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敝

敝(敝)是什么意思

  • 凋敝←→富足-反义词词典

    凋敝←→富足diāobì-fùzú

    【词性】:形

    凋敝:(生活)困苦。

    富足:丰富充足。

    【例】 迁为中尉,吏民益凋敝。(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尹齐传》) 她回忆起那些,第一是感到一种秘密的欢喜,好象外表贫穷的人偷偷地检点他富足的储蓄时所感到的一样。(叶圣陶:《倪焕之》)

  • 凋敝←→繁荣 兴旺 兴盛-反义词词典

    凋敝←→繁荣 兴旺 兴盛diāobì-fánróng xīngwàng xīngshèng

    【词性】:形

    凋敝:(事业)衰败。也作“凋弊”。

    繁荣:(事业等)蓬勃发展;昌盛。

    兴旺:兴盛;旺盛。

    兴盛:蓬勃发展。

    【例】 伏以国用匮乏,民力凋弊,至於今日极矣。(宋·汪应辰:《文定集·辞免户部侍郎奏状》) 那条从三元里村旁掠过的公路,繁荣热闹极了。(秦牧:《古战场春晓》) 满囤嫂用指头戳了一下他脑袋:“瞧个甚?在组的家家比咱强;宝贵眼下又入了党,有春果跟他领导着,还不是年年兴旺。”(刘绍棠:《青枝绿叶》) 所以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日本近来,觉悟的也很不少;对于儿童的设施,研究儿童的事业,都非常兴盛了。(鲁迅:《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 敝帚自珍-实用委婉语词典

    敝帚自珍

    喻指对自己的东西产生感情,难以割舍。原意视自家的破扫帚为珍宝。也作“千金敝帚”、“敝帚千金”。

  •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实用委婉语词典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意为家里的器具虽然寒碜,但用起来如同千金一样珍贵。语出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引俚语。

  • 齿敝舌存-实用委婉语词典

    齿敝舌存

    婉指凡刚硬的东西容易折断,而柔弱的事物反而保全下来。“齿敝”,即牙齿遭破损。

  • 敝 弊-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

    敝 弊

    [敝bì 弊bì]

    同 ①破,坏。《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跳也。”(蹝:音xǐ,鞋)成语有“敝帚自珍”。《国语·晋语六》:“今吾司寇之刀锯日弊。”(司寇:官名)《晏子春秋·杂篇下》:“乘弊车,驾驽马”。 ②疲惫,衰败。《左传·哀公元年》:“吴日敝于兵”。(吴国因兵事而日益衰败)《后汉书·袁绍传》:“师出历年,百姓疲敝。”《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曹操之众,远来疲弊。”

    异 【敝】 对别人称自己或自己一方的谦词。《左传·僖公二年》:“侵敝邑之南鄙”。(敝邑:对本国的谦称。鄙:边疆)《史记·吴王濞列传》:“敝国虽狭,地方三千里”。(方:方圆)

    【弊】 弊端,害处。《旧唐书·黄巢传》:“皆指目朝政之弊”。(指目:指责)成语有“兴利除弊”。

    辨 “敝”、“弊”在“破”和“疲惫”两个意义上通用,但“敝”的谦词用法不能写作“弊”,而“弊”的“弊端”、“害处”义也是“敝”所不具备的。

  • 敝-敬谦语小词典

    敝bì

    谦辞。用于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敝人,敝房,敝邑,敝国等。详见各条。

  • 敝处-敬谦语小词典

    敝处bìchù

    谦辞。用来对人称自己居住的地方。《水浒传》二二回:“柴进道:‘不敢动问,闻知兄长在郓城县勾当,如何得暇来到荒村敝处?’”《儒林外史》七回:“范进道:‘方才门人见过,他是高要县人,同敝处周老先生是亲戚,只不知老师可是一家?’”《毛泽东书信选集·致李济深、李宗仁、白崇禧》:“如荷同意即祈诸位先生签名盖章,自存一份,以另一份再由钱君携来敝处,即成定案。”

    另作〖贱处〗jiànchù。

  • 敝党-敬谦语小词典

    敝党bìdǎng

    谦辞。用来对人称自己的政党。《毛泽东书信选集·致高桂滋》:“附上敝党中央之政治决议及文告多种,借供参考。”

  • 敝东-敬谦语小词典

    敝东bìdōng

    谦称。用来对人称自己的东家。《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孟沂道:‘欲问夫人高门姓氏,与敝东何亲?’”

  • 敝方-敬谦语小词典

    敝方bìfāng

    谦辞。用来对人称自己这一方。《毛泽东书信选集·致高桂滋》:“以上各项,不论阁下所能同意者为全部或一部,敝方均愿与阁下开始实际之谈判。”

  • 敝房-敬谦语小词典

    敝房bìfáng

    谦称。用来对人称自己的妻子。《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张权见王员外认真要过继他儿子,满面堆着笑,道:‘既承员外提拔小儿,小子怎敢固辞。今晚且同回去,与敝房说知。待员外择日过门。’”

    另作〖贱房〗jiànfáng。

  • 敝府-敬谦语小词典

    敝府bìfǔ

    谦辞。古代用来对人称自己所在(生活或工作)的州府。《水浒传》一八回:“何涛道:‘押司是当案的人,便说也不妨:敝府管下黄泥冈上一伙贼人,共是八个,把蒙汗药麻翻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差遣送蔡太师的生辰纲军健一十五人,劫去了十一担珍珠宝贝,计该十万贯正赃。’”《儒林外史》二九回:“诸葛天申向二位道:‘去岁申学台在敝府合考二十七州县诗赋,是杜十七先生的首卷。’”

  • 敝赋-敬谦语小词典

    敝赋bìfù

    谦辞。古代用来对人称自己国家的军队。《国语·鲁语下》:“我先君襄公不敢宁处,使叔孙豹帅敝赋,踦跂毕行,无有处人,以从军吏。”

  • 敝国-敬谦语小词典

    敝国bìguó

    谦辞。用来对人称自己的国家。《史记·吴王濞列传》:”敝国虽狭,地方数千里。”

  • 敝教-敬谦语小词典

    敝教bìjiào

    谦辞。用来对人称自己信奉的宗教。《儒林外史》四回:“我这敝教,酒席没有什么吃得,只这几样小菜,权且用个便饭。敝教只是个牛羊肉,又恐贵教老爷们不用,所以不敢上席。”

  • 敝居-敬谦语小词典

    敝居bìjū

    谦称。用来对人称自己的住处。《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七:“道人道:‘敝居只在山深住,原无多远。若随着贫道走去,顷刻就到。’”

  • 敝亲家-敬谦语小词典

    敝亲家bìqìngjia

    谦称。用来对人称自己的亲家。《儒林外史》一回:“这一回小婿再去,托敝亲家写一封字来,去晋谒晋谒危老先生;他若肯下乡回拜,也免得这乡户人家放了驴和猪在我田里吃粮食。”又四九回:“高翰林道:‘今日并无外客,就是侍御施老先生同敝亲家秦中翰,还有此处两位学中朋友。’”

  • 敝人-敬谦语小词典

    敝人bìrén

    谦称。对人称自己。鲁迅《华盖集·牺牲谟》:“敝人向来最赞成一切牺牲,也最乐于‘成人之美’。”

  • 敝山-敬谦语小词典

    敝山bìshān

    谦辞。古代用来对人称自己所占据的山寨。《水浒传》一九回:“王伦道:‘……非是敝山不纳众位豪杰,奈缘只为粮少房稀,恐日后误了足下,众位面皮不好,因此不敢相留。’”

    也作〖敝寨〗bìzhài 《水浒传》四一回:“那四筹好汉见了宋江跪在前面,……说道:‘……今日幸见仁兄,小寨里略备薄酒粗食,权当接风。请众好汉同到敝山盘桓片时。’”

    另作〖小寨〗xiǎozhài。

  • 敝上人-敬谦语小词典

    敝上人bìshàngrén

    谦称。古代用来对人称自己的上司。《儒林外史》五〇回:“凤四老爹道:‘这万相公到底为的甚事?’差人道:‘我们也不知。只是敝上人吩咐,说是个要紧的人犯,所以差了各省来缉。’”

  • 敝省-敬谦语小词典

    敝省bìshěng

    谦辞。用来对人称自己所在的省。《初刻拍案惊奇》卷八:“陈大郎也求他姓名,他不肯还个明白,只说:‘我姓乌,浙江人。他日兄长有事到敝省,或者可以相会。承兄盛德,必当奉报,不敢有忘。’”

  • 敝署-敬谦语小词典

    敝署bìshǔ

    谦辞。用来对人称自己办理公务的处所。《儒林外史》四〇回:“(萧云仙)说道:‘我今番押运北上,不敢停泊,将来回到敝署,再请先生相会罢。’”

  • 敝寺-敬谦语小词典

    敝寺bìsì

    谦辞。僧人用来对人称自己所在的寺院。《水浒传》四五回:“和尚道:‘敝寺新造水陆堂,也要来请贤妹随喜,只恐节级见怪。’”《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师徒二人道:‘难得檀越如此信心,实是美事。便请下船,同往敝寺随喜一番。’”又卷三六:“法轮道:‘除了镜子,随分要多少,敝寺也还出得起。’”

  • 敝县-敬谦语小词典

    敝县bìxiàn

    谦辞。用来对人称自己所在(生活或工作)的县。《水浒传》一八回:“宋江道:‘观察到敝县,不知上司有何公务?’”《儒林外史》二三回:“牛浦道:‘方才有一句话正要向叔公说,是敝县李二公说的。’”

  • 敝乡-敬谦语小词典

    敝乡bìxiāng

    谦辞。用来对人称自己的乡里。《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阮太始道:‘敝乡一年之前,也有一件新闻,这事却是实的。’”《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张贡生道:‘公祖大人直道不容,以致忤时。敝乡士民,迄今厪想明德。’”《儒林外史》七回:“荀员外道:‘向日道兄在敝乡观音庵时,弟却无缘,不曾会见。’”

  • 敝校-敬谦语小词典

    敝校bìxiào

    谦辞。用于对人称自己的学校。||敝校成立不久,条件还比较差。

  • 敝衙-敬谦语小词典

    敝衙bìyá

    谦辞。古代用来对人称自己所在的衙门。《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府判道:‘宗丈且到敝衙一坐,小可叫来问个明白,自有区处。’”

  • 敝邑-敬谦语小词典

    敝邑bìyì

    谦辞。①古代用来对人称自己的国家。《资治通鉴·周赧王四年》:“大王之威行于山东,敝邑恐惧。”胡三省注:“春秋以来,列国交聘,行人率自称其国曰敝邑。”②邑:县。用来对人称自己所在的县。《儒林外史》四四回:“迟衡山道:‘先生,只要地下干暖,无风无蚁,得安先人,足矣。那些发富发贵的话,都听不得。’余大先生道:‘正是。敝邑最重这一件事。人家因寻地困难,每每担误着先人不能就葬。’”

  • 敝友-敬谦语小词典

    敝友bìyǒu

    谦辞。用来对人称自己的友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主人)吃了一惊道:‘这是哪一位客人的宝货?昨日席上并不曾见说起,莫不是不要卖的?’众人都笑指道:‘此敝友文兄的宝货。’”又卷十:“请朝奉先回,小生即刻去约两个敝友,同到宝铺来。”《儒林外史》三四回:“解官道:‘在下姓孙,叨任守备之职。敝友姓萧,字昊轩,成都府人。’”

  • 敝寓-敬谦语小词典

    敝寓bìyù

    谦辞。寓:住的地方。用来对人称自己的寓所。《儒林外史》一五回:“‘天下何人不识君’?先生既遇着老夫,不必求签了,且同到敝寓谈谈。’”

  • 敝斋-敬谦语小词典

    敝斋bìzhāi

    谦辞。斋:屋子。用来对人称自己的住房。《红楼梦》一回:“士隐笑道:‘今夜中秋,俗谓“团圆之节”,想尊兄旅寄僧房,不无寂寞之感,故特具小酌,邀兄到敝斋一饮,不知可纳芹意否?’”

    另作〖小斋〗xiǎozhāi。

  • 敝寨-敬谦语小词典

    敝寨bìzhài

    见〖敝山〗bìshān。

  • 敝庄-敬谦语小词典

    敝庄bìzhuāng

    谦辞。用来对人称自己的庄舍。《水浒传》四回:“次日天明,赵员外道:‘此处恐不稳便,可请提辖到敝庄住几时。’”又二二回:“柴进听罢,笑道:‘兄长放心。遮莫做下十恶大罪,既到敝庄,但不用忧心。’”

    另作〖小庄〗xiǎozhuāng。

  • 勃勃 疲敝-反义词应用词典

    勃勃 疲敝

    勃勃 bóbó 疲敝 píbì

    【勃勃】形容词。精力旺盛或欲望强烈的样子。

    〔例句〕

    1.一株株春笋冒着尖儿,勃勃向上,着实叫人喜爱。

    2.袁世凯野心勃勃,一心想当皇帝。

    【疲敝】形容词。人力、物力受到消耗,不充足。

    〔例句〕

    午后,尽管大家都在说笑,她已经疲敝地睡着了。

  • 敝-古文观止词典

    敝bì

    【词性】:动词

    败坏(1)。《司马错论伐蜀》:敝名劳众。——败坏名声,使兵士和人民劳苦。

  • 敝-古文观止词典

    敝bì

    【词性】:形容词

    一、破旧,坏(4)。《齐国佐不辱命》:唯是先君之敝器、土地不敢爱。——只是先君的破旧器物和土地不敢爱惜。《苏秦以连横说秦》:黑貂之裘敝。——身上的黑貂皮袄破旧了。《义田记》:昔晏平仲敝车羸马。——从前晏平仲乘的是坏车和瘦马。

    二、疲困,困败(4)。《烛之武退秦师》:因人之力而敝之。——凭借这个人的力量得到好处而又使这个人困败。《乐毅报燕王书》:乘燕之敝以伐燕。——乘燕王疲困而攻打燕王。《留侯论》:养其全锋而待其敝。——保养他的全部精锐力量来等待对方疲困。

  • 敝-古文观止词典

    敝bì

    【词性】:代词

    称代自身的谦词。可译为“我”、“我们”(21)。《展喜犒师》:将辱于敝邑。——将要光临我国。《郑子家告赵宣子》:敝邑有亡。——我国等着灭亡。《齐国佐不辱命》:不腆敝赋以犒从者。——我们没有丰厚的兵赋犒劳您的随从。

  • 疲敝-古文观止词典

    疲敝pí bì

    【词性】:形容词

    疲乏雕敝(1)。《诸葛亮前出师表》:益州疲敝。——益州疲乏雕敝。

  • 冠虽敝不置于足,履虽鲜不加于首-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冠虽敝不置于足,履虽鲜不加于首

    【释义】:

    冠:帽子。敝:败坏。履:鞋。帽子虽破不穿在脚上,鞋子虽新也不戴在头上。比喻贵贱轻重的社会等级秩序不允许颠倒。□《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夫冠虽贱,头必戴之;履虽贵,足必履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四五:自古到今,有中国才有夷狄。中国为君为父,夷狄为臣为子。冠虽敝不置于足,履虽鲜不加于首。你自今以后,敢有故违,我拿你这些番狗奴,如泰山累卵,你晓得么?

  • 敝-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敝bì

    ①坏,破旧。《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之而无憾。”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缊袍~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②损害。《烛之武退秦师》:“因人之力而~之,不仁。”③疲惫,疲乏。《左传·襄公九年》:“许之盟而还师,以~楚人。”④谦词。《史记·吴王濞列传》:“~国虽狭,地方三千里。”

    【敝屣】破鞋。比喻废物。徐陵《梁禅陈策文》:“居之如驭朽索,去之如脱~。”也作“敝蹝”。《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

    【敝邑】谦称自己的国家。《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弦高)曰:‘寡人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敢犒从者。’”

  • 凋敝-现代汉语大词典

    凋敝diāo bì

    【释义】:

    衰败;破败。萧乾《未带地图的旅人》:“凋敝不堪的村舍,形容枯槁的农民,和一望无际,五彩缤纷的罂粟花。”

  • 弃若敝屣-现代汉语大词典

    弃若敝屣qì ruò bì xǐ

    【释义】:

    像扔掉破鞋一样把它抛弃,比喻毫不可惜。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世俗相交,犹重然诺;国际宣言,弃若敝屣,是不信也。”

  • 唇焦舌敝-现代汉语大词典

    唇焦舌敝chún jiāo shé bì

    【释义】:

    犹口干舌燥。形容费尽唇舌。《新华日报》1939.9.21:“共产党的参政员一向就唇焦舌敝地为这种主张而努力。”

  • 如弃敝屣-现代汉语大词典

    如弃敝屣rú qì bì xí

    【释义】:

    像丢掉破旧鞋子那样,毫不可惜。叶圣陶《倪焕之》:“不料他丢弃教育事业,这样毫不留恋,竟是如弃敝屣。”

  • 敝-现代汉语大词典

    敝bì

    【释义】:

    ①破烂;破旧。叶圣陶《穷愁》:“阿母一袄,春间已敝。”②疲惫;衰败。如:疲敝;凋敝。③谦辞,用于称与自己有关的事物。杨沫《青春之歌》:“今晚权且在敝村住一晚,我们可以代张先生尽尽地主之谊。”

  • 敝人-现代汉语大词典

    敝人bì rén

    【释义】:

    对自己的谦称。鲁迅《牺牲谟》:“敝人向来最赞成一切牺牲,也最乐于‘成人之美’。”

  • 敝帚自珍-现代汉语大词典

    敝帚自珍bì zhǒu zì zhēn

    【释义】:

    比喻东西虽不好,自己却很珍惜。吴伯箫《记一辆纺车》:“衣服旧了,破了,也‘敝帚自珍’,不舍得丢弃。”

  • 敝舄-现代汉语大词典

    敝舄bì xì

    【释义】:

    破旧的鞋。戴望舒《对于天的怀乡病》:“这心,它,已不是属于我的,而有人已把它抛弃了,像人们抛弃了敝舄一样。”

  • 敝屣-现代汉语大词典

    敝屣bì xǐ

    【释义】:

    ①破烂的鞋子。叶圣陶《倪焕之》:“他是师范出身呢。不料他丢弃教育事业,这样毫不留恋,竟是如弃敝屣。”②视同破鞋,轻视。廖仲恺《致蒋介石电》:“兄可敝屣尊荣,不能敝屣道义也。”

  • 焦唇敝舌-现代汉语大词典

    焦唇敝舌jiāo chún bì shé

    【释义】:

    费尽口舌。鲁迅《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我的爱护中华民国,焦唇敝舌,恐其衰微,大半正为了使我们得有剪辫的自由。”

  • 破敝-现代汉语大词典

    破敝pò bì

    【释义】:

    破旧;破烂。曹禺《日出》:“屋子正面有两个门,一左一右,都通外院,各有一蓝布帘子来遮风,破敝不堪。”

  • 疲敝-现代汉语大词典

    疲敝pí bì

    【释义】:

    ①困苦穷乏。如:民生疲敝。②非常疲乏。鲁迅《随感录五十九》:“欲望没有衰,身体却疲敝了。”

  • 衰敝-现代汉语大词典

    衰敝shuāi bì

    【释义】:

    犹衰败。郭沫若《李白与杜甫》:“这也表明时代的衰敝,连寄生虫及其巢穴都破败得不成样子了。”

  • 颓敝-现代汉语大词典

    颓敝tuí bì

    【释义】:

    败坏;衰敝。邹鲁《中国同盟会》:“吾见夫人权颓敝者,其民多萎弱。”

  • 舌敝唇枯-现代汉语大词典

    舌敝唇枯shé bì chún kū

    【释义】:

    见“舌敝唇焦”。

  • 舌敝唇焦-现代汉语大词典

    舌敝唇焦shé bì chún jiāo

    【释义】:

    说话过多,致使舌疲唇干。形容费尽口舌。鲁迅《孤独者》:“亲戚本家都说到舌敝唇焦,也终于阻当不住。”也作“舌敝唇枯”。孙中山《〈民报〉发刊词》:“近时志士,舌敝唇枯,惟企强中国以比欧美。”

  • 千金敝帚-汉语大词典

    千金敝帚

    【1】比喻人各以其所有为珍贵。语出《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宋}{陆游}《无咎兄郡斋燕集》诗:“千金敝帚有定價﹐{周}玉{鄭}鼠難强兵。”{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引》:“因念昔之好事﹐有什碔砆﹐千金敝帚者﹐而竊慨余之有類乎是也﹐輒稍銓擇﹐離爲四篇。”{宋}{苏轼}《次韵秦观秀才将入京应举》:“千金敝帚那堪换﹐我亦淹留豈長算。”

  • 共敝-汉语大词典

    共敝

    亦作“[共弊]”【1】《论语·公冶长》:“{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谓甘愿始终共享车马衣裘等物。后用为同甘共苦的典实。《北齐书·唐邕传》:“〔{顯祖}〕嘗解所服青鼠皮裘賜{邕}﹐云:‘朕意在車馬衣裘與卿共弊。’”{唐}{张籍}《赠殷山人》诗:“同袍還共弊﹐連轡每推先。”{宋}{苏轼}《戏周正孺》诗之二:“天新頒玉鼻騂﹐故人共敝亦常情。”

  • 亡敝-汉语大词典

    亡敝

    【1】败亡。《後汉书·灵帝纪论》:“《秦本紀》説{趙高}譎{二世}﹐指鹿爲馬﹐而{趙忠}﹑{張讓}亦紿{靈帝}不得登高臨觀﹐故知亡敝者同其致矣。”

  • 凋敝-汉语大词典

    凋敝

    【1】衰败;破败;困乏。《史记·酷吏列传》:“吏民益凋敝。”{清}{李渔}《奈何天·助边》:“蒼黔凋敝﹐水旱頻仍﹐比户嗟呀。”{宋}{苏辙}《颍滨遗老传上》:“自法行以來﹐民力凋敝﹐海内愁怨。”《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單單剩得夫妻二人相向﹐幾間接脚屋裏居住﹐漸漸衣服凋敝﹐米糧大缺。”{萧乾}《未带地图的旅人》:“凋敝不堪的村舍﹐形容枯槁的农民﹐和一望无际﹐五彩缤纷的罂粟花。”【2】指衰败的景象。《隋书·炀帝纪上》:“〔{文帝}〕拯群飛於四海﹐革凋敝於百王﹐恤獄緩刑﹐生靈皆遂其性;輕徭薄賦﹐比屋各安其業。”{唐}{杜甫}《送樊侍御赴汉中判官》诗:“天子從北來﹐長驅振凋敝。”{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二》:“國家自采榷之使四出﹐雖平昔富庶繁麗之鄉﹐皆成凋敝。”【3】指困苦的百姓。{清}{吴伟业}《赠家侍御雪航》诗:“受命巡山東﹐恩威恤凋敝。”

  • 刓敝-汉语大词典

    刓敝

    【1】见“刓弊”。

  • 刻敝-汉语大词典

    刻敝

    【1】严酷的弊害。《後汉书·陈宠传》:“常親自爲奏﹐每附經典﹐務從寬恕﹐帝輒從之﹐濟活者甚衆。其深文刻敝﹐於此少衰。”

  • 垢敝-汉语大词典

    垢敝

    亦作“[垢弊]”亦作“[垢獘]”【1】又脏又破。{晋}{葛洪}《抱朴子·自叙》:“冠履垢獘﹐衣或繿縷﹐而或不恥焉。”{唐}{李绰}《尚书故实》:“忽有一人衣服垢弊﹐行過于前。”{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道士》:“道士能豪飲。{徐}見其衣服垢敝﹐頗偃蹇﹐不甚爲禮。”

  • 同敝相濟-汉语大词典

    同敝相濟

    【1】犹同恶相济。《後汉书·宦者传序》:“同敝相濟﹐故其徒有繁﹐敗國蠹政之事﹐不可單書。”

  • 唇焦舌敝-汉语大词典

    唇焦舌敝

    【1】犹口干舌燥。形容费尽唇舌。《扫迷帚》第二四回:“僕事與願違﹐頻呼將伯﹐幾經唇焦舌敝﹐{崑山}學務始稍稍可觀。”《新华日报》1939.9.21:“共产党的参政员一向就唇焦舌敝地为这种主张而努力。”《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立宪与外交之关系》:“外邦直諒之友﹐本國憂時之士……不惜唇焦舌敝﹐效其忠告。”

  • 困敝-汉语大词典

    困敝

    【1】犹困弊。{章炳麟}《商鞅》:“國政陵夷﹐民生困敝﹐其危不可以終一餔。”《明史·西域传二·西番诸卫》:“自設州之後﹐徵發繁重﹐人日困敝。”{宋}{司马光}《论横山疏》:“天下困敝﹐至今未復。”

  • 崩敝-汉语大词典

    崩敝

    【1】败坏。《後汉书·曹褒传论》:“{漢}初天下創定﹐朝制無文﹐{叔孫通}頗採經禮﹐參酌{秦}法﹐雖適物觀時﹐有救崩敝﹐然先王之容典蓋多闕矣。”

  • 行敝-汉语大词典

    行敝

    亦作“[行蔽]”【1】谓货物质量差。{王国维}《观堂集林·书郭注<方言>後三》:“揄鋪﹑轞轞﹑帗縷﹑葉輸﹐毳也。注:‘音脆﹐皆謂之行蔽也。’《集韻·十虞》引注同。{戴}本改‘行蔽’作‘扤蔽’。{盧}本從之。案原本《玉篇》引注作‘謂物之行敝者也。’是今本蔽字乃敝之譌。”

  • 彫敝-汉语大词典

    彫敝

    【1】凋零疲困;破败;衰败。{宋}{司马光}《韩魏公祠堂记》:“{梁公}省徹戰守之備﹐撫綏彫敝之民﹐民安而虜自退﹐{魏}人祠之﹐至今血食。”{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後》:“巖中佛廬新整﹐不復似昔時彫敝。”{李大钊}《马克思的经济学说》:“资本集中于少数人的手中﹐于是﹐资本家获利更厚﹐而小产业因此彫敝倒闭者亦复不少。”【2】奢靡败坏。《史记·礼书》:“故大路越席﹐皮弁布裳﹐朱弦洞越﹐大羹玄酒﹐所以防其淫侈﹐救其彫敝。”{司马贞}索隐:“彫謂彫飾也。言彫飾是奢侈之弊也。”《後汉书·崔寔传》:“政令垢翫﹐上下怠懈﹐風俗彫敝﹐人庶巧僞﹐百姓囂然﹐咸復思中興之救矣。”

  • 如棄敝屣-汉语大词典

    如棄敝屣

    【1】比喻如丢掉无用的东西,毫不可惜。语本《孟子·尽心上》:“{舜}視棄天下,猶棄敝蹝也。”蹝,后多写作“屣”。{叶圣陶}《倪焕之》十一:“不料他丢弃教育事业﹐这样毫不留恋﹐竟是如弃敝屣。”《宋史·汪应辰传》:“尊號始自{開元}﹐罷於{元豐}﹐今不當復﹐況太上視天下如棄敝屣﹐豈復顧此?”

  • 姦敝-汉语大词典

    姦敝

    亦作“[奸敝]”【1】见“姦弊”。

  • 幽敝-汉语大词典

    幽敝

    【1】见“幽蔽”。

  • 朽敝-汉语大词典

    朽敝

    【1】见“朽弊”。

  • 棄之敝屣-汉语大词典

    棄之敝屣

    【1】见“棄若敝屣”。

  • 棄若敝屣-汉语大词典

    棄若敝屣

    亦作“[棄之敝屣]”【1】像扔掉破鞋一样把它抛弃,比喻毫不可惜。{明}{赵弼}《三贤传》:“子食{漢}禄三世﹐而一旦棄之敝屣。”{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世俗相交﹐猶重然諾;國際宣言﹐棄若敝屣﹐是不信也。”

  • 極敝-汉语大词典

    極敝

    【1】谓极其破敝。{宋}{曾巩}《太祖皇帝总叙》:“{太祖}承自{天寶}以後更{五代}二百餘年極敝之天下。”《四库全书总目·经一·易一》:“《易》本卜筮之書﹐故末派寖流於讖緯﹐{王弼}乘其極敝而攻之﹐遂能排擊{漢}儒﹐自標新學。”

  • 殘敝-汉语大词典

    殘敝

    【1】凋零;残破。《後汉书·朱儁传》:“幼主劫執﹐忠良殘敝。”《新五代史·杂传十四·张彦泽》:“{周}奏{彦澤}所爲不法者二十六條﹐並述{涇}人殘敝之狀。”《东周列国志》第三六回:“吾今日入{晉}爲君﹐玉食一方﹐要這些殘敝之物何用?”

  • 救敝-汉语大词典

    救敝

    同“[救弊]”【1】《後汉书·仲长统传》:“或推前王之風﹐可行於當年;有引救敝之規﹐宜流於長世。”

  • 敗敝-汉语大词典

    敗敝

    【1】破旧。{宋}{刘攽}《中山诗话》:“{祥符}{天禧}中﹐{楊大年}﹑{錢文僖}﹑{晏元獻}﹑{劉子儀}以文章立朝﹐爲詩皆宗尚{李義山}﹐號‘西崑體’﹐後進多竊{義山}語句。賜宴﹐優人有爲{義山}者﹐衣服敗敝﹐告人曰:‘我爲諸館職撏撦至此。’聞者懽笑。”

  • 敝-汉语大词典

    《廣韻》毗祭切,去祭,並。【1】破烂;破旧。《易·井》:“甕敝漏。”《史记·万石张叔列传》:“{仁}爲人陰重不泄,常衣敝補衣溺袴,期爲不絜清,以是得幸。”{叶圣陶}《穷愁》:“阿母一襖,春間已敝,不與補綴,何堪著體?”【2】损坏;损害。{宋}{吴曾}《能改斋漫录·类对》:“不見夫齒乎,雖堅固足以相靡,舌柔順終以不敝。”{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车夫》:“有車夫載重登坡,方極力時,一狼來嚙其臀。欲釋手,則貨敝身壓,忍痛推之。”{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第九章:“蓋供過求,時價劣經價,則供者必受敝。”【3】衰败。《礼记·礼运》:“刑肅而俗敝,則法無常。”《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女,敝族也。”{杜预}注:“敝,衰壞也。”《新唐书·房玄龄传》:“世方敝,裒刻窮之。”《清史稿·礼志一》:“自{虞}廷修五禮,兵休刑措……沿及{漢}{唐},訖乎{有明},救敝興雅,咸依爲的。”【4】失败。《左传·僖公十年》:“帝許我罰有罪矣,敝於{韓}。”{杜预}注:“敝,敗也。”【5】疲惫;困乏。《左传·襄公九年》:“許之盟而還師,以敝{楚}人。”{杜预}注:“敝,罷也。”《汉书·赵充国传》:“{充國}度其必壞,欲罷騎兵屯田,以待其敝。”{宋}{沈作喆}《寓简》卷六:“人平居終日役役,敝心神,耗氣力,忿怒憂愁,頃刻不自樂。”【6】终;尽。《左传·襄公三十年》:“國之禍難,誰知所敝。”{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中》:“敝,猶終也,言不知禍難所終也。《歸妹》象傳曰:‘君子以永知敝。’《緇衣》曰:‘故言必慮其所終,而行必稽其所敝。’是敝與終同義。”《素问·上古天真论》:“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王冰}注:“敝,盡也。”{明}{归有光}《<沈次谷先生诗>序》:“今世乃惟追章琢句,模擬剽竊,淫哇浮艶之爲工,而不知其所爲,敝一生以爲之,徒爲{孔子}之所放而已。”【7】丢弃,弃置。《礼记·郊特牲》:“冠而敝之可也。”{陆德明}释文:“敝,棄也。”{明}{何景明}《严治篇》:“敝車而單行,人不讓路矣。”【8】谦辞。《左传·隐公四年》:“敝邑以賦與{陳}{蔡}從,則{衞國}之願也。”《史记·吴王濞列传》:“敝國雖狹,地方三千里。”{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今晚权且在敝村住一晩,我们可以代{张先生}尽尽地主之谊。”【9】通“[弊]”。弊病;害处。《尹文子·大道下》:“其敝在于不知乘權藉勢之異,而惟曰智能之同。”《史记·商君列传》:“嗟乎,爲法之敝一至此哉!”{宋}{曾巩}《登对状》:“陛下假之以玉色,奬之以德音,訪之以治天下之道,而及於當世之事,其敝安在?”【10】通“[蔽]”。遮挡;蒙蔽。《墨子·经说下》:“足敝下光,故成景於上。”《隋书·李密传》:“{密}知{化及}糧且盡,因僞與和,以敝其衆。”【11】通“[憋]”。恶。参见“[敝腸]”。【12】衣袖。《礼记·缁衣》:“苟有車必見其軾,苟有衣必見其敝。”{王引之}《经义述闻·礼记下》:“敝,謂衣袂也……古無‘‘’字,借‘敝’爲之。”【13】弓把。《周礼·考工记·弓人》:“凡爲弓,方其峻而高其柎,長其畏而薄其敝。”{郑玄}注引{郑司农}曰:“敝,讀爲蔽塞之敝,謂弓人所握持者。”{孙诒让}正义引{戴震}曰:“敝與柎皆弓把。”【14】姓。{春秋}时{齐}有{敝无存}。见《左传·定公九年》。

  • 敝屣-汉语大词典

    敝屣

    亦作“[敝躧]”亦作“[敝蹝]”【1】破烂的鞋子。《孟子·尽心上》:“{舜}視棄天下猶棄敝蹝也。”{南朝} {陈}{徐陵}《梁禅陈策文》:“居之如馭朽索﹐去之如脱敝屣。”{叶圣陶}《倪焕之》十一:“他是师范出身呢。不料他丢弃教育事业﹐这样毫不留恋﹐竟是如弃敝屣。”《战国策·燕策一》:“夫實得所利﹐名得所願﹐則{燕}{趙}之棄{齊}也﹐猶釋敝躧。”{吴师道}补正:“躧字與蹝﹑屣通。”【2】视同破鞋,轻视。{廖仲恺}《致蒋介石电》:“兄可敝屣尊榮﹐不能敝屣道義也。”《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二十世纪之中国》:“{嬴秦}暴興以降﹐獨夫民賊無代不作﹐率皆敝屣公理﹐私土地﹑人民爲己有。”

  • 敝化-汉语大词典

    敝化

    【1】败坏风化。《书·毕命》:“敝化奢麗﹐萬世同流。”{蔡沈}集传:“敝壞風化﹐奢侈美麗﹐萬世同一流也。”

  • 敝政-汉语大词典

    敝政

    【1】腐败的政治。{明}{沈德符}《野獲编·吏部一·添注卫经历》:“其蠹吏治害民生﹐真第一敝政。”{宋}{文天祥}《知潮州寺丞东岩先生洪公行状》:“視民事如家﹐視敝政如己疾。”

  • 敝風-汉语大词典

    敝風

    【1】败坏的风气。{明}{张居正}《考满辞加恩疏》:“敝風因循而未振﹐實效疏闊而罔臻。”

  • 敝帚千金-汉语大词典

    敝帚千金

    【1】《东观汉记·光武帝纪》:“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 夫人善於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里語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見之患也”。后因以“敝帚千金”比喻把自己并不一定好的东西视为宝贝。

  • 敝房-汉语大词典

    敝房

    【1】谦称自己的妻子。《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員外﹐小子今晩要回去看看家裏﹐相求員外借些工錢﹐買辦柴米﹐安頓了敝房﹐明日蚤來。”

  • 敝甲-汉语大词典

    敝甲

    【1】破旧的战甲。亦以谦称自己的军队。《史记·楚世家》:“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资治通鉴·周赧王四年》:“今{秦}有敝甲凋兵軍於{澠池}……願以甲子合戰。”

  • 敝竇-汉语大词典

    敝竇

    【1】弊端,营私违法的漏洞。{明}{何士晋} 《工部厂库须知·议册库》:“署中向無册庫﹐案卷漫失﹐且諸胥有所不便﹐則恣意竊燬之﹐稽覆無從﹐敝竇百出。”

  • 敝苴-汉语大词典

    敝苴

    【1】破鞋垫。{清}{方文}《久不得子留消息》诗:“千秋萬歲名﹐棄之如敝苴。”

  • 敝裂-汉语大词典

    敝裂

    【1】犹霹雳。{汉}{王充}《论衡·雷虚》:“其魄然若敝裂者﹐椎所擊之聲也。”

  • 敝力-汉语大词典

    敝力

    【1】尽力。{明}{李东阳}《进<历代通鉴纂要>表》:“不求敝力於難知﹐務期開卷而有益。”

  • 敝楮-汉语大词典

    敝楮

    【1】故纸。指古旧书。{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五篇:“〔{胡應麟}〕謂{耐庵}‘嘗入市肆紬閲故書﹐於敝楮中得{宋}{張叔夜}禽賊招語一通﹐備悉其一百八人所由起﹐因潤飾成此編。’”

  • 敝褐-汉语大词典

    敝褐

    【1】破旧的短衣。指寒素身份。《晋书·皇甫谧传》:“辭容服之光粲﹐抱敝褐以終年。”

  • 敝蓋不棄-汉语大词典

    敝蓋不棄

    【1】谓破旧之物也自有其用。《礼记·檀弓下》:“敝蓋不棄﹐爲埋狗也。”

  • 敝躧-汉语大词典

    敝躧

    【1】见“敝屣”。

  • 敝裘-汉语大词典

    敝裘

    【1】破旧的皮衣。{唐}{岑参}《闻宇文判官西使还》诗:“白髮悲明鏡﹐青春换敝裘。”{清}{黄鷟来}《雨中感怀》诗:“起行視天宇﹐太息攬敝裘。”{明}{刘基}《呼灯》诗:“西風一夜吹庭樹﹐驚起呼燈問敝裘。”

  • 敝陋-汉语大词典

    敝陋

    【1】破旧简陋;破烂。{宋}{岳飞}《辞太尉第四札子》:“臣雖無他長﹐粗知義命﹐平居服食器用﹐每安於敝陋。”{明}{李东阳}《景州庙学重修记》:“學有廟﹐歲久敝陋﹐存不過十二。”{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德州}{李秋厓}言:嘗与數友赴{濟南}秋試﹐宿旅舍中﹐屋頗敝陋。”

  • 敝蹻-汉语大词典

    敝蹻

    【1】破旧的草鞋。喻极无价值之物。《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四年》:“違覆而得中﹐猶棄敝蹻而獲珠玉。”

  • 敝敝-汉语大词典

    敝敝

    【1】疲困貌。{清}{龚自珍}《阐告子》:“古聖帝明王﹐立五體﹐制五刑﹐敝敝然欲民之背不善而嚮善。”{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田制一》:“井田不復﹐仁政不行﹐天下之民始敝敝矣。”《太平广记》卷七二引{唐}{皇甫□}《原化记》:“少頃﹐於水中見一道士﹐長纔及寸﹐負囊拄杖﹐敝敝而行。”

  • 敝習-汉语大词典

    敝習

    【1】坏风气。{明}{沈德符}《野獲编补遗·内监·阉幼童》:“是主上先置三尺於高閣矣﹐欲釐敝習﹐不亦難乎。”

  • 敝帚自享-汉语大词典

    敝帚自享

    【1】犹言敝帚自珍。{清}{包世臣}《艺舟双楫·书刘文清<四智颂>後》:“唯余事斯﹐素有微契﹐而敝帚自享﹐從無連篇累牘之作。”

  • 敝蹝-汉语大词典

    敝蹝

    【1】见“敝屣”。

  • 敝人-汉语大词典

    敝人

    【1】对自己的谦称。{鲁迅}《华盖集·牺牲谟》:“敝人向来最赞成一切牺牲﹐也最乐于‘成人之美’。”【2】疲惫的兵士。《文选·邹阳<上书吴王>》:“收敝人之倦﹐東馳{函谷}﹐{西楚}大破。”{吕延济}注:“收{秦}疲倦之兵﹐出{函谷關}而破{項羽}。”敝﹐一本作“弊”。【3】德行不高的人。{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神女》:“子誠敝人也!不念疇昔之義﹐而欲乘人之厄!”《後汉书·卓茂传》:“汝爲敝人矣。凡人所以貴於禽獸者﹐以有仁愛﹐知相敬事也。”{明}{何景明}《与侯都阃书》:“敝人皆狡﹐不識上下。”

  • 敝鼓喪豚-汉语大词典

    敝鼓喪豚

    【1】击鼓宰猪而求神,徒使鼓破而猪失。谓徒劳无益。《荀子·解蔽》:“故傷於溼而擊鼓鼓痹﹐則必有敝鼓喪豚之費矣﹐而未有俞疾之福也。”

  • 敝蠹-汉语大词典

    敝蠹

    【1】指侵损国家利益的人或事。《新唐书·杨炎传》:“陛下至德﹐惟人是恤﹐參計敝蠹﹐莫與斯甚。”{明}{张居正}《辽府承奉正王公墓志铭》:“君在内庭久﹐明習國家事﹐及至﹐則悉條司中諸敝蠹﹐啓王釐正之。”

  • 敝室-汉语大词典

    敝室

    【1】犹言破落户。《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孟}氏﹐{魯}之敝室也。”

  • 敝素-汉语大词典

    敝素

    【1】破旧朴素。《後汉书·鲍永传》:“{永}雖爲將率﹐而車服敝素﹐爲道路所識。”

  • 敝帚-汉语大词典

    敝帚

    亦作“[敝箒]”【1】指像对破扫帚一样﹐不予重视。《明史·孟养浩传》:“陛下不惟不聽﹐且從而罰之﹐是坐忍元子失學﹐而敝帚宗社也。”【2】破旧的扫帚。喻无用之物。{元}{刘壎}《隐居通议·杂录》:“辭昧體要﹐真材不足以勝;謏聞雷同﹐反得以敝帚倖出。”{唐}{黄滔}《代郑郎中上静恭卢相》:“只眄高車而激切﹐空持敝箒以屏營。”{清}{宣鼎}《夜雨秋灯录·东邻墓》:“吾子與吾孫﹐慎勿當敝帚。”

  • 敝帷-汉语大词典

    敝帷

    亦作“[敝幃]”【1】破旧的帷帐。比喻微贱之物。{宋}{王禹偁}《归马华山赋》:“免隨棹鞅之人﹐揚塵紫塞;非有敝帷之費﹐朽骨清溪。”{宋}{苏轼}《别黄州》诗:“病瘡老馬不任鞿﹐猶向君王得敝幃。”

  • 敝國-汉语大词典

    敝國

    【1】对自己国家的谦称。《史记·吴王濞列传》:“敝國雖狹﹐地方數千里。”

  • 敝褻-汉语大词典

    敝褻

    【1】破旧肮脏。{唐}{沈既济}《枕中记》:“久之﹐{盧生}顧其衣裝敝褻﹐乃長嘆息曰:‘大丈夫生世不諧﹐困如是也!’”

  • 敝規-汉语大词典

    敝規

    【1】陋规,不良的惯例。{明}{沈德符}《野獲编·礼部一·礼部官房》:“{南京}禮部堂屬﹐俱輪教坊值茶﹐無論私寓游宴﹐日日皆然﹐隸人因而索詐﹐此亦敝規。”{明}{沈德符}《野獲编·刑部·遣使审恤之始》:“三法司重囚﹐俱奉旨命大璫一人捧敕涖事﹐一如熱審之例﹐真敝規也。”

  • 敝惡-汉语大词典

    敝惡

    【1】破旧粗劣。《新唐书·崔黯传》:“今聞主者不虔﹐祭器敝惡﹐豈朕事神蠲絜意邪?”

  • 敝邑-汉语大词典

    敝邑

    【1】谦辞。称自己的国家。《资治通鉴·周赧王四年》:“大王之威行於{山}東﹐敝邑恐懼。”{胡三省}注:“{春秋}以來﹐列國交聘﹐行人率自稱其國曰敝邑。”《礼记·檀弓下》:“君王討敝邑之罪﹐又矜而赦之。”《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寡君聞君親舉玉趾﹐將辱於敝邑。”【2】犹言偏僻的地方。《文选·左思<吴都赋>》:“習其敝邑﹐而不覿上邦者﹐未知英雄之所躔也。”{吕延济}注:“{蜀}但知習其敝小都邑﹐不見上國﹐不知英雄之所行歷也。”敝﹐一本作“弊”。

  • 敝帷不棄-汉语大词典

    敝帷不棄

    【1】谓破旧之物也自有用处。《礼记·檀弓下》:“{仲尼}之畜狗死﹐使{子貢}埋之﹐曰:‘吾聞之也﹐敝帷不棄﹐爲埋馬也;敝蓋不棄﹐爲埋狗也。’”

  • 敝廬-汉语大词典

    敝廬

    【1】破旧的房子。亦作谦辞。《礼记·檀弓下》:“君之臣免於罪﹐則有先人之敝廬在﹐君無所辱命。”{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序》:“予所居先人之敝廬﹐西爲小圃﹐有池焉。”{晋}{陶潜}《移居》诗之一:“敝廬何必廣﹐取足蔽牀席。”

  • 敝綈惡粟-汉语大词典

    敝綈惡粟

    【1】谓衣食粗劣。{宋}{王安石}《祭范颍州文》:“翼翼公子﹐敝綈惡粟。”

  • 敝卒-汉语大词典

    敝卒

    【1】疲惫的士卒。《战国策·齐策六》:“{安平君}以惴惴之{即墨}﹐三里之城﹐五里之郭﹐敝卒七千﹐禽其司馬﹐而反千里之{齊}﹐{安平君}之功也。”

  • 敝幃-汉语大词典

    敝幃

    【1】见“敝帷”。

  • 敝帚自珍-汉语大词典

    敝帚自珍

    【1】比喻东西虽不好,自己却很珍惜。语出{宋}{陆游}《初夏幽居》诗之二:“寒龜不食猶能壽,弊帚何施亦自珍。”{梁启超}《本馆第一百册祝辞》:“菲葑不棄﹐敝帚自珍。”{吴伯箫}《北极星·记一辆纺车》:“衣服旧了﹐破了﹐也‘敝帚自珍’﹐不舍得丢弃。”

  • 敝衣-汉语大词典

    敝衣

    【1】破旧衣服。亦指穿戴破旧。《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范雎}聞之﹐爲微行﹐敝衣閒步﹐見{須賈}。”{清}{唐孙华}《有客》诗:“敝衣策蹇衛﹐懷刺謁公卿。”{明}{郎瑛}《七修类稿·义理一·丧天真》:“予友{劉知縣}{敬宗}﹐一日敝衣草履獨行﹐遇諸塗﹐予戲曰:‘衣者身之章﹐毋乃褻乎?’”

  • 敝衣枵腹-汉语大词典

    敝衣枵腹

    【1】衣破肚饥。形容生活困顿。{明}{归有光}《上总制书》:“故富者貧而貧者死﹐其不死者敝衣枵腹﹐横被苛斂。”

  • 敝腸-汉语大词典

    敝腸

    【1】坏心肠。敝,通“憋”。《後汉书·董卓传》:“{羌}胡敝腸狗態﹐臣不能禁止。”{李贤}注:“言{羌}胡心腸敝惡﹐情態如狗也。《續漢書》‘敝’作‘憋’。《方言》云:‘憋﹐惡也。’”

  • 敝膝-汉语大词典

    敝膝

    【1】系在衣服前面的围裙。敝,通“蔽”。《汉书·东方朔传》:“後數日﹐上臨山林﹐主自執宰敝膝﹐道入登階就坐。”{颜师古}注:“敝膝﹐爲賤者之服。”

  • 敝鬼-汉语大词典

    敝鬼

    【1】恶鬼。敝,通“憋”。《後汉书·度尚传》:“生爲惡吏﹐死爲敝鬼。”

  • 敝賦-汉语大词典

    敝賦

    【1】对自己军队的谦称。古代按田亩出车徒,故称兵卒﹑车辆为赋。《国语·鲁语下》:“我先君{襄公}不敢寧處﹐使{叔孫豹}悉帥敝賦﹐踦跂畢行﹐無有處人﹐以從軍吏。”《左传·襄公八年》:“{蔡}人不從﹐敝邑之人不敢寧處﹐悉索敝賦﹐以討于{蔡}。”

  • 敝舃-汉语大词典

    敝舃

    【1】破旧之鞋。{戴望舒}《对于天的怀乡病》诗:“这心﹐它﹐已不是属于我的﹐而有人已把它抛弃了﹐象人们抛弃了敝舃一样。”

  • 敝壞-汉语大词典

    敝壞

    【1】破旧衰败。{明}{张居正}《请停止内工疏》:“或歷歲已久﹐敝壞當新﹐此事之不容已者也。”【2】疲惫衰竭。{宋}{叶適}《朝请大夫陈公墓志铭》:“今猥云裕民﹐而急州縣若星火﹐視其敝壞如髦蠻﹐此誨使病民爾﹐非裕之也。”

  • 敝舌-汉语大词典

    敝舌

    【1】舌头焦烂。引申为费尽口舌。{明}{王民}《虎丘守岁杂意》诗:“敝舌誰能視﹐殘棋不用完。”{明}{高攀龙}《罢商税揭》:“{神祖}朝群臣﹐敝舌虎穎﹐請罷税而不可得。”

  • 敝箒-汉语大词典

    敝箒

    【1】见“敝帚”。

  • 敝衣糲食-汉语大词典

    敝衣糲食

    【1】破衣粗食。形容生活困顿。{清}{刘大櫆}《谢氏妹六十寿辰序》:“其在{方}氏者﹐雖未死﹐而敝衣糲食﹐幾無以爲生。”{宋}{曾巩}《徐复传》:“窮閻漏屋﹐敝衣糲食﹐或至于不能自給﹐未嘗動其意也。”

  • 敝幽-汉语大词典

    敝幽

    【1】困顿,不得志。{清}{唐甄}《潜书·恒悦》:“{管仲}敝幽于{南陽}﹐{百里奚}飯牛于{秦}市﹐時憂也。”

  • 敝棄-汉语大词典

    敝棄

    【1】破旧不用。{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黄金》:“凡金箔黏物﹐他日敝棄之時﹐刮削火化﹐其金仍藏灰内。”

  • 敝-汉语大词典

    《集韻》蒲結切,入屑,並。

  • 敝撤-汉语大词典

    敝撤

    【1】行步困难貌。敝,通“蹩”。《晏子春秋·谏上五》:“百姓老弱﹐凍寒不得短褐﹐飢餓不得糟糠﹐敝撤無走﹐四顧無告。”{吴則虞}集释:“‘敝’爲‘蹩’之假借﹐‘撤’即‘’字。”

  • 昏敝-汉语大词典

    昏敝

    【1】指政治黑暗腐败。{清}{吴敏树}《上曾侍郎书》:“究時俗之患源﹐振海内之昏敝。”

  • 流敝-汉语大词典

    流敝

    【1】见“流弊”。

  • 淪敝-汉语大词典

    淪敝

    【1】没落衰败。《後汉书·方术传上论》:“而或者忽不踐之地﹐賒無用之功﹐至乃誚譟遠術﹐賤斥國華﹐以爲力詐可以救淪敝﹐文律足以致寧平。”

  • 湫敝-汉语大词典

    湫敝

    【1】低下破败。{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一》:“{安莊衛}城内﹐即{鎮寧州}所駐。其公署在南城内{段公祠}之東﹐湫敝殊甚。”

  • 滓敝-汉语大词典

    滓敝

    【1】肮脏破旧。{唐}{无名氏}《仙传拾遗·韩愈外甥》:“{元和}中﹐忽歸{長安}﹐知識闒葺﹐衣服滓敝﹐行止乖角。”{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仙人岛》:“驅馬至西村﹐見父衣服滓敝﹐衰老堪憐。”

  • 抏敝-汉语大词典

    抏敝

    亦作“[抏弊]”亦作“[抏獘]”【1】疲困;凋敝;衰败。《汉书·吾丘寿王传》:“及至{周}室衰微﹐上無明王﹐諸侯力政﹐彊侵弱﹐衆暴寡﹐海内抏敝﹐巧詐並生。”《史记·平準书》:“中外騷擾而相奉﹐百姓抏獘以巧法﹐財賂衰秏而不贍。”{司马贞}索隐:“抏者﹐秏也﹐消秏之名。言百姓貧獘﹐故行巧抵之法也。”{汉}{桓宽}《盐铁论·大论》:“今欲以敦朴之時﹐治抏弊之民﹐是猶遷延而拯溺﹐揖讓而救火也。”{宋}{王安石}《进熙宁编敕表》:“于趣時治世﹐則粗救抏弊之實。”《辽史·耶律曷鲁传》:“時民更兵焚剽﹐日以抏敝。”{清}{顾炎武}《日知录·停年格》:“萬事之所以抏弊﹐百吏之所以廢弛﹐法制之所以頽爛決潰而不之救者﹐皆資格之失也。”

  • 損敝-汉语大词典

    損敝

    【1】损耗,损坏。《明史·欧阳一敬传》:“人主深居禁掖﹐左右便佞窺伺百出﹐或以燕飲聲樂﹐或以遊戲騎射。近則損敝精神﹐疾病所由生。久則妨累政事﹐危亂所由起。”

  • 摧敝-汉语大词典

    摧敝

    【1】破败。{宋}{洪迈}《夷坚支志甲·简寂观土地》:“今一年久﹐而屋宇摧敝﹐每天雨則面目淋漓﹐不可寧居。”

  • 脣敝舌腐-汉语大词典

    脣敝舌腐

    【1】犹唇焦舌敝。{元}{刘壎}《隐居通议·骈俪一》:“名臣鉅儒﹐脣敝舌腐﹐皆不報。”

  • 脣焦舌敝-汉语大词典

    脣焦舌敝

    【1】嘴干舌破。形容说话甚多﹑反复陈述而极度疲劳。语本{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焦脣乾舌﹐苦身勞力﹐上事羣臣﹐下養百姓。”《东欧女豪杰》第二回:“自此﹐那個合羣大會也期滿散了﹐{菲亞}又往各地村落﹐逢人説項﹐脣焦舌敝﹐語不離宗﹐一連跑了一個多月。”

  • 毁敝-汉语大词典

    毁敝

    【1】破败亏竭。《管子·侈靡》:“地重人載﹐毁敝而養不足﹐事末作而民興之。”

  • 文敝-汉语大词典

    文敝

    亦作“[文弊]”【1】谓尚文之极而成弊害。{明}{刘基}《<苏平仲文集>序》:“{漢}興﹐一掃衰{周}之文敝而返諸朴。”《史记·高祖本纪》:“三王之道若循環﹐終而復始﹐{周}{秦}之閒﹐可謂文敝矣。”{唐}{韩愈}《答吕毉山人书》:“又自{周}後文弊﹐百子爲書﹐各自名家。”

  • 焦唇敝舌-汉语大词典

    焦唇敝舌

    【1】谓费尽口舌。{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我的爱护{中华民国}﹐焦唇敝舌﹐恐其衰微﹐大半正为了使我们得有剪辫的自由。”

  • 煩敝-汉语大词典

    煩敝

    【1】诸多弊病。{宋}{曾巩}《本朝政要策·南蛮》:“南蠻於四夷﹐爲類最微。然動輒一方受其患﹐至覆軍殺將﹐與夫轉餉煩敝之久也﹐則他盜亦緣而有。”

  • 悉帥敝賦-汉语大词典

    悉帥敝賦

    【1】见“悉索敝賦”。

  • 悉索敝賦-汉语大词典

    悉索敝賦

    【1】指尽其所有以相供给。{明}{王世贞}《答程子虚书》:“蕞爾{滕國}﹐介於{齊}{楚}之間﹐悉索敝賦﹐猶懼不共﹐而日押主{齊}盟﹐誰則信之?”【2】谓倾全国的军事力量。古代按田赋出兵车﹑甲士,故称兵为“赋”。敝,谦词,谓不精良。《淮南子·要略》:“{武王}繼{文王}之業﹐用{太公}之謀﹐悉索薄賦﹐躬擐甲胄﹐以伐無道而討不義。”《左传·襄公八年》:“敝邑之人﹐不敢寧處﹐悉索敝賦﹐以討于{蔡}。”{杨伯峻}注:“意謂收盡我國軍事力量。”《“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学界风潮下》:“與其强制簽字﹐貽羞萬國﹐毋寧悉索敝賦﹐背城借一。”亦作“[悉帥敝賦]”﹑“[悉索薄賦]”。《国语·鲁语下》:“我先君{襄公}不敢寧處﹐使{叔孫豹}悉帥敝賦﹐踦跂畢行。”

  • 破敝-汉语大词典

    破敝

    亦作“[破弊]”【1】破坏损害。《史记·苏秦列传》:“{齊宣王}卒﹐{湣王}即位﹐説{湣王}厚葬以明孝﹐高宫室大苑囿以明得意﹐欲破敝{齊}而爲{燕}。”【2】破旧;破烂。《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趙昇}和同輩在田間收穀﹐忽見路旁一人叩頭食﹐衣裳破弊﹐面目塵垢﹐身體瘡膿﹐臭穢可憎。”《北史·郑子翻传》:“傲誕不自羈束﹐或有所之造﹐乘驢衣韀﹐破弊而往。”{曹禺}《日出》第三幕:“屋子正面有两个门﹐一左一右﹐都通外院﹐各有一蓝布帘子来遮风﹐破敝不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童年約十四五﹐衣履破敝﹐而眉目極姣好。”

  • 相敝-汉语大词典

    相敝

    亦作“[相斃]”亦作“[相獘]”【1】共同消亡。{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奇正》:“刑勝之變﹐與天地相敝而不窮。”《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是以業與三王争流﹐而名與天壤相獘也。”【2】相继疲敝。《史记·苏秦列传》:“{秦}{趙}相斃﹐而王以全{燕}制其後﹐此{燕}之所以不犯寇也。”

  • 蠲敝崇善-汉语大词典

    蠲敝崇善

    【1】革除敝政,崇尚雅道。《後汉书·西域传论》:“且好仁惡殺﹐蠲敝崇善﹐所以賢達君子多愛其法焉。”

  • 秕敝-汉语大词典

    秕敝

    【1】败坏﹐破旧。{黄远庸}《论人心之枯窘》:“以{中國}歷史論之﹐每當一朝末葉﹐人民苦於朝政之秕敝﹐則顒顒響望偉夫聖人出而拯生民於疾苦之中。”

  • 積敝-汉语大词典

    積敝

    【1】亦作“[積弊]”。累积弊病。《荀子·王制》:“彼日積敝﹐我日積完;彼日積貧﹐我日積富;彼日積勞﹐我曰積佚。”{晋}{陆机}《五等诸侯论》:“經始權其多福﹐慮終取其少禍﹐非謂矦伯無可亂之符﹐郡縣非致治之具也;故國憂賴其釋位﹐主弱憑其翼戴﹐及承微積敝﹐王室遂卑。”【2】指积久的弊端。《宋书·武帝纪中》:“此州積弊﹐事故相仍﹐民疲田蕪﹐杼軸空匱。”{唐}{白居易}《为宰相贺赦表》:“矧又祗祀天地﹐孝享宗廟﹐蠲减租責﹐策徵賢良﹐褒德及先﹐賞功延嗣﹐敬賓養老﹐念舊睦親﹐生人之積弊盡除﹐有國之頽綱必舉。”{宋}{王安石}《拟上殿札子》:“陛下不能如此﹐苟於積敝之末流﹐因不足任之才﹐而修不足爲之法﹐臣恐在軍者日以勞﹐而士民愈以窮困汙濫﹐而於天下國家愈其無補也。”{清}{林则徐}《颁发查禁营兵吸食鸦片规条稿》:“名爲健卒而精力疲憊不堪﹐委以查私而賄賂公行滋甚﹐此種積弊﹐實堪痛恨!”{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文艺不但是革命的﹐连那略带些不平色彩的﹐不但是指摘现状的﹐连那些攻击旧来积弊的﹐也往往就受迫害。”【3】谓长期艰危。《後汉书·李固传》:“既拔自困殆﹐龍興即位﹐天下喁喁﹐屬望風政﹐積敝之後﹐易致中興。”

  • 疲敝-汉语大词典

    疲敝

    亦作“[疲弊]”【1】困苦穷乏。{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九:“{契丹}乘西鄙用兵﹐中國疲敝﹐陰謀入寇。”《韩非子·大体》:“故至安之世……車馬不疲弊於遠路。”《後汉书·方术传上·郭宪》:“{憲}以爲天下疲敝﹐不宜動衆。”{清}{昭槤}《啸亭杂录·李恭勤公》:“{蜀}中自{金川}用兵以來﹐府庫空竭﹐又承{福文襄王}積奢侈後﹐徵調賦斂無藝﹐州郡皆疲敝。”【2】衰败;腐朽。{宋}{洪迈}《容斋随笔·次山谢表》:“今日刺史﹐若無武略以制暴亂﹐若無文才以救疲弊……則亂將作矣。”{梁启超}《学校总论》:“堂堂大教﹐乃反藉此疲敝之科舉以圖存……其與亡也相去幾何矣!”{梁启超}《变法通议·自序》:“因循不察﹐漸移漸變﹐百事廢弛﹐卒至疲敝﹐不可收拾。”【3】非常疲乏。如:精神疲敝的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曹操}之衆﹐遠來疲弊﹐聞追{豫州}﹐輕騎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鲁迅}《热风·随感录五十九》:“欲望没有衰﹐身体却疲敝了。”

  • 穿敝-汉语大词典

    穿敝

    【1】见“穿弊”。

  • 窮敝-汉语大词典

    窮敝

    【1】见“窮弊”。

  • 窳敝-汉语大词典

    窳敝

    【1】腐败;凋敝。{清}{钱谦益}《朝列大夫陆君墓志铭》:“於是乙科之自視﹐亦日益輕﹐而吏治益以窳敝﹐甚矣資格之爲吏病也。”《清史稿·食货志一》:“墾熟地不過十二三﹐賦納既虧﹐閭里窳敝。”

  • 耗敝-汉语大词典

    耗敝

    【1】亏损疲困。《明史·余子俊传》:“然是時﹐歲比不登﹐公私耗敝﹐驟興大役﹐上下難之。”【2】耗费损害。《明史·傅宗龙传》:“{宗龍}亦劾{嗣昌}徒耗敝國家﹐不能報效﹐以氣凌廷臣。”

  • 蠱敝-汉语大词典

    蠱敝

    【1】见“蠱弊”。

  • 蠹敝-汉语大词典

    蠹敝

    亦作“[蠧敝]”【1】见“蠹弊”。

  • 罷敝-汉语大词典

    罷敝

    【1】疲劳困敝。《隋书·刘元进传》:“今天下已罷敝﹐是行也﹐吾屬其無遺類矣。”《左传·昭公三年》:“庶民罷敝﹐而宫室滋侈。”{明}{张居正}《请酌减增造段匹疏》:“東南地方﹐災傷重大﹐民力罷敝。”

  • 腐敝-汉语大词典

    腐敝

    【1】犹腐败。《後汉书·郑玄传》:“末所憤憤者﹐徒以亡親墳壟未成﹐所好羣書率皆腐敝﹐不得於禮堂寫定﹐傳與其人。”

  • 舌敝唇焦-汉语大词典

    舌敝唇焦

    【1】谓说话过多﹐致使舌疲唇干。形容费尽口舌。{鲁迅}《彷徨·孤独者》:“亲戚本家都说到舌敝唇焦﹐也终于阻当不住。”亦作“[舌敝唇枯]”。{清}{李渔}《奈何天·筹饷》:“趲軍糧﹐我這裏力盡筋疲﹐舌敝唇焦。竝不見些兒餉。”{孙中山}《<民报>发刊词》:“近時志士﹐舌敝唇枯﹐惟企强{中國}以比{歐}{美}。”

  • 舌敝-汉语大词典

    舌敝

    【1】见“舌弊”。

  • 舌敝唇枯-汉语大词典

    舌敝唇枯

    【1】见“舌敝唇焦”。

  • 筋疲力敝-汉语大词典

    筋疲力敝

    同“[筋疲力盡]”【1】{宋}{司马光}《道傍田家》诗:“筋疲力敝不入腹﹐未議縣官租税促。”

  • 衣敝履空-汉语大词典

    衣敝履空

    【1】见“衣弊履穿”。

  • 衰敝-汉语大词典

    衰敝

    【1】犹衰败。《後汉书·儒林传论》:“跡衰敝之所由致﹐而能多歷年所者﹐斯豈非學之效乎?”{清}{戴名世}《<浙江试牍>序》:“僥倖者得志﹐而真才淪没﹐其文體由是大壞﹐而風俗人心亦趨於衰敝。”{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与严武》:“这也表明时代的衰敝﹐连寄生虫及其巢穴都破败得不成样子了。”

  • 裂敝-汉语大词典

    裂敝

    【1】破裂损坏。《史记·匈奴列传》:“其得{漢}繒絮﹐以馳草棘中﹐衣袴皆裂敝﹐以示不如旃裘之完善也。”《汉书·匈奴传上》作“裂弊”。

  • 裘敝金盡-汉语大词典

    裘敝金盡

    【1】见“裘弊金盡”。

  • 補敝-汉语大词典

    補敝

    亦作“[補弊]”【1】补救敝败。《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秋》……存亡國﹐繼絶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汉书·董仲舒传》:“至於{宣王}﹐思昔先王之德﹐興滯補弊﹐明{文}{武}之功業﹐{周}道粲然復興。”{三国} {蜀}{刘禅}《出军诏》:“奉順符讖﹐建位易號﹐丕承天序﹐補弊興衰﹐存復祖業。”

  • 薾敝-汉语大词典

    薾敝

    【1】困惫。{清}{谭嗣同}《仁学》十八:“是將挾其薾敝惰怯之私﹐而窒天之生﹐扼地之運行﹐而蔽日月之光明。”

  • 貧敝-汉语大词典

    貧敝

    亦作“[貧獘]”亦作“[貧弊]”【1】贫穷破败;贫困。《宋书·文帝纪》:“比者冰雪經旬﹐薪粒貴踊﹐貧弊之室﹐多有窘罄。”{唐}{陈子昂}《上益国事》:“乃使公府虚竭﹐私室貧弊﹐而天地珍藏﹐委廢不論。”《史记·平準书》“百姓抏獘以巧法”唐{司马贞}索隐:“言百姓貧獘﹐故行巧抵之法也。”{宋}{王安石}《示德逢》诗:“先生貧敝故人風﹐■想{柴桑}在眼中。”{清}{吴伟业}《鹿樵纪闻·高黄二镇》:“{得功}聞之﹐自謂身經百戰﹐功甚高﹐而居{廬州}貧敝之地。”

  • 見敝-汉语大词典

    見敝

    【1】谓由产生到衰亡。{清}{唐甄}《潜书·博观》:“天地不知終始﹐而此二三類者﹐見敝不越歲月之間﹐而謂之同長而并久﹐其有説乎?”

  • 足趼舌敝-汉语大词典

    足趼舌敝

    【1】谓费了许多力气和口舌。{清}{叶廷琯}《吹网录·宁古塔纪略》:“至{漢槎}賜環之事﹐{桭臣}言同社諸公﹐如{宋右之}相國……固不忘故舊﹐而其中足趼舌敝﹐以成兹舉者﹐則{大馮}三兄之力居多。”

  • 靡敝-汉语大词典

    靡敝

    亦作“[靡獘]”亦作“[靡幣]”亦作“[靡弊]”【1】耗费﹔浪费。{宋}{曾巩}《亳州谢到任表》:“程工省費﹐俾無靡敝之材。”《明史·刘奋庸传》:“生財甚難﹐靡敝無紀。”《管子·轻重甲》:“頓戟一譟﹐而靡幣之用日去千金。”{马非百}新诠:“{張佩綸}云:‘靡幣當作靡敝。’……《鹽鐵論·刺復篇》文學云‘軍旅相望﹐甲士糜弊’。糜弊即靡弊﹐猶言消耗。”【2】毁坏﹐破坏。《管子·轻重乙》:“草木以時生﹐器以時靡幣﹐泲水之鹽以日消。”《文选·扬雄<解嘲>》:“{吕}刑靡敝﹐{秦}法酷烈。”{张铣}注:“靡﹐壞也。”《墨子·非攻中》:“今嘗計軍上﹐竹箭﹑羽旄﹑幄幕﹑甲盾撥劫﹐往而靡弊腑冷不反者﹐不可勝數。”一本作“靡獘”。《荀子·富国》:“有掎挈伺詐﹐權謀傾覆﹐以相顛倒﹐以靡敝之。”{杨倞}注:“敝﹐敗也。”【3】残破﹐凋敝。《礼记·少仪》:“國家靡敝﹐則車不雕幾﹐甲不組縢﹐食器不刻鏤。”{汉}{桓宽}《盐铁论·伐功》:“以搜粟都尉爲御史大夫﹐持政十有餘年﹐未見{種蠡}之功而見靡弊之効。”{唐}{韩愈}《与鄂州柳中丞书》:“比常念{淮}右以靡弊困頓三州之地﹐蚊蚋蟻蟲之聚﹐感兇豎煦濡飲食之惠﹐提童子之手﹐坐之堂上﹐奉以爲帥。”{宋}{苏轼}《因擒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札子》:“昔先帝用兵累年﹐雖中國靡敝﹐然{夏}人困折﹐亦幾於亡。”

  • 雕敝-汉语大词典

    雕敝

    【1】见“雕弊”。

  • 陋敝-汉语大词典

    陋敝

    【1】破旧败坏。《宋史·乐志一》:“縣設建鼓﹐初不考擊﹐又無三鼗﹐且舊用諸鼓率多陋敝。”

  • 陵敝-汉语大词典

    陵敝

    【1】衰败凋敝。《後汉书·安帝纪论》:“然令自房帷﹐威不逮遠。始失根統﹐歸成陵敝。”

  • 陰敝-汉语大词典

    陰敝

    【1】谓不受阳光照射。敝﹐通“蔽”。{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观》:“夫是故使民毋人埶﹐舉事毋陽察﹐力地毋陰敝。陰敝者土芒(荒)﹐陽察者奪光﹐人埶者摐兵。”

  • 隳敝-汉语大词典

    隳敝

    【1】毁坏﹔残破。{陈去病}《岁末杂感》诗:“{長門}莫與讎﹐鸘裘輒隳敝。”{清}{华翼纶} 《锡金团练始末记》:“帶兵官爲{余思樞}﹐其兵搶掠有餘而戰守不足﹐並託言東門駐卡隳敝不能防守。”

  • 金盡裘敝-汉语大词典

    金盡裘敝

    【1】形容贫困失意的样子。语本《战国策·秦策一》﹕“〔{蘇秦}〕説{秦王}書十上而説不納。黑貂之裘弊﹐黄金百鎰盡。資用乏絶﹐去{秦}而歸。”{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甚或金盡裘敝﹐恥還鄉里﹐萍飄蓬轉﹐不通音問者﹐亦往往有之。”{清}{王韬}《海陬冶游附录》卷下:“狹邪之遊﹐以歡嬉始者﹐必以怨恨終﹐金盡裘敝﹐遂爲此輩所白眼耳。”

  • 鈍敝-汉语大词典

    鈍敝

    【1】谓破败﹐不锋利。《东周列国志》第八四回:“點閲軍器﹐戈鈍敝﹐箭不滿千﹐愀然不樂。”

  • 闇敝-汉语大词典

    闇敝

    【1】灰暗破旧。{张篁溪}《辛亥革命徵信录》:“大都官員於逃難時﹐恒不敢自承爲官。其衣服必故爲闇敝之狀﹐雜入民衆﹐冀人不能辨識。”

  • 頽敝-汉语大词典

    頽敝

    【1】破败。《後汉书·儒林传序》:“博士倚席不講﹐朋徒相視怠散﹐學舍頽敝﹐鞠爲園蔬。”一本作“穨敝”。{清}{姚鼐}《宁国府重修北楼记》:“惜故北樓之頽敝﹐命工飭之。”【2】败坏;衰敝。《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始元年》:“{玄}以{魏}末士風頽敝﹐上疏曰:‘臣聞先王之御天下﹐教化隆於上﹐清議行於下。’”{邹鲁}《中国同盟会》:“吾見夫人權頽敝者﹐其民多萎弱。”

  • 飢敝-汉语大词典

    飢敝

    【1】飢饿疲敝。《後汉书·庞参传》:“夫拓境不寧﹐無益於彊;多田不耕﹐何救飢敝!”

  • 餘敝-汉语大词典

    餘敝

    【1】过去留下来的劳顿疲敝。《汉书·昭帝纪赞》:“承{孝武}奢侈餘敝師旅之後﹐海内虚耗﹐户口減半。”

  • 黯敝-汉语大词典

    黯敝

    【1】破旧貌。{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泰興}{吴和甫}少宰{存義}直南書房時﹐{文宗}偶臨幸﹐見其貂褂黯敝﹐笑詢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