-汉语大词典
棘籬
【1】用荆棘作成的篱笆。{唐}{卢纶}《酬李端長安寓民偶咏见寄》诗:“壞簷藤障密﹐衰菜棘籬深。”{宋}{苏轼}《浣溪沙》词:“旋抹紅妝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籬門。相挨踏破蒨羅裙。”【2】犹棘围。指科举时代的试院。{唐}{韦承贻}《策试夜潜纪长句于都堂西南隅》:“褒衣博帶滿塵埃﹐獨自都堂納巷回。蓬巷幾時聞吉語﹐棘籬何日免重來。”
棘橿-汉语大词典
棘橿
【1】棘木锄柄。{汉}{桓宽}《盐铁论·论勇》:“然{陳勝}無士民之資﹐甲兵之用﹐鉏耰棘橿﹐以破衡隆。”{王利器}校注引《说文·木部》:“橿﹐鉏柄名。”
棘列-汉语大词典
棘列
【1】古代群臣外朝时,立九棘区别九卿等级职位。“棘列”谓按等级职位排列。{明}{王世贞}《玄岳太和山赋》:“邇則香爐凝靄﹐玉燭華峙﹐九卿棘列﹐三公槐植。”
棘荆-汉语大词典
棘荆
【1】荆棘。泛指丛生的带刺小灌木。《秦併六国平话》卷中:“{朱亥}無謀先懼{秦}﹐要將金寳賂仇人;若非{周霸}真君子﹐{魏國}城池盡棘荆。”{宋}{梅尧臣}《和刘原父舍人乐郊诗》:“園荒久不治﹐道路生棘荆。”
棘刺-汉语大词典
棘刺
【1】喻障碍。{清}{郑燮}《仪真县江村茶社寄舍弟》:“一種新鮮活潑之氣﹐宜場屋﹐利科名﹐即其人富貴福澤享用﹐自從容無棘刺。”【2】喻刚直严正。《晋书·崔洪传》:“尋爲尚書左丞﹐時人爲之語曰:‘叢生棘刺﹐來自{博陵}。在南爲鷂﹐在北爲鷹。’”【3】荆棘芒刺。{清}{唐甄}《潜书·全学》:“士或遇蠭蠆而色變﹐觸棘刺而失聲。”《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鋒﹐難以治棘刺之端。”《列子·汤问》:“{飛衛}之矢先窮。{紀昌}遺一矢;既發﹐{飛衛}以棘刺之端扤之﹐而無差焉。”
棘户-汉语大词典
棘户
【1】科举试场。{宋}{苏辙}《观试进士呈试官》诗:“松庭散朝日﹐棘户啓秋風。”
棘寺-汉语大词典
棘寺
【1】泛指九卿官署。《北齐书·邢邵传》:“美榭高墉嚴壯於外﹐槐宫棘寺顯麗於中。更明古今﹐重遵鄉飲﹐敦進郡學﹐精課經業。”{唐}{骆宾王}《久戍边城有怀京邑》诗:“棘寺遊《三禮》﹐{蓬山}簉八儒。”【2】大理寺的别称。古代听讼于棘木之下,大理寺为掌刑狱的官署,故称。{宋}{陈亮}《甲辰答朱元晦书》:“五月二十五日﹐{亮}方得離棘寺而歸。”《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近者{沈長卿}以謗訕被鄉人訟送棘寺。”{唐}{刘长卿}《西庭夜燕喜评事兄拜会》诗:“棘寺初銜命﹐{梅仙}已誤身。”
棘署-汉语大词典
棘署
【1】指太常寺。{唐}{李商隐}《为濮阳公祭太常崔丞文》:“棘署選丞﹐仍見{譙元}之入;章臺辟掾﹐方喜{趙嘉}之來。”【2】大理寺的别称。{清}{厉荃}《事物异名录·宫室·贡院》:“歷代沿革﹐大理寺曰棘署﹐又曰北寺。”
棘土-汉语大词典
棘土
【1】古代狱外种棘,因以“棘土”指牢狱。{清}{钱谦益}《二哀诗·傅给事右君》:“數載梧垣抗疏聲﹐兩年棘土作書生。授經裝點窮門面﹐唱曲消磨苦性情。”自注:“{右君}效{黄霸}授經於予﹐每月夜行歌徧獄中。”
棘卿-汉语大词典
棘卿
【1】古代九卿的统称。{唐}以后专称大理寺卿。{宋}{洪迈}《容斋四笔·官称别名》:“{唐}人好以它名標榜官稱……司農爲走卿﹐大理爲棘卿。”{宋}{王谠}《唐语林·补遗四》:“凡言九寺﹐皆曰棘卿。《周禮》:‘三槐九棘。’槐者﹐懷也。上佐天子﹐懷來四夷。棘者﹐言其赤心以奉其君﹐皆三公九卿之任也。{唐}世惟大理得言棘卿﹐他寺則否。”
棘矢-汉语大词典
棘矢
【1】用棘枝做的箭。《左传·昭公十二年》:“昔我先王{熊繹}﹐辟在{荆山}……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禦王事。”{杜预}注:“桃弧﹐棘矢﹐以禦不祥。言{楚}在山林﹐少所出有。”{晋}{葛洪}《抱朴子·名实》:“彍棘矢而望高手於{渠廣}﹐策疲駑而求繼軌於{周穆}。”
棘鈎-汉语大词典
棘鈎
【1】犹言钩章棘句。形容文章艰涩难懂。{明}{田艺蘅}《留青日札·非文事》:“逮乎{嘉靖}﹐局面忽更:纖縟者麗而不雅﹐棘鈎者恠而不典﹐澶漫者濫而不裁。”
棘心-汉语大词典
棘心
【1】棘木之心。《诗·邶风·凯风》:“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朱熹}集传:“棘,小木,叢生,多刺,難長,而心又其稚弱,而未成者也……以凱風比母,棘心比子之幼時。”后以喻人子的稚弱或思亲之心。{晋}{陆云}《岁暮赋》:“變棘心之柔風兮﹐滋豐草之湛露。”{宋}{苏轼}《端午帖子词·皇太后阁》诗之四:“應將嬴女乘鸞扇﹐更助南風長棘心。”{唐}{刘禹锡}《送僧元暠南游序》:“小失怙恃﹐推棘心以求上乘。”{丁上左}《和龙丁华书伉俪唱和词原韵》:“凱風何故棘心吹﹐不語停針添線遲。”
棘針油-汉语大词典
棘針油
【1】旧时发油的一种。{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二折:“你看這鬏髻上扭的出棘針油﹐面皮上刮的下桃花粉。”
棘科-汉语大词典
棘科
【1】荆棘丛。{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三折:“你看祭臺和這墳臺﹐甎牆也那土牆﹐長出些箇棘科和這荆科。”
棘榛-汉语大词典
棘榛
【1】荆棘。{丁三在}《用秋叶赠亚子韵》:“徧地棘榛悲戰士﹐還鄉泉石著《潛夫》。”《南史·薛安都传》:“{任}榛大抵在{任城}界﹐積世逋叛所聚﹐棘榛深密﹐難爲用師﹐故能久自保藏。”
棘針科-汉语大词典
棘針科
亦作“[棘鍼科]”【1】荆棘丛。{元}{郑廷玉}《忍字记》第四折:“我行來到墳地側﹐[云]怎生這等荒疎了﹐[唱]長出些棘針科。”{元}{王晔}《桃花女》第四折:“一剗都是荆榛草莽﹐並不見甚麽小桃樹在那裏﹐元來被一箇棘鍼科遮着哩。”
棘鍼科-汉语大词典
棘鍼科
【1】见“棘針科”。
棘圍鎖院-汉语大词典
棘圍鎖院
【1】戒备森严的科举考场。{清}{孔尚任}《桃花扇·会狱》:“從來豪傑都向此中磨鍊﹐似在棘圍鎖院﹐分簾校賦篇。”
棘針門-汉语大词典
棘針門
【1】泛指官署。{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你便晨挑菜﹐夜看瓜﹐春種穀﹐夏澆麻﹐情取棘針門粉壁上除了差法。”
棘棗-汉语大词典
棘棗
【1】酸枣;酸枣树。《淮南子·兵略训》:“伐棘棗而爲矜﹐周錐鑿而爲刃。”{高诱}注:“棘棗﹐酸棗也。”
棘匕-汉语大词典
棘匕
【1】用棘木做的匕匙。《诗·大雅·大东》:“有饛簋飧﹐有捄棘匕。”{朱熹}集传:“棘匕﹐以棘爲匕。所以載鼎肉而升之於俎也。”
棘子-汉语大词典
棘子
【1】荆棘。{前蜀}{韦庄}《秦妇吟》:“大道俱成棘子林﹐行人夜宿牆匡月。”《三国志·魏志·管辂传》“兄弟三人﹐皆得躄疾”{裴松之}注引《管辂别传》:“兄弟躄來三十餘載﹐脚如棘子﹐不可復治。”{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作酢法》:“以棘子徹底攪之。”
棘蔓-汉语大词典
棘蔓
【1】荆棘藤蔓。{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已乃逾其上﹐從棘蔓中攀西北崖而上。”
棘柴-汉语大词典
棘柴
【1】荆棘。{明}{徐渭}《和葛景文》:“十丈高垣地﹐團團遶棘柴。”
棘霸-汉语大词典
棘霸
【1】{棘门}﹑{霸上}的并称。{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官名地名从省》:“六朝人稱黄門侍郎﹑散騎常侍爲黄散……{棘門}﹑{霸上}爲{棘}{霸}。”{晋}{潘岳}《西征赋》:“輕{棘}{霸}之兒戲﹐重{條侯}之倨貴。”
棘-汉语大词典
棘
《廣韻》紀力切,入職,見。【1】木名。即酸枣树。落叶灌木或乔木,枝上有刺。果实较枣小,味酸。核仁可入药,有健胃﹑安眠等作用。是{华北}地区常见的野生枣树。《诗·魏风·园有桃》:“園有棘﹐其實之食。”{毛}传:“棘﹐棗也。”《楚辞·刘向<九叹·愍命>》:“折芳枝與瓊華兮﹐樹枳棘與薪柴。”{王逸}注:“小棗爲棘。”《资治通鉴·梁简文帝大宝二年》:“使突騎左右守之﹐牆垣悉布枳棘。”{胡三省}注:“棘似棗而多刺。”【2】泛指有芒刺的草木。《墨子·非攻下》:“遝至乎{商王}{紂}﹐天不序其德﹐祀用失時……天雨肉﹐棘生乎國道。”{汉}{扬雄}《羽猎赋》:“斬叢棘﹐夷野草。”{唐}{韩愈}《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國公神道碑铭》:“或告曰:翦棘夷道﹐兵且至矣﹐請備之。”【3】刺,戳。{宋}{黄庭坚}《龙眠操》之一:“我爲直兮棘吾趾﹐我爲曲兮不如其已。”{宋}{岳珂}《桯史·龙见赦书》:“{亶}大怒﹐亟召{鈞}至﹐詰其説﹐未及對﹐以手劍剺其口﹐棘而醢之。”【4】指刺激。{林纾}《清中宪大夫揭阳姚公墓志铭》:“{梓方}秉其家訓﹐所爲文章﹐往往棘於有司之目﹐恒不得售。”【5】比喻艰难。{唐}{刘知幾}《史通·疑古》:“歷觀自古人君廢逐﹐若{夏桀}放於{南巢}……{楚帝}徙{郴}﹐語其艱棘﹐未有如斯之甚者也。”{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二》:“{唐}自{明皇}以後﹐天步多棘。”{明}{何景明}《封孺人墓志铭》:“及{張氏}中窘﹐夫人相{張公}集其家﹐至躬勤苦事﹐拮据鞠棘﹐亡有怨意。”【6】棱角。《诗·小雅·斯干》:“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鳥斯革。”{毛}传:“棘﹐稜廉也。”{孔颖达}疏:“言稜廉﹐則指矢鏃之角爲棘焉。”【7】古代群臣外朝时,立九棘为标帜,区别等级职位。《南史·恩倖传·陆验》:“{驗}竟以侵削爲能﹐數年遂登列棘﹐鳴佩珥貂﹐並肩英彦。”【8】见“棘棘”。【9】通“[亟]”。危急,急迫。《诗·小雅·出车》:“王事多難﹐維其棘矣。”{郑玄}笺:“棘﹐急也。”《新唐书·忠义传下·辛谠》:“賊將{李圓}焚{淮口}﹐{讜}曰:‘事棘矣﹐獨出可以求援。’”《明史·聂豹传》:“久之﹐寇患日棘﹐帝深以爲憂。”{林纾}《送高子益之官云南序》:“彼此不言﹐余已隱度邊事之棘。”【10】通“[戟]”。古兵器名。《左传·隐公十一年》:“{公孫閼}與{潁考叔}争車﹐{潁考叔}挾輈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杨伯峻}注:“棘即戟。”{唐}{柳宗元}《晋问》:“{太鹵}之金﹐{棠谿}之工﹐火化水淬﹐器備以充。爲棘爲矛﹐爲鎩爲鈎。”【11】通“[瘠]”。瘠薄。《吕氏春秋·任地》:“棘者欲肥﹐肥者欲棘。”{高诱}注:“棘﹐羸瘠也。”【12】古地名。{春秋}时{鲁}地。《左传·成公三年》:“秋﹐{叔孫僑如}圍{棘}﹐取{汶陽}之田。”{杨伯峻}注:“{棘}﹐{江永}《考實》據{杜}注以爲在今{山東}{肥城縣}南﹐{汶水}北八十里。”【13】古地名。{春秋}时{齐}地。《左传·昭公十年》:“{桓子}召{子山}﹐私具幄幕﹑器用﹑從者之衣履﹐而反{棘}焉。”{杨伯峻}注:“據《春秋輿圖》﹐{棘}在今{臨淄區}西北。”【14】古地名。{春秋}时{楚}地。《左传·昭公四年》:“冬﹐{吴}伐{楚}﹐入{棘}﹑{櫟}﹑{麻}﹐以報{朱方}之役。”{杨伯峻}注:“{棘}﹐今{河南}{永城縣}南。”【15】姓。{春秋}{卫}有{棘子成}。见《论语.颜渊》。
棘門-汉语大词典
棘門
【1】古代帝王外出,在止宿处插戟为门,称“棘門”。棘,通“戟”。《周礼·天官·掌舍》:“爲壇壝宫棘門。”{郑玄}注引{郑司农}曰:“棘門,以戟爲門。”又古代宫门插戟,故亦为宫门的别称。《战国策·楚策四》:“{楚考烈王}崩﹐{李園}果先入﹐置死士﹐止於棘門之内。”【2】指{棘门}军。{吴梅}《题天香石砚室棋谱》诗:“四大家法半淪亡﹐{棘門}{灞上}真兒戲。”【3】古地名。故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三》:“〔{咸陽}〕外郭有{都門}﹐有{棘門}。{徐廣}曰:‘{棘門}在{渭}北。’{孟康}曰:‘在{長安}北﹐{秦}時宫門也。’”《史记·绛侯周勃世家》:“{祝兹侯}{徐厲}爲將軍﹐軍{棘門}。”
棘蒬-汉语大词典
棘蒬
【1】即远志。药草名。
棘枳-汉语大词典
棘枳
【1】棘木与枳木。二者皆有刺。《後汉书·马融传》:“冒冒柘﹐槎棘枳﹐窮浚谷﹐底幽嶰。”
棘庭-汉语大词典
棘庭
【1】公卿的官署。{汉}{张衡}《周天大象赋》:“耀棘庭之金印﹐粲椒宫之玉齒。”
棘皮動物-汉语大词典
棘皮動物
【1】无脊椎动物的一门。全部海栖。外皮一般具有石灰质的刺状突起,身体球形﹑星形或圆棒形,生活在海底,运动缓慢或不运动,如海星﹑海胆﹑海参﹑海百合等。
棘手-汉语大词典
棘手
【1】荆棘刺手。比喻事情难办或难以对付。{清}{龚自珍}《在礼曹日与堂上官论事书》:“署中因循﹐憚於舉事﹐若再積數年﹐難保案牘無遺失者﹐他日必致棘手。”{沙汀}《还乡记》九:“{罗敦玉}觉得没一桩不容易﹐就只这件多少有点棘手。”《老残游记》第七回:“若止一縣之事﹐缺分又苦﹐未免稍形棘手﹐然亦非不能也。”{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七:“{余静}心里想{徐义德}真棘手﹐把一本难念的经掼在工会面前。”
棘藩-汉语大词典
棘藩
【1】棘刺的藩篱。《文选·张衡<西京赋>》:“揩枳落﹐突棘藩﹐梗林爲之靡拉﹐樸叢爲之摧殘。”{李善}注引{杜预}《左氏传注》:“藩﹐籬也。”
棘地-汉语大词典
棘地
【1】形容艰难的境地。{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补救世道文件四种》:“慨自水獸洪猛﹐黄神嘯吟﹐禮樂偕辮髮以同隳﹐情性與纏足而俱放……以致‘人心敗壞﹐道德淪亡’。誠當棘地之秋﹐寧啻‘杞天之慮’?”
棘塲-汉语大词典
棘塲
【1】考场。{清}{昭槤}《啸亭杂录·阿尔萨》:“朝廷奚必置棘塲﹐三載間取若干無用人﹐以爲殃民誤國之具?”
棘津-汉语大词典
棘津
【1】古代{黄河}津渡名。地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相传{周文王}师{姜尚}({吕尚})未遇时曾卖食于此。《左传·昭公十七年》:“九月丁卯﹐{晋}{荀吴}帥師涉自{棘津}。”{唐}{李白}《梁甫吟》:“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史记·游侠列传》:“昔者{虞舜}窘於井廩﹐{伊尹}負於鼎俎﹐{傅説}匿於{傅險}﹐{吕尚}困於{棘津}……此皆學士所謂有道仁人也﹐猶然遭此菑。”{张守节}正义:“《尉繚子》云{太公望}行年七十﹐賣食{棘津}云。”按﹐今本《尉缭子》作“盟津”。{宋}{秦观}《司马迁论》:“{傅説}匿於{傅巖}﹐{吕尚}困於{棘津}。”
棘徑-汉语大词典
棘徑
【1】布有荆棘的小路。{唐}{李翱}《释怀赋》:“斥通道而使蕪兮﹐戀棘徑之中絶。”
棘闈-汉语大词典
棘闈
【1】棘围。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士阶条例》:“棘闈應試之人﹐天囯干城之選。”{宋}{洪迈}《夷坚甲志·胡克己梦》:“吾夢棘闈晨啓﹐它人未暇進﹐獨先入坐堂上﹐今兹必首選。”{明}{汪廷讷}《种玉记·登隽》:“昨日裏對策棘闈﹐今日裏策名天府。”【2】{春秋}{楚}{棘邑}之门。{元}{岑安卿}《予观近时诗人往往有以前代台名为赋者辄用效颦·章华台》诗:“{棘}闈深閉魂魄飛﹐{申亥}負尸理淺土。”《左传·昭公十三年》:“〔{申亥}〕乃求王﹐遇諸{棘}闈以歸。夏五月癸亥﹐王縊于芋尹{申亥氏}。”{杜预}注:“{棘}﹐里名。闈﹐門也。”
棘扈氏-汉语大词典
棘扈氏
【1】古代传说{少昊}时的农官。{汉}{蔡邕}《独断》:“{棘扈氏}﹐農正﹐常謂{茅氏}﹐一曰掌人百果。”
棘翳-汉语大词典
棘翳
【1】蔓延交结的荆棘。亦谓荆棘蔓延交结覆盖。{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頂皆燒茅流土﹐無復棘翳。惟頂間時叢木一區﹐棘翳隨之。”{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往返躑躅﹐茅深棘翳﹐遍索不前。”
棘田-汉语大词典
棘田
【1】荆棘之田,荒田。《东观汉记·第五伦传》:“{倫}免官歸田里﹐不交通人物﹐躬與奴共發棘田種麥。”
棘楚-汉语大词典
棘楚
【1】荆棘。《吕氏春秋·应同》:“師之所處﹐必生棘楚。”{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同类相动》:“物固以類相召也﹐故以龍致雨﹐以扇逐暑﹐軍之所處以棘楚。”
棘槐-汉语大词典
棘槐
【1】“三槐九棘”的省称。代指公卿。{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旧相起授他官》:“以上十二公﹐皆以閣臣降斥﹐改授他官﹐或躓而再起﹐或一蹶不復﹐未有以服闋予告﹐重廁棘槐者。”{汉}{荀悦}《申鉴·政体》:“故先王之刑也﹐官師以成之﹐棘槐以斷之﹐情訊以寬之﹐朝市以共之﹐矜哀以恤之。”
棘矜-汉语大词典
棘矜
【1】戟柄。棘,通“戟”。{宋}{苏轼}《策别》十七:“天下有釁﹐鉏耰棘矜相率而剽奪者﹐皆嚮之小盜也。”{唐}{杜甫}《寄峡州刘伯华使君四十韵》:“鍊骨調情性﹐張兵撓棘矜。”《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陳勝}〕非有{孔}﹑{墨}﹑{曾子}之賢﹐{陶朱}﹑{猗頓}之富﹐然起窮巷﹐奮棘矜﹐偏袒大呼而天下從風。”{司马贞}索隐:“矜﹐今戟柄。棘﹐戟也。”
棘薪-汉语大词典
棘薪
【1】可以为薪的棘木。《诗·邶风·凯风》:“凱風自南﹐吹彼棘薪。”{朱熹}集传:“棘可以爲薪則成矣。”
棘門軍-汉语大词典
棘門軍
【1】《汉书·周亚夫传》载:{汉文帝}时,{匈奴}入侵。以{刘礼}屯兵{霸上},{徐厉}屯兵{棘门},{周亚夫}屯兵{细柳},以备胡。{文帝}亲自劳军,到{霸上}﹑{棘门}军,皆直驰而入;到{细柳}军,{周亚夫}军容整饬,以军礼相见。{文帝}感慨地称赞{周亚夫}:“此真將軍矣!鄉者{霸上}﹑{棘門}如兒戲耳,其將固可而虜也。”后因以“棘門軍”称纪律松弛的军队。{唐}{钱起}《送马员外拜官觐省》诗:“歸覲屢經{槐里}月﹐出師常笑{棘門}軍。”{唐}{独孤及}《得柳员外书戏答》诗:“説劍常宗{漆園}吏﹐戒嚴應笑{棘門}軍。”
棘端-汉语大词典
棘端
【1】犹棘猴。{南朝} {梁}{何逊}《又答江革》诗:“棘端雖非譬﹐至妙安可量。要知同罔象﹐然始見豪芒。”
棘針-汉语大词典
棘針
【1】喻指刺骨的寒气。{唐}{孟郊}《寒地百姓吟》:“無火炙地眠﹐半夜皆立號。冷箭何處來﹐棘針風騷勞。”【2】荆棘的芒刺。{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监禁》:“四週圍墻﹐務須堅峻﹐疊以棘針。”《晋书·文苑传·顾恺之》:“〔{顧愷之}〕嘗悦一鄰女﹐挑之弗從﹐乃圖其形於壁﹐以棘針釘其心﹐女遂患心痛。{愷之}因致其情﹐女從之﹐遂密去針而愈。”{元}{杨显之}《黑旋风》第三折:“大哥﹐那裏是那牢哩?[内應云]高牆兒矮門棘針屯着的便是。”
棘下生-汉语大词典
棘下生
【1】{战国}时,会聚在{棘下}的{齐国}学者的通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淄水》:“{鄭玄}答云:‘{齊}{田}氏時﹐善學者所會處也﹐{齊}人號之棘下生﹐無常人也。’”{章炳麟}《与王鸣鹤书》:“棘下生{左邱明}之學賴《史記》存﹐其故訓不絶如線。”
棘圍-汉语大词典
棘圍
【1】指科举时代的考场。{唐}﹑{五代}试士,以棘围试院以防弊端,故称。{宋}{黄庭坚}《博士王扬休碾密云龙同事十三人饮之戏作》诗:“棘圍深鎖{武成宫}﹐談天進士雕虚空。”{清}{钮琇}《觚賸·洪庙神梦》:“謂掇科第如拾芥﹐而久困棘圍﹐年將四十﹐始舉於鄉。”{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將棘圍守暖﹐把鐵硯磨穿。”【2】用荆棘圈成的场地。《宋史·李仕衡传》:“前守捕群盜妻子寘棘圍﹐{仕衡}至﹐悉縱罷之使去。”《新唐书·柳子华传》:“〔{柳}〕爲{昭應}令﹐檢校金部郎中﹑脩宫使。設棘圍於市﹐徇邑中曰:‘民有得{華清}瓦石材用﹐投圍中﹐踰三日不還者死。’不終日﹐已上積矣。營辦略足。”
棘人-汉语大词典
棘人
【1】《诗·桧风·素冠》:“庶見素冠兮,棘人欒欒兮,勞心慱慱兮。”{郑玄}笺:“急於哀慼之人。”后人居父母丧时,自称“棘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〇五回:“如果老頭子不死﹐他又何嘗有甚父喪大故向人借錢?又何故好好的自稱棘人?”{明}{孙仁孺}《东郭记·遍国中》:“素冠聊擬棘人欒﹐蕭索西風墓木盤。”{清}{周亮工}《清明闻同人各有饮所风雨荒园悽然有感》诗:“燧火偏迷羈旅路﹐清明獨上棘人心。”
棘正-汉语大词典
棘正
【1】古代掌狱讼之官。{宋}{叶適}《<罗袁州文集>序》:“{達父}頗愧恨……又太學屢與同舍議不合﹐遂自爲軍丞棘正﹐不肯涉翰墨畦町﹐宰縣守州﹐專以政事顯云。”
棘木之下-汉语大词典
棘木之下
【1】古代听讼的地方。《礼记·王制》:“史以獄成告於正﹐正聽之。正以獄成告於大司寇﹐大司寇聽之棘木之下。”{郑玄}注:“司寇聽之朝﹐王之外朝也。”《孔子家语·刑政》:“王命三公卿士﹐參聽棘木之下。”
棘盆-汉语大词典
棘盆
【1】用棘刺围绕起来的临时演出场地。{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元宵》:“自燈山至{宣德門樓}横大街﹐約百餘丈﹐用棘刺圍遶﹐謂之棘盆。内設兩長竿﹐高數十丈﹐以繒綵結束﹐紙糊百戲人物﹐懸於竿上﹐風動宛若飛仙。”{宋}{金盈之}《醉翁谈录》卷三:“以棘爲垣﹐所以節觀者﹐謂之棘盆……選諸絶藝者在棘盆中飛丸﹑走索﹑緣竿﹑擲劍之類。”
棘句-汉语大词典
棘句
【1】谓语句艰涩。亦形容苦心遣字造句。{清}{吴伟业}《梅村诗话》:“〔{楊廷麟}〕詩則好用奇思棘句﹐不甚合律。”{唐}{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及其爲詩﹐劌目鉥心﹐刃迎縷解﹐鉤章棘句﹐掐擢胃腎﹐神施鬼設﹐間見層出。”{宋}{陈师道}《寄晁载之兄弟》诗:“一聞七字心已識﹐鉤章棘句天與力。”
棘實-汉语大词典
棘實
【1】酸枣。{南朝}{梁元帝}《玄览赋》:“杏花發於露寒﹐棘實浮於{濛汜}。”{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二章第一节:“这位作官的人大概是穷得连饭都没有吃的﹐只是吃园里的桃子和棘实﹐所以他便大大的感伤起来。”
棘軸-汉语大词典
棘軸
【1】棘木做的车轴。《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淳于髠}曰:‘狶膏棘軸﹐所以爲滑也﹐然而不能運方穿。’”{司马贞}索隐:“棘軸﹐以棘木爲車軸﹐至滑而堅也。”
棘蘿-汉语大词典
棘蘿
【1】荆棘藤蔓。{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其左藥灶碑板俱存﹐而無字無人﹐棘蘿旁翳﹐無可問爲何人未竟之業。”
棘竹-汉语大词典
棘竹
【1】竹名。也叫笆竹﹑篱竹。{晋}{戴凯之}《竹谱》:“棘竹生{交州}諸郡﹐叢初有數十莖﹐大者二尺圍﹐肉至厚﹐實中﹐夷人破以爲弓﹐枝節皆有刺。”{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广动植三》:“棘竹一名笆竹﹐節皆有刺﹐數十莖爲叢﹐南夷種以爲城﹐卒不可攻。”
棘丞-汉语大词典
棘丞
【1】旧时掌管刑狱的大理寺丞的别称。{宋}{洪迈}《容斋五笔·棘寺棘卿》:“今人稱大理爲棘寺﹐卿爲棘卿﹐丞爲棘丞。”
棘垣-汉语大词典
棘垣
【1】以棘刺护墙。《元史·郝经传》:“驛吏棘垣鑰户﹐晝夜守邏﹐欲以動{經}﹐{經}不屈。”
棘院-汉语大词典
棘院
【1】科举时代的试院。古代试士,用棘围试院,以防止弊端,故称。《旧五代史·周书·和凝传》:“貢院舊例,放牓之日,設棘於門及閉院門,以防下第不逞者。”{元}{刘詵}《中秋留故居兄弟对月分韵得多字》:“棘院功名風雨過﹐柴門兄弟月偏多。”{清}{赵翼}《分校杂咏·封门》:“關鎖中分棘院深﹐外簾信息總沉沉。”
棘叢-汉语大词典
棘叢
【1】丛生的荆棘。比喻困境。{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学而篇四》:“{潛室}不與直截决去其疑﹐乃爲‘縱是有之’之説﹐則愈入棘叢。”
棘喉-汉语大词典
棘喉
【1】谓芒刺在喉。喻食物难以下咽或有话碍难出口。{清}{钱谦益}《<顾端文公文集>序》:“人所棘喉薄吻﹐噤不敢言者﹐皆自公發之。”{清}{钱谦益}《若活一百年》诗:“朝飱棘喉飯﹐夕飲攢眉酒。”
棘繭-汉语大词典
棘繭
【1】蚕名。因食棘叶而作茧,故称。亦指这种蚕结的茧。《尔雅·释虫》:“蟓﹑桑繭﹑雔由﹑樗繭﹑棘繭。”{郭璞}注:“食棘葉。”{邢昺}疏:“此皆蠶類作繭者﹐因所食葉異而異其名也。”{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棘茧》:“凡琴弦﹑弓弦絲﹑用柘養蠶﹐名曰‘棘繭’﹐謂最堅韌。”
棘箭-汉语大词典
棘箭
【1】以棘木造的箭。《左传·昭公四年》“桃弧﹑棘矢”{晋}{杜预}注:“桃弓﹑棘箭﹐所以禳除凶邪。”
棘下-汉语大词典
棘下
【1】{周}乐之一。《淮南子·齐俗训》:“{周}人之禮﹐其社用栗﹐祀竈﹐葬樹柏﹐其樂《大武》﹑《三象》﹑《棘下》﹐其服尚赤。”{高诱}注:“《三象》﹑《棘下》﹑《武象》﹐樂也。”【2】棘木之下。古代听讼的地方。{宋}{王谠}《唐语林·补遗四》:“九寺皆樹棘木﹐大理則于棘下訊鞠其罪。所謂‘大司寇聽刑於棘木之下’。”【3】{战国}时{齐国}学者会聚之地。参见“[棘下生]”。
棘木之聽-汉语大词典
棘木之聽
【1】谓公卿听讼断狱。《汉书·王尊传》:“臣等竊痛傷{尊}修身絜己﹐砥節首公……今一旦無辜制於仇人之手﹐傷於詆欺之文﹐上不得以功除罪﹐下不得蒙棘木之聽。”{颜师古}注引{张晏}曰:“《周禮》三槐九棘﹐公卿於下聽訟。”
棘地荆天-汉语大词典
棘地荆天
【1】到处都是荆棘。形容变乱后的残破景象或困难重重的处境。{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千年{遼}鶴﹐望人民城郭以愴神;何處銅駝﹐向棘地荆天而長涕。”{周实}《感事》诗之一:“要從棘地荆天裏﹐還我金剛不壞身。”
棘林-汉语大词典
棘林
【1】古代指九卿之位。{南朝} {陈}{徐陵}《让五兵尚书表》:“不期{枚乘}老叟忽降時恩﹐{馮唐}暮年見申明主﹐擢宰京邑﹐朝坐棘林。”【2】棘木之林。{晋}{左思}《吴都赋》:“{西蜀}之於{東吴}﹐大小之相絶﹐亦猶棘林螢燿而與夫樳木龍燭也。”【3】古代断狱的处所。《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自萌俗澆弛﹐法令滋彰﹐胏石少不寃之人﹐棘林多夜哭之鬼。”{李善}注引《春秋元命苞》:“樹棘槐﹐聽訟於其下。”【4】古代传说中的东方荒远之地。《淮南子·墬形训》:“八殥之外﹐而有八紘……東方曰{棘林}﹐曰{桑野}。”
棘澁-汉语大词典
棘澁
【1】犹艰涩。{清}{张岱}《陶庵梦忆·瑯嬛福地》:“夢坐其中﹐童子進茗果。積書滿架﹐開卷視之﹐多蝌蚪鳥跡霹靂篆文。夢中讀之﹐似能通其棘澁。”
棘環-汉语大词典
棘環
【1】犹拘禁。{宋}{范仲淹}《李公神道碑铭》:“盜有聚山林出爲郡邑之患者﹐先是係其妻子﹐棘環於通衢。”
棘猴-汉语大词典
棘猴
【1】{战国}{宋}有人请为{燕王}在棘刺的尖端刻猴,企图骗取优厚的俸禄;{燕王}发觉其虚妄,乃杀之。事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后以“棘猴”喻徒费心力或欺诈诞妄。{元}{贡师泰}《寄静庵上人》诗:“世事同蕉鹿﹐人心類棘猴。”{王闿运}《论文》:“人病在好名欲速﹐偷懶姑息﹐孰肯而刊楮七日以削棘猴?”{唐}{李白}《古风》之三五:“棘刺造沐猴﹐三年費精神。”{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一》:“棘猴玉楮﹐非不絶人倫﹑侔化工﹐幾於淫矣。”
棘棘-汉语大词典
棘棘
【1】象声词。{清}{胡其毅}《赠农家节妇》诗:“燈摇風雪寒﹐紡車猶棘棘。”【2】拘泥。{元}{揭傒斯}《处士杨君墓志铭》:“其讀書務求大意﹐不棘棘章句。”【3】刚直。{唐}{韩愈}《河南令张君墓志铭》:“〔{張署}〕遷尚書刑部員外郎﹐守法争議﹐棘棘不阿。”{清}{冯桂芬}《资政大夫汤公墓志铭》:“遇事敢言﹐棘棘不阿。”
棘牆-汉语大词典
棘牆
【1】谓墙上置棘。亦指置有荆棘的墙。《礼记·祭义》:“古者﹐天子諸侯必有公桑蠶室﹐近川爲之﹐築宫﹐仞有三尺﹐棘牆而外閉之。”{孔颖达}疏:“棘牆者﹐謂牆上置棘。”{宋}{俞文豹}《吹剑录》:“與韋布之士聯翩負籍﹐傴僂棘牆之下。”
楚棘-汉语大词典
楚棘
【1】荆棘。《管子·地员》:“其木宜蚖菕與杜松﹐其草宜楚棘。”{汉}{贾谊}《新书·劝学》:“昔者{南榮跦}醜聖道之忘乎己﹐故步陟山川﹐坌冒楚棘﹐彌道千餘百舍﹐重繭而不敢久息。”《晏子春秋·杂下十三》:“若部婁之未登﹐善﹐登之無蹊﹐維有楚棘而已。”
槐省棘署-汉语大词典
槐省棘署
【1】三公九卿的官署。《唐大诏令集·明堂灾告庙制》:“槐省棘署﹐百僚庶尹﹐宜竭乃誠﹐各揚其職。”
槐宫棘寺-汉语大词典
槐宫棘寺
【1】三公九卿的官署。《北史·邢邵传》:“美榭高墉﹐嚴壯於外;槐宫棘寺﹐顯麗於中。”
槐階棘路-汉语大词典
槐階棘路
【1】泛指三公九卿之位。《魏书·崔楷传》:“伏惟{皇魏}握圖臨宇﹐總契裁極﹐道敷九有﹐德被八荒。槐階棘路﹐實維英哲;虎門﹑麟閣﹐實曰賢明﹐天地函和﹐日月光曜。”
槐棘-汉语大词典
槐棘
【1】《礼记·王制》:“正以獄成告于大司寇,大司寇聽之棘木之下。大司寇以獄之成告于王,王命三公參聽之。”后因以“槐棘”指听讼的处所。《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四年》:“是故先王之制﹐雖有親﹑故﹑賢﹑能﹑功﹑貴﹑勤﹑賓﹐苟有其罪﹐不直赦也;必議於槐棘之下﹐可赦則赦﹐可宥則宥﹐可刑則刑﹐可殺則殺。”《三国志·魏志·高柔传》:“古者刑政有疑﹐輒議於槐棘之下。自今之後﹐朝有疑議及刑獄大事﹐宜數以咨訪三公。”【2】{周}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以定三公九卿之位。后因以“槐棘”喻指三公九卿之位。{晋}{葛洪}《抱朴子·审举》:“上自槐棘﹐降逮皁隸﹐論道經國﹐莫不任職。”{清}{赵翼}《哭王述庵侍郎》诗:“奏凱歸來大策勳﹐屢擢崇班到槐棘。”{南朝} {梁}{任昉}《桓宣城碑》:“將登槐棘﹐宏振綱網。”
榛棘-汉语大词典
榛棘
【1】犹荆棘。{宋}{曾巩}《秋怀》诗:“出門榛棘不可行﹐終歲蒿藜尚誰卹。”{汉}{王粲}《从军诗》之五:“城郭生榛棘﹐蹊徑無所由。”【2】引申为阻塞。{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一:“此三小人傷政害國﹐言路榛棘﹐外敵侵陵﹐可爲痛哭。”
樊棘-汉语大词典
樊棘
【1】荆棘篱笆。语本《诗·小雅·青蝇》:“營營青蠅,止于樊……營營青蠅,止于棘。”{明}{无名氏}《四贤记·致归》:“君家原是老書生﹐仕路須知有愛憎﹐營營樊棘止青蠅。”{宋}{叶適}《中奉大夫曾公墓志铭》:“朝衣負塗炭之羞而以冰玉自潔﹐青蠅蒙樊棘之誚而與鴻鵠偕逝。”
樲棘-汉语大词典
樲棘
【1】果木名。即酸枣。《孟子·告子上》:“今有場師,舍其梧檟,養其樲棘,則爲賤場師焉。”{赵岐}注:“樲棘,小棘,所謂酸棗也。”一说“樲”是酸枣,“棘”为荆棘。见{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樲棘》。
樹荆棘得刺, 樹桃李得蔭-汉语大词典
樹荆棘得刺, 樹桃李得蔭
【1】比喻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蒯公}大喜﹐想道:‘樹荆棘得刺﹐樹桃李得蔭’﹐若不曾中得這個老門生﹐今日身家也難保。”
檡棘-汉语大词典
檡棘
【1】木名。木理细密而坚韧,古用作射箭的扳指。《仪礼·士丧礼》:“決用正﹐王棘若檡棘。”{郑玄}注:“王棘與檡棘﹐善理堅刃者﹐皆可以爲決極﹐猶放弦也。”
欒棘-汉语大词典
欒棘
【1】《诗·桧风·素冠》:“棘人欒欒兮。”{毛}传:“棘,急也。欒欒,瘠貌。”意谓居父母之丧因哀痛而瘦瘠。后因以“欒棘”形容孝子的哀痛。{唐}{刘禹锡}《代郡开国公王氏先庙碑》:“早以欒棘傷生﹐晩成劇恙。”{唐}{张说}《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梁国文贞公碑》:“剖符{江}表﹐敦諭起復﹐衰麻外墨﹐欒棘内毁。”
戈棘-汉语大词典
戈棘
【1】戈戟。棘,通“戟”。{南朝} {宋}{谢灵运}《撰征赋》:“弧矢罄{楚孝}之心智﹐戈棘單{吴子}之精靈。”
晉棘-汉语大词典
晉棘
【1】指{春秋}{晋国}{垂棘}之地所产的美玉。{南朝} {梁}{范缜}《神灭论》:“是以{晉}{棘}﹑{荆}{和}﹐等價連城;驊騮﹑騄驪﹐俱致千里。”
沙棘-汉语大词典
沙棘
【1】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灰色,常有刺。叶线状披针形,被银色鳞毛。花极小,带黄色。 果实广椭圆形,橙黄色。耐旱,耐寒,生长迅速,根系特别发达,不择土壤,是一种优良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植物。叶和果可做饲料。
抱棘-汉语大词典
抱棘
【1】比喻像荆棘刺心一样难过。{明}{李东阳}《哭舍弟东山》诗之三:“慟哭三郎逝﹐淒涼二載過﹐我心方抱棘﹐汝淚復懸河。”
披荆斬棘-汉语大词典
披荆斬棘
【1】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或创业过程中扫除障碍,克服困难。语本《後汉书·冯异传》:“爲吾披荆棘,定{關中}。”{郑泽}《夏日感兴次钝根韵即以奉寄》:“披荆羡{熊繹}﹐篳路翩來栖。”《北史·申徽陆通传论》:“夙奉龍顔﹐早蒙任遇﹐效宣提﹐功預披荆。”{明}{无名氏}《鸣凤记·二相争朝》:“况此{河套}一方﹐沃野千里﹐我祖宗披荆斬棘﹐開創何難!”{朱自清}《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文学的道路》:“这却正见出他是在开辟着一条新的道路;而那披荆斩棘﹐也正是一个斗士的工作。”亦省作“[披荆]”。【2】斩除荆棘。{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二章第一节:“男子砍伐树木﹐披荆斩棘开辟土地。”{徐迟}《生命之树常绿·大勐龙和小勐仑》:“没有砍刀﹐根本没有立足之地。于是他们挥舞大砍刀﹐披荆斩棘﹐劈藤砍树。”
撤棘-汉语大词典
撤棘
【1】科举时代称考试工作结束。因放榜日关闭贡院﹐并于门口设置荆棘﹐以防落第者闯入喧闹﹐放榜后始撤去﹐故称。{清}{周亮工}《王王屋传》:“儂觀天下事未復雜以戲劇事﹐撤棘後﹐則某果已魁。”{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當未撤棘時﹐學使者{馮雲驤}籍三{川}名雋三十人﹐驗其得失。”《旧五代史·周书·和凝传》:“貢院舊例﹐放牓之日﹐設棘於門及閉院門﹐以防下第不逞者。{凝}令撤棘啓門﹐是日寂無喧者。”撤﹐一本作“徹”。
斬荆披棘-汉语大词典
斬荆披棘
同“[披荆斬棘]”【1】{清}{陈天华}《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吾民族以不撓不屈之氣概﹐與外族戰﹐與土蕃戰﹐與寒暑戰﹐卒能斬荆披棘﹐蕃育子孫至數百萬。”
肚裏生荆棘-汉语大词典
肚裏生荆棘
【1】犹言心怀不善。{唐}{孟郊}《择友》诗:“面結口頭交﹐肚裏生荆棘。”
火棘-汉语大词典
火棘
【1】常绿灌木,枝尖有刺,叶子椭圆形或倒披针形,花白色,果实球形,鲜红色,味甜稍涩,可以吃或用来酿酒,根皮可提取栲胶。
憂棘-汉语大词典
憂棘
【1】谓居父母之丧。《陈书·孝行传·谢贞》:“今在憂棘﹐晷漏將盡﹐歛手而歸﹐何所多念。”{宋}{岳飞}《辞太尉第四札子》:“臣伏自去春丁家憂棘﹐不復敢有榮官之念。”
慘棘-汉语大词典
慘棘
【1】严刻峻急。棘,通“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云萝公主》:“父兄共縶之﹐楚掠慘棘﹐幾於絶氣。”《新唐书·严郢传》:“逮捕{河中}觀察使{趙惠伯}下獄﹐楚掠慘棘﹐鍛成其罪。”
秋棘-汉语大词典
秋棘
【1】秋草。棘﹐草木之有刺者。《文选·刘琨<答卢谌>诗》:“茂彼春林﹐瘁此秋棘。”{李善}注:“秋棘﹐{琨}自喻也。”
白棘-汉语大词典
白棘
【1】灌木名。一名棘针。可入药。味辛寒﹐主治心腹痛﹐痈肿溃脓﹐止痛。{唐}{陈子昂}《观荆玉篇》诗序:“丙戌歲﹐余從左補闕{喬公}北征﹐夏四月﹐軍幕次{張掖河}﹐河洲草木無他異者﹐惟有仙人杖往往叢生……適有行人自謂能知藥者謂{喬公}曰:‘此白棘也。’”{宋}{苏轼}《又次前韵赠贾耘老》:“空餘白棘網秋蟲﹐無復青蓮出幽怪。”{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白棘》〔集解〕引{苏恭}曰:“棘有赤白二種﹐白棘莖白如粉﹐子葉與赤棘同。”
疾棘-汉语大词典
疾棘
【1】疾革。《文选·王俭<褚渊碑文序>》:“昔{柳莊}疾棘﹐{衛}君當祭而輟禮。”{李善}注:“《禮記》曰:{衛}有太史曰{柳莊}﹐寢疾。公曰:若疾革﹐雖當祭﹐必告也。”
空棘-汉语大词典
空棘
【1】空旷而荒芜。{汉}{袁康}《越绝书·内传陈成恒》:“昔者{吴王}分其人民之衆﹐以殘伐吾邦﹐殺敗吾民﹐圖吾百姓﹐夷吾宗廟﹐邦爲空棘﹐身爲魚鼈餌。”
穿荆度棘-汉语大词典
穿荆度棘
【1】穿越荆棘丛生处。喻多经艰难路途。《西游记》第六四回:“原來那{孫大聖}與{八戒}﹑{沙僧}﹐牽着馬﹐挑着擔﹐一夜不曾住脚﹐穿荆度棘﹐東尋西找。”
籬棘-汉语大词典
籬棘
【1】竹篱与荆棘。借指乡野。{宋}{俞文豹}《吹剑录》:“天子或都{許}﹐或都{長安}﹐或幸{洛陽}。宫室煨燼﹐越在籬棘間﹐{備}未嘗使一介行李詣行在所。”
艱棘-汉语大词典
艱棘
【1】指亲丧。{唐}{赵璘}《因话录·商下》:“余嘗聞外族長老説﹐{林甫}聞功曹名﹐欲見之﹐知在艱棘;後聞禫制已畢﹐令功曹所厚之人導意﹐請於{蕭君}所居側僧舍一見﹐遂許之。”{南朝} {梁}{任昉}《奏弹范缜》:“{縝}丁罹艱棘﹐曾不呼門﹐墨縗景附﹐頗同先覺。”【2】困苦, 危难。{唐}{刘知幾}《史通·疑古》:“歷觀自古人君廢逐﹐若{夏桀}放於{南巢}﹐{趙嘉}遷於{房陵}……語其艱棘﹐未有如斯之甚也。”【3】犹艰诘。晦涩曲折。{明}{屠隆}《与王元美先生书》:“惟{揚子雲}好奇﹐言言艱棘﹐後世而下﹐論者爲何?”
草棘-汉语大词典
草棘
【1】丛生的草木。比喻荒僻之地。{金}{元好问}《十二月六日》诗:“草棘荒山雪﹐煙花故國春。”《史记·匈奴列传》:“其得{漢}繒絮﹐以馳草棘中﹐衣袴皆裂敝﹐以示不如旃裘之完善也。”{宋}{辛弃疾}《永遇乐·检校停云新种杉松戏作》词:“古來池館﹐雲煙草棘﹐長使後人悽斷。”
茨棘-汉语大词典
茨棘
【1】蒺藜与荆棘。泛指杂草。语出《诗·小雅·楚茨》:“楚楚者茨,言抽其棘。”{郑玄}笺:“茨,蒺藜。伐除蒺藜與棘。”{宋}{苏轼}《东坡八首》诗序:“地既久荒﹐爲茨棘瓦礫之場。”{清}{唐孙华}《治圃》诗之二:“主人既不視﹐一任茨棘遮。”《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盛林莽之穢﹐豐鹿兔之藪﹐傷害農功﹐地繁茨棘。”【2】喻困难的处境。《後汉书·仲长统传》:“清絜之士﹐徒自苦於茨棘之閒﹐無所益損於風俗也。”
荼棘-汉语大词典
荼棘
【1】比喻遭遇极坏。{南朝} {梁}{江淹}《为萧太傅谢追赠父祖表》:“臣行阻祗玄﹐躬早荼棘﹐如創之痛﹐昃日不追。”
蒿棘-汉语大词典
蒿棘
【1】蒿草与荆棘。亦泛指野草。{南朝} {梁}{江淹}《思北归赋》:“步庭蕪兮多蒿棘﹐顧左右兮絶親賓。”{唐}{李约}《城南访裴氏昆季》诗:“村蹊蒿棘間﹐往往斷新耕。”
薝棘-汉语大词典
薝棘
【1】植物名。《山海经·中山经》:“又北五十二里﹐曰{合谷之山}﹐是多薝棘。”{郝懿行}笺疏:“《本草》云:‘天■冬一名顛棘。’即《爾雅》‘髦﹐顛棘’也。薝﹐《玉篇》云:‘丁敢切。’疑薝顛古字或通。”
藂棘-汉语大词典
藂棘
【1】古代拘留犯人之地。{宋}{苏辙}《祭亡嫂王氏文》:“兄坐語言收畀藂棘﹐竄逐{邾城}﹐無以自食。”《北史·高道穆传》:“如此則肺石之傍﹐怨訟可息﹐藂棘之下﹐受罪吞聲者矣。”《易·坎》:“係用徽纆﹐寘于叢棘。”{孔颖达}疏:“叢棘謂囚執之處﹐以棘叢而禁之也。”【2】丛生的荆棘。《汉书·息夫躬传》:“藂棘■■﹐曷可棲兮!發忠忘身﹐自繞罔兮!”
翦棘-汉语大词典
翦棘
【1】斩除荆棘。{唐}{韩愈}《许国公神道碑铭》:“翦棘夷道﹐兵且至矣﹐請備之。”{汉}{张衡}《西京赋》:“虞人掌焉﹐爲之營域﹐樊萊平場﹐柞木翦棘。”【2】以喻剪除奸宄。{明}{陈子龙}《赠文湛持先生》诗:“翦棘鋤奸自天植﹐赤鵷高秋見毛羽。”
設棘-汉语大词典
設棘
【1】设置障碍物﹐以加强警卫。语本《周礼·天官·掌舍》﹕“爲壇壝宫棘門。”棘门﹐一说为材门﹐一说以为门。{郑玄}注﹕“{鄭司農}云﹕‘棘門﹐以爲門。’{杜子春}云﹕‘棘門﹐或爲材門。’”{贾公彦}疏﹕“〔材門〕即是以材木爲門也。”《旧五代史·周书·和凝传》:“貢院舊例﹐放牓之日﹐設棘於門及閉院門﹐以防下第不逞者。”{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亲查阅》:“〔監倉〕四圍牆垣應增高者增高﹐應設棘者設棘。”
長棘-汉语大词典
長棘
【1】即长戟。《文选·陆机<辨亡论>上》:“虎臣毅卒﹐循江而守。長棘勁鎩﹐望飇而奮。”{李善}注引《尔雅》:“棘﹐戟也。”
險棘-汉语大词典
險棘
【1】犹险阻。《艺文类聚》卷六引{汉}{蔡邕}《京兆尹樊陵颂碑》:“進路孔夷﹐民清險棘。”《文选·左思<魏都赋>》:“榮其文身﹐驕其險棘。”{张铣}注:“{東吴}誇壯鏤身之卒以爲榮﹐{西蜀}亦不以德而務驕其險阻也。”
鉤棘-汉语大词典
鉤棘
【1】指刺人的草。{鲁迅}《集外集·<无题>诗》:“大野多鉤棘﹐長天列戰雲。”【2】即钩。{南朝} {宋}{谢灵运}《撰征赋》序:“所以鉤棘未曜﹐殞前禽於{金墉};威弧始彀﹐走鈒隼於{滑臺}。”【3】亦作“[鈎棘]”。犹株连﹐牵连。{清}{陈田}《明诗纪事辛籤·徐石麟》:“以斷鍊爲能事﹐以鉤棘爲精神﹐非復上皇慎獄之本意矣。”《金史·酷吏传序》:“{熙宗}迭興大獄﹐{海陵}翦滅宗室﹐鈎棘傅會﹐告姦上變者賞以不次。”【4】亦作“[鈎棘]”。形容文字艰涩﹐不流利。{清}{周亮工}《书影》卷三:“每向人抉摘其字句鈎棘﹑文義紕繆者﹐以爲姗笑。”《明史·文苑传序》:“{永}{宣}以還﹐作者遞興﹐皆沖融演迤﹐不事鉤棘。”{高凤谦}《论偏重文字之害》:“甚者以古僻之字﹐鉤棘之句﹐自炫所長。”
鉤章棘句-汉语大词典
鉤章棘句
亦作“[鈎章棘句]”【1】谓文辞之艰涩。《宋史·选举志一》:“時進士益相習爲奇僻﹐鉤章棘句﹐寢失渾淳。”{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六三:“其又一派学{秦}{汉}文之钩章棘句﹐以诘屈聱牙为能事。”{明}{宋濂}《曾君石表辞》:“爲文辭不務鉤章棘句﹐而一以理勝。”【2】谓作文之艰苦。{唐}{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及其爲詩﹐劌目鉥心﹐刃迎鏤解﹐鉤章棘句﹐搯擢胃腎。”{宋}{陈师道}《寄晁载之兄弟》诗:“鈎章棘句天與力﹐念子方壯我已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