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威儀

威儀(威儀)是什么意思

  • 三千威儀-汉语大词典

    三千威儀

    【1】佛教谓僧尼日常遵循的众多律仪。威仪,指行事进退的仪则。《五灯会元·六祖下一世·永嘉真觉禅师》:“祖曰:‘夫沙門者﹐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

  • 四威儀-汉语大词典

    四威儀

    【1】佛教语。指符合仪则的四种身体姿态:行﹑住﹑坐﹑卧。《释氏要览·入众·威仪》:“經律中皆以行﹑住﹑坐﹑卧名四威儀。其他動止﹐皆四所攝。”亦省作“[四儀]”。{唐}{皎然}《花石长枕歌答章居士赠》诗:“行住四儀皆道意﹐不學小乘一曲士。”{清}{周亮工}《书影》卷六:“{吴門}有神降於乩﹐自言{天台泐子}﹐{智者大師}之弟子﹐轉女人身墮度者﹐攝入無葉堂中﹐教修四儀密諦﹐往生西方。”

  • 威儀-汉语大词典

    威儀

    【1】古代祭享等典礼中的动作仪节及待人接物的礼仪。《礼记·中庸》:“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孔颖达}疏:“威儀三千者﹐即《儀禮》中行事之威儀。”《後汉书·儒林传下·董钧》:“時草創五郊祭祀﹐及宗廟禮樂﹐威儀章服﹐輒令{鈞}參議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一》:“{明道先生}嘗至{天寧寺}﹐方飯﹐見趨進揖遜之盛。歎曰:‘三代威儀﹐盡在是矣。’”{罗惇曧}《文学源流·三代以上文学》:“禮經三百﹐威儀三千﹐禮之文備矣。”【2】庄重的仪容举止。《书·顾命》:“思夫人自亂於威儀。”{孔}传:“有威可畏﹐有儀可象。”《汉书·薛宣传》:“{宣}爲人好威儀﹐進止雍容﹐甚可觀也。”《三国演义》第三回:“天子爲萬民之主﹐無威儀不可以奉宗廟社稷。”{许地山}《缀网劳蛛》:“那班没有思想的男子在休息的时候﹐便因着她底姿色争来找她开心﹐但她底威仪常是调伏这班人的邪念。”【3】指服饰仪表。{元}{刘祁}《归潜志》卷六:“〔{張行信}〕爲人簡樸﹐不脩威儀。”【4】帝王或大臣的仪仗﹑扈从。《晋书·卫瓘传》:“置長史﹑司馬﹑從事中郎掾屬﹐及大車﹑官騎﹑麾蓋﹑鼓吹諸威儀﹐一如舊典。”《隋书·礼仪志三》:“七埒各置埒將﹐射正﹑參軍各一人﹐埒士四人﹐威儀一人﹐乘白馬以導。”{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下:“及塟於東郊﹐上與淑妃御{延興門}﹐出内庫金玉駞馬﹑鳳凰﹑麒麟﹐各高數尺﹐以爲威儀。”{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天下{神霄}﹐皆賜威儀﹐設於殿帳座外。”【5】道教官职名。{唐}{李白}《汉东紫阳先生碑铭》:“召爲威儀及天下採經使。”《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三》:“{浙西}奏﹐道門威儀{鄭章}﹑道士{夏隱言}﹐焚修精志﹐妙達希夷﹐推諸輩流﹐實有道業。”{宋}{高承}《事物纪原·库务职局·道录》:“《宋朝會要》曰﹐{唐}有左右街威儀﹐{周}避諱改爲道録﹐{宋}朝因之。”【6】佛教语。谓行﹑坐﹑住﹑卧为四威仪。泛指举止动作的种种律仪规范。《戒本疏》卷一下:“行善所及﹐各有憲章﹐名威儀也。威謂容儀可觀﹐儀謂軌度格物。”【7】指瑞草。《旧唐书·德宗纪下》:“‘節度使宜以鶻銜綬帶﹐觀察使宜以鶻銜威儀。’威儀﹐瑞草也。”

  • 威儀師-汉语大词典

    威儀師

    【1】僧寺职事名。佛徒受戒时有教授师,指示坐作进退之威仪,此教授师又称威仪师。一般法会中指导众僧仪式,作法之僧亦袭用此名。参阅《四分律行事钞》卷上三引《受戒缘集》。【2】指擅长法仪的道士。《唐六典·尚书礼部·祠部郎中员外郎》:“道士修行有三號﹐其一曰法師﹐其二曰威儀師﹐其三曰律師。”

  • 漢官威儀-汉语大词典

    漢官威儀

    【1】指{汉}朝官吏的服饰﹑典礼制度。亦泛指华夏的礼仪制度。《後汉书·光武帝纪上》:“及見司隸僚屬﹐皆歡喜不自勝。老吏或垂涕曰:‘不圖今日復見{漢}官威儀!’”亦省作“[汉官儀]”。{唐}{杨巨源}《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诗:“願同{東觀}士﹐長覩{漢}官儀。”{明}{何景明}《送张国宾进万寿表还》诗:“鳳管暫停{秦}女曲﹐龍旂遥覩{漢}官儀。”{邓溥}《自题印雅》诗:“遠規{秦}制度﹐重見{漢}官儀。”

  • 都威儀-汉语大词典

    都威儀

    【1】道教职名。{宋}道教设左﹑右威仪,都威仪总其事。{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天慶}本{唐}{天師觀}﹐詩後有{文與可}跋﹐大略云:‘{高公}者﹐此觀都威儀{何昌一}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