櫬(櫬)是什么意思
幽櫬-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幽櫬yōu chèn
【释义】:
棺材。晋·藩岳《为诸妇祭庾新妇文》:“潜形幽櫬,宁神旧宇。室虚风生,床尘帷举。”
灵櫬-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灵櫬líng chèn
【释义】:
灵柩。櫬,即“榇”,有尸或无尸的棺材。晋·潘岳《哀永逝文》:“抚灵概兮诀幽房,棺冥冥兮埏窈窕。”埏(yán),墓道。
幽櫬-汉语大词典
幽櫬
【1】棺材。{晋}{潘岳}《为诸妇祭庾新妇文》:“潛形幽櫬﹐寧神舊宇。室虚風生﹐牀塵帷舉。”
木櫬-汉语大词典
木櫬
【1】棺材。《三国演义》第七四回:“{德}拜謝回家﹐令匠人造一木櫬。次日﹐請諸友赴席﹐列櫬於堂。衆親友見之﹐皆驚問曰:‘將軍出師﹐何用此不祥之物?’”
棺櫬-汉语大词典
棺櫬
【1】泛指棺材。{唐}{无名氏}《开河记》:“{叔謀}乃自備棺櫬﹐葬於城西隅之地。”《南史·何承天传》:“{丁況}三家數年中葬輒無棺櫬﹐實由淺情薄恩同於禽獸者耳。”{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二》:“侍御史知雜事{章頻}使{遼}﹐死於虜中﹐虜中無棺櫬﹐轝至{范陽}方就殮。”
槁櫬-汉语大词典
槁櫬
【1】谓死亡。{明}{顾起纶}《国雅品·士品四·卢少楩》:“斯人也﹐乃有斯厄﹐平反甫釋﹐而年算靡永﹐卒槁櫬於空門。此天之未定者也。”
櫬-汉语大词典
櫬
“[榇]”的繁体字。《廣韻》初覲切,去震,初。【1】古时指内棺,后泛指棺材。《三国志·吴志·孙晧传》:“壬申﹐{王濬}最先到﹐於是受{晧}之降﹐解縛焚櫬﹐延請相見。”{唐}{许浑}《伤故湖州李郎中》诗:“政成身没共興衰﹐鄉路兵戈旅櫬迴。”《左传·襄公二年》:“夏﹐{齊姜}薨。初﹐{穆姜}使擇美檟﹐以自爲櫬與頌琴。”{杨伯峻}注:“櫬﹐近身之棺﹐猶後代以近身之衣曰襯衣。”{清}{黄轩祖}《游梁琐记·张勤果轶事》:“踰年﹐侍御客死京都﹐櫬不得歸。”【2】梧桐的别名。《尔雅·释木》:“櫬﹐梧。”{郭璞}注:“今梧桐。”{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梧桐》:“梧桐名﹐義未詳。《爾雅》謂之櫬﹐因其可爲棺。《左傳》所謂‘桐棺三寸’是矣。”【3】樵薪。《尔雅·释木》:“謂櫬﹐采薪﹐采薪即薪。”{郭璞}注:“指解今樵薪。”{邢昺}疏:“一名櫬﹐一名采薪﹐一名即薪。”
櫬-汉语大词典
櫬
“[榇]”的繁体字。《集韻》七刃切,去稕,清。【1】木名。即木槿。《诗·郑风·有女同车》“顔如舜華”{三国}{吴}{陆玑}疏:“舜﹐一名木槿﹐一名櫬﹐一名曰椴﹐{齊}{魯}之間謂之王蒸﹐今朝生暮落者是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木槿》:“櫬﹐木槿。”
斂櫬-汉语大词典
斂櫬
【1】入敛死者的棺木。斂,通“殮”。《北史·魏彭城王勰传》:“累日﹐達{宛城}﹐乃夜進安車於郡廳事﹐得加斂櫬﹐還載卧輿。”
扶櫬-汉语大词典
扶櫬
【1】犹扶柩。{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娥》:“汝父子扶櫬歸窆﹐兒已成立﹐宜即留守廬墓。”{唐}{杜甫}《别蔡十四著作》诗:“主人薨城府﹐扶櫬歸{咸秦}。”《天雨花》第十二回:“大人扶櫬房中去﹐幾番哭死又還魂。”
旅櫬-汉语大词典
旅櫬
【1】谓暂寄灵柩。{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楔子:“夫主京師禄命終﹐子母孤孀途路窮﹐因此上旅櫬在梵王宫。”【2】客死者的灵柩。{清}{钱泳}《履园丛话·景贤·书周孝子事》:“土著之民﹐墓田丙舍﹐皆已爲谷爲陵﹐矧旅櫬耶?”{唐}{刘禹锡}《为鄂州李大夫祭柳员外文》:“聞君旅櫬﹐既及{岳陽}。寢門一慟﹐貫裂衷腸。”《旧唐书·列女传·女道士李玄真》:“哀妾三代旅櫬暴露﹐各在一方﹐特與發遣﹐歸就大塋合祔。”{宋}{洪迈}《夷坚丙志·雍熙妇人词》:“此寺蓋其旅櫬所在也。”{明}{汤显祖}《牡丹亭·闹殇》:“旅櫬夢魂中﹐盼家山千萬重。”
灰櫬-汉语大词典
灰櫬
亦作“[灰儭]”【1】骨灰盒。{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你那亡父的灰櫬兒在那裏?”{明}{朱有燉}《香囊怨》第四折:“這一堆灰儭骨殖﹐也無用了。”
焚櫬-汉语大词典
焚櫬
【1】烧掉棺木。古代受降仪式。交战两国君之战败者舆榇降,表示接受诛杀;战胜者焚榇,表示宽大而赦免其死罪。《三国志·魏志·邓艾传》:“{艾}至{成都}﹐{禪}率太子諸王及羣臣六十餘人面縛輿櫬詣軍門﹐{艾}執節解縛焚櫬﹐受而宥之。”《晋书·王濬传》:“{濬}躬解其縛﹐受璧焚櫬﹐送于京師。”《艺文类聚》卷五八引{北齐}{魏收}《檄梁文》:“當使焚櫬而出﹐拂席相待。”
爇櫬-汉语大词典
爇櫬
【1】古代受降仪式之一。交战双方,兵败请降者将棺材载于车上,表示有罪当死;受降者则焚其棺,以示宽大,赦免其罪。{南朝} {陈}{徐陵}《陈公九锡文》:“爇櫬以表其含弘﹐焚書以安其反側。”
祖櫬-汉语大词典
祖櫬
【1】行送葬礼。榇,灵柩。{南朝} {宋}{颜延之}《祖祭弟文》:“令龜吉兆﹐祖櫬東旋﹐靈轅次路﹐嚴舟在川。”
神櫬-汉语大词典
神櫬
【1】灵柩。{前蜀}{贯休}有《春送赵文观送故合州座主神榇归洛》诗。{宋}{范仲淹}《与朱氏书》:“六嬸神櫬且安{瓜洲}寺中﹐悲感悲感。”
輿櫬-汉语大词典
輿櫬
【1】载棺以随。表示决死或有罪当死。{鲁迅}《集外集·斯巴达之魂》:“〔同盟軍〕從{斯巴達}之軍律﹐輿櫬以待强敵﹐以待戰死。”《资治通鉴·晋愍帝建兴四年》:“帝乘羊車﹐肉袒﹑銜璧﹐輿櫬出東門降。”《後汉书·梁冀传》:“{絜}初逃亡﹐知不得免﹐因輿櫬奏書{冀}門。”《左传·僖公六年》:“{許男}面縛銜璧﹐大夫衰絰﹐士輿櫬。”
重櫬-汉语大词典
重櫬
【1】指棺椁。{晋}{陆机}《挽歌》之一:“歎息重櫬側﹐念我疇昔時。”
迎櫬-汉语大词典
迎櫬
【1】犹迎灵。{清}{邵廷采}《王门弟子所知传》:“然{畿}爲人卓犖多大節﹐聞師喪﹐不赴廷試﹐與{德洪}迎櫬{廣信}。”
釋縛焚櫬-汉语大词典
釋縛焚櫬
【1】谓解开降者的捆绑,烧掉降者带来的棺材。是使降者安心的一种表示。语出《左传·昭公四年》:“{成}{王}克{許},{許僖公}如是。王親釋其縛,受其璧,焚其櫬。”《晋书·苻坚载记上》:“{萇}至{姑臧}﹐{天錫}乘素車白馬﹐面縛輿櫬﹐降於軍門。{萇}釋縛焚櫬﹐送之於{長安}。”
靈櫬-汉语大词典
靈櫬
【1】灵柩。《文选·潘岳<哀永逝文>》:“撫靈櫬兮訣幽房﹐棺冥冥兮埏窈窈。”{李善}注:“{杜預}《左氏傳注》曰:櫬﹐親身之棺。”{瞿秋白}《赤都心史》二:“我远望着{克氏}的灵榇抬出来﹐面色还蔼然含笑似的。”{唐}{欧阳詹}《南阳孝子传》:“某既占{鄭}書﹐又知{鄭}侍君靈櫬自南﹐當由彼而還也﹐意其必{鄭}焉。”{孙种因}《重九战记》:“發喪之日﹐靈櫬之多﹐爲世所罕覯﹐延長六七里﹐送葬者數十萬人。”
面櫬-汉语大词典
面櫬
【1】见“面縛輿櫬”。
面縛輿櫬-汉语大词典
面縛輿櫬
【1】语本《左传·僖公六年》:“{許男}面縛銜璧,大夫衰經,士輿櫬。”{杜预}注:“縛手于後﹐唯見其面……櫬,棺也。將受死,故衰絰。”后因以“面縛輿櫬”谓双手反绑﹐车载空棺,表示投降并自请极刑。{清}{黄宗羲}《徵君沈耕岩先生墓志铭》:“即使面縛輿櫬﹐猶應宣布皇威﹐而後愍其歸死以宥之。”亦省作“[面櫬]”。{晋}{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子嬰}面櫬﹐{漢祖}膺圖。”《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衍》:“{衍}君臣面縛輿櫬﹐出降于{七里亭}。”《三国志·魏志·邓艾传》:“{艾}至{成都}﹐{禪}率太子諸王及羣臣六十餘人面縛輿櫬詣軍門﹐{艾}執節解縛焚櫬﹐受而宥之。”
骨櫬-汉语大词典
骨櫬
【1】死人埋葬后经过腐烂剩下来的骨头。亦借指尸体。《西游记》第三八回:“他但有言語﹐就將骨櫬與他看﹐説:‘你殺的是這個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