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櫓

櫓(櫓)是什么意思

  • 干櫓-汉语大词典

    干櫓

    【1】小盾大盾。亦泛指武器。《礼记·儒行》:“儒有忠信以爲甲胄﹐禮義以爲干櫓;戴仁而行﹐抱義而處。”{郑玄}注:“干櫓﹐小楯﹑大楯也。”《北史·窦炽传》:“臣雖朽邁﹐請執干櫓﹐首啓戎行。”{宋}{李纲}《建炎行》:“號令新幟旗﹐仗械飭干櫓。”

  • 城櫓-汉语大词典

    城櫓

    【1】城上望楼。{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三:“俄守陴卒報城櫓上得金帶﹐乃納之。”

  • 衝櫓-汉语大词典

    衝櫓

    【1】冲车和高巢车。亦泛指战车。《战国策·齐策五》:“攻城之費﹐百姓理襜蔽﹐舉衝櫓。”{鲍彪}注:“衝﹐陷陣車。”{吴师道}补正:“城上露屋爲櫓﹐戰陣高巢車亦爲櫓﹐此與衝並言﹐亦車也。”《南史·宋纪上·武帝》:“衝櫓四臨﹐萬雉俱潰﹐拓土三千﹐申威龍漠。”

  • 柔櫓-汉语大词典

    柔櫓

    【1】谓操橹轻摇。亦指船桨轻划之声。{郁达夫}《钓台的春昼》:“坐在黑影沉沉的舱里﹐我起先只在静听着柔橹划水的声音。”{宋}{萧立之}《第四桥》诗:“一江秋色無人管﹐柔艣風前語夜深。”{唐}{杜甫}《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十二判官》诗:“柔櫓輕鷗外﹐含悽覺汝賢。”一本作“柔艣”。{元}{虞集}《闻机杼》诗:“滿地月明涼似水﹐數聲柔櫓過{揚州}。”

  • 棼櫓-汉语大词典

    棼櫓

    【1】即楼橹。古时军中用以瞭望敌军的无顶盖高台。《晋书·文苑传·伏滔》:“於是築長圍﹐起棼櫓﹐高壁連塹﹐負戈擊柝以守之。”

  • 棠櫓-汉语大词典

    棠櫓

    【1】舟名。《类说》卷六引《海物异名记·海鸥棠橹》:“{越}人水戰﹐凌波赴敵則有‘海鷗’﹐舟名也﹐又曰‘穿行魚’。流浴波不溺則有‘棠櫓’﹐如棠不沉也。”

  • 棚櫓-汉语大词典

    棚櫓

    【1】敌楼与大盾。{三国} {魏}{刘劭}《人物志·释争》:“是故君子之求勝也﹐以推讓爲利鋭﹐以自修爲棚櫓。”

  • 楫櫓-汉语大词典

    楫櫓

    【1】桨与橹。{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宫中置長湯屋數十間﹐環迴甃以文石﹐爲銀鏤漆船及白香木船置於其中﹐至於楫櫓﹐皆飾以珠玉。”

  • 楯櫓-汉语大词典

    楯櫓

    【1】盾与橹。橹,大盾。《晋书·宣帝纪》:“既而雨止﹐遂合圍。起土山地道﹐楯櫓鉤橦﹐發矢石雨下﹐晝夜攻之。”《韩非子·难二》:“{簡子}乃去楯櫓﹐立矢石之所及﹐鼓之而士乘之﹐戰大勝。”

  • 樓櫓-汉语大词典

    樓櫓

    亦作“[樓]”亦作“[樓樐]”【1】古代军中用以瞭望﹑攻守的无顶盖的高台。建于地面或车﹑船之上。《後汉书·公孙瓒传》:“今吾諸營樓樐千里﹐積穀三萬斛﹐食此足以待天下之變。”《北史·王思政传》:“於是修城郭﹐起樓櫓﹐營田農﹐積芻秣﹐凡可以守禦者皆具焉。”{宋}{王安石}《澶州》诗:“南城草草不受兵﹐北城樓櫓如邊城。”{清}{钮琇}《觚賸·两海贼》:“{周玉}﹑{李榮}皆{番禺}蛋民﹐以捕魚爲業﹐所轄繒船數百﹐其上可以設樓﹐列兵械。”《後汉书·南匈奴传》:“初﹐帝造戰車﹐可駕數牛﹐上作樓櫓﹐置於塞上﹐以拒{匈奴}。”

  • 櫓-汉语大词典

    “[橹]”的繁体字。《廣韻》郎古切,上姥,來。【1】古代兵器。大盾。《左传·襄公十年》:“{狄虒彌}建大車之輪而蒙之以甲﹐以爲櫓﹐左執之﹐右拔戟﹐以成一隊。”{杜预}注:“櫓﹐大楯。”{章炳麟}《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特以神武不殺﹐哀者能勝﹐故無取乎漂櫓成渠耳。”{汉}{贾谊}《过秦论》:“{秦}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櫓。”【2】没有顶盖的望楼。《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河}{江}爲阹﹐{泰山}爲櫓。”{郭璞}注:“櫓﹐望樓。”《三国志·魏志·袁绍传》:“{紹}爲高櫓﹐起土山﹐射營中﹐營中皆蒙楯﹐衆大懼。{太祖}乃爲發石車﹐擊{紹}樓﹐皆破。”{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四》:“城久頽﹐且無樓櫓。”【3】战车的一种。《六韬·军用》:“一車二十四人﹐推之以八尺車輪。車上立旗鼓﹐兵法謂之震駭。陷堅陳﹐敗强敵﹐武翼大櫓……提翼小櫓。”【4】比桨长大的划船工具,安在船尾或船旁。《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蒙}至{尋陽}﹐盡伏其精兵兵中﹐使白衣摇櫓﹐作商賈人服﹐晝夜兼行。”{鲁迅}《呐喊·社戏》:“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唐}{白居易}《河亭晴望》诗:“晴虹橋影出﹐秋雁櫓聲來。”《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叫船家一櫓邀住了船﹐船頭凑岸﹐撲的跳將上去。”【5】代指船。{汉}{王粲}《浮淮赋》:“泛洪櫓於中潮兮﹐飛輕舟乎濱濟。”。

  • 櫓楯-汉语大词典

    櫓楯

    【1】大盾。{清}{曾国藩}《金陵湘军陆师昭忠祠记》:“累箱實土﹐以作櫓楯。”{汉}{荀悦}《汉纪·元帝纪下》:“{漢}兵四面推櫓楯﹐並入土城。”

  • 櫓人-汉语大词典

    櫓人

    【1】船工。{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庚娘》:“{王}坐舡頭上﹐與櫓人傾語﹐似其熟識戚好。”

  • 櫓巢-汉语大词典

    櫓巢

    【1】上古人类的居处。有柴谓櫓,在树曰巢。《孔子家语·问礼》:“昔之王者未有宫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櫓巢。”{王肃}注:“掘地而居謂之營窟﹐有柴謂櫓﹐在樹曰巢。”

  • 櫓聲-汉语大词典

    櫓聲

    【1】摇橹声。{唐}{刘禹锡}《步出武陵东亭临江寓望》诗:“戍摇旗影動﹐津晩櫓聲促。”{明}{桑悦}《题凤洲草堂效吴体》诗:“枕邊驚聞櫓聲過﹐檻外俯看雲影浮。”

  • 櫓子-汉语大词典

    櫓子

    【1】方言。手枪。{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二:“〔工作队〕都挎了枪哩!有橹子﹐也有大枪。”原注:“手枪。”{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老孙头}也挤在里头﹐瞅着{萧队长}的漆黑崭新的枪牌橹子﹐发表评论道:‘橹子这玩艺也是按天书造的。’”一本作“擼子”。

  • 櫓輪-汉语大词典

    櫓輪

    【1】蒙以皮甲的高大车轮。{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郡國繇吏素桑楺﹐偶車櫓輪。”{马非百}注:“櫓輪﹐高大的車輪而蒙之以皮甲。”

  • 櫓罟子-汉语大词典

    櫓罟子

    【1】果名。波罗蜜的一种。{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果》:“櫓罟子﹐大如半升碗﹐諦視之﹐數十房攢聚成球﹐每房有縫。冬生青﹐至夏紅﹐破其瓣﹐食之微甘。”

  • 戈櫓-汉语大词典

    戈櫓

    【1】犹戈船。橹,划船的工具,借指船。{三国} {魏}{曹植}《东征赋》:“揮朱旗以東指兮﹐横{大江}而莫御;循戈櫓于清流兮﹐氾雲梯而容與。”

  • 漂櫓-汉语大词典

    漂櫓

    亦作“[漂鹵]”亦作“[漂樐]”【1】谓血流浮起大盾牌。形容杀伤极多。《战国策·中山策》:“大破二國之軍﹐流血漂鹵﹐斬首二十四萬。”{汉}{贾谊}《过秦论》上:“{秦}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覆屍百萬﹐流血漂櫓。”櫓﹐一本作“樐”。{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元戎啓行﹐未鼓而破﹐伏尸千萬﹐流血漂樐。”{晋}{葛洪}《抱朴子·明本》:“或流血漂櫓﹐積屍築京;或坑降萬計﹐析骸易子。”{章炳麟}《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特以神武不殺﹐哀者能勝﹐故無取乎漂櫓成渠耳。”

  • 犀櫓-汉语大词典

    犀櫓

    【1】坚固的大盾牌。《韩非子·难二》:“{趙簡子}圍{衛}之郛郭﹐犀楯﹑犀櫓立於矢石之所不及﹐鼓之而士不起……{簡子}乃去楯﹑櫓﹐立矢石之所及﹐鼓之而士乘之﹐戰大勝。”{王先慎}集解:“犀﹐堅也。”

  • 望櫓-汉语大词典

    望櫓

    【1】观察瞭望的高台。《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上》:“{梁}軍退卻﹐帝以十數騎雜{梁}軍而退﹐至壘門大呼﹐斬首數級﹐斧其望櫓而還。”《左传·宣公十五年》“登諸樓車”{晋}{杜预}注:“樓車﹐車上望櫓。”

  • 烽櫓-汉语大词典

    烽櫓

    【1】举烽火的望楼。{南朝} {宋}{鲍照}《芜城赋》:“是以板築雉堞之殷﹐井幹烽櫓之勤﹐格高五嶽﹐袤廣三墳。”{唐}{杜甫}《入衡州》诗:“旗亭壯邑屋﹐烽櫓蟠城隍。”

  • 盾櫓-汉语大词典

    盾櫓

    亦作“[盾鹵]”【1】盾牌。古代防护兵器。亦喻屏蔽或支援的力量。櫓,大盾。《旧五代史·僭伪传三·王建》:“{茂貞}雖常才﹐然名望宿素﹐與{朱公}力争不足﹐守境有餘。{韓生}所謂入爲扤蔽﹐出爲席藉是也。適宜援而固之﹐爲吾盾鹵耳。”《管子·禁藏》:“被蓑以當鎧襦﹐沮笠以當盾櫓。”

  • 篙櫓-汉语大词典

    篙櫓

    【1】见“篙艣”。

  • 蔽櫓-汉语大词典

    蔽櫓

    【1】大盾。古代防御性的兵器。《孙子·作战》:“公家之費﹐破車罷馬﹐甲胄矢弩﹐戟楯蔽櫓﹐丘牛大車﹐十去其六。”{王晳}注:“蔽櫓﹐大楯也。”【2】瞭望观察敌情的望楼。《六韬·农器》:“{太公}曰:‘戰攻守禦之具盡在於人事﹐耒耜者﹐其行馬蒺藜也;馬牛車輿者﹐其營壘蔽櫓也。’”

  • 譙櫓-汉语大词典

    譙櫓

    亦作“[譙]”【1】城门上的守望楼。{明}{道衍}《京口览古》诗:“譙年來戰血乾﹐煙花猶自半凋殘。”《新唐书·马燧传》:“{燧}聚石種樹障之﹐設二門爲譙櫓﹐八日而畢﹐虜不能暴。”

  • 門櫓-汉语大词典

    門櫓

    【1】城门上的望楼。《宋书·沈庆之传》:“〔{慶之}〕緣險築重城﹐施門櫓甚峻。”

  • 高櫓-汉语大词典

    高櫓

    【1】即楼橹。《三国演义》第三十回:“十日之内﹐築成土山五十餘座﹐上立高櫓﹐分撥弓弩手于其上射箭。”《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太祖}軍不利﹐復壁。{紹}爲高櫓﹐起土山﹐射營中。”

  • 鳴櫓-汉语大词典

    鳴櫓

    亦作“[鳴艣]”【1】摇橹声。借指船行。{宋}{王安石}《题朱郎中白都庄》诗:“藜杖聽鳴艣﹐籃輿看種田。”{宋}{范成大}《倪文举奉常将归东林》诗:“相過得得款溪門﹐雪夜前村聽鳴櫓。”{宋}{陆游}《航海》诗:“趁潮亂鳴艣﹐過磧細扶柁。”{明}{刘基}《彭泽阻风》诗:“不寐殘缸猶閃滅﹐動情鳴櫓數啞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