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普)是什么意思
普及←→提高-反义词词典
普及←→提高pǔjí-tígāo
【词性】:动
普及:普遍推广,使大众化。
提高:升高;达到更高的要求。
【例】 普及与提高的问题。现在还是不是普及第一呢?还是普及第一。……至于说现在产生的普及性的文艺作品还很粗糙,需要改进,需要提高,这是事实,但是这并不是值得担心的事情。(周恩来:《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普遍←→个别-反义词词典
普遍←→个别pǔbiàn-gèbié
【词性】:形
普遍:存在的面很广,具有共同性的。
个别:极少数;少有。
【例】 赵慧文更加兴奋了,她说:“……这也是一种相当普遍的不正常的现象,有一批老党员,因为病、因为文化水平低,或者因为是首长爱人,他们挂着厂长、校长和书记的名,却由副厂长、教导主任、秘书或者某个干事做实际工作。”(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他蓄意把矛盾上交,说道:“在集体领导原则下,个别的人谁也负不了责!我看,有必要把问题摆到工程局党委会上去辩明是非!”(碧野:《丹凤朝阳》)
普通←→特别 非凡 独特 奇特-反义词词典
普通←→特别 非凡 独特 奇特pǔtōng-tèbié fēifán dútè qítè
【词性】:形
普通:一般的;平常的。
特别:与众不同;不普通。
非凡:超过一般,不平常。
独特:特别的;独有的。
奇特:奇怪而特别;与寻常不同的。
【例】 这是一个普通的笔记本,是一位上海工人赠给“最可爱的人”的纪念品。(巴金:《杨林同志》) 那雪后的天空,一碧如洗,显得特别的晴朗。(峻青:《瑞雪图》) 林子里的鸟儿吱吱喳喳,热闹非凡;有时,百鸟齐鸣,就象一曲美妙的民乐合奏,简直叫人流连忘返。(徐鹏飞:《奇异的海底世界》) 在晋东的烽燧下,在冀西的山道中,汗马浸下的尘渍,篝火烙下的黄点,炮浪风雪,留在军衣鞍鞯的斑斓纹痕,更加显出一个替中国人民争了气,为太行山人民立下了大功的伟大战士、光辉军事艺术家的独特本色。(阮章竞:《三月春山》) 回家之后,又须忙别的事了,因为开方的医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用的药引也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对的,结子的平地木,……多是不容易办到的东西。(鲁迅:《〈呐喊〉自序》)
特等←→普通-反义词词典
特等←→普通tèděng-pǔtōng
【词性】:形
特等:最优良的;特别高的等级。
普通:一般的;平常的。
【例】 她满意今天这身衣服;开司米大衣虽然普通,但加上那三颗金光闪闪的钮子就与众不同了,里面这一身紫色的装束,富丽而不俗,紫黑相配,互相衬托,又很和谐。(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田保霖听到张清益在关中办义仓,他是边区特等劳动模范。(丁玲:《田保霖》)
特殊←→普通 一般-反义词词典
特殊←→普通 一般tèshū-pǔtōng yībān
【词性】:形
特殊:与同类的事物或平常的情况不同。
普通:一般的;平常的。
一般:通常,普通。
【例】 县城里的小饭馆,永远是兴旺的。那酒气肉香、烟味、人味,混合成一种特殊的温暖气息,洋溢在店堂里。(竹林:《生活的路》) 正如俗话所说,那是“只有去的道,没有回来的路”;一直到这一带草原上飘扬起红旗,他才成为一个普通的“阿日德”(蒙语老百姓——引者注)。(玛拉沁夫:《花的草原》) 我不要单给我们的家族写一部特殊的历史。我所要写的应该是一般的封建大家庭的历史。(巴金:《关于〈家〉》)
普-古汉语虚词词典
普pǔ
副词
用于动词或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的普遍性。义即“普遍”、“遍”。①节取于民,而普施之。(《晏子春秋·内篇问上》)——施:施与。②王者包含并覆,普爱无私,不为近重施,不为远遗恩。(《盐铁论·地广》)——包含并覆:无所不含,无所不盖。“不为”二句:不因为住在近处的人就重重施与,也不因为住在远处的人就忘记给他们以好处。③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三国志·吴书·吕蒙传》)④若竟冬无雪,腊月中汲井水普浇,悉令彻泽。(《齐民要术·种葵》)——竟冬:整个冬天。汲:汲取。彻泽:湿透。
普遍-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普遍pǔbiàn
存在的面很广泛;具有共同性的——个别、特殊(~现象)
普及-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普及pǔjí
传布和推广各方面,使大众化——提高(在普及的基础上~)
普食-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普食pǔshí
指医院里供病人吃的普通食物——流食(这个病号可以吃普食,不必再吃~了。)
普通-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普通pǔtōng
平常的;一般的——特殊、特别、特出(样子很普通,没有什么~的地方。)、别致(摆设~,和普通的陈设不一样。)、珍贵(这件文物看来很普通,其实非常~。)
普通 一般-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普通 一般
普通pǔtōng 一般yībān543
形容词。表示大多数那种样子或那种情形的,不显得突出的。
“普通”强调较普遍的素质和通常的情形,不特殊;可重叠为“普普通通”。例如:“这是一个普通的战士给我的启示”(杨朔:《海市》);“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茅盾:《白杨礼赞》);“我近来的生活情况吗?普普通通吧,没有什么值得谈的”:“要研究化学变化和生理变化,用普通的标记方法就不行了”。
“一般”强调都如此的,和大多数情形一样的,不别出一格,不特别的好或特别差;不能重叠。例如:“帮助进行这件伟大的工程,不是一般党报所能胜任的:必须有专门的党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表面一般,肚里有货,这样的人更不简单”(《小说月报》,1981.11);“给他们上课,连一般的大学老师都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更何况象稚凤这样刚刚毕业留校任教的年青女教师呢”(刘心武:《醒来吧,弟弟》)。
普遍 特殊个别-反义词应用词典
普遍 特殊个别
普遍 pǔbiàn 特殊 tèshū
个别 gèbié
【普遍】形容词。存在的面很广泛,具有共同性的。强调范围广。
〔例句〕
1.现在普遍用的是淡水蚌贝壳制成的珠核,其成分与珍珠贝壳差不多,容易被珍珠贝接受。
2.世界上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但把你忘记得这样普遍,这样久远的例子,从来也不曾有过。
【特殊】形容词。不同于同类的事物或平常的情况。强调与众不同的特点。
〔例句〕
1.昆虫采蜜传粉,有一特殊的习性,就是经常只采访同一种植物的花朵。
2.人和各种动物的眼睛,构造是不同的。各种构造不同的眼睛,功能又都有特殊的地方。
3.自然界中生物的发展,终于导致人类这种能改造和征服自然的特殊生物的出现。
【个别】形容词。形容极少数,少有的。
〔例句〕
1.哪怕疯子是个别的,力量很是微弱,封建统治势力也不会轻易放过。
2.无论在哪,个别人总是有的。只要我们不去跟他计较。
普天同庆 怨声载道-反义词应用词典
普天同庆 怨声载道
普天同庆 pǔtiāntóngqìng
怨声载道 yuànshēngzàidào
【普天同庆】天下的人都在庆祝。
〔例句〕
1.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那一时刻,普天同庆。
2.日本帝国主义投降的消息传遍神州大地,普天同庆。
【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群众普遍不满。
〔例句〕
1.一到夏季,我们这座交工不及两年的新楼里,就怨声载道了。
2.在万恶的旧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百姓怨声载道。
3.日军的暴行通过各条途径传遍了世界,世界怨声载道,大阪为此举行了反战游行,虽然军警们残酷地镇压和逮捕,正义的声浪压倒了枪弹!
普通 特殊-反义词应用词典
普通 特殊
【普通】 形容词。平常的,一般的。
〔例句〕
1.珍珠贝当中又有马氏珍珠贝、大珍珠贝、企鹅珍珠贝等,其中马氏珍珠贝最为普通。
2.当我结束这次空中旅行的时候,一个极普通的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田野里的禾苗因一场夏雨刚过而变得生机盎然。
【特殊】形容词。不同于同类的事物或平常的情况。
〔例句〕
1.巴巴在这幅画中没有描绘任何特殊的事件,而是通过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揭露生活的本质。
2.他们用庄重的声调说:“这些就是坟墓!”试图用这句话来唤起心里某种特殊的、适合此情此境的感情。
〔应用例句〕
更有趣的是一种叫做“电视唱片”的书,也叫“视盘”,它的外形像普通的唱片。它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激光方法,把图像和声音录到“视盘”上。
广泛 广大 普遍-近义词应用词典
广泛 广大 普遍
广泛 guǎngfàn 广大 guǎngdà 普遍 pǔbiàn
【广泛】(涉及的)方面广,范围大;普遍。如:
1.人们可以把它提炼成各种产品,而且已经广泛应用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应用在现代生活的许多领域中。
【广大】①(面积、空间)宽阔。②(范围、规模)巨大。③(人数)众多。如:
2.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3.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
4.只有经常接近广大的群众,才能增加自己的勇气。
【普遍】存在的面很广泛;具有共同性的。如:
5.这是普遍真理,任何地区、时代都适用的真理。
辨析:“广大”着重于“大”,范围大、人数多,形容的对象多是干部、群众、田野、地区等,如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前进。“广泛”着重指方面广,范围大,如广泛发动群众,广泛的民主自由等。它们有不通用处,如“广大农村”不说“广泛农村”,“广泛发动”也不说“广大发动”。“普遍”着重于“遍”,指的面比较全面,形容事物具有共同性,如群众觉悟普遍提高,白杨树在西北极普遍;又如普遍化、普遍真理、普遍现象、普遍流行等。
普及 遍及-近义词应用词典
普及 遍及
普及 pǔjí 遍及 biànjí
【普及】普遍传布、推广,使大众化。如:
1.要把教育革命干部的知识和教育革命大众的知识,在程度上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结起来,把提高和普及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结起来。
【遍及】普及(只指范围)。如:
2.新安旅行团的少年儿童为宣传抗日救国,长途跋涉四万五千余里,足迹遍及全国十八个省市。
辨析:普及、遍及都是动词。“普及”指普遍推广,使大众化,跟“提高”相对;“遍及”着重指普遍到达各处,后面常带处所宾语,如朋友遍及五大洲。
普-古文观止词典
普pǔ
【词性】:副词
表统括。可译为“遍”、“普遍”等(1)。《季梁谏追楚师》:谓民力之普存也。——这是表示民力普遍存在。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释义】:
普:也作溥。大,全。率:自。滨:古人认为中国大陆四周环海,指大陆四周的海滨。□语出《孟子·万章上》:“诗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意谓整个天下,无处不是周王的领土,四海之内,无人不是周王的臣民。后泛指一切地方都是国君的土地,一切臣民都是国君的臣民。《水浒后传》一二:乐和欠身答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大宋中外一统,列圣相传,历世已久。今天子圣仁英武,荒裔要服,无不重诏来朝,贵国并不朝贡,有失以小事大之礼。”《韩湘子全传》一三:宪宗怒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朕为天下之主,上自卿相臣僚,下至苍黎黔赤,见朕者无不嵩呼拜跪。汝不过一游方道人,生养在王土之内,何敢如此无礼!”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绣云阁》七八:大士执斧从容言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凡为王者所辖,为之民者,皆可以牧,可以樵。吾只知有地可樵,有地可牧而已,不知有甚贪将军焉。”
☉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率土之滨,莫非皇臣
《银瓶梅》一四:吏合奏曰:“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率土之滨,莫非皇臣。然酬答神恩,陛下命一大臣往代劳可矣,何必劳圣驾亲往?”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武则天四大奇案》四七: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谁人没有身家性命,何敢作乱。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水浒传·楔子》:(金评)吾闻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也。一百八人而无其人,犹已耳;一百八人而有其人,彼岂真欲以宛子城蓼儿洼者,为非复赵宋之所覆载乎哉?
☉率王之土,皆属王土,率土之民,皆属王民
《三遂平妖传》八:薛霸叫将起来道:“先生!你好不晓事!率王之土,皆属王土,率土之民,皆属王民。你虽是出家人,住在郑州界上,也属知州所管。”
☉当今天下,莫非王土;卫土之士,莫非王臣
《英烈传》一:当今天下,莫非王土;卫土之士,莫非王臣。主上位居九五之尊,为万乘之主,身衣锦绣,口饫珍馐,耳听管弦之声,目睹燕齐之色,神仙游客,沉湎酣歌,惟陛下所为,有何不乐?徒自书夜劳神!O
普-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普pǔ
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是普遍发生、出现的。作状语。可译为“普遍”。
《史记·秦始皇本纪》:普施明法,经纬天下,永为仪则。(《史记》册一页二四九)
——〔皇帝〕普遍施行严明的法令,〔用以〕治理天下,永远〔把它〕作为遵循的法则。(经纬:治理。仪则:法则。)
《汉书·宣元六王传·淮阳宪王刘钦》:天子普覆,德布於朝,而恬有博言,多予金钱,与相报应,不忠莫大焉。(《汉书》册十页三三一七)
——天子〔的恩泽〕普遍覆盖〔天下〕,德惠布满朝廷,可是〔你〕却安然接受张博的邪言,给〔他〕许多金钱,同〔他〕互相应和,不忠的罪过没有什么比这更大了。(恬:安然。)
曹丕《车渠碗赋》:惟二仪之普育,何万物之殊形?(《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魏文帝卷一页四下)
——天地普遍养育〔万物〕,为什么万物的形状各不一样?(二仪:古指天地或阴阳。)
《齐民要术·种葵》:若竟冬无雪,腊月中汲井水普浇,悉令彻泽。(《齐民要术》卷三页二九上)
——如果整个冬天没有下雪,腊月里汲出井水普遍浇灌,让〔地〕全都湿透。
普-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普pǔ
附类
形容词。作“遍”解。
《孟子·万章上》:《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孟子注疏》册三卷九上页六上)
——《诗经》中说:遍天下没有一块不是天子的土地,四海之内,没有一人不是天子的臣民。
吉普女郎-汉语惯用语辞典
吉普女郎jí pǔ nǚ láng
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军用吉普车上以陪伴官兵、出卖色相为生的女人。老舍《茶馆》“我要把舞女……吉普女郎和女招待全组织起来。”
普遍-佛源语词词典
普遍
全面,普及一切,遍及一切。源出佛经。唐不空和尚译有《普遍光明焰鬘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随求陀罗尼经》二卷。言佛在大金刚须弥峰楼阁,集一切大众,放顶毫之光,照十方一切,佛刹说大神咒,名“普遍光明”。“普遍”一词应源于此。现代汉语承用作为常用词。柳青《铜墙铁壁》:“树里普遍地点着了灯,上下渠有几道手电光一闪一晃。”
普化驴鸣-佛源语词词典
普化驴鸣
禅宗中有名的传说。语载《五灯会元·卷四·镇州普化和尚》:普化即唐镇州普化和尚,俗家姓氏及出身籍贯皆不详。师从盘山宝积禅师,密受真诀。行为颠狂,经常手持一铎铃行游。有时将铎铃在人耳边摇响,有时将铎铃放人背上。当人们回头时,便展开双手对人说:请给我一个钱。有一次在傍晚到临济院吃生菜。临济禅师说:这汉子非常像一头驴。普化和尚当即学驴叫。于是“普化驴鸣”作为禅宗有名的传说、典故流传下来。
普济众生-佛源语词词典
普济众生
又作“普度众生”。佛教认为尘世间的众生,生活于苦海之中,佛及广大僧人均应施一切法力,或传道说法,使在烦恼干扰中生活的众生觉悟,脱离苦海。《太平广记·法琳〈辨正论〉》:“(张应)妻曰:‘我本佛家女,为我做佛事。’应即往精舍(寺院)中,见竺昙镜。镜曰:‘普济众生,但君当一心受持耳。’”又《无量寿经》下:“佛告阿难:‘彼国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除其本愿,为众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普欲渡一切众生。”’近、现代汉语已成为成语,用以指佛教的基本宗旨。但多用“普度众生”或“普渡众生”。
普陀山-佛源语词词典
普陀山
又称“普陀落伽山”或“补陀落伽”,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普陀”为梵语ptalaka的音译,意译为“小白花”。“普陀山”即小白花山的意思。在今浙江普陀县舟山群岛上。此山古称梅岑山,传说汉代方土梅福在此炼丹,曾是道家活动之地。五代后梁时,日本僧人慧锷从五台山迎请观音圣像回国,遇大风不能成行,于是便在此山建“不肯去观音院”。后来此山便成为观音道场。民间因福建泉州建有“普陀寺”,便称舟山群岛上的普陀山为“北普陀”,“普陀寺”为“南普陀”。今天,普陀山已成为人们朝拜、游览的圣地,与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齐名。
普闻救龙-佛源语词词典
普闻救龙
禅宗传说故事。普闻禅师为南宗青原派石霜庆诸禅师的弟子,原为唐僖宗的太子。唐僖宗非常爱他,小时候就不吃荤,不愿继承皇位管理国家。僖宗千方百计劝导、教育,也不回心转意。中和初年,乘僖宗巡幸四川时,继发出游,人们不知道他的去踪。后投奔石霜庆诸禅师,接受教化。成道后到“邵武城外,见山郁然深秀,遂拨草,至烟起处,有一苦行(僧人)居焉。苦行见师至,乃曰:‘上人当兴此。’长揖而去。师居十余年,一日有一老人拜谒,师问:‘住在何处?至此何求?’老人曰:‘住在此山,然非人,龙也。行雨不职(没有尽到职守),上天有罚当死,愿垂救护。’师曰:‘汝得罪上帝,我何能致力?虽然,可异形来。’俄失老人所在,视坐傍有一小蛇,延缘入袖。至暮,雷电震山,风雨交作。师危作不倾,达旦晴霁,垂袖,蛇堕地而去。有顷,老人拜而泣曰:‘自非大士慈悲,为血腥秽此山矣,念何以报师恩。’即穴岩下为泉,曰:‘此泉为他日多众之设,今号龙湖。’邦人闻其事,施则施力,相与建寺,衲子云趋。”
Q
普-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普pǔ
①普遍,全面。《周易·乾》:“见龙在田,德施~也。”②广大。《墨子·尚贤中》:“圣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
【普施】普遍施予。《史记·秦始皇本纪》:“~明法。”
【普天】遍天下。《孟子·万章上》:“《诗》云:‘~之下,莫非王土。’”
人口普查-现代汉语大词典
人口普查rén kǒu pǔ chá
【释义】: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对所有的人口进行的直接的专门的调查。包括全部人口总量、人口性别、年龄、民族、职业等各种构成以及收入、家庭、婚姻、住宅条件等调查内容。其结果可反映人口自然、社会和经济特征。
推普-现代汉语大词典
推普tuī pǔ
【释义】:
推广普通话的简称。《光明日报》1986.7.22:“普通话还远未普及,广大中学和农村小学在推普方面基本还是‘空白’。”
开普勒望远镜-现代汉语大词典
开普勒望远镜kāi pǔ lè wàng yuǎn jìng
【释义】:
折射望远镜的一种。参见“折射望远镜”。
吉普-现代汉语大词典
吉普jí pǔ
【释义】:
[英jeep]一种轻便而坚固的中、小型汽车,美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首先制造。性能机动灵活,能适应高低不平的道路,多作军用。卞之琳《曲老五想通了》:“他们要再来,开吉普乱撞人,我小心翼翼,不随便出门。”
吉普女郎-现代汉语大词典
吉普女郎jí pǔ nǚ láng
【释义】:
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军用吉普车上以陪伴官兵、出卖色相为生的女人。老舍《茶馆》:“我要把舞女…吉普女郎和女招待全组织起来。”
吉普车-现代汉语大词典
吉普车jí pǔ chē
【释义】:
即吉普。徐迟《狂欢之夜》:“有一辆吉普车驰经郊外市镇的街道时,报告了日本投降。”
多普勒效应-现代汉语大词典
多普勒效应duō pǔ lè xiào yìng
【释义】:
波源或观察者、或两者相对于传波媒质运动时,观察者所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与波源发出的频率不同的现象。两者相互接近时,所接收到的频率升高,相互离开时则降低。如火车疾驰趋近车站时,站上的人听到汽笛的音调(频率)变高,疾驰离开时音调变低。常用以研究天体运动速度,以及测量各种管道中的流体或血管内血液的流动速度等。
普-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pǔ
【释义】:
①遍,普遍;全面。周立波《山乡巨变》:“解放前,你我有过一根竹子吗?普山普岭还不都是人家财主的?”又如:普及;普天。②姓。
普小-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小pǔ xiǎo
【释义】:
普通小学。柳青《创业史》:“土地改革后,郭振山倡议在官渠岸修一所普小,让稻地的贫雇农子弟在文化上翻身!”
普及-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及pǔ jí
【释义】:
普遍传播;普遍推广。阿英《民元以前的中国年画发展概貌》:“所以能得到这样发展,正说明年画到了这个时期,才普及到民间,才有了群众基础。”
普及本-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及本pǔ jí běn
【释义】:
即普及版。鲁迅《致楼炜春》:“《自选集》出普及本事,我是可以同意的。”
普及版-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及版pǔ jí bǎn
【释义】:
指书籍在原有版本外出版发行的用纸较次、开本较小、装订从简、定价较低,因而能大量销售的版本。鲁迅《“连环图画”辩护》:“比国有一个麦绥莱勒(Frans Masereel)…他的作品最多,都是一本书,只有书名,连小题目也没有。现在德国印出了普及版(Bei Kurt Wolff,München),每本三马克半,容易到手了。”
普天-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天pǔ tiān
【释义】:
遍天下。也指遍天下的人。鲁迅《答有恒先生》:“他不但不被普天同愤,且可以大呼‘打倒…严办’者。”
普天下-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天下pǔ tiān xià
【释义】:
见“普天之下”。
普天之下-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天之下pǔ tiān zhī xià
【释义】:
整个天下;遍天下。郭小川《长江边上“五·七”路》:“普天之下,黑暗即将过去,曙光迎来白昼。”也省作“普天下”。冰心《寄小读者》:“普天下没有一个没有母亲的孩子。”
普天同庆-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天同庆pǔ tiān tóng qìng
【释义】:
遍天下的人共同庆祝。鲁迅《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大街上搭起几坐彩坊,中间还有四个字道:‘普天同庆’,据说这算是过年。”
普加-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加pǔ jiā
【释义】:
普遍增加。如:今年普加一级工资。
普米族-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米族pǔ mǐ zú
【释义】: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史称西蕃、巴苴。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兰坪、丽江、宁蒗、维西、永胜等地。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普泛-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泛pǔ fàn
【释义】:
遍及;普遍。茅盾《虹》:“原来的口号不够,我们要提出更普泛的政治口号来。”
普快-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快pǔ kuài
【释义】:
火车的普通快车的简称。《新民晚报》1987.4.29:“十分钟后,还有一列普快开往上海。”
普罗-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罗pǔ luó
【释义】:
见“普罗列塔利亚特”。
普罗列塔利亚特-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罗列塔利亚特pǔ luó liè tǎ lì yà tè
【释义】:
[法prolétariat]、[英prole-tariat]源出拉丁文proletarius,原指古罗马社会的最下等级。今指无产阶级。鲁迅《〈东京通信〉按语》:“又讲趣味,乞创造社‘普罗列塔利亚特’文学家暂且恕之。”也省作“普洛”、“普罗”。鲁迅《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现在的统一战线——中国的和全世界的都一样——固然是以普洛为主体的,但其成为主体,并不由于它的名义,它的特殊地位和历史,而是由于它的把握现实的正确和斗争能力的巨大。”冰心《南归》:“有许多新名词,我们还是先从她口中听到的,如‘普罗文学’之类。”
普罗米修士-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罗米修士pǔ luó mǐ xiū shì
【释义】:
见“普罗美修士”。
普罗美修士-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罗美修士pǔ luó měi xiū shì
【释义】:
[希腊Prometheus]也作“普洛美修斯”、“普罗米修士”。希腊神话中造福人类的神,相传他从主神宙斯那里偷了火种给人类,受到宙斯的惩罚。宙斯将他锁在高加索山顶的悬崖峭壁上,白天叫一只大鹰飞来啄他的肝脏,晚上肝脏又恢复成原样。成千上万年过去了,普罗米修斯一直受着这样的折磨,直到英雄海格立斯为了寻觅金苹果途经高加索时,用利箭射死了巨鹰,普罗美修士才获解救。后遂用“普罗美修士”代指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英雄。郭沫若《地球,我的母亲》:“炭坑里的工人,他们是全人类的普罗美修士。”鲁迅《别一个窃火者》:“火的来源,希腊人以为是普洛美修斯从天上偷来的,因此触了大神宙斯之怒,将他锁在高山上,命一只大鹰天天来啄他的肉。”《人民文学》1981年第8期:“那带给你火种的普罗米修士,原来就在你身旁。”
普法-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法pǔ fǎ
【释义】:
普及法律知识。《新民晚报》1986.8.9:“这期普法培训班是杨浦区个体劳动者协会与民建、区工商联工商专业进修学校联合举办的。”
普查-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查pǔ chá
【释义】:
对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某项内容的全面调查。是搜集统计资料的一种方法。《人民日报》1981.3.25:“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1982年7月1日进行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
普选-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选pǔ xuǎn
【释义】:
一种选举方式。有选举权的公民普遍地参加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选举。柳青《狠透铁》:“组织起农会,自己当着农会小组长;取消了农会实行普选,自己又当人民代表。”
普度-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度pǔ dù
【释义】:
佛教语。广施法力使众生普遍得到解脱。鲁迅《娜拉走后怎样》:“普度一切人类和救活一人,大小实在相去太远了。”
普度众生-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度众生pǔ dù zhòng shēng
【释义】:
佛教语。广济一切生死苦海中的众生。《人民日报》1983.7.28:“但是也不要以为朱伯儒的仁慈是不分对象的,他可不是一个普度众生的佛爷。”
普洱茶-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洱茶pǔ ěr chá
【释义】:
云南省西南部出产的一种茶,多压制成块。因产地中的部分地区在清代属于普洱府而得名。曹禺《雷雨》:“开午饭了,普洱茶泡好了没有?”
普洛-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洛pǔ luò
【释义】:
见“普罗列塔利亚特”。
普洛美修斯-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洛美修斯pǔ luò měi xiū sī
【释义】:
见“普罗美修士”。
普特-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特pǔ tè
【释义】:
旧俄制计量重量和质量的单位。1普特=16.38千克。
普调-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调pǔ tiáo
【释义】:
普遍调整(工资等)。《中国青年报》1994.1.28:“改革以来几次调整,大都是以‘普调’方式进行。”
普通-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通pǔ tōng
【释义】:
平常的;一般的。萧红《回忆鲁迅先生》:“左手边的桌角上有一个带绿灯罩的台灯,那灯泡是横着装的,在上海那是极普通的台灯。”
普通邮票-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通邮票pǔ tōng yóu piào
【释义】:
邮政部门根据日常邮政需要而发行的一般性邮票。
普通物理学-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通物理学pǔ tōng wù lǐ xué
【释义】:
一般指力学、分子物理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等学科的总称。多采用归纳法,从特殊到一般,并使用较少的数学。
普通话-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通话pǔ tōng huà
【释义】:
①平常的话。鲁迅《看了魏建功君的〈不敢盲从〉以后的几句声明》:“这原是一句普通话,也不足为奇的。”②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又是标准语。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是我国的一项重要语言政策。王力《推广普通话的三个问题》:“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是汉民族共同语。”
普通能源-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通能源pǔ tōng néng yuán
【释义】:
即常规能源。
普通教育-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通教育pǔ tōng jiào yù
【释义】:
指实施普通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我国实施普通教育的机构为小学和中学(包括业余学校)。蔡元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则像一所房屋的地基,有了地基,便可把楼台亭阁等建筑起来。”
普教-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教pǔ jiào
【释义】:
普通教育。《人民日报》1983.3.19:“全国普教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普鲁士蓝-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鲁士蓝pǔ lǔ shì lán
【释义】:
也叫铁蓝、华蓝。一种深蓝色颜料。用于制油漆和油墨、图画颜料等。
普渡众生-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渡众生pǔ dù zhòng shēng
【释义】:
同“普度众生”。孙犁《文学和生活的路》:“所谓文学上的人道主义,当然不是庸俗的普渡众生,也不是惩恶劝善。”
普遍-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遍pǔ blàn
【释义】:
犹全面。指广泛而有共同性。柳青《铜墙铁壁》:“村里普遍地点着了灯,上下渠有几道手电光一闪一晃。”
普遍规律-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遍规律pǔ biàn guī lǜ
【释义】:
即一般规律。
普照-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照pǔ zhào
【释义】:
普遍地照耀。巴金《秋》:“用平等与自由代替不义与掠夺,让博爱的光辉普照世界。”
普覆-现代汉语大词典
普覆pǔ fù
【释义】:
普遍覆盖,包容。鲁迅《夜颂》:“夜是造化所织的幽玄的天衣,普覆一切人。”
科普-现代汉语大词典
科普kē pǔ
【释义】:
科学普及的略语。如:科普读物;科普工作。
科普文学-现代汉语大词典
科普文学kē pǔ wén xué
【释义】:
以科学知识为主要题材的文学作品。包括科学幻想小说、科学小品等,目的是普及科学知识。
三普-汉语大词典
三普
【1】三篇佛教经文的合称。即《华严经》中的《普贤菩萨行愿品》﹑《法华经》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和《圆觉经》中的《圆觉普眼品》。{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二:“懺摩重起耳提若﹐三普貫珠纍纍若。”原注:“日誦《普賢》﹑《普門》﹑《普眼》之文。”
南普陀寺-汉语大词典
南普陀寺
【1】在{福建}{厦门市}{五老山}下。始建于{唐}代,初名{普照寺},{清}{康熙}年间,靖海将军{施琅}重建,改名{南普陀},自是成为{闽南}佛教胜地。{鲁迅}《坟·写在<坟>后面》:“今夜周围是这么寂静﹐屋后面的山脚下腾起野烧的微光;{南普陀寺}还在做牵丝傀儡戏﹐时时传来锣鼓声﹐每一间隔中﹐就更加显得寂静。”
優普-汉语大词典
優普
【1】优厚而普遍。{宋}{岳珂}《桯史·姑苏二异人》:“上每歲以璫將命﹐即其居設千道齋﹐合雲水之士﹐施予優普。”
吉普女郎-汉语大词典
吉普女郎
【1】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军用吉普车上以陪伴官兵﹑出卖色相为生的女人。{老舍}《茶馆》第三幕:“我要把舞女……吉普女郎和女招待全组织起来。”{卞之琳}《奉劝美国迷》诗:“大小姐﹑小姑娘﹐可别想做吉普女郎。”
吉普-汉语大词典
吉普
【1】英语 jeep 的译音。一种轻便而坚固的中﹑小型汽车,{美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首先制造。性能机动灵活,能适应高低不平的道路,多作军用。{卞之琳}《曲老五想通了》诗:“他们要再来﹐开吉普乱撞人﹐我小心翼翼﹐不随便出门。”
吉普車-汉语大词典
吉普車
【1】即吉普。{徐迟}《狂欢之夜》:“有一辆吉普车驰经郊外市镇的街道时﹐报告了{日本}投降。”{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四章:“小吉普车上的几个志愿军战士﹐满脸是笑。”详“吉普”。
周普-汉语大词典
周普
【1】完备;普遍。{汉}{郑玄}《易解附录·易赞易论》:“《周易》者﹐言易道周普﹐無所不備。”{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注序世統﹐事資周普。”{唐}{王起}《五色露赋》:“始曖空而雜揉﹐俄泫草而周普。”《宋史·乐志八》:“縣象著明﹐照臨下土﹐降福穰穰﹐德施周普。”
德洋恩普-汉语大词典
德洋恩普
【1】谓德泽优渥普及。{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檄》:“蓋聞中國有至仁焉﹐德洋恩普﹐物靡不得其所。”《花月痕》第四六回:“朝廷命將出師﹐不惜捐萬萬帑金﹐爲民除害﹐德洋恩普。”
普-汉语大词典
普
《廣韻》滂古切,上姥,滂。【1】日无色。《说文·日部》:“普,日無色也。”【2】遍,普遍;全面。《易·乾》:“見龍在田,德施普也。”《文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檄>》:“蓋聞中國有至仁焉,德澤恩普,物靡不得其所。”{刘良}注:“洋,溢;普,徧;靡,無。”{唐}{韩愈}《次邓州界》诗:“早晚王師收海嶽,普將雷雨發萌芽。”{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一:“解放前,你我有过一根竹子吗?普山普岭还不都是人家财主的?”【3】广大。《墨子·尚贤中》:“聖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普。”【4】{吐蕃}称成年男子为“普”。《新唐书·吐蕃传上》:“其俗謂彊雄曰贊,丈夫曰普,故號君長爲贊普。”【5】姓。{北魏}十姓之一。{献帝}次兄为{普}氏,后改{周}氏。见《魏书·官氏志》。
普洽-汉语大词典
普洽
【1】犹遍及;普施。《後汉书·和帝纪》:“{孝章皇帝}崇弘鴻業﹐德化普洽﹐垂意黎民﹐留念稼穡。”《宋史·乐志十三》:“鴻霈普洽﹐言歸端門。”{南朝} {宋}{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後湖作》诗:“德禮既普洽﹐川岳徧懷柔。”《三国志·吴志·贺邵传》:“海内樂業﹐大化普洽。”
普羅-汉语大词典
普羅
【1】即氆氇,一种绒毛织品,可作床毯﹑衣服等。{清}{黄遵宪}《纪事》诗:“斜紋黑普羅﹐雜俎紅毭。”{明}{曹昭}《格古要论·古锦·普罗》:“普羅出西蕃及{陝西}﹑{甘肅}﹐亦用絨毛織者﹐闊一尺許。”【2】见“普羅列塔利亞特”。
普六茹-汉语大词典
普六茹
亦作“[普陋茹]”【1】{鲜卑}诸姓之一。{北魏}{孝文帝}改{茹氏}。{隋文帝}之父{杨忠}曾因功被赐姓{普六茹}。见《魏书·官氏志》﹑《隋书·高祖纪上》。
普濟羣生-汉语大词典
普濟羣生
同“[普度衆生]”【1】{明}{无名氏}《庆长生》第一折:“九幽拔苦消災障﹐普濟羣生佑下方。”
普陀-汉语大词典
普陀
【1】{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梵语{补陀落迦}(Potalaka)的省音译。在今{浙江省}{普陀县},属{舟山群岛}。古称{梅岑山},传说{汉}方士{梅福}在此炼丹。{五代後梁}时,{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观音}圣像回国,为大风所阻,于此山建“不肯去观音院”,是为“观音道场”之始。后人又据《华严经·入法界品》,附会为{善才}参访{观音菩萨}的{补陀落迦山}。《四溟诗话》卷四引{唐}{安庆王}《西池送月泉上人归南海》诗:“天開{達摩}井﹐雲護{普陀}巖。”《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等到六月裏﹐那位{蒯老太太}照例是要帶了合家人等到{普陀}燒香的。”
普羅列塔利亞特-汉语大词典
普羅列塔利亞特
【1】法文prolétariat﹑英文proletariat 的音译。源出拉丁文 proletarius, 原指古{罗马}社会的最下等级。今指无产阶级。{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现在的统一战线--{中国}的和全世界的都一样--固然是以普洛为主体的﹐但其成为主体﹐并不由于它的名义﹐它的特殊地位和历史﹐而是由于它的把握现实的正确和斗争能力的巨大。”{冰心}《南归》:“有许多新名词﹐我们还是先从她口中听到的﹐如‘普罗文学’之类。”{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东京通信>按语》:“又讲趣味﹐创造社‘普罗列塔利亚特’文学家暂且恕之。”亦省作“[普洛]”﹑“[普羅]”。
普米族-汉语大词典
普米族
【1】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史称{西蕃}﹑{巴苴}。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兰坪}﹑{丽江}﹑{宁蒗}﹑{维西}﹑{永胜}等地。人口24,000多人。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普覃-汉语大词典
普覃
【1】普进(官阶)。《元史·选举志三》:“三年﹐{蒙古}儒學教授﹐一體普覃。”【2】普遍而及。{唐}{常衮}《谢让加银青福建观察使表》:“德音頻降﹐霈澤普覃。”
普濟衆生-汉语大词典
普濟衆生
同“[普度衆生]”【1】《太平广记》卷一六一引{唐}{法琳}《辨正论》:“〔{張應}〕妻曰:‘我本佛家女﹐爲我做佛事。’{應}即往精舍中﹐見{竺曇鏡}﹐{鏡}曰:‘普濟衆生﹐但君當一心受持耳。’”
普賚-汉语大词典
普賚
【1】普遍赏赐。《梁书·武帝纪上》:“監所責民﹐蠲復二年。並普賚内外從官軍主左右錢米各有差。”
普及-汉语大词典
普及
【1】普遍传播;普遍推广。{曹亚伯}《武昌革命真史·黄花岗之役》:“而内地革命風潮﹐亦已普及﹐軍心民心﹐皆同歸向。”{夏曾佑}《小说原理》:“如《元人百種曲》﹑{汲古閣}所刊《六十種曲》之類﹐此種專爲演劇而設﹐然猶病其文理太深﹐不能普及。”{吴晗}《学习集·历史剧是艺术﹐但是和历史有关》:“从观众方面来说﹐历史剧是起了普及历史知识的作用。”《大悲咒·甘露门》:“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衆生﹐皆共成佛道。”{阿英}《民元以前的中国年画发展概貌》:“所以能得到这样发展﹐正说明年画到了这个时期﹐才普及到民间﹐才有了群众基础。”
普屯-汉语大词典
普屯
【1】复姓。{北周}{辛威}以累有成功﹐赐姓{普屯}氏。见《北史》本传。
普氾-汉语大词典
普氾
【1】见“普汎”。
普選-汉语大词典
普選
【1】一种选举方式。有选举权的公民普遍地参加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选举。{柳青}《狠透铁》:“组织起农会﹐自己当着农会小组长;取消了农会实行普选﹐自己又当人民代表。”【2】普遍选拔。《北史·祖珽传》:“{文宣}崩﹐普選勞舊﹐除({祖珽})爲{章武}太守。”
普天-汉语大词典
普天
【1】遍天下。亦指遍天下的人。《三国志·吴志·胡综传》:“上定洪業﹐使普天一統。”{明}{沈德符}《野獲编·礼部二·孔庙废塑像》:“至{嘉靖}初﹐{永嘉}用事﹐而普天塑像被毁矣!”{鲁迅}《而已集·答有恒先生》:“他不但不被普天同愤﹐且可以大呼‘打倒……严办’者。”【2】整个天空。{汉}{扬雄}《长杨赋》:“普天所覆﹐莫不沾濡。”
普度羣生-汉语大词典
普度羣生
【1】见“普度衆生”。
普洛-汉语大词典
普洛
【1】见“普羅列塔利亞特”。
普浹-汉语大词典
普浹
【1】犹普及,遍及。{唐}{狄仁杰}《请曲赦河北诸州疏》:“昔{董卓}之亂﹐神器播遷。及{卓}被誅﹐部曲無赦﹐事窮變起﹐毒害生人﹐京室丘墟﹐化爲禾黍。此由恩不普浹﹐失在機先。”
普及版-汉语大词典
普及版
【1】指书籍在原有版本外出版发行的用纸较次﹑开本较小﹑装订从简﹑定价较低,因而能大量销售的版本。{鲁迅}《南腔北调集·“连环图画”辩护》:“{比国}有一个{麦绥莱勒}(Frans Masereel)……他的作品最多﹐都是一本书﹐只有书名﹐连小题目也没有。现在{德国}印出了普及版(Bei Kurt Wolff﹐M■nchen)﹐每本三马克半﹐容易到手了。”
普查-汉语大词典
普查
【1】普遍调查。《人民日报》1981.3.25:“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1982年7月1日进行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新民晚报》1987.4.28:“{上海}民间音乐普查有重大发现。”
普天率土-汉语大词典
普天率土
【1】整个天下,四海之内。犹全国。语出《孟子·万章上》:“ 《詩》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今本《诗·小雅·北山》“普天”作“溥天”。{汉}{班固}《明堂》诗:“普天率土﹐各以其職。”《宋史·乐志十五》:“皇澤浹黎庶﹐普率洽恩榮。”{清}{方文}《云居访晦山大师赠三十韵》:“普天率土皆怨痛﹐我曹悲憤情尤增。”亦省作“[普率]”。{前蜀}{杜光庭}《贺诛刘知俊表》:“今則雷霆震令﹐斧鉞興誅﹐使普天率土之人﹐荷去惡除兇之德。”
普進-汉语大词典
普進
【1】普遍升迁(官阶)。《北史·魏纪五·孝静帝》:“内外百官普進一階﹐營構主將别優一階。”
普天匝地-汉语大词典
普天匝地
【1】满天遍地,普天下。《药师本愿功德宝卷》:“舉起如來一卷經﹐普天匝地放光輝。”{元}{耶律楚材}《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之二:“百尺竿頭更移步﹐普天匝地生清風。”
普羅美修士-汉语大词典
普羅美修士
亦作“[普羅米修士]”亦作“[普洛美修斯]”【1】{希腊}神话中造福人类的神,相传他从主神{宙斯}那里偷了火种给人类,受到{宙斯}的惩罚。{鲁迅}《准风月谈·别一个窃火者》:“火的来源﹐{希腊}人以为是{普洛美修斯}从天上偷来的﹐因此触了大神{宙斯}之怒﹐将他锁在高山上﹐命一只大鹰天天来啄他的肉。”{郭沫若}《女神·地球﹐我的母亲》:“炭坑里的工人﹐他们是全人类的{普罗美修士}。”《人民文学》1981年第8期:“那带给你火种的{普罗米修士}﹐原来就在你身旁。”
普薦-汉语大词典
普薦
【1】指铏羹,加五味作料而盛于铏器中的汤菜。《仪礼·士虞礼》:“嘉薦普淖﹐普薦溲酒。”{郑玄}注:“普薦﹐鉶羹﹐不稱牲記其異者。”一说﹐为俎上之物。见{清}{王引之}《经义述闻·仪礼》。
普度衆生-汉语大词典
普度衆生
【1】佛教语。谓广济一切生死苦海中的众生。《人民日报》1983.7.28:“但是也不要以为{朱伯儒}的仁慈是不分对象的﹐他可不是一个普度众生的佛爷。”亦作“[普度羣生]”。《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講經説法﹐廣開方便之門;普度羣生﹐接引菩提之路。”《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西方{释迦牟尼}佛祖……丈六金身﹐能變能化﹐無大無不大﹐無通無不通﹐普度衆生﹐號作天人師﹐這又是一教。”
普小-汉语大词典
普小
【1】普通小学。{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三章:“土地改革后﹐{郭振山}倡议在{官渠}岸修一所普小﹐让稻地的贫雇农子弟在文化上翻身!”
普天同慶-汉语大词典
普天同慶
【1】遍天下的人共同庆祝。《晋书·礼志下》:“今皇太子國之儲副﹐既已崇建﹐普天同慶﹐諸應上禮奉賀。”{鲁迅}《华盖集续编·<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大街上搭起几坐彩坊﹐中间还有四个字道;‘普天同庆’﹐据说这算是过年。”{明}{张居正}《大婚礼成辞免加恩疏》:“仰惟皇上﹐嘉禮備成﹐普天同慶。”
普天之下-汉语大词典
普天之下
【1】整个天下;遍天下。{郭小川}《长江边上“五·七”路》诗:“普天之下﹐黑暗即将过去﹐曙光迎来白昼。”亦省作“[普天下]”。《旧唐书·李密传》:“普天之下﹐率土之濱﹐{蟠木}距于{流沙}﹐{瀚海}窮于{丹穴}﹐莫不鼓腹擊壤﹐鑿井耕田﹐治致昇平﹐驅之仁壽。”《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權}大悦﹐加{淵}爵位”{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者以天下爲家。”{冰心}《寄小读者》十二:“普天下没有一个没有母亲的孩子。”《左传·昭公七年》:“故《詩》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按﹐今本《诗·小雅·北山》作“溥天”。《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普天下的婦道﹐第一件開心的事無過丈夫當着他的面贊他自己養的兒子。”
普碌碌-汉语大词典
普碌碌
【1】象声词。{元}{孔学诗}《东窗事犯》第四折:“交{秦檜}﹐見微臣﹐普碌碌推出獄門。”
普加-汉语大词典
普加
【1】普遍赐与;普遍施与。《南史·宋纪中·孝武帝》:“二月癸巳﹐閲武﹐軍幢以下﹐普加班錫﹐多所原宥。”{宋}{苏辙}《谢雨祝文》:“神明昭答﹐膏澤普加。”【2】普遍增加。如:今年普加一级工资。
普博-汉语大词典
普博
【1】普遍;广阔。{三国} {魏}{刘劭}《人物志·体别》:“普博周給﹐弘在覆裕﹐失在溷濁。”{宋}{苏辙}《笏记》之一:“此蓋伏遇太皇太后陛下德施普博﹐恩及覃平。”{汉}{王充}《论衡·感虚》:“夫蝗之集于野﹐非能普博盡蔽地也﹐往往積聚多少有處。”
普遞-汉语大词典
普遞
【1】普遍传布。{清}{王士禛}《居易录谈》卷中:“只須分省分年﹐作三年遞爲蠲免﹐則皇仁普遞而京師米價亦平矣。”
普賢-汉语大词典
普賢
【1】佛教菩萨名。梵名为Samantabhadra,也译为“遍吉”。与{文殊菩萨}并称为{释迦牟尼佛}之二胁士。寺院塑像,侍立于{释迦}之右,乘白象。以“大行”著称,其道场为{四川}{峨眉山}。{赵朴初}《僧伽和佛的弟子》:“大乘经典特别称道{文殊师利}的大智﹐{普贤}的大厅﹐{观世音}的大悲﹐{地藏}的大愿﹐所以这四大菩萨特别受到教徒的崇敬。”{宋}{黄庭坚}《为黄龙心禅师烧香颂》诗之一:“夢中沉却大法船﹐{文殊}頓足{普賢}哭。”
普門-汉语大词典
普門
【1】佛教语。谓普摄一切众生的广大圆融的法门。见《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唐}{李华}《荆州大云寺故兰若和尚碑》:“法華三昧﹐惠照無邊﹐菩薩普門﹐我願亦然。”{唐}{封演}《魏州开元寺新建三门楼碑》:“寺主僧{法敬}……及諸徒衆等﹐並精通妙法﹐堅持密行﹐名稱普門﹐威儀無缺。”{隋}{吉藏}《法华义疏》卷十二:“所言普門者﹐普以周普爲義﹐門是開通無滯之名。”
普洱茶-汉语大词典
普洱茶
【1】{云南省}西南部出产的一种茶,多压制成块。因产地中的部分地区在{清}代属于{普洱府}而得名。《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老爺見給他倒的也是碗普洱茶。”{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木部》:“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緑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曹禺}《雷雨》第一幕:“开午饭了﹐普洱茶泡好了没有?”
普同-汉语大词典
普同
【1】犹普通。一般。意谓不分彼此。《红楼梦》第三七回:“你如今且把詩社别提起﹐只普同一請﹐等他們散了﹐咱們有多少詩做不得的?”
普化-汉语大词典
普化
【1】广施化育。{唐}{吕岩}《百字碑》诗:“陰陽生復返﹐普化一聲雷。”
普耳-汉语大词典
普耳
【1】即普尔钱。{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十三:“{西域}貢賦﹐以錢折糧﹐名曰騰格﹐又名普耳。”
普通話-汉语大词典
普通話
【1】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又是标准语。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是我国的一项重要语言政策。{王力}《推广普通话的三个问题》:“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是{汉}民族共同语。”【2】平常的话。{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看了魏建功君的<不敢盲从>以後的几句声明》:“这原是一句普通话﹐也不足为奇的。”
普恩-汉语大词典
普恩
【1】普施的恩泽。指皇恩。{唐}{薛逢}《元日楼前观仗》诗:“欲識普恩無遠近﹐萬方歡忭一聲雷。”{唐}{白居易}《神策军及诸道将士某等一千九百人各赐上柱国勋制》:“念天下材力之將﹐勇敢之士﹐進有征討之苦﹐退有守捍之勤﹐藏之中心﹐何嘗暫忘?而亟因大慶﹐思洽普恩。”{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知己恶及第》:“{咸康}末﹐{小魏公}{沆}自闕下黜{循州}佐……未幾﹐{沆}以普恩還京﹐命{隱}({鄭隱})偕行。”
普存-汉语大词典
普存
【1】普遍富足。《左传·桓公六年》:“故奉牲以告曰‘博碩肥腯’﹐謂民力之普存也﹐謂其畜之碩大蕃滋也﹐謂其不疾瘯蠡也﹐謂其備腯咸有也。”{晋}{潘岳}《藉田赋》:“人力普存﹐祝史正辭。”
普徧-汉语大词典
普徧
【1】见“普遍”。
普度-汉语大词典
普度
亦作“[普渡]”【1】佛教语。谓广施法力使众生普遍得到解脱。{鲁迅}《坟·娜拉走後怎样》:“普度一切人类和救活一人﹐大小实在相去太远了。”{明}{寓山居士}《鱼儿佛》第三出:“當頭棒喝﹐一毫也無用處。那裏顯得佛力普度﹐能使頑石點頭。”{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绪言:“諸先羣哲﹐惄然焦然思有以拯救之﹐普渡之﹐各竭其心思﹐出其方術﹐施濟之。”【2】佛教语。广行剃度。《宋史·孔承恭传》:“嘗勸上不殺人﹐又請於征戰地修寺及普度僧尼﹐人多言其迂闊云。”
普羅米修士-汉语大词典
普羅米修士
【1】见“普羅美修士”。
普爾-汉语大词典
普爾
【1】即普尔钱。{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十三:“今則自{哈拉沙拉}以東皆用通寶﹐無普爾矣。”
普汎-汉语大词典
普汎
亦作“[普泛]”亦作“[普氾]”【1】遍及;普遍。《淮南子·本经训》:“秉太一者﹐牢籠天地﹐彈壓山川﹐含吐陰陽﹐伸曳四時﹐紀綱八極﹐經緯六合﹐覆露照導﹐普氾無私。”《魏书·孝庄帝纪》:“夏四月癸未﹐遷{肅祖文穆皇帝}及{文穆皇后}神主于太廟﹐内外百僚普汎加一級。”{南朝} {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澤普氾而無私﹐法含弘而不殺。”{茅盾}《虹》十:“原来的口号不够﹐我们要提出更普泛的政治口号来。”
普教-汉语大词典
普教
【1】普通教育。《人民日报》1983.3.19:“全国普教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人民日报》1983.7.15:“{安徽省}决定增加普教经费。”
普施-汉语大词典
普施
【1】普遍施与。《晏子春秋·问上七》:“不以宫室之侈﹐勞人之力﹐節取於民而普施之。”{唐}{吕令则}《义井赋》:“飲之則長鳴而忘其苦辛﹐酌之則充量而欣其普施。”《晋书·礼志上》:“地德普施﹐惠存無疆﹐乃建太社﹐保佑萬邦。”《史记·五帝本纪》:“{高辛}生而神靈﹐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於其身。”
普覆-汉语大词典
普覆
【1】谓普施恩惠。《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天子普覆﹐德布於朝。”【2】普遍覆盖,包容。《艺文类聚》卷六八引{晋}{孙楚}《相风赋》:“兼乾坤之普覆﹐齊三光之朗明。”{鲁迅}《准风月谈·夜颂》:“夜是造化所织的幽玄的天衣﹐普覆一切人。”【3】指天。{南朝}{梁简文帝}《菩提树颂》序:“四布垂陰﹐五面益物﹐名高滿月﹐德踰普覆。”
普淖-汉语大词典
普淖
【1】指黍稷。《仪礼·士虞礼》:“嘉薦普淖﹐明齊溲酒。”{郑玄}注:“普淖﹐黍稷也。普﹐大也;淖﹐和也。德能大和﹐乃有黍稷﹐故以爲號云。”{晋}{潘岳}《藉田赋》:“簠簋普淖﹐則此之自實。”一说﹐为铏羹﹐和以五味的羹汤。见{清}{王引之}《经义述闻·仪礼》。
普快-汉语大词典
普快
【1】火车的普通快车的简称。《新民晚报》1987.10.23:“我是利用假日去探亲﹐偕同妻女去{北站}赶乘2时17分开的302次{沪}{宁}普快的。”《新民晚报》1987.4.29:“十分钟后﹐还有一列普快开往{上海}。”
普濟-汉语大词典
普濟
【1】普遍济助。{晋}{陆机}《演连珠》之二十:“威以齊物爲肅﹐德以普濟爲弘。”
普率-汉语大词典
普率
【1】见“普天率土”。
普速速-汉语大词典
普速速
【1】象声词。{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二折:“的薛薛心驚膽戰﹐普速速肉跳身摇。”
普渡-汉语大词典
普渡
【1】见“普度”。
普兒錢-汉语大词典
普兒錢
【1】即普尔钱。{清}{龚自珍}《御试安边绥远疏》:“{阿克蘇}設紅銅局﹐官司鼓鑄﹐制普兒錢﹐其重六銖。”
普通-汉语大词典
普通
【1】犹普遍。《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在府城裏叫了一班戲子﹐把那些遠來的客人合本地城裏關外的紳衿鋪户以至坊邊左右這些鄉鄰普通一請﹐一連兒熱鬧了三天。”【2】平常的;一般的。{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若用‘吃苦耐劳’等普通字样﹐是不足以说明{潘永福}同志这种生活风度的。”{萧红}《回忆鲁迅先生》:“左手边的桌角上有一个带绿灯罩的台灯﹐那灯泡是横着装的﹐在{上海}那是极普通的台灯。”
普法-汉语大词典
普法
【1】普及法律知识。《新民晚报》1986.8.9:“这期普法培训班是{杨浦区}个体劳动者协会与民建﹑区工商联工商专业进修学校联合举办的。”
普天下-汉语大词典
普天下
【1】见“普天之下”。
普告-汉语大词典
普告
【1】广为告示。《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禮實宜之﹐可普告施行。”《魏书·前废帝纪》:“可普告令知。”
普度大會-汉语大词典
普度大會
【1】指农历七月十五日为超度先人而举行的盂兰盆会。{清}{陈梦雷}《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闡我佛超拔人鬼之因﹐爰以七月中元修舉普度大會。”
普泛-汉语大词典
普泛
【1】见“普汎”。
普及本-汉语大词典
普及本
【1】即普及版。{鲁迅}《书信集·致楼炜春》:“《自选集》出普及本事﹐我是可以同意的。”
普通教育-汉语大词典
普通教育
【1】指实施普通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我国实施普通教育的机构为小学和中学(包括业馀学校)。{鲁迅}《坟·文化偏至论》:“蓋自{法朗西}大革命以來﹐平等自由﹐爲凡事首﹐繼而普通教育及國民教育﹐無不基是以遍施。”{蔡元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则像一所房屋的地基﹐有了地基﹐便可把楼台亭阁等建筑起来。”
普宴-汉语大词典
普宴
【1】普遍安乐。{晋}{傅玄}《阳春赋》:“樂仁化之普宴兮﹐異鷹隼之變形。”
普濟堂-汉语大词典
普濟堂
【1】{清}代收容老病孤寡的慈善机构。《清会典事例·户部·收羇穷》:“{康熙}四十五年﹐京城{廣寧門}外﹐士民公建普濟堂……凡老疾無依之人﹐每棲息於此。司其事者﹐殊爲可嘉。”
普鼕鼕-汉语大词典
普鼕鼕
【1】象声词。击鼓声。{元}{汤式}《哨遍·新建构栏教坊求赞》套曲:“鼓兒敲﹐普鼕鼕響。”
普請-汉语大词典
普請
【1】指{唐}{怀海禅师}倡立的集合僧众集体劳作的农禅制度。{宋}{赞宁}《大宋僧史略》卷上:“共作者謂之普請。”【2】普遍延请。《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孤普請諸將﹐咨問所宜﹐無適先對。”【3】佛教语。谓集众。《百丈清规·送亡》:“白大衆﹐粥罷普請送亡。”
普渡衆生-汉语大词典
普渡衆生
同“[普度衆生]”【1】{洪深}《贫民惨剧》第五幕:“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普渡众生﹐{观世音菩萨}。”{孙犁}《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所谓文学上的人道主义﹐当然不是庸俗的普渡众生﹐也不是惩恶劝善。”
普陋茹-汉语大词典
普陋茹
【1】见“普六茹”。
普洛美修斯-汉语大词典
普洛美修斯
【1】见“普羅美修士”。
普遍-汉语大词典
普遍
亦作“[普徧]”【1】犹全面。谓广泛而有共同性。{柳青}《铜墙铁壁》第十一章:“村里普遍地点着了灯﹐上下渠有几道手电光一闪一晃。”{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序》:“既指{周}代之名﹐亦是普徧之義。”{唐}{郭周藩}《谭子池》诗:“普遍拯疲俗﹐丁寧告親知。”{明}{陈大声}《集贤宾·中秋》套曲:“月有意清光普遍﹐人幸得此身康健。”
普爾錢-汉语大词典
普爾錢
【1】{清}代{新疆}﹑{西藏}地区通行的钱币。{乾隆}时在{阿克苏}设局制造,质以红铜为之,正面书“乾隆通宝”,背面标“阿克苏”,左满文,右维吾尔文。重二钱,每钱五十文。{嘉庆}以后所铸,仍多用{乾隆}字样。{清}{魏源}《圣武记》卷四:“西域赤銅普爾錢﹐一當内地之五。”
普廣-汉语大词典
普廣
【1】普遍,广泛。{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二十章:“但自{晉}至{齊}﹐達於{梁}朝﹐《華嚴經》類之研究仍不普廣。”
普照-汉语大词典
普照
【1】普遍地照耀。{巴金}《秋》九:“用平等与自由代替不义与掠夺﹐让博爱的光辉普照世界。”{南朝} {梁简文帝}《大法颂》序:“慧日普照﹐毒霜並消。”{唐}{柳宗元}《贺诛淄青逆贼李师状》:“鯨鯢已戮﹐見東海之無波;氛沴盡消﹐仰太陽之普照。”{闻一多}《太阳吟》:“太阳啊﹐慈光普照的太阳!”
普乃-汉语大词典
普乃
【1】{鲜卑}的姓氏。{北魏}时改{周}氏。《北史·周摇传》:“其先與{魏}同源﹐初姓{普乃}﹐及居{洛陽}﹐改爲{周}氏。”
洽普-汉语大词典
洽普
【1】普及,遍及。《三国志·魏志·文帝纪》“饗兹萬國﹐以肅成天命”{裴松之}注引《献帝传》:“聖人以德親比天下﹐仁恩洽普。”
流普-汉语大词典
流普
【1】广布,遍及。{晋}{潘岳}《离合》诗:“害咎蠲消﹐吉德流普。”
科普-汉语大词典
科普
【1】科学普及的略语。如:科普读物;科普工作。
贊普-汉语大词典
贊普
【1】{吐蕃}君长的称号。{宋}{苏轼}《送欧阳辩监澶州酒》诗:“小臣願對紫薇花﹐試草尺書招贊普。”《新唐书·吐蕃传上》:“其俗謂彊雄曰贊﹐丈夫曰普﹐故號君長曰贊普。”{唐}{杜甫}《近闻》诗:“似聞贊普更求親﹐舅甥和好應難棄。”
還普-汉语大词典
還普
【1】犹周遍。{汉}{蔡邕}《琴操·箕山操》:“登彼{箕山}兮﹐瞻望天下。山川麗崎﹐萬物還普﹐日月運照﹐靡不記睹。”
雪夜訪普-汉语大词典
雪夜訪普
【1】指{宋太祖}{赵匡胤}雪夜走访大臣{赵普}商谈国事的故事。见《宋史·赵普传》。后用为天子访问大臣之典。《儒林外史》第四回:“{洪武}私行到他家﹐就如‘雪夜訪{普}’的一般。”
麻普-汉语大词典
麻普
【1】契丹语。县丞。《辽史·国语解·百官志》:“麻普。即麻都不﹐縣官之副也﹐初名達刺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