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敦煌)是什么意思
敦煌石窟-现代汉语大词典
敦煌石窟dūn huáng shí kū
【释义】:
我国著名的石窟。又叫莫高窟、千佛洞。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甘肃敦煌东南。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历经隋唐以至元代,均有所修建。现尚存有壁画和雕塑作品的共492窟,计有壁画45000多平方米,佛教塑像2100余尊。
敦煌變文-汉语大词典
敦煌變文
【1】{敦煌石室}中所藏的讲唱体通俗文学作品。是{中国}{唐}{五代}时期一种重要的民间文学形式。{王重}民等所编《敦煌变文集》中搜罗的{敦煌}变文较为宏富。参见“[變文]”﹑“[敦煌石室]”。
敦煌五龍-汉语大词典
敦煌五龍
【1】{晋}代{敦煌}人{索靖}﹑{氾衷}﹑{张甝}﹑{索紾}﹑{索永}的合称。因其俱有逸群之才,故称。《晋书·索靖传》:“{索靖}字{幼安}﹐{敦煌}人也……{靖}少有逸羣之量﹐與鄉人{氾衷}﹑{張甝}﹑{索紾}﹑{索永}俱詣太學﹐馳名海内﹐號稱‘{敦煌}五龍’。”
敦煌詞-汉语大词典
敦煌詞
【1】指藏于{甘肃省}{敦煌石室}中的{唐}{五代}词。{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被发现。除少数可考知作者姓名的文人作品外,绝大多数为无名氏的作品,包括部分民间创作。为{中国}词创作发轫期的重要成果。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对词的发展及其他多种学科的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参见“[敦煌石室]”。
敦煌石室-汉语大词典
敦煌石室
亦称“[敦煌石窟]”【1】包括古代隶属{敦煌}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和{水峡口}{小千佛洞}四窟。一般指{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在{甘肃省}{敦煌县}{鸣沙山}山麓。其处有{三界寺},寺旁石室千馀,壁画﹑塑像(多系佛像)极多。自{东晋}迄{元},皆有建造。{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于`壁中发现藏经室,内藏手写佛经及美术作品等,极为丰富。写本最早为{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最晩为{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而以{唐}﹑{五代}的为最多。{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等先后前往,掠去大量精品。石室写本部分业经整理印行。全国解放后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敦煌石窟-汉语大词典
敦煌石窟
【1】见“敦煌石室”。
敦煌-汉语大词典
敦煌
【1】古代郡名。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北魏}改为{敦煌镇},后复改郡。{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置{西沙州},{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又改{沙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仍改{敦煌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改{沙州}。【2】县名。在{甘肃省}。{西汉}置。{十六国}{前凉}建都于此,{北周}改名{鸣沙县},{隋}{大业}初复名,{唐}末废。{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复置,移治今址。县城是古代通往{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站。城东南25公里的{莫高窟}(千佛洞)保存有四世纪至十四世纪遗留的壁画﹑雕塑等艺术珍品;城南有{鸣沙山}﹑{月牙泉}名胜;城西北有{玉门关},西南有{阳关}遗址。1987年改设{敦煌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