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毕

毕(畢)是什么意思

  • 毕生←→半生-反义词词典

    毕生←→半生bìshēng-bànshēng

    【词性】:名

    毕生:整个一生。

    半生:半辈子。

    【例】 科学也和艺术一样,要求人们为它献出毕生精力,就是有两次生命也不够用。(杨沫:《是这样一个人》) 他才过了半生,却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创造了惊人的业绩。

  • 毕业←→肄业-反义词词典

    毕业←→肄业bìyè-yìyè

    【词性】:动

    毕业:在学校学习期满,达到规定的要求,结束学习。

    肄业:没有毕业或尚未毕业。

    【例】 小秦忙又向他介绍道:“这是彭杰同志。水利学校刚毕业的洋学生。”(马烽:《我的第一个老上级》) 他肄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

  • 毕陬-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毕陬bì zōu

    【释义】:

    亦称“毕聚”。正月的别称。古代将十天干纪月的十个月阳的别名,与农历十二个月的月阴别名配合称月。正月得甲,则称“毕陬”或“毕聚”。《尔雅·释天》:“月在甲曰毕,正月为陬。”邢昺疏:“设若正月得甲,则曰毕陬。”《史记·历书》:“岁名‘焉逢摄提格’,月名‘毕聚’。”

  • 毕辜-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毕辜bì gū

    【释义】:

    十一月的异名。即古代夏历逢甲的十一月。《尔雅·释天》:“月在甲曰毕,……,十一月为辜。”疏:“十一月得甲曰毕辜。”

  • 毕-古汉语虚词词典

    毕bì

    副词

    用于谓语前,表示动作或状态是主语代表的人或物共同施行或具有的。义即“完全”、“全都”、“全部”。①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庄子·天下》)——句义:万物完全相同也完全相异,这叫“大同大异”。②师毕入,众知之。(《左传·哀公二年》)——句义:〔吴师〕全都进入了〔蔡国〕,大家才知道这回事。③今楚未济而击之,害义。请使楚人毕涉成阵而后鼓士进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济:渡河。害义:有损于仁义。毕涉成阵:全部过了河摆好阵势。④帝追思惇功,欲使子孙毕侯,分惇邑千户,赐惇七子二孙爵皆关内侯。(《三国志·魏书·夏侯惇传》)——“欲使”句:想让他的子孙全部封侯。⑤车轨之所交,人迹之所蹈,靡不毕载。(《全晋文·郭璞·方言叙》)——靡不:无不。载:载录。⑥然则才行、事迹、言语、赞论,凡此四者,皆不相须。若兼而毕书,则其费尤广。(《史通·叙事》)——皆不相须:都不必彼此相互依靠。尤广:更多。

  • 毕竟-古汉语虚词词典

    毕竟bì jìng

    副词

    用于谓语或小句前,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义即“终究”、“究竟”、“到底”、“终归”、。①人生能几何?毕竟归无形。(《王右丞集·叹殷遥》)②毕竟林塘谁是主?主人来少客来多。(《白居易集·题王侍御池亭》)③马却回顾谓驴曰:“驴弟,我为你有多少伎俩,毕竟还搭在老兄身上。”(《太平广记·嘲诮五·冯涓》)——为:以为。④自顷闭门今十载,此生毕竟得如愚。(《栾城集·白须》)⑤阴风翻翠幔,雨涩灯花暗。毕竟不成眠,鸦啼金井寒。(《淮海词·菩萨蛮·虫声泣露惊秋枕》)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稼轩长短句·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 毕业-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毕业bìyè

    在学校或训练班学习期满——肄业(他~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 原形毕露-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原形毕露yuánxíngbìlù

    本相完全显露出来,常用以指(坏人)露出真实面目——匿影藏形(这个匪徒一直乔装打扮~,今天终于原形毕露了。)

  • 毕竟 究竟 到底 终归 总归 终究 终久 究-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毕竟 究竟 到底 终归 总归 终究 终久 究

    毕竟bìjìng 究竟jiūjìng97到底dàodǐ97、612 终归zhōngguī 总归zǒngguī 终究zhōngjiū 终久zhōngjlǔ 究jiū97

    副词。表示(事情)追根究底仍是得出这样的结论。

    “毕竟”强调深入到事情穷尽处来看;有冷静追究、估量而后充分肯定结论的意味。例如:“看完球赛,她心里想:毕竟是他们训练有素,斗志比我们强啊”;“登高以为自己毕竟还有权力,便慢吞吞地向菊英和玉梅说:‘我估计对了吧!我知道他们越不过我这一关!’”(赵树理:《三里湾》)。

    “究竟”强调结论还是站得住;意思不如“毕竟”重,语气较轻。例如:“他内疚地想着,觉得自己究竟是幸运的”(王西彦:《死在担架上的担架兵》);“有些青年究竟还怀着纯朴的心,是很厚道的”(鲁迅:《三闲集》);“我们许多作品所创造的英雄人物,虽然都有多少成就,但究竟还不能说已经在艺术上真正有力地、成功地反映了英雄人物”(冯雪峰:《论〈保卫延安)》)。

    “到底”强调追根究底,意思的轻重和“毕竟”一致,语气也较强;适用于口语和俗白文字,有口语色彩。例如:“到底是上海,一切都是井井有条”(《小说月报》,1981,12);“瞧他一撬,那块大石板就起来了,到底是年青人力气大啊”;“她所磨练的思想和豁达无畏的言论,到底也还是一个空虚”(鲁迅:《伤逝》)。

    “终归”和“总归”都强调还是得回到原来结论上;意思比“究竟”略重,比“毕竟”“到底”轻。“终归”含有“终于,最后来看”的意味;“总归”则带“总之,无论如何”的意味。例如:“在他眼睛里,这来路不明的女人,终归不是自己真正的媳妇”(王西彦:《黄昏》);“虽然睹了小咒,说决定想一天再看,然而事情终归办不到”(沈从文:《阿金》);“这也是一些为这古老民族所忘却的人们,或是一时为他们同情,为他们咒骂,为他们烦恼,而终归仍然忘却的人们”(齐同:《新生活》,第二部);“开铺子做老板的总归是克煞鬼”(王西彦:《曙》);“无论如何,他们和我们总归一样是人”(齐同:《新生活》,第一部);“正如伽利略……所说:‘但地球总归是转动的呀!’,——人也总归是要吃饭的”(陈原:《语言与社会生活》)。

    “终究”兼合了“终归”和“究竟”的意思,轻重和“终归”一致;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很少用。例如:“可是,无论他怎样绕圈子说话,事实终究是事实”(吴浊流:《亚细亚的孤儿》);“那个新娘,倒不错,是个女学生,不过终究是学堂里出来的,看不大惯”(许钦文:《松竹院中》);“虽然我们也笑了,但走开的时候,终究带着悲叹和惋惜的”(艾芜:《南行记》)。

    “终久”含有“经一段时间或曲折,终于仍会得出这种结论”的意味;在意思的轻重上和“究竟”一致;是书面语用词,书面语色彩比“终究”浓厚。例如:“她想父亲终久会用蛊术离间他们,不由得心里难过”(《许地山选集》);“如果人生没有恋爱,那么将永远在烦恼中不能得救,终久会象一只野狗在旷野中乱跑”(吴浊流:《波茨坦科长》)。

    “究”和“究竟”意思一致,语气比“究竟”更轻缓些;是文言词,带书面语色彩。例如:“虽然他曾感想到生既无足贪恋,死也何可畏惧;然而那究是一时的忿恨,无经验的感想”(许钦文:《职业病》);“晚霞的颜色二千年来不曾消灭,但自由的鬼魂究不曾在海砂上留存些微痕迹”(徐志摩:《拜伦》)。

    “到底”在表示“经过曲折变化最后实现某种情况”的意思时(如说:“我不知道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到底使书店老板将编辑《小说月报》的一个文学研究会会员撤换”〔鲁迅:《二心集》〕),和本组其他词没有同义关系。

  • 结束 收场 完结 完毕 完事 完毕-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结束 收场 完结 完毕 完事 完毕

    结束jiéshù472收场shōuchǎng 完结wánjié472 完毕wánbì472完事wánshì 完wán472毕bì

    动词。表示进行或发展到最后阶段,不再继续。

    “结束”强调终结;通用于口语、书面语和各种场合。例如:“学期结束便乞假省亲”;“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上午的会就到此结束了”(《收获》,1982,1)。

    “收场”强调不再继续,有比喻的形象色彩;有时含贬义。例如:“他的话匣子一打开,就不容易收场”;“秘密已经揭穿,真相已经大白,闹剧也算收场了”;“要多少时间……认为合作社没有优越性的议论才会收场呢?”(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完结”“完毕”“完事”都强调事情或活动的整个过程全进行了。“完结”还和“结束”一样,突出终结;有书面语色彩。例如:“他现在唯一的希望,是这最后五分钟赶快完结”(方纪:《纺车的力量》);“蛤蟆滩庄稼人吃马料的苦命就要完结了”(柳青:《创业史》,第二部);“试验是大约四点半钟完结的”(鲁迅:《南腔北调集》)。“完毕”含有“干净、彻底地尽止”的意味;有郑重、认真的态度色彩;多用于书面语,口语里在严肃应对的场合下也使用。例如:“间种的玉米长得已经有一人高了,由于小麦没有收割完毕,不能灌水,宽大的……叶片也卷缩起来”(《小说月报》,1981,12);“一篇长长的社论终于宣读完毕”(《人民文学》,1982,1);“本人爱情简历报告完毕”(《小说月报》,1982,3)。“完事”有“可以轻松下来”的意味和较随便的态度色彩;是口语用词,带口语色彩。例如:“这活儿早干点早点儿完事”;“只要我李自成没战死,不投降,就不会完事”(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上册);“来,我们这个‘斯文子’日完事了,大家和他打一个招呼”(《沈从文小说选集》);“好在男子再娶,是天经地义,别讨女人,便都完事”(鲁迅:《坟》)。

    “完”在意思上和“完结”“完毕”一致,只是没有那么鲜明,也稍轻些;最适用于口语,有口语色彩。例如:“这件事还没完呢,你不能走”;“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二心集》);“报告用不了多长时间,很快就完的”;“这次相声曲艺节目,播送完了”(《小说月报》,1981,12)。

    “毕”在意思上和“完毕”相当,但没有郑重、认真的态度色彩;是文言词,只用于文言语句或有其他文言词配合的语句,书面语色彩浓厚。例如:“写作甫毕,有客到访”;“事毕,立即出室外登车而去”;“吕校长来了,约方民父子三人明晨茶馆吃早点,吃毕请鸿渐向暑期学校学生演讲”(钱钟书:《围城》)。

    “结束”在表示“使处于发展终端不再继续下去”的意思时(如说:“周为新结束了他的报告”〔茅盾:《锻炼》〕;“直扯到范登高老婆打了哈欠,才算结束了这个小小的漫谈会”〔赵树理:《三里湾》〕),和本组其他词没有同义关系。

  • 完 结束 完结 完毕 终了-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完 结束 完结 完毕 终了

    完wán240结束jiéshù240完结wánjié210 完毕wánbI10终了zhōngliǎo

    动词,表示(事情)进行到终点。

    “完”适用于口语和俗白文字,有口语色彩。例如:“我们机关里整整开了三天干部会。会完j,我松了门气”(康濯:《我的两家房东》);“诗的发展到北宋实际也就完了”(《闻一多诗文选集》);“制图赶不完的待试验后补缴”(《沫若文集》,第五卷);“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鲁迅:《朝花夕拾》)。

    “结束”强调收束,不再继续进行。例如:“土改工作告一段落,结束后可暂不回返张垣”(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旧诗的生命诚然早已结束,但新诗——这几乎是完全重新再做起的新诗,也没有生命吗?”(《闻一多诗文选集》)。

    “完结”强调尽止;多用于书面语,有书面语色彩。例如:“蛤蟆滩庄稼人吃马料的苦命,就要完结了”(柳青:《创业史》,第二部);“试验是大约四点半钟完结的”(鲁迅:《南腔北调集》);“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完毕”强调已全部进行过去。例如:“为了防止意外,宣誓完毕,我们就将画在纸上的红旗烧掉了”(杨朔:《雪浪花》);“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朱自清文集》);“我的教师生涯恐怕完毕了”(叶圣陶:《倪焕之》);“他刚报告完毕,手就被萧师长紧紧地握住了”(孙景瑞:《不息的浪潮》)。

    “终了”强调过程到末了而终止;是书面语用词,有书面语色彩。例如:“调查终了,审判长向被告提出:‘你可以为自己辩护,可以在本庭作最后的陈述’”(《人民文学》,1980,5);“舞蹈尚未终了,四围便有人抢先向城里活动了”(端木蕻良:《曹雪芹》,上卷)。

  • 一生 终生 终身 毕生 一辈子-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一生 终生 终身 毕生 一辈子

    一生yīshēng 终生zhōngshēng 终身zhōngshēn 毕生bìshēng 一辈子yībèizi

    名词。指人从生到死的整个生命历程或活到目前为止的整个生活、活动历程。

    “一生”强调生命历程或生活、活动历程成为一个整体;最常使用。例如:“雷锋短短的一生,平凡而又伟大”;“臣伍子胥一生受吴国厚恩,向大王谢恩”(曹禺等:《胆剑篇》);“她和她的丈夫……恩爱一生”(陈毅:《归来的儿子》)。

    “终生”和“终身”都强调直至生命过程或生活过程末了。“终生”多就从事某项事业或工作来说;“终身”则多就切身的事来说。例如:“经过这几个月的教育、培养,我要把这个工作看成终生的!”(《老舍剧作选》);“说来也怪,有些人终日相伴却印象淡漠;有些人偶尔相识却终生难忘”(《人民文学》,1982,12);“另一个使我印象深刻、终生不忘的是在我家当‘把头’达五十年之久,四辈子同呼老哥哥的‘老李’”(臧克家:《诗与生活》);“家英同志,你曾经为之奋斗终生的我们的共同事业,一定会得到成功”(《人民日报》,1980.4.19);“经典力学的创始人牛顿,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亚当·斯密……等等,都是终身未娶”(《中国青年报》,1980.5.13);“他废寝忘食地工作,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以丧失终身健康的巨大代价为事业的成功和战友们的安全铺路排险”(《人民日报》,1980.4.26);“阙永伍也在三十六岁那年,与一直默默等待着她的老陈完成了终身大事”(《新华文摘》,1982,1)。

    “毕生”强调全部、整个儿,含有“历程长,所历时间较久”的意味;是书面语用词,有书面语色彩;常与“精力”“心血”“事业”“愿望”“为之奋斗”等词语搭配。例如:“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他们只感到这是他们神圣的职责,是他们毕生的愿望”(碧野:《月亮湖》);“我毕生为之奋斗而没有做成功的事,他用了两年时间就做成了”。

    “一辈子”强调经历一个世代;是口语用词,有口语色彩。例如:“他一辈子不抽烟、小喝酒,也没有任何别的嗜好”;“咱们一辈子就只有这么次拼搏的机会呢”(《新华文摘》,1982,1);“成门立户是一辈子的事”(《十月》,1981.6)。

  • 水陆毕陈-实用委婉语词典

    水陆毕陈

    形容摆在宴席上的菜肴都是好东西,看上去很丰盛。原指水上陆地所产的东西都呈现出来了。

  • 毕竟 究竟-近义词应用词典

    毕竟 究竟

    毕竟 bìjìng 究竟 jiūjìng

    【毕竟】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究竟;终归;到底。如:

    1.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

    【究竟】①毕竟;到底。②用在问句里,表示追究。如:

    2.在农村里,看到一个老农捧起一把泥土,仔细端详,想鉴定它究竟适宜于种植什么谷物和蔬菜。

    3.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辨析:“究竟”着重于“究”,在问句里表示追究,如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在非疑问句里有名词用法,表示结果、底细,如我想知道个究竟;也可用于表示强调或肯定。“毕竟”表示追究事物的结论,如这部书虽然破损不堪,毕竟是珍本。“究竟”运用范围比“毕竟”广,使用的对象也较多。

  • 毕生 终生-近义词应用词典

    毕生 终生

    毕生 bìshēng 终生 zhōngshēng

    【毕生】一生,一辈子。如:

    1.要记住,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终生】终身,一辈子。如:

    2.朝鲜人民的深情厚意,就是这样叫人终生难忘。

    辨析:“毕生”“终生”二者都可指一生,一辈子。它们多能通用,如毕生(终生)的事业,毕生(终生)的奋斗目标。但也有不通用处,如毕生的精力,毕生的力量,不用“终生”。

  • 究竟 到底 毕竟-近义词应用词典

    究竟 到底 毕竟

    究竟 jiūjìng 到底 dàodǐ 毕竟 bìjìng

    【究竟】毕竟,到底。如:

    1.在农村里,看到一个老农捧起一把泥土,仔细端详,想鉴定它究竟适宜于种植什么谷物和蔬菜。

    2.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到底】毕竟。如:

    3.你到底回来了,这里竟还有人说你不会回来了。

    【毕竟】究竟,到底,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如:

    4.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

    辨析:“究竟”着重表示追究或毕竟,用于疑问句,有追究的意味,但不用于是非问句。它有名词用法,表示结果或原委,如他想知道个究竟。“毕竟”指客观情况发展的必然趋势,常用于陈述句,表示加强肯定语气,如乌云毕竟遮不住太阳。“到底”指经过变化后实现的情况。它还指用在问句里,表示深究,如你跟他到底有什么关系。

  • 完成 完毕 完结-近义词应用词典

    完成 完毕 完结

    完成 wánchéng 完毕 wánbì 完结 wánjié

    【完成】按照预期的目的结束。如:

    1.这一工作已经提前完成。

    2.冒着大风雪,二百多青年男女来到离茨坪六十多里的深山,要在那周围二十多里没有人烟的林海深处,完成砍伐三十万根毛竹的任务。

    【完毕】完结。如:

    3.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完结】结束。如:

    4.在这时河南州县多被南京的武力收复了,而悲剧人物李岩,也到了他完结悲剧的时候。

    辨析:“完成”指按计划的目的要求兑现做成,如这项工程全部完成,完成任务,完成计划,完成工作,完得成完不成等。“完毕”指事已做毕,事已完结,如考试完毕后我回家,检查完毕,操练完毕,介绍完毕。“完结”指事情的结局,它可指人的命运的结局,如李自成完结了;也可指工作、计划、事情的结束。

  • 毕-古文观止词典

    毕bì

    【词性】:动词

    结束,终止,完毕(10)。《单子知陈必亡》:场功未毕。——打麦场上的农事还没结束。《阿房宫赋》:六王毕。——六国完了。《冯煖客孟尝君》:收毕矣。——收完毕了。

  • 毕-古文观止词典

    毕bì

    【词性】:副词

    表示统括。可译为“全部”、“完全”、“都”等(9)。《郑庄公戒饬守臣》:郑师毕登。——郑国的军队全部登上了城。《屈原列传》:靡不毕见。——没有什么不完全表现出来。《兰亭集序》:群贤毕至。——许多著名人士全部到齐。

  • 大毕-古文观止词典

    大毕dà bì

    【词性】:名词

    人名。犬戎的君主(1)。《祭公谏征犬戎》:今自大毕、伯仕之终也,犬戎氏以其职来王。——自从大毕、伯仕去世,犬戎君长按照他的职分来朝见天子。

  • 婚姻已定,毕世不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婚姻已定,毕世不移

    【释义】:

    毕世:终生。意谓婚姻大事十分严肃,一旦定亲,一辈子也不改变。《西湖小史》一三:权势岂足动晚生之心哉,且婚姻已定,毕世不移。若畏赫之威,而强从人意,非丈夫所为也。

  • 毕-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毕bì

    副词

    表示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都具有或承受某一动作行为。作状语。可译为“都”、“全”等。

    《尚书·泰誓中》:惟戊午,王次于河朔,群后以师毕会。(《尚书注疏》册三卷十一页四下)

    ——戊午,王进驻于黄河以北,诸侯们带着军队都来〔和王〕相会。(后:指诸侯。)

    《资治通鉴·晋纪·孝武帝太元八年》: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玄围棋赌墅。(《资治通鉴》册七页三三〇九)

    ——谢安就命令驾车到山间别墅去游玩,亲戚朋友都聚集来了,〔他〕跟谢玄下围棋,拿别墅作赌注。林嗣环《秋声诗自序》: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虞初新志》卷一页十)

    ——突然醒木一拍,各种声音都没有了。

    《管子·国蓄》:五者不可毕用。(《管子》册四卷二二页七上)

    ——五者不可全用。(五者:指毁成、止生、禁耕、离情、养赢。)

  • 毕-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毕bì

    附类

    动词。作“尽”、“完结”解。

    《列子·汤问》: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列子》册二卷五页八上)

    ——我和你们尽力平除险阻,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边,可以吗?(阴:水的南面。)杜牧《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樊川文集》卷一页十七上)

    ——六国完结了,天下统一了。

  • 毕竟-佛源语词词典

    毕竟

    终究,终归。《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众生毕竟总成佛,无以此法诱天子,莫分莫别是玄河,怎生得受菩提记。”《五灯会元·卷二·保唐无住禅师》:“无为无相活泼泼,平常自在此心体,毕竟不可得,无可知觉。触目皆如,无非见性也。”上古汉语中为实义动词,作“了结、完结”讲。汉·王充《论衡·量知》:“贫无以偿,则身为官作,责(债)乃毕竟。”佛家所用为引申义。现代汉语承佛家语义、用法。魏巍《东方》第六部第二章:“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她毕竟离开了我们。”

  • 大事了毕-佛源语词词典

    大事了毕

    佛家指完成了对禅法的领悟及生死超脱之事。泛指办完了重大的事情。《虚堂和尚语录》卷八:“忽一日僧堂后架见桶箍爆有省,急走方丈。尝近笑曰:“维那,且喜大事了毕。’”现代汉语作为四字格短语承用,多作“大事完毕”。民间歇后语有“老儿子娶媳妇——大事完毕”一说。

  • 可怜无限弄潮人,毕竟还落潮中死-佛源语词词典

    可怜无限弄潮人,毕竟还落潮中死

    赶潮的人都很勇敢且有本领,尽管如此,多数还是因赶潮而死。比喻越是本领大的人,越会在危险的环境中死去。《五灯会元·卷十九·昭觉克勤禅师法嗣》:“示众云:‘一言截断,千圣消声……意句交驰,衲僧巴鼻。若能恁么转去,青天也须吃棒。且道凭个甚么?可怜无限弄潮人,毕竟还落潮中死。’”

  • 毕-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毕畢bì

    ①打猎用的有长柄的网。《庄子·胠箧》:“夫弓弩~弋机变之知多,则鸟乱于上矣。”(弩:一种用机械力发射的弓。弋:指带绳子可以收回的箭。知:智。)②用长柄网捕获。《诗经·小雅·鸳鸯》:“鸳鸯于飞,~之罗之。”(罗:用网捕。)③完毕,结束。《鸿门宴》:“寿~,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④全,都。《战国策·齐策四》:“责~收乎?”(责:债款。)贾谊《论积贮疏》:“政治未~通也。”

    【毕竟】究竟,到底。李商隐《早起》:“莺啼花又笑,~是谁春?”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毕力】竭力,尽力。《列子·汤问》:“吾与汝~平险。”

    【毕世】一生一世。黄宗羲《原君》:“凡君为~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 原形毕露-现代汉语大词典

    原形毕露yuán xíng bì lù

    【释义】:

    本来面目完全暴露。邓拓《三种诸葛亮》:“冒充诸葛亮,假装诸葛亮是吓不住人的,总会有一天要原形毕露,被天下人所耻笑。”

  • 凶相毕露-现代汉语大词典

    凶相毕露xiōng xiàng bì lù

    【释义】:

    凶恶的面目完全暴露。柯岩《追赶太阳的人》:“吴丙治向他征收税款时,他凶相毕露地威胁:‘谁有钱给你,小心你的脑袋吧!’”

  • 手毕-现代汉语大词典

    手毕shǒu bì

    【释义】:

    犹手简。手书。鲁迅《致许寿裳》:“得三月二日手毕,发读忻尉。”

  • 呼毕勒罕-现代汉语大词典

    呼毕勒罕hū bì lè hǎn

    【释义】:

    也作“呼必勒罕”。蒙语xubilgan音译。意为转世或化身。指喇嘛教中活佛转世再生,也指活佛传位的制度。

  • 完毕-现代汉语大词典

    完毕wán bì

    【释义】:

    完结;结束。巴金《〈家〉法译本序》:“这个译本最近已经排校完毕,明年春天就将问世。”

  • 毕-现代汉语大词典

    毕bì畢

    【释义】:

    ①完全;全部。如:毕露;毕现。②完成;完结。巴金《家》:“觉民说毕,就往外面走。”又如:毕业。③旧时田猎用的长柄网。如:毕弋。④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为白虎七宿的第五宿。有星八颗,以其分布之状像古代田猎用的毕网,故名。⑤姓。

  • 毕了-现代汉语大词典

    毕了bì liǎo

    【释义】:

    完了,结束。柳青《创业史》:“这阵土改毕了,再不斗争哩。”

  • 毕弋-现代汉语大词典

    毕弋bì yì

    【释义】:

    毕为捕兽所用之网,弋为射鸟所用的系绳之箭。泛指打猎活动。郭沫若《黄山之歌》:“想是畏人施毕弋,应加保护莫毁摧。”

  • 毕业-现代汉语大词典

    毕业bì yè

    【释义】:

    在学校或训练班学习期满,达到规定要求,结束学习。巴金《秋》:“她是琴的低一班的同学,今年暑假前毕业。”引申指了结、休止。鲁迅《我要骗人》:“如果这骗人的学问不毕业,或者不中止,恐怕是写不出圆满的文章来的。”

  • 毕业生-现代汉语大词典

    毕业生bì yè shēng

    【释义】:

    在学校或训练班学习期满,达到规定的要求,准予结业的学生或学员。许地山《东野先生》:“他像知道我是‘冈山’底毕业生。”

  • 毕生-现代汉语大词典

    毕生bì shēng

    【释义】:

    终生;一生。贺敬之《重回延安——母亲的怀抱》:“从‘这边’跨到‘那边’,是毕生中怎样的刻骨难忘的一步呵!”

  • 毕肖-现代汉语大词典

    毕肖bì xiào

    【释义】:

    完全相像。鲁迅《五论“文人相轻”——明术》:“不过寥寥几笔,而神情毕肖,只要见过被画者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谁。”

  • 毕究-现代汉语大词典

    毕究bì jiū

    【释义】:

    犹毕竟,终归。鲁迅《致姚克》:“然而看她的作品,毕究是一位生长中国的美国女教士的立场而已。”

  • 毕现-现代汉语大词典

    毕现bì xiàn

    【释义】:

    全部显露。秦牧《幻想的彩翼》:“使‘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事物纤毫毕现,作者需要幻想。”

  • 毕其功于一役-现代汉语大词典

    毕其功于一役bì qí gōng yú yī yì

    【释义】:

    将本应分期分批做的事情一举全部完成。也形容急于求成。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例如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这叫做‘毕其功于一役’,那就是空想。”

  • 毕命-现代汉语大词典

    毕命bì mìng

    【释义】:

    绝命;丧生。鲁迅《写于深夜里二》:“在暗室中毕命于几个屠夫的手里,也一定比当众而死的更寂寞。”

  • 毕恭毕敬-现代汉语大词典

    毕恭毕敬bì gōng bì jìng

    【释义】:

    十分恭敬的样子。郭沫若《洪波曲》:“军长为李玉堂,一山东大汉,抵军部时,在门外相迎,毕恭毕敬。”

  • 毕剥-现代汉语大词典

    毕剥bì bō

    【释义】:

    象声词。刘白羽《战斗的幸福》:“湿柴冒着潮气,毕剥——毕剥地响着。”

  • 毕竟-现代汉语大词典

    毕竟bì jìng

    【释义】:

    到底;终归。魏巍《东方》:“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她毕竟离开了我们。”

  • 毕露-现代汉语大词典

    毕露bì lù

    【释义】:

    完全显露。鲁迅《“题未定”草(九)》:“数年前的文坛上所谓‘第三种人’…标榜超然,实为群丑,不久本相毕露,知耻者皆羞称之。”

  • 锋芒毕露-现代汉语大词典

    锋芒毕露fēng máng bì lù

    【释义】:

    指笔锋、笔势完全显露出来。也指才干锐气全显露出来。多比喻人爱逞强显能,好表现自己。夏衍《秋瑾传》:“写得不错,比她那些锋芒毕露的诗好得多了。”

  • 毕-汉语大词典

    “[畢]”的简化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