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歸)是什么意思
归(歸) 还(還)-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
归(歸) 还(還)
[归(歸)guī 还(還)huán]
同 ①回,返回。《诗·小雅·出车》:“执讯获丑,薄言还归。”《孙子兵法·军争》:“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惰:懈怠)《诗·小雅·何人斯》:“尔还而入,我心易也;还而不入,否难知也。”李白《蜀道难》诗:“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②归还。《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汉书·陈平传》:“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使使:派遣使者)《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当奉还土地人民。”
异 【归】 ①使之归,送归。《左传·成公三年》:“晋人归楚公子穀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 ②归属,归附,汇聚。《论语·子张》:“天下之恶皆归焉。”柳宗元《封建论》:“盖以诸侯归殷者三千焉。”(以:因为。殷:商朝) ③结局,归宿,归到一处。《周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若水之归海”。 ④特指女子出嫁。《诗·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之子:这个女子)
【还】 ①特指交纳。杜甫《岁晏行》:“割慈忍爱还租庸。”(租庸:古代交纳布帛的税制) ②通“环”,环绕。《汉书·食货志上》:“还庐树桑”。 ③回答,报应。《老子》:“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其事:指“以兵强天下”)
辨 在“返回”这一意义上,“归”特指回国、回家。如《论语·先进》:“风乎舞雩,咏而归。”(归:回家)《左传·成公三年》:“子归何以报我?”(归:回国)
嫁 适(適) 归(歸)-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
嫁 适(適) 归(歸)
[嫁jià 适(適)shì 归(歸)guī]
同 都指女子出嫁。
异 【嫁】 常指大夫以上家族的女子出嫁,一般家庭的女子嫁于大夫以上家族的也称嫁。属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左传·宣公十五年》:“必嫁是”。《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史记·滑稽列传》:“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
【适】 多用于一般家庭的女子出嫁。也属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孔子家语·本命》:“女子十五许,有适人之道。”欧阳修《江邻几墓志铭》:“女三人,长适秘书丞钱衮,余尚幼。”(秘书丞:官名)
【归】 表示出嫁,一般用作不及物动词,不带宾语。《诗·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之子:这个女子)杜甫《新婚别》:“生女有所归”。
注 后世在女子出嫁的意义上只用“嫁”,不再用“归”、“适”。
一命歸西-汉语大词典
一命歸西
【1】见“一命歸陰”。
一命歸陰-汉语大词典
一命歸陰
【1】指死亡。《荡寇志》第九九回:“{蘭生}一銅人横掃過去﹐打着{穆春}腰肋﹐一命歸陰。”亦作“[一命歸西]”。{老舍}《四世同堂》二六:“不留神?好﹐噗哧一下儿﹐我不就一命归西了吗!”
一心同歸-汉语大词典
一心同歸
【1】齐心趋向同一目的。《淮南子·泰族训》:“上唱而民和﹐上動而下隨﹐四海之内﹐一心同歸。”
一歸-汉语大词典
一歸
【1】归来或往来一次。《吕氏春秋·报更》:“寡人之國小﹐不足以留客﹐雖游﹐然豈必遇哉?客或不遇﹐請爲寡人而一歸也。”《新唐书·何蕃传》:“事父母孝﹐學太學﹐歲一歸。”{唐}{刘沧}《赠颛顼山人》诗:“{洛陽}紫陌幾曾醉﹐{少室}白雲時一歸。”【2】犹言同归。《文选·陆机<演连珠>》:“臣聞性之所期﹐貴賤同量;理之所極﹐卑高一歸。”{李善}注:“言物雖貴賤殊流﹐高卑異級﹐至其極也﹐殊塗共歸。”{晋}{郭璞}《山海经图赞·誉石》:“譽石殺鼠﹐蠶食而肥﹐物性雖反﹐齊之一歸。”【3】谓逝去。{唐}{徐夤}《鹤诗》:“閬苑瑶臺歲月長﹐一歸華表好增傷。”{宋}{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诗:“青蓋一歸無覓處﹐只留雙檜待昇平。”【4】珠算上单位除法练习之一。参见“[歸除]”。
三不歸-汉语大词典
三不歸
【1】三种乐而忘归的现象。《管子·轻重丁》:“男女相好﹐往來之市者﹐罷市﹐相睹樹下﹐談語終日不歸;男女當壯﹐扶輦推輿﹐相睹樹下﹐歡笑超距﹐終日不歸;父兄相睹樹下﹐論議玄語﹐終日不歸。是以田不發﹐五穀不播﹐麻桑不種﹐蠒縷不治。内嚴一家而三不歸﹐則帛布絲纊之賈﹐安得ㄥQ?”后因称流连忘返为“三不歸”。{元}{王仲元}《粉蝶儿·集曲名题秋怨》套曲:“我每夜伴穿窗月影低﹐好也羅你快活三不歸。”【2】无着落;没办法。{元}{关汉卿}《拜月亭》第二折:“干戈動地來﹐横禍事從天降。爺娘三不歸﹐家國一時亡。”{元}{孙季昌}《粉蝶儿·怨别》套曲:“别離了數載餘﹐淹留的我三不歸。”《金瓶梅词话》第十四回:“到明日﹐没的把這些東西兒吃人暗算奪了去﹐抗閃得奴三不歸。”
三歸-汉语大词典
三歸
【1】娶三姓女子。《论语·八佾》:“{管氏}有三歸。”{何晏}集解引{包咸}曰:“三歸,娶三姓女也。婦人謂嫁曰歸。”《汉书·地理志下》:“〔{管仲}〕身在陪臣而取三歸。”{颜师古}注:“三歸,三姓之女。”{宋}{苏轼}《东坡志林·七德八戒》:“{管仲}之相{桓公}也……使家有三歸之病,而國有六嬖之禍,故{桓公}不王,而{孔子}小之。”按,关于“三歸”的解释尚有数说:(1)三处家庭。{俞樾}《群经平议·论语一》:“所謂三歸者,即從{管仲}言,謂{管仲}自朝而歸,其家有三處也。”(2)地名。指{管仲}之采邑。《晏子春秋·内杂下二八》:“昔先君{桓公},有{管仲}恤勞{齊瞕,身老,賞之以{三歸},澤及子孫。”{章炳麟}《封建考》:“{管仲}讓不忘上,而家有{三歸}反坫。案《春秋》書‘城{小穀}’,文不係{齊},則{管氏}亦比關内侯也。”【2】(3)台名。{汉}{刘向}《说苑·善说》:“{管仲}故築{三歸}之臺,以自傷於民。”{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论语》:“《説苑》:‘{管仲}築{三歸}之臺,以自傷於民。’〔{朱熹}〕《集註》取之。”(4)指按常例缴纳给公家的市租。{清}{郭嵩焘}《释三归》:“此蓋《管子》九府輕重之法,穘N《管子》書求之。《山至數》篇曰:‘則民之三有歸於上矣。’三歸之名,實本於此。是所謂三歸者,市租之常例之歸之公者也。”【3】亦作“[三皈]”。佛教语。指皈依佛﹑法﹑僧三宝。即以佛为师,以法为药,以僧为友。{晋}{法显}《佛国记》:“{彌勒}出世﹐初轉法輪時﹐先度{釋迦}遺法弟子﹑出家人及受三歸五戒齋法供養三寶者。”《魏书·释老志》:“其始修心﹐則依佛﹑法﹑僧﹐謂之三歸﹐若君子之三畏也。”{明}{高濂}《玉簪记·投庵》:“但願你受着五戒三皈﹐説甚麽琛縭金翠。”{唐}{高宗}《谒慈恩寺题奘法师房》诗:“蕭然登十地﹐自得會三歸。”
于歸-汉语大词典
于歸
【1】出嫁。《诗·周南·桃夭》:“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朱熹}集传:“婦人謂嫁曰歸。”{马瑞辰}通释:“《爾雅》:‘于﹐曰也。’曰讀若聿﹐聿﹑于一聲之轉。‘之子于歸’﹐正與‘黄鳥于飛’﹑‘之子于征’爲一類。于飛﹐聿飛也;于征﹐聿征也;于歸﹐亦聿歸也。又與《東山》詩‘我東曰歸’《采薇》詩‘曰歸曰歸’同義﹐曰亦聿也。于﹑曰﹑聿﹐皆詞也。”{明}{孙仁孺}《东郭记·一妾》:“在閨中雙雙聚首﹐怕于歸不能相守。”{清}{李渔}《蜃中楼·双订》:“他日于歸﹐不知嫁着甚麽男子﹐好生愁悶。”{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二幕:“我记得你还有一位令姐﹐怕已经于归了吧?”
不如歸-汉语大词典
不如歸
【1】见“不如歸去”。
不如歸去-汉语大词典
不如歸去
【1】古人以为杜鹃啼声酷似人言“不如歸去”,因用为催人归家之词。《蜀王本纪》:“{蜀望帝}淫其臣{鱉靈}之妻﹐乃禪位而逃﹐時此鳥適鳴﹐故{蜀}人以杜鵑鳴爲悲{望帝}﹐其鳴爲不如歸去云。”{宋}{梅尧臣}《杜鹃》诗:“{蜀帝}何年魄﹐千春化杜鵑;不如歸去語﹐亦自古來傳。”亦省作“[不如歸]”。{宋}{范仲淹}《越上闻子规》诗:“春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宋}{陈瓘}《满庭芳》词:“春鵑語﹐從來勸我﹐長道不如歸。”
不歸-汉语大词典
不歸
【1】不返家。《诗·豳风·东山》:“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清}{蒲松龄}《司文郎》:“又聞次年再行鄉試﹐遂不歸﹐止而受教。”【2】不归还。{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盗户》:“詎惡久假不歸﹐霸爲己有。”
不歸事-汉语大词典
不歸事
【1】犹言不致仕,不辞官。《新唐书·柳公权传》:“{大中}十三年﹐天子元會﹐{公權}稍耄忘﹐先羣臣稱賀﹐占奏忽謬﹐御史劾之﹐奪一季俸﹐議者恨其不歸事。”
川歸-汉语大词典
川歸
【1】谓如百川归海般地汇集一处。{宋}{范仲淹}《明堂赋》:“冕紱兮霞集﹐玉帛兮川歸。”
久歸道山-汉语大词典
久歸道山
【1】早已去世。道山,传说中的仙山。旧时称人死为归道山。《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不想今日之下﹐他老人家久歸道山﹐還來默佑這個小子﹐叫人怎的不感極而泣!”
久假不歸-汉语大词典
久假不歸
【1】比喻迷途不返。《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你我若不早爲之計﹐及至他久假不歸﹐有個一差二錯﹐那時就難保不被公婆道出個不字來﹐責備你我幾句。”【2】长期借用不还。{宋}{王明清}《挥麈後录》卷七:“煨燼之餘﹐所存不多﹐諸姪輩不能謹守﹐又爲親戚盗去﹐或他人久假不歸。”《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歸﹐惡知其非有也。”《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商功父}正氣的人﹐不是要存私﹐却也只趁着興頭﹐自做自主﹐像心像意﹐那裏分别是你的我的﹐久假不歸﹐連{功父}也忘其所以。”
了歸-汉语大词典
了歸
【1】犹言解散休息。《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若打得活的歸去﹐到府中一人賞銀三兩﹐喫幾盃酒了歸。若打得死的﹐一人賞銀一兩﹐也喫幾盃酒了歸。”
九歸-汉语大词典
九歸
【1】珠算中用一到九的九个“个位数”为除数的除法。《算法统宗·九归歌》:“九歸隨身下﹐逢九進一十。”亦借指珠算。《中国谚语资料·一般谚语》:“九歸学透透﹐讨钱沿路哭。”
九九歸原-汉语大词典
九九歸原
【1】犹言归根到底。{秦兆阳}《回答》:“我这个糟老头子捡点破烂﹐虽说有点霸道﹐九九归一﹐也是生活逼的。”{郁达夫}《采石矶》:“九九归原﹐他们的目的﹐总不外乎一个翰林学士的衔头。”亦作“[九九歸一]”。
九九歸一-汉语大词典
九九歸一
【1】见“九九歸原”。
歸養-汉语大词典
歸養
【1】请求辞职回家奉养父母。{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九:“{梁文莊}公之兄{啓心}﹐字{守存}﹐入翰林後﹐即歸養。”
歸-汉语大词典
歸
【1】请求交给。《魏书·卢昶传》:“負辱朝命﹐罪宜萬死﹐歸司寇﹐伏聽斧鉞。”【2】请求辞职回乡。《三国志·蜀志·张翼传》“高祖父司空{浩}﹐曾祖父{廣陵}太守{綱}﹐皆有名迹”{裴松之}注引《续汉书》:“{嬰}曰:‘歸故業﹐不願以穢名汙明時也。’”{宋}{陆游}《答胡吉州启》:“伏以累疏歸﹐既拜賜骸之命。”{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一:“國初乙酉{江}南解元{張湘曉}{九徵}﹐視學{河南}歸。”{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歸優詔許﹐遇我宿心親。”
予歸-汉语大词典
予歸
【1】准予辞官回家。{明}{吕坤}《大明嘉议大夫刑部左侍郎新吾吕君墓志铭》:“君不辨﹐引疾骸。上不加譴怒﹐以調理予歸。”
千歲鶴歸-汉语大词典
千歲鶴歸
【1】{晋}{陶潜}《搜神後记》卷一:“{丁令威},本{遼東}人,學道于{靈虚山}。後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纍纍。’遂高上冲天。”后以“千歲鶴歸”指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唐}{杜牧}《八月十二日题句四韵》:“千歲鶴歸猶有恨﹐一年人住豈無情。”
原璧歸趙-汉语大词典
原璧歸趙
【1】用{蔺相如}完璧歸{趙}的典故。谓原物归还,并无损失。《冷眼观》第十八回:“〔你〕敢是有甚麽方法﹐能把那位客人失去的四百番花邊﹐原璧歸趙麽?”详见“完璧歸趙”。
匯歸-汉语大词典
匯歸
【1】汇集归向(之处)。{姚华}《曲海一勺·骈史上》:“哀樂之感﹐乃人情之匯歸﹐文章之原本﹐非一體之獨煬﹐豈曲家之專美?”
全璧歸趙-汉语大词典
全璧歸趙
同“[完璧歸趙]”【1】{南朝} {梁}{王僧孺}《与何炯书》:“非有奇才絶學﹐雄略高謀﹐吐一言可以匡俗振民﹐動一議可以固邦興國﹐全璧歸{趙}﹐飛矢救{燕}……非吾曹之所能及已。”
全受全歸-汉语大词典
全受全歸
【1】语出《礼记·祭义》:“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可謂孝矣。不虧其體,不辱其身,可謂全矣。”封建礼教认为人的形体来自父母,应当以完全无亏的身体,还之父母。{太平天囯}{洪仁玕}《英杰归真》:“祗聞古有孝子{曾參}﹐全受全歸﹐髮膚無有毁傷者。”{胡適}《读<吕氏春秋>一》:“孝的宗教教人尊重父母的遗体﹐要人全受全歸﹐要人不敢毁伤身体发肤﹐要人不敢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这里也有一种全生贵己的意思。”
全歸-汉语大词典
全歸
【1】谓保身而得善名以终。语出《礼记·祭义》:“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可謂孝矣。不虧其體,不辱其身,可謂全矣。”{胡適}《<三侠五义>序》:“向来小说家最爱教他的英雄福寿全归。”{唐}{元结}《夏侯岳州表》:“公既壽而貴﹐保家全歸。”
休牛歸馬-汉语大词典
休牛歸馬
亦作“[休牛散馬]”【1】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语本《书·武成》:“乃偃武修文,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宋}{卢多逊}《新修周武王庙碑》:“豈直休牛歸馬﹐但美於偃兵﹐保大定功﹐空歌於成德者哉!”《隋书·薛道衡传》:“於是八荒無外﹐九服大同﹐四海爲家﹐萬里爲宅。乃休牛散馬﹐偃武修文。”
休歸-汉语大词典
休歸
【1】致仕,退休。《三国志·魏志·王脩传》:“{融}每有難﹐{脩}雖休歸在家﹐無不至。”《庄子·徐无鬼》:“{舜}舉乎童土之地﹐年齒長矣﹐聰明衰矣﹐而不得休歸﹐所謂卷婁者也。”
來歸-汉语大词典
來歸
【1】前来馈送。歸,通“饋”。《左传·隐公八年》:“三月﹐{鄭伯}使{宛}來歸{祊}﹐不祀{泰山}也。”《左传·隐公元年》:“秋七月﹐天王使宰{咺}來歸{惠公}{仲子}之賵。”{孔颖达}疏:“賵者﹐助喪之物。”
來歸-汉语大词典
來歸
【1】回来;归来。{明}{冯梦龙}《智囊补·闺智·屈原姊》:“{屈原}既放逐﹐其姊聞之﹐亦來歸。”{南唐}{冯延巳}《采桑子》词:“玉堂香煖珠簾捲﹐雙燕來歸﹐君約佳期﹐肯信韶華得幾時?”《诗·小雅·六月》:“{吉甫}燕喜﹐既多受祉。來歸自{鎬}﹐我行永久。”{朱熹}集传:“多受福祉﹐蓋以其歸自{鎬}而行永久也。”【2】谓已嫁之女为夫家所弃而返母家。《左传·庄公二十七》:“凡諸侯之女﹐歸寧曰來﹐出曰來歸。”{杜预}注:“歸﹐不反之辭。”{孔颖达}疏:“見絶而出﹐則以來歸爲辭﹐來而不反也。”【3】归顺,归附。{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方今聖人御世﹐萬國來歸﹐車書一統之朝﹐此等制度自應潛革。”《水经注·青衣水》引《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年﹐{瑕}陽人自{秦}道{岷山}{青衣水}來歸。”{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如此等类的话﹐逐渐引起敌军士兵和无出路的下级官长对我们注意﹐自拔来归的将日益增多﹐红军扩充﹐又是一条来路。”
依歸-汉语大词典
依歸
【1】目的;宗旨。{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罗台山》:“{臺山}之學﹐以九容爲規矩﹐以九思爲主縡﹐以有物必有則爲依歸。”{邹韬奋}《抗战以来·开场白》:“记者执笔写本文时﹐遇有所检讨或批评……以有益于国家民族为依归﹐决无意攻讦任何方面或任何个人。”{孙中山}《制定建国大纲宣言》:“《建國大綱》者﹐以掃除障礙爲開始﹐以完成建設爲依歸。”【2】依托;依靠。《书·金縢》:“嗚呼!無墜天之降寶命﹐我先王亦永有依歸。”《後汉书·光武帝纪上》:“維宗室列侯爲{王莽}所廢﹐先靈無所依歸﹐朕甚愍之。”{徐特立}《我和党有历史上不可分离的关系》:“马日事变时﹐左派涣散﹐没有组织﹐在政治上失其依归。”{宋}{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天子東向憂勞﹐州縣推布上恩﹐人人盡其力。公所拊循﹐民尤以爲得其依歸。”【3】尊奉;遵循。{唐}{李翱}《谢杨郎中书》:“竊惟當兹之士﹐立行光明﹐可以爲後生之所依歸者﹐不過十人焉。”{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万众青年所依归的{鲁迅先生}﹐竟于十月十九日的黎明……弃我们而溘然长逝了。”{明}{马中锡}《辠言》:“{太公}竭力依歸以樹勳名﹐{伯夷}則極口唾斥以豁憤恨﹐是何大異也!”
保歸-汉语大词典
保歸
【1】归附。《史记·周本纪》:“行者有資﹐居者有畜積﹐民賴其慶。百姓懷之﹐多徙而保歸焉。{周}道之興自此始。”
催歸-汉语大词典
催歸
【1】鸟名。子规,杜鹃的别称。{宋}{彭乘}《墨客挥犀》卷七:“唤起﹑催歸﹐二禽名也。……催歸﹐子規也。”详“杜鵑”。{唐}{韩愈}《赠同游者》诗:“唤起窗全曙﹐催歸日未西。”
真歸-汉语大词典
真歸
【1】真正的归宿。{宋}{朱熹}《伏读赵清献公瑞岩留题感叹之馀追次元韵》:“珍重九原如可作﹐問渠何處是真歸。”
免歸-汉语大词典
免歸
【1】犹免遣。{金}{王若虚}《史记辨惑七》:“{廉頗}之免{長平}歸也。失勢之時﹐故客盡去。免歸即失勢時也。”{宋}{朱弁}《曲洧旧闻》卷十:“{西漢}之爲丞相者﹐有就國﹐有免歸﹐有自殺﹐有伏誅﹐而無復爲他官者。”
凱歸-汉语大词典
凱歸
【1】犹凯旋。《南齐书·褚渊传》:“如使伐{匈奴}﹐凱歸反旆﹐以此受爵﹐不復固辭矣。”{晋}{陆云}《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有命再集﹐皇輿凱歸。”{南朝} {梁}{任昉}《奏弹曹景宗》:“王師薄伐﹐所向風靡﹐是以{淮}{徐}獻捷﹐{河}{兖}凱歸。”
亡歸-汉语大词典
亡歸
【1】逃归。《史记·张丞相列传》:“{秦}時爲御史﹐主柱下方書﹐有罪﹐亡歸。”《新唐书·高开道传》:“初﹐{開道}募壯士數百爲養子﹐衛閤下﹐及{劉黑闥}將{張君立}亡歸﹐{開道}命與愛將{張金樹}分督之。”
凶歸-汉语大词典
凶歸
【1】谓死亡。{三国} {魏}{曹植}《王仲宣诔》:“如何不濟﹐運極命衰﹐寝疾彌留﹐吉往凶歸。”{晋}{潘岳}《哀永逝文》:“悵悵兮遲遲﹐遵吉路兮凶歸。”
出家歸道-汉语大词典
出家歸道
【1】离开家庭,皈依佛门。{唐}{陈子昂}《为人请子弟出家表》:“請以當家子弟三兩人奉爲高宗大帝﹐出家歸道。”
出歸-汉语大词典
出歸
【1】外出回来。{唐}{韩愈}《晩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诗:“日薄風景曠﹐出歸偃前簷。”
卻歸-汉语大词典
卻歸
亦作“[却歸]”【1】退归。多谓辞官回家。{唐}{韩愈}《与大颠师书》:“至此一二日﹐卻歸高居﹐亦無不可。”{南唐}{沈汾}《续仙传·王可交》:“{王渢}具以奏聞﹐詔稱其異。後{可交}却歸鄉里﹐備話歷歷。”{唐}{赵璘}《因话录·羽》:“{蒙}却歸故林﹐而{趙}公薨於相位。”
劃歸-汉语大词典
劃歸
【1】划分归并,使有所属。{赵紫阳}《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报告》一:“撤销现有的国家农业委员会﹑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国家能源委员会和国务院财贸小组﹐他们主管的业务一部分由重新组建的国家经委负责﹐一部分划归有关的部。”
去邪歸正-汉语大词典
去邪歸正
【1】去掉邪恶,归于正道。{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三折:“則要你治國安邦﹐去邪歸正﹐納士招賢。”《论语·为政》“思無邪”{宋}{邢昺}疏:“此章言爲政之道﹐在于去邪歸正。”{清}{程趾祥}《此中人语·杨八》:“{楊八}﹐{南匯}人﹐本梁上君子……後囊中充裕﹐即去邪歸正﹐耕種度日。”
去末歸本-汉语大词典
去末歸本
【1】旧指舍弃工商业,回到农业生产上去。《汉书·地理志下》:“{信臣}({召信臣})勸民農桑﹐去末歸本﹐郡以殷富。”
去歸-汉语大词典
去歸
【1】犹回家。{宋}{彭乘}《续墨客挥犀·贵其真》:“{陶淵明}恥爲五斗粟屈於鄉里小兒﹐棄官去歸。”{汉}{王充}《论衡·骨相》:“{高祖}爲{泗上}亭長﹐當去歸之田﹐與{吕后}及兩子居田。”
塗歸-汉语大词典
塗歸
【1】{唐}制,诏敕若不便于执行,给事中得加以改动奏进,谓之“塗歸”。《新唐书·百官志二》:“給事中四人﹐正五品上……凡百司奏抄﹐侍中既審﹐則駮正違失。詔敕不便者﹐塗竄而奏還﹐謂之塗歸。”
大歸-汉语大词典
大歸
【1】大要﹐大旨。《汉书·王莽传中》:“其文爾雅依托﹐皆爲作説﹐大歸言{莽}當代{漢}有天下云。”《宋书·袁粲传》:“然九流百氏之言﹐雕龍談天之藝﹐皆泛識其大歸﹐而不以成名。”【2】指死。{唐}{顾况}《祭李员外文》:“先生大歸﹐赴哭無由。”【3】谓最终的归宿;必然的趋向。{晋}{陆机}《吊魏武帝文》:“夫始終者萬物之大歸﹐生死者生命之區域。”《庄子·知北游》:“解其天弢﹐墮其天﹐紛乎宛乎﹐魂魄將往﹐其身從之﹐乃大歸乎!”【4】谓妇人被夫家遗弃﹐永归母家。《诗·邶风·燕燕序》“{衛}{莊姜}送歸妾也”{汉}{郑玄}笺:“{莊姜}無子﹐{陳}女{戴嬀}生子名{完}﹐{莊姜}以爲己子。{莊公}薨﹐{完}立﹐而{州吁}殺之﹐{戴嬀}於是大歸。”{孔颖达}疏:“言大歸者﹐不反之辭。故{文}十八年夫人{姜氏}歸於{齊}。《左傳》曰:‘大歸也。’以歸寧者有時而反﹐此即歸不復來﹐故謂之大歸也。”《左传·文公十八年》:“夫人{姜氏}歸於{齊}﹐大歸也。”
天與人歸-汉语大词典
天與人歸
【1】语出《孟子·万章上》:“‘然則{舜}有天下也﹐孰與之?’曰:‘天與之。’”《穀梁传·庄公三年》:“其曰王者﹐民之所歸往也。”后以“天與人歸”谓天命所属﹐人心所向。《明史·陈循传》:“天位﹐陛下所固有。當天與人歸之時﹐羣臣備法駕大樂﹐恭詣南内﹐奏請臨朝。”《三国演义》第六十回:“若執狐疑之心﹐遷延日久﹐大爲失計。且恐機謀一洩﹐反爲他人所算。不若乘此天與人歸之時﹐出其不意﹐早立基業﹐實爲上策。”{太平天囯}{夏钟英}《建天京于金陵论》:“由{三楚}以至{江}南﹐滅妖救民﹐天與人歸之地﹐實爲仁義之師。”
同歸-汉语大词典
同歸
【1】同样趋向。《书·蔡仲之命》:“爲善不同﹐同歸于治﹐爲惡不同﹐同歸于亂。”【2】犹一致。{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雖大旨同歸﹐所託或乖。”【3】同样的结局。{叶圣陶}《倪焕之》二:“这时候﹐科举却废止了﹐使父亲颇为失望。幸而有学堂﹐听说与科举异途而同归﹐便叫{焕之}去考中学堂。”【4】一同返回。《诗·豳风·七月》:“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毛}传:“{豳公子}躬率其民﹐同時出﹐同時歸也。”{南朝} {梁}{谢惠连}《雪赋》:“馳遥思於千里﹐願接手而同歸。”{元}{吴昌龄}《东坡梦》第四折:“留了方丈﹐和你同歸洞房。”《玉佛缘》第一回:“這科{子玉}報罷﹐父子同歸。”
同歸殊途-汉语大词典
同歸殊途
【1】见“同歸殊塗”。
同歸殊塗-汉语大词典
同歸殊塗
【1】语出《易·繫辞下》:“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原谓天下万事初虽异,然终究同归于一。后泛指途径不同而结果相同。《汉书·王莽传赞》:“昔{秦}燔《詩》《書》以立私議﹐{莽}誦六藝以文姦言﹐同歸殊塗﹐俱用滅亡。”亦作“[同歸殊途]”。{三国} {魏}{嵇康}《琴赋》:“其餘觸類而長﹐所致非一;同歸殊途﹐或文或質。”
同歸於盡-汉语大词典
同歸於盡
【1】一同毁灭或死亡。《市声》第十四回:“只圖自己安逸﹐那管世事艱難﹐弄到後來﹐不是同歸於盡嗎?”{郁达夫}《蜃楼》八:“将新酒盛入了旧皮囊﹐结果就是新旧两者的同归于尽。”{田汉}《洪水》第二场:“倘使听其自然﹐好些地方都要变成汪洋大海﹐这边的秋禾﹑高粱﹑早豆﹑晩豆都要同归于尽。”
吾誰與歸-汉语大词典
吾誰與歸
【1】犹言我将从谁。《礼记·檀弓下》:“死者如可作也﹐吾誰與歸?”{陈澔}集说:“言卿大夫之死而葬於此者多矣﹐假令可以再生而起﹐吾於衆大夫誰從乎?”{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告歸-汉语大词典
告歸
【1】旧时官吏告老回乡或请假回家。《史记·高祖本纪》:“{高祖}爲亭長時﹐常告歸之田。”《後汉书·张湛传》:“後告歸{平陵}﹐望寺門而步。”{李贤}注:“告歸﹐謂請假歸。”{清}{汪懋麟}《送力臣都谏假归扬州》诗:“勇退人所難﹐告歸君獨惺。”《书·咸有一德》:“{伊尹}既復政厥辟﹐將告歸﹐乃陳戒于德。”{孔}传:“告老歸邑。”{明}{沈德符}《野獲编·吏部一·严恭肃》:“以病告歸﹐先人往問疾﹐至其榻前﹐布衾破敝﹐寒士之不如也。”【2】告辞,告别回家。{杜甫}《梦李白》诗之二:“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是晩{孟沂}告歸。{張運使}不説破他﹐只叫館僕尾着他去。”
回歸-汉语大词典
回歸
【1】回还,返回。《水浒传》第七一回:“話説{宋公明}一打{東平}﹐兩打{東昌}﹐回歸山寨{忠義堂}上﹐計點大小頭領共有一百八員﹐心中大喜。”{郭沫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屈原}〕他是完全由现实出发而又回归到现实﹐并完全把自己的生死都置诸度外的。”{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二折:“認不的個來往回歸。”【2】后退,倒退。{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当然﹐如果我们搞得不好﹐历史走一点回头路﹐有点回归﹐这还是很可能的。”
回歸綫-汉语大词典
回歸綫
【1】指天球上南北各23°27'的两个纬度圈。【2】指地球上赤道南北各23°27'的两个纬度圈。是地球上热带的南北两个界线。在赤道南的叫“南回归线”,在赤道北的叫“北回归线”。冬至时,太阳直射在南纬23°27';夏至时,太阳直射在北纬23°27'。因太阳直射范围限于此二线之间来回移动,故名。
復歸-汉语大词典
復歸
【1】谓去国者归国复位。《左传·成公十八年》:“凡去其國﹐國逆而立之曰入﹐復其位曰復歸。”{孔颖达}疏:“本無位曰入﹐本有位曰復歸。”《书·太甲序》:“{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諸{桐}﹐三年﹐復歸于{亳}。”【2】回复;返回。{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是{都介涅夫}给创立出来的名目﹐指不信神﹐不信宗教﹐否定一切传统和权威﹐要复归那出于自由意志的生活的人物而言。”《老子》:“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
完璧歸趙-汉语大词典
完璧歸趙
【1】{战国}时,{赵惠文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换璧。{藺相如}自愿奉璧出使{秦国},并表示:“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相如}入{秦}献璧后,见{秦王}无意偿{赵}城,乃设法复取璧,派从者送回{赵国}。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后遂峞壯嗽z歸趙”比喻将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清}{顾炎武}《与归庄手札》:“弟詩不足觀﹐以比兄作﹐則瓴甋之于寶鼎矣。何足汙翣!敬完{趙}。”{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難既平﹐妾返{蘇}﹐索寄物﹐{金}少與之。妾索全璧﹐{金}曰:‘僕非乾没也﹐聞小主在{隴西}﹐僕必訪得之﹐他日當完{趙}耳。’”{清}{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一:“我家如此巨富﹐嫁女無一典肆﹐恐爲宗族鄉黨羞。女故無利心﹐祇求僞飾外觀﹐終當完璧歸{趙}耳。”亦省作“[完趙]”。
宗歸-汉语大词典
宗歸
【1】宗尚,归依。《世说新语·文学》“{玄度}五言詩﹐可謂妙絶時人”{刘孝标}注引{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及至{建安}﹐而詩章大盛。逮乎西朝之末﹐{潘}{陸}之徒﹐雖時有質文﹐而宗歸不異也。”
定歸-汉语大词典
定歸
【1】停当;完毕。《老残游记》第八回:“等到忙定歸了﹐那滿地已經都是樹影子﹐月光已經很亮的了。”【2】一定;必定。{陶成章}《龙华会章程》:“無論什麽君主立憲共和立憲﹐總不免於少數人的私意﹐平民依舊吃苦﹐將來天下各國﹐定歸還要革命。”{闻一多}《致景超实秋》:“我知道当学生的是没有多少闲钱干这些事的。你们能筹多少﹐无妨先留下。到{美}后﹐再省下几个添补起来﹐定归够了。”
寄當歸-汉语大词典
寄當歸
【1】当归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可入药,谐音取应当归来之意。《三国志·蜀志·姜维传》“{維}遂與母相失”{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杂记》曰:“初,{姜維}詣{亮},與母相失,復得母書,令求當歸。{維}曰:‘良田百頃,不在一畝;但有遠志,不在當歸也。’”又《吴志·太史慈传》:“{曹公}聞其({太史慈})名,遺{慈}書,以篋封之;發省,無所道,但貯當歸。”后因以“寄當歸”为催促归去之典。{宋}{辛弃疾}《瑞鹧鸪·京口病中起登连昌观偶成》词:“山草舊曾呼遠志﹐故人今又寄當歸。”
實至名歸-汉语大词典
實至名歸
【1】谓有了实际成就,就会有相应的声誉。《儒林外史》第十五回:“敦倫修行﹐終受當事之知;實至名歸﹐反作終身之玷。”{钱锺书}《围城》三:“{王主任}要电报看了﹐赞他实至名归。”
屏歸-汉语大词典
屏歸
【1】犹归隐。{宋}{苏轼}《答廖明略书》之一:“老朽欲屏歸田里。”
引歸-汉语大词典
引歸
【1】率军退回。《史记·大宛列传》:“{漢}軍取其善馬數十匹……與盟而罷兵。終不得入中城﹐乃罷而引歸。”{宋}{王明清}《挥麈三录》卷二:“徑造虜營中﹐左右轉戰﹐得虜級百十﹐方徐引歸。”
姊歸-汉语大词典
姊歸
【1】即子规。杜鹃鸟的别称。{宋}{陆游}《春晩杂兴》诗:“蒲深姑惡哭﹐樹密姊歸啼。”“姊歸”一本作“秭歸”。{清}{黄景仁}《醉花阴·春困》词:“滿院姊歸花外哢﹐測測寒飇送。”《文选·宋玉<高唐赋>》:“姊歸思婦﹐垂鷄高巢﹐其鳴喈喈﹐當年遨遊。”{李善}注引{郭璞}曰:“子嶲鳥﹐出{蜀}中。或曰即子規﹐一名姊歸。”
東歸-汉语大词典
東歸
【1】指回故乡。因{汉}{唐}皆都{长安},中原﹑{江}南人士辞京返里多言东归。{唐}{郑谷}《贺进士骆用锡登第》诗:“春榜到春晩﹐一家榮一鄉……好是東歸日﹐高槐蕊半黄。”{三国} {魏}{曹操}《苦寒行》:“我心何怫鬱﹐思欲一東歸。”{唐}{郑谷}《送京参翁先辈归闽中》诗:“解印東歸去﹐人情此際多。”
木落歸本-汉语大词典
木落歸本
【1】犹言叶落归根。《汉书·翼奉传》“樂行姦邪﹐辰未主之”{颜师古}注引{三国}{魏}{孟康}曰:“{翼氏}《風角》曰‘木落歸本﹐水流歸末’﹐故木利在亥﹐水利在辰﹐盛衰各得其所﹐故樂也。”
棄邪歸正-汉语大词典
棄邪歸正
【1】见“棄邪從正”。
棄逆歸順-汉语大词典
棄逆歸順
【1】谓脱离叛军而归顺朝廷。{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若形勢已窮﹐不能爲惡者﹐不須過有殺戮﹐喻以聖德﹐放之使歸……自然相率棄逆歸順。”《旧唐书·仆固怀恩传》:“臣男{玢}嘗被{同羅}虜將﹐蓋亦制不由己﹐旋即棄逆歸順。”
榮歸-汉语大词典
榮歸
【1】光荣地归回。旧时多指富贵返乡。《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楊小峰}就接{淑兒}母子到{揚州}地方﹐賃房居住﹐等了{元禮}榮歸﹐隨即結姻。”{元}本{高明}《琵琶记·风木馀恨》:“你今日榮歸故里﹐光耀祖宗。”《白雪遗音·马头调·饯别》:“滿腹錦繡﹐胸藏經緯﹐求取功名﹐一定身榮貴﹐衣錦榮歸。”
樹高千丈, 葉落歸根-汉语大词典
樹高千丈, 葉落歸根
【1】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后还是要回归故土。《平妖传》第八回:“常言道:‘樹高千丈﹐葉落歸根’﹐這小厮怕養不大。若還長大了﹐少不得尋根問蒂﹐怕不認我做外公麽。”《说岳全传》第四六回:“古人有言:‘樹高千丈﹐葉落歸根。’卿家若然思念家鄉﹐某家差人送你回國。”
殊塗同歸-汉语大词典
殊塗同歸
【1】语出《易·繫辞下》:“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孔颖达}疏:“言天下萬事終則同歸於一,但初時殊異其塗路也。”本谓由不同途径达到同一目的地。后以喻采用不同方法得到相同结果。{晋}{葛洪}《抱朴子·逸民》:“在朝者陳力以秉庶事﹐山林者修德以厲貪濁﹐殊塗同歸﹐俱人臣也。”亦作“[殊途同歸]”。{清}{钱谦益}《袁祈年字田祖说》:“古之人所以馳騁於文章﹐枝分流别﹐殊途而同歸者﹐亦曰:各本其祖而已矣。”{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這三種人殊途同歸﹐終將以日益增大的威力與速度﹐達到預期的結果。”
殊致同歸-汉语大词典
殊致同歸
同“[殊塗同歸]”【1】《隋书·五行志上》:“夫神則陰陽不測﹐天則欲人遷善。均乎影響﹐殊致同歸。”
殊途同歸-汉语大词典
殊途同歸
【1】见“殊塗同歸”。
殊路同歸-汉语大词典
殊路同歸
同“[殊塗同歸]”【1】{汉}{桓宽}《盐铁论·利议》:“諸生對册﹐殊路同歸﹐指在於崇禮義。”
戒歸-汉语大词典
戒歸
【1】登程而归。{宋}{王安石}《贺致政杨侍读启》:“伏審得謝中楹﹐戒歸下國。”
歸愛-汉语大词典
歸愛
【1】倾心爱戴。《後汉书·冯绲传》:“〔{緄}〕家富好施﹐賑赴窮急﹐爲州里所歸愛。”《後汉书·儒林传·周泽》:“〔{澤}〕奉公剋己﹐矜恤孤羸﹐吏人歸愛之。”
歸休-汉语大词典
歸休
【1】辞官退休;归隐。《韩诗外传》卷九:“{田子}爲相三年歸休﹐得金百鎰奉其母。”{宋}{杨万里}《昭君怨·赋松上鸥》词:“我已歸休﹐報沙鷗。”{元}{刘祁}《归潜志》卷十四:“故園未遂歸休志﹐慚愧{劉}家好弟兄。”{唐}{李德裕}《思归赤松村呈松阳子》诗:“顧余知止足﹐所樂在歸休。”【2】回家休息。{唐}{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歸休置驛﹐獨守家聲。”《庄子·逍遥游》:“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爲!”《汉书·孔光传》:“沐日歸休﹐兄弟妻子燕語﹐終不及朝省政事。”{清}{黄景仁}《颍州西湖》诗:“達人醯雞視身世﹐興會偶寄思歸休。”
歸義-汉语大词典
歸義
【1】归附正义。{太平天囯}{洪秀全}《颁行诏书》:“昔{姚弋仲}﹐胡種也﹐猶戒其子{襄}使歸義中國。”《史记·滑稽列传》:“遠方當來歸義﹐而騶牙先見。”《魏书·郑道昭传》:“是故{周}敷文教﹐四海宅心;{魯}秉{周}禮﹐强{齊}歸義。”【2】{金}代的一种考试名。{宋}{岳珂}《桯史·施宜生》:“虜有附試畔歸之士﹐謂之歸義﹐試連捷。”
歸藏-汉语大词典
歸藏
【1】归葬。{唐}{王勃}《为原州赵长史请为亡父度人表》:“今者歸藏有日﹐先遠戒期。”{明}{高攀龙}《泰伯庙碑》:“蓋{梅里}{平墟}爲{泰伯}端委之地﹐{皇山}爲歸藏之地。”
歸功-汉语大词典
歸功
【1】把功劳归于某人或某一集体。{汉}{班固}《典引》:“天廼歸功元首﹐將授{漢}{劉}。”{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凡有一言一行取於人者﹐皆顯稱之﹐不可竊人之美以爲己力﹐雖輕雖賤者必歸功焉。”如:我们取得这些成就﹐要归功于党﹐归功于人民。{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世皆以四庫書成歸功{紀}{陸}﹐不知〔{朱筠}〕學士其先河也。”
歸美-汉语大词典
歸美
【1】称许,赞美。《宋书·武帝纪中》:“由是四海歸美﹐朝野推崇。”《晋书·郑冲传》:“昔{漢祖}以知人善任﹐克平宇宙。推述勳勞﹐歸美三俊。”{宋}{孔平仲}《孔氏谈苑·活尧舜》:“{熙寧}中﹐{張唐民}登對﹐其歸美上德之辭云:‘臣尋常只見紙上{堯}{舜}﹐今日乃見活{堯}{舜}也。’”
歸標-汉语大词典
歸標
【1】{清}代谓列入军队正式编制。標,{清}“绿营兵”建制,相当于团,下辖协﹑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這甚麽軍是不歸標的﹐另外立了名目。”
歸道山-汉语大词典
歸道山
【1】谓死亡。{道山},传说中的仙山。{宋}{惠洪}《冷斋夜话·东坡和陶诗》:“世傳{端明}({蘇軾})已歸{道山}﹐今尚爾游戲人間邪?”{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陸清獻}以{康熙}壬申十月歸{道山}。”{叶圣陶}《乡里善人》:“第二年春天﹐{鲁太玄}归{道山}了。”
歸獸-汉语大词典
歸獸
【1】将战备用的牛马放回山野。谓解除军备,恢复和平。《文选·左思<魏都赋>》:“喪亂既弭而能宴﹐武人歸獸而去戰。”{李周翰}注:“言天下既平而能爲宴樂﹐{武王}歸馬放牛﹐去其戰士。”《书·武成序》:“{武王}伐{殷}﹐往伐歸獸﹐識其政事﹐作《武成》。”{孔}传:“往誅{紂}克定﹐偃武修文﹐歸馬牛於{華山}{桃林}之牧地。”
歸還-汉语大词典
歸還
【1】回到原来的地方。《战国策·秦策一》:“{商君}歸還﹐{惠王}車裂之﹐而{秦}人不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唐}{元稹}《同州刺史谢上表》:“若餘生未死﹐他時萬一歸還﹐不敢更望得見天顔。”【2】将所借或所拾的钱﹑物等还给原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六回:“這筆款子等你的爸爸死了﹐就本利一律清算歸還。”{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荆}{襄}地合歸還俺{江}東。”{鲁迅}《书信集·致台静农》:“凡有代价﹐均希陆续就近代付﹐然后一总归还。”{鲁迅}《呐喊·社戏》:“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
歸思-汉语大词典
歸思
【1】回归的念头。{唐}{牛僧孺}《玄怪录·张佐》:“因暇登樓遠望﹐忽有歸思。”{晋}{陶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眇眇孤舟遊﹐緜緜歸思紆。”{元}{萨都剌}《送张都台还京》诗:“而今江海多歸思﹐白髮慈親暮倚閭。”
歸戴-汉语大词典
歸戴
【1】归心拥戴。《晋书·荀勖传》:“宜有所營置﹐令有歸戴者。”
歸控-汉语大词典
歸控
【1】犹归依,依靠。《北史·崔鸿传》:“遺{晉}僻遠﹐勢略孤微﹐人殘兵革﹐靡所歸控。”
歸正人-汉语大词典
歸正人
【1】{宋}代称沦于外邦而返回本朝者为归正人。《朱子语类》卷一一一:“歸正人元是中原人﹐後陷于{蕃}而復歸中原﹐蓋自邪而轉於正也。”《宋史·孝宗纪三》:“〔{淳熙}七年四月〕辛卯﹐再免沿邊歸正人請占官田賦役三年。”{宋}{叶適}《上殿札子》:“陛下感念家禍﹐始初嗣位﹐葺{兩淮}﹐理{荆}{襄}﹐慰綏{蜀道}﹐安集歸正人。”
歸窆-汉语大词典
歸窆
【1】归葬。窆,下葬。{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娥》:“汝父子扶櫬歸窆。”{唐}{白居易}《唐故虢州刺史赠礼部尚书崔公墓志铭》:“用大葬之禮﹐歸窆于{磁州}{昭義縣}{磁邑鄉}北原。”
歸勳-汉语大词典
歸勳
【1】谓将功勋归于他人。{晋}{葛洪}《抱朴子·臣节》:“出不辭勞﹐入不數功﹐歸勳引過﹐讓以先下。”
歸慮-汉语大词典
歸慮
【1】犹归思。{南朝} {宋}{谢灵运}《道路忆山中》诗:“斷絶雖殊念﹐俱爲歸慮款。”{唐}{王昌龄}《从军行》之一:“向夕臨大荒﹐朔風軫歸慮。”
歸成-汉语大词典
歸成
【1】佛教语。谓归西成就。{明}{李贽}《又告》:“今{卓吾和尚}爲塔屋於兹院之山﹐以爲他年歸成之所。”
歸往-汉语大词典
歸往
【1】归附,向往。《穀梁传·庄公三年》:“其曰王者﹐民之所歸往也。”《隋书·经籍志一》:“萬物之所歸往﹐神明之所福饗。”《後汉书·铫期传》:“今{更始}失政﹐大統危殆﹐海内無所歸往。”
歸向-汉语大词典
歸向
【1】见“歸嚮”。
歸愆-汉语大词典
歸愆
【1】犹归过,引咎。{汉}{方望}《辞谢隗嚣书》:“夫以二子之賢﹐勒銘兩國﹐猶削跡歸愆﹐請命身﹐{望}之無勞﹐蓋其宜也。”
歸處-汉语大词典
歸處
【1】归依。《诗·曹风·蜉蝣》:“心之憂矣﹐於我歸處。”{郑玄}笺:“歸﹐依歸。”
歸妹-汉语大词典
歸妹
【1】《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兑为少女,故谓妹,以嫁震男,故称“歸妹”。{清}{钱谦益}《远山夫人四十初度颂》序:“教本公宫﹐占應歸妹。”《易·归妹》:“歸妹﹐征凶﹐無悠利。”{王弼}注:“妹者﹐少女之稱也。兑爲少陰﹐震爲長陽;少陰而乘長陽﹐説(悦)以動﹐嫁妹之象也。”{孔颖达}疏:“婦人謂嫁曰歸﹐歸妹猶言嫁妹也。”【2】指女主。《旧唐书·刑法志》:“{神龍}之後﹐后族干政。{景雲}繼立﹐歸妹怙權。”
歸檝-汉语大词典
歸檝
【1】见“歸楫”。
歸雲-汉语大词典
歸雲
【1】犹行云。《汉书·礼乐志》:“流星隕﹐感惟風﹐籋歸雲﹐撫懷心。”{宋}{柳永}《少年游》词:“歸雲一去無踪跡﹐何處是前期?”{晋}{潘岳}《西征赋》:“吐清風之飂戾﹐納歸雲之鬱蓊。”
歸福-汉语大词典
歸福
【1】奉献祭肉。歸,通“饋”。{汉}{刘向}《列女传·晋献骊姬》:“{申生}祭於{曲沃}﹐歸福於{絳}。”《国语·晋语二》:“今夕君夢{齊姜}﹐必速祠而歸福。”{韦昭}注:“福﹐胙肉也。”
歸慕-汉语大词典
歸慕
【1】倾心仰慕。《续汉书·郡国志五》注引{周}{吕尚}《阴谋》:“民尊親其君﹐天下歸慕。”《後汉书·文苑传下·赵壹》:“君學成師範﹐紳歸慕﹐仰高希驥﹐歷年滋多。”《後汉书·锺皓传》:“時{皓}及{荀淑}并爲士大夫所歸慕。”
改土歸流-汉语大词典
改土歸流
【1】{明}{清}两代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地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实行流官统治的一种政治措施,旨在加强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统一管理。{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平定{思州}﹑{思南}两宣慰使乱后,废土司,设{贵州}布政使司,置{思州}﹑{思南}等八府。{清}{雍正}时,采用{云}{贵}总督{鄂尔泰}改土归流建议推行于西南诸省。也称改土为流。亦省作“[改流]”。{清}{魏源}《圣武记》卷七:“{東川}雖已改流三十載﹐仍爲土目盤據。”
歸-汉语大词典
歸
“[归]”的繁体字。《廣韻》舉韋切,平微,見。【1】古代谓女子出嫁。《易·渐》:“女歸,吉。”{孔颖达}疏:“ 女人……以夫爲家,故謂嫁曰歸也。”《诗·周南·桃夭》:“之子于歸,宜其室家。”{唐}{韩愈}《祭十二兄文》:“歸女教男,反骨本原。”{明}{唐寅}《娇女赋》:“臣居{左里},有女未歸。”{清}{魏源}《圣武记》卷一:“遣使來盟締姻,以其女弟歸{太祖},是爲{高皇后}。”【2】返回。《书·舜典》:“十有一月朔巡守……歸,格于藝祖,用特。”{唐}{韩愈}《送李六协律归荆南》诗:“早日羇遊所,春風送客歸。”《水浒传》第七二回:“從小在外,今日方歸。”《红楼梦》第七三回:“{探春}聽説,便默然歸坐。”{毛泽东}《卜算子·咏梅》词:“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3】特指出嫁女儿返回娘家。《诗·邶风·燕燕》:“之子于歸,遠送于野。”{毛}传:“ 歸,歸宗也。”{唐}{韩愈}《河南少尹李公墓志铭》:“生七歲,喪其父,貧不能家,母夫人提以歸,教育于其外氏。”【4】归还。《春秋·定公十年》:“{齊}人來歸{鄆}﹑{讙}﹑{龜陰}田。”《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歸,惡知其非有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清水》:“{共伯}既歸帝政,逍遥于{共山}之上。”{茅盾}《春蚕》二:“条件是蚕事完后本利归清。”【5】趋向;归附。《易·序卦》:“與人同者,物必歸焉。”《孟子·梁惠王上》:“誠如是也,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禦之?”《南史·檀道济传》:“於是中原感悦,歸者甚衆。”《明史·唐胜宗传》:“{太祖}起兵,{勝宗}年十八,來歸。”【6】会集;合并。《金瓶梅词话》第五一回:“那{王六兒}連忙歸到壺裏,交{錦兒}炮熱了,傾在盞内,雙手篩與{來保}。”【7】引申为收拾整理。《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這日清早起來便把那點薄薄家私歸了三個箱子。”《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安老爺}〕便忙着商量分撥家人清船價,定車輛,歸箱籠,發行李。”【8】归属。《荀子·王制》:“雖王公士大夫之子孫也,不能屬於禮義,則歸之庶人。”《後汉书·陈蕃传》:“尺一選舉,委尚書三公,使襃責誅賞,各有所歸。”{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總括其名,业歸雜文之區;甄别其義,各入討論之域。”{鲁迅}《呐喊·社戏》:“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9】结局;归宿。《易·繫辞下》:“天下同歸而殊塗。”《史记·李斯列传》:“蓋聞聖人遷徙無常,就變而從時,見末而知本,觀指而覩歸。”{晋}{桓玄}《下书受禅》:“雖所由或殊,其歸一也。”《资治通鉴·後唐明宗长兴四年》:“初,{孫岳}頗得豫内廷密謀,{馮}{朱}患{從榮}狼伉,{岳}嘗爲之極言禍福之歸。”【10】终,最后。《孟子·万章上》:“聖人之行不同也,或遠,或近;或去,或不去;歸潔其身而已矣。”《後汉书·袁术传论》:“雖假符僭稱,歸將安所容哉!”【11】归纳。《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左歸右歸,總歸不出個道理來。”【12】本,宗旨。《史记·李斯列传》:“{斯}知六藝之歸,不務明政,以補主上之缺。”{宋}{曾巩}《永州军事推官孙君墓志铭》:“於爲文,以古爲歸,不誇以浮。”{郑观应}《盛世危言·银行下》:“可欲救其弊,亦必以西法爲歸。”【13】称许。《论语·颜渊》:“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朱熹}集注:“ 歸猶與也。”{唐}{韩愈}《祭薛中丞文》:“宗族稱其孝慈,友朋歸其信義。”{宋}{秦观}《故龙图阁直学士李常行状》:“公曰:‘ 大義滅親,況朋友乎?自存益確。士論以此歸之。’”【14】自首。《史记·张丞相列传》:“{錯}恐,夜入宫上謁,自歸{景帝}。”{张守节}正义:“ 自歸帝首露。”【15】珠算中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中》:“佛像皆以高之尺寸,照行七坐五涅盤三歸之。歸後以自乘。”【16】泛指计算,结算。《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到晚,{牛浦}回家,問着他,總歸不出一個清賬。”【17】用在相同的动词之间,表示动作并未引起相应的结果。如:答应归答应,办不办就难说了。【18】姓。{唐}有{归崇敬}。见《新唐书》本传。
歸-汉语大词典
歸
“[归]”的繁体字。《集韻》求位切,去至,羣。【1】通“[饋]”。赠送。《诗·邶风·静女》:“自牧歸荑,洵美且異。”《仪礼·聘礼》:“君使卿韋弁歸饔餼五牢。”{郑玄}注:“ 今文‘歸’或爲‘饋’。”{唐}{韩愈}《施先生墓铭》:“故自賢士大夫老師宿儒新進小生,聞先生之死,哭泣相弔,歸衣服貨財。”【2】通“[愧]”。惭愧。《战国策·秦策一》:“形容枯槁,面目犂黑,狀有歸色。”{高诱}注:“ 歸當終愧。愧,慚也。音相近,故作歸耳。”《史记·周本纪》:“匹夫專利,猶謂之盜,王而行之,其歸鮮矣。”{清}{魏源}《<圣武记>叙》:“以節制輕{桓文},以富强歸{管}{商}。”
歸并-汉语大词典
歸并
亦作“[歸併]”【1】并入。{郑观应}《盛世危言·治河》:“每年伏秋二汛﹐高堰已屬危險﹐再加{黄河}歸併其中﹐更當何如?”【2】合并;合在一起。《後汉书·广陵思王荆传》:“若歸并二國之衆﹐可聚百萬。”{茅盾}《林家铺子》二:“〔{林先生}〕把上下午卖得的现钱归并起来﹐又从腰包里掏出一个双毫﹐这才凑成了八块大洋﹐十角小洋﹐四十个铜子。”《儒林外史》第三三回:“足足鬧了半年﹐房子歸併妥了。”
歸色-汉语大词典
歸色
【1】愧色。歸,通“愧”。《战国策·秦策一》:“〔{蘇秦}〕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狀有歸色。”{高诱}注:“歸﹐當作愧﹐慙也。”
歸甯-汉语大词典
歸甯
【1】见“歸寧”。
歸榮-汉语大词典
歸榮
【1】犹荣归。光荣地返回故乡。{宋}{欧阳修}《吉州学记》:“幸予他日因得歸榮故鄉而謁於學門﹐將見{吉}之士皆道德明秀而可爲公卿。”{唐}{司空图}《送草书僧归越》:“今繫名内殿﹐且爲歸榮﹐足以光于遠矣。”{明}{无名氏}《云间杂志》卷中:“{張南山}尚書歸榮﹐家訓云:‘爲吾後人者﹐生子雖多﹐不可不教;生女雖多﹐不可不舉。’”
歸心-汉语大词典
歸心
【1】归附的念头。《史记·项羽本纪》:“大王至﹐又皆阬之﹐百姓豈有歸心?”{{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周}臣{尉迟迥}﹑{王谦}……起兵反抗都很快被消灭﹐因为{隋文帝}已获得民众的归心。”【2】回家的念头。{晋}{王赞}《杂诗》:“朔風動秋草﹐邊馬有歸心。”{宋}{梅尧臣}《送庭老归河阳》诗:“五月馳乘車﹐歸心豈畏暑?”{郑振铎}《山中杂记·蝉与纺织娘》:“‘秋天到了。’我这样的说着﹐颇动了归心。”【3】诚心归附。{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我{漢王}豁達大度……所以英雄之士﹐莫不歸心。”《论语·尧曰》:“興滅國﹐繼絶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三国} {魏}{曹操}《短歌行》之一:“{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陈毅}《六十三岁生日述怀》诗:“{馬}{列}最偉大﹐世界正歸心。”{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上:“由是天下之人歸心焉。”【4】安心。《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國敝而禍多﹐民無所歸心。”《商君书·农战》:“聖人知治國之要﹐故令歸心於農。”
歸來引-汉语大词典
歸來引
【1】即《归去来》。{宋}{彭乘}《墨客挥犀》卷八:“{李格非}善論文章﹐嘗曰:‘{諸葛}{孔明}《出師表》﹐{李令伯}《陳情表》﹐{陶淵明}《歸來引》﹐皆然如肝肺中流出。殊不見有斧鑿痕。’”
歸授-汉语大词典
歸授
【1】犹还政。《後汉书·桓帝纪》:“遠覽‘復子明辟’之義﹐近慕先姑歸授之法﹐及今令辰﹐皇帝稱制。”
歸風-汉语大词典
歸風
【1】谓吹向故乡之风。{南朝} {梁}{江淹}《拜中书郎表》:“工謝綵輪﹐竊歸風之價。”{胡之骥}注引《括地图》:“{奇肱氏}能爲飛車﹐從風遠行﹐{湯}時西風吹車至{豫州}﹐{湯}破其車﹐不以示民。十年西風至﹐乃復作車遣歸去{玉門}四萬里。”{晋}{陆机}《悲哉行》:“願託歸風響﹐寄言遺所欽。”【2】回风。《文选·木华<海赋>》:“或乃萍流而浮轉﹐或因歸風以自反。”{李周翰}注:“或因迴風以自歸也。”
歸去-汉语大词典
歸去
【1】回去。《水浒传》第三二回:“〔{宋江}〕先發付兄弟{宋清}歸去。”{晋}{陶潜}《归去来兮辞》:“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唐}{李白}《题金陵王处士水亭》诗:“醉罷欲歸去﹐花枝宿鳥喧。”【2】谓死亡。{清}{胡式钰}《语窦》:“謿人死曰歸去。”
歸注-汉语大词典
歸注
【1】汇合。《隋书·天文志上》:“百川歸注﹐足以相補﹐故旱不爲減﹐浸不爲益。”
歸市-汉语大词典
歸市
【1】趋向集市。形容人多而踊跃。{三国} {魏}{李康}《运命论》:“勢之所集﹐從之如歸市;勢之所去﹐棄之如脱遺。”《孔子家语·好生》:“‘仁人之君﹐不可失也。’從之如歸市焉。”《孟子·梁惠王下》:“從之者如歸市。”
歸隊-汉语大词典
歸隊
【1】回到原来所在的队伍。【2】比喻回到原来所从事的行业或专业。如:他原来是学冶金的﹐后编了两年报纸﹐如今又归队了。
歸束-汉语大词典
歸束
【1】犹归宿。《二刻拍案惊奇》卷四:“看取兩家歸束處﹐心機用盡竟如何?”{老舍}《骆驼祥子》九:“她的嘴唇撇了几撇﹐脸上的各种神情一时找不到个适当的归束。”
歸陰-汉语大词典
歸陰
【1】死。旧时迷信认为人死后灵魂返归阴间。昆曲《十五贯》第一场:“你父被杀命归阴。”
歸月-汉语大词典
歸月
【1】谓落月。{唐}{李白}《过汪氏别业》诗之一:“掃石待歸月﹐開池漲寒流。”{南朝} {宋}{鲍照}《岐阳守风》诗:“廣岸屯宿陰﹐縣厓棲歸月。”
歸附-汉语大词典
歸附
【1】归顺,依附。{汉}{王充}《论衡·定贤》:“以人衆所歸附﹐賓客雲合者爲賢乎?”{郭沫若}《<孔雀胆>後记》:“{郑回}常劝{异牟寻}归附中国﹐{异牟寻}终竟听了他的话。”{太平天囯}{洪秀全}《天王诏旨》:“何况爾民新歸附﹐前遭妖毒陷害深。”{宋}{陆游}《上二府论事札子》:“恐啟寛貸之路﹐無以慰歸附之人。”
歸根結底-汉语大词典
歸根結底
【1】见“歸根結蒂”。
歸舟-汉语大词典
歸舟
【1】返航的船。{唐}{杜甫}《晓望白帝城盐山》诗:“春城見松雪﹐始擬進歸舟。”{南朝} {宋}{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夢寐佇歸舟﹐釋我吝與勞。”{宋}{苏轼}《郁孤台》诗:“他歲三宿處﹐準擬繫歸舟。”
歸告-汉语大词典
歸告
【1】回报。《汉书·循吏传·黄霸》:“宜令貴臣明飭長吏守丞﹐歸告二千石。”{汉}{孔光}《丞相遣郡国计吏敕》:“詔書殿下﹐禁吏無苛暴﹐丞長史歸告二千石。”
歸全-汉语大词典
歸全
【1】谓善终。不遭灾难,终其天年。《後汉书·崔駰传》:“貴啓體之歸全兮﹐庶不忝乎先子。”{唐}{李邃}《卢夫人崔氏墓志》:“遘疾歸全於東都{依仁里}之私第。”{宋}{王禹偁}《求致仕第一表》:“伏望陛下﹐聽其告老﹐惠以歸全﹐庶於瞑目之前﹐少遂安身之計。”
歸旅-汉语大词典
歸旅
【1】从战场归来的部队。{宋}{王珪}《次韵和元厚之平羌》:“零雨未蒙音已捷﹐不勞歸旅咏{周公}。”
歸袖-汉语大词典
歸袖
【1】谓装入袖中带回。{清}{李渔}《蜃中楼·点差》:“那河邊水價﹐網畔魚租﹐處處堪歸袖。”
歸航-汉语大词典
歸航
【1】回归的船。{唐}{皎然}《同李司直题武丘寺》诗:“還將{陸居士}﹐晨發泛歸航。”
歸根-汉语大词典
歸根
【1】结局;归宿。{宋}{苏辙}《守岁》诗:“來日日新無限事﹐歸根一笑彼安知。”{明}{梅鼎祚}《昆仑奴》第四折:“或者有幾句好言語點悟我﹐也是我的歸根處了。”【2】归于本原。《老子》:“致虚極﹐守静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静。”{王弼}注:“各返其所始也。”{郭沫若}《战声集·诗歌国防》:“节奏的成分归根只有两样﹐或是先扬而后抑﹐或是先抑而后扬。”{宋}{王安石}《寓言》诗之三:“未能達本且歸根﹐真照無知豈待言。”《庄子·知北游》:“今已爲物也﹐欲復歸根﹐不亦難乎!”{成玄英}疏:“道至於無爲﹐而仁義之名可以不立﹐是之謂歸根。”
歸根結柢-汉语大词典
歸根結柢
【1】见“歸根結蒂”。
歸橈-汉语大词典
歸橈
【1】犹归舟。{唐}{戴叔伦}《戏留顾十一明府》诗:“未可動歸橈﹐前程風浪急。”
歸邪-汉语大词典
歸邪
【1】星象名。《史记·天官书》:“如星非星﹐如雲非雲﹐命曰歸邪。歸邪出﹐必有歸國者。”{裴駰}集解引{孟康}曰:“星有兩赤彗上向﹐上有蓋狀如氣﹐下連星。”
歸曲-汉语大词典
歸曲
【1】犹归罪。{章炳麟}《訄书·订孔》:“故今不以利器之説歸曲{孔氏}。”《汉书·匈奴传下》:“令單于自疏﹐不親邊吏﹐或者設爲反間。欲因而生隙﹐受之適合其策使得歸曲而直責。”{颜师古}注:“歸曲於{漢}﹐而以直義來責也。”《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十年》:“{韶}本鑿空開邊﹐驟躋政地﹐乃以勤兵費財歸曲朝廷﹐帝由是不悦。”
歸林-汉语大词典
歸林
【1】谓辞官回乡。{明}{袁宏道}《真定大悲阁》诗:“相逢低兩眉﹐但訴歸林計。”{太平天囯}{石达开}《致清朝四川总督骆秉章书》:“待平定而歸林﹐願終莫遂。”
歸首-汉语大词典
歸首
【1】归降;自首。《新唐书·王君廓传》:“{君廓}見使﹐謬爲欲歸首者。”{三国} {蜀}{诸葛亮}《南征表》:“初謂{高定}失其窟穴﹐獲其妻子﹐道窮計盡﹐當歸首以取生也。”《後汉书·李固传》:“於是賊帥{夏密}等斂其魁黨六百餘人﹐自縛歸首。”
歸栧-汉语大词典
歸栧
【1】归舟。{唐}{岑参}《还东山洛上作》诗:“春流急不淺﹐歸栧去何遲!”
歸明-汉语大词典
歸明
【1】{宋}代称西南少数民族首领到{宋}朝廷补官为“歸明”。{宋}{赵昇}《朝野类要·入仕》:“歸明:謂元係西南蕃蠻{溪峒}﹐久納土﹐出來本朝補官﹐或給田養濟。”【2】谓归服圣明之主。{唐}{白居易}《代忠亮<答吐蕃东道节度使论结都离等书>》:“北虜何爲歸明﹐南蠻何爲歸化?”{宋}{叶適}《著作正字二刘公墓志铭》:“歸明人宜散處州縣﹐不當聚畿甸。”《旧唐书·僖宗纪》:“賊將{李詳}下牙隊斬{華州}守將歸明。”
歸厚-汉语大词典
歸厚
【1】归于忠厚。《晋书·嵇含传》:“家在{鞏縣}{亳丘}﹐自號‘亳丘子’﹐門曰‘歸厚之門’﹐室曰‘慎終之室’。”《论语·学而》:“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歸塋-汉语大词典
歸塋
【1】归葬。《後汉书·张霸传》:“今{蜀}道阻遠﹐不宜歸塋﹐可止此葬﹐足藏髮齒而已。”
歸鞍-汉语大词典
歸鞍
【1】犹归骑。回家所乘的马。{宋}{姜夔}《一萼红》词:“待得歸鞍到時﹐只怕春深。”{宋}{欧阳修}《下直呈同行三公》诗:“午漏聲初轉﹐歸鞍路偶同。”{唐}{张说}《东都酺宴》诗之三:“{洛}橋將舉燭﹐醉舞拂歸鞍。”
歸順-汉语大词典
歸順
【1】屈服,服从。{明}{王錂}《寻亲记·伤生》:“我威風﹐人共聞﹐要他妻房歸順。”【2】指向敌对势力投诚﹑归降。{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銷其兇悖之心﹐貸以生全之幸﹐自然相率棄逆歸順。”{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章:“他带劲是因为这条咬了他二三年的癞皮狗﹐终于重新归顺了他。”《魏书·昭成帝纪》:“{虎}死﹐子{務桓}立﹐始來歸順。”《金史·武仙传》:“{三合}怨{仙}奪其權﹐乃歸順于{大元}。”
歸根結蒂-汉语大词典
歸根結蒂
【1】归结到根本上。{巴金}《雾》五:“归根结蒂﹐还是‘没有勇气’四个字﹐他似乎感到绝望了。”亦作“[歸根結柢]”﹑“[歸根結底]”。{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叶紫作<丰收>序》:“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蒂﹐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洪深}《五奎桥》第一幕:“归根结柢﹐谁能不为着自己呢?”{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一:“如今是人力世界﹐归根结底﹐还是靠做。”
歸刑-汉语大词典
歸刑
【1】服刑。《隋书·宇文化及等传序》:“是以有罪歸刑﹐見危授命﹐竭忠貞以立節﹐不臨難而苟免。”
歸口-汉语大词典
歸口
【1】划归应属的系统。《新华半月刊》1956年第15期:“国务院各部所属的设计机构﹐按分类归口的原则﹐对地方设计机构有责任在枝术上加以指导帮助。”《文汇报》1980.11.17:“对个体户实行按行业归口。”
歸神-汉语大词典
歸神
【1】静性养心。{晋}{袁宏}《後汉纪·灵帝纪上》:“吾將巖棲歸神﹐咀嚼元氣﹐以修{伯陽}{彭祖}之術。”【2】凝神。{汉}{枚乘}《七发》:“流攬無窮﹐歸神日母。”【3】归魂。谓人死。{南朝} {宋}{王僧达}《祭颜光禄文》:“春風首時﹐爰談爰賦;秋露未凝﹐歸神太素。”
歸終-汉语大词典
歸終
【1】归根结底。{晋}{袁宏}《後汉纪·光武帝纪七》:“故久處貧賤﹐誠有志者之所恥也。歸終而言﹐取保家之主乎!”【2】传说中的神兽名。{晋}{葛洪}《抱朴子·讥惑》:“羽族或能應對焉﹐毛宗或有知言焉。于玃識往﹐歸終知來。”《太平御览》卷九〇八引{汉}{刘安}《淮南万毕术》:“歸終知來﹐猩猩知往。”
歸忌-汉语大词典
歸忌
【1】丛辰名。其日忌远行归家﹑移徙娶妇。《後汉书·郭镇传》:“{桓帝}時﹐{汝南}有{陳伯敬}者﹐行必矩步﹐坐必端膝……行路聞凶﹐便解駕留止﹐還觸歸忌﹐則寄宿鄉亭。”{李贤}注引《阴阳书·历法》:“歸忌日﹐四孟在丑﹐四仲在寅﹐四季在子﹐其日不可遠行﹑歸家及徙也。”
歸泉-汉语大词典
歸泉
【1】归于黄泉。谓人死。{明}{高明}《琵琶记·风木馀恨》:“欲聽雞聲來問寢﹐忽驚蟻夢先歸泉。”{唐}{刘禹锡}《代慰王太尉薨表》:“方膺作翰之寄﹐遽迫歸泉之期。”《闲情偶寄·演习·变调》附《<琵琶记·寻夫>改本》:“因來竈邊﹐窺奴私嚥﹐一聲兒哭倒便歸泉。”
歸世-汉语大词典
歸世
【1】逝世。《前汉书平话》卷上:“{大漢}十年九月十一日﹐{韓信}歸世。”
歸咎-汉语大词典
歸咎
【1】归罪。{宋}{苏轼}《滟滪堆赋》:“凡覆舟者﹐皆歸咎於此石。”{鲁迅}《坟·我之节烈观》:“历史上亡国败家的原因﹐每每归咎女子。”{晋}{潘岳}《西征赋》:“扤矢言而不納﹐反推怨以歸咎。”《左传·桓公十八年》:“禮成而不反﹐無所歸咎。”
歸居-汉语大词典
歸居
【1】回家闲住。《汉书·董仲舒传》:“及去位歸居﹐終不問家産業﹐以修學著書爲事。”《庄子·天道》:“〔{老聃}〕免而歸居。”【2】固定的住所。《汉书·晁错传》:“胡人食肉飲酪;衣皮毛﹐非有城郭田宅之歸居﹐如飛鳥走獸於廣壄﹐美草甘水則止﹐草盡水竭則移。”
歸死-汉语大词典
歸死
【1】接受死刑,请死。《後汉书·李守传》:“{守}從其計﹐即上書歸死。”《资治通鉴·唐宪宗太和十二年》:“〔{李愬}〕因謂衆曰:‘諸君既以{祐}({李祐})爲疑﹐請令歸死於天子。’”《左传·襄公三年》:“請歸死於司寇。”{杜预}注:“致尸於司寇﹐使戮之。”
歸除-汉语大词典
歸除
【1】指珠算法。{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四:“推举几个清算委员﹐找一个会归除的人﹐去和{张富英}算帐。”【2】珠算中除数在两位或两位以上的除法。我国古代把除数一位的除法叫做“归”,除数二位或二位以上的叫“歸除”,如除数25,叫做“二归五除”等。{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中》:“〔佛像〕皆以高之尺寸﹐照行七坐五湼盤三歸之。歸後以自乘﹐自乘後行用十九歸除﹐坐用十三歸除。”
歸馬放牛-汉语大词典
歸馬放牛
【1】谓战争止息,不再用兵。语出《书·武成》:“乃偃武修文,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孔颖达}疏:“此是戰時牛馬,故放之,示天下不復乘用。”{宋}{曾慥}《高斋漫录》:“{周王}伐{商}﹐一戎衣而天下大定。歸馬放牛﹐偃武修文﹐是識‘武’字者也。”{清}{顾炎武}《复迟明府书》:“{渭水}春耕﹐但見哀鴻之羽﹐{桃林}夜雪﹐未逢歸馬之時。”{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刘驾》:“時國家復{河}{湟}﹐故地有歸馬放牛之象。”亦省作“[歸馬]”。
歸正首丘-汉语大词典
歸正首丘
【1】传说狐狸即使死在外边,也要把头朝着它所住洞穴的方向。故有“狐死正首丘”之说。语本《礼记·檀弓上》:“ 禮,不忘其本。古之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孔颖达}疏:“ 丘是狐窟穴根本之處,雖狼狽而死,意猶嚮此丘”。后因以“歸正首丘”谓死于故乡。{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堪舆》:“後十年﹐其子經商頗利……議發槥歸正首邱。”《苦社会》第二五回:“從此故鄉日離日遠﹐我們幾個人﹐看這光景﹐不知還有歸正首丘的日子麽?”亦作“[歸正邱首]”﹑“[歸正首邱]”。{明}{宋濂}《故检校孔君权厝志》:“吾出千萬死至此﹐吾意能歸正邱首﹐豈知死於道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五回:“我昨天説叫他回去調理的話﹐就是叫他早點歸正首邱了。”
歸計-汉语大词典
歸計
【1】回家乡的打算﹑办法。{清}{孔尚任}《桃花扇·移防》:“吾兄日圖歸計﹐路阻難行﹐何不隨營前往。”{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二:“只领到一年前毕业回国时所应领的归国费﹐结局是仍然不能不作归计。”{宋}{陆游}《行在春晩有怀故隐》诗:“歸計已栽千箇竹﹐殘年合掛兩梁冠。”【2】听从计策。《汉书·陈汤传》:“願歸計彊{漢}﹐遣子入侍。”{颜师古}注:“歸計﹐謂歸附而受計策也。”《史记·淮阴侯列传》:“僕委心歸計﹐願足下勿辭。”
歸途-汉语大词典
歸途
【1】见“歸塗”。
歸班-汉语大词典
歸班
【1】{清}制﹐凡进士不授以他项官职﹐而以知县铨选者亦称“歸班”。《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到了中書﹐就不大有人想了;歸班更不必講……那時一紙呈兒掛冠林下﹐倒是一樁樂事﹐不然索性歸了班﹐十年後才選得出。”《清会典事例·礼部·贡举》:“{慶廉}著仍照前旨﹐歸班銓選。”【2】指有爵禄者就闲待选。{宋}{周密}《齐东野语·孝宗圣政》:“後{秀邸}諸子弟悉歸班焉。”
歸流-汉语大词典
歸流
【1】流入海的河流。《文选·谢朓<之宣城出新林浦向版桥>诗》:“{江}路西南永﹐歸流東北騖。”{李善}注:“《尚書大傳》曰:大水小水東流歸海也。”【2】{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世袭土司,改行临时任命的流官统治的一种政治措施。《清史稿·食货志一》:“{廣西}{慶遠府}歸流土民百七十九名﹐彙入{宜山}籍。”{王闿运}《拟李鸿章陈苗事折子》:“歸流則竝無酋長積重之執﹐較土司爲可久安。”
歸山-汉语大词典
歸山
【1】谓死亡。{宋}{苏轼}《和仲伯达》:“歸山歲月苦無多﹐尚有丹砂奈老何?”{唐}{贾岛}《听乐山人弹<易水>》诗:“{嬴}氏歸山陵已掘﹐聲聲猶帶髮衝冠。”【2】谓退隐。{唐}{姚合}《和高谏议蒙兼宾客时入翰苑》:“從來共結歸山侣﹐今日多應獨自休。”{唐}{白居易}《早送举人入试》诗:“春深官又滿﹐日有歸山情。”{唐}{白居易}《晩秋有怀郑中旧隐》诗:“寥落歸山夢﹐殷勤採蕨歌。”
歸田-汉语大词典
歸田
【1】{汉}{张衡}《归田赋》的省称。{唐}{方干}《赠李支使》诗:“一等{孔}門爲弟子﹐愚儒獨自賦《歸田》。”{宋}{司马光}《酬张三十秀才见赠》诗:“自慙頭半白﹐方解賦《歸田》。”【2】谓辞官回乡务农。《艺文类聚》卷六六引{晋}{鲁褒}《钱神论》:“諺曰:官無中人﹐不如歸田。”{清}{钱谦益}《读杜小笺上》:“歸田多暇﹐時誦{杜}詩﹐以銷永日。”{金}{段成己}《送冯资深西归》诗:“蕭蕭華髮老書生﹐久欲歸田計未成。”{唐}{李白}《赠崔秋浦》诗之二:“東皋春事起﹐種黍早歸田。”【3】归还公田。{殷}{周}时平民二十岁向公家领田耕种,六十岁还田给公家。{清}{恽敬}《三代因革论四》:“三代之時﹐吏道淳古﹐歸田受田無上下其手者。”《汉书·食货志上》:“民年二十受田﹐六十歸田。”
歸真反樸-汉语大词典
歸真反樸
【1】见“歸真反璞”。
歸去來子-汉语大词典
歸去來子
【1】指{晋}{陶潜}。{陶}曾作《归去来兮辞》,故称。{宋}{刘克庄}《念奴娇·四和丙寅生日》词:“吾評{晉}士﹐不如{歸去來子}。”{唐圭璋}注:“{淵明}自稱{陶子}。”
歸投-汉语大词典
歸投
【1】投奔;归顺。《宋书·武帝纪上》:“傾其巢窟﹐令賊奔走之日﹐無所歸投。”《敦煌曲子词·感皇恩》:“還(寰)海内﹐束手願歸投。”
歸釣-汉语大词典
歸釣
【1】回去钓鱼。谓归隐。{宋}{苏轼}《次韵陈海州乘槎亭》:“人事無涯生有涯﹐逝將歸釣{漢江}槎。”
歸寂-汉语大词典
歸寂
【1】佛教语。谓死。{明}{王世贞}《宛委馀编》八:“{宋}{開寶}中﹐八十老僧{道價}爲叢林所重﹐臨當歸寂﹐從容示偈。”{金}{王若虚}《太一三代度师萧公墓表》:“速具湯沐﹐吾將歸寂。”
歸懷-汉语大词典
歸懷
【1】向往归附。《後汉书·刘恺传》:“〔{愷}〕處約思純﹐進退有度﹐百僚景式﹐海内歸懷。”{晋}{刘琨}《劝进表》:“自京畿隕喪﹐九服崩離﹐天下囂然﹐無所歸懷。”
歸槥-汉语大词典
歸槥
【1】见“歸轊”。
歸期-汉语大词典
歸期
【1】归来的日期。{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2】谓晩年。{杨朔}《红石山》:“一个老人家﹐受苦受难﹐心上磨得起茧﹐归期落得这样惨。”
歸壹-汉语大词典
歸壹
【1】见“歸一”。
歸説-汉语大词典
歸説
【1】回家休息。《诗·曹风·蜉蝣》:“心之憂矣﹐於我歸説。”{郑玄}笺:“説﹐猶舍息也。”{陆德明}释文:“説﹐音税。”
歸璧-汉语大词典
歸璧
【1】犹归{赵}。{明}{张居正}《答张庐山》:“厚惠概不敢領﹐輒用歸璧。”{明}{张居正}《答殷石汀计剿海寇》:“前承厚惠﹐不敢當﹐即托使者歸璧。”
歸真-汉语大词典
歸真
【1】还其本来的状态。{唐}{刘长卿}《故女道士婉仪太原郭氏挽歌词》:“作範宫闈睦﹐歸真道藝超。”{南朝} {梁}{谢镇之}《重与顾道士书》:“滅俗歸真﹐必反其俗。”{汉}{班固}《东都赋》:“遂令海内棄末而反本﹐背僞而歸真。”【2】佛教语。谓死。后泛称人的死亡。{宋}{苏轼}《宝月大师塔铭》:“瑩然摩尼﹐歸真於土。”《释氏要览·送终·初亡》:“釋氏死謂涅盤﹑圓寂﹑歸真﹑歸寂﹑滅度﹑遷化﹑順世﹐皆一義也。”{清}{赵翼}《王惺园相公挽诗》:“鼇項科名位秉鈞﹐何期致政遽歸真。”{唐}{杨炯}《温江县令任晃神道碑》:“百年夭枉﹐一旦歸真。”
歸橐-汉语大词典
歸橐
【1】《汉书·陆贾传》载:{陆贾}出使{南越},{尉佗}赐{贾}橐中装值千金,它送亦千金。{贾}卒拜{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帝}大悦,拜{贾}为太中大夫。后以“歸橐”指珠玉之类的宝物。{明}{周篔}《怀旧为亡友王翃作》诗:“寧知{陸賈}遺歸橐﹐空爲王孫給墓田。”
歸藏-汉语大词典
歸藏
【1】三《易》之一,相传为{黄帝}所作。《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贾公彦}疏:“此《歸藏易》﹐以純坤爲首﹐坤爲地﹐故萬物莫不歸而藏於中﹐故名爲《歸藏》也。”《隋书·经籍志一》:“《歸藏》十三卷﹐{晋}太尉{薛貞}注……{漢}初已亡﹐案{晉}《中經》有之﹐唯載卜筮﹐不似聖人之旨。”{元}{张可久}《满庭芳·金华道中》曲:“數前程掐得箇《歸藏》卦。”{汉}{桓谭}《新论》:“《歸藏》四千三百言……藏于太卜。”【2】敛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陽所至﹐爲寒府﹐爲歸藏。”{王冰}注:“物寒故歸藏也。”{高士宗}注:“内歸藏密也。”
歸賝-汉语大词典
歸賝
【1】献赠宝物。歸,通“饋”。《南史·陈纪上·武帝》:“三山獠洞﹐八角蠻陬……莫不懼我王靈﹐争朝邊侯﹐歸賝天府﹐獻狀鴻臚。”
歸華-汉语大词典
歸華
【1】落月的光华。{唐}{顾况}《奉酬刘侍郎》诗:“暫伴顦顇人﹐歸華耿不滅。”
歸哭-汉语大词典
歸哭
【1】谓回家奔丧。《礼记·曾子问》:“〔{曾子}〕曰:‘君既啓﹐而臣有父母之喪則如之何?’{孔子}曰:‘歸哭而反送君。’”{郑玄}注:“言送君﹐則既葬而歸也。歸哭者﹐服君服而歸﹐不敢私服也。”{孔颖达}疏:“謂歸哭父母猶服君服﹐不私服也。”《吕氏春秋·知接》:“{衛公子}{啓方}事寡人十五年矣﹐其父死而不敢歸哭。”
歸誼-汉语大词典
歸誼
【1】归义。《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諸從蠻夷來歸誼及以亡名數自占者﹐内史縣令主。”《汉书·晁错传》:“今降{胡}{義渠}蠻夷之屬來歸誼者﹐其衆數千。”
歸客-汉语大词典
歸客
【1】旅居外地返回家的人。{唐}{王维}《寒食汜上作》诗:“{廣武}城邊逢暮春﹐{汶陽}歸客淚沾巾。”{唐}{李颀}《送窦参军》诗:“城南送歸客﹐舉酒對林巒。”{南朝} {宋}{谢灵运}《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歸客遂海隅﹐脱冠謝朝列。”
歸天-汉语大词典
歸天
【1】人死的婉辞。{{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十一回:“不怕﹐叫他归天吧!”《前汉书平话》卷中:“{高祖}歸天﹐文武舉哀。”《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大太爺着了這一急﹐得了重病﹐不多幾日就歸天了。”
歸舷-汉语大词典
歸舷
【1】犹归舟。{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三〇九:“可惜{語兒谿}畔路﹐白頭無分棹歸舷。”
歸身-汉语大词典
歸身
【1】犹投靠。《南齐书·戴僧静传》:“〔{僧静}〕遂歸身隨從征伐。”《後汉书·冯异传》:“觀其言語舉止﹐非庸人也﹐可以歸身。”
歸畆-汉语大词典
歸畆
【1】犹归田。{明}{王世贞}《闻补楚宪之命》诗之一:“五投歸畆疏﹐兩作起家人。”
歸來-汉语大词典
歸來
【1】指{晋}{陶潜}的《归去来辞》。《隋书·文学传·王贞》:“{茂陵}謝病﹐非無《封禪》之文﹐{彭澤}遺榮﹐先有《歸來》之作。”{清}{秋瑾}《题松鹤图》诗:“角巾羽扇舊談兵﹐笑賦《歸來》薄宦情。”{五代}{梁震}《荆台道院》诗:“桑田一變賦《歸來》﹐爵禄焉能浼我哉!”【2】反其本。《尚书大传》卷一下:“{和伯}之樂舞玄鶴﹐其歌聲比中謡﹐名曰《歸來》。”{郑玄}注:“玄鶴言象陽鳥之南也。歸來﹐言反其本也。”【3】回来。{许地山}《再会》:“靠窗櫺坐着那位老人家是一位航海者﹐刚从海外归来的。”《水浒传》第二回:“你緣何方才歸來?”{唐}{李白}《长相思》诗:“不信妾腸斷﹐歸來看取明鏡前。”《楚辞·招魂》:“魂兮歸來!反故居些!”【4】回去。《战国策·齐策四》:“長鋏歸來乎!食無魚。”{潘漠华}《乡心》:“你不要时常写信来﹐后来我会归来。”
歸行-汉语大词典
歸行
【1】崇尚德行。《晋书·刘毅传》:“今雖不充於舊﹐而遺訓猶存﹐是以人倫歸行﹐士識所守也。”
歸楫-汉语大词典
歸楫
亦作“[歸檝]”【1】指归舟。{宋}{苏轼}《游金山寺》诗:“羇愁畏晩尋歸楫﹐山僧苦留看落日。”{唐}{杜甫}《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吾思哭孤冢﹐南紀阻歸楫。”{清}{龚自珍}《会稽茶》诗:“來歲{天台}歸檝罷﹐春波吸盡{鏡湖}平。”
歸第-汉语大词典
歸第
【1】谓禁闭。{{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他的儿子{秦王}{杨俊}﹐因生活奢侈﹐多造宫室﹐被他发觉﹐勒令归第(禁闭)。”【2】回家。《後汉书·李通传》:“〔{李通}〕連年骸骨﹐帝每優寵之﹐令以公位歸第養疾。”《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宋神宗}〕當下傳旨﹐勑令前日抱進宫的那個中大人護送歸第。”《汉书·佞臣传·董贤》:“{高安侯賢}未更事理﹐爲大司馬﹐不合衆心﹐非所以折衝綏遠也。其收大司馬印綬﹐罷歸第。”
歸視-汉语大词典
歸視
【1】回家看望。《史记·魏豹彭越列传》:“{豹}請歸視親病。”{汉}{刘向}《列女传·鲁之母师》:“今諸子許我歸視私家﹐雖踰正禮﹐願與少子俱。”
歸馮-汉语大词典
歸馮
【1】见“歸憑”。
歸蕃-汉语大词典
歸蕃
同“[歸藩]”【1】{汉}{王粲}《赠士孙文始》诗:“四國方阻﹐俾爾歸蕃。爾之歸蕃﹐作式下國。”{晋}{陆机}《答贾长渊》诗:“{陳留}歸蕃﹐我皇登禪。”
歸馬-汉语大词典
歸馬
【1】见“歸馬放牛”。
歸棹-汉语大词典
歸棹
亦作“[歸櫂]”【1】指归舟。{唐}{王勃}《临江》诗之二:“去驂嘶别路﹐歸棹隱寒洲。”{明}{陈海樵}《锦缠道·惜别》曲:“留宴罷﹐催歸棹。”{唐}{徐彦伯}《采莲曲》:“春歌弄明月﹐歸櫂落花前。”
歸徠-汉语大词典
歸徠
【1】回来。《楚辞·大招》:“魂乎歸徠﹐無東無西﹐無南無北只。”《楚辞·大招》:“魂魄歸徠﹐無遠遥只。”
歸德-汉语大词典
歸德
【1】归附于德政。《逸周书·大聚》:“譬之若冬日之陽﹐夏日之陰﹐不召而民自來﹐此謂歸德。”{汉}{应劭}《风俗通·十反·太尉沛国刘矩》:“京師歸德﹐四方影附。”{三国} {魏}{李康}《运命论》:“{西河}之人﹐肅然歸德。”【2】谓归顺。《後汉书·袁安传》:“伏念南單于{屯}﹐先父舉衆歸德﹐自蒙恩以來﹐四十餘年。”
歸帆-汉语大词典
歸帆
【1】指回返的船只。{唐}{陈子昂}《白帝城怀古》诗:“古木生雲際﹐歸帆出霧中。”{唐}{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诗:“向國唯看日﹐歸帆但信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