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髻(椎髻)是什么意思
椎髻箕坐-汉语大词典
椎髻箕坐
亦作“[椎結箕踞]”【1】髻如椎,坐如箕。古代{南越}一带人的风俗。《陈书·陈宝应传》:“{梁}季喪亂﹐{閩}隅阻絶﹐父既豪俠﹐扇動蠻陬﹐椎髻箕坐﹐自爲渠帥。”{汉}{刘向}《说苑·奉使》:“{尉佗}椎結箕踞見{陸生}。”
椎髻左言-汉语大词典
椎髻左言
亦作“[椎結左語]”【1】挽髻如椎,说外族话。《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左言入侍”{李善}注引{汉}{扬雄}《蜀王本纪》:“是時人民﹐椎髻左言。”{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辨误三》引作“椎結左語”。
椎髻髽首-汉语大词典
椎髻髽首
【1】古代边远少数民族的一种发式。借指边远少数民族。《梁书·武帝纪上》:“公文德廣覃﹐義聲遠洽﹐椎髻髽首﹐夷歌請吏﹐是用錫公朱户以居。”《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椎髻髽首﹐日拜門闕。”{张铣}注:“椎髻髽首﹐蠻夷結髮之形。”
椎髻鳥語-汉语大词典
椎髻鳥語
【1】结如椎之髻,说似鸟鸣之语。古代指南方人的妆饰和语言。{章炳麟}《訄书·序种姓上》:“史官所以辨章氏族﹐旁羅爵里﹐且使椎椎鳥言之族﹐無敢干紀﹐以亂大從。”《後汉书·度尚传》:“初試守{宣城}長﹐悉移深林淵藪椎髻鳥語之人置於縣下﹐由是境内無復盜賊。”{李贤}注:“椎﹐獨髻也……鳥語謂語聲似鳥也。《書》曰:‘島夷卉服。’”亦作“[椎椎鳥言]”。
椎髻-汉语大词典
椎髻
亦作“[椎結]”【1】一撮之髻,其形如椎。《史记·货殖列传》:“{程鄭},{山東}遷虜也,亦冶鑄,贾椎髻之民,富埒{卓氏},俱居{臨邛}。”《汉书·李陵传》:“兩人皆胡服椎結。”{颜师古}注:“結讀曰髻,一撮之髻,其形如椎。”{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或斷髮,或椎髻,露形無服,塗身以灰,精勤苦行,求出生死。”{郭沫若}《女神·湘累》:“老翁一人,银发椎髻,白须髯,袒上身。”借指椎髻之人或其所居之区。{宋}{梅尧臣}《送广西提刑潘比部》诗:“{桂林}地險通椎髻﹐{陽朔}峯奇削劍鋩。”{清}{夏燮}《中西纪事·五口衅端》:“竊懼東南異日之憂﹐不在長毛﹐而在椎髻也。”{唐}{李咸用}《和吴处士题村叟壁》:“椎髻擔餔餉﹐龐眉識稔年。”【2】{汉}{梁鸿}妻{孟光}“椎髻,著布衣”,愿与“梁鸿”俱隐。后遂以“椎髻”形容为妻贤良,衣饰简朴,与夫共志。{清}{唐孙华}《遣家人迎内入都》诗:“啼妝應損當年面﹐椎髻須留見在身。”{王闿运}《蔡夫人墓志铭》:“{姜生}游學﹐婦織姑炊﹐割彼私孌﹐坐駛芳時﹐椎髻偕隱。”{明}{吴从先}《金小品传》:“澹泊以明得意﹐即椎髻而前﹐守約以示無求。”
椎髻卉裳-汉语大词典
椎髻卉裳
【1】椎状的发髻,草制的衣裳。多为边远﹑未开化地区人的妆饰,因亦借指边远﹑未开化地区的人。{明}{李东阳}《送福建参政徐君序》:“海外接{倭}夷之國﹐椎卉之徒﹐潛度竊掠。”{唐}{柳宗元}《柳州文宣王新修庙碑》:“惟{柳州}古爲南夷﹐椎髻卉裳﹐攻劫鬭暴。雖{唐虞}之仁不能柔﹐{秦}{漢}之勇不能威。”亦省作“[椎卉]”。{明}{李东阳}《新宁县石城记》:“惟郡之墟﹐中有夫夷﹐地險且巇﹐溪回峒旋﹐椎卉爲鄰﹐以世以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