殁(歿)是什么意思
殁←→生 活-反义词词典
殁←→生 活mò-shēng huó
【词性】:动
殁:死。
生:生存,生命。
活:生存。
【例】 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唐·韩愈:《祭十二郎文》) 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汉·王充:《订鬼》) 生拖死拽,把个英莲拖去,如今也不知死活。(清·曹雪芹:《红楼梦》)
去世 逝世 亡故 咽气 长眠 卒 殁(没) 谢世 亡 长诗-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去世 逝世 亡故 咽气 长眠 卒 殁(没) 谢世 亡 长诗
去世qùshì 逝世shìshì 亡故wánggu 咽气yànqì 长眠cnángmián 卒zú29 殁(没)mò 谢世xièshì 亡wáng325、476 长诗chángshì
动词。表示(人)死去。
“去世”和“逝世”都强调离开人世间。“去世”用于成年人或长者,口语和书面语里都用;“逝世”有庄重、严肃的态度色彩,用于长者或有一定社会地位、一定威望和贡献的人,又有书面语色彩而较适用于书面语。例如:“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朱德:《母亲的回忆》);“他在史学上的划时代的成就使我震惊了。然而这已经是王国维去世后一年多的事”(《沫若文集》,第十二卷);“郭沫若在日本东京接到鲁迅逝世的噩耗,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了悼文《民族的杰作》”(鲍昌、邱文清:《鲁迅年谱》、下册);“他的牺牲精神、工作热忱、责任心,均称模范。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二日,因医治伤员中毒,逝世于河北的完县”(《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亡故”强调生命消亡掉,含有“一生成了过去”的意味;多用于人在过去(非当前)死掉的情形;是文言词、有书面语色彩。例如:“然而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鲁迅:《呐喊·自序》);“她的丈夫和两个儿子都在战争时期广故”。
“咽气”突出入断气死去的情状,有形象色彩;又适用于口语而有口语色彩。例如:“查理三世经过长时间的挣扎,终于咽气”;“爸爸一直到咽气还喊着杨叔叔的名字”(《十月》,1980,1)“老人临咽气,留下话,死活要把这些胡子送到儿子手里去,让他看一眼”(《小说月报》,1982.7)。
“长联”有委婉的态度色彩和比喻为长久睡着的形象色彩。例如:“如今,当妻子已经长眠以后,他是更无牵挂了”(《小说月报》,1980,2):“老先生的老伴年前刚去世,现在女儿又跟着长眠。他真是堆以经受这严重的打击”;“政委如果再呆下去,也会同她一起为那些长眠于异邦的忠魂悲怆的”(孟伟哉:《一座雕像的诞生》)。
“卒”强调生命结束;是文言词,一般只用于书面记叙,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常出现于句末。例如:“本年八月,……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卒”((鲍昌、邱文治:《鲁迅年谱》,上册);“波兰作家显克微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先后卒”(同上。)
“殁”强调生命从此消失而不再存在;适用于北方口语和俗白文字,有方言色彩和口语色彩。例如:“我娃娃的父亲在前年殁了,我娘母子少吃没喝,就出来讨吃来了”(《当代》,1982,5);“周大勇想起那些殁了的人,他就觉得眼前这些战士干部……格外宝贵,格外难得”(杜鹏程:《保卫延安》),“两年前曾犯有脚气病,狱中地气潮湿,兼以待遇不良,而终至病殁”(《读书》,1979,7)。
“谢世”强调离别了人世;语气委婉,比较典雅而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例如:“他被捕不久,老母亲病吓交加谢世了”(《十月》,1981,6);“黄兴不幸中年谢世,未能经历中国历史的根本变化”(《人民日报》,1984.10.23);“父亲谢世后家境贫困,是靠我的大哥当远洋水手挣点钱……”(陆文夫:《美食家》)。
“亡”在意思上和“亡故”较一致,也强调生命消亡掉,但无“亡故”所含的“一生成为过去”的意味;是文言词,有书面语色彩,但处在固定词组“家破人亡”中时,可随着该词组而出现于口语。现在一般不单用,须和“身”“人”或“病”搭配组合。例如:“那抢匪……已经中弹身亡了”(欧阳山:《三家巷》);“家破人亡之感立时袭进他的心”(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长逝”含有“永久离去不再回来”的意味和惋惜的感情色彩;又由于一般适用于书面语而有书面语色彩;可受“溘然”的修饰。例如:“李维汉同志投有能够完全实现他的计划,就溘然长逝了”(《人民日报》,1984.10.7);“现在他已经去世,寂兮寥兮,奉身长逝”(徐迟:《祭于潮》)。
殁-实用委婉语词典
殁
死亡的婉称。“殁”,通没,隐没,消失。
崩 薨 卒 没(殁) 逝 亡-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
崩 薨 卒 没(殁) 逝 亡
[崩bēng 薨hōng 卒zú 没(殁)mò 逝shì 亡wáng]
同 都表示生命结束、死去。
异【崩】 特指天子死,是一种比喻说法。《战国策·赵策三》:“周烈王崩”。《战国策·赵策四》:“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赵太后不是天子,但当时周天子无权,赵太后为一国之主,所以也能以“山陵崩”为比喻)诸葛亮《出师表》:“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寄:托付)
【薨】 指称诸侯王死。唐代以后称二品以上的官死也叫做薨。《左传·昭公三十二年》:“鲁文公薨,而东门遂杀適立庶。”(东门遂:人名。適:同“嫡”,正妻所生的儿子)
【卒】 指称大夫死。《左传·僖公十六年》:“公子季友卒”。(季友:人名)《左传》对诸侯死有时也称“卒”。《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至于唐代,“卒”的用法更不严格。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句中的“卒”表示普通人的死。
【没】 泛指死,等于说“去世”。后来写作“殁”。《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孟子·滕文公上》:“昔者孔子没”。贾谊《过秦论上》:“孝公既没”。《楚辞·怀沙》:“伯乐既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引作“伯乐既殁兮”。《史记·秦始皇本纪》:“其身未殁,诸侯倍叛”。(倍:通“背”)
【逝】 去,常指死亡。多见于书面。谢瞻《张子房》:“逝者如可作,揆子慕周行。”曹丕《与吴质书》:“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邪:通“耶”,语气词)现代汉语有双音词“逝世”。
【亡】 死的别称。《史记·淮阴侯列传》:“吾今日死,公亦随手亡矣。”(公:你,敬称。随手:紧接着)范缜《神灭论》:“岂容形亡而神在?”常用来指国家的灭亡。《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兵弱于敌,国贫于内,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史记·陈涉世家》:“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山东:崤山、函谷关以东地区)成语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辨 这一组词都表示死,概念相同,但词的色彩不同。寓有所谓“别贵贱”的含义。按《礼记·曲礼下》的说法:“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按《唐书·百官志》规定:“凡丧,二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自六品达于庶人称死。”人死有不同的称呼,反映出我国阶级社会中严格的等级制度。
注 “殁”只用于死、去世这一意义,在这一意义上,与“没”相通。“没”的其他意义“殁”都不具备。
殁-古文观止词典
殁mò
【词性】:动词
死(9)。《祭十二郎文》:孰谓汝逮去吾而殁乎?——谁说你突然离开我而死了呢?《祭十二郎文》:汝殁于六月二日。——你死在六月二日。《祭十二郎文》:汝殁吾不知日。——你死了我不知道你死的日子。
殁-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殁mò
①死。《国语·晋语四》:“管仲~矣,多谗在侧。”韩愈《祭十二郎文》:“汝病吾不知时,汝~吾不知日。”②终。《墨子·非命上》:“古者汤封于毫……未~其世,而王天下。”《吕氏春秋·期贤》:“故简子之时,卫以十人者按赵之兵,~简子之身。”③通“没”。沦落。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因~虏中,不知存亡。”
【殁齿】没齿,终生。范仲淹《谪守睦州作》:“圣明何以报?~愿无邪。”
【殁身】①终身。《后汉书·刘瑜传》:“从幼至长,幽藏~。”②杀身。《史记·刺客列传》:“妾其奈何畏~之诛,终灭贤弟之名!”
【殁世】终身。《管子·心术下》:“圣人之道,若存若亡,援而用之,~不亡。”
沦殁-现代汉语大词典
沦殁lún mò
【释义】:
指死亡。
淹殁-现代汉语大词典
淹殁yān mò
【释义】:
淹没,消失。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而《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崇论闳议,终淹殁而未行者,有之矣。”
殁-现代汉语大词典
殁mò
【释义】:
死,去世。如:父母早殁。今也作“没”。
亡殁-汉语大词典
亡殁
亦作“[亡没]”【1】死亡。《三国志·蜀志·杨仪传》:“往者丞相亡没之際﹐吾若舉軍以就{魏氏}﹐處世寧當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復及。”《南史·褚蓁传》:“{蓁}子{向}字{景政}﹐年數歲﹐父母相繼亡没﹐哀毁若成人。”{唐}{刘知幾}《史通·杂说上》:“《漢書·東方朔傳》﹐委瑣煩碎﹐不類諸篇﹐且不述其亡殁歲時﹐及子孫繼嗣。”
垂殁-汉语大词典
垂殁
【1】见“垂没”。
夭殁-汉语大词典
夭殁
亦作“[夭没]”【1】短命﹐早死。《後汉书·列女传·刘长卿妻》:“兒年十五﹐晩又夭殁。”{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少者彊者而夭殁﹐長者衰者而存全乎?”《後汉书·马援传》:“{援}卒後﹐{客卿}亦夭没。”
徂殁-汉语大词典
徂殁
亦作“[徂没]”【1】亡故。{晋}{陆机}《驾言出北阙行》:“念昔徂殁子﹐悠悠不可勝。”{南朝} {宋}{颜延之}《除弟服》诗:“徂没離二秋﹐掩涕備三冬。”{南朝} {梁}{江淹}《杂体诗·效陆机<羇宦>》:“徂没多拱木﹐宿草凌寒煙。”《後汉书·桥玄传》:“徂没之後﹐路有經由﹐不以斗酒隻雞過相沃酹﹐車過三步﹐腹痛勿怨。”
存殁-汉语大词典
存殁
【1】生存和死亡。犹言生死。{唐}{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诗序:“自枉詩已十餘年﹐莫記存殁又六七年矣。”{唐}{韦应物}《登蒲塘驿沿路见泉谷村墅忽想京师旧居追怀昔年》诗:“存殁闊已永﹐悲多歡自疏。”{金}{元好问}《续夷坚志·旬会之异》:“十日一宴﹐集中一舉子物故﹐諸子感歎存殁﹐仍於故人設位。”【2】生者和死者。{前蜀}{杜光庭}《户部张相公修迁拔明真斋词》:“三籙定金明之典﹐功被人天;九幽懸玉匱之科﹐惠周存殁。”《红楼梦》第四回:“求太老爺拘拿凶犯﹐以扶善良﹐存殁感激大恩不盡!”
枉殁-汉语大词典
枉殁
【1】枉死。《後汉书·皇后纪上·章德窦皇后》:“九年﹐太后崩﹐未及葬﹐而{梁貴人}姊〔{嫕}〕上書{陳貴人}枉殁之狀。”
殁-汉语大词典
殁
《廣韻》莫勃切,入没,明。【1】死,去世。《国语· 晋语四》:“{管仲}殁矣,多讒在側。”《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伯樂}既殁兮,驥將焉程兮?”《周书·郑孝穆传》:“父叔四人並早殁。”《红楼梦》第六三回:“〔{賈敬}〕系道教中吞金服砂,燒脹而殁。”【2】终,终了。《国语·晋语七》:“公使{祁午}爲軍尉,殁{平公},軍無秕政。”{韦昭}注:“ 殁,終也。”《墨子·非命上》:“古者{湯}封於{亳}……諸侯與之,百姓親之,賢士歸之。未殁其世,而王天下,政諸侯。”【3】消灭。《後汉书·耿恭传》:“{恭}遣司馬將兵三百人救之,道逢{匈奴}騎多,皆爲所殁。”【4】通“[没]”。隐没;沦没。{唐}{李白}《安州应城玉女汤作》诗:“神女殁幽境,湯池流大川。”{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因殁虜中,不知存亡。”{清}{无名氏}《固山贝子平浙纪略》:“顧山賊已掃,而海寇尚不時出殁。”【5】通“[刎]”。《吕氏春秋·上德》:“{徐弱}曰:‘ 若夫子之言,{弱}請先死以除路。’還殁頭前於{孟勝}。”{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吕氏春秋二》引{王念孙}曰:“ 殁之言刎也。”{于省吾}《离俗》:“〔{賓卑聚}〕每朝與其友俱立乎衢,三日不得,卻而自殁。”{陈奇猷}校释引{俞樾}曰:“殁當爲刎……古人每借歾爲刎,此又作殁者,殁即歾之或作體也。《高義》篇:‘殁頭乎王廷。’殁亦當爲刎。”
殁身-汉语大词典
殁身
【1】杀身。《史记·刺客列传》:“妾其奈何畏殁身之誅﹐終滅賢弟之名!”【2】终生。《後汉书·刘瑜传》:“從幼至長﹐幽藏殁身。”{宋}{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帝雖悔悟自克﹐殁身之恨﹐已無及矣。”
殁世-汉语大词典
殁世
【1】终生;终其一生。《墨子·节用中》:“古者明王聖人﹐所以王天下﹐正諸侯者﹐彼其愛民謹忠﹐利民謹厚﹐忠信相連﹐又示之以利﹐是以終身不饜﹐殁世而不卷。”{汉}{徐幹}《中论·考伪》:“{仲尼}惡殁世而名不稱。”【2】去世。{唐}{元稹}《夏阳县令陆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铭》:“殁世於{夏陽縣}之私第。”{明}{沈维材}《<四溟诗话>跋》:“殁世既久﹐又得{甫草}﹑{石齋}爲之表彰﹐{四溟}可以無憾。”
殁齒-汉语大词典
殁齒
【1】没齿,终生。{宋}{范仲淹}《谪守睦州作》诗:“聖明何以報?殁齒願無邪。”{明}{王世贞}《说部·左逸》:“抑先王之不獲正始也﹐殁齒有隱憾焉。”
殂殁-汉语大词典
殂殁
【1】见“殂没”。
殁命-汉语大词典
殁命
【1】舍命,拚死。《百喻经·愿为王剃须喻》:“昔者有王﹐有一親信﹐於軍陣中﹐殁命救王﹐使得安全。”
殞殁-汉语大词典
殞殁
【1】殒没。{宋}{范仲淹}《让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表》:“臣方痛心疾首﹐日夜悲憂﹐髮變成絲﹐血化爲淚﹐殞殁無地﹐榮耀何心?”{明}{唐顺之}《祭有怀府君文》:“臨病不能盡醫藥﹐以致先考殞殁。”
殟殁-汉语大词典
殟殁
【1】舒缓貌。《文选·傅毅<舞赋>》:“超鳥集﹐縱弛殟殁。”{李善}注:“殟殁﹐舒緩貌。”
戰殁-汉语大词典
戰殁
【1】战死,阵亡。《北齐书·窦泰传》:“{泰}父兄戰殁於鎮﹐{泰}身負骸骨歸{尒朱榮}。”《後汉书·西羌传上·东号子麻奴》:“{賢}軍敗﹐{賢}及二子皆戰殁。”
敗殁-汉语大词典
敗殁
亦作“[敗没]”【1】犹覆灭。谓军队被敌方歼灭。《南史·胡藩传》:“{徐逵之}敗没﹐帝怒﹐即日於{馬頭岸}度{江}。”{宋}{范仲淹}《与韩魏公书》:“今{涇原}全師敗殁……而特進爵﹐天下豈無深議耶?”《後汉书·光武帝纪下》:“{武陵蠻}叛﹐寇掠郡縣﹐遣{劉尚}討之﹐戰於{沅水}﹐{尚}軍敗殁。”
汩殁-汉语大词典
汩殁
【1】汩没,沦落。{明}{王廷相}《栗应宏道甫字说》:“{栗生}近與余遊﹐見其德性謙冲﹐文章古雅﹐世若寡其儔者;苟不達於道﹐亦汩殁於世儒焉耳矣。”
淹殁-汉语大词典
淹殁
【1】淹没,消失。{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而《陽春》﹑《白雪》﹐曲高和寡﹐崇論閎議﹐終淹殁而未行者﹐有之矣。”【2】去世。《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拔臣於垂死之中﹐賜臣以再生之路﹐大恩未報﹐遽爾淹殁。”
淪殁-汉语大词典
淪殁
【1】死亡。{唐}{白居易}《因梦有悟》诗:“交友淪殁盡﹐悠悠勞夢思。”
湮殁-汉语大词典
湮殁
【1】埋没。{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捐科分》:“經術首推{夝舫師}﹐惜著述未刊﹐今幾湮殁。”
病殁-汉语大词典
病殁
【1】病死。《後汉书·方术传下·王和平》:“{濟南}{孫邕}少事之﹐從至京師。會{和平}病殁﹐{邕}因葬之{東陶}。”
蚤殁-汉语大词典
蚤殁
【1】见“蚤没”。
薨殁-汉语大词典
薨殁
【1】薨殂。指王侯死亡。{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梁孝元}年少之時﹐每八月六日載誕之辰﹐常設齋講;自{阮修容}薨殁之後﹐此事亦絶。”
終殁-汉语大词典
終殁
【1】见“終没”。
酷殁-汉语大词典
酷殁
【1】惨死。《後汉书·皇后纪上·章德窦皇后》:“帝以貴人酷殁﹐歛葬禮闕﹐乃改殯於{承光宫}﹐上尊諡曰{恭懷皇后}。”
賫志而殁-汉语大词典
賫志而殁
【1】谓怀抱着未遂的志愿而死去。语本{南朝}{梁}{江淹}《恨赋》:“賫志没地,長懷不已。”{宋}{范浚}《徐忠壮传》:“議既格沮﹐兵不復出……而卒賫志以殁﹐義士所爲悼歎者也。”《封神演义》第九九回:“{聞聘}等三人金蘭氣重﹐方圖協力同心﹐忠義志堅﹐欲效股肱之願;豈意陽運告終﹐賫志而殁。”亦作“[賫志以殁]”﹑“[賫志以没]”。{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一:“後{恩君}({恩良})洊升副都統﹐庚子之變﹐賫志以没。”{宋}{楼钥}《馀姚县海堤记》:“司諫用不盡其才﹐賫志而殁。”
賫志以殁-汉语大词典
賫志以殁
【1】见“賫志而殁”。
謝殁-汉语大词典
謝殁
【1】去世﹐死去。{唐}{李翱}《祭硖州李使君文》:“如君之年﹐存者則多﹐而遽謝殁﹐傷哉奈何!”
陣殁-汉语大词典
陣殁
【1】阵亡。{清}{昭槤}《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明日壬寅﹐賊大至﹐{珠魯訥}自剄﹐執{楊重英}﹐我兵大潰﹐總兵{胡大猷}與{胡邦佑}咸陣殁。”《明史·何文辉传》:“子{環}﹐{成都}護衛指揮使﹐征迤北陣殁。”【2】指阵亡者。{唐}{韩愈}《元和圣德诗》:“哀憐陣殁﹐廩給孤寡。贈官封墓﹐周帀宏溥。”
陷殁-汉语大词典
陷殁
【1】犹沦陷﹐失陷。{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 》:“及{西臺}陷殁﹐簡牘湮散。”【2】犹覆没。{明}{沈德符}《野獲编·叛贼·妖妇人》:“指揮{高鳳}等討之﹐俱陷殁。”
隕殁-汉语大词典
隕殁
【1】身亡。{汉}{班固}《卫尉曲阳侯郦商铭》:“衎衎衞尉﹐德行循規……隕殁于{齊}。”《後汉书·黄琼传》:“故太尉{李固}﹑{杜喬}﹐忠以直言﹐德以輔政﹐念國亡身﹐隕殁爲報﹐而坐陳國議﹐遂見殘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