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糧)是什么意思
屯糧-汉语大词典
屯糧
【1】屯田上缴的税粮。《明史·平阳王济熿传》:“内使{劉信}等數十人告{濟熿}擅取屯糧十萬餘石﹐欲應{高煦}﹐並發其宫中詛咒事。”《明史·宪宗纪》:“秋七月己酉﹐免天下軍衛屯糧十之三。”
丁糧-汉语大词典
丁糧
【1】按人口所征收的税粮。{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二》:“{武當}﹑{元君}二祠﹐國家歲籍其香錢﹐常數萬緡……似當入之本州﹐以爲往來厨傳之費﹐免加派之丁糧則善矣。”{清}{俞正燮}《癸巳类稿·地丁原始》:“{康熙}五十三年﹐御史{董之燧}請統計丁糧﹐案畝均派。”
禹餘糧-汉语大词典
禹餘糧
【1】麦门冬的别名。参见“[禹葭]”。【2】蒒草的别名。{晋}{张华}《博物志》卷六:“海上有草焉﹐名蒒﹐其實食之如大麥﹐七月稔熟﹐名曰自然穀﹐或曰禹餘糧。”【3】中药名。又名禹粮石。为一种褐铁矿矿石。性微寒,味甘涩,有涩肠﹑止血功能。相传{夏禹}治水时弃其余粮于江中,化为此石,故名。见《太平御览》卷九八八引《博物志》。
主糧-汉语大词典
主糧
【1】各地区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占主要地位的粮食。各地区的主粮不同,如我国在{东北}为高粱,{西北}为小麦,{华北}为谷子(粟),南方各省区为稻谷。主粮是计算常年产量和征收农业税的标准。
糧-汉语大词典
糧
【1】求人接济粮食。《左传·哀公十三年》:“{吴申叔儀}糧於{公孫有山氏}。”{南朝} {宋}{刘勰}《文心雕龙·谐隐》:“{叔儀}糧於{魯}人。”
乾糧-汉语大词典
乾糧
【1】指水分少﹑不易变质﹑便于携带的食品。{宋}{楼钥}《跋从子所藏书画》:“問所携﹐前則草履﹐復則乾糧。”{郭澄清}《大刀记》第一章:“在我们临走的时候﹐还总是硬塞给我们几个干粮﹐让我们路上吃。”{汉}{王充}《论衡·艺增》:“且{周}{殷}士卒﹐皆賫乾糧。”《中国歌谣选·义和团打胜仗》:“儀和團上戰場﹐老百姓送乾糧。”
千里餽糧, 士有饑色-汉语大词典
千里餽糧, 士有饑色
【1】谓远粮不解近饥。{郑观应}《盛世危言·垦荒》:“千里餽糧﹐士有饑色﹐雖有精兵名將﹐又豈能不飲不食。”《史记·淮阴侯列传》:“臣聞千里餽糧﹐士有饑色﹐樵蘇後爨﹐師不宿飽。”
南糧-汉语大词典
南糧
【1】{明}{清}时从{江苏}﹑{浙江}等南方数省征集并由水道运至京师的粮食。《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烏大爺}﹐因是奉旨到{通州}一帶查南糧去了﹐不得來。”《明史·食货志三》:“初﹐運糧京師﹐未定額。{成化}八年﹐始定四百萬石﹐自後以爲常﹐北糧七十五萬五千六百石﹐南糧三百二十四萬四千四百石。”
原糧-汉语大词典
原糧
【1】未经加工带有皮壳的粮食。也叫“自然粮”。与“加工粮”相对。如:今年比去年多收四千多斤原粮。
化瓦糧-汉语大词典
化瓦糧
【1】募化斋米。{元}{无名氏}《翫江亭》第二折:“妾身{趙江梅}﹐{牛員外}在{翫江亭}上﹐見了那箇瘸先生﹐跟他出家去了。今日説道﹐俺員外化瓦糧來也。”
休糧-汉语大词典
休糧
亦作“[休粮]”【1】谓停食谷物。{唐}{贾岛}《山中道士》诗:“頭髮梳千下﹐休糧帶瘦容。”{清}{吴伟业}《海市》诗之二:“仙家囷爲休糧閉﹐{河伯}宫因娶婦開。”{晋}{葛洪}《抱朴子·仙药》:“朮餌﹐令人肥健﹐可以負重涉險﹐但不及黄精甘美易食﹐凶年可以與老小休粮﹐人不能别之﹐謂爲米脯也。”
倉糧-汉语大词典
倉糧
【1】仓库中贮藏的粮食。{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九章第二节:“{怀荒镇}兵民要求镇将发给仓粮﹐{于景}拒绝﹐引起群众的愤怒。”
俸糧-汉语大词典
俸糧
【1】犹俸米。《醒世姻缘传》第十五回:“將出一片忠君報國的心來事奉天子﹐行得去﹐便吃他俸糧﹐行不去﹐難道家裏没有幾畝薄地﹐就便凍餓不成?”{明}{陈洪谟}《继世纪闻》卷五:“{正德}以來……各項俸糧約數十萬石。”
催糧-汉语大词典
催糧
【1】催缴钱粮。{清}{黄六鸿}《福惠全书·钱穀·佥粮里》:“故催糧排里﹐必老成殷實﹑小心畏法者﹐方可當之。”
儲備糧-汉语大词典
儲備糧
【1】储存以备需用的粮食。《红旗》1965年第1期:“这一年﹐售粮﹐储备粮﹐社员口粮﹐都是历史上最高的。”
公糧-汉语大词典
公糧
【1】农业生产者或农业生产单位每年缴纳给国家作为农业税的粮食。{周恩来}《恢复生产﹐建设中国》:“在公粮的负担上﹐每一个农民每年平均收入大概是四百斤小米﹐要拿出八十斤给公家﹐这就是全部收入的百分之二十。”
兵馬未動, 糧草先行-汉语大词典
兵馬未動, 糧草先行
【1】作战时兵马还没出动﹐军用粮草的运输要先行一步。后泛指行动前须作好准备工作。{林占财}《森林中的远征》:“他很同情地说道:‘是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自古以来用兵的老规矩﹐你们没有粮食怎么走这么远的路!’”{张震}《英明的预见﹐正确的战役方针》:“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千万人民除了保证前线军需弹药粮草的供应外﹐还不顾一切艰苦﹐热情地转运与看护伤员。”
兵糧-汉语大词典
兵糧
【1】军粮。《三国志·魏志·贾逵传》:“以兵糧給{休}({曹休})﹐{休}軍乃振。”{清}{龚自珍}《西域置行省议》:“{貴州}無重兵﹐官糈兵糧﹐入不償出﹐每歲國家賠出五六萬兩至八九萬兩不等﹐未嘗食{貴州}之利。”
芻糧-汉语大词典
芻糧
【1】粮草。多指供军队用的饲料和粮食。{宋}{梅尧臣}《雷逸老以仿石鼓文见遗因呈祭酒吴公》诗:“海隅異獸乘舟航﹐連日道路費芻糧。”{明}{陆垹}《篑斋杂著·时务策》:“若夫邊鎮之弊﹐常推其故﹐平居無事﹐撫循非人﹐芻糧不時﹐朝廷實惠﹐半歸奸猾之筐篋。”{清}{陈康祺}《郎潛纪闻》卷一:“{金陵}龍蟠虎踞之區﹐雄師霧屯﹐芻糧山積﹐士女登陴﹐咸誓死守。”
商品糧-汉语大词典
商品糧
【1】作为商品出售的粮食。{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去年生产了三千六百多亿斤粮食﹐商品粮包括公粮在内﹐大约是八百多亿斤﹐不到四分之一﹐四分之三以上归农民。”
出荷糧-汉语大词典
出荷糧
【1】伪{满}时期,官府向农民低价征购的粮食。{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九:“他在伪{满}时﹐交了出荷粮﹐家里不剩啥﹐缺吃又缺穿。”
出糧-汉语大词典
出糧
【1】方言。谓发放工资;领薪水。《羊城晩报》1984.5.21:“她这样做是为了‘顺顺利利的出粮’。”{黄谷柳}《虾球传·离开家庭》:“工人问:‘赊不赊?出粮时结账。’{虾球}想了想﹐答道:‘好﹐好汉一言为定。’”
工糧-汉语大词典
工糧
【1】旧时地主付给雇农的粮食报酬。{高玉宝}《高玉宝》第一章:“等到秋后﹐伙计们去要工粮时﹐老{周扒皮}却一点也不给。”
坐糧廳-汉语大词典
坐糧廳
【1】{清}代户部仓场衙门特设的官署。驻{通州},掌管漕粮验收﹑水陆运输及{通济}库银出纳和{北运河}的疏濬工程。《清史稿·职官志一》:“總督倉場侍郎﹐滿漢各一人﹐掌倉穀委積﹐{北河}運務。其屬:筆帖式四人。所轄坐糧廳﹐滿漢各一人﹐掌轉運輸倉﹐及{通濟}庫出納。”
坐糧-汉语大词典
坐糧
【1】{清}代官兵由原省按月发给的固定粮饷。《清史稿·世宗纪》:“二月丁丑﹐命出征官兵行糧外仍給坐糧。”{清}{黄辅辰}《戴经堂日钞》:“添兵不如募勇……調兵一名﹐行糧﹑坐糧﹑軍裝﹑安家﹐所費不貲。”
射糧-汉语大词典
射糧
【1】旧指吃粮当兵。《刘知远诸宫调·知远别三娘太原投事》:“{太原府}文面做射糧﹐欲待去﹑却徊徨。”
射糧軍-汉语大词典
射糧軍
【1】{金}初诸路所募兼充杂役的士卒。{元}{张国宝}《罗李郎》第四折:“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糧軍﹐哥哥是好人。”《金史·兵志》:“諸路所募射糧軍﹐五年一籍﹐三十以下﹑十七以上强壯者﹐皆刺其面﹐所以充雜役者也。”
太一餘糧-汉语大词典
太一餘糧
【1】药名。石类﹐即禹馀粮之精者。{明}{谢肇淛}《五杂俎·物部三》:“{泰山}有太乙餘糧﹐視之﹐石也。石上有甲﹐甲中有白﹐白中有黄。相傳{太乙}者﹐{禹}之師也﹐嘗服此而棄其餘﹐故名。”
就糧-汉语大词典
就糧
【1】移兵到粮多的地区﹐取得给养。{清}{孔尚任}《桃花扇·抚兵》:“就糧東去﹐安營歇馬。”{宋}初屯兵州郡亦称就粮。{唐}{杜甫}《新安吏》诗:“就糧近故壘﹐練卒依舊京。”《後汉书·邓禹传》:“吾且休兵北道﹐就糧養土﹐以觀其弊。”
口糧-汉语大词典
口糧
亦作“[口粮]”【1】军队﹑官府按人发给士兵﹑夫役的食粮。{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一:“{保州}雲翼兵士﹐舊有特支口糧。”《明史·周忱传》:“其修圩﹑築岸﹑開河﹑濬湖所支口糧﹐不責償。”{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时事·刘庸夫》:“直省提鎮參游管轄兵丁。素不訓練﹐且兵不滿額﹐以虚冒兵餉﹑侵剋口糧爲務。”{沈从文}《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每两月可以考选一次﹐配吃一分口粮﹐作守兵战兵的﹐就可以补上名额当兵。”【2】指薪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九回:“但是你每月的口粮都給了我﹐你自己一個錢都没了﹐如何過得?”【3】每人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粮食。{周恩来}《关于经济工作的几则电文·藏富于民》:“城市也是这样。多报人口﹐口粮就多算了。”{郭小川}《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诗:“节省些口粮作种籽﹐用扛惯枪的肩头把犁耙牵引。”{杜时国}《河南农民沧桑》:“现在农民的口粮中的细粮﹐约占百分之七十五。”【4】指牲口的草料。《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就讓刨除佃户的人工飯食﹐牲口口糧去﹐只怕也不止這幾兩銀子!”
吃凌冰糧-汉语大词典
吃凌冰糧
【1】谓和平时期当兵。{周立波}《参军这一天》:“‘不能买了。’{林桂生}肯定地回说。‘要练兵﹐没得功夫。’‘你这是吃凌冰粮呀﹐会没得功夫?’”
吃糧-汉语大词典
吃糧
【1】旧时指靠当兵过日子。{姚雪垠}《长夜》三六:“如其他们去远处吃粮当兵﹐倒不如留在本地蹚。”{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七章:“{李阿虎}沉思起来﹐很久很久他才说:‘我想吃粮去呢。’”{王西彦}《死在担架上的担架兵》:“不错﹐现在我是当兵吃粮啦!”【2】指口粮。{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二:“他们到新区去﹐吃粮怕有难处。”
嘉糧-汉语大词典
嘉糧
【1】五谷的总称。{汉}{焦赣}《易林·姤之离》:“我有黍稷﹐委積外塲﹐有角服箱﹐運致我藏﹐富於嘉糧。”
行糧-汉语大词典
行糧
【1】旅途中的口粮。《元典章·刑部十九·禁聚众》:“〔流民〕少壯有頭疋氣力的﹐每根底與些小行糧;每起不過三十人﹐一程程接送至本鄉。”《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唐玄宗}自{姚崇}﹑{宋璟}爲相﹐米麥不過三﹑四錢﹐千里不饋行糧。”{明}{李贽}《覆丘若泰》:“〔{丹陽}〕但未嘗不與人同之中﹐而自然不與人同者﹐以行糧素具﹐路頭素明也。”【2】行军途中或在外执行任务时加发的粮饷。{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兵制一》:“召募之弊也﹐如東事之起﹐安家﹑行糧﹑馬匹﹑甲仗費數百萬金﹐得兵十餘萬而不當三萬之選﹐天下已騷動矣。”《明史·兵志二》:“班軍本處有大糧﹐到京有行糧﹐又有鹽金銀。”{清}{张丹}《寡妇行》:“行糧火耗無不有﹐更教點卷撥民夫。”
征糧-汉语大词典
征糧
【1】征收的公粮。{毛泽东}《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最近几年﹐三百五十亿斤征粮和五百亿斤购粮﹐必须坚决收到﹐不能短少。”
後糧-汉语大词典
後糧
【1】指后方运送的军粮。《史记·魏豹彭越列传》:“{漢}王三年﹐{鼓越}常往來爲{漢}游兵﹐擊{楚}﹐絶其後糧於{梁}地。”
後備糧-汉语大词典
後備糧
【1】指供日后灾荒或其他急需而储存备用的粮食。
夏糧-汉语大词典
夏糧
【1】夏季收获的粮食。如:小麦﹑早稻等。
廩糧-汉语大词典
廩糧
【1】公家给予的粮食。《後汉书·王望传》:“因以便宜出所在布粟﹐給其廩糧﹐爲作褐衣。”【2】指科举时代给予在学生员的粮食。{明}{沈德符}《野獲编·礼部·廪生追粮》:“今後武生考劣等﹐俱宜追所食廩糧﹐以警其餘。”
完糧-汉语大词典
完糧
【1】旧指交纳田赋。{清}{徐大椿}《洄溪道情·田家乐》:“完糧日到城中買一面逢逢社鼓﹐只等賀新年。”{赵树理}《催粮差》:“抗战以前﹐还没有咱们解放区这统一累进税制度﹐征收田赋﹐还是用前{清}的粮银制﹐俗话叫‘完粮’﹐也叫‘点粮’。”《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二回:“那灘上的居民﹐除了完糧以外﹐絶不進城。”
官糧-汉语大词典
官糧
【1】旧时交纳于官府的税粮。{清}{顾炎武}《日知录·俸禄》:“蓋國初民間所納官糧皆米麥也﹐或折以鈔布﹐百官所受俸亦米也﹐或折以鈔。”【2】政府发放的救济粮。{清}{唐孙华}《发粟行》:“村民持票蹋成闕﹐扶攜百里支官糧。”
宼糧-汉语大词典
宼糧
【1】见“寇糧”。
寇糧-汉语大词典
寇糧
亦作“[宼糧]”【1】敌人的食粮。{晋}{潘岳}《马汧督诔》:“聖朝西顧﹐{關右}震惶﹐分我{汧}庾﹐化爲寇糧。”一本作“宼糧”。
寅支卯糧-汉语大词典
寅支卯糧
【1】寅年支用了卯年的粮。比喻入不敷出,预先借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八回:“我有差使的時候﹐已是寅支卯糧的了。”{梁斌}《红旗谱》二八:“你下月薪金早借光了﹐这个朋友走﹐借点路费﹐那个朋友走﹐借点路费。寅支卯粮﹐哪里行!”{明}{毕自严}《蠲钱粮疏》:“大都民間止有此物力﹐寅支卯糧﹐則卯年之逋勢也。”
寅吃卯糧-汉语大词典
寅吃卯糧
【1】比喻入不敷出,前吃后空。{吴祖光}《闯江湖》第二幕:“寅吃卯粮﹐早就借光啦!”《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我們只吃一分口糧﹐哪裏會有多少錢?就是我們總爺﹐也是寅吃卯糧﹐先缺後空。”糧﹐也写作“粮”。{{杨世运}{孙兴盛}等}《从青工到副教授》:“有了孩子﹐生活更艰难﹐寅吃卯粮﹐捉襟见肘。”
學糧-汉语大词典
學糧
【1】指求学的费用。{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气义》:“{郭代公}年十六﹐入太學﹐與{薛稷}﹑{趙彦昭}爲友。時有家信至﹐寄錢四十萬﹐以爲學糧。”【2】指办学的经费。{宋}{苏轼}《赐州学书板状》:“朝廷尊用儒術﹐更定貢舉條法﹐漸復祖宗之舊﹐人人慕義﹐學者日衆﹐若學糧不繼﹐使至者無歸﹐稍稍引去﹐甚非朝廷樂育之意。”{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崇寧}間初興學校﹐州郡建學﹐聚學糧﹐日不暇給。”
棲糧-汉语大词典
棲糧
【1】《淮南子·缪称训》:“昔{東户}{季子}之世,道路不拾遺,耒耜餘糧,宿諸畮首。”谓馀粮存放于田头。后因以“棲糧”称颂丰年盛世。{宋}{宋祁}《皇帝幸玉津园省敛颂》:“揉耒以識{帝農}之來﹐棲糧而歌{東户}之泰。”
寨糧-汉语大词典
寨糧
【1】{明}初征收军队给养的名目之一。{明}{刘辰}《国初事迹》:“{太祖}親征{太平}﹑{建康}﹑{宣州}﹑{婺州}﹐書押大榜﹐招安鄉村百姓﹐歲納糧草供给﹐謂之寨糧。”
瓦糧-汉语大词典
瓦糧
亦作“[瓦粮]”【1】旧时僧人化缘,借口建造寺院或斋供僧食,故称。{元}{无名氏}《翫江亭》第二折:“今日説道﹐俺員外化瓦糧來也。”{元}{李寿卿}《度柳翠》第四折:“長老﹐師父問我時﹐説我化瓦粮去了也。”
正糧-汉语大词典
正糧
【1】即正税。{清}{黄六鸿}《福惠全书·钱穀·漕项》:“凡百姓上倉交糧﹐正糧之外﹐有加耗。”
書糧-汉语大词典
書糧
【1】指求学的费用。{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海叙不遇》:“自是未半載﹐{維}博覽經籍﹐下筆成文﹐於是請下山求書糧。”{唐}{李冗}《独异志》卷中:“{柳積}﹐字{德封}。勤苦爲學﹐夜燃木葉以代燈火。中夕﹐聞窗外有呼者﹐{積}出見之﹐有五六丈夫各負一囊﹐傾於屋下﹐如榆莢。語曰:‘與君爲書糧﹐勿憂業不成。’”
浮糧-汉语大词典
浮糧
【1】定额之外的钱粮税款。{李烈钧}《辛亥革命与督赣时期》:“{武寧}各縣自{太平天囯}以來﹐即有浮糧病民﹐余亦下令取消之。”《清史稿·世宗纪》:“丁巳﹐蠲{蘇}{松}浮糧四十五萬兩。”
混糧-汉语大词典
混糧
【1】指搀合起来的杂粮。{{章炳南}等}《锺万财起家》第一场:“打下那几颗颗粮﹐人家也金贵得很﹐你看上回人家连混粮都不借给。”
漕糧-汉语大词典
漕糧
【1】我国封建时代由东南地区漕运京师的税粮。辛亥革命后改征货币,漕粮名存实亡。{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田制三》:“{有明}自漕糧而外﹐盡數折銀﹐不特折錢之布帛爲銀﹐而歷代相仍不折之穀米﹐亦無不爲銀矣。”{清}{魏源}《圣武记》卷六:“自{康熙}以後﹐國大饑﹐則海運漕糧以賑之。”{洪深}《香稻米》第一幕:“尽管你钱债逼得紧﹐漕粮催得凶﹐还怕会还不出么!”【2】指征收漕粮的官员。《醒世姻缘传》第三二回:“小米買到八兩一石﹐那漕糧還不肯上書恩改了折色﹐把人家孩童兒女都拿了監追。”
打糧-汉语大词典
打糧
【1】搜索粮食;掠夺财物。{清}{李渔}《意中缘·移寨》:“也罷﹐就在這左近山中﹐扎起營寨﹐以便打糧。”{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苏州郡盗》:“〔{赤脚張三}等〕盤踞{澱山}﹑{長白}﹑{蕩澄湖}﹐白晝搶劫﹐名曰打糧。”
打衣糧-汉语大词典
打衣糧
【1】谓分发衣服﹑粮食给士兵。{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兵士給衣﹑糧曰打衣糧。”
抗糧-汉语大词典
抗糧
【1】抗拒交粮。《六部成语注解·户部》“抗糧”:“抗﹐抵拒也。民人於應交錢糧之時﹐抗拒官府﹐不肯交納也。”{清}{黄六鸿}《福惠全书·筮仕·供状式》:“無抗糧假冒等弊。”
挂脚糧-汉语大词典
挂脚糧
亦作“[掛脚糧]”【1】旧时入赘女婿的长工钱。《西游记》第十九回:“師父﹑師兄﹐你們不要便罷﹐我與他家做了這幾年女婿﹐就是掛脚糧也該三石哩。”
擡糧-汉语大词典
擡糧
【1】借粮。{高玉宝}《高玉宝》第一章:“你爹抬粮去了﹐待会儿等你爹抬回粮﹐妈多作点﹐叫你吃一顿饱饭。”
月糧-汉语大词典
月糧
亦作“[月粮]”【1】古代每月支给兵丁的口粮。《宋史·兵志八》:“凡軍士﹐邊外率分口券﹐或折月粮﹐或從别給。”{明}{姚士粦}《见只编》卷上:“軍丁月糧先年月頭給放﹐不過初五﹐近年多在月盡或次月初方給。”{唐}{陆贽}《请边城贮备米粟等状》:“請貸貯粟以充將士月糧。”{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兵制一》:“都{燕}而後﹐歲漕四百萬石﹐十有二總領衛一百四十旗﹐軍十二萬六千八百人﹐輪年值運﹐有月糧﹐有行糧﹐一人兼二人之食。”
肴糧-汉语大词典
肴糧
【1】指菜蔬和粮食。《後汉书·窦武传》:“是時{羌}{蠻}寇難﹐歲儉民饑﹐{武}得兩宫賞賜﹐悉散與太學諸生﹐及載肴糧於路﹐匄施貧民。”
嬴糧-汉语大词典
嬴糧
【1】担粮。《文选·贾谊<过秦论>》:“天下雲集而響應﹐嬴糧而景從。”{李善}注:“《方言》曰:嬴﹐擔也。”嬴﹐一本作“贏”。《後汉书·邓禹传论》:“{鄧公}嬴糧徒步﹐觸紛亂而赴{光武}﹐可謂識所從會矣。”
贏糧-汉语大词典
贏糧
【1】馀粮;粮食有馀。《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吴起}〕卧不設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宋史·食货志上三》:“豫榜諭民﹐毋得與公家争糴﹐即官儲有乏﹐括索贏糧之家﹐量存其所用﹐盡糴入官。”【2】担负粮食。引申指携带粮食。{汉}{贾谊}《过秦论》:“天下雲集而響應﹐贏糧而景從。”贏﹐一本作“嬴”。《庄子·庚桑楚》:“{南榮趎}贏糧七日七夜﹐至{老子}之所。”{陆德明}释文引《方言》:“贏﹐儋也。{齊}﹑{楚}﹑{陳}﹑{宋}之間謂之贏。”《新唐书·陈子昂传》:“今則不然﹐{燕}{代}迫{匈奴}﹐{巴隴}嬰{吐蕃}﹐西老千里贏糧﹐北丁十五乘塞﹐歲月奔命﹐{秦}之首尾不完﹐所餘獨三輔間耳。”{明}{宋濂}《送陶九成辞官归华亭序》:“四方人士樂觀治化之成﹐贏糧爲馳騖者動千餘人。”
民糧-汉语大词典
民糧
【1】旧指民众所缴纳的田赋粮。{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忍性气》:“有劣衿某者﹐以本社民糧百餘金﹐悉爲包攬﹐飽之谿壑者二十餘年﹐歷任不敢過問。”
穀糧-汉语大词典
穀糧
【1】谷物;粮食。《後汉书·马援传》:“{羌}引精兵﹐聚北山上﹐{援}陳軍向山﹐而分遣數百騎繞其後﹐乘夜放火﹐擊鼓叫譟﹐虜遂大潰﹐凡斬首千餘級。{援}以兵少﹐不得窮追﹐收其穀糧畜産而還。”
烝糧-汉语大词典
烝糧
【1】柴米。{唐}{元稹}《赠太保严公行状》:“公乃秣芻以載於車﹐烝糧以曝於日﹐齎輓輕重﹐人利百倍。”
焚錢糧-汉语大词典
焚錢糧
【1】用纸糊的口袋,装上金银箔纸折叠成的元宝,祭鬼神时焚烧。《红楼梦》第二九回:“{賈珍}退了下來﹐至外邊預備着申表﹑焚錢糧﹑開戲﹐不在話下。”
斗糧-汉语大词典
斗糧
【1】一斗之粮,形容极少的粮食。《三国志·魏志·袁绍传》“乃讓{紹}”{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浮}等到﹐謂{馥}曰:‘{袁本初}軍無斗糧﹐各已離散。’”《汉书·王莽传中》:“臣願得勇敢之士五千人﹐不齎斗糧﹐饑食虜肉﹐渴飲其血﹐可以横行。”《战国策·秦策一》:“不費斗糧﹐未煩一兵﹐未戰一士﹐未絶一弦﹐未折一矢﹐諸侯相親﹐賢於兄弟。”
禄糧-汉语大词典
禄糧
【1】即禄米。《新唐书·百官志一》:“倉部郎中﹑員外郎﹐各一人﹐掌天下庫儲﹐出納租税﹑禄糧﹑倉稟之事。”《三国演义》第九六回:“汝今犯法﹐休得怨吾。汝死之後﹐汝之家小﹐吾按月給與禄糧﹐汝不必挂心。”
盛糧-汉语大词典
盛糧
【1】成粮。指无需加工即可食用的粮食。盛,通“成”。{汉}{王充}《论衡·艺增》:“《武成》言血流浮杵﹐亦太過焉……且{周}{殷}士卒﹐皆齎盛糧﹐無杵臼之事﹐安得杵而浮之?”
鹽糧-汉语大词典
鹽糧
【1】供应制盐民户的粮食。{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兵制一》:“其後軍伍銷耗﹐耕者無人﹐則屯糧不足;增以客兵﹐坐食者衆﹐則屯糧不足﹐於是益之以民糧﹐又益之以鹽糧﹐又益之以京運﹐而衛所之制始破壞矣。”
秋糧-汉语大词典
秋糧
【1】旧时官府秋季所征收的田赋。《明史·食货志二》:“租曰夏税﹐曰秋糧﹐凡二等。夏税無過八月﹐秋糧無過明年二月。”
秔糧-汉语大词典
秔糧
【1】粳稻。{南朝} {梁}{沈约}《答陶华阳书》:“若秔糧未播﹐殺事難息。”
租糧-汉语大词典
租糧
【1】旧时交纳给官府或地主的租谷。《後汉书·赵岐传》:“{承}即表遣{岐}使{荆州}﹐督租糧。”《中国歌谣资料·穷人叹》:“仔又病呀妻又黄﹐田主来了要租粮。”
程糧-汉语大词典
程糧
【1】旅途所需的粮食。《新唐书·百官志一》:“西南蕃使還者﹐給入海程糧;西北諸蕃﹐則給度磧程糧。”《新唐书·李绅传》:“{元藻}({崔元藻})言{湘}({吴湘})盗用程糧錢有狀﹐娶部人女不實。”
税糧-汉语大词典
税糧
【1】{元}{明}两代征收米﹑麦等实物的赋税。《元史·食货志一》:“{成宗}{大德}六年﹐申明税糧條例﹐復定{上都}﹑{河間}輸納之期。”《明史·食货志一》:“凡質賣田土﹐備書税糧科則﹐官爲籍記之。”《明史·食货志一》:“{洪武}九年﹐天下税糧﹐令民以銀﹑鈔﹑錢﹑絹代輸。”
稟糧-汉语大词典
稟糧
【1】供给粮食。《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四年》:“{虞}不能制﹐乃遣驛使奉章陳其暴掠之罪﹐{瓚}亦上{虞}稟糧不周。”
種糧-汉语大词典
種糧
【1】谷类的种子。《後汉书·顺帝纪》:“二年春二月甲申﹐詔以{吴郡}﹑{會稽}飢荒﹐貸人種糧。”{唐}{刘禹锡}《代论废楚州营田表》:“刈穫所收﹐無裨於國用;種糧每闕﹐常假於供司。”{钱钧}《“无人区”升起了炊烟》:“最后﹐连拌在粪里准备播种的种粮﹐也被‘随洗随征’了。”
白糧-汉语大词典
白糧
亦作“[白粮]”【1】{明}{清}时在{江}南五府所征供宫廷和京师官员用的漕粮。{明}{徐渭}《送某公迁南户部》诗:“積水游魚中庫板﹐白粮紅粟里人艭。”《明史·食货志三》:“漕糧之外﹐{蘇}﹑{松}﹑{常}﹑{嘉}﹑{湖}五府﹐輸運内府白熟粳糯米十七萬四十餘石﹐内折色八千餘石……令民運﹐謂之白糧船。自長運法行﹐糧皆軍運﹐而白糧民運如故。”{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三:“歲漕五等……曰白糧。分入{京}{通}倉﹐供内府光禄寺﹐以待王公百官各國貢使廪餼之用。”
百日糧-汉语大词典
百日糧
【1】一种成熟较早的粟。{元}{王祯}《农书》卷七:“愚按粟之爲名不一﹐或因姓氏﹐或因形似﹐隨義賦名﹐是故早則有高居黄﹑百日糧之類﹐晩則有鴟脚穀﹑雁頭青之類﹐其餘名字不可徧數。”{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穀二·粟》:“種類凡數十﹐有青﹑赤﹑黄﹑白﹑黑諸色﹐或因姓名地名﹐或因形似時令﹐隨義賦名﹐故早則有趕麥黄﹑百日糧之類﹐中則有八月黄﹑老軍頭之類﹐晩則有鴈頭青﹑寒露粟之類。”
耗糧-汉语大词典
耗糧
【1】犹耗羡。《宋史·高宗纪八》:“戒州縣加收耗糧。”
籯糧-汉语大词典
籯糧
【1】裹粮。出行时身带口粮。{清}{唐孙华}《南巡扈跸诗为宋药洲太史赋》:“西征昔歲動鑾輿﹐躍馬籯糧請隨從。”
舂糧-汉语大词典
舂糧
【1】《庄子·逍遥游》:“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原指隔宿捣米备粮。后也以“舂糧”作百里的代称。{宋}{苏轼}《王郑州挽词》:“那知聚散舂糧外﹐便有悲歡過隙中!”
裹糧-汉语大词典
裹糧
【1】见“裹餱糧”。
裹餱糧-汉语大词典
裹餱糧
【1】谓携带熟食干粮, 以备出征或远行。语出《诗·大雅·公刘》:“迺裹餱糧, 于橐于囊。”{朱熹}集传:“餱,食。糧,糗也。”{晋}{干宝}《晋纪总论》:“至于{公劉}遭{狄}人之亂﹐去{邰}之{豳}﹐身服厥勞。故其《詩》曰:‘乃裹餱糧﹐于橐于囊。’‘陟則在巘﹐復降在原﹐以處其民。’以至于{太王}爲{戎}{翟}所逼﹐而不忍百姓之命﹐杖策而去之。”{清}{王昶}《郭舟山庙碑》:“裹餱糧兮争先後﹐妖星吐芒兮晝緯於天。”亦省作“[裹餱]”﹑“[裹糧]”。{晋}{刘琨}《答卢谌》诗:“裹糧攜弱﹐匍匐星奔。”{宋}{崔伯易}《感山赋》:“南方諸山﹐非復昔時﹐材不愛而木不蕃﹐畋不時而獸不滋﹐迨有千里不毛﹐裹餱莫支﹐是天地陰陽晝夜長養﹐猶不能以充其欲。”{元}{虞集}《橐驼图赞》:“裹餱啓行﹐致祚八百﹐史臣作雅﹐稽古允若。”{康有为}《大同书》辛部:“太平世地地相同﹐地地平等﹐不待裹糧遠學焉。”
裹糧坐甲-汉语大词典
裹糧坐甲
【1】携带干粮, 披甲而坐。形容全副武装, 准备迎战。语出《左传·文公十二年》:“十二月戊午, {秦}軍掩{晉}上軍。{趙穿}追之, 不及。反, 怒曰:‘裹糧坐甲, 固敵是求。敵至不擊, 將何俟焉?’”《周书·文帝纪上》:“鋭師百萬﹐彀騎千羣﹐裹糧坐甲﹐唯敵是俟。”{清}{陆黻恩}《读秋水斋诗·拟工部诸将》之二:“裹糧坐甲成何事﹐誰爲{臨淮}恕逗留。”
義糧-汉语大词典
義糧
【1】旧时施舍贫民的粮食。{清}{冯桂芬}《武进盛氏义庄记》:“先是中議公昆季始創議設義學﹑給義糧﹑置義冢﹐未成而没。”
米糧-汉语大词典
米糧
【1】粮食。《三国志·魏志·高句丽传》:“其國中大家不佃作﹐坐食者萬餘口﹐下户遠擔米糧魚鹽供給之。”{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三章:“你苦苦干活﹐收成还是有钱人家的﹐你却分不到半粒米粮。”
米糧川-汉语大词典
米糧川
【1】盛产米粮的平川地带。《中国歌谣资料·湖北民歌·霹雷一响晴了天》:“{洪湖}的鱼哟捞不完﹐{洪湖}的田地是米粮川。”
粗糧-汉语大词典
粗糧
【1】一般指大米和面粉以外的粮食,如玉米﹑高粱﹑小米等。与“细粮”相对。
粳糧-汉语大词典
粳糧
【1】泛指米粮。{晋}{陶潜}《杂诗》之八:“豈期過滿腹﹐但願飽粳糧。”{南朝} {宋}{谢灵运}《庐山慧远法师诔》:“粳糧雖御﹐■爲萇楚。”
糇糧-汉语大词典
糇糧
【1】干粮; 食粮。《尸子》卷下:“乃遣使巡國中﹐求百姓賓客之無居宿﹑絶糇糧者賑之。”《晋书·李寿载记》:“{壽}大悦﹐乃大修船艦﹐嚴兵繕甲﹐吏卒皆備糇糧。”《新唐书·循吏传·陈君宾》:“去年{關内}六州穀不登﹐糇糧少﹐令析民房逐食。”
糗糧-汉语大词典
糗糧
【1】干粮。《书·费誓》:“峙乃糗糧﹐無敢不逮。”{孔}传:“皆當儲峙汝糗糒之糧﹐使足食。”《吕氏春秋·悔过》:“惟恐士卒罷弊與糗糧匱乏。”{唐}{柳宗元}《兴洲江运记》:“糗糧﹑芻藁﹐填谷委山。”《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景》:“{淮}人大悦﹐皆負糗糧﹐以送{周}師。”
糧-汉语大词典
糧
“[粮]”的繁体字。《廣韻》吕張切,平陽,來。【1】谷类食物的总称。亦指出行所携食粮。《诗·大雅·公刘》:“迺裹餱糧, 于橐于囊。”《庄子·逍遥游》:“適百里者, 宿舂糧; 適千里者, 三月聚糧。”{唐}{韩愈}《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诗:“犬雞斷四聽, 糧絶誰與謀。”【2】指田赋。《宋史·高宗纪八》:“庚戌, 以{四川}經﹑總﹑制及{田晟}錢糧錢共百三十四萬緡充增招軍校費。”《明史·食货志二》:“丁有役, 田有租。租曰夏税, 曰秋糧, 凡二等。”{清}{郁植}《观灯行》:“賣男鬻舍僅供糧, 那有餘錢更行樂! ”
糧行-汉语大词典
糧行
【1】经营粮食批发业务的商行。
糧草-汉语大词典
糧草
【1】军用的粮食与草料。《宋史·食货志三》:“即今所在糧草盡乏﹐漕臣計無所出﹐文移指空而已。”《三国演义》第三十回:“却説{曹操}守{官渡}﹐自八月起﹐至九月終﹐軍力漸乏﹐糧草不繼。”{老舍}《四世同堂》二三:“军队的活动﹐不能只仗着几个命令;军队需要粮草﹑服装﹑运输工具﹐和怎样以最少的士兵取得最大的胜利。”
糧運-汉语大词典
糧運
【1】粮食的运送。《後汉书·来歙传》:“帝然之。於是大轉糧運。”《南史·胡颖传》:“{武帝}進軍頓{西昌}﹐以{穎}爲{巴丘}令﹐鎮{大臯}﹐督糧運。”【2】指运粮的道路。《晋书·文帝纪》:“{泰山}太守{胡烈}以奇兵{都陸}﹐焚其糧運。”《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四年》:“丁巳﹐{秦王}{世民}遣{王君廓}將輕騎千餘﹐抄其糧運﹐又破之﹐獲其大將軍{張青特}。”
糧械-汉语大词典
糧械
【1】军粮器械。《新唐书·房玄龄传》:“凡糧械飛輸﹐軍伍行留﹐悉裁總之。”{清}{魏源}《圣武记》卷六:“復連破三壘﹐而十二壘之賊皆宵遁。大獲糧械﹐軍聲大振。”
糧斛院-汉语大词典
糧斛院
【1】{五代}时官署名。其职掌类似于{宋}代的粮料院。{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七:“{五代}有樞密院﹑鹽鐵院﹑糧斛院等﹐品秩亦不甚高。”
糧料院-汉语大词典
糧料院
【1】官署名。{宋}初以武臣为都粮料使, 后改以文臣主其事。有诸司粮料院及诸军粮料院之别, 分掌官俸及军饷。南渡后, 设有分差各处的粮料院。{宋}{高承}《事物纪原·库务职局·粮料院》:“國初承舊制﹐有糧料院使。《會要》曰:{太平興國}五年正月﹐分糧料諸司﹑馬﹑步軍爲三院。{雍熙}四年四月﹐改用使臣勾當﹐{端拱}二年改以京朝官主之。{神宗}{元豐}末併馬﹑步軍爲諸軍﹐與諸司爲二院。”{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七:“本朝樞密本兵﹑禮二府﹐又有學士院﹑舍人院爲兩制﹐下則糧料﹑審計﹑進奏﹑官告﹑登聞﹑檢鼓﹐是爲六院。”
糧石-汉语大词典
糧石
【1】指粮食。以石计量, 故称。{明}{沈榜}《宛署杂记·圣谕》:“九月﹐説與百姓每﹐秋成後須要積蓄多餘糧石﹐以備荒歉。”《清会典事例·户部·积储》:“凡旗倉額儲倉糧﹐每年出陳易新﹐將額儲變色糧石﹐照時價減銀平。”
糧食-汉语大词典
糧食
【1】古时行道曰粮,止居曰食。后亦通称供食用的谷类﹑豆类和薯类等原粮和成品粮。《周礼·地官·廪人》:“凡邦有會同師役之事﹐則治其糧與其食。”{郑玄}注:“行道糧﹐謂糒也;止居曰食﹐謂米也。”《左传·襄公八年》:“{楚}師遼遠﹐糧食將盡。”《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袁紹}〕土地雖廣﹐糧食雖豐﹐適足以爲吾奉也。”《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内中單表{西洞庭}有個富家﹐姓{高}名{贊}﹐少年慣走{湖}{廣}﹐販賣糧食。”{魏巍}《在风雪里》:“我是来给你们筹备粮食的。”
糧料-汉语大词典
糧料
【1】{唐宋}官员的廪禄给养。料, 俸禄以外的另加物品。{唐}{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請量閒劇留官吏於倉場﹐勾當要害守捉;少置人數﹐優恤糧料﹐嚴加把捉。”
糧饟-汉语大词典
糧饟
【1】见“糧餉”。
糧子-汉语大词典
糧子
【1】旧时称当兵的人。{沈从文}《失业》:“粮子上人全是抢匪﹑强盗﹑挨刀砍的﹑枪打的!”{艾芜}《意外》:“你好蠢啰﹐眼见是粮子﹐你都不认得?”{周立波}《参军这一天》:“[{林桂生}]‘你几时看到么子粮子?’[{桂生娘}]‘解放以前﹐你们还小。’”
糧長-汉语大词典
糧長
【1】{明}{清}所设征收﹑解运所在粮区田粮的人员。由粮区内大户充当。《明史·食货志二》:“里甲催徵﹐糧户上納﹐糧長收解﹐州縣監收。”{清}{顾炎武}《日知录·乡亭之职》:“{明}初以大户爲糧長﹐掌其鄉之賦税﹐多或至十餘萬石﹐運糧至京。”{吴晗}《朱元璋传》第五章:“又以地主为粮长﹐以为地方官都是外地人﹐不熟悉本地情况。”
糧重-汉语大词典
糧重
【1】粮食辎重。《史记·匈奴列传》:“〔{漢}〕乃粟馬發十萬騎﹐私負從馬凡十四萬匹﹐糧重不與焉。”
糧餉-汉语大词典
糧餉
亦作“[糧饟]”【1】军队中发给官兵的口粮和钱。《史记·太史公自序》:“{楚}{漢}相距{鞏}{洛}﹐而{韓信}爲填{潁川}﹐{盧綰}絶{籍}糧餉。”《汉书·食货志上》:“男子疾耕不足糧饟﹐女子紡績不足衣服。”{颜师古}注:“饟﹐古餉字也。”《新五代史·唐臣传·郭崇韬》:“且{唐}未失{德勝}時﹐四方商賈﹐征輸必集﹐薪芻糧餉﹐其積如山。”《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目今兵興之際﹐糧餉未充﹐暫開納粟入監之例。”{李大钊}《被裁的兵士》:“国家的粮饷也弄空了。”
糧票-汉语大词典
糧票
【1】购买粮食和粮食制品的票证。{叶圣陶}《涿鹿的劈山大渠》:“勘察渠线的测量队在去年十二月间出发﹐{郭全举}闻讯﹐带着粮票和盘费﹐自动地给测量队带路。”【2】旧时政府征收钱粮的通知单。{沙汀}《丁跛公》:“但一眨眼﹐提前预征的粮票又下来了。”
糧臺-汉语大词典
糧臺
【1】{清}代行军时沿途所设经理军粮的机构。《清会典事例·户部·厘税》:“又設立{江}北釐捐﹐歸大營糧臺經理。”{清}{魏源}《圣武记》卷六:“我軍尚分七營﹐距{宛頂}糧臺二百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先是有兩個人﹐都是縣丞班子﹐向來都是辦糧臺差事的。”
糧秣-汉语大词典
糧秣
【1】军用的粮食和饲料。{丁玲}《粮秣主任》:“我不只是个羊倌﹐而且我还是个粮秣主任。”{李瑛}《通往前沿的路》诗:“呵﹐伪装网下是什么--﹐粮秣﹐弹药﹐当然还有人民的叮嘱!”
糧罌-汉语大词典
糧罌
亦作“[糧甖]”【1】盛粮的陶器。大肚小口, 古代墓葬用为明器。{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终制》:“吾當松棺二寸﹐衣帽已外﹐一不得自隨﹐牀上唯施七星板;至如蠟弩牙﹑玉豚﹑錫人之屬﹐並須停省﹐糧甖明器﹐故不得營﹐碑誌旒旐﹐彌在言外。”{宋}{高承}《事物纪原·吉凶典制·粮罂》:“今喪家棺斂﹐柩中必置糧罌者……《禮·檀弓》曰:重﹐生道也。《三禮圖》曰:重起于{商}代﹐以飯含餘粥以鬲盛之﹐名曰重。設之於庭﹐恐神依之以食。今之糧罌﹐即古重之遺意也。”
糧饋-汉语大词典
糧饋
亦作“[糧餽]”【1】粮食给养。《汉书·伍被传》:“男子疾耕不足於糧餽﹐女子紡績不足於蓋形。”{颜师古}注:“餽亦饋字也。”《後汉书·坚鐔传》:“一年間道路隔塞﹐糧饋不至。{鐔}食蔬菜﹐與士卒共勞苦。”{唐}{朱敬则}《论刑狱表》:“糧饋已窮﹐智勇俱困。”
糧棧-汉语大词典
糧棧
【1】经营批发业务的粮店。【2】存放粮食的货栈。
糧甖-汉语大词典
糧甖
【1】见“糧罌”。
糧仗-汉语大词典
糧仗
【1】军粮和兵器。《魏书·费穆传》:“久之﹐援軍不至﹐兼行路阻塞﹐糧仗俱盡。”《魏书·卢昶传》:“必須簡將增兵﹐加益糧仗﹐與之亢擬。”{宋}{叶適}《故礼部尚书黄公墓志铭》:“公戍{定遠}﹐扼賊西路﹐給{淮}南鹽司糧仗﹐募士鏖擊。”
糧食作物-汉语大词典
糧食作物
【1】稻﹑麦和杂粮作物的统称。
糧斛-汉语大词典
糧斛
【1】粮食。以斛计量, 故称。{宋}{岳飞}《画守襄阳等郡札略》:“且以正兵六萬爲固守之計﹐就撥{江西}﹑{湖南}糧斛。”{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河道》:“東北曰{五丈河}﹐來自{濟}{鄆}﹐般挽{京東路}糧斛入京城﹐自{新曹門}北入京。”
糧涂-汉语大词典
糧涂
【1】粮道。涂, 通“途”。{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擒庞涓》:“吾攻{平陵}﹐南有{宋}﹐北有{衛}﹐當涂有{市丘}﹐是吾糧涂絶也。”
糧户-汉语大词典
糧户
【1】缴纳田赋之民户。《明史·食货志二》:“里甲催徵﹐糧户上納﹐糧長收解﹐州縣監收。糧長不敢多收斛面﹐糧户不敢攙雜水穀糠粃。”【2】方言。地主。《太平天囯歌谣》:“毛竹筍﹐黄又黄﹐農民領袖{李忠王}。種田人見了他賽過親娘﹐糧户見了他像見閻王。”{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六:“{伪满}压迫咱们十四年﹐粮户苦害我们几千年。”{李劼人}《天魔舞》第二章:“何况说起来﹐你还有家当﹐大小总算个粮户。”
糧廩-汉语大词典
糧廩
【1】粮食。《晋书·食货志序》:“帝于是始疑有司盜其糧廩﹐乃親于御前自加臨給﹐饑者皆泣曰:‘今始得耳。’”{宋}{文莹}《玉壶清话》卷十:“時監軍{吴延詔}以爲時平境安﹐當無事之際﹐虚費糧廩﹐亟命撤警。”
糧餽-汉语大词典
糧餽
【1】见“糧饋”。
糧糒-汉语大词典
糧糒
【1】粮食。《新唐书·百官志四下》:“居則習蒐狩﹐有役則申戰守之法﹐器械﹑糧糒﹑軍籍﹑賜予皆專焉。”《宋史·穆衍传》:“時諸郡捕賊兵糧糒無以給﹐遂擅發常平倉。”{清}{黄宗羲}《丹山图咏》序:“猿鳥以爲百姓﹐藥草以當糧糒。”
糧料使-汉语大词典
糧料使
【1】官名。《新五代史·唐臣传·张延朗》:“〔{張延朗}〕事{梁}﹐以租庸吏爲{鄆州}糧料使。”
糧道-汉语大词典
糧道
【1】运粮的道路。《六韬·疾战》:“敵人圍我﹐斷我前後﹐絶我糧道﹐爲之奈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縱奇兵﹐佯敗走﹐而絶其糧道。”《三国演义》第四五回:“我自引一萬馬軍﹐往{聚鐵山}斷{操}糧道。”【2】官名。{明}{清}两代都设督粮道, 督运各省漕粮, 简称“糧道”。《明史·职官志四》:“布政司參政﹑參議分司諸道。督糧道﹐督册道﹐分守道。”《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四回:“他是制臺的親戚﹐自然大家都送錢給他了。有一位{福建}糧道姓{謝}﹐便送了他十兩銀子。”
糧餼-汉语大词典
糧餼
【1】粮食。《北史·李迁哲传》:“由是諸蠻畏威﹐各送糧餼。”《周书·达奚寔传》:“{寔}導之以政﹐{氐}人感悦﹐並從賦税。於是大軍糧餼﹐咸取給焉。”{唐}{沈既济}《任氏传》:“請計給糧餼﹐端居以遲歸。”
糧糗-汉语大词典
糧糗
【1】粮食。《旧唐书·肃宗纪》:“庚子﹐至{烏氏驛}﹐{彭原}太守{李遵}謁見﹐率兵士奉迎﹐仍進衣服糧糗。”{宋}{陈亮}《酌古论·封常清》:“訓練士卒﹐儲糧糗﹐浚溝固壘﹐清野以待之。”{清}{恽敬}《三代因革论六》:“主芻茭之峙有人﹐主糧糗之供有人。”
糧胥-汉语大词典
糧胥
【1】经管钱粮的小吏。{清}{陆继辂}《建阳知县陆费君墓志铭》:“〔某生〕逋課積年﹐糧胥雖屢受杖﹐相戒不以聞。”
糧站-汉语大词典
糧站
【1】调拨﹑管理粮食的机关。{清}{魏源}《圣武记》卷六:“{廣南}距{黎都}﹐又二千里﹐用兵萬人﹐設糧站﹐即需運夫十萬。”【2】今亦指出售粮食的商店。{陆文夫}《不平者》:“{江}南人都是吃大米﹐我们这里都是吃小麦和小米。其实这事儿也好办﹐粮站里可以兑换的。”
糧串-汉语大词典
糧串
【1】官府所发缴纳钱粮的收据。《负曝闲谈》第五回:“那位{鄒老夫子}正架着大眼鏡﹐在那裏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算本年的糧串呢。”
荷糧-汉语大词典
荷糧
【1】旧时苛捐杂税的一种。{高玉宝}《高玉宝》第十一章:“出的荷粮一回比一回重!”
紳糧-汉语大词典
紳糧
【1】绅士和粮户。指地方上有地位有财势的人。{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一:“全街的绅粮们不知道告了多少饶﹐两位青天大老爷才准许专抄{杨三和尚}的家。”{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八章:“老子日后得了地﹐到了{四川}﹐非把那些绅粮大户杀光不可!”
細糧-汉语大词典
細糧
【1】一般指白面与大米等食粮。与粗粮相对而言。我国各地区的细粮, 根据生活习惯, 也有所不同。
絶糧-汉语大词典
絶糧
【1】断绝粮食。{清}{顾炎武}《赠卫处士蒿》诗:“{逢萌}既解冠﹐{范丹}亦絶糧。”{老舍}《四世同堂》三:“{默吟先生}没说有粮﹐也没说没粮﹐而只含混的一笑﹐倒好像即使已经绝粮﹐他也不屑于多去注意。”《论语·卫灵公》:“〔{孔子}〕在{陳}絶糧﹐從者病﹐莫能興。”{汉}{严忌}《哀时命》:“倚躊躇以淹留兮﹐日饑饉而絶糧。”
軍糧-汉语大词典
軍糧
【1】军队的饷粮。《管子·问》:“城粟軍糧﹐其可以行幾何年也。”《三国演义》第一〇一回:“今{孔明}長驅大進﹐必將割{隴西}小麥﹐以資軍糧。”《後汉书·荀彧传》:“{操}保{官度}﹐與{紹}連戰﹐雖勝而軍糧方盡。”
轉糧-汉语大词典
轉糧
【1】运送军粮。《史记·黥布列传》:“深入敵國八九百里﹐欲戰則不得﹐攻城則力不能﹐老弱轉糧千里之外。”
財糧-汉语大词典
財糧
【1】钱粮。《後汉书·卢植传》:“願得將能書生二人﹐共詣東觀﹐就官財糧﹐專心研精。”《孙子·作战》“公家之費﹐破車罷馬”{宋}{梅尧臣}注:“百姓以財糧力役奉軍之費﹐其資十損乎七。”{赵树理}《杨老太爷》:“{铁蛋}也来了信﹐说是已经参加了边区政府﹐做财粮工作﹐并且已经结了婚。”
貲糧-汉语大词典
貲糧
【1】见“貲粮”。
資糧-汉语大词典
資糧
亦作“[資粮]”【1】粮食。泛指钱粮。《左传·僖公四年》:“若出于{陳}{鄭}之間﹐共其資糧屝履﹐其可也。”{杨伯峻}注:“資糧﹐同義連綿詞﹐資亦糧也。”{晋}{刘琨}《扶风歌》:“資糧既之盡﹐薇蕨安可食。”糧﹐一本作“粮”。{郭沫若}《文艺论集续集·孤鸿--致成仿吾的一封信》:“但是研究者自身的生活的保障﹐至低限度的糊口的资粮﹐这求之于国外﹐比在国内是还要困难的了。”【2】按规定发给的米粮。《旧唐书·裴胄传》:“收其資糧﹐分爲月進﹐{胄}至﹐奏其本末﹐罷之。”【3】粮食为人生存之本,故佛教用以比喻善根功德。{南朝} {齐}{萧子良}《净住子净行法门·大忍恶对门》:“是故發大乘者﹐多來此土﹐以救苦爲資糧﹐以拔惱爲要行。”{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上》:“按者亦以死論﹐僧求假七日﹐令持念爲將來資糧﹐{鄭公}哀而許之。”{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实二》:“藏經中有《俱舍論》﹐載頌曰:‘欲往前路無資糧﹐來往中間無所止。’{東萊先生}{吕居仁}臨終詩云:‘病知前路資糧少﹐老覺平生事業非。’蓋用前語。”
賑糧-汉语大词典
賑糧
【1】谓发放救济粮。《太平天囯歌谣传说集·三年好日脚》:“有的地方歉收了﹐太平軍還來賑糧。”
見糧-汉语大词典
見糧
【1】现存的粮食。《汉书·项籍传》:“今歲饑民貧﹐卒食半菽﹐軍無見糧。”{颜师古}注:“無見在之糧。”{唐}{刘禹锡}《送工部萧郎中刑部李郎中并以本官兼中丞分命充京西京北覆粮使》诗:“尊俎成全策﹐京坻閲見糧。”《宋史·岳飞传》:“〔{飛}〕駐軍{鍾村}﹐軍無見糧﹐將士忍饑﹐不敢擾民。”
路糧-汉语大词典
路糧
【1】指旅途中备用的食粮。《魏书·元平原传》:“北州戍卒一千餘人﹐還者皆給路糧。百姓咸稱詠之。”《宋书·孔觊传》:“我在彼三載﹐去官之日﹐不辦有路糧。”{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下:“比麥熟﹐人給路糧遣歸。”
追糧-汉语大词典
追糧
【1】追回发给的廪粮。{明}{沈德符}《野獲编·礼部二·廪生追粮》:“時{山東}提學僉事{薛瑄}﹐疏請凡廩生考斥者﹐俱追糧爲民。”
通糧-汉语大词典
通糧
【1】运送粮食。亦为古代负责运粮之官。《六韬·王翼》:“通糧四人﹐主度飲食﹐備畜積﹐通糧道﹐致五穀﹐令三軍不困乏。”《逸周书·大匡》:“外食不贍﹐開關通糧﹐糧窮不轉﹐孤寡不廢。”
逋糧-汉语大词典
逋糧
【1】拖欠租税。{清}{黄六鸿}《福惠全书·钱穀·总论》:“解給有法﹐而款項之數可清﹐求其欺官侮典盜餉逋糧﹐得乎?”
過糧-汉语大词典
過糧
【1】交纳租粮。{崔八娃}《一把酒壶》:“{郑大头}走上来:‘{老崔}呀﹐女人说话咬断线﹐男人说话一根箭﹐今个过粮吧!’”
道糧-汉语大词典
道糧
【1】道士的生活费用。{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二折:“不想有施主家請我做齋﹐待不去呵﹐恐怕誤了道糧。”《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不要入山修行﹐在家出家﹐朝暮隨伴寡人﹐道糧﹑衣服﹑錢米﹐每月供俸。”【2】路途中所需的食粮。{宋}{王禹偁}《感流亡》诗:“道糧無斗粟﹐路費無百錢。”
遺糧-汉语大词典
遺糧
【1】谓缺少食粮。{晋}{张华}《博物志》卷八:“昔{韓娥}東之{齊}﹐遺糧﹐過{雍門}﹐鬻歌假食而去。”【2】指馀粮。{唐}{杨相如}《陈便宜疏》:“於時天下晏如﹐遺糧在畞﹐盛德洽於人心﹐而祥風遊乎海内矣。”{清}{李鸿章}《同治七年覆杨绍铭书》:“{鹽}﹑{慶}﹑{南}﹑{滄}之間﹐野無遺糧﹐防有重兵﹐當難久擾。”{明}{张瀚}《松窗梦语·三农纪》:“事窮勢迫﹐多作民田出賣﹐遺糧在户﹐倍納不敷﹐多致逃竄﹐攤税之苦﹐負累里甲。”
還糧-汉语大词典
還糧
【1】完粮。{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十》:“今不放收除﹐必要逐區還糧﹐正恐吏胥作弊耳。”
邊糧-汉语大词典
邊糧
【1】边防用粮。《隋书·高祖纪下》:“勑盜邊糧一升已上皆斬﹐並籍没其家。”{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七:“今欲足邊糧﹐其復輸粟之舊制乎?”《旧唐书·张俭传》:“{儉}又廣營屯田﹐歲致穀十萬斛﹐邊糧益饒。”
長糧-汉语大词典
長糧
【1】旧指公家对某种人长期免费予以供应的粮食。{孙中山}《革命成功始得享国民幸福》:“各位将士为国立了大功﹐就可以吃长粮。”{孙中山}《革命成功始得享国民幸福》:“{满}人的小孩子﹐一出世之后﹐便有长粮吃。”
靈糧-汉语大词典
靈糧
【1】精神食粮。{鲁迅}《坟·科学史教篇》:“于是雖奉爲靈糧之聖文﹐亦以供科學之判决。”
雜糧-汉语大词典
雜糧
【1】指米麦以外的粮食。{洪深}《香稻米》第一幕:“我家里都是山地﹐泥土薄﹐一年只能种一回杂粮。”《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六回:“原來鄉下人苦得很﹐種出稻子都賣了﹐自己只吃些雜糧。”{清}{薛福成}《应诏陈言疏》:“八旗兵丁﹐不慣米食﹐往往由牛录章京領米易錢﹐折給兵丁﹐買雜糧充食。”
陳糧-汉语大词典
陳糧
【1】久存的粮食﹐隔年的粮食。{段荃法}《凌红蝶》:“两家都是富裕中农……家里藏着陈粮﹐还故意瞎嚷嚷。”
隔宿糧-汉语大词典
隔宿糧
【1】第二天吃的粮食﹐存粮。{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侠女》:“視其室﹐並無隔宿糧。”
錢糧師爺-汉语大词典
錢糧師爺
【1】见“錢穀師爺”。
錢糧-汉语大词典
錢糧
【1】指田赋。旧时田赋﹐或征收粟帛﹐或折征银钱﹐或二者并征﹐因称。{清}{顾炎武}《钱粮论》上:“今之言賦必曰錢糧。夫錢﹐錢也;糧﹐糧也。”{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六:“{陳恕}爲三司使﹐{真宗}命具中外錢糧大數以聞﹐{恕}諾而不進。”{孙中山}《民生主义》第一讲 :“从前的旧税法﹐只是钱粮和关稅两种。”{郭澄清}《大刀记》第十一章:“大案至此﹐并未了结﹐因为那四十亩地的‘钱粮’还没有个着落。”【2】泛指租税。《红楼梦》第五六回:“那片竹子單交給我﹐一年工夫﹐明年又是一片﹐除了家裏吃的筍﹐一年還可交些錢糧。”【3】钱财和粮食。《水浒传》第四四回:“令{穆春}﹑{朱富}管收山寨錢糧。”【4】指薪水。{老舍}《茶馆》第一幕:“姓{谭}的﹐还有那个{康有为}﹐不是说叫旗兵不关钱粮﹐去自谋生计吗?”{曹禺}《雷雨》第一幕:“反正这孩子混蛋﹐吃人家的钱粮﹐就得受人家的管。”【5】迷信用品。指冥钱。《红楼梦》第八十回:“吉時已到﹐請{寶玉}出去奠酒﹐焚化錢糧﹐散福。”
錢糧檔子-汉语大词典
錢糧檔子
【1】发放薪金﹑口粮的帐目。《红楼梦》第九四回:“也説給帳房兒裏﹐把這一項錢糧檔子銷了。”
關糧-汉语大词典
關糧
【1】领取或发放粮饷。{清}{孔尚任}《桃花扇·哄丁》:“[丑]四季關糧進户部。[副浄]誇富。”{清}{孔尚任}《桃花扇·投辕》:“各回汛地﹐静候關糧。”
餉糧-汉语大词典
餉糧
【1】送军粮。{唐}{韦应物}《采玉行》:“獨婦餉糧還﹐哀哀舍南哭。”
食糧-汉语大词典
食糧
亦作“[食粮]”【1】吃公家发给的粮食。{明}{冯梦龙}《智囊补·上智·迎刃》:“鑄印局額設大使﹑副使各一員﹐食糧儒士二名。”{宋}{岳飞}《奏李兴吴琦转官状》:“本府有番人七千餘人﹐馬五千餘匹﹐食糧軍三千餘人。”【2】吃的粮食﹐如谷物﹑豆类和薯类等。《墨子·鲁问》:“取其狗豕食粮衣裘。”{唐}{元稹}《田家词》:“月月食糧車轆轆﹐一日官軍收海服。”{郭小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诗:“一切生产谷物的地区﹐都为自己的战士和人民准备好了食粮。”【3】比喻其他赖以生存或必不可少的东西。如:青少年需要充足的精神食粮。{王西彦}《古屋》第三部五:“哭泣声愈益增大﹐一个以痛苦为食粮的生命﹐从死亡里苏醒过来了。”
餘糧-汉语大词典
餘糧
【1】指吃和用以外馀下的粮食。{艾芜}《夜归》:“你要是到粮食公司去看看就晓得了﹐你看好多人送馀粮去卖。”《商君书·靳令》:“民有餘糧﹐使民以粟出官爵。官爵必以其力﹐則農不怠。”{元}{王晔}《桃花女》楔子:“耕牛無宿草﹐倉鼠有餘糧。”
餽糧-汉语大词典
餽糧
【1】运送粮食。餽,通“饋”。《史记·平準书》:“中國繕道餽糧﹐遠者三千﹐近者千餘里﹐皆仰給大農。”《汉书·韩信传》:“臣聞千里餽糧﹐士有飢色。”【2】粮饷。{唐}{吕温}《诸葛武侯庙记》:“或曰餽糧不繼﹐則築室反耕有成算矣。”
餱糧-汉语大词典
餱糧
【1】食粮;干粮。{明}{许自昌}《水浒记·慕义》:“宛子城中﹐富積餱糧萬萬。”{三国} {魏}{曹植}《应诏》诗:“雖有餱糧﹐饑不遑食。”{章炳麟}《东夷》诗之一:“隴首餘餱糧﹐道路無拾遺。”《诗·大雅·公刘》:“迺積迺倉﹐迺裹餱糧。”
饋糧-汉语大词典
饋糧
【1】运送军粮。《孙子·作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後汉书·王符传》:“或轉請鄰里﹐饋糧應對。”《三国演义》第九九回:“千里饋糧﹐士有飢色;樵蘇後爨﹐師不宿飽。”
飛糧輓秣-汉语大词典
飛糧輓秣
同“[飛芻輓粟]”【1】《隋书·食货志》:“既而一討{渾}庭﹐三駕{遼}澤﹐天子親伐﹐師兵大舉﹐飛糧輓秣﹐水陸交至。”
飛芻輓糧-汉语大词典
飛芻輓糧
同“[飛芻輓粟]”【1】《明史·伍文定传》:“而{文定}决意進兵﹐一無顧惜。飛芻輓糧﹐縻數十萬。”
馬糧-汉语大词典
馬糧
【1】马料。{清}{刘嗣绾}《官马过》诗:“官減馬糧入官腹﹐年年養馬常苦飢。”【2】指军饷。《歧路灯》第五八回:“〔{虎鎮邦}〕日消月磨﹐把一份祖業﹐漸漸的弄到金盡裘敝地位……不得已喫了標營下左哨一分馬糧。”
黄糧-汉语大词典
黄糧
亦作“[黄粮]”【1】犹皇粮﹐指官家之粮饷。《中国歌谣资料·师长团长嫖姑娘》:“八十八师﹐吃黄粮;七十八师﹐晒太阳;师长团长﹐嫖嫖姑娘。”【2】指黄粱梦。{明}{史叔考}《普天乐·闺情》套曲:“愁邊信渺茫﹐夢裏人來往﹐怎能做一個不醒黄糧﹐和他睡足芙蓉帳。”【3】即黄粱。《天雨花》第十三回:“黄粮白米來熬粥﹐陳酒醇醪製備均。”{唐}{温庭筠}《醉歌》:“{洛陽}{盧仝}稱文房﹐妻子腳秃舂黄糧。”{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回仙》:“{山谷}云:‘……便萬釘寶帶貂蟬﹐富貴欲薰天﹐黄粮炊未熟﹐夢驚殘。’”
鶴糧-汉语大词典
鶴糧
【1】指隐居修道者的口粮。{明}{曹学佺}《戊辰二日夜光堂及来江亭少憩》诗:“鶴糧資拾橡﹐僧菜學燒畬。”{唐}{皮日休}《暇日独处寄鲁望》诗:“園蔬預遣分僧料﹐廩粟先教算鶴糧。”
魚糧-汉语大词典
魚糧
【1】朝菌的异名。{清}{厉荃}《事物异名录·昆虫下·诸虫》:“《正字通》:孳母﹐白露節後生﹐謂之白露蟲。俗呼魚糧。”
齋糧-汉语大词典
齋糧
【1】供僧道用的食粮。{唐}{严维}《送桃岩成上人归本寺》诗:“道具門人捧﹐齋糧谷鳥銜。”{唐}{薛能}《子夜》诗:“此日相逢眉翠盡﹐女真行李齋糧。”《水浒後传》第八回:“你是出家人﹐假化齋糧﹐倘討得個信息﹐却是老大慈悲。”
齎糧藉寇-汉语大词典
齎糧藉寇
【1】语本古谚“齎盜糧,借(或作藉)賊(或作寇)兵”。{清}{夏燮}《中西纪事·天津新议续议 》:“是國家正供之入﹐適足爲齎糧藉寇之資。”
齎盜糧-汉语大词典
齎盜糧
【1】送粮食给盗贼。比喻做危害自己的蠢事。《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故{齊}所以大破者﹐以其伐{楚}而肥{韓}{魏}也。此所謂借賊兵而齎盜糧者也。”{司马贞}索隐:“言爲盜齎糧也。”《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齎盜糧﹐借賊兵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