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十二)是什么意思
十二月-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十二月shí èr yuè
【释义】:
月份名。指农历一年中的第十二个月,亦即夏历一年或冬季的最后一个月。《左传·昭公三十年》:“吴子怒,冬十二月吴子执钟君子,遂伐徐。”
十二郎-古文观止词典
十二郎shí èr láng
【词性】:名词
即韩老成。韩愈的二哥韩介的儿子,过继给大哥韩会为子。“十二”是他在同辈中的排行。“郎”指“男儿”(1)。《祭十二郎文》: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莫,告汝十二郎之灵。——某年某月某日,叔父愈得知你去世消息后的第七天,方才能含悲忍痛来表示心意,派家人建中从远道送来时新味美的祭品,祭告你十二郎的灵魂。
十二三-古文观止词典
十二三shí èr sān
十分之二、三。表示少数(1)。《高祖功臣侯年表》: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一汉兴,功臣受封的一百余人,天下刚刚平定,所以大城名都人口散亡,户口算起来只有十分之二三。
祭十二郎文-古文观止词典
祭十二郎文
【说明】:
本文抒发了作者悼念亡侄的无限哀感。抒情和叙事紧密融合,忆事生情,叙事抒情,因情而写,所写皆情,“言有穷而情不可终”。语言上也一反传统祭文的格套,如话家常。被誉为祭文中的“千年绝调”。
【原文】: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致斯乎?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使者妄称以应之耳。其然乎?其不然乎?
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其馀奴婢,并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
魂飞楚岫三千里,魄绕巫山十二峰-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魂飞楚岫三千里,魄绕巫山十二峰
【释义】:
楚岫:楚地山峦。形容吓得目瞪口呆,惊恐万状。巫山十二峰:在重庆湖北边境巫山中。即战国宋玉《高唐赋》中梦神女处。《清风闸》九:话说孙小继听见奶奶之言,只唬得他魂飞楚岫三千里,魄绕巫山十二峰。《云钟雁三闹太平庄》三:刁府家将,在外打听得这个消息,忙忙回府来,到书房,将上项事,一五一十,从头至尾告诉一遍。刁侯大惊。正是:魂飞楚岫三千里,魄绕巫山十二峰。《玉燕姻缘全传》一四:吕昆听得这番言语,只唬得:魂飞楚岫三千里,魄绕巫山十二峰。
⊙魂飞楚岫,魄绕巫山
《云钟雁三闹太平庄》四〇:那刁龙听得此言,只唬得目瞪口呆,面如土色……正是:魂飞楚岫,魄绕巫山。
⊙魂飞天外三千里,魄绕巫山十二峰
《混元盒五毒全传》三:那怪口吐人言说道:“蒙相公之情,救我出来,但我肚因饥饿,相公索性做个人情,把我吃了罢。”谢相公闻言只吓得魂飞天外三千里,魄绕巫山十二峰。
⊙魂飞海外三千里,魄散玉峰十二天
《白牡丹》一八:又听说要结果自己性命,惊得魂飞海外三千里,魄散玉峰十二天。
人间一昼夜,阴司十二年-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人间一昼夜,阴司十二年
【释义】:
迷信传说人世一天一夜,相当于阴间的十二年。《韩湘子全传》一六: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人间一昼夜,阴司十二年。我无事不来冥府。
一日风波十二时-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一日风波十二时
【释义】:
比喻日夜都有风波。《飞剑记》一二:真人道:“可知、可知,我曾道来,人问、只是无波处,一日风波十二时。谁人可以度得。”
一日相思十二时-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一日相思十二时
【释义】:
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意谓日夜都在相思。《初刻拍案惊奇》二九:幸得那人归,怎便教来也?一日相思十二时,真是情难舍!
七十二变化-汉语惯用语辞典
七十二变化qī shí èr biàn huà
神魔小说《西游记》写孙悟空神通广大,有七十二般变化的本领。后以“七十二变化”形容诡变多端。《工人歌谣选·到处逐瘟神》“到东东叫滚,到西西喊打,尽你七十二变化,遮不住那条狼尾巴。”
七十二行-汉语惯用语辞典
七十二行qī shí èr háng
对各种行业的通称。郭沫若《歌颂群英大会》“俗语说得好‘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
十二道金牌-汉语惯用语辞典
十二道金牌shí èr dào jīn pái
见“十二金牌”。
十二级台风-汉语惯用语辞典
十二级台风shí èr jí tái fēng
强台风。比喻规模大而气势猛烈的事件。艾青《在浪尖上》“韩志雄经受了烈火的锻炼,经受了十二级台风的考验,是属于伟大时代的青年,是政治风暴浪尖上的海燕!”
十二金牌-汉语惯用语辞典
十二金牌shí èr jīn pái
语出《宋史·岳飞传》“(秦桧)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力,废于一旦’”宋代凡传递赦书及军事上最紧急的命令,皆用金字牌。后因以“十二金牌”作为紧急命令的代称。明茅维《闹门神》“他的喉咙忒嘬,舌尖忒锐。是人呵,怕他气概。只当得亲捧出十二金牌。”也说“十二道金牌”。曾朴《孽海花》“巧了,景王府里堂会戏,贞贝子贞大爷一定要叫他和敷二爷合串《四杰村》,十二道金牌似的把他调了去。”
十二因缘-佛源语词词典
十二因缘
佛教的前生、今生、来生的三世轮回说认为有十二种原因引起因果报应,束缚人永远处于轮回之中,不能摆脱生死而达到成佛的彼岸。这十二种原因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称为十二缘起,也叫十二因缘。梁·慧皎《高僧传·神异下·梁京师释保志》:“上尝问志云:‘弟子烦惑未除,何以治之?’志答云:‘十二识者,以为十二因缘,治惑药也。’”
七十二行-现代汉语大词典
七十二行qī shí èr háng
【释义】:
对各种行业的通称。陶行知《自动学校小影》:“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如在。”
七十二行,庄稼为强-现代汉语大词典
七十二行,庄稼为强qī shí èr háng zhuāng jia wéi qiáng
【释义】:
同“三十六行,庄稼为强”。周立波《暴风骤雨》:“煎饼铺子早歇了。头年分了地,就下地了。我寻思七十二行,庄稼为强,还是地里活实在。”
下十二道金牌-现代汉语大词典
下十二道金牌xià shí èr dào jīn pái
【释义】:
形容不断催促行事。十二道金牌,宋代凡下达军事上最紧急的命令用金字牌。宋高宗与奸臣秦桧为使抗金名将岳飞撤兵,曾一日内向他下了十二道金字牌。陈登科等《破壁记》:“看看你们上头发下来的文件吧,办钢铁,办食堂,放‘卫星’,卖余粮,连写诗画画都克丁克卯,限时限刻地催着数目字,随便哪个部门都下了十二道金牌。”
十二万分-现代汉语大词典
十二万分shí èr wàn fēn
【释义】:
形容程度极深。瞿秋白《水陆道场》:“其五是要会十二万分的没有廉耻。流氓的小辫子要是给人家抓住了,他立刻会磕头下跪。”
十二木卡姆-现代汉语大词典
十二木卡姆shí èr mù kǎ mǔ
【释义】:
维吾尔族传统的十二套大型套曲。广泛流传于天山南北各地。包括序歌、叙诵歌曲、叙事组歌、舞蹈组歌、间奏曲等。体裁多样,节奏生动,曲调极为丰富。建国后,根据著名艺人吐尔地阿洪(1881—1956年)演唱的录音,记谱整理,辑成《十二木卡姆》一书,于1960年出版。“木卡姆”一词,源自阿拉伯语,原意为“最高的位置”,转义为“大型套曲”;也可能来自波斯语muq歌加突厥语an歌。
十二支-现代汉语大词典
十二支shí èr zhī
【释义】:
即地支。
十二分-现代汉语大词典
十二分shí èr fēn
【释义】:
形容程度极深。比用“十分”的语气更强。洪深《香稻米》:“他们一家男女老小心里十二分的高兴欢喜,那是不用说的。”
十二平均律-现代汉语大词典
十二平均律shí èr píng jūn lǜ
【释义】:
一种将八度(振动数相差一倍的两音距离)内的音分为十二个等距半音的律制,各相邻两律之间的振动数之比完全相等。对音乐的自由转调提供了极为方便的条件。也称十二等程律。
十二生肖-现代汉语大词典
十二生肖shí èr shēng xiāo
【释义】:
见“十二相属”。
十二级台风-现代汉语大词典
十二级台风shí èr jí tái fēng
【释义】:
强台风。比喻规模大而气势猛烈的事件。艾青《在浪尖上》:“韩志雄经受了烈火的锻炼,经受了十二级台风的考验,是属于伟大时代的青年,是政治风暴浪尖上的海燕!”
十二码球-现代汉语大词典
十二码球shí èr mǎ qiú
【释义】:
即点球。
十二指肠-现代汉语大词典
十二指肠shí èr zhǐ cháng
【释义】:
小肠的第一段。上面与胃幽门相连,下面与空肠相接。较粗,长度约等于成人十二个手指的宽度,故名。实际长度约25厘米。是加工食物的重要场所。有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流入。十二指肠球部容易发生溃疡病。
十二相属-现代汉语大词典
十二相属shí èr xiàng shǔ
【释义】:
古代以十二种动物配十二支,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后以为人生在某年即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丑年生的肖牛等,称为十二相属,又称十二生肖。
十二象-现代汉语大词典
十二象shí èr xiàng
【释义】:
清末民初,四川成都有一种专门卖给穷人、乞丐吃的混合肉食,名曰“十二象”。意谓从鼠到猪十二属象的动物全有。李劼人《死水微澜》:“一天哪里讨不上二十个钱,那就可以吃荤了!四城门卖的十二象,五钱吃两大碗,乡坝里能够吗?”
十二道金牌-现代汉语大词典
十二道金牌shí èr dào jīn pái
【释义】:
《宋史·岳飞传》:“(秦桧)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力,废于一旦!’”宋代凡传递赦书及军事上最紧急的命令,皆用金字牌。后因以“十二道金牌”作为紧急命令的代称。《新华文摘》1982年第1期:“昨天从北京传来了十二道金牌,勒令她火速回去揭发交代问题。”
二十二史-汉语大词典
二十二史
【1】{清}{乾隆}初年刊行《明史》,与二十一史合称二十二史。{清}{钱大昕}著有《二十二史考异》﹑{清}{赵翼}著有《二十二史劄记》。参见“[二十一史]”。
七十二地煞-汉语大词典
七十二地煞
【1】道教称北斗丛星中有七十二个地煞星,《水浒传》因以附会{梁山泊}中的七十二个头领。《水浒传》引首:“不因此事﹐如何教三十六員天罡﹐七十二座地煞降在人間﹐哄動{宋國}乾坤﹐鬧遍{趙家}社稷!”《水浒传》第七十回:“三十六天罡臨化地﹐七十二地煞鬧中原。”
七十二疑冢-汉语大词典
七十二疑冢
【1】传说{曹操}怕死后被人发掘坟墓,在{漳河}一带造了七十二个疑冢。{明}{陶宗仪}《辍耕录·疑冢》:“{曹操}疑冢七十二﹐在{漳河}上。{宋}{俞應符}有詩題之曰:‘生前欺天絶{漢}統﹐死後欺人設疑冢。人生用智死即休﹐何有餘機到丘壟。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未知。直須盡發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藏君屍。’此亦詩之斧鉞也。”{宋}{范成大}有《七十二冢》诗﹐自注曰:“在{講武城}外﹐{曹操}疑塚也。”
七十二子-汉语大词典
七十二子
【1】指{孔子}门下才德出众的七十二个学生。见《史记·孔子世家》。
七十二營-汉语大词典
七十二營
【1】指{明}末参加{荥阳}大会的农民起义军各部。《明史·流贼传·李自成》:“〔{崇禎}〕八年正月大會於{滎陽}。{老回回}﹑{曹操}﹑{革裏眼}﹑{左金王}﹑{改世王}﹑{射塌天}﹑{横天王}﹑{混十萬}﹑{過天星}﹑{九條龍}﹑{順天王}及{迎祥}﹑{獻忠}共十三家七十二營,議拒敵,未决。”
七十二墳-汉语大词典
七十二墳
【1】即七十二疑冢。{清}{陈恭尹}《邺中》诗:“七十二墳秋草遍﹐更無人表{漢}將軍。”
七十二福地-汉语大词典
七十二福地
【1】道家谓人世间七十二处神仙所居之地。《云笈七籤》卷二七:“七十二福地﹐在大地名山之間﹐上帝命真人治之﹐其間多得道之所。”{明}{何景明}《三清山人歌》:“青蜺下望憑雲煙﹐石壁中開日月懸。傍通七十二福地﹐白玉樓臺羅洞天。”
七十二賢-汉语大词典
七十二賢
【1】对{孔子}门下才德出众的学生的美称。{清}{梁章鉅}《归田琐记·陈实百问策》:“{實}於{永樂}四年﹐登{林環}榜進士﹐負才不相下﹐疏言取狀元不公。{成祖}召詰之。對曰:‘臣百問百答。’{成祖}命{解}發策﹐以‘七十二賢﹐賢賢何德;二十八將﹐將將何功’爲問。{成祖}臨軒對試﹐頃刻間條對詳悉﹐文彩可觀。”
七十二沽-汉语大词典
七十二沽
【1】{河北省}境{白河}支流,相传有七十二沽,其在{天津}者有二十一沽,故亦以借指{天津}。{清}{黄遵宪}《水滨》诗:“七十二沽秋色滿﹐不堪吹鬢半胡塵。”{钱仲联}注引《畿辅通志》:“{天津}有七十二沽之名﹐在縣境者實祇二十一沽﹐皆從{西潞河}名也。{西潞河}一名{西沽河}。在{寶坻}者二十九沽﹐在{甯河}者二十二沽﹐此二縣五十一沽﹐從{東潞河}名。{東潞河}一名{東沽河}。”
七十二帝-汉语大词典
七十二帝
【1】指上古到{泰山}封禅的君主。相传上古到{泰山}封禅者有七十二君。见《史记·封禅书》引{管仲}语。{唐}{李白}《大猎赋》:“方將延榮光於後昆﹐軼玄風於邃古﹐擁嘉瑞﹐臻元符﹐登封於{太山}﹐篆德於{社首}﹐豈與乎七十二帝同條而共貫哉!”
七十二鑽-汉语大词典
七十二鑽
【1】谓多次钻龟占卜。古代占卜者钻灼龟甲,使兆坼见于表面以定吉凶。《庄子·外物》:“殺龜以占卜﹐乃刳龜﹐七十二鑽而無遺筴。”{王先谦}集解:“每占必鑽龜﹐凡七十二次皆驗。”{明}{汪道昆}《五湖游》:“都來大夢﹐休誇異材﹐夢非幻化﹐才是禍胎﹐試問七十二鑽成灰燼﹐何如二尺五寸在污萊。”
七十二行-汉语大词典
七十二行
【1】对各种行业的通称。{陶行知}《自动学校小影》诗:“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如在。”{郭沫若}《歌颂群英大会》诗:“俗语说得好:‘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
七十二-汉语大词典
七十二
【1】古以为天地阴阳五行之成数。亦用以表示数量多。《史记·封禅书》:“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玉台新咏·古乐府诗<相逢狭路间>》:“入門時左顧﹐但見雙鴛鴦。鴛鴦七十二﹐羅列自成行。”{唐}{李白}《梁甫吟》:“東下{齊}城七十二﹐指揮{楚}{漢}如旋蓬。”{清}{魏源}《三湘棹歌·蒸湘》:“水複山重行未盡﹐壓來七十二峰影。”
七十二變化-汉语大词典
七十二變化
【1】神魔小说《西游记》写{孙悟空}神通广大,有七十二般变化的本领。后以七十二变化形容诡变多端。《西游记》第二回:“這猴王也是他一竅通時百竅通﹐當時習了口訣﹐自修自煉﹐將七十二般變位﹐都學成了。”《工人歌谣选·到处逐瘟神》:“到东东叫滚﹐到西西喊打﹐尽你七十二变化﹐遮不住那条狼尾巴。”
七十二候-汉语大词典
七十二候
【1】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一月六候,三候为一节气。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共七十二候。它是根据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现象变化的征候,说明节气变化,作为农事活动的依据。《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七十二候縱説萬類不齊﹐那禮家記事者﹐何以就敢毅然斷爲‘爵入大水爲蛤’哉?此格物之所以難也。”按﹐七十二候之说﹐最初见于《逸周书》﹑《吕氏春秋》十二纪﹐{汉}儒列于《礼记·月令》﹐又见于《淮南子·时则训》﹐《魏书》始入《律历志》。但各书所举月令物候互有出入﹐即{唐}{王冰}注《素问》所引《吕氏春秋》七十二候﹐亦与今本《吕氏春秋》及历中所载不同。
三十二天-汉语大词典
三十二天
【1】佛教小乘有部称欲界十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为三十二天。《法苑珠林》卷五:“如《婆沙論》中説﹐天有三十二種﹐欲界有十﹐色界有十八﹐無色界有四﹐合有三十二天也。”【2】道教称东南西北方各有八天,合称三十二天。{明}{张九韶}《群书拾唾·老氏玄谈》:“三十二天:黄曾天﹑玉完天﹑何童天﹑平育天﹑舉文天﹑摩夷天﹑越衝天﹑蒙翳天。已上爲東方八天。和陽天﹑恭華天﹑宗飄天﹑皇笳天﹑堂曜天﹑端静天﹑恭慶天﹑極瑶天。已上爲南方八天。孔昇天﹑皇厓天﹑極風天﹑孝芒天﹑翁重天﹑江由天﹑阮樂天﹑曇誓天。已上爲西方八天。霄慶天﹑元洞天﹑妙成天﹑禁上天﹑常融天﹑玉隆天﹑梵度天﹐賈奕天。已上爲北方八天。”
三十二名臣-汉语大词典
三十二名臣
【1】指{汉明帝}图画于南宫云台的{东汉}开国名臣{邓禹}﹑{吴汉}﹑{冯异}﹑{卓茂}等三十二人。{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下·二十八将》:“{鄧禹}﹑{吴漢}﹑{賈復}﹑{耿弇}﹑{寇恂}﹑{岑彭}﹑{馮異}﹑{朱祐}﹑{祭遵}﹑{景丹}﹑{蓋延}﹑{銚期}﹑{耿純}﹑{臧宫}﹑{馬武}﹑{劉隆}﹑{馬成}﹑{王梁}﹑{陳俊}﹑{杜茂}﹑{傅俊}﹑{堅鐔}﹑{王霸}﹑{任光}﹑{李忠}﹑{萬脩}﹑{邳肜}﹑{劉植}。{河北}二十八將﹐{光武}所與定天下。{明帝}圖畫於南宫雲臺﹐又益四人:{王常}﹑{李通}﹑{竇融}﹑{卓茂}。合三十二人。{馬援}以椒房之親﹐不與。”
三十二相-汉语大词典
三十二相
【1】佛教语。谓佛陀具有的三十二种不同凡俗的显著特征,与微细特征八十种“好”,合称“相好”。如足下安平﹑手指纤长﹑金色﹑丈光﹑身如师子﹑广长舌﹑绀青眼﹑顶成肉髻和眉间白毫等相。各经所举略有出入。详见《大智度论》卷四。{唐}{欧阳詹}《福州南涧寺上方石像记》:“亭亭厥心﹐隱出真像三十二相。”{唐}{黄滔}《丈六金身碑》:“獨殿以居之﹐翼二菩薩於左右﹐三十二相足﹐八十種好具。”{清}{赵翼}《刘荫萱远寄藏佛一尊赋谢》诗:“惜哉丈六身﹐縮作三寸小﹐難具三十二相﹐八十一種好。”
五城十二樓-汉语大词典
五城十二樓
【1】古代传说中神仙的居所。比喻仙境。《史记·孝武本纪》:“方士有言:‘{黄帝}時﹐爲五城十二樓﹐以候神人於{執期}﹐命曰{迎年}。’”{裴骃}集解引{应劭}曰:“{崑崙}{玄圃}五城十二樓﹐此仙人之所常居也。”{宋}{米芾}《甘露寺》:“{多景樓}面山背江﹐爲天下甲觀﹐五城十二樓不過也。”
十二分野-汉语大词典
十二分野
【1】我国古代星占学的迷信观点认为,人间祸福同天上星象有联系,因根据星辰的十二缠次(后亦根据二十八宿)将地上的州﹑国划分为十二个区域,使两者相对应,并根据某一天区星象的变异来预测﹑附会相应地区的凶吉。这种划分,在天称“十二分星”,在地称“十二分野”。其对应情况为:星纪({扬州},{吴}{越})﹑玄枵({青州},{齐})﹑娵訾({并州},{卫})﹑降娄({徐州},{鲁})﹑大梁({冀州},{赵})﹑实沈({益州},{晋})﹑鹑首({雍州},{秦})﹑鹑火({三河},{周})﹑鹑尾({荆州},{楚})﹑寿星({兖州},{郑})﹑大火({豫州},{宋})﹑析木({幽州},{燕})。参阅《周礼·春官·保章氏》{郑玄}注﹑《晋书·天文志上》。
十二國-汉语大词典
十二國
【1】指{战国}时的十二国。《汉书·东方朔传》:“夫{蘇秦}﹑{張儀}之時﹐{周}室大壞﹐諸侯不朝﹐力政争權﹐相禽以兵﹐并爲十二國﹐未有雌雄。”{颜师古}注:“十二國﹐謂{魯}﹑{衛}﹑{齊}﹑{楚}﹑{宋}﹑{鄭}﹑{魏}﹑{燕}﹑{趙}﹑{中山}﹑{秦}﹑{韓}也。”【2】星官名。属女宿。《宋史·天文志三》:“十二國十六星﹐在牛女南﹐近九坎﹐各分土居列國之象。九坎之東一星曰齊﹐齊北二星曰趙﹐趙北一星曰鄭﹐鄭北一星曰越﹐越東二星曰周﹐周東南北列二星曰秦﹐秦南二星曰代﹐代西一星曰晉﹐晉北一星曰韓﹐韓北一星曰魏﹐魏西一星曰楚﹐楚南一星曰燕﹐有變動各以其國占之。”
十二辰堆-汉语大词典
十二辰堆
【1】古代设在衙门和驿站前用以报时的时辰台。{清}{周亮工}《书影》卷三:“{開元}中﹐{鄭審}檢校兩京館驛。今驛門前十二辰堆﹐即{審}所剏。十二辰堆﹐即今各衙門堂前時辰臺也。驛騎慮有淹遲﹐故置堆以紀去來之候耳。”
十二級颱風-汉语大词典
十二級颱風
【1】强台风。比喻规模大而气势猛烈的事件。{艾青}《在浪尖上》诗:“{韩志雄}经受了烈火的锻炼﹐经受了十二级台风的考验﹐是属于伟大时代的青年﹐是政治风暴浪尖上的海燕。”
十二層-汉语大词典
十二層
【1】{晋}{王嘉}《拾遗记·崑仑山》:“〔{崑崙山}〕 傍有瑶台十二,各廣千步,皆五色玉爲臺基。”后因以“十二層”形容仙境中重重迭迭的楼台。{唐}{白居易}《酬微之开拆新楼初毕相报末联见戏之作》:“南臨{贍部}三千界﹐東對{蓬宫}十二層。”{唐}{李商隐}《无题》诗:“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臺十二層。”
十二子-汉语大词典
十二子
【1】指自子至亥十二支。{唐}{韩愈}《送幽州李端公序》:“國家失太平﹐於今六十年矣。夫十日﹑十二子相配﹐數窮六十﹐其將復平。”《史记·律书论》:“十母﹐十二子﹐鍾律調自上古。”{张守节}正义:“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2】指{它嚣}﹑{魏牟}﹑{陈仲}﹑{史鰌}﹑{墨翟}﹑{宋钘}﹑{慎到}﹑{田骈}﹑{惠施}﹑{邓析}﹑{子思}﹑{孟轲}等十二人。{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全盛时代·先秦学派之所短》:“{荀子}之非十二子﹐動斥人爲賤儒﹐指其無廉恥而嗜飲食……毫無士君子從容論道之風。”《荀子·非十二子》:“今夫仁人也﹐將何務哉?上則法{舜}{禹}之制﹐下則法{仲尼}﹑{子弓}之義﹐以務息十二子之説。”
十二巫峰-汉语大词典
十二巫峰
【1】即{巫山}十二峰。在{四川}{巫山县}东{巫峡}两岸。{战国}时{楚}人{宋玉}作《高唐赋》,说{楚怀王}游{云梦}中的{高唐}之台,曾梦与{巫山}神女欢会。后即以“巫山”作为男女幽会的典故。“十二巫峰”即指巫山。{元}{王实甫}《西廂记》第二本第四折:“兀的不是隔着雲山幾萬重﹐怎得个人來信息通?便做道十二巫峯﹐他也曾賦《高唐》來夢中。”此处“十二巫峰”喻指情人所在的遥远的地方。
十二時-汉语大词典
十二時
【1】曲牌名。属南曲商调。字数与词牌不同。用作引子。另南曲曲牌《 尾声》一般为十二板,故亦有《十二时》之称。【2】犹言一昼夜,全天。{唐}{王维}《送杨长史赴果州》诗:“鳥道一千里﹐猿啼十二時。”《宋史·葛邲传》:“十二時中﹐莫欺自己。”【3】古时分一昼夜为十二时,以干支为记。《左传·昭公五年》{杜预}注有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映﹑晡时﹑日入﹑黄昏﹑人定等名目,虽不立十二支之目,但已分十二时。至以十二支记时,《南齐书·天文志》始有之。参阅{清}{赵翼}《陔馀丛考·一日十二时始于汉》﹑{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五年》“十時”注。【4】词牌名。亦称“[十二時慢]”。{宋}鼓吹四曲之一,双调或三段,有平韵﹑仄韵两调,四体。又为《忆少年》的别名,双调四六或四七字两体。
十二經-汉语大词典
十二經
【1】即十二经脉。《素问·诊要经终论》:“此十二經之所敗也。”{王冰}注:“手三陰三陽﹐足三陰三陽﹐則十二經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一撥見病之應﹐因五藏之輸”{唐}{张守节}正义:“《八十一難》云:‘肺之原出於太淵﹐心之原出於太陵……大腸之原出於合谷﹐小腸之原出於腕骨。十二經皆以輸爲原也。’”【2】指《春秋》。因其记载{春秋}{鲁国}十二公的史事,故称。一说,指六经,六纬,或《易》上﹑下经加十翼。《庄子·天道》:“{孔子}西藏書於{周}室……往見{老}﹐而{老}不許﹐於是繙十二經以説。”{陆德明}释文:“説者云:《詩》﹑《書》﹑《禮》﹑《樂》﹑《易》﹑《春秋》之經﹐又加六緯合爲十二經也。一説云:《易》上﹑下經並十翼爲十二。又一云:《春秋》十二公經也。”按:{陆}引前二说﹐恐非。因先{秦}无纬书;《易》之十翼成书于{汉}代。【3】指儒家的十二部经书。{唐文宗}时在国子学立石,刻《易》﹑《诗》﹑《书》﹑《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十二经。参阅{清}{成瓘}《篛园日札》卷五。
十二-汉语大词典
十二
【1】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南朝} {齐}{王融}《望成行》:“金城十二重﹐雲氣出表裏。”【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縣都﹐皆無過十二。”{贾公彦}疏:“皆無過十二者……皆無過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賈求利﹐東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歲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颜师古}注:“若有萬錢爲賈﹐則獲二千之利。”【3】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萬﹐縣隔千里之外﹐{齊}得十二焉。”{裴骃}集解引{苏林}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十二監-汉语大词典
十二監
【1】{明}代所设管理皇室内务的十二个衙门,各有掌印太监一员。{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皇{明}祖訓所載﹐設立内府衙門﹐職掌品級﹐立法垂後﹐亦盡善盡美……按内府十二監:曰司禮﹑曰御用﹑曰内官﹑曰御馬﹑曰司設﹑曰尚寶﹑曰神宫﹑曰尚膳﹑曰尚衣﹑曰印綬﹑曰直殿﹑曰都知。”
十二舍-汉语大词典
十二舍
【1】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及其感觉的对象。《鬼谷子·本经阴符》:“九竅﹑十二舍者﹐氣之門户﹐心之總攝也。”{陶弘景}注;“十二者﹐謂目見色﹐耳聞聲﹐鼻受香﹐口知味﹐身覺觸﹐意思事﹐根境互相停舍﹐故曰十二舍也。”
十二道-汉语大词典
十二道
【1】{唐}{武德}初,{关中}之地分为十二道。{武德}三年改为十二军。《新唐书·兵志》:“{武德}初……析{關中}爲十二道﹐曰:{萬年道}﹑{長安道}﹑{富平道}﹑{醴泉道}﹑{同州道}﹑{華州道}﹑{寧州道}﹑{岐州道}﹑{豳州道}﹑{西麟州道}﹑{涇州道}﹑{宜州道}﹑皆置府。”
十二調-汉语大词典
十二調
【1】北曲所用的宫调共有十二个,通称为“十二調”。即: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小石调﹑仙吕宫﹑中吕宫﹑南吕宫﹑双调﹑越调﹑商调﹑商角调﹑般涉调。但戏曲里实际常用的只有九个宫调。参见“[九宫]”。
十二分星-汉语大词典
十二分星
【1】见“十二分野”。
十二和-汉语大词典
十二和
【1】{唐}代乐名。{唐}初{祖孝孙}斟酌南北,考证古音,修定雅乐制成。名目是:豫和﹑顺和﹑永和﹑肃和﹑雍和﹑寿和﹑太和﹑舒和﹑昭和﹑休和﹑正和﹑承和。其乐合三十二曲,八十四调,号《大唐雅乐》。《新唐书·礼乐志十一》:“初﹐{祖孝孫}已定樂﹐乃曰‘大樂與天地同和’者也﹐製《十二和》﹐以法天之成數。”按﹐《十二和》乐词见《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四·唐祀圜丘乐章》。
十二物-汉语大词典
十二物
【1】即十二兽。{清}{赵翼}《陔馀丛考·十二相屬》:“是則十二辰之説紛紛不定……古人但取以紀年月而已。{陸深}《春風堂隨筆》謂本起於北俗。此説較爲得之。《唐書》{黠戛斯國}以十二物紀年﹐如歲在寅﹐則曰虎年。”
十二枝-汉语大词典
十二枝
【1】见“十二支”。
十二哲-汉语大词典
十二哲
【1】{清}代孔庙从祀的十二贤人。参见“[十哲]”。
十二碧峰-汉语大词典
十二碧峰
【1】指{巫山}十二峰。因其四时常碧,故称。{唐}{刘禹锡}《松滋渡望硖中》诗:“{巴}人淚應猿聲落﹐{蜀}客船從鳥道回。十二碧峰何處所?{永安宫}外是荒臺。”
十二屬-汉语大词典
十二屬
【1】古代以十二种动物配十二支,作为人的生年相属,也称“十二生肖”。{汉}{王充}《论衡·物势》﹑{蔡邕}《月令问答》已有此说,{南朝}{陈}{沈炯}有《十二属》诗。{明}{杨慎}《艺林伐山·十二属》:“子鼠﹑丑牛﹐十二屬之説﹐{朱子}謂不知所始﹐余以爲此天地自然之理﹐非人能爲也。”{五代}{徐夤}《鸡》诗:“名參十二屬﹐花入羽毛深。”【2】人体的十二个部位。《说文·骨部》:“體﹐總十二屬也。”{段玉裁}注:“十二屬﹐{許}未詳言﹐今以人體及{許}書覈之。首之屬有三:曰頂﹑曰面﹑曰頤;身之屬三:曰肩﹑曰脊﹑曰曰;手之屬三:曰厷﹑曰臂﹑曰手;足之屬三:曰股﹑曰脛﹑曰足。”
十二支-汉语大词典
十二支
【1】亦作“[十二枝]”。《礼记·月令》“其日甲乙”{汉}{蔡邕}章句:“{大撓}探五行之情﹐占斗綱所建﹐於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幹﹐作子丑以名日謂之枝﹐枝幹相配以成六旬。”后因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五:“自甲至癸爲十榦﹐自子至亥爲十二枝。”{清}{刘斯组}《皇极经世书绪言》卷四:“陰數地二﹐二衍十二﹐數起十二支。”《史记·律书》“焉逢攝提格{太初}元年”{唐}{司马贞}索隐:“《爾雅·釋天》云歲陽者﹐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是也。歲陰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是也。”【2】佛家语。即十二因缘。参阅{宋}{法云}《翻译名义集·十二支》。
十二樓-汉语大词典
十二樓
【1】见“十二重樓”。【2】泛指高层的楼阁。{明}{何景明}《送樊生》诗:“岧岧{南京}十二樓﹐波浪蹴踏金銀闕。”{唐}{王昌龄}《放歌行》:“南渡{洛陽}津﹐西望十二樓。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諸侯。”【3】指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居处。《史记·封禅书》:“方士有言‘{黄帝}時爲五城十二樓﹐以候神人於{執期}﹐命曰{迎年}’。上許作之如方﹐命曰{明年}。”《汉书·郊祀志下》:“五城十二樓。”{颜师古}注引{应劭}曰:“{昆侖}{玄圃}五城十二樓﹐仙人之所常居。”{明}{顾咸正}《登华山》诗:“金神法象三千界﹐玉女明妝十二樓。”{唐}{李白}《经乱离后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晋}{葛洪}《抱朴子·祛惑》:“又見{崑崙山}上一面輒有四百四十門﹐門廣四里﹐内有五城十二樓。”
十二晩峰-汉语大词典
十二晩峰
【1】指夕照中的{巫山}十二峰。{前蜀}{毛文锡}《巫山一段云》词:“雨霽{巫山}上﹐雲輕映碧天。遠峰吹散又相連﹐十二晩峰前。”{前蜀}{皇甫松}《天仙子》词之一:“{劉郎}此日别天仙﹐登綺席。淚珠滴﹐十二晩峰高歷歷。”
十二食-汉语大词典
十二食
【1】指人在一年十二个月中所吃的不同食物。《孔子家语·礼运》:“十二食。”{王肃}注:“十二食者﹐十二月之食。”《礼记·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還相爲質也。”
十二客-汉语大词典
十二客
【1】{宋}{张敏叔}对十二种名花的谑称。{明}{都卬}《三余赘笔·十友十二客》:“{張敏叔}以十二花爲十二客﹐各詩一章:牡丹﹐貴客;梅﹐清客;菊﹐壽客;瑞香﹐佳客;丁香﹐素客;蘭﹐幽客;蓮﹐静客;荼﹐雅客;桂﹐仙客;薔薇﹐野客;茉莉﹐遠客;芍藥﹐近客。”
十二諸侯-汉语大词典
十二諸侯
【1】指{战国}时{梁}﹑{楚}﹑{齐}﹑{赵}﹑{韩}﹑{鲁}﹑{卫}﹑{曹}﹑{宋}﹑{郑}﹑{陈}﹑{许}十二国的君主。《战国策·秦策五》:“{梁}君伐{楚}﹐勝{齊}﹐制{趙}﹑{韓}之兵﹐驅十二諸侯以朝天子於{孟津}。”{高诱}注:“{梁}君﹐{梁惠王}也﹐伐{楚}﹑{齊}﹐勝之﹐制御{趙}﹑{韓}之兵﹐驅使十二諸侯{魯}﹑{衛}﹑{曹}﹑{宋}﹑{鄭}﹑{陳}﹑{許}之君朝天子於{孟津}。”【2】指{春秋}时{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十二诸侯国。《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记{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公元前477年)间{周}﹑{吴}与十二国的纪年及大事。因{周}为天子,{吴}到{春秋}后期才兴起,故{周}{吴}不在十二诸侯之列。【3】泛指各诸侯国。{清}{胡鸣玉}《订讹杂录·十二诸侯》:“《史天官書》{太微}{宫垣}有匡衡(衛)十二星﹐註﹐《正義》云‘十二諸侯之府也’﹐乃知天有十二次﹐日月之所躔也;地有十二州﹐王侯之所國也。舉十二州以該天下之諸侯﹐非謂十二國也。”《史记·天官书》“匡衛十二星”{唐}{张守节}正义:“{太微宫垣}十星﹐在{翼}﹑{軫}地﹐天子之宫庭﹐{五帝}之坐﹐十二諸侯之府也。”
十二時蟲-汉语大词典
十二時蟲
【1】爬行类动物名。一名避役。蜥蜴的一种。相传能随十二时而变易其体色,故称。{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下:“十二时蟲﹐則蛇師蜥蜴之類也。土色者﹐身尾長尺餘﹐腦上連背有有鬣。草樹上行極迅速﹐亦多在人家籬落間。俗傳云:一日隨十二時變色﹐因名之。”《太平广记》卷四七八引{唐}{房千里}《投荒杂录》:“南海有毒蟲者﹐若大蜥蜴﹐眸子尤精朗﹐土人呼爲十二時蟲。一日一夜﹐隨十二時變其色。乍赤乍黄﹐亦呼爲籬頭蟲。傳云:傷人立死。既潛噬人﹐急走於藩籬之上﹐望其死者親族之哭。”
十二處-汉语大词典
十二處
【1】旧译“十二入”。佛教语。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谓根尘相互涉入而能产生知觉,如眼根与色尘涉入而产生眼识。{明}{李贽}《初潭集·师友三》:“無時不夢﹐無刻不夢﹐天以春夏秋冬夢﹐地以山川土石夢﹐人以六根﹑六塵﹑十二處﹑十八界夢。”{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三讲:“《放光》译出后﹐‘事数’比较完备了﹐如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来说明。”《楞严经》卷三:“復次{阿難}﹐云何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真鉴}疏:“六根﹑六塵﹐故有十二﹐相教權立﹐言根一定在内﹐塵一定在外。又眼惟對色﹐耳唯對聲﹐各有方所定在。”
十二宫-汉语大词典
十二宫
【1】天文学名词。太阳与月亮沿黄道运行一周,每年会合十二次,每次会合都有一定部位,分黄道周天三百六十度爲十二段,每段三十度,称十二宫。名为: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星纪,玄枵等。亦名为:白羊,金牛,阴阳(一作双子),巨蟹,狮子,双女(一作室女),天秤,天蝎H马,磨羯,宝瓶,双鱼。参阅{明}{贝琳}《七政推步》﹑{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十八。【2】即十二律。{宋}{姜夔}《凄凉犯》词序:“十二宫所住字各不同﹐不容相犯;十二宫特可犯商﹑角﹑羽耳。”{宋}{苏辙}《次韵门下刘侍郎直宿寄苏左丞》:“一篇和遍東西府﹐六律更成十二宫。”
十二旒-汉语大词典
十二旒
【1】天子冕冠前后各悬垂的十二条玉串。《礼记·玉藻》:“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後邃延﹐龍卷以祭。”{郑玄}注:“天子以五采藻爲旒﹐旒十有二。”{孔颖达}疏:“天子前之與後各有十二旒。”【2】借指天子。{宋}{梅尧臣}《次韵景彝奉慈庙孟秋摄事二十韵》:“却直中書省﹐重瞻十二旒。”
十二入-汉语大词典
十二入
【1】十二处。《坛经·付嘱品》:“入是十二入。外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内六門:眼﹑耳﹑鼻﹑舌﹑身﹑意是也。”
十二木卡姆-汉语大词典
十二木卡姆
【1】维吾尔族传统的十二套大型套曲。广泛流传于{天山}南北各地。包括序歌﹑叙诵歌曲﹑叙事组歌﹑舞蹈组歌﹑间奏曲等。体裁多样,节奏生动,曲调极为丰富。建国后,根据著名艺人{吐尔地阿洪}(1881-1956年)演唱的录音,记谱整理,辑成《十二木卡姆》一书,于1960年出版。“木卡姆”一词,源自阿拉伯语,原意为“最高的位置”,转义为“大型套曲”;也可能来自波斯语muq歌加突厥语an歌。
十二博士-汉语大词典
十二博士
【1】{汉宣帝}{黄龙}元年立十二博士。即《易》之{施讐}﹑{孟喜}﹑{梁丘贺},《书》之{欧阳生}﹑{夏侯胜}﹑{夏侯建},《诗》之{辕固生}﹑{申培}﹑{韩婴},《礼》之{后苍},《春秋穀梁传》之{江翁},《春秋公羊传》之{严彭祖}。参阅《汉书·宣帝纪》﹑《汉书·百官公卿表七》。
十二萬分-汉语大词典
十二萬分
【1】形容程度极深。{瞿秋白}《乱弹·水陆道场》:“其五是要会十二万分的没有廉耻。流氓的小辮子要是给人家抓住了﹐他立刻会磕头下跪。”{峻青}《老水牛爷爷》:“他这个人的脾气我知道:不到十二万分的时候他不肯求人﹐要是看见他求人了﹐那就是他一点力气也没有了。”此指万不得已。
十二戟-汉语大词典
十二戟
【1】古时官府大宅门外例有执戟的卫兵,左右各六名,因以十二戟借指守门卫士。{唐}{张籍}《伤歌行》:“{長安}里中荒大宅﹐朱門已除十二戟。”
十二肢-汉语大词典
十二肢
【1】指人体的十二个部位。《淮南子·天文训》:“天有四時﹐以制十二月;人亦有四肢﹐以使十二節。天有十二月﹐以制三百六十日;人亦有十二肢﹐以使三百六十節。”详“十二屬”。
十二門-汉语大词典
十二門
【1】古代京城四面各有三座城门,总计有十二门。{唐}{李贺}《李凭箜篌引》:“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此指{长安}。《三辅黄图·都城十二门》:“《三輔决录》曰:‘{長安}城﹐面三門﹐四面十二門﹐皆通達九逵﹐以相經緯﹐衢路平正﹐可并列車軌。’”《周礼·考工记·匠人》“旁三門”{汉}{郑玄}注:“天子十二門通十二子。”{贾公彦}疏:“子丑寅卯等十二辰爲子﹐故王城面各三門﹐以通十二子也。”《後汉书·百官志四》:“{雒陽}城十二門。”
十二金人-汉语大词典
十二金人
【1】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销毁天下兵器而铸成的十二个铜人。事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元}{陈孚}《博浪沙》诗:“一擊車中膽氣豪﹐{祖龍}社稷已驚摇。如何十二金人外﹐猶有民間鐵未銷!”
十二章-汉语大词典
十二章
【1】古代天子之服绘绣的十二种图象。衣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称上六章;裳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称下六章。{清}{恽敬}《十二章图说序》:“古者十二章之制始於{軒轅}﹐著於有{虞}﹐垂於{夏}{殷}﹐詳於有{周}﹐蓋二千有餘年。”《周礼·春官·司服》“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則服大裘而冕”{汉}{郑玄}注:“《書》曰:‘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繢﹐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希繡。’此古天子冕服十二章。”{孙诒让}正义:“日也﹐月也﹐星也﹐山也﹐龍也﹐華蟲也﹐六者畫以作繪﹐施於衣也;宗彝也﹐藻也﹐火也﹐粉米也﹐黼也﹐黻也﹐此六者紩以爲繡﹐施之於裳也。”{鲁迅}《致国务院国徽拟图说明书》:“考諸載籍﹐源之古者﹐莫如龍﹐然已横受抵排﹐不容作繪﹐更思其次﹐則有十二章。”
十二因緣-汉语大词典
十二因緣
亦作“[十二緣起]”【1】佛教“三世轮回”的基本理论,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支依次缘起,构成三世两重的因果关系。摆脱十二因缘的束缚,即出离生死而证得涅槃。{唐}{王勃}《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慧寺碑》:“三千法界﹐繇廣位而出無明;十二因緣﹐自普濟而登彼岸。”{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四讲:“深知十二缘起的道理﹐即可理解生死际的本质。”{南朝} {梁}{慧皎}《高僧传·神异下·梁京师释保志》:“上嘗問{誌}云:‘弟子煩惑未除﹐何以治之?’{誌}答云:‘十二識者以爲十二因緣﹐治惑藥也。’”
十二脈-汉语大词典
十二脈
【1】即十二经脉。《素问·阴阳别论》:“{黄帝}問曰:‘人有四經十二從﹐何謂?’{歧伯}對曰:‘四經應四時﹐十二從應十二月﹐十二月應十二脈。’”{王冰}注:“十二脈﹐謂手三陰﹑三陽﹐足三陰﹑三陽之脈也。”
十二度-汉语大词典
十二度
【1】我国古代为观测日﹑月﹑五星的位置和运动,把黄赤道带自西向东划分为十二个部分,称为十二度。也称十二次。《史记·太史公自序》:“夫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各有教令。”{裴骃}集解引{张晏}曰:“十二度﹐十二次也。”
十二鍾-汉语大词典
十二鍾
【1】见“十二鐘”。
十二經脈-汉语大词典
十二經脈
【1】中医谓手﹑足各有三阴三阳六经脉,表里配合,成为十二经脉。经脉,指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素问·诊要经终论》:“{帝}曰:‘願聞十二經脈之終奈何?’”《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經維絡”{唐}{张守节}正义:“《八十一難》云:‘十二經脈﹐十五絡脈﹐陽維陰維之脈也。’”
十二肖-汉语大词典
十二肖
亦称“[十二生肖]”【1】即十二相属。{清}{赵翼}《陔馀丛考·十二相属》:“天禽地曜﹐分直於天﹐以紀十二辰﹐而以七曜統之﹐此十二肖之所始也。”昆曲《十五贯》第七场:“鼠乃十二生肖之首﹐豈不是造禍之端么?”
十二分-汉语大词典
十二分
【1】形容程度极深。比用“十分”的语气更强。{洪深}《香稻米》第一幕:“他们一家男女老小心里十二分的高兴欢喜﹐那是不用说的。”{鲁迅}《集外集·文艺与政治的歧途》:“我们看了﹐总觉得十二分的不舒服﹐可是我们还得气也不透地看下去。”{许杰}《邻居》:“雨更加下得大了﹐他的醉意也到了十二分。”
十二重樓-汉语大词典
十二重樓
【1】道家指人的喉咙管。{唐}{吕岩}《七言》诗:“纔吞一粒便安然﹐十二重樓九曲連。”{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牛》:“此時無他想﹐但得冰浸良醖﹐一道冷芳﹐度下十二重樓﹐暑氣可消一半。”亦省称“[十二樓]”。《金丹诸真元奥》:“問曰:‘何謂十二重樓?’答曰:‘人之喉嚨管﹐有十二節是也。’”{宋}{苏轼}《辨道歌》:“十二樓瞰靈泉泉﹐華池玉液陰交加。”
十二辰-汉语大词典
十二辰
【1】(3)用于配十二生肖。{汉}{蔡邕}《月令问答》:“凡十二辰之禽五時所食者,必家人所畜丑牛﹑未羊﹑戌犬﹑酉鷄﹑亥豕而已,其餘虎以下非食也。”参见“[十二相屬]”。【2】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1)古代用以记年﹑月﹑日﹑时。《周礼·春官·冯相氏》:“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會天位。”{贾公彦}疏:“十有二辰者,謂子﹑丑﹑寅﹑卯之等。”《国语·楚语下》:“是H先王之祀也,以一純﹑二精﹑三牲﹑四時﹑五色﹑六律﹑七事﹑八種﹑九祭﹑十日﹑十二辰以致之。”{韦昭}注:“十二辰,子至亥。”(2)用于记星次。《史记·天官书》“斗秉兼之,所從來久矣”{唐}{张守节}正义:“言北斗所建秉十二辰,兼十二州,二十八宿,自古所用,從來久遠矣。”{宋}{沈括}《梦溪笔谈·象数一》:“今考子丑至于戌亥謂之十二辰者,《左傳》云:‘日月之會是謂辰’,一歲日月十二會于東方,蒼龍﹑角﹑亢之舍起於辰,故以所首者名之。”
十二峯-汉语大词典
十二峯
【1】见“十二峰”。
十二月律-汉语大词典
十二月律
【1】即十二律。《吕氏春秋》始以律与历附会,以十二律应十二月,故称。《初学记》卷十五引《乐纬》曰:“六律:黄鐘(十一月)﹑大簇(正月)﹑姑洗(三月)﹑蕤賓(五月)﹑夷則(七月)﹑無射(九月)。六吕:大吕(十二月)﹑夾鐘(二月)﹑仲吕(四月)﹑林鐘(六月)﹑南吕(八月)﹑應鐘(十月)。陽爲律﹐陰爲吕。總謂之十二月律。”
十二紅-汉语大词典
十二紅
【1】小太平鸟的别称。候鸟的一种,体形近似太平鸟而稍小,尾羽末端红色,故名。{明}{杨基}《十二红图》诗:“何處飛來十二紅﹐萬年枝上立東風。”
十二鐘-汉语大词典
十二鐘
亦作“[十二鍾]”【1】犹言十二律。《淮南子·天文训》:“律之數六﹐分爲雌雄﹐故曰十二鐘﹐以副十二月。”【2】能和五音﹑十二律的成套的钟。共十二枚,故名。《管子·五行》:“審合其聲﹐修十二鍾以律人情。”《吕氏春秋·古乐》:“{黄帝}又命{伶倫}與{榮將}鑄十二鐘﹐以和五音。”
十二緣起-汉语大词典
十二緣起
【1】见“十二因緣”。
十二時神-汉语大词典
十二時神
亦称“[十二辰神]”【1】古代相传为掌管时辰的神。{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崑崙}山上{無外之山}﹐在{崑崙}東南萬二千里﹐五龍天皇皆出此中﹐爲十二時神也。”《宋史·舆服志一》:“十二神輿﹐赤質﹐四門旁刻十二辰神﹐緋繡輪衣﹐絡帶。”
十二辰屬-汉语大词典
十二辰屬
【1】即十二相属。{前蜀}{冯鉴}《续事始》:“{黄帝}立子丑十二辰﹐以名月﹐以名獸﹐配十二辰屬之。”《宋史·外国传八·吐蕃》:“{涣}至﹐{廝囉}迎導供帳甚厚……道舊事則數十二辰屬﹐曰兔年如此﹐馬年如此。”
十二卿-汉语大词典
十二卿
【1】古代中央政府十二个高级官职。古有九卿,{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增为十二卿,即太常﹑宗正﹑司农﹑太府﹑少府﹑太仆﹑卫尉﹑廷尉﹑大匠﹑光禄﹑鸿胪﹑太舟。《隋书·百官志上》:“{梁}初猶依{宋}﹑{齊}﹐皆無卿名。{天監}七年﹐以太常爲太常卿﹐加置宗正卿……凡十二卿﹐皆置丞及功曹﹑主簿。”
十二金牌-汉语大词典
十二金牌
【1】《宋史·岳飞传》:“〔{秦檜}〕言{飛}孤軍不可久留,令班師。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飛}憤惋泣下,東向再拜曰:‘十年之力,廢於一旦!’{宋}代凡传递赦书及军事上最紧急的命令,皆用金字牌。”后因以“十二金牌”作为紧急命令的代称。{明}{茅维}《闹门神》:“他的喉嚨忒嘬﹐舌尖忒鋭。是人呵﹐怕他氣概。只當得親捧出十二金牌。”亦作“[十二道金牌]”。《孽海花》三十回:“巧了﹐{景王}府裏堂會戲﹐{貞貝子}{貞大爺}一定要叫他和{敷二爺}合串《四傑村》﹐十二道金牌似的把他調了去。”《新华文摘》1982年第1期:“昨天从{北京}传来了十二道金牌﹐勒令她火速回去揭发交代问题。”
十二辰蟲-汉语大词典
十二辰蟲
【1】即十二时虫。{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虫篇》:“南中有蟲名避役﹐一曰十二辰蟲。狀似蛇醫﹐脚長﹐色青赤﹐肉鬣。暑月時見於籬壁間﹐俗云見者多稱意事。其首倏忽更變﹐爲十二辰狀。”
十二獸-汉语大词典
十二獸
【1】即十二虫。{唐}{刘存}《事始》:“{黄帝}立子丑十二辰以名月﹐又以十二名獸屬之。”【2】指由人扮饰的十二种兽像。古代用以驱疫避邪。《後汉书·礼仪志中》:“先臘一日﹐大儺﹐謂之逐疫……十二獸有衣毛角。中黄門行之﹐從僕射將之﹐以逐惡鬼于禁中。”《後汉书·礼仪志中》:“因作方相與十二獸儛。嚾呼﹐周徧前後省三過﹐持炬火﹐送疫出端門。”
十二金釵-汉语大词典
十二金釵
【1】{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頭上金釵十二行,足下絲履五文章。”“金釵十二行”本用以形容美女头上金釵之多,后以“十二金釵”喻指众多的妃嬪或姬妾。{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三折:“況兼今日十謁朱門九不開﹐休道有七步才﹐他每道十二金钗﹐强似養三千劍客。”{唐}{长孙佐辅}《古宫怨》诗:“三千玉貌休自誇﹐十二金釵獨相向。”
十二闌干-汉语大词典
十二闌干
【1】曲曲折折的栏杆。十二,言其曲折之多。{清}{陈廷焯}《蝶恋花》词:“鎮日雙蛾愁不展﹐隔斷中庭﹐羞與郎相見。十二闌干閒倚遍﹐鳳釵壓鬢寒猶顫。”{宋}{张先}《蝶恋花》词之一:“樓上東風春不淺﹐十二闌干﹐盡日珠簾捲。”
十二衢-汉语大词典
十二衢
【1】《文选·张衡<西京赋>》:“徒觀其城郭之制,則旁開三門,參塗夷庭,方軌十二,街衢相經。”{李善}注:“方,言九軌之塗,凡有十二也。”本指古代{长安}城内通往十二门的十二条大道,后泛指城市中众多街道。{唐}{白居易}《村居寄张殷衡》诗:“唯看《老子》五千字﹐不蹋{長安}十二衢。”{南朝} {宋}{鲍照}《咏史》诗:“京城十二衢﹐飛甍各鱗次。”{钱振伦}注:“《西都賦》曰:‘立十二之通門。’”{明}{何景明}《大梁行》:“高樓歌舞三千户﹐夾道烟花十二衢。”
十二街-汉语大词典
十二街
【1】{唐}{长安}皇城南北七街,东西五街,因以“十二街”借指{长安城}的街道。{唐}{韩愈}《南内朝贺归呈同官》诗:“緑槐十二街﹐涣散馳輪蹄。”{唐}{白居易}《登乐游园望》诗:“下視十二街﹐緑樹間紅塵。”
十二筒-汉语大词典
十二筒
【1】十二种竹制的律管。筒,竹管。{明}{贾仲名}《金安寿》第一折:“自{嶰谷}﹐起遺風﹐定雌雄﹐十二筒﹐律應黄鐘。”《吕氏春秋·古乐》:“昔{黄帝}令{伶倫}作爲律。{伶倫}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陰﹐取竹於{嶰谿}之谷﹐以生空竅厚鈞者﹐斷兩節間﹐其長三寸九分而吹之﹐以爲黄鐘之宫﹐吹曰:‘舍少’。次制十二筒﹐以之{阮隃}之下﹐聽鳳皇之鳴﹐以别十二律。”{高诱}注:“六律六吕各有管﹐故曰十二筒。”
十二女-汉语大词典
十二女
【1】指古代天子所娶的十二个妻妾。《三国志·魏志·后妃传序》:“《春秋説》云天子十二女﹐諸侯九女﹐考之情理﹐不易之典也。”{卢弼}集解:“《春秋緯·保乾圖》曰:‘唯天子娶十二女。’……《後漢書·荀爽傳》:‘故天子娶十二﹐天之數也;諸侯以下各有等差﹐事之降也。’”《汉书·王莽传上》:“請考論《五經》﹐定取禮﹐正十二女之義﹐以廣繼嗣。”
十二相屬-汉语大词典
十二相屬
【1】古代以十二种动物配十二支,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后以为人生在某年即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丑年生的肖牛等,称为“十二相属”,又称“十二生肖”。{清}{赵翼}《陔馀丛考·十二相属起于後汉》:“竊意此本起于北俗﹐至{漢}時{呼韓邪}疑塞入居{五原}﹐與齊民相雜﹐遂流傳入{中國}耳……則十二相屬起于{後漢}無疑也。”{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大蟲﹑老鼠﹐俱爲十二相屬﹐何怪之有?”
十二律-汉语大词典
十二律
【1】古乐的十二调。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亡射;阴律六: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共为十二律。《周礼·春官·典同》:“凡爲樂器﹐以十有二律爲之數度。”《资治通鉴·後周世宗显德六年》:“昔{黄帝}吹九寸之管﹐得黄鍾正聲﹐半之爲清聲﹐倍之爲緩声﹐三分損益之以生十二律。”{胡三省}注:“三分其一而損益之﹐上生下生而十二律備矣。”《吕氏春秋·古乐》:“次制十二筒﹐以之{阮隃}之下﹐聽鳳皇之鳴﹐以别十二律。其雄鳴爲六﹐雌鳴亦六﹐以比黄鐘之宫﹐適合。”
十二時慢-汉语大词典
十二時慢
【1】见“十二時”。
十二公-汉语大词典
十二公
【1】指《春秋》所载{鲁国}的十二个国君,即{隐公}﹑{桓公}﹑{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汉书·儒林传序》:“〔{孔子}〕因{魯}《春秋》﹐舉十二公行事﹐繩之以{文}{武}之道﹐成一王法﹐至獲麟而止。”《庄子·天道》“〔{孔子}〕往見{老}而{老}不許﹐於是繙十二經以説”{唐}{陆德明}释文:“又一云:《春秋》﹐十二公經也。”
十二蟲-汉语大词典
十二蟲
【1】指配以十二支来记人的生年的十二种动物。{宋}{苏辙}《守岁》诗:“於菟絶繩去﹐顧兔追龍蛇。奔走十二蟲﹐羅網不及遮。”自注:“是歲壬寅。”
十二衣-汉语大词典
十二衣
【1】十二个月里所穿的不同衣服。《孔子家语·礼运》:“五色﹑六章﹐十二衣還相爲主。”《礼记·礼运》:“五色﹑六章﹐十二衣還相爲質也。”{孔颖达}疏:“爲十二月之衣﹐各以色爲質。”
十二神-汉语大词典
十二神
【1】古代相传与十二支相应的十二个神。所主不同,神名各异。(1)分主十二方位的神。{汉}{王充}《论衡·难岁》:“式上十二神{登明}﹑{從魁}之輩,工伎家謂之皆天神也,常立子﹑丑之位,俱有冲抵之氣。”{唐}{韩愈}《毛颖传》:“其先{明眎},佐{禹}治東方土,養萬物有功,因封於卯地,死爲Q二神。”此指十二神之一。亦指宅中十二主神。{汉}{王充}《论衡·解除》:“宅中主神,有十二焉,青龍白虎列十二位……宅主驅逐,名爲去十二神之客,恨十二神之意,安能得吉?”(2)驱逐疫鬼的十二个神。《後汉书·礼仪志中》:“凡使十二神追惡凶,赫女軀,拉女幹,節解女肉,抽女肺腸,女不急去,後者爲糧。”(3)分主十二月之神。{宋}{高承}《事物纪原·舆驾羽卫·十二神》:“《大饗明堂記》曰:‘十二神輿載十二月之神象,自鉦鼓漏鐘 及神輿﹑舊禮令無文,{開寳}通禮新加。’”
十二象-汉语大词典
十二象
【1】{清}末{民}初,{四川}{成都}有一种专门卖给穷人﹑丐吃的混合肉食,名曰“十二象”。意谓从鼠到猪十二属象的动物全有。{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二部分五:“一天哪里讨不上二十个钱﹐那就可以吃荤了!四城门卖的十二象﹐五钱吃两大碗﹐乡坝里能够吗?”
十二生肖-汉语大词典
十二生肖
【1】见“十二肖”。
十二牧-汉语大词典
十二牧
【1】泛指古代地方长官。{清}{魏源}《<圣武记>叙》:“嘗觀{周}﹑{漢}﹑{唐}﹑{宋}﹑{金}﹑{元}﹑{明}之中葉矣……人見其材雲布乎九列﹑十二牧﹐而不知其槁伏於灌莽也。”【2】传说中{舜}时十二州的长官。{清}{侯方域}《朋党论下》:“昔者聖明之世﹐元愷之賢﹐必與九官﹑十二牧相知者也。”{明}{唐顺之}《廷试策》:“雖哲如{堯}{舜}﹐而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内則九官﹑十六相以爲岳牧之倡﹐外則四岳﹑十二牧以任總領之責。”《书·舜典》:“咨十有二牧。曰:食哉惟時﹐柔遠能邇﹐惇德允元﹐而難任人﹐蠻夷率服。”{蔡沈}集传:“十二牧﹐十二州之牧也。”
十二巫峰女-汉语大词典
十二巫峰女
【1】指{战国}{楚}{宋玉}所作《高唐赋》中述及的{楚怀王}梦里相会的{巫山}女子。{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李香}身軀短小﹐膚理玉色……余有詩贈之曰:‘生小傾城是{李香}﹐懷中婀娜袖中藏。何緣十二{巫}峯女﹐夢裏偏來見{楚王}。’”
十二道金牌-汉语大词典
十二道金牌
【1】见“十二金牌”。
十二辰神-汉语大词典
十二辰神
【1】见“十二時神”。
十二時盤-汉语大词典
十二時盤
【1】古代盘子名。相传盘子四周的物象随十二时辰而变易,故名。{宋}{陶穀}《清异录·器具》:“{唐}内庫有一盤﹐色正黄﹐圜三尺﹐四周有物象。{元和}中﹐偶用之﹐覺逐時物象變更﹐且如辰時﹐花草間皆戲龍﹐轉巳則爲蛇﹐轉午則成馬矣﹐因號十二時盤。流傳及{朱}{梁}猶在。”
十二峰-汉语大词典
十二峰
亦作“[十二峯]”【1】指{川}﹑{鄂}边境{巫山}的十二座峰。峰名分别为: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唐}{李涉}《竹枝词》:“十二峯頭月欲低﹐空聆灘上子規啼。”{前蜀}{李珣}《河传》词:“朝雲暮雨﹐依舊十二峰前﹐猨聲到客船。”{明}{何景明}《竹枝词》:“十二峯頭秋草荒﹐冷煙寒月過{瞿塘}。”{巫山}的十二峰名亦有异说。【2】曲牌总名的一种。属南曲南吕宫,以由《三仙桥》﹑《白练序》﹑《醉太平》﹑《普天乐》﹑《征胡兵》﹑《香遍满》﹑《琐窗寒》﹑《刘泼帽》﹑《三换头》﹑《贺新郎》﹑《节节高》﹑《东瓯令》十二只曲牌组成,故名。{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更有以十數曲串爲一曲﹐而標以總名﹐如《六犯清音》﹑《七賢過關》﹑《九迴腸》﹑《十二峰》之類﹐更覺渾雅。”
十二指陽-汉语大词典
十二指陽
【1】人的小肠的第一段,上接胃,下接空肠,因其长度约等于人的十二个手指并排的宽度,故名。
八十二好-汉语大词典
八十二好
【1】见“八十種好”。
巫山十二峯-汉语大词典
巫山十二峯
【1】{巫山}之上,群峰叠起,其著者有十二峰,峰名说法不一。据{宋}{祝穆}《方舆胜览》载十二峰为:{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元}{刘壎}《隐居通议·地理》据《蜀江图》则为:{独秀}﹑{笔峰}﹑{集仙}﹑{起云}﹑{登龙}﹑{望霞}﹑{聚鹤}﹑{栖凤}﹑{翠屏}﹑{盘龙}﹑{松峦}﹑{仙人}。{郭沫若}《屈原》第四幕:“务求上帝怜鉴﹐封之为{巫山}十二峰之山神土地。”{明}{无心子}《金雀记·作赋》:“錦川怪石多奇樣﹐絶勝{巫山}十二峯。”{唐}{李端}《巫山高》诗:“{巫山}十二峯﹐皆在碧虚中。”
李十二-汉语大词典
李十二
【1】{唐}诗人{李白}的别称。{唐}{杜甫}有《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诗,{唐}{贾至}有《洞庭送李十二赴零陵》诗。{宋}{杨伯嵒}《臆乘·行第》:“前輩以第行稱﹐多見之詩;{少陵}稱{謫仙}爲{十二}。”
金釵十二行-汉语大词典
金釵十二行
【1】{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頭上金釵十二行﹐足下絲履五文章。”后以比喻姬妾之众多。《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嬌妾美婢﹐倚翠偎紅;金釵十二行﹐錦障五十里。”{清}{赵翼}《偶得》诗之七:“金釵十二行﹐本非書生事。”{唐}{白居易}《酬思黯戏赠》诗:“鍾乳三千兩﹐金釵十二行。”自注:“{思黯}自誇前後服鍾乳三千兩﹐甚得力。而歌舞之妓頗多。”
黄花崗七十二烈士-汉语大词典
黄花崗七十二烈士
【1】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起义,{喻培伦}({云纪})﹑{林时爽}﹑{方声洞}等一百馀人英勇牺牲,后经{广州}人民收殓遗骸七十二具,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崗七十二烈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