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相)是什么意思
不等←→相等-反义词词典
不等←→相等bùděng-xiāngděng
【词性】:动
不等:在数量、程度等方面不一样。
相等:在数量、程度等方面彼此一样。
【例】 几种规格不等的书橱全都做出来了。 天、地、空、雪,成了无空间的一体,小山沟填平了,百年的老树折断了腰,人在帐篷外甚至连几秒钟也立不住。在这里,人和雪花的重量几乎是相等了!(曲波:《林海雪原》)
单口相声←→多口相声-反义词词典
单口相声←→多口相声dānkǒuxiàngsheng-duōkǒuxiàngsheng
【词性】:名
单口相声:只有一个人表演的相声。
多口相声:由几个人表演的相声。
【例】 侯宝林既会说单口相声,又会说多口相声,表演技巧高明,获得很多观众的赞赏。
底片←→相片-反义词词典
底片←→相片dǐpíàn-xiàngpiàn
【词性】:名
底片:拍摄过的用来印制相片的胶片。
相片:人的照片。
【例】 你将底片带去,到照相馆洗五张相片。
异样←→相同-反义词词典
异样←→相同yìyàng-xiāngtóng
【词性】:形
异样:两样;不同。
相同:彼此一致,没有区别。
【例】 一大片望不到头的草原,满开着艳红的罂粟,在青草里亭亭的象是万盏的金灯,阳光从褐色云里斜着过来,幻成一种异样的紫色,透明似的不可逼视……(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 短短的红裙子滚着蓝边,裙子下面微微露出好几条衬裙的花边,每条衬裙的颜色各不相同。(〔捷克〕聂姆曹娃:《姐妹俩》)
怀疑←→相信-反义词词典
怀疑←→相信huáiyí-xiāngxìn
【词性】:动
怀疑:疑惑;不很相信。
相信:不怀疑。
【例】 他不敢怀疑大清朝的一统江山能否亿万斯年。(老舍:《正红旗下》) 二奶奶将手一挥,把女仆打发走了,然后向西门太太微微笑了一笑,因道:“我有一段消息告诉你,你也许不相信,我们这位五爷,竟然向黄小姐打主意。”(张恨水:《魍魉世界》)
绝对←→相对-反义词词典
绝对←→相对juéduì-xiāngduì
【词性】:形
绝对:无条件的,永恒的,不受任何限制的。
相对:有条件的,暂时的,有限的。
【例】 由于一定的条件才构成了矛盾的同一性,所以说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这里我们又说,矛盾的斗争贯串于过程的始终,并使一过程向着他过程转化,矛盾的斗争无所不在,所以说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毛泽东:《矛盾论》)
绝对真理←→相对真理-反义词词典
绝对真理←→相对真理juéduìzhēnlǐ-xiāngduizhēnlǐ
【词性】:名
绝对真理: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
相对真理:人们在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对于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正确认识,它是对客观世界不完全的、近似的反映。
【例】 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毛泽东:《实践论》)
离别←→相逢-反义词词典
离别←→相逢líbié-xiāngféng
【词性】:动
离别:较久地与熟悉的人或地方分开。
相逢:彼此遇见。
【例】 当年他就参加了人民骑兵部队,离别了故乡。(玛拉沁夫:《花的草原》) 他又向安公子道:“公子,你我今日相逢,三生有幸,只是叫礼字儿管住了我们,连一杯水酒也不曾备得;……”(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少相←→老相-反义词词典
少相←→老相shàoxiàng-lǎoxiàng
【词性】:形
少相:相貌显得年轻。
老相:相貌显得比实际年龄老。
【例】 王冰保养得好,虽然六十岁了,还头发乌黑,满面红润,显得非常少相,而他弟弟虽然比他年轻十岁,却满头白发,倒觉得十分老相,两人一同出去,弟弟倒被人看成是哥哥呢。
无干←→相干-反义词词典
无干←→相干wúgān-xiānggān
【词性】:动
无干:没有关系;不相干。
相干:有关连:互有牵涉或关连。
【例】 高太尉恐教头在沧州养虎成患,因此特地派小人前来火烧草料场害教头一死,这都是高太尉的主意,与小人无干,饶命呀饶命!(延安平剧研究院:《逼上梁山》) 这次事故与领导毫无相干,主要是因为工厂违反操作规程而引起的。
相成←→相反-反义词词典
相成←→相反xiāngchéng-xiāngfǎn
【词性】:形
相成:互相配合、成全。
相反:互相排斥、互相矛盾。
【例】 这种情形要求我们文学工作者最好努力使自己成为多面手,如果不成,“退而求其次”,最好除了自己搞的小说、戏剧、诗歌、理论等一个“行当”之外,都经常写散文,因为这和自己的那个行当“相成”而不“相反”。(秦牧:《散文领域——海阔天空》)
相反←→类似 相仿 相似-反义词词典
相反←→类似 相仿 相似xiāngfǎn-lèisì xiāngfāng xiāngsí
【词性】:形
相反:互相矛盾,互相排斥;完全不同。
类似:大致相象。
相仿:相差不多;大致相同。
相似:相仿,相象。
【例】 只要我们剿兵安民,严惩乡绅土豪,除暴安良,打开大户粮仓赈济饥民,并且使官府不能再向百姓横征暴敛,使百姓稍有喘息机会,只要我们坚决这样行事,还怕老百姓不跟咱们一心么?还怕咱们兵少将寡,力单势弱么?哼哼,恰好相反。(姚雪垠:《李自成》) 唉,就说是故乡的杨梅吧……它正是在类似这样的雨天成熟的呵。(鲁彦:《杨梅》) 这一睡醒来,可真不知诸葛武侯的隆中大梦之相仿!(郁达夫:《覆车小记》) 这地方跟三年以前,五年以前,不,就是十年以前,都多么相似!(欧阳山:《苦斗》)
相同←→相反-反义词词典
相同←→相反xiāngtóng-xiāngfǎn
【词性】:形
相同:彼此一样,没有区别。
相反:彼此不同。
【例】 这兄弟俩,不仅性格相反,长相也大不一样。(冯德英:《山菊花》) 姑娘!不是我不相认,一则是灯前月下,二则姑娘的这番装束,与店里见的时节,大不相同。(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相信←→疑惑 猜忌-反义词词典
相信←→疑惑 猜忌xiāngxìn-yíhuǒ cāijì
【词性】:动
相信:认为确实或正确而不怀疑。
疑惑:心里不明白;不相信。
猜忌:疑惑别人对自己不利而心怀不满。
【例】 “你骗谁!象你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不相信。(方志敏:《清贫》) 衣服我已穿破了,惟独那笔袋和铅笔还留着。那就是世雄所疑惑的“爱人赠品”。(许地山:《解放者》) “呀!我想你瞧我底装束象印度妇女,所以猜疑我不是唐山人。我实在告诉你,我家就在鸿。”(许地山:《商人妇》)
疑心←→相信-反义词词典
疑心←→相信yíxīn-xiāngxìn
【词性】:动
疑心:怀疑。
相信:认为确实或正确而不怀疑。
【例】 张太和一把抓过算盘,口问李东云,手拨算盘珠,从全社的镰刀总数,除去挑谷子的男劳动,按豆子的妇女,至多能腾出镰刀四百把。他疑心自己打的不准确,让李东云重打一遍,依旧还是四百,至于打谷机,空的一部也没有。(刘澍德:《拔旗》) 大水刚才听黑老蔡说了半天,可还有些不相信,说:“咱们赤手空拳,打得过人家?”(孔厥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
真相←→假相(假象)-反义词词典
真相←→假相(假象)zhēnxiàng-jiǎxiàng
【词性】:名
真相:事情的真实情况。
假相:与事物本质不符合的表面现象。也作“假象”。
【例】 他终于转过身,告诉老石赶快回去稳住来使,务必不要露出真相,明天还要用他将计就计。(凌力:《星星草》) 要从正当的交往中观察对方的言行是否诚实,体验情感的真伪,而不能故意制造一些假象,编排一些“故事”,使对方遭受感情的折磨或有侮对方人格。(伍人:《把准考验的适宜度》)
法相-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法相fǎ xiàng
【释义】:
佛教指宇宙一切事物的本来面貌,实为“真如”的异名。法,为佛教对宇宙本原、道理、法术之称。梵语的“达摩”、“昙无”意译为“法”。《大乘义章二·四空义》:“一切世谛,有为无为,通名法相。”世谛,即俗谛,佛家谓按事物的本来面目阐发的浅明而易为世人所理解的道理。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二·佛驮跋陀罗》:“闻鸠摩罗什在长安,即往从之,什大欣悦,共论法相,振发玄微,多所悟益。”
实相-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实相shí xiàng
【释义】:
佛教名词,为“真如”的异名。指一切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样子。《法华经·方便品》:“惟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义解·支遁》:“追踪马鸣,蹑影龙树;义应法本,不违实相。”宋·王安石《寄国清处谦》诗:“我欲相期谈实相,东林何必谢刘雷。”
真相-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真相zhēn xiàng
【释义】:
佛教语。犹言本相、实相。后用以指事物的本来面目或真实情况。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修梵寺》:“修梵寺有金刚,鸠鸽不入,鸟雀不栖,菩提达摩云:‘得其真相也。’”唐·李贺《听颖师弹琴歌》:“竺僧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又作“宝相”,即神佛的画像或塑像,见佛像条。
宝相-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宝相bǎo xiàng
【释义】:
佛像。以其形象庄严,故称。南朝·梁·王(chè)《头陀寺碑文》:“金资宝相,永藉闲安。”明·杨珽《龙膏记·陈隟》:“贝阙珠宫,金资宝相。千条缨络,隐隐间龙蛇,几处精蓝,煌煌飞宝翠。”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大佛寺联》:“沁雪贮寒泉,一片清虚,照彻大千世界;开山成宝相,十分圆满,想见丈六金身。”亦指帝王形象。又为蔷薇、苹花的别名。
梵相-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梵相fàn xiàng
【释义】:
佛像的泛称。元·柳贯《三月十日观南安赵使君所藏书画古器物》诗:“庭光古佛出梵相,满月在水莲生趺。”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中》:“中供大佛三座,旁列梵相。
真相-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真相zhēn xiàng
【释义】:
又称宝相。指神、佛的画像或塑像。唐·白居易《画大罗天尊赞文》:“爰命国工,俾陈绘事,真相俨若,玄风穆如。”唐·慧能《坛经·机缘品》:“过数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尽其妙。”又指“本相”,见“本性”条。
宝相枝-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宝相枝bǎo xiāng zhī
【释义】:
毛笔的美称。宝相,指笔管呈宝玉美像;枝,指笔穗。宋·陶谷《清异录·宝相枝》:“开平二年,赐宰相张文尉、杨涉、薛贻(矩)宝相枝各二十,龙鳞月砚各一。宝相枝,斑竹管也,花点匀密,纹如兔毫。”
内相-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内相nèi xiàng
【释义】:
宫中太监。指有权势,能参与皇宫内部事务者。《红楼梦》第八三回:“门上人进来回说:‘有两个内相在外,要见二位老爷呢。’……门上的人领了老公进来。”
形相-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形相xíng xiàng
【释义】:
相貌,形状。相,样子,容貌。《荀子·非相》:“故长短小大,善恶形相,非吉凶也。”唐·顾况《露青竹杖歌》:“亭亭笔直无皴节,捋形相一条铁。”又作动词:端详,细看。
仪相-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仪相yí xiàng
【释义】:
仪表容貌。唐·寒山《诗》之五八:“我见世间人,堂堂好仪相。不报父母恩,方寸底模样?”方寸,心;底,什么。
宰相-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宰相zǎi xiàng
【释义】:
本指掌握朝政的高级官吏,后专指协助帝王统领群僚,总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历代称谓不尽一致。秦汉为丞相、相国、三公;唐宋为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及同平章事;明清为大学士。但均可以“宰相”视之。《汉书·王凌传》:“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宰相和与之同级的重臣,异名较多,均与其显赫的权势有关。
卿相-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卿相qīng xiàng
【释义】:
执政大臣。《孟子·公孙丑上》:“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唐·杜甫《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诗:“高歌卿相宅,文翰飞省寺。”
师相-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师相shī xiàng
【释义】:
宰相的尊称。师,周太师的省称,相当后来的相。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中:“主上每得四方美味新奇,必赐师相,无顷刻废忘。”明·高明《琵琶记·丹陛陈情》:“其所议婚姻事,可曲从师相之请,以成《桃夭》之化。”
元相-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相yuán xiàng
【释义】:
指丞相。以其居群官之首,故称。元,首。《资治通鉴·晋咸安二年》:“元相之重,储傅之尊。”
宗相-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宗相zōng xiàng
【释义】:
与帝王同宗族的宰相。宋·王《唐语林·补遗三》:“大中十二年,李卫公谪崖州。历宣懿两朝无宗相。至乾符二年,李蔚为相,俄罢去。历乾符……悉无宗相,而宗室陵迟尤甚。”
相月-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相月xiàng yuè
【释义】:
七月的别称。《尔雅·释天》:“七月为相。”郝懿行义疏:“相者,导也;三阴势已成,遂导引而上也。”
窒相-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窒相zhì xiàng
【释义】:
农历七月的别称。天干纪月,七月得庚,名曰窒相。谓阴气凝结,孕育秋相。《尔雅·释天》:“(月)在庚曰窒……七月为相。”邢昺疏:“七月得庚,则曰窒相。”
递相-古汉语虚词词典
递相dì xiāng
副词
用于谓语前,表示动作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相互交替施行于对方。义即“互相”。①显与河东裴子野、南阳刘子遴,吴郡顾协,连职禁中,递相师友,时人莫不慕之。(《梁书·刘显传》)——连职禁中:连续在朝廷内任职。递相师友:互相尊为良师益友。②官吏递相尤怨,夜使囚徒为乐,罪累必深。(《云溪友议·舞娥异》)——尤怨:指责埋怨。
更相-古汉语虚词词典
更相gēng xiāng
副词
一、用于动词前,表示两个或多个施事者的动作交互涉及对方。义即“互相”。①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馀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文选·李密:陈情表》)②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立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欧阳文忠公集·朋党论》)——皋(gǎo):虞舜时的司法官。夔(kuí):舜的乐官。稷(jì):舜时农官。契(xiè):佐舜治水有功,后提升为司徒。③勤者升,惰者黜,于是更相勉励。(《元史·王思诚传》)——黜(chù):革职,免官。
二、表示多个施事者相继施行某种动作。义即“相继”。①田父言曰:“今此三者,皆丞相也。”其后三人,竟更相代为丞相。(《史记·张丞相列传》)
互相-古汉语虚词词典
互相hù xiāng
副词
一、用于动词前,表示双方共同施行某种动作,又交互涉及对方。义即“相互”。①丧乱以来,兵革未戢,天下之人,互相残杀。(《三国志·魏书·文帝纪》)——丧乱:死丧祸乱。兵革未戢(jí):战争没有止息。②邻里间互相餽送以为礼。(《南村辍耕录·食品有名》)——餽(kuì)送:赠送。③智者献其谋,巧者输其艺,互相为劝。(《全辽文·蓟州神山云泉寺记》)——句义:有聪明才智的人献计献策,有一技之长的人献出他们的技艺,以此互相勉励。劝:勉励。
二、用于谓语前,表示两种情况交互出现。义即“时而……时而……”。俄而峡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气含吐,互相明灭。(《白居易集·三游洞序》)——俄而:不一会儿。光气含吐,互相明灭:光亮时隐时现,忽而明亮,忽而昏暗。
交相-古汉语虚词词典
交相jiāo xiāng
副词
用于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互相涉及对方。义即“互相”、“相互”。①不令兄弟,交相为瘉。(《诗经·小雅·角弓》)--令:好。为瘉(yù):诋毁。②由是观之,世丧道矣,道丧世矣。世与道交相丧也,道之人何由兴乎世?世亦何由兴乎道哉?(《庄子·缮性》)--句义:由此看来,人世亡失了大道,大道亡失了人世。人世和大道互相亡失,有道之人如何振兴人世?人世又怎样兴起大道呢?③小之定也必恃大,大之安也必恃小。小大贵贱,交相为恃,然后皆得其众。(《吕氏春秋·谕大》)--定:安定。恃:依赖于,依靠。交相为恃:相互依赖对方。
相-古汉语虚词词典
相xiāng
副词
一、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由两个或多个主体交互施行。义即“互相”。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史记·项羽本纪》)——军:驻扎。②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八十章》)
二、表示多个主体递相施行某种动作:一个传递给下一个。义即“一个接一个地”。①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三、表示动作由几个主体共同施行。义即“一起”、“共同”。①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孟子·离娄下》)——句义:〔他的妻子〕和他的妾讥笑她们的丈夫,并在庭中一起哭泣。②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史记·刺客列传》)——句义:喝足酒以后,高渐离击筑,荆轲应和着在街市中唱,一起作乐。
四、表示动作只涉及一方,“相”有指代作用。义即“他”、“您”、“我”。①穆居家数年,在朝诸公多有相推荐者。(《后汉书·朱乐何列传》)——穆:朱穆。相推荐者:推荐他的。②足下言何其谬也,故不相答。(《世说新语·言语》)——句义:您的话多么荒谬啊,所以不回答您。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全唐诗·贺知章:回乡偶书》)
相继-古汉语虚词词典
相继xiāng jì
副词
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或情况连续出现。义即“接连”、“相继”。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战国策·赵策四》)——句义:难道不是为〔子女〕长远考虑,让他们的子孙后代相继为王吗?②杜洛周、葛荣等相继叛逆。(《魏书·江悦之传》)③珏与固言、嗣复相善,自固言得位,相继援引,居大政。(《旧唐书·李珏传》)——珏、固言、嗣:李珏、李固言、杨嗣复。援引:引进,引荐。居大政:处要位。④安肃、定兴诸县及安州、定州相继失守。(《明史·张凤翼传》)
肝胆相照-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肝胆相照gān dǎn xiāng zhào
〈成〉比喻以真心相见。常作谓语、定语。
他们是几十年的老战友,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周总理对待革命同志从来都是胸怀坦白,肝胆相照|两位肝胆相照的老朋友异地重逢,真是激动万分|他的确是位肝胆相照的好弟兄
相提并论-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相提并论xiāng tí bìng lùn
〈成〉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常作谓语,也可以作状语。常用否定义。
今之论者,常将“打死老虎”与“打落水狗”相提并论,以为都近于卑怯|我们的干部和南郭先生当然不能相提并论|麻雀虽然也有害于人类,但还不能和老鼠相提并论|他不愿听到他的名字动辄被人家拿来与那些人相提并论地到处传播
休戚相关-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休戚相关xiū qì xiāng guān
〈成〉形容关系非常密切,祸福相共,利害一致。常作谓语、定语。
我们大家的命运都是一样的,休戚相关,患难与共|你们兄弟间休戚相关,当然应该互相扶助|人们怀着血肉相连、休戚相关的心情关注着你的活动|我们是生死与共、休戚相关的战友,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针锋相对-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针锋相对zhēn fēng xiāng duì
〈成〉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策略、论点等尖锐地对立。可以作谓语、定语、状语,也可以作主语、宾语。
他们俩的发言是针锋相对的,可一时谁也说服不了谁|他们双方的矛盾针锋相对,较量过不只一次了|王队长发表的那些意见,全是和你针锋相对的|那时,我们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我们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和他们相反的口号|我们的方针也是老早定了的,就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陈陈相因-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陈陈相因chénchénxiāngyīn
比喻沿袭老一套、没有改进——标新立异、不落窠臼(我们的文艺要有自己民族的特点,要敢于~。墨守成规,陈陈相因就不会有发展。)
假相-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假相jiǎxiàng
见〔假象〕
开诚相见-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开诚相见kāichéngxiāngjiàn
形容对人心地坦白,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真实心意——尔虞我诈(旧中国,在上层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都是~,很难做到开诚相见。)
两相情愿-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两相情愿liǎngxiāngqíngyuàn
双方都很愿意——一相情愿(搞协作是两相情愿的事,~怎么能行?)
另眼相看-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另眼相看lìngyǎnxiāngkàn
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对某人(或某种人)不同一般人看待——一视同仁(领导对群众要~,不能对一些人另眼相看。)
名实相副-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名实相副míngshíxiāngfù
名声、名称同实际完全一致——有名无实
倾囊相助-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倾囊相助qīngnángxiāngzhù
比喻援助别人十分慷慨,可以倒出囊中所有——一毛不拔(他不是个~的人,朋友有困难,他甚至可以倾囊相助。)
相对-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相对xiōngduì
依靠一定条件而存在,随着一定条件而变化的——绝对(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过渡的,因而是相对的,对立的斗争则是~的。)
相信-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相信xiāngxìn
认为正确或确实而不怀疑——怀疑(那时,凡是他说的大家都相信,从来没有~过。)
一相情愿-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一相情愿yīxiāngqíngyuàn
指单方面的愿望,或是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愿望——两相情愿(婚姻大事不能一相情愿,必须~才行。)
真诚相待-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真诚相待zhēnchéngxiāngdài
真诚地对待对方——虚与委蛇(只有双方都真诚相待,才能谈得拢;如果有一方~,就无法谈下去了。)
真相-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真相zhēnxiàng
事情的真实情况——假象、假相(处理任何事情要调查研究,弄清真相,不要为~所迷惑。)
傧相-古语词今用词典
傧相bīnxiàng
也作“摈相”。
傧:外出迎接宾客者。相:掌管司仪唱读仪式者。傧相:接引宾客和赞礼的人。古时,掌管迎接宾客之官叫司仪,“掌九仪之宾客摈相之礼。”(司仪掌管九仪之宾客的接引和唱读仪式之礼节。)所谓九仪包括诸侯之五等:公、侯、伯。子、男;四爵:孤(诸侯国王)、卿、大夫、士。朝聘时,各有一定的礼仪。(《周礼·秋官·司仪》)后引申为:举行婚礼时陪伴新郎的男子及陪伴新娘的女子。
今沿用本义及引申义。
①接引宾客和赞礼的人。《新民晚报》:“怎样当好傧相的确是社交中的一门学问。”
②举行婚礼时陪伴新郎的男子及陪伴新娘的女子。《妇女之友》:“佛姐结婚的这天,我为琪姐没有当上傧相而减少了一大半兴趣。”《旅游》:“达斡尔人的婚礼既隆重又热烈。结婚前几天,女婿再次骑马来到岳父家迎亲,新娘在男女傧相的陪同下,携带嫁妆前往婆家。”《新民晚报》:“当今的傧相泛指在举行婚礼时陪伴新娘、新郎的女子和男子,”
摈相-古语词今用词典
摈相bīnxiàng
见“傧相”条。
合适 适合 适宜 合宜 相宜 适宜-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合适 适合 适宜 合宜 相宜 适宜
合适héshì 适合shìhé 适宜shìyí 合宜héyí 相宜xiāngyí 适shì 宜yí
形容词。指符合于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
“合适”和“适合”是等义词,都强调符合要求。“合适”使用频率高一些,多用于口语,一般不充作状语;“适合”使用频率较低,以用于书面语较为常见,可充作状语。例如:“这样做不合适,把钱退给人家才对”;“她弯着腰,看看田里的水正合适,不必再从河里车水进来”(《叶圣陶选集》);“他很适合做这项工作”;“要使新的革命任务和新的工作方案的提出,适合于新的情况的变化”(《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她的肉体的每一部分,都证明她只宜于……呼吸在刚刚适合的空气中”(《丁玲短篇小说选》,上卷)。
“适宜”和“合宜”都强调恰当。“适宜”还更突出表示适切,可以和“于”连用;“合宜”则着重于符合实际,不能和“于”连用。例如:“他们在这里不但有适宜的环境,而且有丰富的食物”(曲波:《林海雪原》);“在华北栽种柑桔是不适宜的”;“秋高气爽的天气适宜于放纸鸢”;“作业不能布置得太密,每周一次比较合宜”;“他不但日夜劳动,在合宜的时候,还到处去传福音哪”(《许地山选集》)。
“相宜”强调对于相应的情况或要求的适应关系,含有将对象和要求放在一起来衡量的意味;具有书面语色彩。例如:“如今派他把守射虎十分相宜,你放心,绝无差错”(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上册);“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鲁迅:《朝花夕拾》)。
“适”在意思上和“适合”一致,是文言词,常和“于”连在一起用;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很少用。例如:“华南温湿气候适于香蕉、菠萝、荔枝等果树生长”;“这时我的朋友已经向前走去,而且情绪远不适于提出这个问题,我就把话收住,没有再把这个问题继续谈下去。”;“最难的是所谓‘不够格’,我想了好久,终于想不出适译”(鲁迅:《书信·王冶秋·四》)。
“宜”和“适宜”意思一致;是文言词有较浓厚的书面语色彩,口语里不用;可以和“于”连用。例如:“她的肉体的每一部分,都证明她只宜于过一种快乐生活,都只宜于营养在好的食品中”(《丁玲短篇小说选》,上卷);“骈文不宜于叙事,所以,骈文尽管盛行,并不能排摒散文在史书上的地位”(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二编),“普通发冷宜多穿衣,吃热的东西”(鲁迅:《而已集》)。
“适”在表示“舒适、舒服”的意思时(如说:“连日身体不适”),和本组其他词没有同义关系。
互相 相互 相 互-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互相 相互 相 互
互相hùxiāng 相互xiānghù 相xiāng324互hù
副词。表示彼此及于对方。
“互相”是通用于口语、书面语和各种场合的常用词,多和双音节的动词搭配使用。例如:“他们眷恋地互相凝望着,但是却无法交谈”(叶君健:《开垦者的命运》);“娘儿们犹疑着,互相观望着”(秦兆阳:《在田野上前进》);“他们高声猜着拳,用大碗盛着酒互相比赛,闹得似乎房子都被震动了”(柔石:《为奴隶的母亲》)。
“相互”是“互相”的等义词,不如“互相”常用。例如:“我们相互为力,相互为慰安,无论是乐是忧,你一切都分给我罢”(《沫若文集》,第五卷);“任务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
“相”是文言词,口语里不用,具有明显的书面语色彩;多和单音节动词搭配使用,也可以修饰双音节动词“符合”“联系”“配合”等。例如:“我们先是沉默的相视,接着是放怀而亲密的交谈”(鲁迅:《伤逝》);“四周是乱山,两者相较,是如何滋味,看古诗便可知道”(谢冰心:《说几句爱海的孩子气的话》);“党的政策同群众的利益相符合”。
“互”突出彼此的交互关系;在修饰双音动词时,必须在后面跟上否定副词“不”。例如:“朋友分别前互赠物品纪念,是人之常情”;“我们互为一心,互为一体,共同把这一生之中短促的干淡的而是苦烈的战斗终结了罢”(《沫若文集》,第五卷);“我们只觉得温热颤动的手,紧紧的互握着”(《冰心选集》);“这两件事并行不悖,互不干扰”。
面貌 面目 面容 容貌 容颜 相貌 长相 相 嘴脸-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面貌 面目 面容 容貌 容颜 相貌 长相 相 嘴脸
面貌miànmào323面目miànmù323面容miànróng 容貌róngmào 容颜róngyán 相貌xiàngmào 长相zhǎngxiàng 相xiàng191嘴脸zuǐliǎn
名词。指脸的样子。
“面貌”“面目”“面容”都强调是面部的形状。“面貌”较侧重于五官的大小、位置以及颊、额、下巴的大小形状等所形成的整个面部的形式。例如:“他爹的面貌,我还模模糊糊想得起”(郑加真:《江畔朝阳》);“他的面貌一点也不惊人”(《杨朔散文选》);“我的心一跳,第一次注意到他的可怕的面貌:一张麻脸,粗硬的胡须同鬓角的乱发纠缠在一起”(同上)。“面目”较侧重于面部的状态;是书面语用词,有比较浓厚的书面语色彩;同“可憎”组合成固定词组“面目可憎”。例如:“第二封信就很不同,措词非常惨苦,且说冯女士的面目都浮肿了”(鲁迅:《南腔北调集》);“她卸妆下台以后,便有许多年轻人疯狂地追踪上去,大概想认识一下她的本来面目”(蹇先艾:《山城集》);“新来的房客举动粗鲁,面目可憎”;“万一敝寨重遭兵灾,使文富将有何面目再见寨中父老?”(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上册)。“面容”除强调面部的形状之外,还强调面部表现出的情态或健康状况。例如:“看不清他的面容,他的面容模糊了”(《张抗抗中篇小说集》);“她在明净透底的河水里,照见了自己的憔悴面容”;“同崇祯皇帝苍白、疲倦和忧郁的面容相比较,完全是两种情形”(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上册)。
“容貌”“容颜”都强调带着一定表情和精神状态的状貌。“容貌”多用于书面语,有书面语色彩;“容颜”突出了脸色、神色的情况,是文言词而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较少用,现一般用于拟人化的说法。例如:“消瘦的灯塔社副主任,容貌比哪一个冬季都精神”(柳青:《创业史》,第二部上卷);“这姑娘的身姿、容貌都十分象她母亲”;“像小孩子对镜里的容貌,摇头侧目地看得津津有味”(钱钟书:《围城》);“古城一去旧日黯淡的容颜,变得青春多姿”(碧野:《月亮湖》);“现在呈现在你眼前的喀什,是充满了生命力的青春焕发的容颜”(同上书);“韩学愈容颜灰暗,在阴天可以与周围的天色和融无间”(钱钟书:《围城》)。
“相貌”“长相”都强调脸孔的美丑情况。“相貌”侧重于显示出来的状貌,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长相”侧重于长得怎么样,是口语用词,有浓厚的口语色彩。例如:“他喜欢我,不过因为我年轻,相貌还不算丑陋罢了”(《沫若剧作选》);“光长副好相貌有什么用处?只怕将来连一碗饭也混不上呢”(欧阳山:《三家巷》);“我们决不是说选择爱人时不应当考虑相貌、经济情况……主要是说要把共同的理想放在首位”(《中国青年报》,1979.6.19);“他这个长相儿,找女朋友还要挑三拣四,真不自量”;“除了新娘新郎的长相不同,好象连服装、来宾的贺词、房间的陈设都一模一样”(《张抗抗中篇小说集》);“他那长相就不起眼,黄皮圪皱,弯腰曲背,站在那里,象条蔫黄瓜”(《小说选刊》,1982,11)。
“相”和“嘴脸”都强调脸孔形状或情态的特征。“相”很少单用,一般须同“可怜”“狼狈”“聪明”“凶”“恶”“呆”“苦”等词搭配组合(跟在后面);“嘴脸”带贬义,常可比喻地使用,是口语用词,有浓厚的口语色彩。例如:“他亲眼看见了那些失去了位置的人的狼狈相”(王蒙:《蝴蝶》);“母亲慈悲相地将孩子包好,送到产妇身边”(叶紫:《长江轮上》);“鼠头鼠脑的家伙不敢回头答话,怕村里的人看清他的嘴脸”;“特别对卖国贼李鸿章作了猛烈的抨击,描画了他对外屈膝、对内镇压的洋奴嘴脸”(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
相称 相配-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相称 相配
相称xiāngchèn 相配xiāngpèi
形容词。表示两种事物放在一起显得谐调、合适。
“相称”强调在量上、质上或格调上彼此较为一致,能够互相比匹;常用于否定式。例如:“墙头往往堆积着繁密的叶和花,与墙腰的部分不相称”(叶圣陶:《牵牛花》);“目前风景区内,林木甚少,与优美的瀑布群相比很不相称”(《光明日报》,1979.11.14);“在某些角落里,却堆着与贾大夫办公室毫不相称的大小皮箱”(曹禺:《明朗的天》)。
“相配”强调在条件上、特点上彼此差不多,能够配合起来。例如:“那时听说他参加了周作人的‘新村’运动,我也觉得象他这种童话式的人也恰和‘新村’相配”(郭沫若:《学生时代》);“不过金家有田有地,你看彼此相配么?”(叶圣陶:《倪焕之》)。
相关 相干-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相关 相干
相关xiāngguān 相干xiānggān
动词。表示相互关连、彼此交涉。
“相关”着重于相互关连,形成某种关系。例如:“他看见这一支大竹杠,便猛然间悟到自己曾经被打,和这一场热闹似乎有点相关”(鲁迅:《阿Q正传》);“阿Q这时很吃惊,几乎‘魂飞魄散’了:因为他的手和笔相关,这是初次”(同上);“当然,‘四化’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密切相关”。
“相干”着重于互相牵涉,不是毫无关系;较常用于否定式。例如:“‘什么,’财源恍惚觉得这件事与他相干,但是眼睛还是张不开来”(《叶圣陶文集》,第二卷);“我不知道什么激烈不激烈,记着我的名字也不相干”(同上书);“别阶级的文艺作品,大抵和正在战斗的无产者不相干”(鲁迅:《二心集》)。
相信 置信 信-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相信 置信 信
相信xīāngxìn 置信zhìxìn 信xìn516
动词。表示认为确实、正确或有能力而不怀疑。
“相信”强调对于某种对象,不怀疑其真确、正确或能力;有郑重的态度色彩。例如:“少剑波的脸上顿时现出自信而骄傲的神色:‘我相信我们的战士,他们浑身是胆。’”(曲波:《林海雪原》);“我们相信,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祖国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达到”(《红旗》,1977,6);“同志们要相信党,相信院党委”(《收获》,1982,1)。
“置信”强调作出确认:一般用于否定,多出现在“难以置信”、“不可置信”这样的否定形式中;具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一般不用。例如:“他也好吹嘘,总爱夸显过去他如何的阔绰豪放,怎样得到朋友们的崇拜称赞,有时说得使人难以置信”(曹禺:《北京人》);“这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用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办法完满地解决了”(《小说月报》,1980,6);“从她过去惯于欺骗的作风看,她这些话不可置信”。
“信”和“相信”意思比较一致,突出内心的确认不疑,语气没有“相信”那么强调;是口语用词,有口语色彩。例如:“我信你说的,不过我还想了解得更详细一些”;“我宽慰她,总是说明天一定回来,她不信,等下又来问了”(《丁玲短篇小说选》,上卷);“只有你才不信——说起来丧德啦”(沙汀:《还乡记》)。
鼎力相助-实用委婉语词典
鼎力相助
意为给予大力帮助。“鼎力”,敬辞,意为倾注大力。
宰相肚里能撑船-实用委婉语词典
宰相肚里能撑船
用于以恭维对方的方式请求对方宽宏大量。
相见恨晚,仰首长叹-实用委婉语词典
相见恨晚,仰首长叹
用于向人告白自己与对方认识太晚,不能结秦晋之好,或错过相知的机会,实在遗憾。
进退之机,实不当恋栈,惟阁下能相谅-实用委婉语词典
进退之机,实不当恋栈,惟阁下能相谅
用于向友人或上司委婉地表示自己因有发展的机遇而不得不跳槽辞职。
心手相应-实用委婉语词典
心手相应
形容做某件事情或写作,显得手法熟练,随心所欲。《南史·萧子云传》曰:“笔力劲骏,心手相应。”也叫“得心应手”。
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实用委婉语词典
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意为高尚的节操为世人所看重,谦虚的美德为天下所知晓。语出唐张九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
相思债-实用委婉语词典
相思债
喻指彼此思念,没完没了的男女相思情惯用语。
鱼水相逢-实用委婉语词典
鱼水相逢
意为夫妻结缘正当时,或喻指夫妇间感情和谐,非常快乐。
相濡以沫-实用委婉语词典
相濡以沫
可用来喻指夫妻在困难的条件下以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获得支撑。鲁迅《题〈芥子园画谱〉》三集赠许广平:“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原意泉水干涸,鱼儿相互吐沫润湿。
相女配其夫-实用委婉语词典
相女配其夫
意指选择了与女儿才貌相匹配的郎君作她的丈夫。谚语。也作“相女配夫”。
鸿案鹿车,相敬如宾-实用委婉语词典
鸿案鹿车,相敬如宾
喻指夫妻相敬相爱,同甘共苦。“鸿案”,典出东汉梁鸿的妻子孟光为丈夫送食物必将举案齐眉;“鹿车”,典出汉鲍宣与妻子共驾车归乡。也作“梁孟相敬”。
情趣相得-实用委婉语词典
情趣相得
意为彼此的性情旨趣很投契。“得”,即契合、适合、投合。
腹心相照-实用委婉语词典
腹心相照
喻指彼此信任,坦诚相待。《警世通言》卷一:“这相知有几样各色: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总来叫做相知。”
同声相应-实用委婉语词典
同声相应
喻指志趣相投,总能发出相同的应和,就好像“心有灵犀一点通”。原意同类的事物互相感应。《三国志·魏志·王粲传论》:“昔文帝、陈王以公子之尊,同声相应,才士并出。”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实用委婉语词典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意指友情是为同一声音所应和,为同样的气息所吸引。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实用委婉语词典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意为我已得到容身的居所,时间再长也不会离开了。语出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牛衣相泣-实用委婉语词典
牛衣相泣
婉指夫妻共同忍受着生活的艰辛。典出《汉书·王章传》,说王章在病中没有被子盖,遂卧于牛衣中,与妻诀别,夫妻对泣。
千载奇逢,无如好书相遇-实用委婉语词典
千载奇逢,无如好书相遇
意为悠悠岁月多少奇妙的相逢,不如遇到精好的书。语出明吴从先《小窗自纪》。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实用委婉语词典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意为书册在手如同久已相识的故人,从清晨到黄昏忧也好高兴也好,总是与她最亲近。语出明于谦《观书》。
形影相吊-实用委婉语词典
形影相吊
婉指一个人与影子相伴。形容十分孤单。也作“形单影只”。
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实用委婉语词典
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意为人生的路途上最宝贵的是有人知已,而不在乎物质利益。语出唐李白《赠友人三首》。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实用委婉语词典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意为每年相同时节的花朵开出来都差不多,但前来赏花的人就不同了,岁月在人的脸上留下了各自的痕迹。语出唐刘希夷《代白头吟》。
莫道韶华镇长在,发白面皱专相待-实用委婉语词典
莫道韶华镇长在,发白面皱专相待
意为别认为青春时光会长久地停留,白皙的脸终将皱纹满面。语出唐李贺《嘲少年》。
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乌相趁走-实用委婉语词典
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乌相趁走
意为大自然的天地自是永远存在,而时间则不会留驻。“白兔赤乌”,即日月,泛指时间。语出唐白居易《劝酒》。
刚柔相济-实用委婉语词典
刚柔相济
意为处事不可单靠蛮勇,刚和柔要结合,才容易推进。
相机行事-实用委婉语词典
相机行事
意为碰到问题不可急躁,要善于在事物发展变化中寻找机会。
相视而笑,莫逆于心-实用委婉语词典
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意为互相看着、笑着,感情非常融洽。语出《庄子·大宗师》。
相逢一笑泯恩仇-实用委婉语词典
相逢一笑泯恩仇
意指有前嫌的双方一旦相遇,彼此笑一笑,就去掉了怨仇。语出鲁迅《题三义塔》。
宰相肚里好撑船-实用委婉语词典
宰相肚里好撑船
喻指心胸宽阔的人能容得下与自己相左的意见,纵横自由,或者说肚量很大。中国俗语。
祸福相倚-实用委婉语词典
祸福相倚
意为祸福都依一定的条件转化。中国俗语。
安危相易,祸福相生-实用委婉语词典
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意为人的命运多变,安稳与危险会转换,灾祸与幸福也是相倚而存在。语出《庄子·则阳》。
相知恨晚-实用委婉语词典
相知恨晚
婉指对对方十分的满意。“知”,即互相认识、了解。“恨”,在此作遗憾解,认识太晚了。
情愫相通-实用委婉语词典
情愫相通
婉指与对方的感情真诚、真切,情意融通。
相亲相爱-实用委婉语词典
相亲相爱
婉指与对方互相亲密,爱慕,情感笃厚。
相视而笑,莫逆于心-实用委婉语词典
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意为你我互相凝视,笑意融融,彼此在心里没有违逆。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实用委婉语词典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意为只要有一位合意的心上人,哪怕到了满头白发仍与其厮守。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实用委婉语词典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婉指尘世的爱情真正是难以说得清,令人愿把自己的终身托付给对方。
相思之切,与日俱深-实用委婉语词典
相思之切,与日俱深
意为对你思念的殷切,伴随岁月的流逝不断加深。
相违日久,怀思时切-实用委婉语词典
相违日久,怀思时切
意为我们分别已经很久,对你的怀想时时感到深切。
久不相晤,实深渴想-实用委婉语词典
久不相晤,实深渴想
意为很久未能相见,实在是深深渴望见到您。
海天相望,思念切切-实用委婉语词典
海天相望,思念切切
意为我相信我们在大海蓝天下彼此相望,对您的思念十分眷恋。
相见无缘,徒自深想-实用委婉语词典
相见无缘,徒自深想
意为没有机缘与您相见,只能在心里深深的将您怀想。
关山迢递,相见何日-实用委婉语词典
关山迢递,相见何日
意为相隔遥远,什么时候能够与您相见。“关山”,即关隘山川;“迢递”,即路途遥远。
相见以诚,请恕不谦-实用委婉语词典
相见以诚,请恕不谦
意为我们所讲的话,最宝贵的是出于诚意,请您原谅我没有故作谦虚之状。
长相精悍的人-实用委婉语词典
长相精悍的人
意为身子瘦瘦的,但很神气。
相会-实用委婉语词典
相会
婉指男女私下会面。意为互相会面。
看相好-实用委婉语词典
看相好
婉指男女私下约会。意为与心爱的人儿见面。多为北方人所用。
相煎-实用委婉语词典
相煎
婉指为自己人逼急。意为受煎熬。喻指。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引三国曹植《七步诗》:“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不相得-实用委婉语词典
不相得
婉指彼此合作得不愉快、不顺心,得不到什么。
冰火不相容-实用委婉语词典
冰火不相容
婉指互相不能在一起相容。原意冰和火是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东西。喻指。
玩相扑-实用委婉语词典
玩相扑
婉指两人对打。相扑,是一种体育运动项目,源出秦汉时的角抵,后引申。有戏谑味。
挥拳相向-实用委婉语词典
挥拳相向
婉指双方伸出拳头打架,不依不饶。
狭路相逢-实用委婉语词典
狭路相逢
喻指与有仇,势不两立的人突然相遇。古人曰:“相逢狭路间,道隘不容车。”
自由相爱者-实用委婉语词典
自由相爱者
欧美婉指用情不专的轻薄男女。也作“恋爱能手”。
替真相刺绣-实用委婉语词典
替真相刺绣
欧美婉指添枝加叶。也作“给事实绣花”。喻指。
五色相宣-实用委婉语词典
五色相宣
意指作品的辞藻文采斑斓,还有喧溢的感觉。
质而不俚,文质相称-实用委婉语词典
质而不俚,文质相称
意为语言质朴而不粗俗,文采与质朴相与匹配。“俚”,即粗俗。
刚柔相济-实用委婉语词典
刚柔相济
意为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虽然对立,却显得很和谐。
文质相剂,情韵相兼-实用委婉语词典
文质相剂,情韵相兼
意为文采与质朴配合相当,情感与韵致互相兼容。语出黄侃《文心雕龙札记》。
吉人天相,药到病除-实用委婉语词典
吉人天相,药到病除
意为您是吉祥之人,相貌卓异,会得到上天的卫佑,只要服了良药,毛病马上就好了。
相看俱衰年,出处各努力-实用委婉语词典
相看俱衰年,出处各努力
意为我俩虽然都到了身体衰老的岁月,但壮心犹在,让我们在不同的地方各自都作出努力吧。语出唐杜甫《别赞上人》。“出处”,原意指出仕和隐居。
不相及-孙子兵法词典
不相及
【释义】:
不相策应。《九地篇》:“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
不相恃-孙子兵法词典
不相恃
【释义】:
不相依恃。《九地篇》:“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
不相救-孙子兵法词典
不相救
【释义】:
不相救援。《九地篇》:“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
不相收-孙子兵法词典
不相收
【释义】:
不相聚合。《九地篇》:“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
处军相敌-孙子兵法词典
处军相敌
【释义】:
处置我军,观察敌人。《行军篇》:“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
另音chù。
相-孙子兵法词典
相xiāng
【释义】:
互相。《九地篇》:“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
相闻-孙子兵法词典
相闻
【释义】:
互相听到。《军争篇》:“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杜佑注:“听其音声,以为耳候。”
相见-孙子兵法词典
相见
【释义】:
互相见到。《军争篇》:“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杜佑注:“瞻其指麾,以为目候。”
相迎-孙子兵法词典
相迎
【释义】:
互相对峙。《行军篇》:“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梅尧臣注:“怒而来逆我,久而不接战,且又不解去,必有奇伏以待我。”
相去-孙子兵法词典
相去
【释义】:
互相离去。《行军篇》:“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杜牧注:“盛怒出陈,久不交刃,复不解去,有所待也。”
相得-孙子兵法词典
相得
【释义】:
互相投和。《行军篇》:“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张预注:“上以信使民,民以信服上,是上下相得也。”
相恶-孙子兵法词典
相恶
【释义】:
互相仇恨。《九地篇》:“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张预注:“吴越仇雠也,同处危难则相救如两手。”
相救-孙子兵法词典
相救
【释义】:
互相救援。《九地篇》:“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梅尧臣注:“势使之然。”
相守-孙子兵法词典
相守
【释义】:
互相防守;相持。《用间篇》:“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梅尧臣注:“相守数年,则七十万家所费多矣。”
另音xiàng。
相-孙子兵法词典
相xiàng
【释义】:
看;观察。《行军篇》:“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
相敌-孙子兵法词典
相敌
【释义】:
观察敌情。《行军篇》:“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张预注:“相,犹察也,料也。”
另音xiāng。
视 望 见 睹 观 察 看 览 觇 瞻 眺 睇 眄 睐 顾 睥 睨 瞰 目 盼 瞥 省 相 瞩-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
视 望 见 睹 观 察 看 览 觇 瞻 眺 睇 眄 睐 顾 睥 睨 瞰 目 盼 瞥 省 相 瞩
[视shi 望wàng 见jiàn 睹dǔ 观guān 察chá 看kàn 览lǎn 觇chān 瞻zhān 眺tiào 睇dì 眄miàn 睐lài 顾gù 睥bì 睨nì 瞰kàn 目mù 盼pàn 瞥piē 省xǐng 相xiàng 瞩zhǔ]
同 都是指眼睛的动作,都属视觉范畴,都有“看”的意思。
异 【视】 ①泛指,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看”,一般指近看。《礼记·大学》:“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左传·庄公十年》:“下视其辙”。《战国策·齐策》:“徐公来,孰视之”。《史记·项羽本纪》:“(哙)瞋目视项王”。 ②在不强调向远处望时,“视”也可以是向远处看。《庄子·秋水》:“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望】 向远处看。《左传·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这里“视”、“望”不能互换。下车看敌人的车迹,只能用“视”;敌人逃跑了,不可能靠近,只能“望”见。又如《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荀子·解蔽》:“从山下望木者,十仞之木若箸”。(箸:筷子)柳永《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颙望:殷切的盼望。颙:音yóng)
【见】 看到,看见。“视”、“望”表示看的动作,“见”表示看的结果。《庄子·养生主》:“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荀子·君道》:“是所谓视乎不可见,听乎不可闻”。《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战国策·赵策四》:“故愿望见太后”。
【睹】 是“见”的同义词(但少用)。《荀子·王霸》:“其谁能睹是而不乐也哉!”(是:此,这个)成语有“熟视无睹”、“耳闻目睹”。
【观】 仔细地、有目的地看,看中含有研究、分辨的意味。《论语·公冶长》:“听其言而观其行”。《史记·滑稽列传》:“以人民往观之者二三千人”。苏轼《石钟山记》:“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又,“观”可远可近(如观潮、观战、观棋),与“视”相比,“观”多用于看大范围的景象。范仲淹《岳阳楼记》:“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这两例中的“观”都不能用“视”来代替。
【察】 明察,仔细看,看清楚。《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国语·鲁语上》:“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庄子·秋水》:“鸱鸺夜撮蚤,察毫末;昼出瞋目,而不见丘山。”王充《论衡·本性》:“善恶可察”。双音节词有“视察”、“观察”、“察看”等。
【看】 本是“看望”、“探望”的意思。《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梁车为邺令,其姊往看之”。《世说新语·德行》:“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中古以后,“看”才有了现在的意思,与“视”同义,并逐渐取代了“视”。李白《清平乐》:“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杜甫《石壕吏》:“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览】 看。看的范围比较广。杜甫《望岳》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成语有“一览无余”。
【觇】 偷看,侦察。《淮南子·俶真训》:“其兄掩户而人觇之”。《三国志·吴书·甘宁传》:“张辽觇望知之”。
【瞻】 往上或往前看,多指向某个目标抬头看。《诗·邶风·燕燕》:“瞻望弗及,伫立以泣。”《诗·邶风·雄雉》:“瞻彼日月”。《诗·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楚辞·离骚》:“瞻前而顾后兮”。(顾:回头看)
【眺】 远看,眺望,常常用于看风景。《礼记·月令》:“可以远眺望。”张衡《思玄赋》:“流目眺夫衡阿兮”。谢灵运《登池上楼》诗:“举目眺岖嵌。”(岖嵚:音qūqīn,山势险峻)
【睇眄】 都是斜视,差别不大。《楚辞·九章·怀沙》:“离娄微睇兮”。(离娄:相传古代眼力极好的人)赵至《与嵇茂齐书》:“龙睇大野,虎啸六合”。《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人无不按剑相眄者”。王勃《滕王阁序》:“穷睇眄于中天”。但是含情的斜视,就只能说“睇”,不能说“眄”。《楚辞·九歌·山鬼》:“既含睇兮又宜笑”。白居易《长恨歌》:“含情凝睇谢君王”。
【睐】 ①斜视,旁视。曹植《洛神赋》:“明眸善睐”。 ②顾盼。《南史·梁简文帝纪》:“眄睐则目光烛人”。(烛:照耀)
【顾】 ①回头看。《庄子·秋水》:“庄子持竿不顾”。 ②一般的看。《三国志·魏书·王昶传》:“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新五代史·秦王从荣传》:“君臣相顾,泣下沾襟”。
【睥睨】 斜着眼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常“睥睨”连用,有厌恶或傲慢意。《淮南子·修务训》:“莫不左右睥睨而掩鼻”。
【瞰】 ①远望。扬雄《羽猎赋》:“东瞰目尽”。 ②俯视。《后汉书·光武帝纪上》:“云车十余丈,瞰临城中”。(云车:可以把人升高以瞭望敌情的车子)
【目】 ①相当于“看”。《史记·陈涉世家》:“皆指目陈胜”。(全都指着和看着陈胜) ②递眼色。《史记·项羽本纪》:“范增数目项王”。 ③侧目看。《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盼】 一般指向四下里看。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顾盼千里”。成语有“左顾右盼”。
【瞥】 眼光掠过,匆匆一看。《梁书·王筠传》:“虽偶见瞥观,皆即疏记”。
【省】 察看。《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春游,览省远方”。
【相】 仔细看,审察。《韩非子·说林下》:“伯乐教其所憎者相千里之马”。
【瞩】 注视。《三国志·魏书·张渊传》:“凝神远瞩”。成语有“举世瞩目”
恩相-敬谦语小词典
恩相ēnxiàng
敬称。相:相公。古代用来称对自己有恩的官长。《水浒传》三一回:“只听得那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三个说话。武松在胡梯口听,只听得蒋门神口里称赞不了,只说:‘亏了相公与小人报了冤仇,再当重重的报答恩相。’”
相烦-敬谦语小词典
相烦xiāngfán
敬辞。表示烦请对方给自己办事。《水浒传》二回:“王进告道:‘小人母亲骑的头口,相烦寄养,草料望乞应付,一并拜酬。’”
相扰-敬谦语小词典
相扰xiāngrǎo
谦辞。表示打扰了对方,心里感到不安。《水浒传》二三回:“武松相谢了宋江。柴进取出些金银,送与武松,武松谢道:‘实是多多相扰了大官人。’”
相央-敬谦语小词典
相央xiāngyāng
敬辞。央:央求。用来表示恳求。《水浒传》一六回:“吴用叫一声:‘七郎,小生特来相央你们说话。’”又二四回:“那婆子听这话,堆下笑来说道:‘若得娘子相央做时,老身便死来也得好处去。久闻娘子好手针钱,只是不敢来相央。’”
相公-敬谦语小词典
相公xiànggong
敬称。①古代用来称宰相。清·吴伟业《咏拙政园山茶花》:“近年此地归相公,相公劳苦承明宫。”吴翌凤笺注:“按《日知录》:‘前代拜相者必封公,故称之曰相公。’”②古代妇女用来称丈夫。《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七:“闻小姐道:‘幼年时节,曾共学堂,后来同在庠中。与我家相公三人,年貌多相似,是异姓骨肉……’”《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是夜,瑞虹沐浴更衣,写下一纸书信,寄谢丈夫……其书曰:‘贱妾瑞虹百拜相公台下。’”③古代用来称男子,多用于读书人。元·武汉臣《玉壶春》二折:“(正末)[叹科]嗨!也非我不想功名,甘心流落。只是我与素兰作伴岁余,两意绸缪,因此不能割舍。[琴童云]相公,你不思进取功名,只要上花台做子弟,有甚么好处?”《初刻拍案惊奇》卷二〇:“兰孙道:‘妾蒙相公、夫人收养,愿为奴婢,早晚服事。如此厚待,如何敢当?’”
厂字旁和广字旁的相关字-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厂字旁和广字旁的相关字
初学者容易在“厂”字旁(俗称偏厂儿)上加一点变成“广”字旁。我们大致可以从它们偏旁的含义方面去区别(只是汉字简化后有的已经不容易分析了)。一、厂,其实最初与“工厂”没有关系,本义是山岩石洞。厂部的字多与山崖有关。如:厚(山石厚重)、厝(cuò,磨刀石)、厉(“砺”的本字,磨刀石)、仄(zè,人在山崖下,本义为倾斜)、压、厥。又由于崖下遮风雨可以住人,所以还有些字与房屋有关,如:厦、厅、厩、厨。还有一些常见字如“原、厮、厘”等。二、广,本义是依着山岩架成的屋。广部的字多与房屋有关,如:庄、店、庙、庐、府、库、庖、庭、庇、庵、廉、廪。用“广”作声旁的字大多读kuàng,旷、矿、圹、邝、纩,还有读其他音的,如:犷(guǎng)、扩(kuò)。广部另外还有很多常见字,如:床、序、庚、底、度、座、庶、康、庸、庾、廊、廓、廖、废。总的来说,厂部的字比较少。这两个偏旁的字书写时要注意上边有点没点。
党字头和学字头的相关字-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党字头和学字头的相关字
以“党”字头(俗称扁“尚”头)和“学”字头组成的字不少,初学者比较容易混淆,主要是将“学”字头误写成“党”字头。总体而言,“尚”字不大容易写错,大家都知道上边的三画里中间是一竖。这样,就比较容易知道与“尚”字有关字的写法了,通过比较,从而就知道与“学”字相关字的写法了。凡是韵母是ang的相关字都是“党”字头,如:“(经)常、嫦(娥)、尝(试)、偿(还)、倘(佯)”(以上都读cháng),“(宽)敞、(大)氅”(以上都读chǎng),“(政)党、谠(言)”(以上都读dǎng),“(欣)赏(shǎng),(高)尚、绱(鞋)”(以上都读shàng),“(衣)裳(shang)”,“趟(水)、镗(镗声)”(以上都读tāng),“(课)堂、(海)棠、(门)樘、螳(螂)、(胸)膛”(以上都读táng),“倘(若)、(倜)傥、躺(倒)、(流)淌、耥(耙)”(以上都读tǎng),“(来一)趟(tàng),(手)掌(zhǎng)”。甚至还可以区别其他韵母是ang的相近字,如:“当、挡、光、咣、晃。”凡是韵母是ue的相关字都是“学”字头,只有很少的几个,我们平常用到的只有“觉”和“学”,记住“自觉学习”这个短语实际也就记住了它们的区别了。
互相和相互-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互相和相互
它们都可以表示彼此相对待的关系,有时可互换。主要区别在三个方面。一、“互相”只能作副词用作状语,如“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尊重”。“相互”既可以是副词作状语,如“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尊重”,此时与“互相”意义和用法相同,可以换用;也可以是形容词作定语,如“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注意事物间的相互联系”。二、“相互”可以与“间、之间”组成方位短语,一起用作定语或状语,如“相互(之)间的感情、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相互(之)间要诚实守信”;“互相”不能这样用。三、“相互”还可以用在“是……的”格式中,如“这种关系是相互的、理解和尊重都是相互的”;“互相”一般也不这样用。因此,“相互”比“互相”的使用范围要大得多。
两数相连的概数-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两数相连的概数
如“八九天、十七八岁、两三千年、三两天、百儿八十”。“百儿八十”里的“儿”不宜脱落,也不要写成“二”。两个数字中间如果加顿号,有的是没有必要,如“七、八岁的孩子”。有的容易出毛病,如增加百分之“六、七十”,原意是增加“大约百分之六十到七十”,加了顿号,容易使人误解。用顿号的往往不是表示概数,例如:“连长和指导员带着二、三排支援上来,占领了三号阵地。”“夏历六月二十三、二十四这两天,举行了全区性集会。”上面的“二、三”是“第二和第三”,“二十三、二十四”是“二十三和二十四”。如果两数相连的概数中间加顿号,往往容易同上面这种情况混淆起来。还有两个概数连用的,概数之间已经用了顿号,如果数词之间再用顿号,层次不清,越加乱了。例如:“他们都是二十八九、三十一二的小伙子大姑娘。”如果不用上面正确的写法,而写成“二十八、九、三十一、二”,就乱了。“九”“十”并列表示概数,中间如果不用顿号,有时会叫人误以为“九十”,如:“还是在九十年前,他们在绥伦农场见过面。”中,在“九十”之间应用顿号但是在有的数不可能到“九十”的情况下,顿号不能加。例如:“有点像北京九十月里的天气”。“有人九十点钟才来,这儿转转,那儿溜溜,吃了中午饭,又开溜啦。”
“滔”和“陷”的右边偏旁的区别及其相关的字-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滔”和“陷”的右边偏旁的区别及其相关的字
这两个字的右边偏旁比较容易混淆,用这些偏旁构成的字比较容易写错。区别的办法是,在拿不准时,如果能够记起与它们读音相关的字中一个字的写法,也就能大体知道其他字的偏旁怎么写了。“滔”的右边偏旁是“舀”,读yǎo,意思是用瓢、勺等取东西,所以上边是“爪”字头(手的意思);“陷”的右边偏旁读xiàn,是“馅”的本字。用这两个偏旁组字时多作声旁,所以凡是韵母是ao的相关字都以“舀”作偏旁,如:波浪滔(tāo)天、韬(tāo)略、舞蹈(dǎo)、稻(dào)谷;凡是韵母是ian的相关字都以“陷”的右边的偏旁作偏旁,如:陷(xiàn)阱、肉馅(xiàn)、阎(yán)王、火焰(yàn)、谄(chǎn)媚,只有“掐算”的“掐”读qiā。注意:这两个偏旁的下边都是“臼”(jiù),中间是不相连的两个短横,不要用一横连接起来;也不要写成“日”或“曰”。
“未”和“末”的区别及其相关的字-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未”和“末”的区别及其相关的字
这两个字比较容易混淆。其实,有时我们在区别不清时,如果能够记起用它们作偏旁的相关字中一个字的写法,也就能大体知道其他字用什么偏旁了。未,读wèi,上边一横短,下边一横长;末,读mò,上边一横长,下边一横短。可以形象地记为:未来的路是漫长的,所以越来越长(上短下长);如果走到穷途末路了,则会越来越短的(上长下短)。以它们作偏旁的,韵母都与它们的韵母相同。凡是韵母是ei的相关字都以“未”作偏旁,如:味(wèi)道、妹(mèi)妹、愚昧(mèi)、梦寐(mèi)以求、魅(mèi)力;凡是韵母是o的相关字都以“末”作偏旁,如:抹(mǒ)黑、茉(mò)莉、唾沫(mò)、厉兵秣(mò)马。
相形见绌与相形见拙-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相形见绌与相形见拙
“相形见绌”是个成语,其整体意思是“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绌”,读chù,有“不够、不足”的意思。“相形见拙”不是一个固定的四字格词语形式。“拙”,读zhuō,有“笨”的意思。因“绌”与“拙”字形相近,常被一些人用混,错误地将“相形见绌”写为“相形见拙”。但是,因“绌”与“拙”都是指不好的意思,都是指差距、不足的意思,因此,人们有时故意仿照“相形见绌”的形式而造出“相形见‘拙’”的格式来。同时在“拙”字上面加上引号,以表明使用者知道原来的、正确的、被仿照的形式是怎样用的。
像和相-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像和相
“相”是多音字,读xiāng时不会跟“像、象”发生纠葛;读xiàng时字义比较丰富,大多数也不会跟“像、象”相混。只有在“相”表示“外貌、表现在外的”这类意思时,它们才有可能混同。但也有区别:“相”所反映的外貌往往联系着事物的内容,“象、像”则偏指外部的。所以“相貌、长相、吃相、坐相、呆相、狼狈相、可怜相、月相”等不能用“象”或“像”。“照相、相片、相册、相机”等词里的“相”,虽也可用“像”,但多数人习惯用“相”。
一些词性与读音相联系的多音字-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一些词性与读音相联系的多音字
有些多音字可以通过词性来分辨读音,而这些读音、词性的差别是与意义联系着的。如果将读音、词性、词义三者联系起来就更容易分辨了。这里举一些常见的例子:
处:作动词义,读chǔ,表示交往、存在、办理、惩治等义,如:相处、设身处地、处理、处置、惩处;作名词义,读chù,指地方、机关等,如:住处、灵魂深处、科研处、办事处。
畜:作名词义,读chù,意指禽兽,多指家畜,如:牲畜、畜生、六畜兴旺;作动词义,读xù,指饲养(动物),如:畜产、畜牧、畜养、畜牲口。
传:作动词义,读chuán,表示交给、教给、散布、传导、表达、发令、传染等义,如:传递、传授、传播、传热、传神、传讯、传染病;作名词义,读zhuàn,指记录生平事迹、叙述历史故事、解释经文的文字或作品,如:自传、外传、《水浒传》、经传。
创:作名词义,读chuāng,指受伤的地方,如:创伤、创口、创痛、予以重创、战争的创伤;作动词义,读chuàng,指开始(做)、初次(做),如:创办、创造、创作、创记录、首创、开创。
担:作动词义,读dān,指用肩膀挑、承当等义,如:担水、担粮食、担负、承担、分担、担惊受怕;作名词义,读dàn,指挑的东西或担负的责任,如:扁担、货郎担、担子、勇挑重担;作量词义也读dàn,指一百斤,常笼统地指一次挑的量,如:一担谷子、一担柴禾。
混:作形容词义,大多读hún,表示浑浊、糊涂等义,如:混蛋、混水摸鱼、混头混脑;作动词义,读hùn,表示掺杂、蒙混等义,如:混合、混为一谈、鱼目混珠、混日子、混事魔王。
劲:作名词义,读jìn,表示力气、精神、神情、趣味等义,如:劲头、鼓足干劲、骄傲劲儿、没劲;作形容词义,读jìng,表示坚强有力,如:强劲、刚劲、劲敌、疾风知劲草。
量:作动词义,大多读liáng,表示测定、估计等义,如:测量、量体温、量程、量度、量具、估量、端量、思量(在表示衡量义的“量力而行、量入为出、量体裁衣、量刑”等词中读liàng);作名词义,读liàng,表示测量的器物、容纳或禁受的限度、数目等义,如:量词、量变、气量、胆量、力量、质量、流量、降雨量。
铺:作动词义,读pū,表示把东西展开或摊平,如:铺床、铺轨、铺平道路、平铺直叙、铺天盖地;作名词义,读pù,指铺子、床铺,如:肉铺、杂货铺、铺面、铺位。
散:作形容词义,读sǎn,表示松散、零碎等义,如:散漫、散兵游勇、散光、散文、散装、散座;作动词义,读sàn,表示分开、散布、排除等义,如:散场、解散、烟消云散、发散、散传单、散闷、散心。
丧:作名词义,读sāng,指跟死人有关的事情,如:丧事、丧礼、丧钟、治丧、守丧;作动词义,读sàng,表示失去,如:丧失、丧胆、丧家之犬、丧权辱国、玩物丧志。
扇:作动词义,读shān,表示摇动(扇子等)、用手掌打等义,如:扇风、扇扇(shàn)子、扇了他一掌;作名词义,读shàn,指扇子或板状、片状的东西,如:电扇、芭蕉扇、门扇、隔扇、扇面;作量词义也读shàn,如:一扇门、两扇窗子。
数:作动词义,读shǔ,表示查点(数目)、计算比较、列举(罪状)等义,如:数不胜数、数数(shù)目、数一数二、数得上、数落、数说、数了一顿;作名词义,读shù,表示数目、数量、劫数等义,如:人数、天数、数以万计、数学、自然数、复数、在数难逃。
真相、假相和假象-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真相、假相和假象
有三点需要注意。一、“真相”就是事情的真实情况,如“真相大白、不明真相、识破真相、弄清问题的真相”。它区别于表面的或假造的情况,即“假相”,如“制造假相、识破假相、露出假相、不要被假相所迷惑”。二、“假相”常写作“假象”,但“真相”还没有相对应的词“真象”,而“真像”是指真实的像(像片、图像等),不是指真实的现象、情况。“假象”也不要写作“假像”,后者是指虚假的像片、图像等。三、当两个词对举使用时,最好用“假相”,以便与“真相”对应。如“要辨别真相和假相”“只有弄清了事情的真相,才能彻底揭穿他们的假相”。这里用“假象”也可以,但不及“假相”有利于书面上的协调一致,这是一种对行文的美的要求。
猜疑 相信-反义词应用词典
猜疑 相信
猜疑 cāiyí 相信 xiāngxìn
【猜疑】动词。没有根据地起疑心。常作“反对”“喜欢”等动词的宾语。
〔例句〕
1.同志之间要坦诚,不要互相猜疑。
2.他这个人就是喜欢猜疑,成天疑神疑鬼的。
【相信】动词。认为正确或确实而不怀疑。可受程度副词修饰。
〔例句〕
1.我们应该相信群众,我们应该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
2.我们应该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
3.但是,他仍然相信人们是好的。
〔应用例句〕
靠猜疑破案是不行的,对基本事实一定要相信。
怀疑 相信-反义词应用词典
怀疑 相信
怀疑 huáiyí 相信 xiāngxìn
【怀疑】动词。疑惑;不能相信;猜测。
〔例句〕
1.我并不怀疑他的话,但我不同意他的悲观的结论。
2.他们三个人显然是在怀疑自己是不是中了匪徒的诡计而误入歧途。
【相信】动词。认为正确或确实而不怀疑。
〔例句〕
1.少剑波的脸上顿时现出自信而骄傲的神色:“我相信我们的战士,他们浑身是胆。”
2.我们相信,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祖国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应用例句〕
在招标现场,老王的话刚说完,相信他的能力的人使劲鼓掌,怀疑他的能力的人沉默不语。
逆来顺受 以牙还牙 针锋相对-反义词应用词典
逆来顺受 以牙还牙 针锋相对
逆来顺受 nìláishùnshòu
以牙还牙 yǐyáhuányá
针锋相对 zhēnfēngxiāngduì
【逆来顺受】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理的待遇采取忍受的态度。
〔例句〕
1.洁若知道戴红箍的是天兵天将,他们在院子里折磨她,他一直逆来顺受。
2.林冲只是逆来顺受,所以在野猪林内,鲁达要杀那两个该死的解差,反被林冲劝止。
【以牙还牙】用嘴咬来对付嘴咬。比喻对方怎样来,就怎样反击。
〔例句〕
1.当前迫切的任务是要进一步组织群众,贯彻区委指示精神,以牙还牙,给敌人以迎头痛击。
2.萨拉决意使用北方佬那种欺诈手段嫁给西蒙,以牙还牙,等待时机对哈德福家族进行报复。
【针锋相对】针尖对针尖。比喻在争辩或斗争中,针对对方的论点或行动进行回击。
〔例句〕
1.为了彻底粉碎敌人的阴谋,区委决定区、乡干部、民兵和乡亲们一道,跟敌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2.只要同敌人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我们一定会胜利。
守望相助 以邻为壑-反义词应用词典
守望相助 以邻为壑
守望相助 shǒuwàngxiāngzhù
以邻为壑 yǐlínwéihè
【守望相助】为了防御外来的侵害,邻近的村落之间互相看守了望,遇警互相帮助。
〔例句〕
1.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2.内地里乡下人家,至今还有点古风,同乡同里的,都还有点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意思。
3.从元末明初开始,倭寇经常侵扰我国。东南沿海百姓守望相助,在爱国将领戚继光、俞大猷等统帅下奋勇抵抗,最终荡平倭患。
【以邻为壑】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把灾难推给别人。
〔例句〕
1.谁要是对别人的困难不管,别人要调他所属的干部不给,或以坏的送人,“以邻为壑”,全不为别部、别地、别人想一想,这样的人就叫做本位主义者。
2.各国统治者到处设立关卡,对来往商旅进行勒索,甚至以邻为壑,造成关系极为紧张。
3.这家化工厂以邻为壑,把有毒废水排入河道,造成了严重后果。
同病相怜 幸灾乐祸-反义词应用词典
同病相怜 幸灾乐祸
同病相怜 tóngbìngxiānglián
幸灾乐祸 xìngzāilèhuò
【同病相怜】病,遭遇,痛苦;怜,怜恤,同情。比喻有共同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例句〕
1.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2.同病相怜,缀河上之悲曲,恐惧置怀,昭谷风之盛典。
3.在那艰苦的日子里,他们同病相怜,尽力帮助对方,两颗心逐渐连在了一起。
【幸灾乐祸】贬义。看见别人遭受灾祸反而高兴。
〔例句〕
1.若居承平之世,睥睨宫闱,幸灾乐祸,首为逆乱……此皆陷身灭族之本也。
2.幸灾乐祸千人有,替力分忧半个无。
3.对犯错误的人不给予帮助,反而幸灾乐祸,这不是与人为善的态度。
同仇敌忾 同室操戈 自相残杀-反义词应用词典
同仇敌忾 同室操戈 自相残杀
同仇敌忾 tóngchóudíkài
同室操戈 tóngshìcāogē
自相残杀 zìxiāngcánshā
【同仇敌忾】褒义。同仇,共同对付仇敌;敌忾,对敌人的愤恨。共同一致地对仇敌抱着仇恨和愤怒。
〔例句〕
抗战时期前后方军民同仇敌忾,日夜为胜利而奋战的情景,至今如在眼前。
【同室操戈】贬义。同室,一家人;操,拿起;戈,古代兵器。一家人动刀枪,比喻兄弟争吵或内部纷争。
〔例句〕
1.同室操戈,贻笑他人。
2.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自相残杀】贬义。自己人互相杀害。
〔例句〕
1.现在黄族濒危,外忧内患,岂可同室操戈,自相残杀乎?
2.贼兵自相残杀,约折去大半。
3.罗马奴隶主把强壮的奴隶训练成角斗士,强迫他们在角斗场上自相残杀,这是多么残忍的事情
无与伦比 等量齐观 相提并论-反义词应用词典
无与伦比 等量齐观 相提并论
无与伦比 wúyǔlúnbǐ
等量齐观 děngliàngqíguān
相提并论 xiāngtíbìnglùn
【无与伦比】没有什么能比得上的。伦比:类比。
〔例句〕
这个家庭就是他们战斗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充满了无与伦比的阶级友爱。
【等量齐观】等:同等;齐:一样的。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例句〕
高尔基是把做书的工作和做靴子,做椅子等工作等量齐观,一视同仁的。
【相提并论】并:一起。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来谈论。
〔例句〕
但是正当我还在赞美自己的长处,并暗自因此得意的时候,却有一股不愉快的浑浊潜流“搅浑”我那快乐心情的深处,那就是——不得不听到我的名字动辄被人家拿来与那些人相提并论地到处传播。
相当 悬殊-反义词应用词典
相当 悬殊
相当 xiāngdāng 悬殊 xuánshū
【相当】动词。(数量、价值、条件、情形)等两方面差不多;配得上或能够相抵。
〔例句〕
它每天吃掉的昆虫量,同它本身的重量相当。
【悬殊】形容词。相差很远。
〔例句〕
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为我们描绘了一个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社会环境。
相敬如宾 绝情反目-反义词应用词典
相敬如宾 绝情反目
相敬如宾 xiāngjìngrúbīn
绝情反目 juéqíngfǎnmù
【相敬如宾】相处如待宾客,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例句〕
两个人也算得是齐眉举案,相敬如宾,但局长“无情”的毛病也克服得不善。
【绝情反目】断绝情义反目成仇。反目:不和睦。多用于朋友、夫妻之间情义断绝。
〔例句〕
她一心想的只是对丈夫要忠贞不二,却万万没有料到得到今日这个绝情反目的结果。
自相矛盾 自圆其说-反义词应用词典
自相矛盾 自圆其说
自相矛盾 zìxiāngmáodùn
自圆其说 zìyuánqíshuō
【自相矛盾】比喻言语或行为自相抵触。
〔例句〕
1.辞勇及武,自相矛盾。
2.我有时也能辣手评文,也尝煽动青年冒险,但有相识的人,我就不能评他的文章,怕见他冒险,明知道这是自相矛盾的,也就是做不出什么事情来的死症,然而终于无法改良。
【自圆其说】自己把论点表达得圆满、周全,不自相矛盾。
〔例句〕
1.(史其祥)踌躇了好半天,只得仰承宪意,自圆其说道:“职道的话原是一时愚昧之谈,作不得准的。”
2.这不但不切合原作,并且常常不能自圆其说;只算是无中生有,驴唇不对马嘴罢了。
本相 真相 原形-近义词应用词典
本相 真相 原形
本相 běnxiàng 真相 zhēnxiàng 原形 yuánxíng
【本相】本来面目;原形。如:
1.阴谋家的本相,迟早会被人民揭露出来。
【真相】事情的真实情况(区别于表面或假造的情况)。也作真象。如:
2.女儿有些激动地回答,并不掩饰事实的真象,“村里出了坏人,事情也许会闹大了。”
【原形】原来的形状;本来面目(贬义)。如:
3.所谓革命文学家立刻现出原形,有的写悔过书,有的是反转过来攻击左联。
辨析:“原形”运用范围比“本相、真相”广。“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或本来面目,可用于人,如例3。也可用于事物,如原形毕露。“本相”指本来面目,多用于人。“真相”指真实的情况,跟表面的或虚假的情况相区别,多用于事情,如真相大白,历史真相,不明真相等。
沟通 相通-近义词应用词典
沟通 相通
沟通 gōutōng 相通 xiāngtōng
【沟通】使两方能通连,互通声气。如:
1.亲切的称呼,简单的对话,沟通了受压抑者的共同的思想感情。
【相通】事物间彼此连贯沟通。如:
2.革命者,在感情上都是相近、相通的啊!
辨析:“沟通”既指具体事物,如沟通渠道;也指抽象事物,如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通”指互相贯通。“沟通”运用范围比“相通”广。它们都可指沟渠、河道、公路、铁路等的连通,“沟通”还可用于沟通关系,沟通思想。
互相 相互-近义词应用词典
互相 相互
互相 hùxiāng 相互 xiānghù
【互相】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如:
1.这一来,他们就停止了拷打,互相挤了一下眼睛,那位队长就走出去了,其余的人也一个一个跟着出去了,屋里只剩下我和李春生两个。
【相互】两相对待的。如:
2.为了辨明是非,他愿意彼此拿出明显的证据来相互讨论,至于那些捕风捉影的无根据的贬斥,他丝毫也不惧怕。
辨析:“互相”是副词,作状语,如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等。“相互”,副词,可作状语,又可作定语,如相互的关系,相互的作用。
类似 相似-近义词应用词典
类似 相似
类似 lèisì 相似 xiāngsì
【类似】大致相像。如:
1.人眼的光学系统跟照相机是十分类似的。
【相似】彼此有相同点或共同点。如:
2.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辨析:“相似”程度比“类似”更加相像。“类似”仅是情况、形态等的大致相像,“相似”则是二者有许多相像的地方。
相当 相称-近义词应用词典
相当 相称
相当 xiāngdāng相称 xiāngchèn
【相当】①两方面差不多,配得上或能够相抵。②适宜,适合。③副词,表示程度高,但不到“很”的程度。如:
1.这次葛洲坝通过的长江干流洪水高峰流量相当于有水文记录以来的1896年的最大流量,超过1954年的记录。
2.翻译这工作,还没有找到相当的人。
3.这副对联的意义实在是相当深长的。
【相称】事物配合起来显得合适。如:
4.但这两溜房子都是三层,都有许多拱门,恰与教堂的门面与圆顶相称;又都是白石造成,越衬出教堂的金碧辉煌来。
辨析:“相当”,指差不多,常用于常态、数量、价值、条件等情况,如例1。也可表示适当合宜,如年龄相当,人选相当;还有副词用法。“相称”着重指事物搭配合适,如服饰与身分相称,两种颜色很相称等,没有副词用法。在表示事物相符相配的意义上,它们可通用,如两人年貌相当(相称)。
相关 相干 关联 干系 关系-近义词应用词典
相关 相干 关联 干系 关系
相关 xiāngguān 相干 xiānggān 关联 guānlián 干系 gānxi 关系 guānxi
【相关】彼此关连。如:
1.只在铜器上,有时还可以看见一点写实的图形,如鹿,如象,而从这图形上,又能发见和文字相关的线索,中国文字的基础是“象形”。
【相干】互相关连或牵涉。如:
2.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
【关联】事物互相间发生牵连和影响。如:
3.同时,我隐约感觉到,老马赫的忧虑以及对我的冷淡都可能与女儿达吉有着关联。
【干系】牵涉到责任或能引起纠纷的关系。如:
4.他因为看了两年,毫无效验,脸又太熟了,未免有些难以为情,所以等到危急时候,便荐一个生手自代,和自己完全脱了干系。
【关系】人、事物之间某种性质的联系。如:
5.第二天,我晌午才起来,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下午仍然去钓虾。
辨析:“相干、相关、关联”是不及物动词,“关系”是及物动词,“干系”是名词,“关联”、“关系”有名词用法。“相关”指事物互相之间有牵连和影响,它多用于肯定句,如密切相关;有形容词用法,如相关线索,相关事物等,可构成休戚相关,血肉相关等词组。“相干”也指事物相互之间发生牵连和影响,多用于否定句,如这事跟她不相干;还可构成毫不相干等词组。“关联”指事物间互相联系,如各车间的生产是互相关联的。“干系”指能引起争执的事端或份内应做的事,如开脱干系,毫无干系,重大干系。“关系”指人或事物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如关系重大,关系全国人民的命运;又指人或事物之间某种性质的联系,如军民关系,社会关系,种属关系。
相继 接踵-近义词应用词典
相继 接踵
相继 xiāngjì 接踵 jiēzhǒng
【相继】一个跟着一个。如:
1.邮电大楼、高级宾馆、人民公园相继建成。
【接踵】后面人的脚尖接着前面人的脚跟,形容人多接连不断。如:
2.《高山上的花环》一上演,观众络绎不断,接踵而至。
辨析:“相继”指接连着,如相继发言,相继发表,相继成立,常用来形容人多,接连不断。“接踵”是文言词,多用于书面,如摩肩接踵;也形容事物,如各种法令接踵而来。
相似 相像-近义词应用词典
相似 相像
xiāngxiàng
【相似】相像。如:
1.他俩的外形很相似,都是那样魁伟结实,但性格却截然不同。
【相像】彼此之间有相同点或共同点。如:
2.他这鼓动工作很不错,那件事和眼前的情景还很有些相像呢。
辨析:“相似”指类似,近似。如这两个图形相似,工作性质相似。“相像”指共同点,如兄弟俩体态很相像。它们常可通用,如他俩的外貌很相似(相像)。
相同 相通-近义词应用词典
相同 相通
相同 xiāngtóng 相通 xiāngtōng
【相同】彼此一致,没有区别。如:
1.激光器的种类虽然很多,制造原理基本相同,大多由激励系统、激光物质和光学谐振腔三部分组成。
【相通】事物之间彼此连贯沟通。如:
2.这正是编者和读者的感情息息相通,起了共鸣的缘故。
辨析:“相同”,形容词,指彼此一样,如气候条件相同,结构相同,科目相同,考题相同等。“相通”,不及物动词,指事物之间彼此能通连,如他俩成为心心相通的朋友,水路与公路相通等。
相貌 容貌-近义词应用词典
相貌 容貌
相貌 xiàngmào 容貌 róngmào
【相貌】人面部长的样子;容貌。如:
1.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容貌】相貌。如:
2.他们被这个容貌善良,生着一双正直的大眼睛的白发妇人有力地吸引住了。
辨析:“相貌”指人的面部的样子,如相貌秀丽,相貌堂堂。“容貌”除指长相外,还包含人的仪表、姿态、气度等,如容貌庄重,容貌美丽,容貌善良。
丞相-古文观止词典
丞相chéng xiàng
【词性】:名词
官名。此官始于战国,为百官之长,秦代以后为封建官僚组织中的最高官职。辅佐皇帝,总理全国政务。亦称作相国、大司徒、大丞相等,多由权臣担任(7)。《文帝议佐百姓诏》:其与丞相、列侯、吏二千石、博士议之。——希望同丞相、列侯、二千石的官吏及博士讨论一下。《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丞相以闻,请其罪。——丞相汇报上去,追究他们的罪责。《送杨少尹序》:亦白丞相去归其乡。——也禀告丞相离开京城回到他的家乡去。
大丞相魏国公-古文观止词典
大丞相魏国公dà chéng xiàng wèi guó gōng
【词性】:名词
指北宋韩琦,字稚圭,宋相州安阳人。为丞相曾佐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封魏国公(1)。《相州昼锦堂记》: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只有大丞相魏国公却不是这样。
董丞相-古文观止词典
董丞相dǒng chéng xiàng
【词性】:名词
指董晋。字混成。唐德宗时做过御史中丞、御史大夫,并任汴州刺史(1)。《祭十二郎文》: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我在汴州辅助董丞相。
风马牛不相及-古文观止词典
风马牛不相及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i
风,雌雄发情相互引诱追逐。马牛本非一类,发情追逐之事也不会碰到。这里比喻齐楚两国相去甚远,一向互不相干(1)。《齐桓公伐楚盟屈完》: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孕也。——君主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这就像风马牛不相及一样。
辅相-古文观止词典
辅相fǔ xiàng
【词性】:名词
宰相(2)。《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我韩愈听说周公作宰相时,他急于接待贤士,在吃一顿饭时,要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在洗一次头时,要把解开的头发多次握在手里。《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现在您任宰相的地位也近似周公。
辅相-古文观止词典
辅相fǔ xiàng
【词性】:动词
辅助,帮助(1)。《王孙圉论楚宝》,明王圣人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明王圣人能创造、评论各种事物,来辅助国家,就把他作为宝贝。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古文观止词典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fǔ chē xiāng yī chún wáng chǐ hán
辅,颊骨。车,牙床。颊骨同牙床互相依靠,比喻互相依存。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共同(1)。《宫之奇谏假道》: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谚语所说的“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大概就是对虞国、虢国这样一类关系的事情说的吧。
傅相-古文观止词典
傅相fù xiàng
【词性】:名词
太傅、相国(2)。《贾谊治安策一》:大国之王幼弱未壮,汉之所置傅相方握其事。——大国的王还年幼体弱未长大成人,汉朝所安置的太傅、相国正掌握着权力。《贾谊治安策一》:数年之后,诸侯之王大抵皆冠,血气方刚,汉之傅相称病而赐罢。——几年以后,各诸侯王差不多都长大成人了,血气方刚,汉朝所安置的太傅、相国只好称有病辞退官职。
更相-古文观止词典
更相gèng xiāng
【词性】:副词
表示交互涉及对方。可译为“互相”(4)。《陈情表》:母孙二人,更相为命。——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过活。《朋党论》:更相推让。——〔他们〕互相谦让。《朋党论》: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互相称赞、谦让而且不自相疑忌,没有人能赶上虞舜时的二十二个臣子。
公相-古文观止词典
公相gōng xiàng
公侯宰相(1)。《祭十二郎文》: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即使是极其显赫的公侯宰相职位,我也不因此离开你一日而去就任。
蔺相如-古文观止词典
蔺相如lìn xiàng rú
【词性】:名词
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惠文王时,秦向赵强索“和氏璧”,他奉命带璧入秦,当廷力争,使原璧归赵。赵惠文王二十年,随赵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没有受屈辱,因功任上卿(2)。《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蔺相如的完璧归赵,人人都称赞他。《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蔺相如保全和氏璧,是天意啊!
吕相-古文观止词典
吕相lǚ xiàng
【词性】:名词
春秋时晋大夫魏锜的儿子,因食邑于吕,称吕相,亦称魏相、吕宣子(1)。《吕相绝秦》:晋侯使吕相绝秦。——晋侯派吕相去与秦国绝交。
萍水相逢-古文观止词典
萍水相逢píng shuǐ xiāng féng
比喻人偶然相遇(1)。《滕王阁序》: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萍水相逢,大家都是异乡客地的人。
司马相如-古文观止词典
司马相如sī mǎ xiàng rú
【词性】:名词
司马相如(前179-前117),西汉辞赋家。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工辞赋,著有《子虚》、《上林赋》等(1)。《送天台陈庭学序》: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成都是四川的要地,又是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居住过的地方。
魏相-古文观止词典
魏相wèi xiàng
【词性】:名词
人名。字弱翁。汉济阴定陶人,汉宣帝时为丞相,封高平侯(1)。《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魏相条晁、董之对。——魏相分条陈述了晁错、董仲舒回答皇上的言论。
夏后相-古文观止词典
夏后相xià hòu xiàng
【词性】:名词
夏代的第四代王(1)。《吴许越成》:灭夏后相,后缗方娠。——灭了夏后相,〔夏后相的妻子〕后缗正怀孕。
相-古文观止词典
相xiàng
【词性】:名词
一、地名。相州。宋时州名,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市南(3)。《相州昼锦堂记》:公,相人也。——公是相州人。《相州昼锦堂记》:来治于相。——来管理相州。《相州昼锦堂记》:以遗相人。——把它留给相州人。
二、官名。辅佐国君的大臣,亦称丞相、宰相、相国。亦用作动词“作相”(41)。《苏秦以连横说秦》: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赵王十分高兴,封他做武安君,授给他相国大印。《报任安书》:李斯,相也。——李斯是丞相。《邹阳狱中上梁王书》:卒相中山。——终于当了中山国的宰相。
相-古文观止词典
相xiàng
【词性】:动词
一、观察,审视(4)。《郑庄公戒饬守臣》:相时而动。——看准时机采取行动。《袁州州学记》:相旧夫子庙。——察看了原来的夫子庙。《三槐堂铭》:相时射利。——观察时机,追求利益。
二、辅助,辅佐(15)。《祁奚请免叔向》:伊尹放大甲而相之。——伊尹先放逐太甲而后又辅佐他。《子产坏晋馆垣》:子产相郑伯以如晋。——子产辅佐郑伯到晋国去。《春王正月》: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再说即使桓公做了国君,恐怕大夫们不能够辅助这位年幼的国君。
相-古文观止词典
相xiāng
【词性】:副词
一、表示动作行为交互涉及对方。可译为“相互”、“互相”(138)。《郑伯克段于鄢》:不及黄泉无相见也。——不到黄泉,不要相互再见面了。《介之推不言禄》:上下相蒙,难与处矣。——上下互相蒙骗,我就难和他们相处了。《展喜犒师》:世世子孙,无相害也。——世世代代的子孙不要互相侵犯伤害。
二、表示动作只涉及一方,兼起代词作用。可译为“我”、“你”、“他”、“他们”(12)。《报任安书》: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但似乎抱怨我不听从您的意见,却去采纳世俗人的话。《李陵答苏武书》:以为不入耳之欢,来相劝勉。——拿些不中听的让我高兴的话来劝慰我。《青霞先生文集序》:不及飞一镞以相抗。——不敢放一支箭抵抗他们。
三、表示动作行为递相承接。可译为“相继”、“递相”、“一个接一个”(3)。《郑子家告赵宣子》:夷与孤之二三臣相及于绛。——夷和我的几个臣子一个接一个地到你们首都绛城。《屈原列传》:然亡国破家相随属。——然而国破家亡的事相继出现。《送孟东野序》:四时之相推夺。——四个季节递相推移。
相公-古文观止词典
相公xiàng gōng
【词性】:名词
古代对宰相的称呼(8)。《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前乡贡进士韩愈恭敬地向宰相阁下再拜进言。《报刘一丈书》:相公倦,谢客矣。——宰相疲劳,不见客了。《报刘一丈书》: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难道这时候相公会出来接见客人吗?
相国-古文观止词典
相国xiàng guó
【词性】:名词
古代官名,即丞相(2)。《高帝求贤诏》:御史大夫昌下相国。——御史大夫周昌把诏书下达给相国酂侯。《高帝求贤诏》:相国酂侯下诸侯王。——相国酂侯下达给各诸侯王。
相国府-古文观止词典
相国府xiàng guó fǔ
【词性】:名词
相国的宅府(1)。《高帝求贤诏》:遣诣相国府。——送他到相国府。
相君-古文观止词典
相君xiàng jūn
【词性】:名词
对宰相的敬称(5)。《待漏院记》:东方未明,相君启行。——东方还没有发白的时候,宰相已经从家里出来了。《待漏院记》:相君其有思乎?——宰相可能有所考虑吧?《待漏院记》:相君言焉,时君纳焉。——宰相奏上一件件大事,皇帝采纳了这些意见。
相如-古文观止词典
相如xiàng rú
【词性】:名词
一、指司马相如(前179-前117),西汉辞赋家。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工辞赋,有《子虚赋》、《上林赋》等(4)。《司马相如上书谏猎》:相如从上至长杨猎。——司马相如随从皇上到长杨宫打猎。《进学解》:子云相如,同工异曲。——扬雄和司马相如〔的著作〕,同样工妙而各有特色。《送孟东野序》: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扬雄,最其善鸣者也。——汉代,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是最善于表现时代声音的人。
二、蔺相如。战国时赵国的大臣。宦者令缪贤的门客(3)。《蔺相如完璧归赵论》:相如则前请曰。——蔺相如就上前申述说。《蔺相如完璧归赵论》:令秦王怒而谬相如于市。——倘使秦王发怒,把蔺相如拉到市上去处死。《蔺相如完璧归赵论》:一胜而相如族。——如果秦国一次得胜,蔺相如就会被灭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