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國(敵國)是什么意思
一敵國-汉语大词典
一敵國
【1】可以与本国相匹敌的一个国家。《史记·游侠列传》:“天下騷動﹐宰相得之﹐若得一敵國云。”《後汉书·吴汉传》:“帝時遣人觀大司馬何爲﹐還言方脩戰攻之具﹐乃歎曰:‘{吴公}差彊人意﹐隱若一敵國矣!’”{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二:“{班固}以爲平日後宫之費不下一敵國。”
富堪敵國-汉语大词典
富堪敵國
【1】见“富可敵國”。
富可敵國-汉语大词典
富可敵國
亦作“[富堪敵國]”【1】谓私人拥有的财富可与国家的资财相匹敌。形容极为富足。《镜花缘》第六四回:“蓋{卞濱}自他祖父遺下家業﹐到他手裏﹐單以各處田地而論﹐已有一萬餘頃﹐其餘可想而知﹐真是富可敵國。”《廿载繁华梦》第三四回:“若庫書吏役﹐反得富堪敵國﹐坐擁膏腴。”《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客人道:‘母銀越多﹐丹頭越精。若煉得半合許丹頭﹐富可敵國矣。’”
敵國通舟-汉语大词典
敵國通舟
【1】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比喻众叛亲离。{清}{黄遵宪}《由轮舟抵天津作》诗:“敵國通舟今日事﹐太倉稊米自家身。”
敵國外患-汉语大词典
敵國外患
【1】指来自敌对国家的侵略骚扰。《孟子·告子下》:“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章炳麟}《藩镇论》:“敵國外患﹐日馮陵而無已。”
敵國-汉语大词典
敵國
【1】相当于一国;可以和国家相匹敌。{宋}{楼钥}《陈顺之灵璧石砚山》诗:“{陳侯}之富可敵國﹐會有寶光驚四塞。”《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殷氏}縱有撲天的本事﹐敵國的家私﹐也没門路可通。”【2】犹仇敌。《南齐书·王敬则陈显达传论》:“干戈既用﹐誠淪犯上之跡﹐敵國起於同舟﹐況又疏於此者也?”【3】敌对之国。{郭沫若}《女神·湘累》:“他终竟被敌国拐骗了去了。”《玉娇梨》第三回:“古人有言:敵國未滅﹐何以家爲!”《周礼·夏官·环人》:“訟敵國﹐揚軍旅。”《汉书·蒯通传》:“語曰:‘野禽殫﹐走犬亨;敵國破﹐謀臣亡。’”【4】地位或势力相等的国家。《管子·霸言》:“合小以攻大﹐敵國之形也。”{唐}{柳宗元}《非国语下·左史倚相》:“非可以夸於敵國。”《国语·周语中》:“敵國賓至﹐關尹以告﹐行理以節逆之。”{韦昭}注:“敵國﹐位敵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二年》:“‘獻’乃下奉上之辭﹐非可施於敵國。{南朝}爲兄﹐豈有兄獻於弟邪?”
舟中敵國-汉语大词典
舟中敵國
【1】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指众叛亲离。语本《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而謂{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起}對曰:‘在德不在險……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爲敵國也。’”{唐}{陆贽}《论关中事宜状》:“是知立國之安危在勢﹐任事之濟否在人﹐勢苟安則異類同心也﹐勢苟危則舟中敵國也。”
隱若敵國-汉语大词典
隱若敵國
【1】语本《史记·游侠列传》﹕“{吴}{楚}反時﹐{條侯}爲太尉﹐乘傳車將至{河南}﹐得{劇孟}﹐喜曰﹕‘{吴}{楚}舉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無能爲已矣。’天下騷動﹐宰相得之若得一敵國云。”后因以“隱若敵國”指对国家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人。{宋}{阳枋}《谢交割启》:“兹蓋伏遇某官﹐貫日之忠﹐渾身是膽;隱然敵國﹐咸稱{細柳}之真;賢若{長城}﹐豈類{棘門}之戲。”{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張延雋}〕匡維主將﹐鎮撫疆埸﹐儲積器用﹐愛活黎民﹐隱若敵國矣。”{唐}{吕温}《凌烟阁勋臣颂·尉迟鄂公敬德》:“天地之内﹐指麾無前﹐熊威虎力﹐隱若敵國。”亦作“[隱然敵國]”。
隱然敵國-汉语大词典
隱然敵國
【1】见“隱若敵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