戢(戢)是什么意思
戢-古文观止词典
戢jí
【词性】:动词
一、聚集(1)。《祭公谏征犬戎》:夫兵,戢而时动。——军队是平时聚集在一起,到了用兵的时候才动用。
二、收藏(1)。《祭公谏征犬戎》: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收藏起干戈,藏好弓箭。
戢-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戢jí
①聚藏(兵器)。《诗经·周颂·时迈》:“载~干戈,载櫜弓矢。”(櫜gāo:把弓矢装进弓袋里。)泛指藏匿。苏武《报李陵书》:“迹~于胡塞之地。”②止息,禁止。《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是以用兵不~,屡耀其武。”
戢-现代汉语大词典
戢jí
【释义】:
①收藏;收敛。如:戢兵;戢身。②姓。
戢兵-现代汉语大词典
戢兵jí bīng
【释义】:
藏起兵器。指停止战争。如:戢兵务农。
戢身-现代汉语大词典
戢身jí shēn
【释义】:
敛迹,藏身。如:他戢身于草丛之中。
敛戢-现代汉语大词典
敛戢liǎn jí
【释义】:
收敛。郭沫若《世界大战归趋》:“民主阵线对于高加索的防卫,可以说是没有丝毫懈怠的,然而纳粹魔鬼乃至轴心国全体的野心,决不会因此而敛戢。”
不戢-汉语大词典
不戢
【1】书信用语。不尽之意。【2】不检束;放纵。《诗·小雅·桑扈》:“不戢不難﹐受福不那。”{郑玄}笺:“王者位至尊﹐天所子也。然而不自斂以先王之法﹐不自難以亡國之戒﹐則其受福禄亦不多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三年》:“諫官{包拯}﹑{吴奎}﹑{陳旭}﹐言工部尚書﹑平章事{宋庠}﹐不戢子弟﹐在政府無所建明;{庠}亦請去。”
倒戢干戈-汉语大词典
倒戢干戈
【1】见“倒2載干戈”。
俯首戢耳-汉语大词典
俯首戢耳
【1】见“俯首帖耳”。
偃戢-汉语大词典
偃戢
【1】停息。{前蜀}{杜光庭}《皇帝本命醮词》:“俾五兵偃戢﹐百穀滋豐﹐中外和寧﹐生靈舒泰。”
儆戢-汉语大词典
儆戢
【1】戒惧而有所收敛。{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庶政·访拿蠹棍》:“夫新官初蒞﹐當此積弱之餘﹐不大有以振剔之﹐則奸惡無所儆戢﹐而良懦愈致欺凌。”
平戢-汉语大词典
平戢
【1】犹平定。{明}{无名氏}《运甓记·庐山会合》:“我一從分袂﹐到東朝叨膺珮琚﹐仗斧鉞平戢蠻夷。”
嚴戢-汉语大词典
嚴戢
【1】谓严格管理。《明史·徐达传》:“尤嚴戢部伍﹐所平大都二﹐省會三﹐郡邑百數﹐閭井宴然﹐民不苦兵。”
銜戢-汉语大词典
銜戢
【1】谓敛藏于心,表示衷心感激。{晋}{陶潜}《食》诗:“銜戢知何謝﹐冥報以相貽。”{明}{归有光}《与余同麓太史书》:“及兩辱手教﹐銜戢殊深。”
安戢-汉语大词典
安戢
【1】安抚。{清}{蒋士铨}《临川梦·双噬》:“{李將軍}﹑{牛將軍}﹑{麻將軍}﹐三位入城﹐安戢百姓﹐慰勞{慶王}﹐辦理一切善後事宜。”【2】安定;平静。{宋}{李纲}《靖康传信录》卷二:“是日﹐并斬殺傷部隊將者亦二十餘人。然後民情安戢﹐姦宄不作。”{明}{冯梦龙}《智囊补·明智·杨廷和》:“故平賊者﹐勝之易﹐格之難。所戒于早﹐班師者必有一番安戢鎮撫作用﹐非僅僅仗兵威以脅之已也。”
弭戢-汉语大词典
弭戢
【1】止息,收敛。{前蜀}{杜光庭}《罗天醮太一词》:“臣封境乂安﹐龍神輯睦﹐生靈康泰﹐遠近昭蘇﹐疵癘無侵﹐干戈弭戢。”{宋}{叶適}《故知广州薛公墓志铭》:“狙啖勢窮﹐乃稍弭戢;而{虔}﹑{南雄}﹑{南安}三州﹐{楚}﹑{百粤}首尾地﹐尚憑負巢窟﹐熾張如故。”
橐戢-汉语大词典
橐戢
【1】谓收入囊橐之中。{明}{姚茂良}《精忠记·赏春》:“邊庭上烽火無警﹐朝野内干戈橐戢。”
櫜弓戢矢-汉语大词典
櫜弓戢矢
【1】见“櫜弓戢戈”。
櫜弓戢戈-汉语大词典
櫜弓戢戈
亦作“[櫜弓戢矢]”【1】《诗·周颂·时迈》:“載戢干戈,載櫜弓矢。”谓收藏干戈弓矢。后因以“櫜弓戢戈”谓停息战事。{清}{夏燮}《中西纪事·剿抚异同》:“比年各省用兵﹐勝負無常﹐得失互見﹐諸臣何不以事無把握爲慮﹐而亟欲櫜弓戢矢耶?”《後汉书·袁术传》:“是以未獲從命﹐櫜弓戢戈。”
戒戢-汉语大词典
戒戢
【1】警戒禁止。《明史·列女传二·孙烈女》:“乃以臂痕示{李}﹐使戒戢之。”《明史·外国传八·鞑靼》:“〔{永樂}〕十九年﹐{阿魯台}貢使至邊﹐要劫行旅﹐帝諭使戒戢之﹐由是驕蹇不至。”
戢-汉语大词典
戢
《廣韻》阻立切,入緝,莊。【1】收藏兵器。《诗·周颂·时迈》:“載戢干戈,載櫜弓矢。”{毛}传:“ 戢,聚也。”《後汉书·光武帝纪下》:“退功臣而進文吏,戢弓矢而散牛馬。”【2】引申指停止战争。《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是以用兵不戢,屢耀其武。”{晋}{袁宏}《後汉纪·桓帝纪下》:“當今兵戈未戢,是陛下焦心坐而待旦之時也。”《旧唐书·代宗纪》:“軍役屢興,干戈未戢,茫茫士庶,斃於鋒鏑。”【3】收敛;止息。《诗·小雅·鸳鸯》:“鴛鴦在梁,戢其左翼。”{郑玄}笺:“ 戢,歛也。”《陈书·虞寄传》:“願將軍少戢雷霆。”{唐}{柳宗元}《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趣淺戢長枻,乘深屏輕篙。”{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一:“〔{曹彬}〕爲番帥,中途遇朝紳,必引車爲避,過市戢傳呼。”{清}{陈梦雷}《寄答李厚庵百韵》:“貪風苟不戢,無以掃攙槍。”【4】约束。《北史·隋纪上·文帝》:“兵可立威,不可不戢;刑可助化,不可專行。”{唐}{高彦休}《唐阙史·薛氏子为左道所误》:“二子敬依此教,嚴戢輿皁,無得妄行。”{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李频》:“賑飢民,戢豪右,於是京畿多賴。”{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二:“嚴戢家人,不許漁食鄉里。”【5】藏匿;怀藏。{汉}{苏武}《报李陵书》:“身幽于無人之處,跡戢于胡塞之地。”《资治通鉴·晋愍帝建兴元年》:“朕愧戢于心,何敢忘之!”【6】通“[輯]”。安辑;和睦。《孟子·梁惠王下》引《诗》:“于橐于囊,思戢用光。”今《诗·大雅·公刘》作“思輯用光”。{毛}传:“ 言民與和睦以顯於時也。”【7】姓。{春秋}时{楚国}有{戢黎}。见《国语·楚语上》。又{明}有{戢和}。见《姓苑》。
戢跡-汉语大词典
戢跡
【1】匿迹。{清}{昭槤}《啸亭杂录·吴达善》:“故一時盜賊戢跡﹐不敢縱横﹐商賈便之。”
戢斂-汉语大词典
戢斂
【1】收敛,不敢放肆。{唐}{李德裕}《赐太和公主敕书》:“若恃我爲親﹐禀姑教令﹐則須便自戢歛﹐以繼舊歡。”{宋}{李纲}《靖康传信录》卷上:“如朝廷不爲不動﹐措置合宜﹐彼當戢斂而退。如朝廷震懼﹐所求一切與之﹐彼知中國無人﹐益肆覬覦﹐憂未已也。”
戢刃-汉语大词典
戢刃
【1】收起刀剑等利器。{晋}{袁宏}《後汉纪·桓帝纪下》:“盜戢刃曰:‘二君所謂義士。’棄物而去。”
戢臧-汉语大词典
戢臧
【1】见“戢藏”。
戢畏-汉语大词典
戢畏
【1】犹畏服。《新唐书·崔珙传》:“{徐州}以{王智興}後﹐軍驕﹐數犯法﹐節度使{高瑀}未能制。天子思材望威烈者檢革其弊……以{珙}代{瑀}。居二歲﹐{徐}人戢畏。”
戢武-汉语大词典
戢武
【1】息兵。{明}{李东阳}《定兴王墓瑞芝诗序》:“今公遭世重熙﹐坐鎮閫幄﹐戢武不用。”【2】阁名。{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後集·唐人杂记上》:“《金石録》云:‘唐《河間元王孝恭碑》﹐{唐}初功臣﹐皆云圖形{凌烟閣}﹐而此碑乃作{戢武閣}﹐{戢武}之名﹐不見於他書﹐惟當時石刻有之﹐豈{凌烟}先名{戢武}而後改之也?’又《段志玄碑》亦云:‘圖形{戢武閣}。二碑皆當時所立﹐不應差誤。’”{唐}《段志元碑》:“上又追懷功烈﹐乃詔司存圖形於{戢武閣}。”
戢翼-汉语大词典
戢翼
【1】敛翅止飞。{明}{何景明}《明山草堂赋》:“鳥戢翼以林棲﹐魚適性以淵潛。”《艺文类聚》卷五引{汉}{刘桢}《大暑赋》:“獸喘氣於玄景﹐鳥戢翼於高危。”{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猛獸將擊﹐必弭毛帖伏;鷙鳥將搏﹐必卑飛戢翼。”【2】喻归隐或谦卑自处。{南朝} {梁}{任昉}《宣德皇后令》:“在昔晦明﹐隱鱗戢翼。”{明}{张居正}《答翰长公东塘书》:“然詞林前輩﹐蹶而復振者﹐不可縷數﹐願且戢翼卑棲﹐飜飛固有日也。”{清}{谭嗣同}《思纬■台短书·报贝元徵书》:“猶尚戢翼天衢﹐紆步塵鞅。”{唐}{李邕}《鹘赋》:“寧竭力之利人﹐曷戢翼以存己。”
戢制-汉语大词典
戢制
【1】制止。{明}{陈子龙}《<礼论>论》:“至于其極﹐而人各自相戢制﹐不俟上禁矣。”
戢息-汉语大词典
戢息
【1】止息。{前蜀}{杜光庭}《皇帝又醮葛仙化词》:“四海九州﹐咸賓睿化﹐五兵戢息﹐百穀豐穰。”
戢服-汉语大词典
戢服
【1】收敛顺从。{宋}{李纲}《与右相条具事谊札子》:“去年到任之初﹐遠方人但聞遣一前宰相爲大使﹐意謂統兵必多﹐往往戢服。”{汪东}《革命今势论》:“彼{滿族}者于{漢}人光復{中國}之後﹐非爲{元}胡之窮遯﹐即爲五胡之戢服。”
戢景-汉语大词典
戢景
亦作“[戢影]”【1】匿迹;隐居。{南朝} {梁}{江淹}《知己赋》:“何遠期之未從﹐痛戢景其如電!”{宋}{王安石}《送李著作之官高邮序》:“古之柄國家者﹐有戢景藏采﹐恬處下列。”{蔡有守}《题黄叶楼图寄刘三》诗:“念汝樓居蕭瑟甚﹐寒林戢影絶驕陽。”{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言之四》:“戢影逃名﹐鴻冥世外。”《初学记》卷三十引{晋}{傅咸}《萤火赋》:“當朝陽而戢景兮﹐必宵昧而是征。”
戢兵-汉语大词典
戢兵
【1】息兵;停止军事行动。《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衆﹑豐財者也。”{唐}{薛稷}《奉和送金城公主適西蕃应制》:“天道寧殊俗﹐慈仁乃戢兵。”{清}{夏燮}《中西纪事·大沽前後之役》:“{粤}督請戢兵以俟命。”《新唐书·韦云起传》:“臣愚以爲不若戢兵務農﹐須{關}中妥安﹐士氣餘飽﹐然後討伐﹐一舉可定。”【2】收起兵器。{宋}{彭乘}《墨客挥犀》卷一:“戢兵而入﹐一城獲全。”
戢寧-汉语大词典
戢寧
【1】犹言安定秩序。{明}{归有光}《淀山周先生六十寿序》:“{楚}{粤}山洞之盜間起﹐天子當宁太息﹐思得勘亂戢寧之才。”
戢戈-汉语大词典
戢戈
【1】息兵。{唐}{钱起}《送王使君赴太原行营》诗:“太白明無象﹐皇威未戢戈。”{宋}{欧阳修}《下直呈同行三公》诗:“戢戈清四海﹐論道屬三公。”
戢藏-汉语大词典
戢藏
亦作“[戢臧]”【1】收藏。《汉书·刑法志》:“天下既定﹐戢臧干戈﹐教以文德。”《隶释·汉凉州刺史魏元丕碑》:“彝戎賓服﹐干戈戢藏。”
戢影-汉语大词典
戢影
【1】见“戢景”。
戢尾-汉语大词典
戢尾
【1】藏尾。形容收敛而不敢嚣张。{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忍性气》:“馭大奸大惡……但使咆哮跳梁之氣無逞施﹐彼將斂足戢尾而退﹐則善矣。”
戢載-汉语大词典
戢載
【1】收集装运。{汉}{班固}《车骑将军窦北征颂》:“戢載連百兩﹐散數累萬億。”
戢枻-汉语大词典
戢枻
【1】停船。喻家居不仕。{晋}{陶潜}《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诗之一:“凱風負我心﹐戢枻守窮湖。”
戢戢-汉语大词典
戢戢
【1】密集貌。{唐}{于鹄}《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诗:“戢戢亂峯裏﹐一峯獨凌天。”{宋}{苏舜钦}《天平山》诗:“{吴}{會}括衆山﹐戢戢不可數﹐其間號{天平}﹐突兀爲之主。”{清}{唐孙华}《狎客》诗:“戢戢附群蟻﹐殷殷聚飛螡。”{王旡生}《中国历代小说史论》:“舉億兆人之材力﹐咸戢戢於一範圍之下﹐如羊豕然。”【2】顺从貌。{清}{平云}《孤儿记》:“戢戢然勿敢少違。”{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不見夫戲獸者乎。以馬之骏﹑以猴之黠﹑以獅之戾﹑以象之鈍﹐而能使趨蹌率舞於一庭﹐應弦合節﹐戢戢如法者﹐何也?”【3】象声词。形容细小之声。{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画皮》:“一更許﹐聞門外戢戢有聲。”{唐}{元稹}《表夏》诗之八:“翩翩簾外鷰﹐戢戢巢内雛。”{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口技》:“折紙戢戢然﹐拔筆擲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4】鱼张口貌。{唐}{杜甫}《又观打鱼》诗:“小魚脱漏不可記﹐半死半生猶戢戢。”{宋}{梅尧臣}《五月十三日大水》诗:“戢戢後池魚﹐隨波去難留。”{清}{黄宗羲}《振华郑公神道碑》:“戢戢如枯魚之委于泥沙。”
戢翮-汉语大词典
戢翮
【1】敛翼止飞。《後汉书·马融传》:“水禽鴻鵠……戢翮其涯。”{唐}{骆宾王}《上瑕丘韦明府启》:“側聞觸籠戢翮﹐負垂天而跼影;伏櫪羈蹄﹐望絶塵而踠足。”
戢御-汉语大词典
戢御
【1】约束统治。{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下:“戢御嚴明﹐雞犬無撓﹐軍庶悦伏。”
戢身-汉语大词典
戢身
【1】敛迹;藏身。{唐} {沈既济}《任氏传》:“{崟}周視室内﹐見紅裳出于户下﹐迫而察焉﹐見{任氏}戢身匿於扇間。”{明}{王世贞}《伤卢柟》诗:“嗚呼{盧生}晩﹐竟無戢身地。”
戢手-汉语大词典
戢手
【1】束手。{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上:“及{楊公南}﹑{盧杞}執政﹐報恩復讎﹐紊亂綱紀﹐朝野爲之戢手。”
戢心-汉语大词典
戢心
【1】谨慎小心。{三国} {魏}{曹植}《鹦鹉赋》:“常戢心以懷懼﹐雖處安其若危。”
戢羽-汉语大词典
戢羽
【1】敛翅止飞。{晋}{陶潜}《归鸟》诗:“翼翼歸鳥﹐戢羽寒條。”{明}{何景明}《答汝中》诗:“戢羽棲雲閣﹐聯翩入鳳城。”
戢伏-汉语大词典
戢伏
【1】隐居。{唐}{李华}《卢郎中斋居记》:“仁人静士﹐戢伏自持。”【2】收敛。{梁启超}《袁崇焕传》:“自{承宗}{崇焕}之戮力﹐而敵軍戢伏﹐不敢犯{明}邊者四年。”
戢軍-汉语大词典
戢軍
【1】约束士兵。《清史稿·谦襄郡王瓦克达传》:“{互克達}嘗駐軍{平陽}﹐戢軍安民。”
戢孴-汉语大词典
戢孴
【1】众多貌。《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芝栭欑羅以戢孴﹐枝牚杈枒而斜據。”{李善}注:“戢孴﹐衆貌。”{唐}{刘知幾}《史通·杂说上》:“觀{太史公}之創表也﹐於帝王則敍其子孫﹐於公侯則紀其年月﹐列行縈紆以相屬﹐編字戢孴而相排。”【2】汇集。{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斠书·丛书》:“叢書者﹐叢脞之書也。叢脞猶細碎﹐細而不遺大﹐可知其所容矣。蓋戢孴己作﹐猶後人别集中之雜著也。”
戢智-汉语大词典
戢智
【1】谓不露聪明才识。《北史·常景传》:“以知命爲遐齡﹐以樂天爲大惠。以戢智爲從時﹐以懷愚而游世。”
戢鱗-汉语大词典
戢鱗
【1】敛鳞不游。{晋}{陆云}《九愍》:“思戢鱗以遁沼﹐悲沉網之在淵。”《初学记》卷三十引{南朝}{梁}{张率}《咏跃鱼应诏》:“戢鱗隱繁藻﹐頒首承渌漪。”【2】喻蓄志待时。{唐}{韩愈}《赠郑兵曹》诗:“我材與世不相當﹐戢鱗委翅無復望。”《晋书·宣帝纪论》:“和光同塵﹐與時舒卷;戢鱗潛翼﹐思屬風雲。”
戢定-汉语大词典
戢定
【1】犹平定。{唐}{崔令钦}《<教坊记>序》:“{玄宗}之在蕃邸﹐有散樂一部﹐戢定妖氛﹐頗籍其力。”
戢和-汉语大词典
戢和
【1】安辑和睦。{明}{方孝孺}《与朱伯清长史书》:“{孔明}之佐{昭烈}……修明政教﹐戢和人民。”《明史·张慎言传》:“{弘圖}等亦以不能戢和文武﹐各疏休。”
斂戢-汉语大词典
斂戢
【1】收敛。{郭沫若}《今昔集·世界大战归趋》:“民主阵线对于{高加索}的防卫﹐可以说是没有丝毫懈怠的﹐然而纳粹魔鬼乃至轴心国全体的野心﹐决不会因此而敛戢。”《明史·魏大中传》:“{忠賢}勢益張﹐以廷臣交攻﹐陽示斂戢﹐且曲從諸所奏請﹐而陰伺其隙。”{明}{张居正}《答南兵兼河道凌洋山书》:“好議喜事者﹐知鄙意有在﹐亦自斂戢﹐而不敢復興事端。”
潛戢-汉语大词典
潛戢
【1】隐藏。{明}{刘基}《浙东处州分府元帅石末公德政记》:“仁威並行﹐寇盗潛戢。”
潛鱗戢羽-汉语大词典
潛鱗戢羽
【1】谓隐藏形迹。{明}{张煌言}《曹云霖中丞<从龙诗集>序》:“潛鱗戢羽﹐幸舟逢{鄂君}。”
撫戢-汉语大词典
撫戢
【1】安抚平定。{清}{黄虞稷}《周栎园先生行状》:“迹其生平﹐大略吏事精能﹐撫戢殘暴﹐則如{張乖崖}。”{明}{冯梦龙}《智囊补·上智·契丹立君》:“今越境立君﹐儻彼拒而不納﹐得無損威重乎?徐觀其變﹐俟其定而撫戢之﹐未晩也。”
營戢-汉语大词典
營戢
【1】制作贮存。《宋史·苏辙传》:“朝廷無出兵之計﹐而有司營戢﹐不顧利害﹐至使公私應副﹐虧財害物。”
悛戢-汉语大词典
悛戢
【1】悔改收敛。{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一》:“有廢疾中貴人﹐在郡寄居﹐多沽私酒……公始善諭之﹐俾自悛戢。”
感戢-汉语大词典
感戢
【1】犹感激。{宋}{司马光}《与范尧夫经略龙图书》:“{光}今日忝竊﹐皆由{堯夫}素加誨誘﹐重以推挽﹐其感戢固不在言。”{明}{张居正}《答抚院辛公应乾书》:“兹承照察垂示﹐此公相信之深也﹐感戢。”{明}{无名氏}《四贤记·寻亲》:“小兒賴君照拂﹐老夫感戢無涯。”
禁戢-汉语大词典
禁戢
【1】禁止;杜绝。{宋}{陈亮}《吏部侍郎章公德文行状》:“私意勝而公法爲虚文﹐不嚴加禁戢﹐則公道蕩然矣。”《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三年》:“{李德裕}奏:‘……聞{党項}分隸諸鎮﹐剽掠於此則亡逃歸彼﹐節度使各利其駝馬﹐不爲擒送﹐以此無由禁戢。’”《明史·云南土司传三·八百》:“三年﹐遣使諭{刀招散}曰:‘朕特頒金字紅牌﹐敕諭與諸邊爲信﹐以禁戢邊吏生事擾害﹐用福爾衆。’”
畏戢-汉语大词典
畏戢
【1】戒惕敬慎。《宋史·赵抃传》:“有卒長立堂下﹐呼諭之曰:‘吾與汝年相若﹐吾以一身入{蜀}﹐爲天子撫一方。汝亦宜清謹畏戢以率衆。’”
蠢蠢戢戢-汉语大词典
蠢蠢戢戢
【1】蠢蠢而动﹐戢戢而聚。形容动物的愚昧生活。{宋}{王禹偁}《还杨遂蜀中集》诗:“盡令富貴陷逸樂﹐蠢蠢戢戢如雞猪。”
遁戢-汉语大词典
遁戢
【1】犹隐匿。《新唐书·隐逸传序》:“{唐}興﹐賢人在位衆多﹐其遁戢不出者﹐纔班班可述﹐然皆下概者也。”
訓戢-汉语大词典
訓戢
【1】整训抚绥。{宋}{韩琦}《谢改观察使表》:“臣但能招懷種落﹐訓戢營屯﹐起城壘以安人﹐平獄市而清訟。”
隱鱗戢翼-汉语大词典
隱鱗戢翼
【1】龙隐匿鳞甲﹐凤收敛翅膀。比喻贤者隐居待时。《文选·任昉<宣德皇后令>》:“在昔晦明﹐隱鱗戢翼。”{吕延济}注:“{梁王}在昔微時﹐暗潛其明﹐如龍鳳隱鱗翼也。”亦作“[隱鱗戢羽]”。{清}{钱谦益}《<徐子能集>序》:“古之文人才士﹐當其隱鱗戢羽﹐名聞未彰﹐必有文章鉅公﹐以片言隻字定其聲價。”
隱鱗戢羽-汉语大词典
隱鱗戢羽
【1】见“隱鱗戢翼”。
頓戢-汉语大词典
頓戢
【1】停息,止息。{明}{屠隆}《溟海波恬赋》:“{陽侯}頓戢其惡風﹐{靈胥}不鼓其狂波。”
韜戢-汉语大词典
韜戢
【1】收藏;敛藏。《资治通鉴·晋武帝太康元年》:“今天下爲一﹐當韜戢干戈。”{明}{李东阳}《国子生潘元谨墓志铭》:“先生晩益韜戢﹐卜居山中。”{前蜀}{杜光庭}《罗天普告词》:“五兵韜戢﹐四氣均調。”
鳳戢-汉语大词典
鳳戢
【1】凤凰收敛羽翼。比喻退隐不仕。{晋}{陆云}《逸民赋》:“遵渚龍見﹐在林鳳戢。”《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怡顔高覽﹐弭翼鳳戢。託迹{黄}{老}﹐辭世却粒。”{李周翰}注:“弭﹐止;戢﹐藏也。言{良}和顔高覽神仙之事﹐退歸静理﹐如鳳之止﹐羽翼不見也。”《晋书·慕容超载记》:“況爾日龍潛鳳戢﹐和光同塵﹐若使負日月而行﹐則無繼天之業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