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骸

骸(骸)是什么意思

  • 官骸-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官骸guān hài

    【释义】:

    指身躯;形体。清·李渔《奈何天·忧嫁》:“霸王夫婿,正好配虞姬,耳目官骸样样奇,文人逐仲有标题。休疑,少刻相逢,便见高低。”

  • 形骸-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形骸xíng hài

    【释义】:

    人的躯体,躯壳。《庄子·天地》:“汝方将忘汝神气,堕汝形骸,而庶几乎?”南朝·梁·范缜《神灭论》:“死者之形骸,岂非无知之质邪?”王闿运《到广州与妇书》:“比读庄生之文,悟其元旨,知物论生于是非,生死累于形骸。”又指外貌,容貌。

  • 尸骨 尸骸-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尸骨 尸骸

    尸骨shīgǔ 尸骸shīhái

    名词。指腐烂的尸体和所带的骨头。

    “尸骨”较侧重于尸体露出的和将剩下的骨头;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很少用。例如:“把匪徒的尸骨,全推进将来有山洪冲击的山沟里”(曲波:《林海雪原》);“深谷里,发现马的尸骨”;“不是他想法子办交涉,姐姐的尸骨到现在还得不到归宿”(巴金:《秋》);“他没有续弦时对蕙儿都是这样冷淡,他要续了弦,岂不会让蕙儿的尸骨烂在莲花庵里头?”(同上)。“尸骸”侧重于尸体的整个形体和骨架;是书面语用词,比较典雅,书面语色彩比“尸骨”浓厚;可以比喻地用于生物死体物质。例如:“空中盘旋着的山鹰,大约是饥饿极了,正在渴望人类和马匹的尸骸吧,不时发出锐利的叫声”(《艾芜短篇小说选》);”每天早上,……总可以发现那种死去不久,全身发胀、崩裂、失去了原来人形、不知为谁弃下的小小尸骸”(沈从文:《泥涂》);“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鲁迅:《华盖集续编》);“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秦牧:《花城》)。

  • 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实用委婉语词典

    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

    意为身体容貌虽然已变异,但自己的精神还在,还有什么可言。语出晋陶渊明《连雨独饮》。

  • 土木形骸-实用委婉语词典

    土木形骸

    婉指一个人太质直,像土木一样没有任何修饰。

  • 脱弃陈骸,自标灵采-实用委婉语词典

    脱弃陈骸,自标灵采

    喻指抛弃陈旧的东西,采集菁华,表现流自心灵的新意。语出明焦竑《与友人论文》。

  • 残骸-敬谦语小词典

    残骸cánhái

    谦辞。骸:尸骨。原指残留的尸骨。古代老年人用来对人称自己的身躯。宋·王安石《题永庆壁》诗:“残骸岂久人间世,故有情钟未可忘。”

    也作〖残躯〗cánqū 清·李渔《风筝误·郊饯》:“衔命长征,风霜久惯经,残骸一向离鞭镫。”

  • 骸-古文观止词典

    骸hái

    【词性】:名词

    尸骨(2)。《宋人及楚人平》: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交换孩子杀死吃掉他们,折散尸骨当柴烧饭。

  • 骸骨-古文观止词典

    骸骨hái gǔ

    【词性】:名词

    躯体(1)。《范增论》:愿赐骸骨归卒伍。——希望赏给我一个完整的躯体退伍回去。

  • 枕骸-古文观止词典

    枕骸zhèn hái

    互相叠压的尸骨。极言死人之多(1)。《吊古战场文》:枕骸遍野。——互相叠压的尸骨遍野都是。

  • 形骸-古文观止词典

    形骸xíng hái

    【词性】:名词

    指人的形体(1)。《兰亭集序》: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有的寄情于山水,放纵形体无羁地生活。

  • 乞骸骨-汉语惯用语辞典

    乞骸骨qǐ hái gǔ

    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晏子春秋·外篇上二十》“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 土木形骸-汉语惯用语辞典

    土木形骸tǔ mù xíng hái

    见“土木身”。

  • 业尸骸-汉语惯用语辞典

    业尸骸yè shī hái

    指罪孽的尸骨。常用于自怨自詈。元李行道《冤家债主》“我如今备棺椁将他殡,不知我这业尸骸又著那个收。”

  • 骸-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骸hái

    ①胫骨,小腿骨。《素问·骨空论》:“~下为辅。”泛指骨骼。《左传·宣公十五年》:“敝邑易子而食,析~以爨。”(爨cuàn:烧火做饭。)全祖望《梅花岭记》:“即如忠烈遗~,不可问矣。”②身体。《吕氏春秋·重己》:“其为舆马衣裘也,足以逸身暖~而已矣。”

    【骸骨】①尸骨。《史记·淮阴侯列传》:“使天下无罪之人肝胆涂地,父子暴~于中野,不可胜数。”②身体。《史记·项羽本纪》:“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归卒伍!’”《后汉书·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旧时称辞官为乞骸骨。

  • 四肢百骸-现代汉语大词典

    四肢百骸sì zhī bǎi hái

    【释义】:

    人体的各个部分。泛指全身。夏丏尊《风格的研究》:“大气中充满着温暖,使人卸去了夹衣,只穿着单衫,四肢百骸都感到轻松舒适的快感。”也作“四肢百体”。老舍《赵子曰》:“赵子曰四肢百体一齐往外涨,差一些没把大袄,幸亏是新买的,撑开了绽。”

  • 形骸-现代汉语大词典

    形骸xíng hái

    【释义】:

    人的躯体,躯壳。如:放浪形骸。

  • 忠骸-现代汉语大词典

    忠骸zhōng hái

    【释义】:

    忠骨。罗广斌等《在烈火中永生》:“直到不久以前——重庆解放近八年的时候,人们才在松林深处的荒山坡上找到他们的忠骸。”

  • 遗骸-现代汉语大词典

    遗骸yí hái

    【释义】:

    遗体;骸骨。巴金《马拉、哥代和亚当·鲁克斯》:“全巴黎的人民为他的死悲哭。他的遗骸被移葬在国葬院中。”

  • 尸骸-现代汉语大词典

    尸骸shī hái

    【释义】:

    犹尸体。萧三《放下锄头,拿起刀枪》:“掩埋了尸骸呀,硬着心肠!放下锄头呀,拿起刀枪!”

  • 残骸-现代汉语大词典

    残骸cán hái

    【释义】:

    残留的尸骨。今也常借指残破的建筑物及机械、车辆等。《文汇报》1998.9.1:“机场人员表示,在飞机残骸中至少救出15名生还者。”

  • 放浪形骸-现代汉语大词典

    放浪形骸fàng làng xíng hái

    【释义】:

    指言行放纵,不拘形迹。茅盾《如是我见我闻》:“酒酣耳热的时候,你尽管放浪形骸。”

  • 骸-现代汉语大词典

    骸hái

    【释义】:

    ①骨;尸骨。如:遗骸。②指身体。如:形骸;病骸。

  • 骸炭-现代汉语大词典

    骸炭hái tàn

    【释义】:

    尸骸烧焦后形成的炭状物。郭沫若《母爱》:“母子三人都成了骸炭,完全焦结在一道,但这只是骸炭吗?”

  • 骸骨-现代汉语大词典

    骸骨hái gǔ

    【释义】:

    尸骨。殷夫《孩儿塔上剥蚀的题记》:“现在时代需要我更向前,便健全,于是,我想把这些病弱的骸骨送进‘孩儿塔’去。因为孩儿塔是我故乡义冢地中专给人抛投死儿的所在。”

  • 骸骨-汉语大词典

    骸骨

    【1】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汉}{荀悦}《汉纪·哀帝纪下》:“大司空{彭宣}見{莽}專權﹐骸。”《汉书·赵充国传》:“{充國}骸骨﹐賜安車駟馬﹐黄金六十斤﹐罷就第。”《明史·钱习礼传》:“復上章骸骨﹐乃得歸。”亦省作“[骸]”。{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司马》:“後司馬骸歸﹐塞上復警。”{唐}{权德舆}《送崔谕德致政东归》诗:“骸歸故山﹐累疏明深衷。”《晏子春秋·外篇上二十》:“臣愚不能復治{東阿}﹐願骸骨﹐避賢者之路。”

  • 骸-汉语大词典

    【1】见“骸骨”。

  • 六骸-汉语大词典

    六骸

    【1】谓身首四肢。《庄子·德充符》:“直寓六骸。”{成玄英}疏:“六骸﹐謂身首四肢也。”{唐}{卢照邻}《释疾文》:“支離疏之﹐五官已敗;哀駘駞之﹐六骸不美。”

  • 匄骸骨-汉语大词典

    匄骸骨

    【1】谓官吏请求辞官。{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下:“然余以病匄骸骨﹐儻恩旨垂允﹐自此歸田園﹐帶月荷鋤﹐得遂此生矣。”

  • 冤骸-汉语大词典

    冤骸

    【1】无辜死者的尸骨。{唐}{徐彦伯}《比干墓》诗:“{周發}次{商}郊﹐冤骸悲莫殣。”

  • 土木形骸-汉语大词典

    土木形骸

    【1】形体象土木一样自然。比喻人不加修饰的本来面目。{宋}{陆游}《老鳏》诗:“水際山前有老鰥﹐終年無事亦非閑。淵源師友簡編上﹐土木形骸魚鳥間。”{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劉伶}身長六尺﹐貌甚醜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晋书·嵇康传》:“{康}早孤﹐有奇才﹐遠邁不群。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人以爲龍章鳳姿﹐天質自然。”{清}{周亮工}《书影》卷四:“{蕭伯玉}曰:‘世家子家﹐須以數百卷書浸貫於胸中﹐雖悠悠忽忽﹐土木形骸﹐而遠神自出。’”

  • 四肢百骸-汉语大词典

    四肢百骸

    【1】人体的各个部分。泛指全身。{宋}{文天祥}《高沙道中》诗:“四肢與百骸﹐屈曲如桮棬。”《绿野仙踪》第七三回:“胎一成﹐則四體百骸氣隨欲至﹐如珠滚荷盤﹐如烟含柳縷﹐無不可到之處也。”{老舍}《赵子曰》第九:“{赵子曰}四肢百体一齐往外涨﹐差一些没把大袄﹐幸亏是新买的﹐撑开了绽。”{夏丏尊}《风格的研究》:“大气中充满着温暖﹐使人卸去了夹衣﹐只穿着单衫﹐四肢百骸都感到轻松舒适的快感。”亦作“[四體百骸]”﹑“[四肢百體]”。

  • 四體百骸-汉语大词典

    四體百骸

    【1】见“四肢百骸”。

  • 形骸-汉语大词典

    形骸

    【1】指外貌;容貌。{晋}{葛洪}《抱朴子·清鉴》:“{尼父}遠得崇替於未兆﹐近失{澹臺}於形骸。”{明}{唐寅}《感怀》诗:“鏡裏形骸春共老﹐燈前夫婦月同圓。”【2】人的躯体,躯壳。{王闿运}《到广州与妇书》:“比讀{莊生}之文﹐悟其元旨﹐知物論生於是非﹐生死累於形骸。”{南朝} {梁}{范缜}《神灭论》:“死者之形骸﹐豈非無知之質邪?”《庄子·天地》:“汝方將忘汝神氣﹐墮汝形骸﹐而庶幾乎?”

  • 官骸-汉语大词典

    官骸

    【1】指身躯;形体。{清}{李渔}《奈何天·忧嫁》:“{霸王}夫偦﹐正好配{虞姬}﹐耳目官骸樣樣奇﹐文人逐件有標題。休疑﹐少刻相逢﹐便見高低。”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幼学诗》:“一身誰管轄?上帝賦通靈;心正能真宰﹐官骸自順承。”{章炳麟}《菌说》:“蓋内有精蟲﹐外有官骸﹐而人性始具。”【2】指尸体。《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广东乡民与英夷告示》:“爾殺害我衆鄉百姓﹐大傷天和﹐又將各處官骸﹐盡行殘毁﹐各廟神佛﹐俱受災殃。”

  • 尸骸-汉语大词典

    尸骸

    【1】犹尸体。《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其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尸骸漂流﹐塞江而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三》:“民歌曰:‘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餔﹐不見長城下﹐尸骸相支拄。’”{萧三}《放下锄头﹐拿起刀枪》诗:“掩埋了尸骸呀﹐硬着心肠!放下锄头呀﹐拿起刀枪!”

  • 屍骸-汉语大词典

    屍骸

    【1】犹尸体。《元典章新集·刑部·检验》:“〔縣尹{邱恢}〕將{劉元八}病死妻{陳氏}{慶一}違例開棺檢驗﹐暴露屍骸。”{明}{无名氏}《鸣凤记·灯前修本》:“我死之後﹐你將我屍骸暴露休埋葬。”【2】指形状﹑样子。含贬意。《敦煌变文集·燕子赋》:“鷰子被打﹐可可屍骸﹐頭不能舉﹐眼不能開。”

  • 束骸-汉语大词典

    束骸

    【1】犹自缚。表示待罪。{南朝} {宋}{谢灵运}《诣阙上表》:“是以牽曳疾病﹐束骸歸欵﹐仰憑陛下天鑒曲臨﹐則死之日猶生之年也。”

  • 析骸以爨-汉语大词典

    析骸以爨

    【1】《左传·宣公十五年》载:{楚}围{宋}五月不解,{宋}城中急,无食。使{华元}夜入{楚}师,登{子反}之床,起之,曰:“寡君使{元}以病告,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雖然,城下之盟,有以國斃,不能從也。去我三十里,唯命是聽。’”后以“析骸以爨”极言被围日久﹑粮尽柴绝的困境。亦以形容战乱或灾荒时期百姓的悲惨生活。《新唐书·李翰传》:“{巡}握節而死﹐非虧教也;析骸以爨﹐非本情也。”

  • 析骸易子-汉语大词典

    析骸易子

    【1】拆尸骨为炊,交换孩子而食。形容粮尽援绝的极端困境。《後汉书·来歙传》:“昔{宋}執{楚}使﹐遂有析骸易子之禍。”{晋}{葛洪}《抱朴子·明本》:“或流血漂櫓﹐積尸築京;或坑降萬計﹐析骸易子。”《胭脂血弹词》第八回:“援救無人﹐困守孤城血淚噴。析骸易子民無怨﹐一志同仁。”

  • 枕骸-汉语大词典

    枕骸

    【1】犹言尸骸枕藉。{唐}{李华}《吊古战场文》:“{漢}擊{匈奴}﹐雖得{陰山}﹐枕骸徧野﹐功不補患。”

  • 枯骸-汉语大词典

    枯骸

    【1】枯朽的骨骸。{清}{李渔}《巧团圆·买父》:“飄零不作他鄉夢﹐却原來枯骸仍向家邊送。”{唐}{孟郊}《悼幼子》诗:“生氣散成風﹐枯骸化爲地。”{郭沫若}《高渐离》第四幕:“槐树老﹐其情哀﹐茫茫天地一枯骸。”《後汉书·质帝纪》:“其調比郡見穀﹐出禀窮弱﹐收葬枯骸﹐務加埋卹。”{宋}{洪迈}《容斋三笔·北虏诛宗王》:“是年冬﹐{倪正父}奉使﹐館於{中山}﹐正其誅戮處﹐相去一月﹐猶血腥觸人﹐枯骸塞井。”

  • 棄骸-汉语大词典

    棄骸

    【1】丢弃尸骨。谓死亡。《三国志·吴志·虞翻传》“{權}積怒非一﹐遂徙{翻}{交州}”{裴松之}注引《虞翻别传》:“永隕海隅﹐棄骸絶域。”

  • 業屍骸-汉语大词典

    業屍骸

    【1】罪孽的尸骨。常用于自怨自詈。{元}{李行道}《冤家债主》第二折:“我如今備棺槨將他殯﹐不知我這業屍骸又著那個收。”{元}{无名氏}《货郎旦》第一折:“你守着業屍骸學{莊子}鼓盆歌。”

  • 槁骸-汉语大词典

    槁骸

    【1】指羸弱的身体。{宋}{王安石}《与沈道原书》之二:“槁骸殘息﹐待盡朝夕﹐頓伏床枕﹐無足言者。”【2】枯骨。{晋}{葛洪}《抱朴子·博喻》:“{咎繇}面如蒙倛﹐{伊尹}形若槁骸。”《庄子·知北游》:“形若槁骸﹐心若死灰。”

  • 樹骸-汉语大词典

    樹骸

    【1】树起骨架。{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风骨》:“故辭之待骨﹐如體之樹骸;情之含風﹐猶形之包氣。”

  • 支骸-汉语大词典

    支骸

    【1】肢体骸骨。谓尸体。《後汉书·质帝纪》:“又兵役連年﹐死亡流離﹐或支骸不斂﹐或停棺莫收﹐朕甚愍焉。”

  • 殘骸-汉语大词典

    殘骸

    【1】残留的尸骨。{宋}{苏轼}《到常州谢表》:“已分没身﹐寄殘骸於魑魅;敢期擇地﹐收暮景於桑榆。”{清}{曾国藩}《湘乡昭忠祠记》:“殘骸暴于荒原。”今亦常借指残破的建筑物及机械﹑车辆等。如:旷野里有一堆敌机的残骸。【2】谦词。意为老朽之躯。{宋}{苏舜钦}《杜公让官表》:“故嘗屢拜懇牘﹐收殘骸。”{宋}{王安石}《题永庆壁》诗:“殘骸豈久人間世﹐故有情鍾未可忘。”

  • 歸骸-汉语大词典

    歸骸

    【1】归骨。谓归葬。{晋}{庾亮}《让中书令表》:“歸骸私門﹐以待刑書。”{南朝} {梁}{刘孝标}《广绝交论》:“瞑目{東粤}﹐歸骸{洛浦}。”

  • 放蕩形骸-汉语大词典

    放蕩形骸

    同“[放浪形骸]”【1】{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锔人》:“嘗觀《聊齋誌異》﹐有易首者矣﹐有做心者矣﹐與此可稱三奇。彼放蕩形骸者﹐安得如此肉鍋子以鋦之哉!”{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折:“儘着他放蕩形骸﹐我可也萬千事﹐不折證。”

  • 放浪形骸-汉语大词典

    放浪形骸

    【1】指言行放纵,不拘形迹。《旧唐书·姚崇传》:“優游園沼﹐放浪形骸﹐人生一代﹐斯亦足矣。”《晋书·王羲之传》:“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茅盾}《如是我见我闻·“战时景气”的宠儿--宝鸡》:“酒酣耳热的时候﹐你尽管放浪形骸。”

  • 易子析骸-汉语大词典

    易子析骸

    【1】谓易子而食,析骸而爨。极言天灾人祸所造成的惨状。{汉}{应劭}《风俗通·皇霸·五伯》:“易子析骸﹐厥禍亦巨。”{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二:“如或固守窮城﹐不識天命﹐必使覆巢破卵﹐易子析骸。”

  • 暴骸-汉语大词典

    暴骸

    【1】指暴露的尸骸。《新唐书·僖宗纪》:“〔{乾符}三年〕三月﹐葬暴骸。”【2】暴露尸骸。《新唐书·姚崇传》:“夫厚葬之家流于俗﹐以奢靡爲孝﹐令死者戮尸暴骸﹐可不痛哉!”{清}{袁枚}《新齐谐·梁朝古冢》:“暴骸之事近矣﹐不能無愁。”《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若此而不得﹐則臣請輓尸車而寄之于國門外宇溜之下……袒肉暴骸﹐以望君愍之。”

  • 沈骸-汉语大词典

    沈骸

    【1】犹沈身。指投水而死。{南朝} {梁}{刘孝标}《辩命论》:“{伍員}浮屍於江流﹐{三閭}沈骸於{湘}渚。”

  • 打骸垢-汉语大词典

    打骸垢

    【1】见“打頦歌”。

  • 捐骸-汉语大词典

    捐骸

    【1】犹捐躯。《再生缘》第二四回:“老師青目門生幸﹐惟有捐骸報聖王。”

  • 肢骸-汉语大词典

    肢骸

    【1】肢体骸骨。{清}{孙枝蔚}《蒿里曲》:“肢骸雜亂相撑拄﹐知汝或爲雌與雄﹐或爲壯士或老翁?”

  • 羸骸-汉语大词典

    羸骸

    【1】指病弱的身躯。{唐}{杜甫}《上水遣怀》诗:“羸骸將何適﹐履險顔益厚。”

  • 灼骸-汉语大词典

    灼骸

    【1】谓燃骸骨以炊爨。《鹖冠子·世兵》:“野戰則國弊民罷﹐城守則食人灼骸。”{陆佃}解:“析骸而炊。”

  • 炊骸-汉语大词典

    炊骸

    【1】犹炊骨。《三国志·蜀志·先主传》:“九侯七傑争命民炊骸﹐道路籍籍履人頭。”

  • 焚骸-汉语大词典

    焚骸

    【1】烧身。《後汉书·周举传》:“{太原}一郡﹐舊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龍忌之禁。”

  • 忠骸-汉语大词典

    忠骸

    【1】犹忠骨。{孙种因}《重九战记》:“战死忠骸﹐均营葬于{五华山}顶{万寿亭}。”{{罗广斌}等}《在烈火中永生》:“直到不久以前--{重庆}解放近八年的时候﹐人们才在松林深处的荒山坡上找到他们的忠骸。”

  • 相忘形骸-汉语大词典

    相忘形骸

    【1】谓彼此不拘形迹,无所顾忌。{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梅》:“王以其言荒唐﹐曰:‘卿素敬神者﹐今出此言﹐不已褻乎?’答云:‘{小梅}事我年餘﹐相忘形骸﹐我已婉求之矣。’”

  • 積骸-汉语大词典

    積骸

    【1】尸骨堆积。《後汉书·酷吏传序》:“積骸滿穽﹐漂血千里。”

  • 百骸-汉语大词典

    百骸

    【1】指人的各种骨骼或全身。《庄子·齐物论》:“百骸﹑九竅﹑六藏﹐賅而存焉﹐吾誰與爲親?”{成玄英}疏:“百骸﹐百骨節也。”{唐}{白居易}《何处堪避暑》诗:“從心至百骸﹐無一不自由。”{姚华}《曲海一勺》:“然而兩間氣化﹐皆有定則;百骸勤動﹐皆有定數。”{清}{金农}《横山旧庐独吟》:“松下百骸輕﹐清風勝{和}{扁}。”

  • 百骸九竅-汉语大词典

    百骸九竅

    【1】指整个躯体和所有器官。{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二:“抄掠之餘﹐所存百骸九竅耳。”《朱子语类》卷一二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大而萬事萬物﹐細而百骸九竅﹐一齊都歸於無。”

  • 百骸六藏-汉语大词典

    百骸六藏

    【1】指整个躯体内外。《列子·周穆王》:“百骸六藏﹐悸而不凝﹐意迷精喪。”

  • 病骸-汉语大词典

    病骸

    【1】犹病体。用于老年人。{唐}{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病骸渾似木﹐老鬢欲成霜。”

  • 癡骸-汉语大词典

    癡骸

    【1】顽劣的形骸。{唐}{卢仝}《月蚀诗》:“汝此癡骸阿誰生﹐可從海窟來。”

  • 蜕骸-汉语大词典

    蜕骸

    【1】道家谓解脱仙去。《法苑珠林》卷四二引{南朝}{齐}{王琰}《冥祥记》:“{吴興}{王該}《日燭》曰:‘{闕夐}登霄﹐{衛度}繼軌。咸恬泊以無生﹐俱蜕骸以不死者也。’”

  • 胔骸-汉语大词典

    胔骸

    【1】骸骨;尸体。{明}{吾丘瑞}《运甓记·新亭洒泣》:“哀雁蜚鴻﹐牂羊羵首﹐胔骸滿路痛傷情。”《明史·刘基传》:“工匠死﹐胔骸暴露。”《新唐书·张仲方传》:“于時族夷將相﹐顱足旁午﹐{仲方}皆密使識其尸。俄許收葬﹐故胔骸不相亂。”

  • 筋骸-汉语大词典

    筋骸

    【1】犹筋骨。《礼记·礼运》:“故禮義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講信脩睦﹐而固人之肌膚之會﹐筋骸之束也。”{唐}{元稹}《辛夷花》诗:“問君辛夷花﹐君言已班駁。不畏辛夷不爛開﹐顧我筋骸官束縛。”{宋}{司马光}《病中鲜于子骏见招不往兼呈楚正叔范尧夫》诗:“筋骸幸復常﹐佗時掃三徑。”

  • 籍骸-汉语大词典

    籍骸

    【1】用草席裹尸骨。《宋史·范纯仁传》:“{秦中}方饑﹐擅發常平粟振貸……或謗其所全活不實﹐詔遣使按視。會秋大稔﹐民讙曰:‘公實活我﹐忍累公邪?’晝夜争輸還之。使者至﹐已無所負。{邠寧}間有叢冢﹐使者曰:‘全活不實之罪﹐於此得矣。’發冢籍骸上之。”

  • 起死回骸-汉语大词典

    起死回骸

    【1】犹言起死回生。{宋}{范成大}《问天医赋》:“竊聞大神﹐天醫之王。範圍堪輿﹐運平陰陽;起死回骸﹐斡旋天藏。”

  • 賜骸骨-汉语大词典

    賜骸骨

    【1】古代大臣请求致仕的婉词。《新唐书·裴寂传》:“{寂}頓首曰:‘始陛下發{太原}﹐約天下已定﹐許上印綬。今四海妥安﹐願賜骸骨歸田里。’”《明史·刘之纶传》:“削臣今官﹐賜骸骨。”《史记·张仪列传》:“臣聞之﹐積羽沈舟﹐羣輕折軸﹐衆口鑠金﹐積毁銷骨﹐故願大王審定計議﹐且賜骸骨辟{魏}。”

  • 軀骸-汉语大词典

    軀骸

    【1】躯壳;身体。{宋}{苏舜钦}《送韩三子华还家》诗:“奈何此軀骸﹐未免混世俗。”{清}{李渔}《凤求凰·画策》:“神雖王﹐軀骸無病心多恙。”

  • 遺骸-汉语大词典

    遺骸

    【1】指弃置而暴露的尸体。{唐}{骆宾王}《为李总管祭赵郎将文》:“停疲驂於九原﹐悲來有地;痛遺骸於四野﹐泣下無從。”《南齐书·武帝纪》:“京師二縣﹐或有久墳毁發﹐可隨宜掩埋。遺骸未櫬﹐竝加斂瘞。”【2】遗体;骸骨。{清}{张兴烈}《陈武生行》:“事平無處覓遺骸﹐里黨于今稱烈士。”{宋}{洪迈}《夷坚支志癸·北塔院女子》:“吾隨牒入{嶺}表﹐兹方北還﹐正謀火化其遺骸耳。”{巴金}《沉默集·马拉﹑哥代和亚当·鲁克斯》:“全{巴黎}的人民为他的死悲哭。他的遗骸被移葬在国葬院中。”

  • 請骸骨-汉语大词典

    請骸骨

    【1】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言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语本《史记·项羽本纪》﹕“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爲之。願賜骸骨歸卒伍。”《汉书·陈平传》:“誠臣計畫有可采者﹐願大王用之;使無可用者﹐大王所賜金具在﹐請封輸官﹐得請骸骨。”{明}{郎瑛}《七修类稿·事物四·肃愍忠诚爱才》:“吾友{沈知府}{南金}嘗曰:‘吾伯在京時﹐每勸公安逸。公曰:“嘗疏請骸骨﹐奈不放何!只是一腔血報朝廷耳!”’”

  • 骨骸-汉语大词典

    骨骸

    【1】指形体。《文子·九守》:“精神本乎天﹐骨骸根于地﹐精神入其門﹐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明}{唐顺之}《瘗河壖枯骨志》:“古人之于骨骸嚴而别﹐亦不欲其混也。”{明}{徐霖}《绣襦记·闻信增悲》:“枝柯碧翠多瀟灑﹐清高不染塵埃。散天香薰透骨骸﹐龍涎奚足稱哉。”

  • 骸-汉语大词典

    【1】骨;尸骨。《左传·宣公十五年》:“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所過隳突,無骸不露。”{南朝 宋}{颜延之}《阳给事诔》:“路無歸轊,野有委骸。”{鲁迅}《坟·摩罗诗力说》:“終得詩人之骸于水裔,乃葬{羅馬}焉。”【2】特指胫骨。《素问·骨空论》:“膝解爲骸關,俠(夾)膝之骨爲連骸,骸下爲輔。”{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骸欲小而長。”【3】指身体。《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異,戴髮含齒,倚而趣者,謂之人。”《吕氏春秋·重己》:“其爲輿馬衣裘也,足以逸身煖骸而已矣。”{宋}{王安石}《秋热》诗:“火騰爲虐不可摧,屋窄無所逃吾骸。”{清}{洪昇}《长生殿·弹词》:“{江}南路哭殺了瘦骨窮骸。”

  • 骸骨-汉语大词典

    骸骨

    【1】尸骨。{殷夫}《孩儿塔上剥蚀的题记》:“现在时代需要我更向前﹐更健全﹐于是﹐我想把这些病弱的骸骨送进‘孩儿塔’去。因为孩儿塔是我故乡义冢地中专给人抛投死儿的所在。”{清}{唐甄}《潜书·任相》:“奈何身死之後﹐憾及骸骨﹐曾不得比於狗馬﹐此良臣謀士所爲望國門而卻步者也!”《吕氏春秋·禁塞》:“故暴骸骨無量數﹐爲京丘若山陵。”《太平广记》卷一六〇引{唐}无名氏《异闻录·秀师言记》:“死後九郎作窣堵坡(梵語浮圖)於此﹐爲小師藏骸骨之所。”【2】指身体。{陈衍}《元诗纪事·陈元旦》:“〔《南翁夢録》云〕{元旦}上書﹐不報﹐乃骸骨而去。”{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下:“然余以病匄骸骨﹐儻恩旨垂允﹐自此歸田園﹐帶月荷鋤﹐得遂此生矣。”《史记·项羽本纪》:“{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爲之。願賜骸骨歸卒伍。’”

  • 骸骼-汉语大词典

    骸骼

    【1】指尸骨。《新唐书·文艺传下·李翰》:“{巡}({張巡})身首分裂﹐將士骸骼不掩﹐宜於{睢陽}相擇高原﹐起大冢﹐招魂而葬。”{清}{傅维麟}《明书·乱贼传》:“遂夷{石城}之險﹐墮其城垣﹐葬諸軍士陣亡骸骼。”

  • 骸炭-汉语大词典

    骸炭

    【1】即骨灰。{郭沫若}《芍药与其他·母爱》:“母子三人都成了骸炭﹐完全焦结在一道﹐但这只是骸炭吗?”

  • 骸筋-汉语大词典

    骸筋

    【1】筋骨。{宋}{欧阳修}《酬学诗僧惟晤》诗:“嗟子學雖勞﹐徒自苦骸筋。”

  • 體骸-汉语大词典

    體骸

    【1】躯壳;尸骸。{唐}{韩愈}《元和圣德诗》:“婉婉弱子﹐赤立傴僂﹐牽頭曳足﹐先斷腰膂。次及其徒﹐體骸撑拄。”{钱仲联}集释引{祝充}曰:“《古樂府》:‘死人骸骨相撐拄。’”

  • 魂骸-汉语大词典

    魂骸

    【1】死者的灵魂和骸骨。《後汉书·陈龟传》:“雖展鷹犬之用﹐頓斃{胡}虜之庭﹐魂骸不通﹐薦享狐狸﹐猶無以塞厚責﹐荅萬分也。”

  • 龍骸-汉语大词典

    龍骸

    【1】龙的遗骨。喻嶙峋的山石﹑树枝等。{唐}{皇甫湜}《石佛谷》诗:“鳥跡巧均分﹐龍骸極癯瘠。”{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古杉三十韵》:“鬭死龍骸雜﹐争奔鹿角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