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楷

楷(楷)是什么意思

  • 大楷←→中楷 小楷-反义词词典

    大楷←→中楷 小楷dàkǎ-zhōngkǎi xiǎokǎi

    【词性】:名

    大楷:手写的大的楷体汉字。

    中楷:手写的不太大也不太小的楷体汉字。

    小楷:手写的小的楷体汉字。

    【例】 他每天都写一页大楷、中楷、小楷,由于勤学苦练,字写得相当好。

  • 楷书←→行书 草书-反义词词典

    楷书←→行书 草书kǎishū-xíngshū cǎoshū

    【词性】:名

    楷书: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的一种汉字字体。

    行书:形体和笔势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汉字字体。

    草书:笔画相连,写起来潦草的一种汉字字体。

    【例】 汉朝末年又出现一种新字体,笔画比隶书平直一些,结构比隶书方正一些,叫作楷书。(张志公等:《汉语知识》) 草书笔画简单,可是曲折很多,不容易写,也不容易认。(同上) 行书写起来比楷书快,又不象草书那么难认,人们很喜欢用。(同上)

  • 楷书-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楷书kǎi shū

    【释义】:

    一种横平竖直,笔画工整的汉字书体,为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它由隶书演变而来。

  • 行楷-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行楷xíng kǎi

    【释义】:

    书体名。近似行书的楷书。《金石林·绪论》:“行楷如二王诸帖之稍真者,十当八九,僧怀仁等所集《圣教》、《兴福》、《孔庙碑》之类是也。”清·王士祯《池北偶谈·谈艺三·赵松雪书社集》:“赵松雪手书杜诗一部,用朱丝栏,字作行楷。”

  • 真楷-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真楷zhēn kǎi

    【释义】:

    即正楷。宋·陈鹄《耆旧续闻》卷三:“米芾得能书之名,似无负于海内。芾于真楷、篆隶不甚工,惟于行草,诚入能品。”

  • 楷模-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楷模kǎi mó

    【释义】:

    犹模范、典范。楷,法式;典范。《礼记·儒引》:“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模。”《后汉书·卢植传》:“故北中郎将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

  • 模楷-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模楷mó kǎi

    【释义】:

    模范。《后汉书·党锢列传序》:“天下模楷李元礼。”

  • 榜样 模范 典范 楷模-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榜样 模范 典范 楷模

    榜样bǎngyàng 模范mófàn 典范diǎnfàn 楷模kǎimó

    名词。指值得学习或仿效的人或事物。

    “榜样”强调显示出来的好样子,例如:“现在既有具体的,试验成功的榜样供大家学习,为什么还躲在社会里呻吟而逃避呢”(《闻一多诗文选集》);“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习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模范”强调值得模仿效法,有“行为良好模式”的意味,意思比“榜样”重。例如:“共产党员应该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又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模范”(《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成为与别国平等相处的模范”(《光明日报》,1978.3.7);“那时的小学课文,大概是什么‘司马光击缸救儿’、‘孔融四岁让梨’、‘荀巨伯远视友人疾’……之类历史人物的事迹,想在孩子们心中树立模范”(臧克家:《诗与

    生活》)。

    “典范”强调非常卓越,含有“成为标准,很有代表性,应为大家所仿效”的意味,意思又比“模范”重;多用于书面语,有书面语色彩。例如:“我们的好总理,是严于解剖自己的典范,是甘为孺子牛的典范(《人民文学》,1977,10);“同班的团支书,严格地要求自己,在刻苦学习、积极工作和团结同学等方面都堪称先进青年的典范”。

    “楷模”强调成为一种法式或正式而优良的样式;意思的轻重和“典范”一致;是书面语用词,书面语色彩浓厚。例如:“在批评和自我批评方面,周总理也是全党的楷模”(《光明日报》,1978.3.1);“鲁迅的为人与文章,都堪为青年写作者的楷模”。

    “模范”在指“因工作、学习或行为表现卓越而被评定为值得大家学习的人”时(如说:“他是著名的农业劳动模范”),和本组其他词没有同义关系。

  • 擦 楷 抹 拭 擦拭-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擦 楷 抹 拭 擦拭

    擦cā461楷kāi 抹mǒ461拭shì 擦拭cāshì

    动词。表示用手或布、纸一类东西摩擦物体(或身体)表面,使于净。

    “擦”强调通过摩擦做到干净。例如:“小李一面擦汗,一面反驳”(王愿坚:《普通劳动者》);“何勒站在门外淋雨,又是顿脚,又是擦眼泪”(欧阳山:《苦斗》);“我登在冰冻的石头上,把冰砸破,浸湿毛巾,等我擦完脸,毛巾也就冻挺了”(孙犁:《山地回忆》);“两只冻得红红的手正在黑色的围兜上急急地擦着”(《人民文学》,1979,4)。

    “搢”强调摩擦的动作带走不干净的东西,是口语用词,有口语色彩;多同单词组合。例如:“吴少奶奶……抢了一方白丝手帕揩去了老太爷嘴上的东西”(茅盾:《子夜》);“她连忙用袖子把眼泪揩掉”。

    “抹”和“揩”是等义词。例如:“小虎子两手抹着眼睛”(梁斌:《红旗谱》);“这孩子吃完饭嘴也不抹就急急去学校”。

    “拭”和“擦”意思一致,不同于“擦”的地方是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不用,可以和“目”搭配而构成固定词组“拭目以待”。例如:“他把头稍微偏过去一点,拭去了眼泪”(周而复:《白求恩大夫》);“他们是否实现诺言,我们将拭目以待”。

    “擦拭”强调摩擦的动作认真、细致,意思比“擦”和“拭”都稍重;有郑重的态度色彩,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的场合;常可带双音词的修饰语和补语。例如:“大娘在仔细擦拭大花瓶,无心听孙儿的话”;“报告排长!火炮擦拭完毕,请示连里,现在可以射击吗?”(刘白羽:《火光照红海洋》)。

  • 楷法-古文观止词典

    楷法kǎi fǎ

    【词性】:名词

    楷模,典范(1)。《永州韦使君新堂记》:编以为二千石楷法。——编〔进地方志〕作为刺史们学习的楷模。

  • 千古楷模-佛源语词词典

    千古楷模

    从古至今永远作为后世的榜样。《虚堂和尚语录》卷二:“师云:‘东寺便归方丈,千古楷模。仰山举似沩山,因邪打正。’”现代汉语作为类似成语的四字格用语承用。例:英雄的事迹传遍全国,不仅人人敬仰,而且成为千古楷模。

  • 楷-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楷jiē

    ①树名,又名黄连木。《酉阳杂俎·木篇》:“孔子墓上特多~木。”②比喻品格刚直。《人物志·体别》:“强~坚劲,用在桢干,失在专固。”

    另见kǎi。

  • 楷-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楷kǎi

    ①法式,楷模。《礼记·儒行》:“今世行之,后世以为~。”②取法,效法。《后汉书·党锢传序》:“天下~模李元礼。”③汉书书体的一种,楷书。《晋书·卫恒传》:“上谷王次仲始作~法。”

    另见jiē。

  • 工楷-现代汉语大词典

    工楷gōng kǎi

    【释义】:

    工整的楷书。

  • 小楷-现代汉语大词典

    小楷xiǎo kǎi

    【释义】:

    楷体小字。张天翼《皮带》:“他对于工作怪努力,为工作之故,他每天早晨还习三张小楷。”

  • 寸楷-现代汉语大词典

    寸楷cùn kǎi

    【释义】:

    约如方寸大小的楷体字。如:这孩子的寸楷写得很好。

  • 大楷-现代汉语大词典

    大楷dà kǎi

    【释义】:

    ①书法上以较大的正书为大楷。相对于中楷、小楷而言。②拼音字母的大写印刷体。

  • 奉为楷模-现代汉语大词典

    奉为楷模fèng wéi kǎi mó

    【释义】:

    尊奉为准则和模范。鲁迅《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听说刚勇的拳师,决不再打那已经倒地的敌手,这实足使我们奉为楷模。”

  • 行楷-现代汉语大词典

    行楷xíng kǎi

    【释义】:

    书体名。近似行书的楷书。

  • 恭楷-现代汉语大词典

    恭楷gōng kǎi

    【释义】:

    工整的楷书。张天翼《皮带》:“炳生先生还是一刻也不休息地埋头抄麻衣什么,而且用恭楷。”

  • 细楷-现代汉语大词典

    细楷xì kǎi

    【释义】:

    小楷。柳亚子《〈燕子龛诗〉序》:“以粉红笺作蝇头细楷,造句亦绝俊。”

  • 楷1-现代汉语大词典

    楷1kǎi

    【释义】:

    ①法式,典范。如:楷式;楷范;楷模。②汉字书体的一种。如:小楷;正楷。

  • 楷书-现代汉语大词典

    楷书kǎi shū

    【释义】:

    汉字书体的一种。又称正书、真书、正楷。由隶书演变而成。以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东汉,通行至今。唐以前,楷书也兼指八分书与隶书。章炳麟《新方言》:“今人言楷书,皆知其义为楷法。”

  • 楷式-现代汉语大词典

    楷式kǎi shì

    【释义】:

    法则,典范。郭沫若《屈原赋今译》:“光明磊落的先贤呵,你们是我的楷式!”

  • 楷字-现代汉语大词典

    楷字kǎi zì

    【释义】:

    楷书,正楷字。

  • 楷体-现代汉语大词典

    楷体kǎi tǐ

    【释义】:

    ①楷书,正楷字体。如:这本书稿虽有几十万字,但都是工整的楷体。②指拼音字母的印刷体。

  • 楷范-现代汉语大词典

    楷范kǎi fàn

    【释义】:

    典范,模范。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

  • 楷模-现代汉语大词典

    楷模kǎi mó

    【释义】:

    典范,榜样。如:这位硕学长者,是我们的楷模。又如:光辉的楷模。

  • 楷2-现代汉语大词典

    楷2jiē

    【释义】:

    楷木。

  • 楷木-现代汉语大词典

    楷木jiē mù

    【释义】:

    即黄连木。

  • 楷树-现代汉语大词典

    楷树jiē shù

    【释义】:

    即黄连木。

  • 模楷-现代汉语大词典

    模楷mó kǎi

    【释义】:

    楷模,榜样。邹韬奋《团结的推动力》:“进步的固须继续努力,不够进步的也须以更进步自勉,彼此以进步的模楷为工作的准绳。”

  • 正楷-现代汉语大词典

    正楷zhèng kǎi

    【释义】:

    也叫正书、真书、楷书。汉字字体的一种。由隶书发展演变而来,字体方正,笔画平直,出现于汉末,通行至今。

  • 蝇头小楷-现代汉语大词典

    蝇头小楷yǐng tóu xiǎo kǎi

    【释义】:

    指极小的楷书。《新华月报》1979年第2期:“他留下了他在新四军时期用蝇头小楷工整地记录下来的一部完整的日记。”

  • 章楷-现代汉语大词典

    章楷zhāng kǎi

    【释义】:

    即正楷。

  • 兩楷-汉语大词典

    兩楷

    【1】《太平御览》卷三九六引{汉}{应劭}《风俗通》:“{陳國}{張伯喈}弟{仲喈}婦炊於竈下,至井上,謂{喈}曰:‘我今日妝好不?’{伯喈}曰:‘我{伯喈}也。’婦大慙愧。其夕時,{伯喈}到更衣,婦復遂牽其背曰:‘今旦大誤,謂{伯喈}爲卿。’答曰:‘我故{伯喈}也。’”后遂以“兩喈”比喻孪生兄弟状貌极其相似,难以辨认。{宋}{李清照}《贺人孪生启》:“無午未二時之分﹐有{伯仲}兩{楷}之似。”注:“{任文}二子孿生﹐{德卿}生於午﹐{道卿}生於未。{張伯楷}﹑{仲楷}兄弟﹐形狀無二。”楷﹐当为“喈”之误。

  • 真楷-汉语大词典

    真楷

    【1】即正楷。{宋}{陈鹄}《耆旧续闻》卷三:“{米芾}得能書之名﹐似無負於海内。{芾}於真楷﹑篆隸不甚工﹐惟於行草﹐誠入能品。”

  • 工楷-汉语大词典

    工楷

    【1】工整的楷书。

  • 寸楷-汉语大词典

    寸楷

    【1】约如方寸大小的楷体字。如:这孩子的寸楷写得很好。

  • 大楷-汉语大词典

    大楷

    【1】书法上以较大的正书为大楷。相对于中楷﹑小楷而言。{清}{刘熙载}《艺概·书概》:“{蔡君謨}書﹐評者以爲{宋}之{魯公}。此獨其大楷則然耳﹐然亦不甚似也。”{元}{郑杓}《衍极·学书次第之图》:“大楷:《中興頌》﹑《東方朔碑》﹑《萬安橋記》。”【2】拼音字母的大写印刷体。

  • 奉爲楷模-汉语大词典

    奉爲楷模

    【1】尊奉为准则和模范。{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听说刚勇的拳师﹐决不再打那已经倒地的敌手﹐这实足使我们奉为楷模。”

  • 小楷-汉语大词典

    小楷

    【1】楷体小字。{三国}{魏}{锺繇}等所创。{宋}{苏轼}《跋君谟书赋》:“書法當自小楷出﹐豈有未能正書而以行草稱也。”《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他的那筆小楷又寫的飛快﹐不曾繼燭﹐添注塗改﹐點句勾股﹐都已完畢。”{张天翼}《皮带》:“他对于工作怪努力﹐为工作之故﹐他每天早晨还习三张小楷。”{唐}{颜真卿}《颜氏家庙碑》:“{頗}工小楷。”

  • 師楷-汉语大词典

    師楷

    【1】楷模。《隶释·汉童子逢盛碑》:“童子諱{盛}……日就月將﹐學有緝熙﹐才亞{后}﹐當爲師楷。”

  • 行楷-汉语大词典

    行楷

    【1】书体名。近似行书的楷书。《金石林·绪论》:“行楷如二{王}諸帖之稍真者﹐十當八九。僧{懷仁}等所集《聖教》﹑《興福》﹑《孔廟碑》之類是也。”《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老爺把那名帖揭過去﹐見底下那篇信是張虚白齋寸箋﹐上面寫着絶小的蠅頭行楷。”{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三·赵松雪书杜集》:“{趙松雪}手書{杜}詩一部﹐用朱絲欄﹐字作行楷。”

  • 强楷-汉语大词典

    强楷

    亦作“[彊楷]”【1】犹刚正。{三国} {魏}{刘劭}《人物志·体别》:“精良畏慎﹐善在恭謹﹐失在多疑;彊楷堅勁﹐用在楨幹﹐失在專固。”

  • 妙楷-汉语大词典

    妙楷

    【1】见“妙楷臺”。

  • 妙楷臺-汉语大词典

    妙楷臺

    【1】{隋炀帝}聚藏古书家墨迹之台,建在{东都}{观文殿}后。《隋书·经籍志一》:“又聚{魏}已來古蹟名畫﹐於殿後起二臺﹐東曰{妙楷臺}﹐藏古跡;西曰{寳蹟臺}﹐藏古畫。”省称“[妙楷]”。{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叙国朝求访》:“近侍暨館閣諸公張筵縱觀﹐圖典之盛﹐無替{天禄}{石渠妙楷}{寳蹟}矣。”

  • 楷-汉语大词典

    《廣韻》古諧切,平皆,見。《廣韻》苦駭切,上駭,溪。【1】楷木。详“楷木”。【2】喻刚直。{三国 魏}{刘劭}《人物志·体别》:“彊楷堅勁﹐用在楨幹﹐失在專固。”

  • 楷-汉语大词典

    《廣韻》苦駭切,上駭,溪。【1】法式,典范。{汉}{史岑}《出师颂》:“允文允武﹐明詩悦禮﹐憲章百揆﹐爲世作楷。”《礼记·儒行》:“儒有今人與居﹐古人與稽﹐今世行之﹐後世以爲楷。”{孔颖达}疏:“楷﹐法式也。言儒者行事﹐以爲後世楷模法式。”{唐}{韩愈}《袁氏先庙碑》:“是生孝子﹐天子之宰﹐出把將符﹐羣州承楷。”【2】谓合乎规范,端正。参见“[楷2正]”。【3】取法,效法。《晋书·齐王攸传》:“〔{司馬攸}〕清和平允﹐親賢好施﹐愛經籍﹐能屬文﹐善尺牘﹐爲世所楷。”【4】汉字书体的一种。{宋}{黄伯思}《东观馀论·跋汉太尉刘文饶碑後》:“想{文饒}之高風﹐玩{中郎}之妙楷。”《法书要录》卷二引{南朝}{梁}{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之二:“此書雖不在法例﹐而致用理均﹐背間細楷﹐兼復兩翫。”

  • 楷式-汉语大词典

    楷式

    【1】法则,典范。{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學七言古詩者﹐當以{唐}代爲楷式。”{唐}{刘知幾}《史通·称谓》:“昔夫子修《春秋》﹐{吴}{楚}稱王而仍曰子﹐此則褒貶之大體﹐爲前修之楷式也。”《老子》:“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謂玄德。”{郭沫若}《屈原赋今译·九章》:“光明磊落的先贤呵﹐你们是我的楷式!”

  • 楷牀-汉语大词典

    楷牀

    【1】黄连木制的床。{明}{袁宏道}《雨久初晴》诗:“向虚置楷牀﹐卧聽鳩婦喜。”

  • 楷木-汉语大词典

    楷木

    【1】即黄连木。《清朝野史大观·清人逸事一·孔东塘出山异数记》:“{孔林}草木……惟楷木蓍草二種最著。上問:‘楷木何所用之?’{尚任}({孔尚任})奏曰:‘其木可爲杖﹐又可爲棋﹐其木之癭可爲瓢﹐其葉可爲蔬﹐又可爲茶﹐其子榨油可爲膏燭。’”{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下》:“{蜀}中有木類柞﹐衆木榮時枯枿﹐隆冬方萌芽布陰﹐{蜀}人呼爲楷木。”《说文·木部》:“楷﹐楷木也。{孔子}冢蓋樹之者。”

  • 楷字-汉语大词典

    楷字

    【1】楷书,正楷字。《红楼梦》第七八回:“〔{賈寳玉}〕用{晴雯}素日所喜之冰鮫縠一幅﹐楷字寫成﹐名曰《芙蓉女兒誄》。”《宣和书谱·张芝》:“〔{張芝}〕每作楷字﹐則日忩忩不暇草書。”

  • 楷體-汉语大词典

    楷體

    【1】指拼音字母的印刷体。【2】楷书,正楷字体。如:这本书稿虽有几十万字﹐但都是工整的楷体。

  • 楷秀-汉语大词典

    楷秀

    【1】端正秀丽。{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三:“朕亦以卿詩别笥貯之﹐每愛卿翰墨楷秀﹐老來筆力在否?”

  • 楷正-汉语大词典

    楷正

    【1】端正,工整。{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晉}{宋}以來﹐多能書者。故其時俗﹐遞相染尚﹐所有部帙﹐楷正可觀。”《北齐书·赵彦深传》:“〔{趙仲將}〕學涉羣書﹐善草隸。雖與弟書﹐書字楷正﹐云草不可不解﹐若施之於人﹐即似相輕易。”

  • 楷模-汉语大词典

    楷模

    【1】犹效法。{清}{俞樾}《茶香室续钞·美体书》:“惜其書今無流傳者﹐否則供童子楷模﹐頗得也。”【2】典范,榜样。《南史·庾肩吾传》:“至如近世{謝朓}﹑{沈約}之詩﹐{任昉}﹑{陸倕}之筆﹐斯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模。”{郭沫若}《喀尔美萝姑娘》:“这样便是{西班牙}女子的楷模。”{宋}{叶適}《谢宰执登科》:“固無以動世俗之耳目﹐斯可以爲治道之楷模。”《後汉书·卢植传》:“故北中郎將{盧植}﹐名著海内﹐學爲儒宗﹐士之楷模﹐國之楨幹也。”

  • 楷素-汉语大词典

    楷素

    【1】犹楷模。《<尔雅>序》{宋}{邢昺}题疏:“夫《爾雅》之爲書也﹐文約而義固。其陳道也﹐精研而無誤。真九經之檢度﹐學問之階路﹐儒林之楷素也。”

  • 楷書吏-汉语大词典

    楷書吏

    【1】专用楷隶誊抄古文书籍的官吏。{晋}代始置。{宋}{高似孙}《纬略·楷书》:“廣内置楷書吏﹐自{晉}始。”

  • 楷隸-汉语大词典

    楷隸

    【1】楷书与隶书。{明}{陶宗仪}《辍耕录·瘞鹤铭》:“{元魏}間盡習隸法。自{隋}平{陳}﹐中國多以楷﹑隸相參。”【2】指隶书。{汉}{魏}时以隶书为楷法,故称。《南史·萧确传》:“{確}字{仲正}﹐少驍勇﹐有文才﹐尤工楷隸。”

  • 楷法-汉语大词典

    楷法

    【1】典范;法则。{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有{丁覘}者﹐{洪亭}民耳﹐頗善屬文﹐殊工草隸……軍府輕賤﹐多未之重﹐恥令子弟以爲楷法。”《明史·隐逸传·杨恒》:“{恒}性醇篤……家無儋石﹐而臨財甚介﹐鄉人奉爲楷法焉。”《晋书·隐逸传·辛谧》:“{謐}少有志尚﹐博學善屬文﹐工草隸書﹐爲時楷法。”【2】楷书之法。《花月痕》第四七回:“〔{李稷}〕又開了幾處學堂﹐教二十歲下兵丁﹐都要讀些史書﹐熟些核算﹐工些楷法。”{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蔣衡}〕工詩﹑古文﹐其《書法論》一篇﹐尤爲講楷法者所宗尚。”《晋书·卫恒传》:“{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3】犹效法。《南史·柳世隆传》:“{司馬公}所爲﹐後生楷法﹐吾豈能止之哉。”

  • 楷則-汉语大词典

    楷則

    【1】法式,楷模。《晋书·阮种传》:“〔{阮种}〕進止有方﹐正己率下﹐朝廷咸憚其威容。每爲駁議﹐事皆施用﹐遂爲楷則。”《孔丛子·连丛子下》:“{季彦}爲人謙退愛厚……下筆則典誥成章﹐吐言必正名務理﹐故每所交游﹐莫不推先以爲楷則也。”《後汉书·北海靖王兴传》:“{睦}能屬文﹐作《春秋旨義終始論》及賦頌數十篇。又善《史書》﹐當世以爲楷則。”{明}{宋濂}《大天界寺住持孚中禅师信公塔铭序》:“其秉住持事者﹐若{笑隱訢公}﹑{曇芳忠公}皆名德之士﹐舉行{百丈}清規﹐爲東南之楷則。”

  • 楷範-汉语大词典

    楷範

    【1】典范,模范。《旧唐书·儒学传上·欧阳询》:“{詢}初學{王羲之}書﹐後更漸變其體﹐筆力險勁﹐爲一時之絶﹐人得其尺牘文字﹐咸以爲楷範焉。”{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一折:“他都是後人楷範﹐你看的這無瑕玉似等閒。”{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三:“初{唐}盛{唐}十二家詩集﹐並{李}{杜}二家﹐孰可專爲楷範?”

  • 楷篆-汉语大词典

    楷篆

    【1】指篆书。《北史·儒林传下·黎景熙》:“其從祖{廣}……常從吏部尚書{清河}{崔宏}受字義﹐又從司徒{崔浩}學楷篆。”

  • 楷栻-汉语大词典

    楷栻

    同“[楷2式]”【1】《南史·刘善明传》:“在家當孝﹐爲吏當清﹐子孫楷栻足矣。”

  • 楷書-汉语大词典

    楷書

    【1】指楷书吏。{宋}{马永卿}《嬾真子》卷一:“{唐}秘書省吏凡六十七人﹐典書四人﹑楷書十人﹑令史四人﹑書令史九人。”{宋}{沈括}《梦溪笔谈·故事二》:“中書檢正官﹐不置吏人﹐每房給楷書一人録净而已。”【2】{汉}字书体之一种。又称正书﹑真书﹑正楷。由隶书演变而成。以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东汉},通行至今。{唐}以前,楷书亦兼指八分书与隶书。{章炳麟}《新方言·释言》:“今人言楷書﹐皆知其義爲楷法。”《法书要录》卷七引{唐}{张怀瓘}《书断·八分》:“〔八分〕本謂之楷書。楷者﹐法也﹐式也﹐模也。”{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诗:“素屏有楷書﹐墨色如新乾。”{明}{瞿佑}《归田诗话·虞伯生草诏》:“〔{虞伯生}〕兩目由是喪明﹐不復能楷書。”

  • 模楷-汉语大词典

    模楷

    【1】楷模,榜样。{唐}{李德裕}《代符澈与幽州大将书意》:“比聞海内之論{幽州}﹐師有紀律﹐人懷義心﹐{河朔}諸軍以爲模楷。”《後汉书·党锢传序》:“天下模楷{李元禮}﹐不畏强禦{陳仲舉}。”{邹韬奋}《团结的推动力》:“进步的固须继续努力﹐不够进步的也须以更进步自勉﹐彼此以进步的模楷为工作的准绳。”{明}{刘基}《送余希贤归江东序》:“當是時﹐天下之想望二公﹐不啻如麒麟鳳凰。而二公亦直以天下之模楷自任。”【2】效法,学习。{元}{沈禧}《一枝花》套曲序:“兹不自揣﹐勉述南吕一闋以呈。校諸傑作﹐固不能模楷其萬一。”{唐}{刘知幾}《史通·序列》:“苟模楷曩賢﹐理非可諱。”

  • 正楷-汉语大词典

    正楷

    【1】即楷书。汉字字体的一种。{唐}{徐浩}《古迹记》:“{張芝}章草﹑{鍾繇}正楷﹐時莫其先。”

  • 摹楷-汉语大词典

    摹楷

    【1】犹楷模。《北史·崔浩传》:“{浩}既工書﹐人多託寫《急就章》……世寳其迹﹐多裁割綴連﹐以爲摹楷。”按《魏书·崔浩传》作“模楷”。

  • 恭楷-汉语大词典

    恭楷

    【1】工整的楷书。{张天翼}《皮带》四:“{炳生先生}还是一刻也不休息地埋头抄麻衣什么﹐而且用恭楷。”《红楼梦》第七十回:“〔{寳玉}〕至次日起床﹐梳洗了﹐便在窗下恭楷臨帖。”

  • 章楷-汉语大词典

    章楷

    【1】即正楷。{南朝} {宋}{羊欣}《古来能书人名》:“{瑯玡}{王廙}﹐{晉}平南將軍﹑{荆州}將軍﹐能章楷﹐傳{鍾}({鍾繇})法。”

  • 蠅頭小楷-汉语大词典

    蠅頭小楷

    【1】指极小的楷书。《红楼梦》第七十回:“{寶玉}拆開看時﹐却是一色去油紙上臨的{鍾}{王}蠅頭小楷﹐字跡且與自己十分相類。”{元}{丁鹤年}《雨窗宴坐与表兄论作诗写字之法》诗:“蠅頭小楷寫烏絲﹐字字{鍾}{王}盡可師。”《新华月报》1979年第2期:“他留下了他在新四军时期用蝇头小楷工整地记录下来的一部完整的日记。”亦省作“[蠅頭楷]”。{明}{王世贞}《与俞仲蔚书》之十:“又考諸集﹐不無異同﹐要當以此册爲正﹐聊識數語﹐須足下作蠅頭楷﹐以鐵手腕發之。”{清}{李渔}《闲情偶寄·器玩·制度》:“凡遇名流﹐即索新句﹐視其地之寬窄﹐以爲字之大小﹐或爲鵝帖行書﹐或爲蠅頭小楷。”

  • 蠅頭楷-汉语大词典

    蠅頭楷

    【1】见“蠅頭小楷”。

  • 蠅頭楷書-汉语大词典

    蠅頭楷書

    【1】犹言蝇头小楷。{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一》:“今年八十有五﹐猶時以新作見寄﹐蠅頭楷書不減盛壯﹐斯可敬也已。”

  • 精楷-汉语大词典

    精楷

    【1】精美端正。{宋}{何薳}《春渚纪闻·赵水曹书画八砚》:“其《重定華夷圖》方一尺有半﹐字如蠅頭而體製精楷。”{清}{钮琇}《觚賸续编·■■》:“丁丑狀元{李蟠}字{根大}﹐書法不甚精楷﹐文思亦復遲澀。”

  • 細楷-汉语大词典

    細楷

    【1】小楷。{柳亚子}《<燕子龛诗>序》:“往還書間﹐如以粉紅箋作蠅頭細楷﹐造句亦絶俊﹐恒多悲感及過情之談。”

  • 隸楷-汉语大词典

    隸楷

    【1】字体名。带有隶书笔法的楷书。{明}{沈德符}《野獲编·词曲·弦索入曲》:“此不過於真字上加一二筆飛撇﹐遂枉其名曰隸。此名隸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