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棠)是什么意思
柳护朱楼,海棠依阁-实用委婉语词典
柳护朱楼,海棠依阁
意为金黄色的柳条似是卫护着红色的楼房,海棠花则在楼阁静静的开放。语出清朱锡绶《幽梦续影》。
海棠花-实用委婉语词典
海棠花
幽姿淑态,云蒸霞蔚。又称“海红”、“蜀海棠”、“梨花海棠”等。有“花中神仙”之说。寓意睡美人,英气勃勃。
秋海棠-实用委婉语词典
秋海棠
欧美喻指女性的乳房。多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棠-古文观止词典
棠táng
【词性】:名词
古邑名。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金乡东,公元前718年鲁隐公在此观鱼(2)。《臧僖伯谏观鱼》:春,公将如棠观鱼者。——春天,鲁隐公在棠地观看捕鱼。《臧僖伯谏观鱼》:公矢鱼于棠。——鲁隐公在棠地陈设捕鱼器具。
棠姜-古文观止词典
棠姜táng jiāng
【词性】:名词
春秋时齐棠邑大夫棠公之妻,姜姓(1)。《晏子不死君难》:崔武子见棠姜而美之,遂取之。——崔武子看见棠姜觉得她漂亮,于是就娶了她。
棠-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棠táng
①树名,即杜梨。《史记·燕召公世家》:“召公巡行乡邑,有~树,决狱政事其下。”②地名。《左传·隐公五年》:“五年春,公将如~观鱼者。”(如:往。鱼者:捕鱼之人。)
垂丝海棠-现代汉语大词典
垂丝海棠chuí sī hǎi táng
【释义】:
落叶小乔木。高达5米。叶卵形或椭圆形,边缘有锯齿。春季开花,淡红色,花梗紫色,细长而下垂。果实倒卵形或梨形,略带紫色。中国广为栽培,供观赏。
海棠-现代汉语大词典
海棠hǎi táng
【释义】:
落叶乔木。叶子卵形或椭圆形,春季开花,白色或淡红色。品种颇多,供观赏。也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海棠果-现代汉语大词典
海棠果hǎi táng guǒ
【释义】:
落叶小乔木。叶卵圆至椭圆形,果圆形或卵圆形。树性强健、适应性强,耐涝、耐盐,抗寒力强。果实除生食外,大多供加工用。又名海红、秋子、柰子。
红棠棠-现代汉语大词典
红棠棠hóng táng táng
【释义】:
见“红堂堂”。
棠-现代汉语大词典
棠táng
【释义】:
①木名。有赤白两种。赤棠木理坚韧,果实涩而无味;白棠,也称甘棠、棠梨,果实似梨而小,可食,味甜酸。②姓。
棠梨-现代汉语大词典
棠梨táng lí
【释义】:
俗称野梨。落叶乔木。叶长圆形或菱形,花白色,果实小,略呈球形,有褐色斑点。可用做嫁接各种梨树的砧木。
棠棣-现代汉语大词典
棠棣táng dì
【释义】:
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
棣棠-现代汉语大词典
棣棠dì táng
【释义】:
落叶灌木。叶长椭圆状卵形,边缘有重锯齿。暮春开花,金黄色,单生于短枝顶端。栽培供观赏。产于我国和日本。花入药,能治肺热咳嗽、消化不良和风湿痹痛等症。
秋海棠-现代汉语大词典
秋海棠qiū hǎi táng
【释义】: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叶卵形。秋季开淡红色花。为我国著名观赏花卉,也见于日本和印度尼西亚。全草入药,有健胃、活血、止血和清热等作用。
伐棠-汉语大词典
伐棠
【1】《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召伯}辅佐{周武王},德政行于南国,百姓相戒勿剪伐其所憩之棠树。后遂以“伐棠”谓大臣未能如{召伯}之建功立业,以至国灭身亡。{清}{魏源}《定军山诸葛武侯祠》诗:“垂李緬{鄭國}﹐伐棠詠{江}{漢}。”
任棠-汉语大词典
任棠
【1】{东汉}隐者名。因其曾诱导太守{庞参}清明理政而闻名。{南朝} {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盡{任棠}置水之情﹐弘{郭伋}待期之信。”《後汉书·庞参传》:“{參}爲{漢陽}太守。郡人{任棠}者﹐有奇節﹐隱居教授。{參}到﹐先候之。{棠}不與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户屏前﹐自抱孫兒伏於户下﹐主簿白以爲倨。{參}思其微意﹐良久曰:‘{棠}是欲曉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拔大本薤者﹐欲吾擊强宗也。抱兒當户﹐欲吾開門恤孤也。’”{明}{唐顺之}《与李少卿中麓书》:“且賴兄爲邑人﹐當如古{澹羽}﹑{任棠}之徒﹐上裨有司之見聞﹐下以善道化誘鄉里﹐非兄之責而誰責也。”
坐棠-汉语大词典
坐棠
【1】传说{周武王}时,{召伯}巡行南国,曾憩甘棠树下,听讼决狱,百姓各得其所,赋诗以怀其德。见《诗·召南·甘棠》﹑{汉}{应劭}《风俗通·皇霸·六国》。后以“坐棠”为称颂官吏德政之典。{唐}{李白}《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序》:“老父不畏死﹐願留公以上聞。悦坐棠而餐風﹐庶刻石以賓美。”
垂絲海棠-汉语大词典
垂絲海棠
【1】海棠的一种。《广群芳谱·花谱十四·海棠一》:“垂絲海棠﹐樹生柔枝長蒂﹐花色淺紅﹐蓋山櫻桃接之而成﹐故花梗細長似櫻桃。其瓣叢密﹐而色嬌媚﹐重英向下﹐有若小蓮。”
召公棠-汉语大词典
召公棠
【1】见“召2棠”。
召伯棠-汉语大词典
召伯棠
【1】见“召2棠”。
召棠-汉语大词典
召棠
【1】《诗·召南·甘棠序》:“《甘棠》,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於南國。”{孔颖达}疏﹑{朱熹}集传并谓{召伯}巡行南土,布{文王}之政,曾舍于甘棠之下,因爱结于民心,故人爱其树,而不忍伤。后世因以“召棠”为颂扬官吏政绩的典实。《艺文类聚》卷七七引{南朝}{梁}{刘孝绰}《栖隐寺碑铭》:“{召}棠且思﹐{羊}碑猶泣。”《蕙风词话续编》卷一引{金}{李用章}《大常引·同知崔仲明生日》词:“{太行}千里政聲揚﹐問何處﹐是黄堂﹐遺愛幾時忘!試聽取﹐人歌《召棠》。”亦作“[召伯棠]”﹑“[召公棠]”。{清}{赵翼}《青山庄歌》:“令孫繼起爲方伯﹐分{陝}曾栽{召伯}棠。”{清}{赵翼}《瓯北诗话·诗人佳句二》引{燕人谒}《韩魏公相州祠堂记》诗:“有客能吟丞相柏﹐無人敢伐{召公}棠。”
彫棠-汉语大词典
彫棠
【1】植物名。《山海经·中山经》:“又北三十五里﹐曰{陰山}……其中多彫棠﹐其葉如榆葉而方﹐其實如赤菽﹐食之已聾。”
木瓜海棠-汉语大词典
木瓜海棠
【1】海棠之一种,结实如木瓜,可食。《广群芳谱·花谱十四·海棠一》:“木瓜海棠﹐生子如木瓜﹐可食。”
朱砂海棠-汉语大词典
朱砂海棠
【1】海棠花的一种。{宋}{陆游}《花时遍游诸家园》诗之七:“重萼丹砂品最高﹐可憐寂寞棄蓬蒿。”自注:“{小東門}外﹐有千葉朱砂海棠一株﹐奇麗絶代。”
桬棠-汉语大词典
桬棠
【1】木名。黄花,红果。《太平御览》卷九六一引《山海经》:“桬棠木出{崑崙山}﹐黄色赤實﹐味如李﹐食之使〔人〕不溺。”按﹐《山海经·西山经》作“沙棠”﹐谓“華黄赤實”。
棠-汉语大词典
棠
《廣韻》徒郎切,平唐,定。【1】木名。有赤白两种。赤棠木理坚韧,实涩无味;白棠,亦称甘棠﹑棠梨,实似梨而小,可食,味甜酸。《山海经·西山经》:“〔{崑崙之丘}〕有木焉﹐其狀如棠。”【2】指其果实。{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棠》:“棠熟時﹐收種之。”{宋}{王安石}《小姑》诗:“繽紛文空棠檝﹐綽約烟鬟獨桂旗。”【3】见“棠棠”。【4】通“[樘]”。车樘。《急就篇》卷三:“軹軾軫軨轙軜衡﹐蓋轑俾倪枙縛棠。”{颜师古}注:“棠﹐也﹐在車兩旁﹐以蹂距幰﹐使不得以崎也。”【5】通“[塘]”。《列子·黄帝》:“被髮行歌﹐而游於棠行。”{张湛}注:“棠﹐當作塘;行﹐當作下。”【6】古地名。{春秋}{鲁}邑。《春秋·隐公五年》:“公矢魚於{棠}。”{杨伯峻}注:“{棠}﹐地名﹐今{山東省}{魚臺}新縣治西南有{觀魚臺}址云。”【7】古地名。{春秋}{齐}邑。《春秋·襄公六年》:“乙未﹐{王湫}帥師及{正輿子}﹑{棠}人軍{齊}師﹐{齊}師大敗之。”{杨伯峻}注:“{棠}﹐{萊國}之邑﹐疑在今{山東}{平度縣}東南。或以{山東}{即墨縣}南八十里之地當之﹐恐{萊}之國境不及此。”【8】古地名。{春秋}{楚}地。《左传·襄公十四年》:“秋﹐{楚子}爲{庸浦}之役故﹐{子囊}師于{棠}﹐以伐{吴}。”{杨伯峻}注:“{棠}﹐今{江蘇}{六合縣}稍西而北二十五里。”
棠樹政-汉语大词典
棠樹政
【1】喻惠政。{唐}{许浑}《郡斋夜坐寄旧乡二侄》诗:“三月已乖棠樹政﹐三年空負竹林期。”亦省作“[棠政]”。{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二》:“明年﹐甘露復降殿前樹。從事{馮巡}﹑主簿{華操}等相與褒樹﹐表勒棠政。”
棠棃館-汉语大词典
棠棃館
【1】即{棠梨宫}。《文选·扬雄<甘泉赋>》“度{三巒}兮偈{棠棃}”{唐}{李周翰}注:“度{三巒山}﹐息{棠棃館}。”
棠榦-汉语大词典
棠榦
【1】比喻国家的栋梁之才。{晋}{陆云}《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朝隕棠榦﹐邦喪國輝。”
棠棣-汉语大词典
棠棣
【1】木名。即郁李。《晋书·索靖传》:“芝草蒲陶還相繼﹐棠棣融融載其華。”{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竹林》:“《詩》云:‘棠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按﹐此为逸诗。《论语·子罕》引作“唐棣”。【2】《诗·小雅·常棣》篇,是一首申述兄弟应该互相友爱的诗。“常棣”也作“棠棣”。后常用以指兄弟。{唐}{张九龄}《和苏侍郎小园夕霁寄诸弟》:“興屬蒹葭變﹐文因棠棣飛。人倫用忠厚﹐帝德已光輝。”{三国} {魏}{曹植}《求通亲亲表》:“中詠《棠棣》匪他之誡﹐下思《伐木》友生之義。”{明}{沈鲸}《双珠记·遗珠入宫》:“棠棣久飄零﹐幾回寂寂﹐聞鳥頓心驚。”{宋}{苏轼}《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其韵并寄茶二十一片》:“棠棣並爲天下士﹐芙蓉曾到海邊郛。”【3】花名。俗称棣棠。花黄色,春末开。{唐}{李商隐}《寄罗劭兴》诗:“棠棣黄花發﹐忘憂碧葉齊。”{冯浩}笺注:“《爾雅》分列唐棣﹑栘﹐棠棣﹑棣﹐而疏以《召南·唐棣之華》﹑《小雅·常棣之華》分屬之。《本草》合引於郁李下。今且未細剖﹐而其花或白或赤﹐皆不言黄。故{程氏}謂今人園圃中有名棣棠者﹐花繁黄色﹐{義山}其指此耶?所揣頗似之矣。”
棠朹子-汉语大词典
棠朹子
【1】山楂的一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二·山楂》:“一種小者﹐山人呼爲棠朹子﹑茅楂﹑猴楂﹐可入藥用。樹高數尺……實有赤﹑黄二色﹐肥者如小林檎﹐小者如指頭﹐九月乃熟。”
棠樹-汉语大词典
棠樹
【1】棠梨树。《史记·燕召公世家》:“{召公}巡行鄉邑,有棠樹,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懷棠樹不敢伐,哥詠之,作《甘棠》之詩。”后因以“棠樹”喻惠政。{唐}{黄滔}《鄜畤李相公》诗:“遊子不緣貪獻賦﹐永依棠樹託蓬根。”{唐}{刘禹锡}《寄陕州姚中丞》诗:“相思望棠樹﹐一寄商聲謳。”
棠陰-汉语大词典
棠陰
【1】棠树树荫。{唐}{戴叔伦}《抚州对事後送外生宋垓归饶州觐侍呈上姊夫》诗:“石壁轉棠陰﹐{鄱陽}寄茅室。”【2】《淮南子·览冥训》:“日入{落棠}。”{高诱}注:“{落棠},山名,日所入也。”后因以“棠陰”指光阴。《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凡我僚舊﹐均哀共戚。怨天德之無厚﹐痛棠陰之不留。”{吕向}注:“言其光陰不復留也。”【3】喻惠政或良吏的惠行。{南朝}{梁简文帝}《罢丹阳郡往与吏民别》诗:“柳栽今尚在﹐棠陰君詎憐。”{唐}{刘长卿}《馀干夜宴奉饯前苏州韦使君新除婺州作》诗:“幸容棲託分﹐猶戀舊棠陰。”{清}{钱谦益}《南京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谭性教授承德郎》:“棠陰遍{陳}{汝}之間﹐尸祝在{黄}{韓}之後。”{宋}{王禹偁}《暴富送孙何入史馆》诗:“二年佐棠陰﹐眼黑怕文簿。躍身入三舘﹐爛目閲四庫。”
棠梨宫-汉语大词典
棠梨宫
【1】泛指帝宫。{唐}{李嘉祐}《送马将军奏事毕归滑州使幕》诗:“{棠梨宫}裏瞻龍衮﹐{細柳營}前著豹裘。”【2】{汉}宫名。《三辅黄图·甘泉宫》:“{棠梨宫}在{甘泉苑}垣外{雲陽}三十里。”
棠溪-汉语大词典
棠溪
【1】见“棠谿”。
棠梨-汉语大词典
棠梨
亦作“[棠棃]”【1】{汉}宫名。{汉}{司马相如}《上林赋》:“下{棠棃}﹐息{宜春}。”《汉书·扬雄传上》:“回車而歸﹐度{三巒}兮偈{棠棃}。”【2】俗称野梨。落叶乔木,叶长圆形或菱形,花白色,果实小,略呈球形,有褐色斑点。可用做嫁接各种梨树的砧木。{唐}{元稹}《村花晩》诗:“三春已暮桃李傷﹐棠梨花白蔓菁黄。”{清}{龚自珍}《说昌平州》:“其木多文杏﹑蘋婆﹑柿﹑棠梨。”{三国} {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蔽芾甘棠》:“甘棠﹐今棠棃﹐一名杜棃。”
棠苧襴衫-汉语大词典
棠苧襴衫
【1】古代士人的一种衣服。《新唐书·车服志》:“{太宗}時﹐又命七品服龜甲雙巨十花綾﹐色用緑。九品服絲布雜綾﹐色用青。是時士人以棠苧襴衫爲上服﹐貴女功之始也。”
棠户-汉语大词典
棠户
【1】指施行惠政的官署。{唐}{张垍}《奉和岳州山城》:“訟虚棠户曙﹐觀静竹簷曛。”
棠棠-汉语大词典
棠棠
【1】盛貌。《隶释·汉司隶校尉鲁峻碑》:“棠棠忠惠﹐令德孔孔。”
棠銕-汉语大词典
棠銕
【1】铠甲名。{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王僚}乃被棠銕之甲三重﹐使兵衛陳於道﹐自宫門至於{光}家之門。”
棠木舫-汉语大词典
棠木舫
【1】棠木所制的船。《红楼梦》第四十回:“那{姑蘇}選來的幾個駕娘﹐早把兩隻棠木舫撐來。”
棠政-汉语大词典
棠政
【1】见“棠樹政”。
棠棃-汉语大词典
棠棃
【1】见“棠梨”。
棠華-汉语大词典
棠華
【1】棠棣之花。{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至如《雅》詠棠華﹐或黄或白;《騷》述秋蘭﹐緑葉紫莖。”按﹐《诗·小雅》有《裳裳者华》篇﹐{朱熹}集传引{董氏}曰:“〔裳﹐〕古本作常﹐常棣也。”常棣﹐即棠棣。
棠梂子-汉语大词典
棠梂子
【1】山楂的一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二·山楂》。参见“[棠朹子]”。
棠棣碑-汉语大词典
棠棣碑
【1】谓兄弟碑。歌颂{唐}{贾敦颐}{贾敦实}兄弟功德的石碑。《旧唐书·良吏传上·贾敦实》:“初{敦頤}爲{洛州}刺史﹐百姓共樹碑于大市通衢。及{敦實}去職﹐復刻石頌美﹐立于兄之碑側。時人號爲‘棠棣碑’。”
棠谿-汉语大词典
棠谿
亦作“[棠溪]”【1】{春秋}{楚}地名。{战国}时属{韩}。故址在今{河南}{遂平县}西北。出利剑。{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所幸者{杜君卿}典標八目﹐偶存{棠溪}之碎金;{于志寧}志貫五朝﹐間具{崑山}之片玉。”《战国策·韩策一》:“{韓}卒之劍戟﹐皆出於{冥山}﹑{棠谿}﹑{墨陽}﹑{合伯膊}。”【2】古代一种名贵的宝剑。因出{棠溪},故称。{汉}{刘向}《九叹·怨思》:“執棠谿以刜蓬兮﹐秉干將以割肉。”{汉}{王充}《论衡·率性》:“世稱利劍有千金之價。棠谿﹑魚腸之屬﹐龍泉﹑太阿之輩﹐其本鋌﹐山中之恒鐵也﹐冶工鍛煉﹐成爲銛利。”
棠櫓-汉语大词典
棠櫓
【1】舟名。《类说》卷六引《海物异名记·海鸥棠橹》:“{越}人水戰﹐凌波赴敵則有‘海鷗’﹐舟名也﹐又曰‘穿行魚’。流浴波不溺則有‘棠櫓’﹐如棠不沉也。”
棠郊成政-汉语大词典
棠郊成政
【1】犹言棠树政。{宋}{柳永}《永遇乐》词:“甘雨車行﹐仁風扇動﹐雅稱安黎庶。棠郊成政﹐槐府登賢﹐非久定須歸去。”
棠芾-汉语大词典
棠芾
【1】《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树木茂盛﹑浓荫覆蔽貌。后因以“棠芾”喻惠政。{宋}{李昴英}《贺新郎·陪广帅方右史登越台》词:“清明官府歌棠芾。且蕭閒事外﹐下看玉城珠市。”
棠茇-汉语大词典
棠茇
【1】指{周}{召公}{奭}居止其下的棠树。{宋}{梅尧臣}《右丞李相公自洛移镇河阳》诗:“瓜亭猶接軫﹐棠茇自敷條。”
棠頌-汉语大词典
棠頌
【1】指《诗·召南·甘棠》的歌颂之辞。该篇歌颂{周}{召公奭}巡行南国,在棠树下听讼断案的惠政,故称。{唐}{孟郊}《和宣州钱判官使院厅前石楠树》:“始覺石楠詠﹐價傾賦《兩都》。棠頌庶可比﹐桂詞難以踰。”
棣棠-汉语大词典
棣棠
【1】《诗·小雅》有《常棣》篇,《诗序》谓为{召公}宴兄弟所作。常棣,亦作“棠棣”,又作“棣棠”。因以“棣棠”喻兄弟。{明}{陈汝元}《金莲记·小星》:“我{杭}城久滯﹐{蜀}道遠違﹐豈無桑梓之懷﹐更起棣棠之恨。”【2】蔷薇科。落叶灌木。叶长椭圆状卵形,边缘有重锯齿。暮春开花,金黄色,单生于短枝顶端。栽培供观赏。{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驾回仪卫》:“是月季春﹐萬花爛熳﹐牡丹芍藥﹐棣棠木香﹐種種上市。”
沙棠船-汉语大词典
沙棠船
【1】即沙棠舟。{南朝} {梁}{庾肩吾}《奉和泛舟汉水往万山应教》:“桂棹沙棠船﹐飄揚横大川。”
沙棠屐-汉语大词典
沙棠屐
【1】一种木屐。以沙棠木做底。底下一般有齿,便于践泥﹑踏雪及登山。《红楼梦》第四九回:“〔{寶玉}〕披了玉針蓑﹐戴上金藤笠﹐登上沙棠屐﹐忙忙的往{蘆雪庵}來。”
沙棠-汉语大词典
沙棠
【1】传说中的一种玉名。《淮南子·墬形训》:“上有木禾﹐其修五尋。珠樹﹑玉樹﹑璇樹﹑不死樹在其西;沙棠﹑琅玕在其東。”{高诱}注:“沙棠﹑琅玕皆玉名也﹐在木禾之東也。一説﹐沙棠﹐木名也。”【2】木名。木材可造船,果实可食。《山海经·西山经》:“〔{昆侖之丘}〕有木焉﹐其狀如棠﹐黄華赤實﹐其味如李而無核﹐名曰沙棠;可以禦水﹐食之使人不溺。”{晋}{郭璞}《沙棠》诗:“安得沙棠﹐制爲龍舟﹐汎彼滄海﹐眇然遐遊。”《吕氏春秋·本味》:“果之美者﹐沙棠之實。”{清}{吴兆骞}《同陈子长坐毡帐中话吴门旧游歌》:“沙棠之槳雲母舟﹐美人玉袖搊箜篌。”【3】指这种植物的果实。{谭作民}《噩梦》诗:“餐沙棠﹐飲沆瀣。”{南朝} {宋}{傅亮}《芙蓉赋》:“豈呈芬於芷蕙﹐將越味於沙棠。”
沙棠舟-汉语大词典
沙棠舟
【1】用沙棠木造的船。语本{晋}{王嘉}《拾遗记·前汉下》:“ 帝常以三秋閑日,與{飛燕}戲於{太液池},以沙棠木爲舟,貴其不沉没也。”后多以“沙棠舟”指游船。{清}{孙临}《江南曲》:“沙棠舟﹐窈窕女﹐蜚襳垂髾雜白褚。”{唐}{李白}《江上吟》:“木蘭之枻沙棠舟﹐玉簫金管坐兩頭。”{宋}{周邦彦}《长相思·舟中作》词:“沙棠舟﹐小棹遊。”
海棠-汉语大词典
海棠
【1】落叶乔木。叶子卵形或椭圆形,春季开花,白色或淡红色。品种颇多,供观赏。亦指这种植物的果实。{唐}{裴廷裕}《蜀中登第答李搏六韵》:“{蜀}柳籠堤烟矗矗﹐海棠當户燕雙雙。”{宋}{李清照}《如梦令》词:“試問捲簾人﹐却道‘海棠依舊’。”{明}{谢谠}《四喜记·红楼遣思》:“前春共賞海棠開。”{老舍}《离婚》第十四:“脸上虽瘦了些﹐可是腮上的颜色近于海棠。”
海棠梨-汉语大词典
海棠梨
【1】即海棠果。参见“[海棠果]”。
海棠果-汉语大词典
海棠果
又名“[柰子]”又名“[秋子]”又名“[海紅]”【1】落叶小乔木。叶卵圆至橢圆形,果圆形或卵圆形。树性强健﹑适应性强,耐涝﹑耐盐,抗寒力强。果实除生食外,大多供加工用。
愛棠-汉语大词典
愛棠
【1】《左传·襄公十四年》:“{武子}之德在民,如{周}人之思{召公}焉,愛其甘棠,况其子乎?”{杜预}注:“{召公}{奭}聽訟,舍於甘棠之下,{周}人思之,不害其樹,而作勿伐之詩,在《召南》。”后以“愛棠”为称颂地方官德政之典。{唐}{刘禹锡}《奉送裴司徒令公自东都留守再命太原》诗:“愛棠餘故吏﹐騎竹見新童。”
憩棠-汉语大词典
憩棠
【1】《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敗,{召伯}所憩。”此为{周}人怀念{召伯}德政的颂诗。后因以“憩棠”喻地方官的德政。{宋}{梅尧臣}《送棣州唐虞部》诗:“風俗已如此﹐憩棠無訟争。”
甘棠遺愛-汉语大词典
甘棠遺愛
【1】旧时对已卸职的地方长官的颂词。《冷眼观》第七回:“做父母官的能愛民如子﹐替百姓伸冤理屈……地方上紳民無以爲報﹐就公衆捐建這座去思碑﹐以爲甘棠遺愛的紀念。”
甘棠-汉语大词典
甘棠
【1】木名。即棠梨。{宋}{张孝祥}《青玉案·饯别刘恭父》词:“甘棠庭院﹐芰荷香渚﹐盡是相思處。”《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陆玑}疏:“甘棠﹐今棠梨﹐一名杜梨。”【2】《史记·燕召公世家》:“{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於北{燕}……{召公}巡行鄉邑,有棠樹,决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懷棠樹不敢伐,哥詠之,作《甘棠》之詩。”后遂以“甘棠”称颂循吏的美政和遗爱。{汉}{王褒}《四子讲德论》:“非有聖智之君﹐惡有甘棠之臣?”《隶释·汉赵相雍劝阙碑》:“至{趙國}府君﹐在官五載﹐莅政清平﹐有甘棠之化。”{元}{武汉臣}《玉壶春》楔子:“三年爲吏在{錢塘}﹐近奉徵書入{建章}。自省循良無實政﹐終慙父老説甘棠。”{明}{王玉峰}《焚香记·赴任》:“乘遭遇﹐甘棠定擬政聲馳。”
白棠-汉语大词典
白棠
【1】植物名。一名棠梨。《管子·地员》:“其草宜苹蓨﹐其木宜白棠。”{三国} {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蔽芾甘棠》:“甘棠﹐今棠梨﹐一名杜梨﹐赤棠也。與白棠同耳﹐但子有赤白美惡﹐子白色爲白棠﹐甘棠也﹐少酢滑美。”
發棠-汉语大词典
發棠
【1】《孟子·尽心下》:“{齊}饑。{陳臻}曰:‘國人皆以夫子將復爲發{棠}﹐殆不可復。’”{棠}﹐{齐}地名。{孟轲}为推行仁政﹐曾就{齐}饥劝{齐宣王}发放{棠城}积谷赈济贫民。后因谓开仓赈济为“發{棠}”。
西府海棠-汉语大词典
西府海棠
【1】海棠名种之一。《红楼梦》第十七回:“那一邊是一樹西府海棠﹐其勢若傘﹐絲垂金縷﹐葩吐丹砂。”{清}{赵翼}《青山庄歌》:“西府海棠移釦砌﹐{上林}盧橘植雕闌。”
蜀都海棠-汉语大词典
蜀都海棠
【1】指原产{蜀}都的海棠。《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每遇春間﹐有豔草奇葩﹐朱英紫萼﹐嫩緑嬌黄﹐有……{東都}芍藥﹑{蜀}都海棠。”
蕙棠-汉语大词典
蕙棠
【1】木名。{汉}{刘桢}《鲁都赋》:“其木則赤桋﹑青松﹑文莖﹑蕙棠﹐洪榦百圍﹐高徑穹皇。”《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三百里﹐曰{中皇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蕙棠。”
紅棠棠-汉语大词典
紅棠棠
【1】见“紅堂堂”。
赤棠-汉语大词典
赤棠
【1】一种野生的梨树, 果实赤色。又名杜﹑杜梨﹑甘棠或棠梨。《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三国}{吴}{陆玑}疏:“甘棠﹐今棠梨﹐一名杜梨﹐赤棠也……子澀而酢﹐無味。俗語云‘澀如杜’是也。赤棠木理韌﹐亦可以作弓榦。”《诗·唐风·杕杜》“有杕之杜”{毛}传:“杜﹐赤棠也。”《管子·地员》:“其木宜赤棠。”{尹知章}注:“棠﹐杜梨﹐子赤者名赤棠。”
貼梗海棠-汉语大词典
貼梗海棠
【1】植物名。海棠的一种。{明}{王象晋}《群芳谱·海棠》:“海棠有四種﹐皆木本。貼梗海棠叢生﹐花如胭脂。”{明}{王象晋}《群芳谱·海棠》:“貼梗海棠花五出﹐初極紅﹐如胭脂點點然;及開則漸成纈暈;至落則若宿粧淡粉矣。葉間或三或五﹐蕋如金粟﹐鬚如紫絲﹐實如梨﹐大如櫻桃﹐至秋熟﹐可食﹐其味甘而微酸。”
野棠-汉语大词典
野棠
【1】果木名。即棠梨。{唐}{储光羲}《送姚六昆客任会稽何大蹇任孟县》诗:“野棠春未發﹐田雀暮成羣。”{南朝} {梁}{沈约}《早发定山》诗:“野棠開未落﹐山櫻發欲然。”{宋}{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词:“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薛祥生}注:“野棠﹐即棠梨﹐二月開白花﹐結實如小楝子大﹐霜後可食。”
邵伯訟棠-汉语大词典
邵伯訟棠
【1】{邵伯}({召公}{奭})巡行乡邑,听讼决狱于棠树之下,民不废农功。见《史记·燕召公世家》。后因以“邵伯訟棠”为讼狱不烦劳百姓的典故。{汉}{王符}《潜夫论·爱日》:“訟不訟輒連月日﹐舉室釋作﹐以相瞻視﹐辭人之家﹐輒請鄰里應對送餉﹐比事迄﹐竟亡一歲功﹐則天下獨有受其饑者矣……甚違{邵伯}訟棠之義。”
遺棠-汉语大词典
遺棠
【1】典出《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郑玄}笺:“茇,草舍也。{召伯}聽男女之訟,不重煩勞,百姓止舍小棠之下聽斷焉,國人被其德,説其化,思其人,敬其樹。”后以“遺棠”指{召伯}留下的盛德惠政。{唐}{蔡希叔}《陕中作》诗:“川原餘讓畔﹐歌吹憶遺棠。”
訟棠-汉语大词典
訟棠
【1】《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郑玄}笺﹕“{召伯}聽男女之訟﹐不重煩勞百姓﹐止舍小棠之下而聽斷焉。國人被其德﹐説其化﹐思其人﹐敬其樹。”遂以“訟棠”指政简刑清﹑人民仰戴的官府。{宋}{洪适}《贺方镇江启》:“訟棠可款﹐曾無步武之遥;蔭樾焉依﹐更借齒牙之助。”
青棠-汉语大词典
青棠
亦称“[青堂]”【1】花木名。合欢的别称。{宋}{范成大}《行路难》诗:“贈君以丹棘忘憂草﹐青棠合歡之花。”{晋}{崔豹}《古今注·问答释义》:“青堂﹐一名合懽﹐合懽則忘忿。”{明}{王志坚}《表异录》卷八:“欲人蠲忿贈青棠﹐青棠一名合歡。”
雒棠-汉语大词典
雒棠
【1】山名。古代传说是太阳所入之山。《淮南子·墬形训》:“{雒棠}﹑{武人}﹐在西北陬。”{刘文典}集解:“皆日所入之山名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