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乡

乡(鄉)是什么意思

  • 城市←→乡村 农村-反义词词典

    城市←→乡村 农村chéngshì-xiāngcún nóngcūn

    【词性】:名

    城市: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

    乡村:主要从事农业、人口分布较城镇分散的地方。

    农村: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人民聚居的地方。

    【例】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不仅城市需要,乡村尤其需要。(朱德:《把手工业者组织起来,走社会主义道路》) 长相也不漂亮,小鼻子,小眼,眉毛很淡,淡得不仔细就看不出来;头发却很好,又浓又密,拢在脑后,梳一根现今农村中也很少见的大辫子。(蒋濮:《水泡子》)

  • 故乡←→异乡-反义词词典

    故乡←→异乡gùxiāng-yìxiāng

    【词性】:名

    故乡: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

    异乡:外地;外乡。

    【例】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鲁迅:《呐喊·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他乡←→故乡-反义词词典

    他乡←→故乡tāxiāng-gùxiāng

    【词性】:名

    他乡:家乡以外的地方。

    故乡:家乡;老家。

    【例】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唐·王勃:《蜀中九日诗》) 忽然,他又以为自己是睡在黄河畔的故乡,给地主郭金斗家割麦子,中午歇晌,柳阴移动了,太阳才晒的浑身燥热。(杨尚武:《追匪记》)

  • 乡←→城-反义词词典

    乡←→城xiāng-chéng

    【词性】:名

    乡:乡村。

    城:城市。

    【例】 基本精神是照顾四面八方,就是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以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目的。(周恩来:《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草案的特点》)

  • 翠红乡-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翠红乡cuì hóng xiāng

    【释义】:

    借指妓院。因妓院中有许多穿翠绿桃红衣裙的妓女而得名。元·史敬先《庄周梦》第二折:“快人迷恋翠红乡,个个身亡皆为色。”

  • 雨云乡-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雨云乡yǔ yún xiāng

    【释义】:

    妓院别称。因男女欢会为云雨,故称。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一折:“我着你托化在雨云乡,还宿债在莺花阵。”宿债,旧债。

  • 家乡-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家乡jiā xiāng

    【释义】:

    自己家庭世代居住的地方;故乡。唐·贺知章《回乡偶书》诗之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明·张居正《给假治疾疏》:“近访得一医人自家乡来,自言能治此疾。”

  • 故乡-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故乡gù xiāng

    【释义】:

    家乡。古乐府《木兰辞》:“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 乡国-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乡国xiāng guó

    【释义】:

    家乡。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诗:“眼中了了见乡国,知有归日眉方开。”宋·苏轼《游金山寺》诗:“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 乡井-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乡井xiāng jǐng

    【释义】:

    家乡。崔峒《酬李阙雨中寄赠》诗:“白发还乡井,微官有子孙。”宋·富弼《论河北流民》:“臣亦曾子细论云,朝延恐你抛离乡井,欲拟发遣却归河北,不知为何?”

  • 乡里-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乡里xiāng lǐ

    【释义】:

    家乡。《晋书·华禅经》:“同郡刘颂时为廷尉,见之叹息曰:‘不悟乡里乃有如此才也。’”《宋书·陶潜传》:“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

  • 乡曲-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乡曲xiāng qǔ

    【释义】:

    乡里,亦指穷乡僻壤。因偏一隅,故称乡曲。《庄子·胠箧》:“治邑屋州里乡曲音,曷尝不法圣人哉?”唐·白居易《种桃杏》诗:“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

  • 乡土-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乡土xiāng tǔ

    【释义】:

    家乡,故乡。《列子·天瑞》:“有人去乡土,离六亲。”

  • 梓乡-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梓乡zǐ xiāng

    【释义】:

    故乡。清·冯桂芬《复应方伯论清丈第二书》:“如竟以经造册充数,则流毒梓乡,百世无已。”《花月痕》第四四回:“梓乡极目黯飞云,可怜依枕弥留,犹自伤心南望。”

  • 帝乡-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帝乡dì xiāng

    【释义】:

    京城,以其为帝王所住之地,故称。唐·杜甫《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衣冠是日朝天子,草奏何时入帝乡。”清·顾炎武《京阙篇》:“帝乡秋惝悦,天阙岁峥嵘。”又指天宫;仙乡,见“天宫”条。亦指帝王的故乡。

  • 南乡-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南乡nán xiāng

    【释义】:

    南方。《诗·商颂·殷武》:“维女荆楚,居国南乡。”毛传:“乡,所也。”郑玄笺:“维女楚国,近在荆州之域,居中国之南乡。”三国·魏·曹植《神龟赋》:“苍龙虬于东岳,白虎啸于西冈。玄武集于寒门,朱雀栖于南乡。”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为东西南北七宿之名。

  • 热乡-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热乡rè xiāng

    【释义】:

    南方。《诗·豳风·七月》:“七月鸣鵙”。唐·孔颖达疏:“孙毓以为寒乡率早寒,北方是也;热乡乃晚寒,南方是也。”

  • 玄乡-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玄乡xuán xiāng

    【释义】:

    肾,为道教所用之称谓。《黄庭内景经·琼室》:“长谷玄乡绕郊邑。”梁丘子注:“玄乡,肾也。”

  • 四乡-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四乡sì xiāng

    【释义】:

    四方。《国语·越语下》“皇天后土四乡地主正之。”《庄子·说剑》:“中和民意,以安四乡。”

  • 仙乡-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仙乡xiān xiāng

    【释义】:

    对他人家乡的美称。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先生万福,请问仙乡何处?”《西湖佳话·葛岭仙迹》:“鲍玄听了,道:‘这等说是葛仙了,但不知仙乡何处?’”本指仙人的居处,仙界。

  • 乡里-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乡里xiāng lǐ

    【释义】:

    古之民户编制单位。一乡为一万二千五百户;一里为二十五户。泛指人们所居住的地区;而“家乡”指的是某一个人世代所居住的地方。两者有别,慎勿混同。《国语·齐语》:“有居处好学,慈孝于父母。聪慧质仁,发闻于乡里,有则以告。”

  • 乡党-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乡党xiāng dǎng

    【释义】:

    犹乡里。《论语·乡党》:“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礼记·曲礼》:“故州闾乡党称其孝也。”郑玄注:“《周礼》,二十五家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

  • 乡邻-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乡邻xiāng lín

    【释义】:

    犹乡里。《孟子·离娄》:“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晋书·陶潜传》:“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其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 乡闾-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乡闾xiāng lǚ

    【释义】:

    即乡里。《管子·幼官》:“修乡闾之什伍,量委积之多寡。”《后汉书·楼望传》:“操节清白,有称乡闾。”

  • 州乡-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州乡zhōu xiāng

    【释义】:

    泛指乡里。《国语·楚语下》:“于是乎合其州乡朋友婚姻,比尔兄弟亲戚。”《晋书·石勒载记上》:“仰惟明州乡贵望,累时重光,出镇藩岳,威声播于八表。”

  • 离石乡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离石乡侯lí shí xiāng hóu

    【释义】:

    砚的拟人之称。谓其一旦成砚就离开石乡奔赴各地成为文具。唐·冯贽《云仙杂记·砚封九锡》:“稷又为砚封九锡:拜离乡侯,使持节即墨军,事长史,兼铁面尚书。”

  • 冥乡-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冥乡míng xiāng

    【释义】:

    指阴间。唐·鲍溶《苦哉远征人》诗:“李陵死别处,窅杳去冥乡。”《再生缘》第二六回:“进退两难愁杀我,到不如,青锋一剑赴冥乡。”

  • 玄乡-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玄乡xuán xiāng

    【释义】:

    指阴间。《全唐诗》卷八六四载冥吏《示韦泛禄命》诗:“前阳复后杨,后杨年年强,七月之节归玄乡。”又指“肾脏”,见该条。

  • 乡-古汉语虚词词典

    乡xiàng

    副词

    用于句首或谓语前,表示已经过去的时间。义即“从前”、“当初”、“刚才”、“过去”。①乡也吾见夫子而问知。(《论语·颜渊》)——知:同“智”。②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告子上》)——句义:过去宁肯死亡而不接受的,今天却为我所认识的贫苦人的感激而接受了,这些不是可以罢手的么?③周公无天下矣,乡有天下,今无天下,非擅也。(《荀子·儒效》)④乡也子云天下无敌,今也子云乃且攻燕者,何也?(《战国策·楚策四》)⑤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不识吾子何以知之?”(《韩诗外传·卷二第十二章》)——佚:同“逸”,逃逸。不识:不知。吾子:您。

    介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或趋向。义即“向”、“对”、“朝”。①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句义:秦穆公身穿白色衣服到郊外驻下〔迎接部队〕,对着战败的部队哭着说:“我没有采纳蹇叔的建议才导致你们吃了败仗,这是我的错误啊。”②满堂而饮酒,有一人乡隅而悲泣,则一堂皆为之不乐。(《汉书·刑法志》)——隅(yú):墙角。③故诡更正文,乡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例,以耀于世。(《说文解字·叙》)——诡更:偷改。变乱:改变打乱。耀:炫耀。

  • 乡使-古汉语虚词词典

    乡使xiàng shǐ

    连词

    用于假设复句的前一分句之首,表示假设。义即“〔当初〕如果”、“假如”。①乡使文王疏吕尚而不与深言,是周无天子之德,而文、武无与成其王业也。(《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疏:疏远。②乡使宋人不闻孔子之言,则年谷未丰,而国家未宁。(《韩诗外传·卷三第十七章》)③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汉书·霍光传》)——亡(wú):通“无”。

  • 乡者-古汉语虚词词典

    乡者xiàng zhě

    副词

    用于句首或谓语前,表示动作施行或情况发生在过去。义即“从前”、“过去”、“刚才”、“当初”。①乡者先生之言有可闻者焉。(《墨子·公孟》)②予乡者入而哭之哀。(《礼记·檀弓上》)——予:我。哀:悲伤。③孔子趋出以语子贡曰:“乡者君问丘也曰:‘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三问而丘不对。赐以为何如?”(《荀子·子道》)——趋出:快步而出。语:告诉。从:听从,服从。对:回答。赐:子贡的名字。④范雎曰:“吾闻穰侯智士也,其见事迟,乡者疑车中有人,忘索之。”(《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见事迟:判断事情迟缓。索:搜查。⑤乡者吾问道于无穷,曰:“吾弗知之。”(《淮南子·道应训》)⑥乡者丘鼓瑟,有鼠出游,狸见于屋,循梁微行。(《韩诗外传·卷七》)

  • 故乡-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故乡gùxiāng

    出生或早年长期居住的地方——异乡、他乡(侨居~的华侨,常常眷念祖国,怀念故乡。)

  • 离乡背井-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离乡背井líxiāngbèijǐng

    见〔背井离乡〕

  • 穷乡僻壤-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穷乡僻壤qióngxiāngpìrǎng

    荒凉贫穷而偏僻的地方——通都大邑(从穷乡僻壤来到~,他简直是眼花缭乱,不知所措。)

  • 他乡-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他乡tāxiāng

    家乡以外的地方(多指离家乡较远的)——故乡(反把他乡作~)

  • 下乡-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下乡xiàxiāng

    到农村去——回城(下乡的知识青年大多数都~了)、进城。

  • 乡-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乡xiāng

    乡村——城(~乡差别)

  • 乡村-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乡村xiāāngcūūn

    城市外的地区,主要从事农业劳动,人口比城镇分散——城市(乡村的空气比~新鲜)

  • 乡间-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乡间xiāngjiān

    乡村里——城里(有些老人,从乡间初到~就住不惯)

  • 异乡-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异乡yìxiāng

    (就做客的人而言)指外乡、外地——故乡(他流落异乡三十年,终于回到~来定居了。)

  • 鱼米之乡-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鱼米之乡yúmǐzhīxiāng

    指河港交错,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方——穷山恶水、不毛之地(原来的~,已变成了鱼米之乡。)

  • 故乡 家乡 乡里 乡井 故里 故土 闾里ǘ 乡 旧乡 故园-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故乡 家乡 乡里 乡井 故里 故土 闾里ǘ 乡 旧乡 故园

    故乡gùxiāng 家乡jiāxiāng 乡里xiānglǐ 乡井xiāngjǐng 故里gùlǐ 故土gùtǔ 闾里lǘlǐ 乡xiāng503旧乡jiùxiāng 故园gùyuán

    名词。指自己出生、成长的或自己家庭世代居住的地方。

    “故乡”和“家乡”都有亲切的和热爱的感情色彩;使用范围较广,可用于某个村庄、乡镇或城市,也可用于把这地点包括在内的广大地区,还可比喻地用于动植物的生长地。“故乡”强调自己很熟悉的、自己出生、成长的和曾长期居住过的地方,适用于庄重的或正式的场合;“家乡”则强调自己家庭世代居住的地方。例如:“秋瑾的故乡也还是那样的故乡,年复一年,丝毫没有长进”(鲁迅:《坟》);“他非常渴望在十月革命的发源地,在伟大列宁的故乡多走走,多看看”(《人民日报》,1979.10.29);“这个被称为‘绿色金子’的茶叶,它的故乡就是中国”(同上报,1979.8.26);“欧阳海加紧跑了几步,一面舒展着手臂,一面张开大嘴,贪婪地呼吸着家乡的空气”(金敬迈:《欧阳海之歌》);“他们植树造林,逐步把荒山绿化起来,决心为改变家乡的面貌多做贡献”(《中国青年》,1980,1);“我从北地向东南旅行,绕道访了我的家乡,就到S城”(鲁迅:《在酒楼上》);“他想要是在他的家乡,那风才是真正厉害呢”(巴金:《将军》)。

    “乡里”和“乡井”一般只用于小城镇或农村;有书面语色彩,现代较少用。“乡里”多出现于叙论的文字,含有“较小的居民点”的意味;“乡井”含有农村地方的意味,是文言词,书面语色彩比“乡里”浓厚。例如:“《史记》记先秦人物的乡里,凡是点出县级地名的,……都是汉初实有的地名”(《历史研究》,1980,1);“经过考证,不少元代曲家的乡里和《录鬼簿》所说的有差距”;“为什么,为什么你要远离乡里?”(蒲风:《茫茫夜》);“直到现在,海外华侨的床头箱里,还有人藏着这样的乡井土”(秦牧:《土地》);“他不得已远离乡井,到上海他舅父开的一家杂货铺学生意”。

    “故里”和“故土”都强调自己出生、成长的地方,是文言词,有书面语色彩。“故里”多用于较小的地方,如小镇、小村或小街,书面语色彩较浓;“故土”含有大片地方的意味,可用于地点和广大的地区,可比喻地用于动物的生长地。例如:“这些影儿的真实的蓝本就是他儿时的故里——那个哺育他的顶小顶小的胡同”(《人民日报》,1980.3.4);“可见,由地名沿革来证实今蒙城为庄子故里,此路不通”(《历史研究》,1980,1);“诗人……在远望江北故土中,回忆起四十三年前,自己在烽火连天的扬州一带驰骋沙场的情景”(《中国青年》,1980,1);“父亲去世以后,我携家离开故土”(叶圣陶:《苦辛》);“它一定是有记忆的,知道它的主人是如何含着热泪离开故土,却把一声沉重的叹息……留在这里”(《人民文学》,1982,4);“谁知马儿离开故土,就从此不吃”。

    “闾里”含有“小街小巷的地方”的意味;是文言词,书面语色彩很浓厚,比较古旧,现代很少用,只偶然在有其它文言词配合的语句里出现,例如:“萧氏据传是江左人氏,闾里不详”;“洞庭人民……完成了大通湖蓄洪工程,‘龙宫’不仅变成了‘闾里’,‘水府’不仅能生‘禾麦’,而且大量地生产了珍珠”(谢璞:《珍珠赋》)。

    “乡”在使用范围上和“故乡”、“家乡”一致,但很少用于比喻;是文言词,有书面语色彩,一般须同单音动词“回”“还”“离”或“思”搭配,很少单用。例如:“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鲁迅:《故乡》);“本城一位姓周的,一门两代,出了一位状元、四个举人,于是衣锦还乡”(洪深:《五奎桥》);“为了生活跳跃了几个月的苏七,现在不跳了,也不嚷回乡去了”(草明:《倾跌》);“他察看小红脸底聪明增进了,已经再看不到有思乡的哀愁挂到脸上”(萧军:《八月的乡村》)。

    “旧乡”强调的意思方面和“故乡”一致,使用范围也可大体和“故乡”相同;典雅而有点古旧,现代只有时见于书面作品,带书面语色彩。例如:“客居外省十余载,时思一返旧乡,探望父母乡亲”;“觉得北方固不是我的旧乡,但南来又只能算一个客子”(鲁迅:《在酒楼上》)。

    “故园”强调自己很熟悉的、从前长期居住过的地方,含有“地方风光使人有美好回忆”的意味以及热爱的感情色彩;又一般适用于诗歌(偶而可用于感情浓厚的描述)而有诗的风格色彩和书面语色彩,比较典雅。例如:“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毛泽东:《七律·到韶山》);“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鲁迅:《自题小像》)(按:这里,“故园”同时被借来指祖国);“故园一别四十年1人事大变,风光胜昔”。

    “乡”在表示乡村的意思时(如说:“咱们下乡去”),和本组其他词没有同义关系。“乡里”可以是个词组,表示“乡村里头”(如说:“乡里的粮食和蔬菜比城里的新鲜”)。这种意思的“乡里”,不是本组其他词的同义词。

  • 乡村 乡 农村-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乡村 乡 农村

    乡村xiāngcūn 乡xiāng167农村nóngcūn

    名词。指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有广阔的田野和牧场、居民点较小而又分散的地方。

    “乡村”强调散布着村庄的地域。例如:“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流去的时候,我还回头去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巴金:《鸟的天堂》);“在这悲哀的空气的包围中,仿佛整个乡村都哭起来了”(巴金:《月夜》);“我很小的时候,在乡村私塾中读书,无知无识,不知道什么是帝国主义,也不知道帝国主义如何侵略中国”(方志敏:《可爱的中国》)。

    “乡”侧重于非城市的或在城市范围之外的、生活着农民的广大地区,和“城”相对,一般同单音词如“下”“中”“间”等组合。例如:“根据以往下乡的经验,对于老牛筋这种犟脾气人,个别谈话还能起点作用”(马烽:《结婚现场会》);“他现时在乡的消息需要秘密,你这一去寻他,足以破坏这个秘密”(洪灵菲:《流亡》)。

    “农村”强调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有村落散布的地区,和“城市”或“城镇”相对;除在一般生活和文艺写作中使用之外,还常用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分析表述,使用范围较广。例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老舍:《想北平》);“在穷迫的农村中,有因没有柴烧,于是由一村的诸部落,各抽两个牺牲者,去盗伐森林的地方”(徐懋庸:《秋风偶感》);“全国农村跳跃着泛滥的阳光”(萧红:《生死场》);“由于是农村,人力物力都是分散的,我们的生产和供给就采取‘统一领导,分散经营’的方针”(《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乡”在指行政区划上的由县领导的基层单位时(如说:“长冈乡全乡一千五百人,销了四千五百块钱公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和“乡村”“农村”没有同义关系。

  • 久离乡井,日切思归-实用委婉语词典

    久离乡井,日切思归

    用于向友人委婉地表示自己不可久留,要马上启程返回家乡了。

  • 客居异乡-实用委婉语词典

    客居异乡

    婉指寄居在他乡,成为异乡客。

  • 温柔乡-实用委婉语词典

    温柔乡

    婉指女性的腹部。女性的腹部比较光滑、柔软,故称。

  • 跨鹤仙乡-实用委婉语词典

    跨鹤仙乡

    婉指老人骑鹤远去。“仙乡”,即神仙居住的地方。吊男丧。

  • 掠乡分众-孙子兵法词典

    掠乡分众

    【释义】:

    掠取敌人资财要分兵数路。《军争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李筌注:“抄掠必分兵为数道,惧不虞也。”一说掠得敌人资财要分赏众人。何延锡注:“得掠物,则与众分。”

  • 乡-孙子兵法词典

    乡xiāng

    【释义】:

    〔鄉〕乡邑。《军争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杜牧注:“敌之乡邑聚落,无有守兵,六畜财谷,易于剽掠。”

  • 乡导-孙子兵法词典

    乡导

    【释义】:

    引路的乡人。《军争篇》:“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杜佑注:“不任彼乡人而导军者,则不能得道路之便利也。”

  • 乡人-孙子兵法词典

    乡人

    【释义】:

    乡邑中的普通人。《用间篇》:“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杜牧注:“因敌乡国之人,而厚抚之,使为间也。”

  • 乡间-孙子兵法词典

    乡间

    【释义】:

    利用敌乡人为我间谍。《用间篇》:“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梅尧臣注:“其国人之可使者,其官人之可用者,皆因反间而知之。”

  • 敝乡-敬谦语小词典

    敝乡bìxiāng

    谦辞。用来对人称自己的乡里。《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阮太始道:‘敝乡一年之前,也有一件新闻,这事却是实的。’”《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张贡生道:‘公祖大人直道不容,以致忤时。敝乡士民,迄今厪想明德。’”《儒林外史》七回:“荀员外道:‘向日道兄在敝乡观音庵时,弟却无缘,不曾会见。’”

  • 贵乡-敬谦语小词典

    贵乡guìxiāng

    敬辞。①用来称对方的乡里。《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阮太始道:‘有一个少年朋友,出来游耍归去,途路之间,一句戏话上边,得了一个妇人,至今做夫妻在那里。说道这妇人是贵乡的人,老丈曾晓得么?’”《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佥宪道:‘老夫承乏贵乡,罪过多端。后来罢职家居,不得重到贵地。今见了贵乡朋友,还觉无颜。’”《儒林外史》一〇回:“昨同翰苑鲁老先生来游贵乡,今得瞻二位老爷丰采。”②用来询问对方的乡里。《水浒传》二三回:“却有本乡上户,本乡猎户,三二十人,都来相探武松。众人问道:‘壮士高姓大名?贵乡何处?’”《儒林外史》一五回:“三公子同憨仙施礼,便请问马二先生:‘贵乡?’”

    也作〖贵里〗guìlǐ 明·汤显祖《南柯记·情著》:“敢问小娘子尊姓,贵乡?”清·曹大观《寇汀记略》:“知府延英亦在座,询庞古:‘贵乡乡勇来齐否?’”

  • 仙乡-敬谦语小词典

    仙乡xiānxiāng

    敬辞。用来称对方的乡里。《西湖佳话·葛岭仙迹》:“这等说是葛兄了,但不知仙乡何处。”《二刻拍案惊奇》卷四:“那人道:‘小子姓游,名守,号好闲。此间路数最熟。敢问老先生仙乡上姓?’”《儒林外史》八回:“那少年道:‘却是不曾拜问贵姓仙乡。’”

  • 乡翁-敬谦语小词典

    乡翁xiāngwēng

    敬称。用来称同乡老年人。《平山冷燕》六回:“陶进士说道:‘乡翁不必谦。既系诗文一脉之雅,可请令甥女一见。’”

  • 乡兄-敬谦语小词典

    乡兄xiāngxiōng

    敬称。用来称平辈同乡人。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一·葛端肃公家训》:“今见乡兄,吾所举可谓得人。”

  • 乡尊-敬谦语小词典

    乡尊xiāngzūn

    敬称。用来称同乡长辈。《醒世姻缘传》四回:“别的老先们听见,那个肯放?都说道:‘你如随钱老先去了,我们饭也是吃不下的。你难道下得这等狠心?’钱老先闻知众位乡尊苦留不放……”

  • 故乡 家乡-近义词应用词典

    故乡 家乡

    故乡 gùxiāng 家乡 jiāxiāng

    【故乡】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家乡;老家。如:

    1.秭归是楚先王熊绎始封之地,也是屈原的故乡。

    2.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家乡】自己的家庭世代居住的地方。如:

    3.我决心瞒着慈爱的母亲离开家乡,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

    辨析:“故乡”指出生的地方,常用于书面语体;也指曾经长期居住过的地方,现在已经不住在那里,如上海是鲁迅的第二故乡。“家乡”指祖辈,家庭世代居住的地方,现在仍居住在那里;也可指现在已离开那里。它常用于口头语体,如家乡话,家乡口音,家乡人,家乡戏,家乡风味等。

  • 乡亲 同乡-近义词应用词典

    乡亲 同乡

    乡亲 xiāngqīn 同乡 tóngxiāng

    【乡亲】①同乡的人。②对乡村本地人的称呼。如:

    1.小邱说:“万元家产买不了乡亲的性命,只要人都安全就好了;败了家,还会兴起来的。”

    2.喂,乡亲,这里有各色花洋布,特别大减价,八分五一尺,足尺加三,要不要剪点回去?

    【同乡】同一籍贯的人(在外地时说)。如:

    3.当时,我曾把这种欢乐的心情,写信告诉许多和我同乡的战友,让他们和我一起共亨这故乡丰收的快乐。

    辨析:“乡亲”既指同一个乡村里的人,如自己乡亲好说话;也是外来人对当地乡村人的称谓,如例2。“同乡”专指同籍贯的人,可构成同乡会,同乡会馆等词语。

  • 白云乡-古文观止词典

    白云乡bái yún xiāng

    【词性】:名词

    即仙乡。古代神话中传说神仙居住的地方(1)。《潮州韩文公庙碑》:公昔骑龙白云乡。——从前,您骑着龙在白云乡邀游。

  • 帝乡-古文观止词典

    帝乡dì xiāng

    神话中天帝住的地方(1)。《归去来辞》: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富贵不是我的志愿,去帝乡又没有希望。

  • 丰乐乡-古文观止词典

    丰乐乡fēng lè xiāng

    【词性】:名词

    地名(1)。《种树郭橐驼传》: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他住的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的西面。

  • 甘露乡-古文观止词典

    甘露乡gān lù xiāng

    【词性】:名词

    地名。在今江苏省仪征县境内(1)。《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葬真州之杨子县甘露乡某所之原。——安葬在真州的杨子县甘露乡某处的墓地。

  • 故乡-古文观止词典

    故乡gù xiāng

    【词性】:名词

    家乡(2)。《相州昼锦堂记》: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做官做到大将或宰相,富贵以后回到家乡,这是人情上认为光荣的事情。《瘗旅文》:登望故乡而嘘唏兮。——登上高处眺望家乡因而感叹。

  • 乡-古文观止词典

    乡xiāng

    【词性】:名词

    一、所在,处所,地方(2)。《祭公谏征犬戎》: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他们〕明白利害的所在,用礼乐典章制度去教育他们。《滕王阁序》:尽是他乡之客。——尽是别的地方的人。

    二、乡下,乡村(1)。《种树郭橐驼传》: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可是我住在乡下,看见当官的喜欢烦琐地发布政令。

    三、家乡(13)。《晁错论贵粟疏》:不地著则离乡轻家。——〔百姓〕不能定居,就会轻易地离开家乡。《送杨少尹序》: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其乡。——一天因年满七十,也禀告丞相离开朝廷回到他的家乡。《瘗旅文》:古者重去其乡。——古代人不轻易离开自己的家乡。

    四、指乡试。科举时代,各省所组织的考试,中者为举人(1)。《送杨少尹序》: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杨侯刚刚成年,在乡试中考中。

    五、古代民户编制,以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一乡,后亦指县以下的农村行政区域单位(3)。《捕蛇者说》: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从我家三代住在这个乡里,到现在已经六十年了。《捕蛇者说》:悍吏之来吾乡。——蛮横的公差到我们乡里来。《相州昼锦堂记》: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何止在一个时期内夸耀,在一个乡里光荣呢?

  • 乡-古文观止词典

    乡xiàng

    【词性】:动词

    用同“向”。趋向(1)。《贾谊治安策一》:细民乡善,大臣致顺。——老百姓都趋向善良,大臣表示归顺。

  • 乡-古文观止词典

    乡xiàng

    【词性】: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曾经发生、出现。可译为“从前”、“过去”(1)。《秦楚之际月表》:乡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从前秦朝的禁令,恰好足以帮助贤者去扫清创业的危难罢了。

  • 乡-古文观止词典

    乡xiàng

    【词性】:介词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出现的方向。可译为“向”(1)。《贾谊治安策一》:亲兄之子,西乡而击。——亲哥哥的儿子也向西袭击朝廷。

  • 乡党-古文观止词典

    乡党xiāng dǎng

    【词性】:名词

    相传周制以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后泛指同乡、乡里(2)。《报任安书》:重为乡党所戮笑。——深为同乡人所耻笑。《上枢密韩太尉书》: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我在家时所交往的人,不过是自己的邻舍或者同乡的人。

  • 乡贡-古文观止词典

    乡贡xiāng gòng

    【词性】:名词

    唐代选取“士”的一种办法。士人由州县选举,而不经过学馆选举,叫做“乡贡”(2)。《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前乡贡进士韩愈,恭敬地向相公阁下再拜进言。《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前乡贡进士韩愈,恭敬地向相公阁下再拜进言。

  • 乡国-古文观止词典

    乡国xiāng guó

    【词性】:名词

    家乡,故乡(1)。《瘗旅文》: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三年矣。——从我离开父母和生我的家乡来到这里,已经三年了。

  • 乡里-古文观止词典

    乡里xiāng lǐ

    【词性】:名词

    家乡(1)。《高祖功臣侯年表》:后数世,民咸归乡里。——过了几代,人们都回到家乡。

  • 乡邻-古文观止词典

    乡邻xiāng lín

    【词性】:名词

    乡里,邻居(3)。《捕蛇者说》: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自从我家三代居住在这乡里,到现在已经六十年了,乡邻们的生活一天天穷困。《捕蛇者说》: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其余的时间则安然快乐,哪里像我的乡邻们天天有死亡的危险呢?《捕蛇者说》: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邪?——如今即使死在捕蛇这件事上,比起我乡邻的死已经算晚的了,又怎么敢怨恨呢?

  • 乡曲-古文观止词典

    乡曲xiāng qǔ

    【词性】:名词

    家乡,乡里(2)。《报任安书》:长无乡曲之誉。——长大了没有得到乡里的称赞。《游侠列传序》:诚使乡曲之侠,予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于当世,不同日而论矣。——如果让乡里的游侠,同季次、原宪比较地位权力,对当世社会的贡献,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 乡人-古文观止词典

    乡人xiāng rén

    【词性】:名词

    同乡(3)。《曹刿论战》: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他的同乡说:“大官们谋划这事情,你又何必参与呢?”《送杨少尹序》:乡人莫不加敬。——同乡没有哪一个不加倍尊敬〔他〕。《种树郭橐驼传》:故乡人号之“驼”。——所以同乡叫他“骆驼”。

  • 乡师-古文观止词典

    乡师xiāng shī

    【词性】:名词

    古代最基层的吏役名(1)。《梓人传》:其执役者为徒隶,为乡师里胥。——那些干工作的人最低是服劳役的,其次是乡师、里胥。

  • 乡土-古文观止词典

    乡土xiāng tǔ

    【词性】:名词

    家乡(1)。《瘗旅文》:与尔皆乡土之离兮。——〔我〕和你都是离开家乡的人啊。

  • 乡先生-古文观止词典

    乡先生xiāng xiān shēng

    【词性】:名词

    古时称辞官居乡或在乡任教的老年人(1)。《送杨少尹序》: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古人说的死后可以进入祠堂享受祭祀的乡先生,可能就是指杨君这样的人吧!

  • 乡往-古文观止词典

    乡往xiàng wǎng

    【词性】:动词

    犹向往(1)。《孔子世家赞》: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虽然我不能到达那里,但心中向往它。

  • 本乡本土-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本乡本土

    【释义】:

    指世居的家乡,本地。《喻世明言》一:你老人家女儿多,不把来当事了。本乡本土少什么一夫一妇的,怎舍得与异乡人做小?《红楼梦》一〇〇:就是本乡本土的人,除非不做官还使得,若是做官的,谁保得住总在一处。

  • 不恋故乡生处好,受恩深处便为家-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不恋故乡生处好,受恩深处便为家

    【释义】:

    谓哪里受恩惠多就以哪里为家,不必留恋故乡故土。《醒世恒言》十:刘公夫妇十分爱他,早晚好酒好食管待。刘奇见如此殷勤,心上好生不安。欲要辞归,怎奈钩伤之处,溃烂成疮,步履不便。身边又无盘费,不能行动。只得权且住下。正是:不恋故乡生处好,受恩深处便为家。

    ⊙受恩深处便为家

    《警世阴阳梦·阳梦》一〇:殷内相又用他随身,带进大内。出入管事甚是爱着他。正是:若得贵人抬眼看,受恩深处便为家。《天凑巧·曲云仙》:受恩深处便为家。我一家子待的他极好,姑娘又与他也过得恩爱,他自然也不想回去了。

    ⊙莫恋故乡生处好,受恩深处便为家

    《隋史遗文》九:雄信与叔宝同榻而睡,将言语开阔他的胸襟。病体十分痊妥,日日有养胃的东西供给叔宝;还邀魏玄成来与他盘桓,真赛过家人父子。正是:莫恋故乡生处好,受恩深处便为家。

  • 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

    【释义】:

    指位次的排列,在朝廷里以爵位高低,在乡里中按年龄大小。《绿牡丹全传》七:骆宏勋道:“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既任大哥不作令台,依次请王二哥便了。”

    ⊙乡党莫如齿

    《姑妄言》二三:乡党莫如齿。况都是至亲,傅亲家年长些,应坐首席的。

  • 打乡谈-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乡谈

    【释义】:

    说家乡话。《恨海》七:不知你还会打乡谈不会?

  • 反认他乡是故乡-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反认他乡是故乡

    【释义】:

    他乡:异地。也指暂居地。比喻人把生命的本源忘却,误将功名富贵、妻妾儿孙当作人生的根本,而为之操劳奔竞。也指离乡既久,返回故乡反而有到他乡的生疏感。《红楼梦》一: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轰轰,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反视他乡是故乡

    《壶中天》七:因出门既久,主顾已散,今番初归,人还未知,下顾者绝少,分明反似客中,正是丘园别久归如客,反视他乡是故乡。

  • 富贵不压乡里-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富贵不压乡里

    【释义】:

    乡里:乡邻。指人发了财,当了官,也不能欺压乡邻。《醒世恒言》二〇:廷秀道:“赵昂,富贵不压乡里。你便做得这蚂蚁官儿,就是这等轻薄!我好意做出戏儿贺你,反恁般无理。”

  •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释义】:

    衣:穿。富贵了不返回故乡,就像穿着锦绣衣裳在夜间行走一样,显现不出好来。意谓人富贵后应荣归故里,以扬眉吐气。□语出《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见秦宫因焚而残破,又心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喻世明言》二一:钱镠叹道:“闻古人有云: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耳。”乃择日往临安展拜祖父坟茔,用太牢祭享,旌旗鼓吹,振耀山谷。《白鱼亭》二八:耿忠笑道:“有官自然是要戴纱帽的。昔楚项羽说道:‘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正要到荆南城中去摇摇摆摆一番也。”

    ⊙富贵不还乡,如衣绣夜行

    《海公大红袍全传》七:海瑞道:“不然,古人云:富贵不还乡,如衣绣夜行。今我虽不是甚的身荣,然既侥幸得中,必要亲自谒墓,少展孝意。”

    ⊙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

    《红楼梦》六回脂批:有曰: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今日周瑞家的得遇刘姥姥,实可谓锦衣不夜行者。

    ⊙富贵不归故乡,犹如衣锦夜行

    《八窍珠》八六:况古谚云:富贵不归故乡,犹如衣锦夜行。我等何不协同上本,请假回籍,祭扫先人坟墓,陛辞赴任,以重职守,岂不是忠孝双全,公私两得?

    ⊙富贵不还乡,就如衣锦夜行

    《廿载繁华梦》二〇:你自从离了乡,倒没有回去。古人说:富贵不还乡,就如衣锦夜行。那有知得?大人不如趁满任回来,回乡谒谒祖宗,拜拜坟墓,好教先人在阴间免埋怨你。

    ⊙富贵不归故乡,如着锦衣夜行

    《醋葫芦》一五:连你们都忘了进这学为何,原说一则光辉门闾,二则在成员外前争气,趁此时新进生员,不回家下祭祖拜亲,更待何日?古人云:富贵不归故乡,如着锦衣夜行。过了这几日,却不冷淡?

  • 各处各乡俗,一处一规矩-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各处各乡俗,一处一规矩

    【释义】:

    指风俗习惯因地而异。《小五义》一一八:再说前头,娶亲应是新郎官自己亲身迎娶。惟独这个娶亲的事情,各处各乡俗,一处一规矩。到了他们那里,新郎官迎接新人。

  • 黑甜乡-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黑甜乡

    【释义】:

    梦乡。《释迦牟尼传》二一:回到家中,将近黄昏,村人早息,大约已都在黑甜乡中。《梅兰佳话》二〇:他一人孤另,想必多时睡去。此刻怕不在黑甜乡里作好生涯,那复得闻小姐丝桐妙韵。《负曝闲谈》一一:良久良久,方才入了黑甜乡。

  • 久旱祈甘雨,他乡望故知-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久旱祈甘雨,他乡望故知

    【释义】:

    故知:故交。比喻殷切盼望的人或事。《韩湘子全传》二〇:李万道:“老爷且休埋怨,前面林子深处必有人家,我们且趱行几步,寻得店家安歇,又作道理。”久旱祈甘雨,他乡望故知。得他来救我,是我运通时。

    ⊙久旱望甘霖

    《廿载繁华梦》四:那联元从前任的不过是个瘦缺,回时没有钱干弄,因此并没有差使,正是久旱望甘霖。今得这一条路,好不得意。

  •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

    【释义】:

    故知:故交。洞房花烛夜:新婚之夜。金榜挂名:科举考中,录取名单公布于黄榜之上。久旱逢好雨,异地遇老友,新婚之夜,金榜挂名,旧时被称为人生四大喜事。形容急切渴望的事,一旦实现,喜出望外,分外快乐。□语见宋·汪洙《喜》诗。《醒世恒言》二〇:两下抱头大哭,各叙冒姓来历。且喜都中乡科,京都相会。一则以悲,一则以喜。分明久旱逢甘雨,赛过他乡遇故知,莫问洞房花烛夜,且看金榜挂名时。《飞花咏》一六:端榜眼走近身旁,遂与昌小姐解带宽襦,拥入销金帐里,共结同心,而赴襄王之梦。真是: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

    ⊙久旱逢甘雨

    《鼓掌绝尘》八:杜兄,这件是人生极快乐的,也算得是个久旱逢甘雨了。

    ⊙久旱逢霖,他乡遇故

    《野叟曝言》三九:甲氏怜感素娥,十分加意;竟如久旱逢霖,他乡遇故,早结下闺中师友,分拆不开了。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闽都别记》三三:至文昌祠降乩,有诗云: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只此四句,与朋友齐来详解。友曰:“句句皆喜事。”《换夫妻》八:是夜夫妇二人同床共枕,十分恩爱,说不尽的云情雨意,这正是: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他乡遇故知

    《梼杌闲评》九:你道此人是谁,乃进忠在石林庄结拜的盟弟刘。二人相见,真是他乡遇故知,欢喜不尽,携手在垂杨之下叙阔。

    ⊙他乡遇故人

    《歧路灯》七一:兄弟二人扯住手,到了书房--匾上题“补过处”--坐下。正是他乡遇故人之喜,忙传搬运行李。

    ⊙他乡遇故,久旱逢霖

    《野叟曝言》二一:坐下对酌,说些新闻,讲些时政,这十斤酒,不知不觉的都饮尽了。正是:他乡遇故传佳信,久旱逢霖中圣人。

    ⊙他乡遇故,久旱逢甘

    《十二楼·闻过楼》:两个隔绝年余,一旦会合,虽不比他乡遇故,却也是久旱逢甘。这一夜的绸缪缱绻,自不待说。

    ⊙洞房花烛,他乡故知

    《梦中缘》一〇:三人传飞解,饮至天晚,方终归室入寝。正是洞房花烛,他乡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跻春台·血染衣》:十四完篇,十八入泮,治酒完婚,两喜同庆。正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此乃人生极乐之秋也。

  • 君子虽在他乡,不忘父母之国-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君子虽在他乡,不忘父母之国

    【释义】:

    有道德修养品格高尚的人虽在异国他乡,也不忘记自己的国家。比喻君子不忘根本。《东周列国志》四三:兰辞曰:“臣闻:君子虽在他乡,不忘父母之国。君有讨于郑,臣不敢与“其事。”文公曰:“卿可谓不背本矣!”乃留公子兰于东鄙。

  •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

    【释义】:

    指相隔不远,风俗习惯就不同。指各地有各地的风土人情。《西游记》一五:三藏闻言,点头夸赞:“正是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那里人家,更无此善。”

    ☉离家三步远,别是一家风

    《隋史遗文》一八:离家三步远,别是一家风。在山东、河南,绿林响马闻我姓名,皆抱头鼠窜,惜命逃生。今日进了关中地方,盗贼反来问我讨买路钱!

    ☉离家三尺远,别是一天风

    《说唐全传》一〇:离家三尺远,别是一天风。那山东、河南绿林响马,闻了俺秦琼的名字,皆望风而逃。今日进了此关中地方,盗贼反来讨买路钱!

  •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释义】:

    形容对故乡和亲人总是情有独钟,具有深厚的感情。《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二:老祖本是西天的佛祖爷爷,见了这个雷峰净慈寺,俱是西天的出身,正叫做是: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他自无量生欢喜。《西游记》五:崩、芭二将道:“大圣在天宫,吃了仙酒、仙肴,是以椰酒不甚美口。常言道:‘美不美,乡中水。’”大圣道:“你们就是‘亲不亲,故乡人’。”

    ☉亲不亲,故乡人

    《十二楼·生我楼》:照爹爹说起来,虽不同府同县,却同是湖广一省。古语道得好:亲不亲,故乡人,今日相逢,也是前生的缘法。

    ☉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乡中水

    《金瓶梅词话》九二:常言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乡中水。虽然不是我兄弟,也是我女婿人家。

    ☉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故乡水

    《韩湘子全传》一五:湘子道:“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故乡水。山水尚有相逢日,人生何地不相逢?怎么就说出绝情绝义的话来?”

    ☉亲不亲,邻不邻,也是故乡人

    《鼓掌绝尘》七:我也就是巴陵,所谓亲不亲,邻不邻,也是故乡人。我想老丈的贵技,到是巴陵还行得通,缘何却在这里?

    ☉饮不饮,村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鼓掌绝尘》三八:古人道得好:饮不饮,村中水;亲不亲,故乡人。今后把前事一笔都勾,早晚百凡公务,全赖简点,足见暖心。

  • 男儿四海尽堪家,何必故乡生处好-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男儿四海尽堪家,何必故乡生处好

    【释义】:

    意谓男子汉大丈夫志在四方,任何地方都可以成家立业,不必非要留恋自己的故乡。《石点头》六:苏秦不第,妻不下机,嫂不为炊。骨肉冰炭,自古皆然,岂独我吴公佐耶!男儿四海尽堪家,何必故乡生处好。

  • 人似离乡草-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人似离乡草

    【释义】:

    比喻人抛离故乡到外面谋生。《鬼谷四友志》二:语云:人似离乡草,今之业乎技、医卜、星相、九流商贾等皆抛离乡土往他所经营,而幸得者,或不幸终贫贱者。

  • 人离乡贱,物离乡贵-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人离乡贱,物离乡贵

    【释义】:

    人一离开本乡本土,丧失了原来的地位人望,就不被重视显得低贱;货物从出产聚积地运到外地,物以稀为贵,就显得宝贵。《韩湘子全传》一三:大家闪在两边,齐齐摆着,倒把湘子推落背后。湘子暗道:“可怜,可怜,人离乡贱,物离乡贵,我昔年在府时,谁人不怕我?今日竟把我推在背后。”

    ☉人离乡贱

    《西游记》三六:可怜!可怜!这才是人离乡贱……不知是那世里触伤天地,教我今生常遇不良人!《金瓶梅词话》五五:我们随着员外,指望一蒂儿到底。谁想酒席中间,一言两句,竟把我们送与别人。人离乡贱,未知去后若何?

  • 势不压乡党-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势不压乡党

    【释义】:

    再有权势的人也不能欺压乡邻。《续济公传》一四四:我的大老爷儿啵,俗语上有句话儿呢,势不压乡党。

  • 手长衣袖短,难见故乡人-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手长衣袖短,难见故乡人

    【释义】:

    手长:手臂长。衣袖短:短袖衣,为古代平民所穿粗布短袖衣。意谓穷困不得志,无脸见乡亲。《飞跎全传》二:又叫做手长衣袖短,难见故乡人。

  • 说谎不瞒当乡人-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说谎不瞒当乡人

    【释义】:

    说谎瞒不过当地人。指当地人了解情况难以欺瞒。《西游记》七六:哥啊,常言道:“说谎不瞒当乡人。”就来弄虚头,捣鬼!怎么说降了妖精,就抬轿来送师父,却又来叫战,何也?

  • 随乡入乡-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随乡入乡

    【释义】:

    到什么地方,就顺从当地的风俗。有时比喻随遇而安,能适应环境。《醒世恒言》二三:事到其间,连我也做不得主。俗语说得好:只好随乡入乡,那里顾得人笑耻!《鼓掌绝尘》八:那些赴试的举子,没有一个不来祈梦,要问个功名利钝。这舒开先也是随乡入乡,三日前斋戒了,写了一张姓名乡贯的投词,竟到神前,虔诚祷告。《红楼梦》四一:俗语“随乡入乡”,到了你这里,自然把那金玉珠宝一概贬为俗器了。

    ⊙随乡儿入乡儿

    《儿女英雄传》一七:姑娘道:“此地既然如此,我也只得是随乡儿入乡儿了。”

  • 偷食瞒不得牙齿,做贼瞒不过乡里-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偷食瞒不得牙齿,做贼瞒不过乡里

    【释义】:

    比喻人做坏事瞒不过经常在一起了解其底细的人。《闽都别记》三七六:县官曰:“时语云:偷食瞒不得牙齿,做贼瞒不过乡里。不动刑,怎肯实话!”将父子同上夹棍,始招认以油作牛打发佣工出门情事。

  • 万里他乡遇故知-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万里他乡遇故知

    【释义】:

    在遥远的异地他乡遇见了旧时相识的朋友。《镜花缘》一〇:邂逅相遇,真是“万里他乡遇故知”,可谓三生有幸!

  • 物离乡贵-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物离乡贵

    【释义】:

    指物品离开产地,价格提升。也指在异乡看到故乡的东西格外感到珍贵。《红楼梦》六七:妹妹知道,这就是俗语说的“物离乡贵”,其实可算什么呢。

  • 乡瓜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乡瓜子

    【释义】:

    指缺少见闻的乡下人。含蔑视之意。《醒世姻缘传》八五:狄周干不的,他知道吏部门是朝那些开的;管了这几年当,越发成了个乡瓜子了。《歧路灯》四八:这是那里一个乡瓜子。

  • 乡里乡亲-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乡里乡亲

    【释义】:

    住在一处的同乡人。《龙图耳录》九一:谁也不能吃亏,谁也不能占便宜。其实乡里乡亲,何在于这上头呢?

  • 乡里人好哄-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乡里人好哄

    【释义】:

    指乡下人老实,容易被哄骗。《三侠五义》八:真是乡里人好哄。当时婆子乐极了,说:“多谢先生!只是没有纸,可怎么好呢?”

  • 乡下狮子乡下跳-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乡下狮子乡下跳

    【释义】:

    比喻乡下的礼仪风俗只在当地行得通,不能通行于城市。也比喻做事要量力而行。《何典》一:你横竖铜钱堆出大门外,也不必像孟婆庄那里造这大庙,正叫乡下狮子乡下跳,将就起只三进四院堂的小庙来供养着,就是了。

    ⊙乡里鼓儿乡里敲

    《飞跎全传》五:我家住在八乡底里,乡里鼓儿乡里敲,随乡入乡。

  • 乡下夫妻——一步弗撒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乡下夫妻——一步弗撒离

    【释义】:

    歇后语。指形影不离。《何典》四:话说雌鬼自从嫁了活鬼,一对好夫好妻,同起同眠的过了半生半世,真是乡下夫妻——一步弗撒离的。

  • 乡亲遇乡亲,说话真好听-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乡亲遇乡亲,说话真好听

    【释义】:

    指在异地他乡遇到故乡人,彼此说话感到很亲切。《冷眼观》一九:长老当时对乾隆爷说:“乡亲遇乡亲,说话真好听。”

  • 乡人遇乡人,非亲也是亲-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乡人遇乡人,非亲也是亲

    【释义】:

    在异地他乡,老乡遇见老乡,不是亲戚,也会像亲戚一样亲切。《鼓掌绝尘》三七:陈府判道:“若又是我金陵人,正是乡人遇乡人,非亲也是亲。”

  • 乡下人吃橄榄——回了味了-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乡下人吃橄榄——回了味了

    【释义】:

    歇后语。意即回过味来了。《绘芳录》一:我说你老人家,乡下人吃橄榄——回了味了。这件事却容易。

  • 乡里妈妈拜千佛——磕头磕勾了-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乡里妈妈拜千佛——磕头磕勾了

    【释义】:

    歇后语。意谓磕够了头。讥人低三下四。《金瓶梅词话》二〇:小玉笑道:“他说你老人家会告的好水灾。”玉箫又道:“你老人家乡里妈妈拜千佛,昨日磕头磕勾了。”

  • 乡里人不识麒麟——是个有钱的牛-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乡里人不识麒麟——是个有钱的牛

    【释义】:

    歇后语。麒麟:古时传说中动物,鹿身牛尾独角,身有鳞甲,古画或古雕刻中鳞甲为图纹,像制钱模样。骂人是个有钱的蠢牛。《姑妄言》一一:谁知这个老子是俗语说的乡里人不识麒麟——是个有钱的牛。他只知钱财势利心……也不管女儿死活。

  • 乡下人不识骆驼,当作马肿背-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乡下人不识骆驼,当作马肿背

    【释义】:

    比喻少见多怪。《冷眼观》一五:怎么你我一别有数年之久,还是这样乡下人不识骆驼,当作马肿背的脾气呢。

  • 乡里姐姐嫁郑恩——睁个眼儿,闭个眼儿-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乡里姐姐嫁郑恩——睁个眼儿,闭个眼儿

    【释义】:

    歇后语。郑恩:宋初将领,相貌黑丑。意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指装着没看见,敷衍过去就算了。《金瓶梅词话》三九:经济道:“五娘,你老人家乡里姐姐嫁郑恩——睁个眼儿,闭个眼儿。早出儿子,不知他什么帐儿,只是伙里分钱就是了。”

  • 小乱避城,大乱避乡-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小乱避城,大乱避乡

    【释义】:

    遇到小祸乱时由乡村避居到城里,遇到大祸乱时应由城里避居到乡村。《十二楼·闻过楼》:古语云:小乱避城,大乱避乡。予谓无论治乱,总是乡居的好,无论大乱小乱,总是避乡的好。

  • 一时不做贼,便要做乡正-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一时不做贼,便要做乡正

    【释义】:

    乡正:乡长。刚刚不做贼,便要当捉贼的乡正。讥讽人平日一身毛病,一时间却假装正经人。《廿载繁华梦》一六:瑞香道:“一时不做贼,便要做乡正,鬼鬼祟祟来吓人。”

  • 远方涉水,深浅不解,异乡投宿,祸福不知-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远方涉水,深浅不解,异乡投宿,祸福不知

    【释义】:

    喻到了异乡他地,对情况不了解,祸福不可预知。《施公案》一一五:贺天保下镫离鞍,下了坐骑,前来搀扶大人下马,转身上前叫门,说是行路人前来投宿。可惜施公忠正,天保义气,此一叫门,祸灾不小。此处好比当年的十字坡一般。正是:远方涉水,深浅不解,异乡投宿,祸福不知。

  • 纵然此地风光好,还有思乡一片心-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纵然此地风光好,还有思乡一片心

    【释义】:

    意谓他乡风光再好,游子仍然思念故乡。《说唐全传》九:一日离家一日深,犹如孤鸟宿寒林。纵然此地风光好,还有思乡一片心。

  • 乡-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乡xiàng

    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出现不久。作状语。可译为“刚才”。

    《论语·颜渊》: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zhì)。(《论语注疏》册二卷十二页六上)

    ——刚才我去见老师问什么是智。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范睢曰:“吾闻穰侯智士也,其见事迟,乡者疑车中有人,忘索之。”(《史记》册七页二四〇三)

    ——范睢〔对王稽〕说:“我听说穰侯是有智谋的人,〔可是〕他判断事情迟缓,刚才〔他〕怀疑车里隐藏着人,忘了搜索。”

  • 乡-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乡xiàng

    介词

    “乡”同它的宾语组成介宾结构,作状语、补语。

    一、介绍动作行为发生、出现的时间。可译为“在”。

    《汉书·外戚传下》:乡晨,傅绔袜,欲起,因失衣,不能言。(《汉书》册十二页三九九〇)

    ——在早晨,〔他〕穿上套裤和袜子,要起床,衣服掉了下来,不能说话了。

    二、介绍动作行为发生、出现的方向、趋向或方位。可译为“朝”、“向”、“对着”等。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史记》册八页二六一七)

    ——韩信就为广武君松了绑,〔请他〕朝东坐,〔韩信〕朝西对着〔他〕,象老师一样事奉他。

    《汉书·张骞李广利传·张骞》: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ròu zhī)。(《汉书》册九页二六八八)

    ——张骞就同他的部下逃向月氏。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春秋左传集解》册一页四〇九)

    ——秦穆公穿着白色衣服留驻郊外〔迎接三帅〕,对着〔战败而归的〕军队哭泣。(郊次:即次于郊。次,驻。)

    《汉书·霍光金日传·金日》:日(mìdī)每见画常拜,乡之涕泣,然后乃去。(《汉书》册九页二九六〇)

    ——金日每看见〔母亲的〕画像都要行礼,对着它流泪哭泣,然后才离开。

    《汉书·刑法志》:古人有言:“满堂而饮酒,有一人乡隅而悲泣,则一堂皆为之不乐。”(《汉书》册四页一一〇八)

    ——古人说过:“满堂的人饮酒,〔如果〕有一个人对着屋角悲哀地哭泣,那么,一堂的人都会因此不高兴了。”

  • 乡-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乡xiàng

    连词

    连接分句,表示假设。可译为“假使”等。

    《汉书·五行志下之下》:乡亡桓公,星遂至地,中国其良绝矣。(《汉书》册五页一五〇八)

    ——假使没有桓公,星星就会坠落到地面上,中国恐怕就确实要绝灭了。

  • 乡使-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乡使xiàngshǐ

    连词

    连接分句,表示假设。可译为“假使”、“假如”等。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乡使文王疏吕尚而不与深言,是周无天子之德,而文武无与成其王业也。(《史记》册七页二四〇六)

    ——假使文王疏远吕尚而不同〔他〕深谈,这样周室就会没有天子的德行,文王、武王也就没有人帮他们完成统一天下的事业了。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史记》册八页二六九九)

    ——假如秦国在兼并天下后,推行仁义,效法先圣,陛下哪里能拥有天下?(陛下:臣下对皇帝的尊称。这里指汉高祖。)

  • 乡-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乡xiàng

    附类

    一、名词。指“窗户”。

    《礼记·明堂位》:刮楹达乡。(《礼记注疏》册九卷三一页七上)

    ——刮磨柱子并使窗户通敞。

    二、动词。读xiǎng。用同“享”。作“享受”解。

    《汉书·文帝纪》:夫以朕之不德,而专乡独美其福,百姓不与焉,是重吾不德也。(《汉书》册一页一二六)

    ——象我〔这样〕没有德行,却单独享受祠官的祝福,百姓不得分享,这是加重我德行上的缺点。

  • 阿乡-汉语惯用语辞典

    阿乡ā xiāng

    对农民的轻蔑性称呼。也用作对孤陋寡闻者的称呼。《人民文学》1981年第1期“在小李这样的年纪,他已周游了大半个地球,没想到今天在他们眼中,他却成了个老阿乡!”

  • 白云乡-汉语惯用语辞典

    白云乡bái yún xiāng

    比喻仙乡。旧题汉伶玄《飞燕外传》“吾老是乡矣,不能效武皇帝(汉武帝)求白云乡也。”

  • 打乡谈-汉语惯用语辞典

    打乡谈dǎ xiāng tán

    说家乡方言。《水浒传》:“两个到得城门边,把门军当住。燕青放下笼子,打着乡谈说道‘你做甚么当我?’”《恨海》“如此我们是同乡,不知你还会打乡谈不会?”

  • 赶乡邻-汉语惯用语辞典

    赶乡邻gǎn xiāng lín

    方言。谓串门。《何典》“一个委尿丫头,抱了活死人终日赶乡邻白相。”

  • 黑甜乡-汉语惯用语辞典

    黑甜乡hēi tián xiāng

    ①梦乡。比喻酣睡。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笑他满朝朱紫贵,怎如我一枕黑甜乡。”②比喻使人迷醉的境界。郭沫若《双声叠韵》“戒了洋烟打吗啡针,戒了吗啡用海罗因,这在黑甜乡里是永劫不能翻身的。”

  • 温柔乡-汉语惯用语辞典

    温柔乡wēn róu xiāng

    比喻美色迷人之境。汉伶玄《赵飞燕外传》“是夜进合德,帝大悦,以辅属体,无所不靡,谓为温柔乡。语曰:‘吾老是乡矣,不能效武皇帝求白云乡也。’”也作“温柔境”。明蘅芜室主人《再生缘》“温柔境,真堪老,本是那蓝田玉暖,今番合浦珠遥。”

  • 乡巴佬-汉语惯用语辞典

    乡巴佬xiāng ba lǎo

    乡下佬。叶圣陶《皮色》“我又不是才上城来的乡巴佬。”

  • 乡土气-汉语惯用语辞典

    乡土气xiāng tǔ qì

    指乡村的作风习惯。李国文《危楼记事》“一听到‘德国货’三个字,已经完全祛除了乡土气的阿芳,马上表现出一副诚惶诚恐的姿态。”

  • 乡下佬-汉语惯用语辞典

    乡下佬xiāng xià lǎo

    乡下人,常有轻蔑意味。《儿女英雄传》“邓九公偶然得些传言,也是那乡下佬谈国政。”鲁迅《致许广平》:“盖我久不惯于围巾手套等,万分臃肿,举动木然,故贼一望而知为乡下佬也。”

  • 鱼米之乡-汉语惯用语辞典

    鱼米之乡yú mǐ zhī xiāng

    盛产鱼类及稻米等的富庶的地方。《旧唐书·王睃传》·“望至秋冬之际,令朔方军盛陈兵马,告其祸福,啖以缯帛之利,示以麋鹿之绕,说其鱼米之乡,陈其畜牧之地。”艾青《垦荒者之歌》“我的家在钱塘江上,那儿是鱼米之乡。”

  • 人离乡贱-佛源语词词典

    人离乡贱

    人离开本乡本土,就会受到轻视。《虚堂和尚语录》卷八:“僧云:‘保寿因甚不渡河?’师云:‘人离乡贱。’”现代汉语作为谚语承用。例:你以为出外做事那么容易吗?人地两生,谁也不认识。本来就是人离乡贱,你自己还不好好干,能站住脚么?

  • 入乡随俗-佛源语词词典

    入乡随俗

    到什么地方,就随从什么地方的风俗习惯。佛家比喻佛法的根本只有一个,但是不门派有不同门风,进入哪一个门派学法修道,就要随从那一门派的门风。《五灯会元·卷十二·大宁道宽禅师》:“法本不迁,道无方所,随缘自在,逐物升沉。此土他方,入凡入圣。虽然如是,且道入乡随俗一句作么生道?’良久曰:‘西天梵语,此土唐音。’”现代汉语作为谚语承用。例:南方人喜欢吃米饭,北方人喜欢吃面食。那好,我也入乡随俗,咱们今天都吃面条吧!”

  • 乡关万里-佛源语词词典

    乡关万里

    乡关,故乡。身在外地,思念故乡,感到身离故乡十分遥远,怀有无限眷恋之情。佛教语录中有时比喻离本源差距十分遥远。《五灯会元·卷十三·永光真禅师》:“言锋若差,乡关万里。直须悬崖撒手,自肯承当。”

  • 乡-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乡鄉xiāng

    ①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周制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一乡,汉代十亭(一千户为一亭)为一乡。《陈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②处所,地方。《诗经·商颂·殷武》:“维女荆楚,居国南~。”《荀子·正名》:“远方异俗之~,则因之而为通。”②家乡。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音无改鬓毛衰。”

    另见xiàng。

    【乡党】乡里。周制五百家为“党”。司马迁《报任安书》:“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所笑。”

    【乡关】故乡。崔颢《黄鹤楼》:“日暮~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乡里】同乡。《周处》:“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所患。”

    【乡邻】乡里邻居。柳宗元《捕蛇者说》:“今虽死乎此,比吾~之死,则已后矣。”

    【乡曲】乡里。司马迁《报任安书》:“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之誉。”

    【乡校】乡间公共场所,既是学校,又是乡人聚会议事处所。《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郑人游于~,以论执政。”

    【乡原】指貌似忠谨的伪善之人。《论语·阳货》:“子曰:‘~,德之贼也。’”也作“乡愿”。李贽《与耿司寇告别》:“若夫贼德之~,则虽过门而不欲其入室。”

  • 乡-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乡鄉xiàng

    ①面对着,向着。《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伯素服郊次,~师而哭。”《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自刭。”②趋向。《墨子·耕柱》:“夫倍义而~禄者,我常闻之矣;倍禄而~义者,于高石子焉见之也。”《荀子·大略》:“武王始入殷,表商容之闾,释箕子之囚,哭比干之墓,天下~善矣。”③接近,临近。《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晨。”④从前,原先。《鱼我所欲也》:“~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⑤连词。表假设,译为“当初如果”。《汉书·五行志下》:“~亡桓公,星遂至地,中国其良绝矣。”(亡:通“无”。)

    另见xiāng。

    【乡时】先前。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之士也。”

    【乡使】连词。表假设。《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管子幽囚而不出,身死而不反于齐,则亦名不免为辱人贱行矣。”

    【乡者】刚才,先前。《史记·高祖本纪》:“~夫人婴儿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论衡·问孔》:“予~入而哭之,遇于哀而出涕。”

  • 上山下乡-现代汉语大词典

    上山下乡shàng shān xià xiāng

    【释义】:

    指到农村、到山区、到边疆去参加农业生产,经受劳动锻炼。如:凤田初中刚毕业,正在这时,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靳大娘就给他报了名。

  • 下乡-现代汉语大词典

    下乡xià xiāng

    【释义】:

    ①到乡下去。丁玲《母亲》:“我们隔壁人家今天也下乡去了。”②指知识青年到农村进行劳动锻炼。如:他高中毕业后,下乡三年,然后抽调到工厂。

  • 东乡族-现代汉语大词典

    东乡族dōng xiāng zú

    【释义】: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以十三世纪进入今甘肃临夏东乡地区的蒙族人为主,与回、汉等族人民长期相处,发展而成。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内。1950年起,建立了东乡族自治县。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大部分人会说汉语。

  • 乡-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xiāng鄉

    【释义】:

    ①基层行政区划名。今指县或区以下的基层行政单位。方之《乡长买笔》:“清早,周红贞就跑到乡里来了。”②区域;地方。柳青《创业史》:“‘行吧?’代笔人问。‘行。’王氏用外乡口音低低答应。”③泛指城市以外的地区;乡村。葛洛《卫生组长》:“韩医生下乡来就是为老百姓治病的么?”④指某种境界、境地。如:梦乡;温柔乡。⑤家乡。鲁迅《致曹靖华》:“霁野回国了,昨天见过,但他说也许要回乡一次。”⑥家乡的人;同乡。如:老乡;乡谊。⑦土,鄙俗。参见“乡气②”。

  • 乡丁-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丁xiāng dīng

    【释义】:

    旧时在乡政府里做守卫等差事的人。洪澈《江海怒潮》:“伪乡长徐沛在他‘皇军’保护下,带着一群乡丁鸣锣呼叫,要全埭的人去开会。”

  • 乡人-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人xiāng rén

    【释义】:

    ①家乡的人;同乡。张天翼《小彼得》:“因为家里穷,给乡人族人都瞧不起,他就想挣口气。”②乡下人。冰心《六一姊》:“我矮,看不见,曲家的长孙还因此出去踢开了土阶上列坐的乡人。”

  • 乡土-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土xiāng tǔ

    【释义】:

    ①家乡,故土。曹禺《王昭君》:“长安对于他来讲,可以说是他的第二乡土了。”②地方;区域。洪深《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字音因乡土习惯或其它原因而多少变更,如英国字的有美国读音。”

  • 乡土文学-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土文学xiāng tǔ wén xué

    【释义】:

    以反映某一地区生活为主要内容而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学作品。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

  • 乡土志-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土志xiāng tǔ zhì

    【释义】:

    地方志。郭沫若《我的童年》:“大渡河流入岷江(府河)处的西南岸,耸立着一座嘉定府城,那在乡土志上是称为‘海棠香国’的地方。”

  • 乡下-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下xiāng xia

    【释义】:

    泛指城市以外的地区。老舍《二马》:“她在乡下住,一定喜欢到城里来住几天。”

  • 乡下人-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下人xiāng xia rén

    【释义】:

    居住在乡村里的人。有时含贬义。曹禺《日出》:“你真是个乡下人,太认真,在此地多住几天,你就明白活着就是那么一回事。”

  • 乡下老-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下老xiāng xia lǎo

    【释义】:

    见“乡下佬”。

  • 乡下佬-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下佬xiāng xia lǎo

    【释义】:

    也作“乡下老”。乡下人(常有轻蔑意味)。也用来指没有见过世面的人。鲁迅《致许广平》:“盖我久不惯于围巾手套等,万分臃肿,举动木然,故贼一望而知为乡下佬也。”茅盾《小巫》:“还是到西北乡去的好,那里的乡下老还有点油水,多少我们也贴补贴补。”

  • 乡下脑壳-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下脑壳xiāng xia nǎo ké

    【释义】:

    方言。乡下人。老舍《茶馆》:“我要是穿一身土布,像个乡下脑壳,谁还理我呀!”

  • 乡井-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井xiāng jǐng

    【释义】:

    家乡。秦牧《向祖国》:“有的人远走国外的时候,要带一包乡井的土藏在自己身旁。”

  • 乡气-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气xiāng qì

    【释义】:

    ①乡下人的习气或样子。茅盾《子夜》:“我这一身乡气,会惹她笑痛了肚子罢。”②指物品的外形、色彩等粗俗,不雅致。叶圣陶《一个小浪花》:“我去兑几副镯子。虽然乡气腾腾不要戴,摆在那里究竟是硬货。”

  • 乡长-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长xiāng zhǎng

    【释义】:

    一乡之长。县或区以下乡一级行政单位的领导人。方之《乡长买笔》:“乡长徐文贵的女人到会特别早。”

  • 乡心-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心xiāng xīn

    【释义】:

    思念家乡的心情。潘漠华《乡心》:“呵!缠绵的乡心。”

  • 乡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巴xiāng ba

    【释义】:

    乡下;乡间。王西彦《古屋》:“和别人谈话,尤其是和他们乡巴田夫们谈话,我还是劝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 乡巴佬-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巴佬xiāng ba lǎo

    【释义】:

    乡下佬。叶圣陶《皮包》:“我又不是才上城来的乡巴佬。”

  • 乡正-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正xiāng zhèng

    【释义】:

    旧时有些地方称乡长。许地山《枯杨生花》:“我又不是沧海底乡正,不一定就能认识她。”

  • 乡乐-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乐xiāng yuè

    【释义】:

    乡土音乐。朱自清《中国歌谣》:“乡乐一名,应该作乡土之乐解。”

  • 乡民-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民xiāng mín

    【释义】:

    乡下人;农民。鲁迅《坚壁清野主义》:“听说现在的乡民,于兵匪也已经辨别不清了。”

  • 乡邦-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邦xiāng bāng

    【释义】:

    家乡。秦牧《漫记端木蕻良》:“当时大都怀着深广的忧愤写版图的变色,乡邦的灾难。”

  • 乡场-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场xiāng cháng

    【释义】:

    指农村集镇或集市。艾芜《暮夜行》:“光头浅发的军官又紧跟着问:‘他在啥地方的?’‘太和场。’这是薛福仁住的那个乡场,李百星顺口讲了出来,作为他的回答。”沈从文《新湘行记》:“近来因开放农村副业物资交流,附近二十里乡村趁乡场和到州上做小买卖的人,也日益增多。”

  • 乡曲-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曲xiāng qū

    【释义】:

    ①家乡,故里。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中国人之入耶教者,亦有两种类:一曰真信教者,二曰利用外国教士以抗官吏武断乡曲者。”②乡亲;同乡。指人。如:纠合乡曲多人,寻衅滋事。③指居里或籍贯相同。如:与鄙人有乡曲之旧。④乡僻的地方。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所举佳篇,复多鄙倍,如乡曲学究之为。”也指乡僻地方未见过世面的人。如:刍荛之言,虽出自乡曲,亦不乏可取之处。

  • 乡企-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企xiāng qǐ

    【释义】:

    见“乡镇企业”。

  • 乡庄-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庄xiāng zhuāng

    【释义】:

    村庄。茅盾《虚惊》:“但从那高耸的断垣估计起来,从前该是一个富庶的乡庄。”

  • 乡关-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关xiāng guān

    【释义】:

    犹故乡。苏曼殊《绛纱记》:“晚景清寂,令人有乡关之思。”

  • 乡约-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约xiāng yuē

    【释义】:

    ①乡规民约。适用于本乡本地的规约。如:制定乡约以整顿风俗。②旧时乡中小吏。由县官任命,负责传达政令,调解纠纷。沙汀《丁跛公》:“丁跛公是穆家沟的乡约。”

  • 乡坝-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坝xiāng bà

    【释义】:

    方言。乡村。李劼人《天魔舞》:“乡坝里头不喂条把狗,是不行的。”

  • 乡坝头-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坝头xiāng bà tou

    【释义】:

    方言。乡下。何其芳《下江人及其他》:“万一敌人深入,只有逃难到四川农村,那时候,他们怕乡坝头的老百姓对他们不客气。”

  • 乡村-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村xiāng cūn

    【释义】:

    村庄。今泛指农村。艾青《献给乡村的诗》:“我想起乡村田野上的道路——用卵石或石板铺的曲折窄小的道路。”

  • 乡村歌曲-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村歌曲xiāng cūn gē qǔ

    【释义】:

    从乡村民歌中汲取营养,在旋律、节奏、风格等方面有较多乡村气息的歌曲。

  • 乡里-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里xiāng lǐ

    【释义】:

    ①乡民聚居的地方。也包括小城镇。朱自清《中国歌谣》:“民歌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自然民谣;一种为假作民谣。二者的共同点,都是流行乡里间的徒歌。”②家乡,故里。叶圣陶《倪焕之》:“譬如蒋士镳,平时欺侮善良,横行乡里,那倒要当心点儿。”③居里或籍贯相同的人。犹乡亲;同乡。黄谷柳《虾球传》:“好,我们两人算是同乡了。喂,乡里,你大还是我大?”④指居里或籍贯相同。如:你我有乡里之亲,理应互相照顾。

  • 乡邮-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邮xiāng yóu

    【释义】:

    指在村镇间投递邮件等。《人民邮电报》1991.1.10:“刚到邮电局那年,他被分配到枣林坪邮电所跑乡邮。”

  • 乡邮员-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邮员xiāng yóu yuán

    【释义】:

    指在村镇间投递邮件等的邮递员。李瑛《乡邮员》:“暴戾的冰雪封了山和水,却封不住乡邮员的脚。”

  • 乡邑-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邑xiāng yì

    【释义】:

    ①犹乡里。多指县以下的小镇。梁启超《新史学》:“夫欲求人类进化之真相,必当合人类全体而比较之,通古今文野之界而观察之,内自乡邑之法团,外至五洲之全局…何一而非客观所当取材者?”②家乡,故里。如:远离乡邑。③同乡。如:乡邑之谊。

  • 乡邻-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邻xiāng lín

    【释义】:

    同一乡里的人。洪深《香稻米》:“大家都是乡邻,帮忙也是应该的。”

  • 乡闱-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闱xiāng wéi

    【释义】:

    科举时代士人应乡试的地方。也代指乡试。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五校乡闱,颇称得士。”

  • 乡间-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间xiāng jiān

    【释义】:

    乡村里。赵树理《小二黑结婚》:“女不过十五不能订婚,那不过是官家规定,其实乡间七八岁订婚的多着哩。”

  • 乡规民约-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规民约xiāng guī mín yuē

    【释义】:

    由村民制定的用于本地的规约。如:制订乡规民约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措施。

  • 乡贤-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贤xiāng xián

    【释义】:

    品学为乡里所推重的人。曹禺等《胆剑篇》:“方才那个老人,正是此地的乡贤。他深通六艺,是个有学问的庶民。”

  • 乡账-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账xiāng zhàng

    【释义】:

    乡债。茅盾《子夜》:“他们看见我,就知道我是替你讨乡账的。”

  • 乡学-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学xiāng xué

    【释义】:

    古代指地方学校。与“国学”相别。

  • 乡试-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试xiāng shì

    【释义】:

    科举考试名。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乡试,中式者称举人。即使会试不第,也可依科选官。

  • 乡居-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居xiāng jū

    【释义】:

    在乡村居住。郭沫若《白鹭》:“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 乡姑-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姑xiāng gū

    【释义】:

    农村青年妇女。郑振铎《黄昏的观前街》:“你的左边是一位时装的小姐,你的右边是几位随了丈夫、父亲上城的乡姑。”

  • 乡绅-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绅xiāng shēn

    【释义】:

    旧指乡间的绅士。茅盾《子夜》:“前清时代半个举人,进不了把持地方的‘乡绅’班。”

  • 乡贯-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贯xiāng guàn

    【释义】:

    籍贯。如:多谢兄长照拂,愿闻姓名、乡贯。

  • 乡思-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思xiāng sī

    【释义】:

    对故乡的思念。羊翚《瘿》:“雨淅淅沥沥地越下越大了——这唤起乡思的巴山夜雨啊!”

  • 乡俚-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俚xiāng lǐ

    【释义】:

    村野俚俗。曹禺《王昭君》:“大胆!这是乡俚下民的情歌,怎么能在天子面前歌唱,侮慢圣听!”

  • 乡俗-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俗xiāng sú

    【释义】:

    乡土风俗。如:乡俗人情。

  • 乡亲-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亲xiāng qīn

    【释义】:

    ①同乡的人。杨朔《征尘》:“我们是乡亲,还沾着点亲戚,旁人把他带到汉口交给我,我哪好意思不管呢?”②农村中对当地人的称呼。周立波《暴风骤雨》:“同志们,乡亲们,咱们斗垮了地主,封建威风算是扫地了。”

  • 乡亲里道-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亲里道xiāng qīn lǐ dào

    【释义】:

    指同乡的人。张金锡《在红色摇篮里成长》:“咱们是乡亲里道的,有什么事不好商量?”

  • 乡音-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音xiāng yīn

    【释义】:

    家乡的口音。冰心《寄小读者》:“这串车是专为中国学生预备的,车上没有一个外人,只听得处处乡音。”

  • 乡闾-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闾xiāng lǘ

    【释义】:

    乡里,故里。如:少称乡闾,长闻邦国。

  • 乡宦-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宦xiāng huàn

    【释义】:

    解职后居住乡里的官宦。姚雪垠《李自成》:“崇祯九年正月间向凤阳进兵时,路过颍州,在一个大乡宦的府第中盘了一宿。”

  • 乡勇-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勇xiāng yǒng

    【释义】:

    乡兵,地方武装。徐特立《国际和国内的政治形势》:“所谓乡勇,就是地方武装,为保卫自己家乡而战、保卫桑梓而战。”

  • 乡党-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党xiāng dǎng

    【释义】:

    乡里,家乡。也指家乡的人;同乡。柳青《创业史》:“但愿你两口白头到老,俺乡党们也顺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