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戲)是什么意思
散曲←→戏曲-反义词词典
散曲←→戏曲sǎnqǔ-xìqǔ
【词性】:名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
戏曲:以歌唱、舞蹈为主要表演手段的戏剧形式,包括京剧、昆曲和各种地方戏。
【例】 明代散曲作家大多数兼擅诗文,他们的诗人追摹汉魏、盛唐,力求高华典雅,散曲则沿袭元人“啸傲烟霞、嘲弄风月”的道路,而且愈走愈远。(游国恩 王起 萧涤非等主编:《中国文学史》) 适应舞台表演艺术和戏曲创作的发展,从明中叶以来,戏曲理论的专著增多了,李渔更多地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同上)
文戏←→武戏-反义词词典
文戏←→武戏wénxì-wǔxì
【词性】:名
文戏:以唱工或做工为主的戏。
武戏:以武工为主的戏。
【例】 老年人爱看文戏,青年人则爱看武戏。
庖戏-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庖戏páo xì
【释义】:
即伏羲。章炳麟《文学说例》:“且庖戏已有十言之教,而《易》言‘天数五、地数五’……大抵以五为度,盖当时亦独庖戏知十耳。”
於戏-古汉语虚词词典
於戏wū hū
叹词
见“於乎”。
戏谑-古语词今用词典
戏谑xìxuè
开玩笑。《诗经》的卫诗中,有一首赞美一个很有才华的君子(据宋人朱熹的意见,是赞美卫武公的),卫武公品质好,学同好,极有才华。当时的人们称赞他说:你看河湾头淇水流急,岸边的绿竹层层密密,卫武公文采风流,才学之锤炼犹如金锡的精纯,德行之琢磨犹如圭璧之温润,宽厚温柔,登车凭情,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善戏谑兮,不为虐兮。”(开起玩笑来风趣、幽默却不刻薄)他真是一个美君子啊!(《诗经·卫风·淇奥》)
今沿用本义。
《龙门阵》:“有个朋友戏谑说:‘这不是踏月是奔月了,可惜尽是老大爷老太太,没人能做嫦娥。’”《钟山》:“邻居们终于明白过来昨天轿车送她回来的是区委统战部长李解放;今天轿车接送她的是她丈夫跟台湾老婆生的儿于麻贵成。小四子戏谑说:‘国共’通过容老太再次‘合作’啦。”《妇女生活》:“他的办公桌从不上锁,而我的办公桌却从不对外开放,因而,同事们戏谑道:我的是‘保险柜’,他的是‘垃圾箱’。”
花招 把戏 花样-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花招 把戏 花样
花招huāzhāo 把戏bǎxì 花样huāyang192
名词。指欺骗人的狡猾手段、手法。
“花招”强调虚伪的、表面上迷惑人的和耍阴谋的性质。例如:“敌人的花招诡计是很多,但是他们都不懂得根本的一条,那就是人民总是要起来革命的”(前涉执笔:《桐柏英雄》);“我还怕他这里面会有什么花招呢”(欧阳山:《苦斗》);“所谓‘解决办法’,不过是用来搪塞世界舆论,推卸破坏谈判责任的花招”(《人民日报》,1979.4.28)。
“把戏”强调力图蒙蔽人却易被识穿的性质,意思比“花招”轻。例如:“不行,到底是没有玩惯这种使人难堪的把戏”(老舍:《离婚》);“戳穿了他们的鬼把戏”。
“花样”强调有一种骗人的表现形式;含有“可变换为多种样式”的意味;意思也比“花招”轻。例如:“瞧他还能玩什么花样”;“这是什么鬼花样?他们到底姓蒋还是姓汪?”(《沙家浜》);“他们……逆料他关于一切丧葬仪式,是一定要改变新花样的”(鲁迅:《孤独者》)。
调笑 耍笑 戏弄-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调笑 耍笑 戏弄
调笑tiáoxiào 耍笑shuǎxiào 戏弄xìnòng
动词。表示开玩笑,捉弄人以取笑。
“调笑”和“耍笑”都突出取笑作乐。“调笑”还强调挑逗人;“耍笑”则强调拿别人来耍弄。例如:“那位山民把伊汝看作疯魔,是故意调笑耍弄他”(《小说月报》,1980,5);“这四个人装着酒醉,毫无顾忌地说着调笑的话”(巴金:《秋》);“洞里灯烛闪闪,照着里面的一男一女,在嘻嘻哈哈地逗乐耍笑”(曲波:《林海雪原》);“两位组长很有点不同,一个太严肃,整天板着脸,一个很爱耍笑人,嘴角总挂着笑意”。
“戏弄”突出捉弄人来嬉戏;多用于书面语,有书面语色彩。例如:“以前周幽王宠褒姒,在烽火合上戏弄诸侯,褒姒一笑而失天下”(《沫若剧作选》);“一旦刮起风来,我那青青的脑瓜皮就露出来。于是孩子们嘲笑我,戏弄我,为此我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北京文艺》,1980,3)。
玩 玩耍 游玩 游戏 嬉戏-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玩 玩耍 游玩 游戏 嬉戏
玩wán 玩耍wánshuǎ 游玩yóuwán 游戏yóuxì 嬉戏xīxì
动词。表示进行娱乐,进行使自己精神愉快的、并非工作、学习的活动。
“玩”和“玩耍”都强调随意地、尽兴地进行。“玩”可以用于大人和小孩,是口语用词,有浓厚的口语色彩,很常用;“玩耍”只用于孩子或青少年的娱乐活动。例如:“?先生这回来,希望多玩几天”(欧阳凡海:《无辜者》);“你父亲为什么不来北平玩玩”(梁斌:《播火记》,下册);“小孩子叫闹的声音,很远,很远,他们在玩耍”(王蒙:《湖光》);“孩子们也许看惯了妈妈的啼哭,呆立了一会,便慢慢走开,仍去玩耍”(冰心:《我的邻居》)。
“游玩”强调进行跑跳、逗趣的活动;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少用。例如:“院子里,孩子们在无忧无虑地游玩”;“妻子底家里有很大的花园供他游玩”(落华生:《债》);“他不让儿子去上外间的小学,甚至也反对孩子去街头游玩”(楼适夷:《读家书,想傅雷》)。
“游戏”和“嬉戏”都强调逗趣、玩笑。“游戏”一般用于儿童的娱乐活动,可以比喻地用于成年人的活动。例如:“他们少时便在一起游戏”(郑振铎:《淡漠》);“吃过了晚饭,还有几个跑到庙里去,游戏,猜谜”(鲁迅:《长明灯》);“因为有了远客,他们也都从父母那里得了减少工作的许可,伴我来游戏”(鲁迅:《社戏》);“他那所谓看破红尘、游戏人间的处世态度,实在要不得”。“嬉戏”强调笑闹、高兴,无拘无束,常用于拟人化的事物;有书面语色彩和文艺风格色彩,多出现在书面文学作品中。例如:“她望着在她面前嬉戏的海臣,觉得好象有几把刀割着她的心”(巴金:《家》);“节日里,欢乐的人群在上面舞狮,少年们在上面嬉戏追逐”(秦牧:《花城》);“国家处在危急关头,可是那群男女却还在调情嬉戏,醉生梦死”;“白云嬉戏在她们脚边”(碧野:《月亮湖》)。
“玩”在表示“使用某种文娱用品来活动”(如说:“咱们玩球还是玩扑克?”)、“不正当地使用(手段、方法等)”(如说:“你玩什么花招”)、“随便地、不严肃地对待”(如说:“这个人有点儿玩世不恭”)等意思时,和本组其他词没有同义关系。“游玩”在表示游逛的意思(如说:“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鲁迅:《社戏》〕;“待有假期再到山东游玩”)时,也和本组其他词没有同义关系。“游戏”常用作名词,指逗趣的、有非正式的比赛性质的娱乐体育活动(如说:“猜灯谜这种游戏比较有意思”)。这种用法的“游戏”,不是本组其他词的同义词。
唱独角戏-实用委婉语词典
唱独角戏
意为自己势单力薄,独自做事。
重打锣鼓另开戏-实用委婉语词典
重打锣鼓另开戏
婉指在人生的路途上遇到挫折,还可另外找出路。中国谚语。
游蜂戏蝶-实用委婉语词典
游蜂戏蝶
婉指男子有花心,专爱与女子搞勾当。
戏(戲) 弄-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
戏(戲) 弄
[戏(戲)xì 弄nòng]
同戏耍,游戏。《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婴儿相与戏也”。《史记·晋世家》:“成王与叔虞戏”。鲍照《拟行路难》:“弄儿床前戏”。《左传·僖公九年》:“夷吾弱不好弄”。(夷吾:人名。弱:幼小时)《国语·晋语二》:“夷吾之少也,不好弄戏”。苏轼《水调歌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异 【戏】 ①一般可以用于形体动作方面,包括日常轻浮的举止行为和歌舞、杂技等表演。《晋书·王戎传》:“于宣武场观戏”。 ②也可用于语言行为方面,表示戏弄、玩笑。《论语·阳货》:“前言戏之耳”。《史记·晋世家》:“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曹丕《典论·论文》:“杂以嘲戏”。(杂:夹杂。嘲:嘲笑)
【弄】 ①用手玩弄。《诗·小雅·斯干》:“载弄之璋”。(让他拿着璋玩)《汉书·赵尧传》:“高祖持御史大夫印,弄之。”(御史大夫:官名)于良史《春山月夜》:“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②特指演奏乐器。沈约《六亿》:“或歌四五曲,或弄两三弦。”李白《拟古》:“含情弄柔瑟,弹作陌上桑。”(陌上桑:乐府名)王涯《秋夜曲》:“银筝夜久殷勤弄”。 ③以玩赏为乐的事。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明朝散发弄扁舟”。温庭筠《菩萨蛮》词:“弄妆梳洗迟”。 ④又引申为“做”,如成语有“弄假成真”、“弄虚作假”。
戏-古文观止词典
戏xì
【词性】:动词
嘲弄,开玩笑(8)。《桐叶封弟辨》:天子不可戏。——天子不可以开玩笑。《桐叶封弟辨》:王曰:“戏也。”——成王说:“我是和他开玩笑。”《桐叶封弟辨》:而况以其戏乎?——何况是拿它来开玩笑呢?
戏弄-古文观止词典
戏弄xì nòng
【词性】:动词
玩弄,调戏(1)。《报任安书》: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本来是主上玩弄的,像倡优般被畜养,世俗人所轻视的。
尝汤戏-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尝汤戏
【释义】:
明、清习俗,筵宴中要献过汤才开始演戏。指正本戏以外先加演的短戏。《儒林外史》四二:锣鼓响处,开场唱了四出尝汤戏。
非同儿戏-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非同儿戏
【释义】:
比喻事关重要,不容轻视。《红楼梦》六五:但终身大事,一生至一死,非同儿戏,我如今改过守分,只要我拣一个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方跟他去。
逢场作戏-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逢场作戏
【释义】:
原指游方艺人遇到合适的演戏场地,就开场表演。后多指偶尔随俗应酬、凑热闹。□《五灯会元·大愚芝禅师法嗣》:竿木随身,逢场作戏。《二刻拍案惊奇》三九:最要蓐恼那悭吝财主,无义富人,逢场作戏,做出笑话。《济公全传》二五:赵文会说:“师傅,你老人家要上勾栏院,有些不便了。你是出家人,讲究修道参禅,要到那个地方去,岂不被人耻笑?”和尚说:“逢场作戏,也未为不可。你我三人,就此前往。”《宜春香质》“雪集”三:我祁文自当尽心做生意。伊小官那里算得是个丈夫,只好当逢场作戏。
夫妇非同儿戏,姻缘本是前定-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夫妇非同儿戏,姻缘本是前定
【释义】:
指婚姻是前生就由上天决定的,是很郑重的大事。《云钟雁三闹太平传》一四:夫妇非同儿戏,姻缘本是前定,贪花爱色总徒然,天瞋怎随人愿。
各师父各传授,各把戏各变手-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各师父各传授,各把戏各变手
【释义】:
把戏:魔术。变手:手法。比喻各个师傅自有各自的一套传法;各种戏法自有各种不同变法。《老残游记》一三:老残笑说道:“各师父各传授,各把戏各变手。我们师父传我们的时候,不是这个传法,所以不同。”
官场如戏-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官场如戏
【释义】:
官场如演戏场。比喻官场真真假假,变幻莫测。《儿女英雄传》三八:这国子监祭酒,是个侍至圣香案为天下师尊的脚色,你道安公子才几日的新进士,让他怎的个品学兼优,也不应快到如此,这不真个是官场如戏了么?
猢狲撮把戏-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猢狲撮把戏
【释义】:
歇后语:一场无结果。指事情没有结果。《何典》五:形容鬼听得锣响,走出来看时,见是猢狲撮把戏,便挖几个看肚兜铜钱来舍他。
军中无戏言-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军中无戏言
【释义】:
戏言:开玩笑的话。意谓军机大事,郑重严肃,不能开玩笑。也指说话要算数。《三国演义》四六:瑜曰:“军中无戏言。”孔明曰:“怎敢戏都督!愿纳军令状:三日不办,甘当重罚。”《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二四:若是射得天叫,俺即时下马投降,举国降书降表,送上宝船,不费你丝毫之力。若是射不得天叫,你却下马投降于我。军中却无戏言。《歧路灯》三六:王紫泥笑道:“得了头功,重重的有赏。”夏逢若也回头笑道:“军中无戏言。”
君无戏言-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君无戏言
【释义】:
君王不说开玩笑的话。指君王说话要算数。《施公案》一三六:圣上准本,御笔钦批,回旨与民除害,缘何又有秘旨来到?自古君无戏言,那有反悔之理?《五虎平西全传》九七:圣上从前说过,凭他有罪,纵不追究的。古道:君无戏言,我主谅未忘记。《南海观音全传》一:爹爹差矣,常言道:“君无戏言。”父王乃万乘之尊,妄出戏言,何以治民。
☉王者无戏言
《东西晋演义·东》五:左将军窦冲进言于秦王曰:“王者无戏言,此将之封,不祥之征也,惟陛下察之!”
君子无戏言-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君子无戏言
【释义】:
意谓有品格的人不随便开玩笑,说话算数。《西游记传》四:行者道:“君子无戏言,岂有反悔。”《清夜钟》五:小孝廉道:“兄不要取笑。”举子道:“君子无戏言,经艺还烦玉成。”
君子不以言戏人-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君子不以言戏人
【释义】:
君子不随便和人开玩笑。指君子说话要算数。《洪秀全演义》一七:妾闻之:君子不以言戏人。言出于君,而听于妾,神明共鉴,生死以之!
六贼戏弥陀-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六贼戏弥陀
【释义】:
六贼:佛教指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摩诃萨菩萨谓此为六贼。佛教传说,六贼幻化成形,去引诱佛陀,扰乱他的修行。比喻众人戏弄、诱引一人。《喻世明言》二七:七八个老妪、丫鬟,扯耳朵,拽胳膊。好似六贼戏弥陀一般,脚不点地,(将莫司户)拥到新人面前。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释义】:
平阳:平地。龙一到浅水中,连虾也敢戏弄它,老虎离开森林来到平地,狗也敢欺侮它。比喻英雄或贵人一旦失势落魄,就会受小人的气。《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三九:天师心里想道:“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这个樵夫明明的把个语话来相左。”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
《西游记》二八:三藏见了,虽则是一心忙似箭,两脚走如飞,终是心惊胆颤,腿软脚麻。……被那些小妖,平抬将去。正是: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入平林被犬欺
《禅真逸史》三九:大军将到雁门,虏王突厥撤围而走,诱隋炀帝军马入关,亲督铁骑四十万攻打雁门劫驾,金鼓之声振动天地。正是:龙游浅水遭虾戏,虎入平林被犬欺。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深坑被犬欺
《醒世姻缘传》八八:龙图阁大学士吕蒙正是我的大爷,侄儿是举人,我家里也有二三千金的产业。只是这一时,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深坑被犬欺!
☉龙游浅水遭虾戏,凤落荒林被鸟欺
《快士传》一:董闻只为这饮食上,也不知受了多少奚落,有诗为证:龙游浅水遭虾戏,凤落荒林被鸟欺。
☉龙游浅水遭虾笑,虎落平阳被犬欺
《飞龙全传》八:匡胤虽然勇猛,棍棒精通,怎奈起初追赶,已是步行疲乏,今又遇了生力人马,战够多时,极力维持,终难取胜。……正是:龙游浅水遭虾笑,虎落平阳被犬欺。
☉龙游沟壑遭虾戏,凤入牢笼被鸟欺
《三国演义》七六:(吕)蒙笑曰:“卦象正合某之机也。关公虽有冲天之翼,飞不出吾罗网矣!”正是:龙游沟壑遭虾戏,凤入牢笼被鸟欺。
☉龙离大水遭虾戏,虎落深潭被犬欺
《今古奇闻》七:公子拼命夺路而走,哪知坐的马,中箭倒地,被苗兵拥上擒住,囚入后营。正是:龙离大水遭虾戏,虎落深潭被犬欺。
☉龙离沧海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施公案》一四四:好一起剁鲊的囚徒!本院今日倒被这起狗奴威吓起来了。正是:龙离沧海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龙游浅水遭虾困,虎落平阳被犬欺
《大明奇侠传》二四:那些喽兵见雁公子跌下陷坑,大家欢喜,一齐前来,用挠钩套索将他搭起来,一众喽兵捆进去了。正是:龙游浅水遭虾困,虎落平阳被犬欺。
☉龙逢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六:齐之君臣皆恨心切齿,连忙着人将文仲拘系下狱,也没得把文仲伸诉,好似龙逢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龙逢浅水遭虾戏,虎落荒崖被犬欺
《说唐后传》一六:抬头看见墙门门首有许多庄客,尽是刁恶的,一见薛礼,假意喝道:“饭是吃过了,点心还早。不便当别处去求讨罢!”正是:龙逢浅水遭虾戏,虎落荒崖被犬欺。
☉虎落平阳被犬欺
《万花楼》七:虽然不是怕他,恐他多差奴才来,就虎落平阳被犬欺了。
☉虎落平洋被犬欺
《天豹图》九:施小姐道:“尔也休得胡说,我今日到此,已将性命放在度外了。正所谓虎落平洋被犬欺。”
没戏唱-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没戏唱
【释义】:
比喻无什么可做,无法可想。也指无利可图。《儒林外史》一三:差人道:“卖箱子。还了得!就没戏唱了!你没有钱我借钱给你。不但今日晚里的酒钱,从明日起,要用同我商量。我替你设法了来,总要加倍还我。”
拿手戏-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拿手戏
【释义】:
指最擅长的戏。也比喻某种最擅长的技艺。《孽海花》三〇:孙三儿的《白水滩》一,您不知道吗?快上场了!您听完他这出拿手戏再走不迟。
能养千军,不养一戏-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能养千军,不养一戏
【释义】:
能:宁。戏:戏子,优伶。宁肯养一千个军汉,也不愿养一个戏子。旧时戏剧演员社会地位低下,为人视作贱业,故有此语。《红楼梦》一八:脂评:按近之俗语云:能养千军,不养一戏。盖甚言优伶之不可养之意也。大抵一班之中,此一人技业,稍优出众,此一人则拿腔作势,辖众恃能,种种可恶,使主人逐之不舍,责之不可。
弄把戏-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弄把戏
【释义】:
捣鬼,耍花招。《金瓶梅词话》五三:那胡僧这样没槽道的,諕人的弄出这样把戏来。《二刻拍案惊奇》三四:禁得他们的身,禁不得他们的心。略有空隙就思量弄一场把戏,那有情趣到你身上来?
秋胡戏-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秋胡戏
【释义】:
歇字格。元代有《秋胡戏妻》杂剧。隐指妻子。《金瓶梅词话》二三:你家第五的秋胡戏,你娶他来家多少时了,是女招的,是后婚儿来的。《醒世姻缘传》二:我只好跑到你头里罢了;跑的迟些,你那“秋胡戏”待善摆布我哩!《歧路灯》七二:你要真真奈何我,我就躲上几天,向家中看看俺那“秋胡戏”。
台中有戏有人看,脚下无钱无处行-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台中有戏有人看,脚下无钱无处行
【释义】:
戏台上有人唱戏,台下就有人看戏;人若手中无钱,就无路可走。《闽都别记》一五七:前在尚书府演唱,无人敢入,今在山乡,远近人闻之,皆赶至敲门打户;不开则抛砖掷石吵闹,遂不敢演唱矣。正是:台中有戏有人看,脚下无钱无处行。
提傀儡儿上戏场——还少一口气儿-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提傀儡儿上戏场——还少一口气儿
【释义】:
歇后语。傀儡:木偶。意谓没一个靠得住的活人。《金瓶梅词话》一:结拜兄弟也好,只怕后日还是别个靠的你多哩!若要你去靠人,提傀儡儿上戏场——还少一口气儿哩。
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儿-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儿
【释义】:
歇后语。影戏人子:表演皮影戏时用兽皮或纸做成的人物剪影。皮影戏表演时用灯光把剪影照射在纸幕上。若戳破了纸幕,表演的秘密也就暴露了。比喻好坏还是不要揭穿事情的隐秘为好。《红楼梦》六五:咱们……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儿。你别糊涂油蒙了心,打量我们不知道你府上的事。
戏箱里唱曲-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戏箱里唱曲
【释义】:
歇后语。意为假扮。例中指假扮的帝王。《续金瓶梅》三四:那刘豫也只说我命中定有些帝王的福分,那知是戏箱里唱曲的。
戏法无真,黄金不假-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戏法无真,黄金不假
【释义】:
把戏没有真的,黄金没有假的。《女仙外史》八五:我枉有七卷天书,却没有回天的法。俗语云:戏法无真,黄金不假。倒是句真话。到了在陈绝粮,就是圣贤也没奈何的。
戏台上出大恭——大家唱不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戏台上出大恭——大家唱不成
【释义】:
歇后语。出大恭:大便。比喻大家都办不成事。《冷眼观》一:又猛听得九号房中咯喳一声,只听那妇人埋怨那男子道:“你看,你这个人心倒有多粗!连帐子都被你弄掉了下来。”那男子回道:“这才叫做戏台上出大恭——大家唱不成哩。”
小把戏-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小把戏
【释义】:
吴语。对小孩子的昵称。《海上花列传》四八:陆里来一淘小把戏,得罪我朋友,喊本家上来问声俚看!
一只鼓不能敲两家戏-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一只鼓不能敲两家戏
【释义】:
比喻一个人不能同时做两件事。《冷眼观》五:但他却未曾学会《西游记》上孙行者的分身法,一只鼓不能敲两家戏,未免左支右绌。
自唱曲子自做戏-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自唱曲子自做戏
【释义】:
唱独角戏。比喻小打小闹。《黄绣球》九:话原极是,我不过怕做得太显亮了,被小人生心。不如先打个小锣鼓,先由我自唱曲子自做戏,倒有个实在影响。
於戏-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於戏wūhū
叹词
独立于句子结构之外,表示感慨。可译为“唉”。
《礼记·大学》:《诗》云:“於戏,前王不忘。”(《礼记注疏》册十四卷六十页一下)
——《诗经》上说:“唉,前世贤王〔的恩德〕不能忘记。”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於戏!丞相亮其悉朕意,无怠辅朕之阙。(《三国志》册四页九一六)
——唉!丞相亮你知道我的心意,要不懈怠地纠正我的缺点、错误。
看把戏-汉语惯用语辞典
看把戏kàn bǎ xì
比喻在一旁观看热闹,看人出丑。把戏,杂耍。茅盾《虹》:“她闷闷地嘘一口气,心里想我是来躲避,来看把戏的!”
看白戏-汉语惯用语辞典
看白戏kàn bái xì
看戏不出钱买票。比喻冷眼看人出丑。殷慧芬《汽车城》“生活做好就是真理!做不好,等着看白戏的人有的是!”
看好戏-汉语惯用语辞典
看好戏kàn hǎo xì
比喻对纠纷、祸事冷眼旁观。王兆军《盲流世家》,“当他遇到梁悟成这样传奇人物时,也是束手无策的。旁观不怕乱子大。司机等着看好戏。”
戏匣子-汉语惯用语辞典
戏匣子xì xiá zi
方言。指留声机。孔厥等《新儿女英雄传》:“(她俩)正迟疑呢,忽然听见戏匣子唱开了洋戏。”
变把戏-汉语惯用语辞典
变把戏biàn bǎ xì
比喻耍弄花招。曹聚仁《论“多疑”》.“变把戏骗别人的人,也会说是‘多疑’。”也说“变戏法”。茅盾《同是幻术》“现在社会上许多人,营营逐逐,何尝不是在那里变戏法。”
变戏法-汉语惯用语辞典
变戏法biàn xì fǎ
见“变把戏”。
尝汤戏-汉语惯用语辞典
尝汤戏cháng tāng xì
指正戏前加演的短戏。明清时,宴会看戏要等到上过汤后才演正戏,故名。《儒林外史》“锣鼓响处,开场唱了四出尝汤戏。”
唱独角戏-汉语惯用语辞典
唱独角戏chàng dú jiǎo xì
比喻不依靠别人,独自办一件事。老舍《四世同堂》“凡是与我主张不同的,我便把他们看成仇敌。那时候,我是唱独角戏。”
唱对台戏-汉语惯用语辞典
唱对台戏chàng duì tái xì
旧时约请旗鼓相当的两个戏班对台表演,或两个戏班同时同地演出,也叫“打对台”。比喻提出与对方相反的看法,或采取与对方相对的行动。柳青《创业史》“郭振山是故意和咱们唱对台戏!”
唱拿手戏-汉语惯用语辞典
唱拿手戏chàng ná shǒu xì
施展自己的优势。《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63“(淳化县)在历史上就有栽植苹果、杏、柿子、核桃、梨的传统习惯,我们确定了全县农业经济发展的思路,打地方牌,唱拿手戏。”
唱一台戏-汉语惯用语辞典
唱一台戏chàng yī tái xì
比喻行动统一。程树榛《励精图治》“宫本言要求全厂职工,这一年要‘念一本经、唱一台戏’!”
搭台唱戏-汉语惯用语辞典
搭台唱戏dā tái chàng xì
比喻为配合某事积极创造条件。《华东新闻》2000.5.10“上海打开大门,降低门槛,为全国民营企业搭台唱戏,说明上海人既精明又高明。”
独脚戏-汉语惯用语辞典
独脚戏dú jiǎo xì
见“独角戏”。
独角戏-汉语惯用语辞典
独角戏dú jiǎo xì
①由一个角色表演的戏。比喻由一人包揽或承担应由多人做的事。《华安》2001年8期“保险告知是保险人的独角戏吗?”②比喻单个事物独占或支撑整个局面的状况。《南京日报》2000.9.3“中秋:月饼‘独角戏’还要唱多久?”也作“独脚戏”。《上虞日报》2001.1.1:“整体亮化水平还是粗线条的,基本上靠沿街沿路的商场店家和灯箱广告来唱‘独脚戏’,有些地段仍给人一种‘黑咕隆冬’的感觉。”
对台戏-汉语惯用语辞典
对台戏duì tái xì
比喻双方发表相反的言论或采取针锋相对的行动。浩然《艳阳天》“你没有把屁股坐到社会主义这一边来,没有跟农业社一条心,你站在反动地富那一边了,专跟贫下中农唱对台戏。”
翻戏党-汉语惯用语辞典
翻戏党fān xì dǎng
指专事玩弄圈套,骗取钱财的流氓团伙。《冷眼观》“我爽直儿告给你罢,他们都是一起翻戏党,要想把你当作生意空子做哩。”
封箱戏-汉语惯用语辞典
封箱戏fēng xiāng xì
指最后的工作。李国文《花园街五号》“我多希望老韩再抖一抖最后的威风,唱好封箱戏。”
隔壁戏-汉语惯用语辞典
隔壁戏gé bì xì
泛指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情景。如邻居相骂,我听了半日隔壁戏。
鬼把戏-汉语惯用语辞典
鬼把戏guǐ bǎ xì
阴险的手段或计策。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冷元跳上台去喊道‘……这里边都是些什么鬼把戏?’”
过场戏-汉语惯用语辞典
过场戏guò chǎng xì
戏曲结构中,在重点场子之间的过渡性场子,角色往往略一露面便过场急下。比喻昙花一现的场景。《报告文学》1984年第5期“这里,也还演出过别的历史的戏剧。然而,它们都仅仅是过场戏。”
好戏文-汉语惯用语辞典
好戏文hǎo xì wén
比喻热闹复杂的事情。赖云青等《大亨黄金荣》“这把交椅,姓沈的能坐上两个月就勿错了,好戏文还在后头哩!”
花把戏-汉语惯用语辞典
花把戏huā bǎ xì
旧时对魔术、杂耍一类技艺的俗称。常比喻不正当的手法。《醒世姻缘传》“这只邢皋门去了不足一月,干出这许多花把戏了,还有许多不大好的光景!”
话把戏-汉语惯用语辞典
话把戏huà bǎ xì
指因胡闹而生出的笑话。高杨《草莽英雄》“尼姑拜干娘,倒是新鲜话把戏。”
黄落戏-汉语惯用语辞典
黄落戏huáng luò xì
指白费力气。俞平伯《出卖信纸》“以为又是‘黄落戏哉’,孰知竟不然,大减价之成绩实斐然。”
活把戏-汉语惯用语辞典
活把戏huó bǎ xì
比喻任人戏弄、任人侮辱的人。万迪鹤《没有准备》,“(张小山)总在挨打,真不争气,生成副猴子面孔,猴头怪脑的。真是活把戏,再把这个顶在头上,活像顽把戏牵的猴子。”
扛半台戏-汉语惯用语辞典
扛半台戏káng bàn tái xì
比喻担负重任。震覆《柳长初当队长的时候》“这两匹瘦马要是能很快壮实起来,在今年春天的春耕播种当中,能给他扛半台戏。”
傀儡戏-汉语惯用语辞典
傀儡戏kuǐ lěi xì
木偶戏。比喻在政治上受人操纵的人所表现的活动丑态。禾生《汉城的傀儡戏》“当然,汉城将要上演的这出傀儡戏是不会有什么观众,更不会有什么喝彩的,人们只要听听象李承晚、蒋介石、麦格赛赛、保大这些角色的名字就够了。”
老把戏-汉语惯用语辞典
老把戏lǎo bǎ xì
比喻过时的一套。唐弢《雨夜杂写》“弄来弄去,还是这一套老把戏。”
毛团把戏-汉语惯用语辞典
毛团把戏máo tuán bǎ xì
指毛手毛脚匆促行事。《初刻拍案惊奇》“若是毛团把戏,做得不好,非但不得东西,反遭毒手。”
帽子戏法-汉语惯用语辞典
帽子戏法mào zi xì fǎ
板球比赛时,如投手连续3个球得分,便能荣获一顶帽子作为奖品。后泛指球类运动中一人连入三球。戏法译自英语trick,意为戏法、绝活、诡计等。《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9.8.“韩端本场比赛上演帽子戏法,连入三球。”也指巧妙的策略。《浙江在线》2003813“在老三样、菱帅、嘉年华的步步紧逼下,多款国产轿车被迫作出了反应,但它们的招数不是公开降价,而是明升暗降,玩起了‘帽子戏法’。”
没戏唱-汉语惯用语辞典
没戏唱méi xì chàng
比喻事情办不起来或维持不下去。《儒林外史》“卖箱子?还了得!就没戏唱了!你没有钱我借钱给你。”
拿手好戏-汉语惯用语辞典
拿手好戏ná shǒu hǎo xì
指演员擅长的节目.也比喻最擅长的本领。瞿秋白《人才易得》“不知道是时势造英雄,还是美人儿多年阅历的结果,练出了这一套拿手好戏。”赵树理《小二黑结婚》“金旺他爹虽是个庄稼人,却是刘家峧一只虎,当过几十年老社首,捆人打人是他的拿手好戏。”
拿手戏-汉语惯用语辞典
拿手戏ná shǒu xì
①指演员最擅长的剧目。《人民日报》2001.8.21“可以告慰父亲的是近二十年来我恢复上演了《西施》、《太真外传》和《挂帅》等一批父亲的拿手戏。”②比喻最擅长的本领。《人民日报》2001.8.7“进攻有特点的中国队现在应当把拿手戏练得更熟,而不是另辟蹊径。”
耍把戏-汉语惯用语辞典
耍把戏shuǎ bǎ xì
见“耍花招”。
耍猴戏-汉语惯用语辞典
耍猴戏shuǎ hóu xì
猴子玩把戏。比喻坏人当道。李建彤《刘志丹》“领导都换成那号人,不成了‘耍猴戏’?”
调把戏-汉语惯用语辞典
调把戏tiáo bǎ xì
表演各种杂耍。元马致远《黄粱梦》“功名二字,如同那百尺高竿上调把戏一般,性命不保。”
听隔壁戏-汉语惯用语辞典
听隔壁戏tīng gé bì xì
谓探听墙那边人们说的话和做的事。张沪《瓦妖》“女囚们像听隔壁戏,用耳朵捉摸墙那边的动静。”
顽把戏-汉语惯用语辞典
顽把戏wán bǎ xì
耍花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昨晚的事,他一定明知是公子,但不知他要怎样顽把戏罢了。”
玩戏法-汉语惯用语辞典
玩戏法wán xì fǎ
耍花招。《扬子晚报》2001.9.12“有些艺术家为了成名,大玩‘戏法’,制造噱头,‘风骚’一时,出现了诸如从牛肚子里钻出裸男、跳进墨水缸洗‘文化澡’、亲吻小鸡,或者割皮放血玩尸体食人肉等等耸人听闻的‘前卫艺术’。”
文明戏-汉语惯用语辞典
文明戏wén míng xì
指我国早期的话剧。瞿秋白《论大众文艺·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可以模效文明戏,而加群众自己的参加演戏。”
小把戏-汉语惯用语辞典
小把戏xiǎo bǎ xì
①旧时娱乐场中对年幼角色的称呼。《官场现形记》“周老爷仍旧叫了小把戏招弟。”②指小孩子。清邹端《难民谣》“壮者捉之去冲锋,幼者名之小把戏。”鲁迅《仿徨·长明灯》:“你怎么会知道?那时你们都是小把戏呢,单知道喝奶拉矢。”③比喻小技能。李準《黄河东流去》:“徐秋斋曾经想把自己这点小把戏教给李甲子”。④比喻小手腕。《来自共和国‘扫黄’总部的报告》“但捣鬼有限——这种小把戏马上被戳穿了。”
压台戏-汉语惯用语辞典
压台戏yā tái xì
比喻引人注目的或最后出现的事情。如你别以为事情就算完了,压台戏还没开始呢!
压轴戏-汉语惯用语辞典
压轴戏yā zhòu xì
①指最后第二个节目,往往是最精采的。皇浦萍《情在弦上流》“音乐会的‘压轴戏’是从陈钢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姐妹篇《王昭君》改编而来的同名二胡协奏曲。”②比喻引人注目的事件。郭沫若《洪波曲》“因为他们(外国记者)都没有逃走的必要,只消安安稳稳地睡上他一晚上,便要看到‘改朝换代’的压轴戏了。”
演重头戏-汉语惯用语辞典
演重头戏yǎn zhòng tóu xì
①比喻在某场合起主要作用。重头戏:唱工和做工很重的戏。《中国青年报》2001.6.20“普京在巴尔干演重头戏”。②比喻做某事中较艰难的部分。《南方日报》2000.12.16“英格兰超级联赛明演重头戏”。
重头戏-汉语惯用语辞典
重头戏zhòng tóu xì
指唱工和做工很重的戏。比喻重要的阶段或组成部分。赵德发《通腿儿》“人生的重头戏是结婚。重头戏中的重要道具是床,床叫喜床。”
矮子看戏——随人上下-佛源语词词典
矮子看戏——随人上下
歇后语。又作“矮子看戏——见前面人笑他也笑”“矮人看戏”“矮子观场”等。佛家禅宗用以比喻参禅悟道没有自己的见解,跟在别人后面随声附和,人云亦云。《五灯会元·卷十九·五祖法演禅师》:“忽有个汉出来道:‘长老你恁么道,也则白云万里。’这个说话,唤作矮子看戏,随人上下。三十年后,一场好笑。且道笑个什么?笑白云万里。”又《虚堂和尚语录》卷二:“何况如矮子看戏,随人上下,虽然只知暖日生芳草,那料春风暗着人。”《朱子语类》卷二十七:“正如矮子看戏一般,见前面人笑他也笑。”现代汉语仍用此歇后语,其语底多为“随人说短长”或“人家说好他也说好”等。例:对事情没有深入的调查研究,提不出什么自己的见解,最终只能矮子看戏,见人说好他也说好罢了。
百尺竿头弄影戏——瞒你又瞒天-佛源语词词典
百尺竿头弄影戏——瞒你又瞒天
歇后语。在百尺高的竿头上演影戏,上下均看不清,把所有的人都瞒住了。佛家比喻真正的禅机不为人所知。《五灯会元·卷十八·道场居慧禅师》:“百尺竿头弄影戏,不唯瞒你又瞒天。自笑平生歧路上,投老归来没一钱。”
逢场作戏-佛源语词词典
逢场作戏
卖艺人遇到合适的地方就开场表演。禅宗多比喻随机应付,并暗指悟道在心,不拘时地。《五灯会元·卷三·江西马祖道一禅师》:“邓隐峰辞师,师曰:‘甚么处去?’曰:‘石头去。’师曰:‘石头路滑。’曰:‘竿木随身,逢场作戏。’”又《五灯会元·卷十二·雪峰文悦禅师》:“上堂:‘竿木随身,逢场作戏。然虽如是,一手不独拍,众中莫有作家禅客,本分衲僧,出来共相唱和。’”现代汉语作为成语承用。沈从文《主妇集·王谢子弟》:“七爷却以为女子是水性杨花,逢场作戏不妨,一认真可不成。”
游戏-佛源语词词典
游戏
佛家指佛、菩萨等佛法高深,可以随自己的心意度化众生而无任何障碍,且佛、菩萨幻化无穷,变易自如,如同游戏一般。《维摩经》注卷五:“什曰:‘神通虽大,能者易之。于我无难,犹如戏也。’肇曰:‘游通化人,以之自娱。’”上古汉语即有“游戏”一词,意为“游玩、嬉戏”,是纯娱乐性行为。《史记·佞幸列传》:“文帝时时如邓通家游戏。”佛经引用时,将词义引申,指做事十分容易,可以随心所欲,如同“游戏”一般。现代汉语承上古汉语义,如:孩子们在游戏。又引申出,把正经事当做游玩一样不重视,如:游戏人生。
戏-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戏戲xì
①角力,角斗。《史记·秦本纪》:“武王有力好~。”②游戏,嬉戏。《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婴儿相与~也,以尘为饭,以涂为羹。”《促织》:“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③开玩笑,戏谑。《论语·阳货》:“前言~之耳。”《吕氏春秋·重言》:“天子无~言。”④歌舞、杂技等表演。《晋书·王戌传》:“于宣武场观~。”⑤通“麾”。将帅的旗帜。《史记·淮阴侯列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下。”
【戏弄】①耍弄,捉弄。《廉颇蔺相如列传》:“得璧,传之美人,以~臣。”②玩耍,嬉戏。《后汉书·陈寔传》:“自为儿童,虽有~,为等类所归。”
【戏谑】(—xuè)开玩笑。《诗经·卫风·淇奥》:“善~兮,不为虐兮。”
【戏乐】(—yuè)戏曲歌舞演出。《明史·海瑞传》:“有御史偶陈~,欲遵太祖法,予之杖。”
三个妇女一台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三个妇女一台戏sān ge fù nǚ yī tái xì
【释义】:
指妇女聚在一起,场面便热闹。黎汝清《万山红遍》:“妇女们都七嘴八舌地乱扯起来。俗话说‘三个妇女一台戏’,那个热闹劲就不用提了。”也作“三个女人成个圩”。圩:集市。欧阳山《圣地》:“俗话说,‘三个女人成个圩’。这三位姑娘碰在一起,哪里还睡得着觉呢?…三个人嘻嘻哈哈地说这说那,越说越高兴。”
中国戏法-现代汉语大词典
中国戏法zhōng guó xì fǎ
【释义】:
见“戏法”。
串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串戏chuàn xì
【释义】:
演戏。鲁迅《小品文的生机》:“串戏总得有几个脚色:生、旦、末、丑、净,还有黑头。”也特指非专业演员参加专业剧团演戏。《解放日报》1988.9.2:“每个寝室都在悄悄说:偷偷练唱着呢,串戏呢。”
南曲戏文-现代汉语大词典
南曲戏文nán qǔ xì wén
【释义】:
即南戏。
南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南戏nán xì
【释义】:
也称南曲戏文。宋元时用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和北方的杂剧、院本相对称。由宋杂剧、唱赚、宋词以及里巷歌谣等综合发展而成。一般认为是我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元代南戏虽不如杂剧盛行,但在南方民间仍广泛流传。明成化、弘治以后,南戏进一步发展演变为传奇。对明、清两代的戏曲影响颇大。
压台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压台戏yā tái xì
【释义】:
①压轴戏。张天翼《欢迎会》:“我们这出戏是压台戏。”②比喻引人注目的或最后出现的事件。如:你别以为事情就算完了,压台戏还在后边呢。
压轴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压轴戏yā zhòu xì
【释义】:
①一场戏曲演出中排在倒数第二的一出戏,因其紧压大轴(最后一出戏)而得名。后来也用以称压台戏。徐迟《牡丹》:“这个节目立刻被选拔出来,第二场在怀仁堂上演,作为那一晚的压轴戏。”②比喻引人注目的或最后出现的事件。瞿秋白《人才易得》:“前几年,大观园里的压轴戏是刘姥姥骂山门。”
入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入戏rù xì
【释义】:
指思想感情深入戏中的角色。《新民晚报》1984.11.8:“出了剧场,我们买了两块烤白薯,边走边聊,说着说着,他竟入戏了,把白薯当成讨饭钵托在手上,走着台步。”
侉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侉戏kuǎ xì
【释义】:
指异乡的地方戏。阿英《闲话“西湖景”》:“群众很喜爱西湖景。所以百本张牌子曲,有‘侉戏必得看,西湖景也要瞧’…的唱句。”
侗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侗戏dòng xì
【释义】:
侗族戏曲剧种。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侗族居住地区。系侗族民间说唱艺术“嘎锦”和“摆古”于清嘉庆、道光年间逐渐采用舞台演唱形式发展而成。传统剧目有《珠郎娘美》、《山伯英台》等。
做工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做工戏zuò gōng xì
【释义】:
以形体的舞蹈和表情体现为主的戏剧,与“唱工戏”相对。
做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做戏zuò xì
【释义】:
演戏。洪深《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一个人做人也像做戏一样;他被派定了做社会中某一个脚色,他必然会过到某种生活,会做出某类事情的。”
做戏文-现代汉语大词典
做戏文zuò xì wén
【释义】:
演戏。鲁迅《法会和歌剧》:“赛会做戏文,香市看娇娇,正是‘古已有之’的把戏。”
傀儡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傀儡戏kuǐ lěi xì
【释义】:
用木偶进行表演的戏剧,今通称木偶戏。有布袋、提线、杖头木偶等。
假戏真做-现代汉语大词典
假戏真做jiǎ xì zhēn zuò
【释义】:
本指将戏演得逼真。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表演的所以能感动人,就是因为演员的诚恳,所谓‘假戏真做’。”后也泛指把假的事情当作真事来做。
八出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八出戏bā chū xì
【释义】:
方言。比喻复杂的矛盾或冲突。《辽宁文艺》1978年第5期:“在乡间,谁家要是吵起架来,庄稼人便说:‘家家都有八出戏!’”
儿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儿戏ér xì
【释义】:
儿童游戏。比喻处事轻率,不严肃。鲁迅《致许寿裳》:“彼局有编辑四五人,而悠悠忽忽,漫不经心,视一切事为儿戏。”
京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京戏jīng xì
【释义】:
京剧。
评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评戏píng xì
【释义】:
评剧。
诡把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诡把戏guǐ bǎ xì
【释义】:
鬼把戏。阴险的手段或计策。李大钊《再论新亚细亚主义》:“种种怪现象、诡把戏,都是今日大亚细亚主义下的产物。”
说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说戏shuō xì
【释义】:
旧时戏曲艺人教戏,一般都由教的人口述“总讲”,解说剧情,带领念唱,并作示范动作。老舍《四世同堂》:“有的是来给若霞说戏,或来跟她学戏。”也泛指导演等给演员解说剧情或作示范动作。
调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调戏tiáo xì
【释义】:
①戏弄。许地山《海角底孤星》:“在这时,人们没有功夫理会她、调戏她了,她只独自说自己的。”②特指对妇女进行侮辱性的挑引戏弄。秦牧《古战场春晓》:“他们在三元里调戏妇女的事件终于点燃了这座火山。”
谐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谐戏xié xì
【释义】:
用诙谐的话开玩笑。
出把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出把戏chū bǎ xì
【释义】:
方言。变戏法;玩花头。《说新书》:“今天我们比如看猢狲出把戏。”
隔壁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隔壁戏gé bì xì
【释义】:
原指口技。因表演者藏身在布幔中,模拟种种声响,故称。也泛指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情景。如:邻居相骂,我听了半日隔壁戏。
变戏法-现代汉语大词典
变戏法biàn xì fǎ
【释义】:
表演魔术。杨荫深《事物掌故丛谈》:“魔术即古所谓幻术,或云变戏法,撮戏法。其初实传自西域。”
变把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变把戏biàn bǎ xì
【释义】:
耍杂技。鲁迅《随感录四十一》:“但我不懂,何以从前的古猴子,不都努力变人,却到现在还留着子孙,变把戏给人看。”
土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土戏tǔ xì
【释义】:
指当地民间演出的地方戏。姚雪垠《长夜》:“(王成山)根据看土戏所得的一点知识,他猜断谁是关羽,谁是张飞,谁是周瑜或诸葛。”
壮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壮戏zhuàng xì
【释义】:
也叫壮剧。壮族戏曲剧种。
地方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地方戏dì fāng xì
【释义】:
产生在某一地区,用当地方言演唱,具有乡土色彩的剧种,如汉剧、湘剧、川剧、越剧等。洪深《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譬如中国的各种地方戏,起初时都是扮演乡土的人情故事,摹仿自然的言语行动的。”
地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地戏dì xì
【释义】:
戏曲剧种。流行于贵州安顺、惠水、平坝等地。每一戏班专门演唱一部整本大戏,如《岳传》、《杨家将》之类。音乐粗犷,伴奏简单,多在旷野演出。演员戴面具,脸部蒙青纱,所持兵器特别短小,动作幅度甚大。
垫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垫戏diàn xì
【释义】:
正戏不能及时上演时临时加演的小戏。老舍《四世同堂》:“招弟必须唱压轴!不管有什么角色,都得让一步儿!我的女儿不能给别人垫戏。”
堂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堂戏táng xì
【释义】:
戏曲剧种。流行于湖北巴东、五峰等地,多为群众业余演出。演皮黄戏剧目,也演部分民间小戏。
手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手戏shǒu xì
【释义】:
①百戏杂技的一种。②方言。把戏;花招。克非《春潮急》:“嘿!安逸!真是讲得安逸!就像是我李胡子故意在耍手戏。”
折子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折子戏zhé zi xì
【释义】:
戏曲术语。在全本戏中情节相对完整、可以独立演出的某一折(出)戏曲。如演整本《牡丹亭》是本戏,只演《春香闹学》或《游园惊梦》是折子戏。
扮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扮戏bàn xì
【释义】:
①化妆演戏。如:他指着扮戏的年青演员说:“这些是后起之秀。”②打扮成戏中人物。《太平天国歌谣传说集》:“六月二十挖土壕,抬的抬来挑的挑,神童来扮戏,信客把香烧。”
把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把戏bǎ xì
【释义】:
①魔术;杂技。如:耍把戏。②手段;花招。续范亭《警告中国抗战营垒内的奸细》:“这些把戏,我们…早已看的清清楚楚。”③丑事。茅盾《春蚕》:“那晚上荷花和阿多的把戏,也是她们谈话的资料。”
拿手好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拿手好戏ná shǒu hǎo xì
【释义】:
演员擅长的剧目。也以喻最擅长的本领。老舍《二马》:“戏园子全上了拿手好戏?”赵树理《小二黑结婚》:“金旺他爹虽是个庄稼人,却是刘家峧一只虎,当过几十年老社首,捆人打人是他的拿手好戏。”
排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排戏pái xì
【释义】:
排演戏剧。顾仲彝《一个教会中学的学生爱国活动》:“在大舱里我们还经常排戏、对台词。”
花灯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花灯戏huā dēng xì
【释义】:
流行于云南、贵州、广西、福建等地的地方戏。由民间玩耍花灯的歌舞发展而成,与花鼓戏相近。
花把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花把戏huā bǎ xì
【释义】:
旧时对魔术、杂耍一类技艺的俗称。常比喻不正当的手法。章炳麟《新方言》:“今人谓人狡狯弄术曰起花头…其谓幻戏曰把戏,或曰花把戏。”
花鼓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花鼓戏huā gǔ xi
【释义】:
流行于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的地方戏。用花鼓作伴奏。
草台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草台戏cǎo tái xì
【释义】:
指草台班子演的戏。徐迟《牡丹》:“在江南,要是不能在大城市里登台,你只能搭班子唱草台戏。”
藏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藏戏zàng xì
【释义】:
藏族戏曲剧种。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云南、四川的部分地区。演出分“顿(开场式)”、“雄(正戏)”、“扎西(结尾的集体歌舞)”三部分。用鼓和钹伴奏,唱时有帮腔。人物大多戴面具。
对台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对台戏duì tái xì
【释义】:
旧时两个戏班为了互相竞争而同时演出相同剧目的戏。后多以“唱对台戏”比喻双方发表相反的言论或采取针锋相对的行动。刘澍德《甸海春秋》:“来吧,在这样大场合,我们爷两个,好好唱个对台戏。”
开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开戏kāi xì
【释义】:
开始演戏。如:马上就要开戏了,你怎么不进去?
大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大戏dà xì
【释义】:
①大型的戏曲。戏的角色行当齐全,情节复杂。②方言。指京剧。瞿秋白《论大众文艺》:“他们所‘享受’的是:连环图画、最低级的故事演义小说(《七侠五义》、《说唐》、《征东传》、《岳传》等),时事小调唱本,以至于《火烧红莲寺》等类的大戏。”③绍兴的地方戏之一。包括高调班(文班)及乱弹班(武班)。鲁迅《无常》:“但看普通的戏也不行,必须看‘大戏’或者‘目连戏’。”
大弦子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大弦子戏dà xián zi xì
【释义】:
称大弦戏。戏曲剧种。流行于山东西南部和河南滑县一带。渊源于元明以来中原地区的俗曲小令,部分剧目、曲调同柳子戏近似,但风格较粗犷,当地民间有“粗弦子,细柳子”的说法。也保存了一些高腔、青阳、罗罗等古老腔调。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笙笛为辅。
小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小戏xiǎo xì
【释义】:
①某些专演小型戏曲的剧种。如花鼓戏、花灯戏等。有时也指大戏系统演出角色较少、情节比较简单的戏。《花城》1981年第3期:“为着丰富一点素材,将心中蕴蓄已久的一些东西写成一出小戏,以备团里排演。”②指折子戏。
小把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小把戏xiǎo bǎ xì
【释义】:
小孩子。鲁迅《长明灯》:“你怎么会知道?那时你们都是小把戏呢,单知道喝奶拉矢。”
古彩戏法-现代汉语大词典
古彩戏法gǔ cǎi xì fǎ
【释义】:
即戏法。
古装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古装戏gǔ zhuāng xì
【释义】:
泛指演员扮演的脚色身着古代服装的戏剧。特指民初由梅兰芳首创演出的一批京剧新剧目。因剧中旦脚的服饰仿自古代雕塑和仕女画,故名。
听书长智,看戏乱心-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书长智,看戏乱心tīng shū zhǎng zhì kàn xì luàn xīn
【释义】:
指听书可使人增长才智,看戏会诱人误入邪道。孙犁《风云初记》:“‘听书长智,看戏乱心’,乡村的文化生活,很早就有了明显的阶级界限。”也作“听书长智,看戏慌心”。梁斌《烽烟图》:“人们常说,听书长智,看戏慌心。俺听你说的话儿,心里的血都热烘起来,明日格我还来!”
听书长智,看戏慌心-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书长智,看戏慌心tīng shū zhǎng zhì kàn xì huāng xīn
【释义】:
见“听书长智,看戏乱心”。
听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戏tīng xì
【释义】:
过去北京人称观赏京剧为“听戏”。当时听戏者皆侧面对台,暗中打板随声低唱,故称。老舍《正红旗下》:“那时候,我还不会听戏,更不会评论。”也泛指欣赏戏曲演出。郁达夫《迷羊》:“每晚闲来无事,终于还是上戏园去听戏。”
唱工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唱工戏chàng gōng xì
【释义】:
即唱功戏。
唱功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唱功戏chàng gōng xì
【释义】:
戏曲术语。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侧重于唱功的戏叫“唱功戏”。也写作“唱工戏”。老舍《四世同堂》:“遇到《彩楼配》与《祭塔》什么的唱工戏,她会打起瞌睡来。”
唱对台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唱对台戏chàng duì tái xì
【释义】:
旧时约请旗鼓相当的两个戏班对台表演,或两个戏班同时同地演出,俗称“唱对台戏”,也名“打对台”。后用以比喻提出与对方相反的看法,或采取与对方相对的行动。柳青《创业史》:“郭振山是故意和咱们唱对台戏!”
唱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唱戏chàng xì
【释义】:
演唱戏曲。曹禺《北京人》:“要是往年祖老太爷做寿的时候,家里请客唱戏,院子里,客厅里摆满了菊花。”
唱独角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唱独角戏chàng dú jiǎo xì
【释义】:
比喻不依靠别人,独自办一件事。独角戏:仅有一个角色的戏,也叫独脚戏。老舍《四世同堂》:“凡是与我主张不同的,我便把他们看成仇敌。那时候,我是唱独角戏。”
嗨子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嗨子戏hāi zǐ xì
【释义】:
戏曲剧种。因演唱先以“海”字音起腔而得名。流行于安徽、河南的部分地区。唱腔分为主调和花调两大类。比较流行的传统剧目有《打桃花》、《站花墙》、《王员外休妻》等。
嘻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嘻戏xī xì
【释义】:
嬉笑;嬉戏。艾青《巴黎》:“我看见、你有你自己个性的愤怒,欢乐,悲痛,嘻戏和激昂!”洪洋《江汉桥头》:“在阳光嘻戏的水面,笑容像荷花般开花。”
回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回戏huí xì
【释义】:
(戏曲)临时因故不能演出。
师公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师公戏shī gōng xì
【释义】:
戏曲剧种。最早用木制面具,故也称木脸戏,流行于广西的河池、宜山、贵县一带。清同治年间在巫师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最初的剧目内容以驱鬼酬神为主,后来出现以神话和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剧目。舞蹈丰富,原来是唱,后也有念白。又安徽、陕西等地的师公戏与端公戏以及贵州,四川等地流行的师道戏、师公脸壳戏、庆坛戏等,均属同一类型,在艺术上则各有特色,大都用汉语演唱。
街头影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街头影戏jiē tóu yǐng xì
【释义】:
即西洋景。一种民间文娱活动的装置。萧红《生死场》:“(平儿)又走到敲铜锣搭着小棚的地方去挤撞,每人化一个铜板看一看‘西洋景’(街头影戏)。那是从一个嵌着小玻璃镜,只容一个眼睛的地方看进去,里面有一张放大的画片活动着。”
影子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影子戏yǐng zi xì
【释义】:
方言。电影。吴组缃《一千八百担》:“男的女的手挽手去逛公园看影子戏了。”
影灯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影灯戏yǐng dēng xì
【释义】:
见“影戏①”。
影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影戏yǐng xì
【释义】:
①也称“影灯戏”。用纸或皮剪作人物形象,以灯光映于帷布上操作表演的戏剧。鲁迅《书苑折枝》:“我尝疑现在的戏文,动作态度和画脸都与古代影灯戏有关。”②也指电影。
狎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狎戏xiá xì
【释义】:
戏耍;狎昵。蒋光慈《少年飘泊者》:“他渐渐同我说笑话,渐渐引诱我狎戏。”
独角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独角戏dú jiǎo xì
【释义】:
即独脚戏。
独脚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独脚戏dú jiǎo xì
【释义】:
①不用配角,独演全出之戏。今多以“唱独脚戏”喻一人行事。茅盾《尚未成功》:“他从前的生活是听了铃声上讲堂,对着黑板唱独脚戏,晚上回家改作文簿。”②曲艺的一种。一般由一人或两三人演出,生动滑稽,近于北方相声。流行于沪杭等地。柯灵《笑的动物》:“北京的相声、上海的独脚戏之所以为群众所欢迎,不是偶然的事。”
猴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猴戏hóu xì
【释义】:
用猴子耍的把戏。晋南北朝时已很盛行。演员指挥已驯服的猴子做穿衣脱衣、翻筋斗、骑羊奔走等动作。同猴子一起表演的还有羊、狗、熊等动物。
广东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广东戏guǎng dōng xì
【释义】:
粤剧。
床上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床上戏chuáng shàng xì
【释义】:
指影剧中表现男女性爱的情节、镜头。
床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床戏chuáng xì
【释义】:
即床上戏。
闹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闹戏nào xì
【释义】:
旧时称以丑角表演为主的戏曲。如:接下来的一出闹戏没什么意思,我想早点回去。
江淮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江淮戏jiāng huái xì
【释义】:
即淮剧。
没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没戏méi xì
【释义】:
见“没戏唱”。
没戏唱-现代汉语大词典
没戏唱méi xì chàng
【释义】:
比喻事情办不起来或没有希望。如:他就会吹牛,现在责任到人,他就没戏唱了。也省作“没戏”。苏叔阳《左邻右舍》:“把您选下去了,就没戏了。”
泗州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泗州戏sì zhōu xì
【释义】:
安徽省主要剧种之一,由旧泗州(州治在今安徽省泗县)的民间歌舞“花鼓”发展而成,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流行于淮河两岸。俗称拉魂腔。
活把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活把戏huó bǎ xì
【释义】:
比喻无能而任人戏弄、侮辱的人。万迪鹤《没有准备》:“(张小山)总在挨打,真不争气;生成一副猴子面孔:猴头怪脑的。真是活把戏;再把这个顶在头上,活像顽把戏牵的猴子。”
清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清戏qīng xì
【释义】:
戏曲剧种。流行于湖北黄冈、安陆、襄阳等地,约有二三百年历史。系青阳腔从安徽传入湖北而形成。一般称为“湖北高腔”。
滑稽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滑稽戏huá jī xì
【释义】:
①主要以滑稽手段来表现人物的地方剧种。流行于上海和江苏、浙江部分地区。抗日战争时期由江南的滑稽曲艺“独角戏”发展而成。特点是运用主要流行于江浙地区的各种戏曲曲调和各地方言,以高度夸张的手法使观众发笑。擅长表现现代生活。②犹闹剧。也以喻荒谬可笑的事物。瞿秋白《财神还是反财神》:“虽然还没有动刀动枪,这出滑稽戏也就够好看的了。”
游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游戏yóu xì
【释义】:
①游乐嬉戏,玩耍。王统照《雪后》:“小孩子正盼着天明,好继续游戏。”②犹戏谑。也指不郑重、不严肃。郭沫若《〈卓文君〉后记》:“卓文君的私奔相如…有许多的文人虽然也把它当成风流韵事,时常在文笔间卖弄风骚,但每每以游戏出之。”③文娱活动的一种。分智力游戏(如拼七巧板、猜灯谜、玩魔方)、活动性游戏(如捉迷藏、抛手绢、跳橡皮筋)等几种。如:在公园的草坪上,幼儿园的孩子们正在愉快地做游戏。
游戏人间-现代汉语大词典
游戏人间yóu xì rén jiān
【释义】:
指玩世不恭、以人生为游戏。《花城》1981年第4期:“而妹妹,三十年间只是头几年在舞台上混了混,从此游戏人间,不读书,不写字;但步步青云,富贵不尽!”
演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演戏yǎn xì
【释义】:
表演戏剧。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演员如果非有真情绪不能演戏,那末,演戏真不能成其为艺术了。”
家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家戏jiā xi
【释义】:
戏剧表演术语。在清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演唱形式。除清唱外,还粉墨登场,演出一些短小的剧本。在组织上已有前场、化装、保管、乐队、演员等分工。在规模上近似一个小戏班。
过场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过场戏guò chǎng xì
【释义】:
戏曲结构中,在重点场子之间的过渡性场子,脚色往往略一露面便过场急下。比喻昙花一现的场景。《报告文学》1984年第5期:“这里,也还演出过别的历史的戏剧。然而,它们都仅仅是过场戏。”
连台本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连台本戏lián tái běn xì
【释义】:
分日连演的有许多本的大戏,每次演一两本。徐迟《牡丹》:“庸俗的卑下的连台本戏,愈来愈无法看下去。”也省称“连台戏”。木青《不许收获的秋天》:“她认为:这和电话里说的事是一出连台戏里的两折。”
连台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连台戏lián tái xì
【释义】:
见“连台本戏”。
迷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迷戏mí xì
【释义】:
方言。欺骗。《陕北民歌选》:“大河担水水嘟嘟,倒灶鬼媒人迷戏我。”
逢场作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逢场作戏féng chǎng zuò xì
【释义】:
原指卖艺人遇到合适的地方,就开场表演。后多指偶尔随俗应酬凑凑热闹。沈从文《王谢子弟》:“七爷却以为女子是水性杨花,逢场作戏不妨,一认真可不成。”
好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好戏hǎo xì
【释义】:
①精彩的戏。如:一出好戏。②反语。指难堪的局面。《人民日报》1981.3.18:“全厂议论开了,都说王师傅收个小偷徒弟,可有好戏瞧了。”
嬉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嬉戏xī xì
【释义】:
游戏;玩耍。徐迟《火中的凤凰》:“它们像一只只墨蝶,在嬉戏,在追逐,全不知人间伤心事。”
马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马戏mǎ xì
【释义】:
原为古代一种技艺,唐宋时,马戏专指驯马和马术表演,现成为各种驯兽乃至杂技表演的统称。现代马戏一般在广场或特建的马戏场、大型篷帐中演出。杨大群《关东传奇》:“(叶青)脸面清秀,腰身苗条,马鞍上的功夫赶得上耍马戏的女戏子。”
杂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杂戏zá xì
【释义】:
古代娱乐形式之一,包括百戏、杂乐、歌舞戏、傀儡戏等。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所谓杂戏,而且把这个‘戏’字作为名词。其称为‘戏’者,其间有一部分节目确为故事表演,但仍掺杂有舞蹈或杂技在内。”
纸影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纸影戏zhǐ yǐng xì
【释义】:
古老的戏剧表演形式之一。也称皮影戏或影戏。人物形象用厚纸或羊皮裁剪成,涂以彩绘,并系有提线,能为多种动作。演出时伴有音乐歌唱,利用灯光射映于台前白幕上,使演出的影像具有逼真之感。我国宋代即有此戏剧形式。
绍兴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绍兴戏shào xīng xì
【释义】:
①即越剧。旧称的笃班、小歌班或绍兴文戏。流行于浙江、上海及江苏、江西、安徽等地。②辛亥革命前后用为绍剧之俗称。
现代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现代戏xiàn dài xì
【释义】:
以现代社会生活为题材的戏剧。《人民日报》1981.1.26:“春节前夕,我访问了正在北京演出豫剧现代戏《柳河湾》的常香玉同志。”
无戏言-现代汉语大词典
无戏言wú xì yán
【释义】:
说话算数,不开玩笑。如:军中无戏言。
木偶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木偶戏mù ǒu xì
【释义】:
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也叫傀儡戏。
本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本戏běn xì
【释义】:
戏曲名词。指整本大戏,相对“折子戏”而言。一般一场演一本大戏。早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已有多本的大戏出现,每日演一本,则属“连台本戏”的一种形式。
机器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机器戏jī qì xì
【释义】:
旧称由留声机播放的戏曲。咏簪《武昌两日记》:“忽听到外面‘叮叮!当当!’由这处响来,知道是个唱机器戏的。尧澂便将他叫了进来,命他一个人安起机器的管子,逐一的细唱。”
柳子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柳子戏liǔ zi xì
【释义】:
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鲁西和苏北、豫东一带。明末清初时由河南、山东一带流行的《山坡羊》、《黄莺儿》、《打枣竿》、《柳子》等弦索小曲发展而成。戏曲史上有“南昆、北弋、东柳、西梆”之称。
柳琴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柳琴戏liǔ qín xì
【释义】:
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江苏北部、山东南部。从民间歌舞“花鼓”发展而成,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据传与安徽的泗州戏同出一源。俗称拉魂腔。
梆子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梆子戏bāng zi xì
【释义】:
梆子腔系统的各种戏剧。葛洛《龙店乡的喜日》:“昨晚县城里有剧团在演梆子戏,听说今晚还要演哩。”
样板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样板戏yàng bǎn xì
【释义】:
现代戏剧《沙家浜》、《红灯记》、《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海港》、《龙江颂》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八个剧目的专称。其中《沙家浜》、《红灯记》系改编自现代京剧《芦荡火种》和《革命自有后来人》。在“文化大革命”中,这八个剧目被奉为戏剧艺术的“样板”,故当时称之为“样板戏”。
梨园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梨园戏lí yuán xì
【释义】:
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福建省闽南方言地区及台湾省。分大小梨园。大梨园为成人班子,俗称老戏,又分为“上路”和“下南”两派。小梨园又叫“七子班”,为少年儿童班子。解放后三者合称“梨园戏”。基本曲调是南音(福建南曲)。主要伴奏乐器有嗳(唢呐)、品箫(横笛)、三弦、南琶、洞箫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