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治

治(治)是什么意思

  • 武功←→文治-反义词词典

    武功←→文治wǔgōng-wénzhì

    【词性】:名

    武功:军事方面的功绩。

    文治:文化教育方面的业绩。

    【例】 朝廷用文治,大开官职场。(唐·杜枚:《樊川集·冬至日寄小侄阿宜》) 当三国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戳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鲁迅:《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

  • 治蔷-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治蔷zhì qiāng

    【释义】:

    菊花别名。《尔雅·释草》:“蘠,治蔷。”蘠(qiáng),通“蔷”,指菊花。《初学记》卷二七引周处《风士记》:“日精、治蔷,皆菊之花茎别名也。”

  • 文治-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文治wénzhì

    指文化教育方面的业绩——武功(唐太宗雄才大略,文治~都有成就。)

  • 治-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治zhì

    指安定或太平——乱(~而后治)

  • 治本-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治本zhìběn

    从根本上加以处理——治标(这种药只能~,不能治本。)

  • 治标-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治标zhìbiāo

    就显露在外的毛病加以应急的处理——治本

  • 治国安民-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治国安民zhìguóānmín

    治理国家,使人民各安其业——祸国殃民

  • 处分 处罚 惩罚 惩办 惩治 惩处 责罚 罚 办 惩-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处分 处罚 惩罚 惩办 惩治 惩处 责罚 罚 办 惩

    处分chùfèn65处罚chǔfá65惩罚chéngfá65 惩办chéngbàn 惩治chéngzhì 惩处chéngchǔ65 责罚zéfá 罚fá 办bàn12惩chéng

    动词。表示给犯了错误或犯了罪的人以受到痛苦的惩戒。

    “处分”突出给以痛苦惩戒的决定或安排。例如:“要严格学校的纪律,但是也不能随便处分学生”;“就是自己的儿女,他也要加以处分”(《沫若剧作选》)。

    “处罚”强调要使犯了错误或犯了罪的人受到应得的损失和痛苦,意思比“处分”重。例如:“玉峰不大处罚弟兄们”(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下册);“宜由政府下令处罚一切制造惨案分子”(《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犯条款时自己处罚自己,割手截脚,脸不变色,口不出声”(沈从文:《凤凰》)。

    “惩罚”“惩办”“惩治”“惩处”都突出给以惩戒的意思。“惩罚”用得广泛些,既可用于有罪行的人,也可以用于有某种过失或缺点的人。例如:“他没有惩罚犬丸,只是训斥几句,因为他们在士官学校的时候是好朋友”;“我一定要惩罚你这骄傲的人”(《沫若剧作选》)。“惩办”强调按法律或规章来进行惩戒,一般针对犯罪者而非有过失的人来用,意思比“惩罚”重,多用于公事。例如:“犯罪分子必须惩办”;“惩办那些应对溃败负责的将领”(《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于是皇帝下了惩办的命令,把专使们杀的杀,囚的囚,放逐的放逐”(巴金:《长生塔》)。“惩治”强调要用一定的措施使受痛苦,意思也比“惩罚”重;多用于书面语,有书面语色彩。例如:“不叫老营中的全体将士去参加惩治叛贼的战斗”(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上册);“明天为什么不惩治他一顿”(老舍:《离婚》)。“惩处”强调给以惩戒的处理,用于公事,意思比“惩办”“惩治”轻缓些;有较浓厚的书面语色彩,口语里一般不用。例如“贪污受贿者,一律依法惩处”;“为什么不惩处这个小贼”(《收获》,1982,1);“贼,……是法绳和手铐惩处的对象”(同上)。

    “责罚”含有严厉问罪的意味,但是意思比“处分”“处罚”等轻一些;多用于书面语,有书面语色彩。例如:“可是,不责罚,如何能教训他们”(《李自成》,第一卷上册);“特别是马希山,对他的部下不留情的责罚,更使他们害怕”(曲波:《林海雪原》)。

    “罚”和“处罚”意思较一致,但比“处罚”轻,多用于有了过失或犯了错误的人,又常可用于开玩笑;常同单音词搭配。例如:“你们硬说我拿了那笔钱出去跑了两趟生意,要罚我三百多块”(《小说月报》,1982,1);“复职不久的生产队长……被不断地批斗、戴高帽、挂黑牌、罚苦工、背语录,搞得痛苦不堪”(白桦:《啊!古老的航道》);“动不动就罚学生,说明缺乏积极教育的方法”;“老兄来晚了,该罚你喝一大杯”。

    “办”在意思上和“惩办”一致,只是没有那么明显和强烈;常同“必”或“严”搭配。例如:“首恶必办”;“凡贪污受贿,破坏国家经济事业者,须依法严办”;“他们……通敌叛国、走私吃恦而不办”(《周恩来选集》,上卷)。

    “惩”兼有“惩治”和“惩办”的意思;是文言词,有书面语色彩,一般同“严”“不”等单音词组合,可以出现在固定词组“严惩不贷”中。例如“其他日本战争罪犯,暂由你们管押,听候处理,一概不得擅自释放或纵令逃逸,违者严惩不贷”(《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他们……满朝囤积、遍地贪污而不惩”(《周恩来选集》,上卷)。

  • 整治 收拾-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整治 收拾

    整治zhěngzhì 收拾shōushi524、599

    动词。表示为打击、惩罚或管束而使吃苦头。

    “整治”侧重于使吃苦头。例如:“别把孩子整治得太苦了,孩子嘛,不懂事,教育他就是了”;“早起晚上的做点活儿,偷偷摸摸的,象做贼一样,鬼子整治的人真……血苦哇”(李英儒:《战斗在滹沱河上》)。

    “收拾”侧重于给以打击、惩罚;有比喻为象整顿东西的人对待脏乱物那样的形象色彩;是口语用词,口语色彩浓厚。例如:“我一听改编,我总以为你们收拾我,没想你们待我好”(端木蕻良:《大江》);“走,想活下去的就跟俺们干!去把区公所收拾掉!走啊!乡亲们!”(冯德英:《迎春花》);“我回来会收拾她啦”(沙汀:《还乡记》)。

  • 治理 治 理-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治理 治 理

    治理zhìlǐ 治zhì609理lǐ98、290、290、599

    动词。表示整治、管理和处理。

    “治理”强调采取有效的措施整治和管理好,意思较重,有严肃的态度色彩;一般同双音词搭配组合。例如:“要把这样大的一个国家治理好,确实不是容易的”;“陕西人的性质,我上面大略说过,渭河两岸全是陕人,其治理渭河的能力盖可想见”(孙伏园:《长安道上》);“解决青少年犯罪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只有全国动员,综合治理……长期做艰苦的工作,才能卓见成效”(《中国青年报》,1980.3.27)。

    “治”较侧重于整治,含有“使有秩序,有条不紊,效果良好”的意味;一般用于国家、河流、洪水、山、碱地等;多同单音词搭配组合。例如:“要以法来治国,不应该处处讲人情”;“妻子治家无方”(《收获》,1982,1);“鲧大人因为治了九整年的水,什么效验也没有,上头龙心震怒,把他充军到羽山去了”(鲁迅:《理水》)。

    “理”较侧重于管理、处理;一般用于家、国、财务、政事等而同“家”“国”“财”等词搭配,使用范围较窄。例如:“娶来的媳妇,听说人品不错,就是不太会理家”;“你这些理国的办法……都很好”(曹禺等:《胆剑篇》)。

  • 治疗 医 治 医治-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治疗 医 治 医治

    治疗zhìliáo 医yī 治zhì608医治yīzhì

    动词。表示用药物、针刺、手术等消除疾病,使恢复健康。

    “治疗”侧重于已知患者有何疾病而有针对性地用一定方法去消除它;多用于正式场合,有郑重的态度色彩。例如:“夜间,鲁迅痰中见血。自本日起,须滕医生又每日来家治疗”(鲍昌、邱文治:《鲁迅年谱》,下卷);“目前病情危急,正在积极抢救治疗”(《宋庆龄纪念集》)。

    “医”侧重于消除疾病;用在句子中的施动成分是人的情况下,有时可侧重于从诊察至下药或采用其他方法以消除疾病的整个过程。例如“肺病是不会断根的病,全愈是不能的,但四十以上的人,却无性命危险,况且一发即医,不要紧的”(鲁迅:《书信·鲁瑞·五》);“相传清朝乾隆皇帝巡江南时,曾上山抱过这棵树……后来谣传树皮可医百病,树皮竟被剥落殆尽”(《文汇报》,1982.2.8);“据说,那位大夫最拿手的是医各种奇难杂症”。

    “治”在意思上和“治疗”一致,只是语气没有那么强调和郑重,表意没有那么明晰;适用于口语和俗白文字,有口语色彩;一般同“病”相搭配。例如:“这两种病症现在都不难治好“(周立波:《韶山的节日》);“现在他不便因为嗄噔价钱而再多耽误工夫,治病要紧”(老舍:《四世同堂》,上卷);“几年以前还有信来,据说得了什么难治的病;以后再去信,就没有回音了”(孔厥:《新儿女英雄续传》)。

    “医治”兼有“医”和“治”的意思;和“治疗”一样,语气比较强调,有郑重的态度色彩。例如:“鲁迅开始卧床,每日由须滕医生来家医治”(鲍昌、邱文治:《鲁迅年谱》,下卷);“孙夫人宋庆龄先生在病院中,写信慰问鲁迅,劝其马上入院医治”(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

  • 乱极则治,暗极生光-实用委婉语词典

    乱极则治,暗极生光

    意为社会混乱到了极点就会得到治理,黑暗到了极点就会见到光明。语出太平天国洪秀全《原道醒世训》。

  • 治丝而棼-实用委婉语词典

    治丝而棼

    意为整理蚕丝如果不先找到头绪,只会越理越乱。婉指做事要理清头绪,得到要领。

  • 悲痛治疗专家-实用委婉语词典

    悲痛治疗专家

    国外对丧葬承办人、殡葬工的尊称。

  • 乱生于治-孙子兵法词典

    乱生于治

    【释义】:

    混乱从严整中产生。《势篇》:“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李筌注:“恃治之整,不抚其下而多怨,其乱必生。”一说示敌以混乱而不乱是由于至治。曹操注:“皆毁形匿情也。”杜牧注:“言欲伪为乱形以诱敌人,先须至治,然后能为伪乱也。”

  • 以治待乱-孙子兵法词典

    以治待乱

    【释义】:

    以严整对付混乱。《军争篇》:“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杜牧注:“言料敌制胜,本心已定,但当调治之,使安静坚固,不为事挠,不为利惑,候敌之乱,伺敌之哗,则出兵攻之矣。”

  • 治-孙子兵法词典

    治zhì

    【释义】:

    ①条理;有序。与“乱”相对。《地形篇》:“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②修治;治理。《九变篇》:“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 治众-孙子兵法词典

    治众

    【释义】:

    治理大部队。《势篇》:“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

  • 治寡-孙子兵法词典

    治寡

    【释义】:

    治理小部队。《势篇》:“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

  • 治乱-孙子兵法词典

    治乱

    【释义】:

    实治而伪装为乱。《势篇》:“治乱,数也。”张预注:“实治而伪示以乱,明其部曲行伍之数也。”

  • 治气-孙子兵法词典

    治气

    【释义】:

    调治士气,使我士气盛锐,使敌士气衰竭。《军争篇》:“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 治心-孙子兵法词典

    治心

    【释义】:

    调治军心,使我军心稳定,使敌军心动摇。《军争篇》:“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杜牧注:“言料敌制胜,本心已定,但当调治之,使安静坚固,不为事挠,不为利惑,候敌之乱,伺敌之哗,则出兵攻之矣。”

  • 治力-孙子兵法词典

    治力

    【释义】:

    调治体力,使我军逸饱,使敌军饥劳。《军争篇》:“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梅尧臣注:“无困竭人力以自弊。”

  • 治变-孙子兵法词典

    治变

    【释义】:

    调治权变之道。《军争篇》:“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张预注:“此所谓善治变化之道,以应敌人者也。”

  • 治兵-孙子兵法词典

    治兵

    【释义】:

    统领军队作战。《九变篇》:“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 治 理-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

    治 理

    [治zhì 理lǐ]

    同 ①治理。《孟子·梁惠王上》:“奚暇治礼义哉?”《荀子·天论》:“本事不理,夫是之谓人袄”。(农事得不到治理,这就是人为的灾害。袄:音yāo,妖,灾害) ②特指治理国家。《孟子·滕文公上》:“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恶能治国家?”贾谊《论积贮疏》:“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古代的统治者治理天下,是很细致很周到的)《公孙龙子·迹府》:“今有人君,将理其国”。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理乱不知”。 ③治理得好,天下太平,与“乱”相对。《论语·泰伯》:“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战国策·齐策四》:“齐国大治”。《后汉书·蔡邕列传》:“运极则化,理乱相承”。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既乡校不毁,而郑国以理”。

    异 【治】 治水,防御它或疏导它。《孟子·告子下》:“禹之治水,水之道也”。《史记·夏本纪》:“尧求能治水者”。

    【理】 对玉石进行加工,雕琢(玉器)。《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郑国人称未加工过的玉叫“璞”)《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玉人:琢玉的工匠)

    辨 “治”本义是“治水”,“理”本义是“治玉”。后都引申出“治理”的意义。治理国家既可以叫做“治”,也可以叫做“理”。如“治乱”可以说成“理乱”。但是在这个意义上,先秦时期多说“治”,少说“理”。唐代因避唐高宗李治的讳,于是把“治”说成“理”。

    “治”、“理”的义项都很丰富,但是在其他义项上,二者不通用。

  • 贵治-敬谦语小词典

    贵治guìzhì

    敬辞。古代用来称对方所管辖的地区。《儒林外史》二三回:“董知县果然欢喜,当下留下酒饭,要留在衙门里面住。牛浦道:‘晚生有个亲戚在贵治,还是住在他那里便意些。’”又三八回:“郭孝子道:‘老先生如此说,怎好推辞?只是贱性山野,不能在衙门里住。贵治若有什么庵堂,送我去住两天罢。’”

  • 治晚-敬谦语小词典

    治晚zhìwǎn

    谦称。“治下晚生”的省略,古代用来对地方长官称自己。《儒林外史》三四回:“杜少卿道:‘治晚不幸大病,生死难保,这事断不能了。总求老父台代我恳辞。’”

  • 惩办 惩治-近义词应用词典

    惩办 惩治

    惩办 chéngbàn 惩治 chéngzhì

    【惩办】处罚。如:

    1.它一面去惩办,一面来诳骗。

    【惩治】惩办治罪。如:

    2.这同人民政府惩治了一批破坏治安和破坏合作社的反革命分子,也是有关系的。

    辨析:“惩办”指对罪恶严重的罪犯的处罚,如惩办卖国贼,惩办反革命分子等。“惩治”指依法处治,除上述罪犯外,还指贪污、盗窃、凶杀以及其他违法罪犯。

  • 整治 修理-近义词应用词典

    整治 修理

    整治 zhěngzhì 修理 xiūlǐ

    【整治】①修理;整理。②搞;进行某项工作。如:

    1.除非车子的毛病太大,他无法整治了,才去请教胡文发。

    2.无论怎样整治,仍解决不了像火一般的饥渴。

    【修理】使损坏的东西恢复原来形状或作用。如:

    3.略有修理,也当作慈善事业,从那些“肯积阴功”的人家化募几个,修出些又狭又薄的路。

    辨析:“整治”可指修理,如例1。也指进行某项工作,如整治河道,整治庄稼,整治野马。“修理”着重于修坏变好,对象多指机器,如修理机器,修理农具;也用于花木等植物方面,含“修剪”意义,如“他用剪刀修理果树的乱枝。”

  • 吏治-古文观止词典

    吏治lì zhì

    官吏治事的效果、成绩(2)。《酷吏列传序》: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在那个时候,官吏治事的效果就如同抱薪救火,扬汤止沸一样。《酷吏列传序》: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法网稀疏得可以漏掉一口吞下船的大鱼,可是官吏治事的成绩却蒸蒸日上。

  • 为治者-古文观止词典

    为治者wéi zhì zhě

    做官的人(1)。《驳复仇议》:凡为治者杀无赦。——凡是做官的人杀死无罪的人也要抵命,不能赦免。

  • 至治-古文观止词典

    至治zhì zhì

    治理得极好的社会(2)。《货殖列传序》: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太平盛世到了极点,邻国人民可以互相看到,鸡鸣犬吠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到。《亲政篇》:不及睹至治之美。——不能看到太平盛世的美好光景。

  • 制治-古文观止词典

    制治zhì zhì

    【词性】:动词

    治理(1)。《酷吏列传序》: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并不是把国家治理得好坏的根源。

  • 治-古文观止词典

    治zhì

    【词性】:名词

    一、指“治”这个字(1)。《讳辩》: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没有听说又为了避讳,改治天下的“治”为什么字。

    二、功状,治理才能(1)。《进学解》: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做了三年博士,闲散得不能显现出治理才能。

    三、法制,法令(1)。《纵囚论》: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因此,尧、舜、三王的法制,一定要植根于人情。

  • 治-古文观止词典

    治zhì

    【词性】:动词

    一、治理,统治(37)。《展禽论祀爰居》:汤以宽治民而除其邪。——汤用宽大的政策治理人民,并除去邪恶势力。《滑稽列传》:六艺于治一也。——六经对于治理国家的作用是一样的。《丰乐亭记》: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我治理滁州的第二年夏天,才饮了滁水,觉得甜美。

    二、整理,整治,治理(8)。《冯煖客孟尝君》: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于是准备车马,整理行装,拉着契约走了。《扬恽报孙会宗书》:田彼南山,芜秽不治。——在那南山脚下耕种,田地荒芜没有整治。《晁错论》: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从前大禹治水,凿开龙门,疏通黄河,放洪水入海。

    三、修建,建造(4)。《晁错论贵粟疏》: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五口之家的农民,他们〕春耕、夏锄、秋收、冬藏,斫伐柴薪,修建官府,供给徭役。《喜雨亭记》: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修建了官舍。《沧浪亭记》: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他的亲戚孙承佑,在那旁边也建了一座花园。

    四、修养,锻炼(1)。《心术》:为将之道,当先治心。——作将帅的方法,首先要修养、锻炼思想。

    五、作,办,处理(4)。《贾谊治安策一》:此时而欲为治安,虽尧舜不治。——这时想要安定,即使尧舜也作不到。《泷冈阡表》: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你父亲作官时,曾经晚上点着蜡烛处理公文,多次停手叹息。《亲政篇》:上何尝治一事,下何尝进一言哉?——皇上何曾办过一件事,臣下何曾进献一句话呢?

    六、惩处(2)。《诸葛亮前出师表》:不效,则治臣之罪。——如果没有成效,就治我的罪。《五人墓碑记》: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最终由于我们苏州人奋起一击,不敢再搞株连惩处。

    七、医治(2)。《贾谊治安策一》: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失去今天这个机会不去医治,一定会成为无法治好的病。《送杨寘序》: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我曾有过度忧劳的病,辞职回家静居休养,也不能治好。

  • 治-古文观止词典

    治zhì

    【词性】:形容词

    安定,太平。与“乱”相对(26)。《苏秦以连横说秦》:繁称文辞,天下不治。——繁杂的说教、巧饰的辞令越多,天下越不安定。《李斯谏逐客书》:至今治强。——直到现在还安定强大。《朋党论》:尧之天下大治。——尧的天下十分太平。

  • 治朝-古文观止词典

    治朝zhì cháo

    【词性】:名词

    皇帝坐朝办事的地方(1)。《亲政篇》:路门之外为治朝。——在路门外面设朝叫治朝。

  • 治平-古文观止词典

    治平zhì píng

    【词性】:名词

    宋英宗年号(1064——1067)(1)。《祭石曼卿文》:维治平四年七月日,具官欧阳修,……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治平四年七月某日,具官欧阳修,……在亡友石曼卿的墓前举行祭礼。

  • 治所-古文观止词典

    治所zhì suǒ

    【词性】:名词

    旧称地方长官办事的处所(1)。《吴山图记》: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吴、长洲两县,在苏州衙门所在地。

  • 治安-古文观止词典

    治安zhì ān

    【词性】:形容词

    安定,太平(2)。《贾谊治安策一》:此时而欲为治安,虽尧舜不治。——这时要做到安定,即使是尧、舜也办不到。《贾谊治安策一》: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要使天下太平,不如多建诸侯国而少给他们权力。

  • 治平-古文观止词典

    治平zhì píng

    【词性】:形容词

    太平(3)。《晁错论》: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表面上太平无事,其实却有不能料到的隐患。《晁错论》: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那么天下的人对于表面的太平安乐已习以为常。《晁错论》:天下治平。——天下太平。

  • 治兵-古文观止词典

    治兵zhì bīng

    练兵(1)。《臧僖伯谏观鱼》:三年而治兵。——每隔三年要练兵。

  • 治忽-古文观止词典

    治忽zhì hū

    治乱(1)。《书洛阳名园记后》:而忘天下之治忽。——忘掉国家的治乱。

  • 治具-古文观止词典

    治具zhì jù

    治国的措施(1)。《进学解》: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如今圣君贤臣相逢,各种治国的措施都已施行。

  • 治戎-古文观止词典

    治戎zhì róng

    交战(1)。《楚归晋知罃》:二国治戎。——两国交战。

  • 贾谊治安策一-古文观止词典

    贾谊治安策一

    【原文出处】:西汉文

    【说明】:

    汉文帝时,诸侯王势力愈益强大,对中央政权构成严重威胁。针对这一社会政治问题,贾谊“数上疏陈政事”。本文即其所作《治安策》中的一部分。在文中,贾谊建议“众建诸侯而小其力”,即把当时的大诸侯王国分为若干小诸侯王国,以此削弱诸侯势力,求得汉王朝的长治久安,并且指出了改革政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手法,论据充分,说理详尽。

    【原文】:

    夫树国固,必相疑之势,下数被其殃,上数爽其忧,甚非所以安上而全下也。今或亲弟谋为东帝,亲兄之子,西乡而击,今吴又见告矣。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如是,况莫大诸侯,权力且十此者乎?然而天下少安,何也?大国之王幼弱未壮,汉之所置傅相方握其事。数年之后,诸侯之王大抵皆冠,血气方刚,汉之傅相称病而赐罢,彼自丞尉以上,遍置私人,如此有异淮南济北之为邪?此时而欲为治安,虽尧舜不治。黄帝曰:“日中必熭,操刀必割。”今令此道顺而全安甚易。不肯早为,已乃堕骨肉之属而抗刭之,岂有异秦之季世乎?

    夫以天子之位,乘今之时,因天之助,尚惮以危为安,以乱为治。假设陛下居齐桓之处,将不合诸侯而匡天下乎?臣又知陛下有所必不能矣。假设天下如曩时,淮阴侯尚王楚,黥布王淮南,彭越王梁,韩信王韩,张敖王赵,贯高为相,卢绾王燕,陈豨在代,令此六七公者皆亡恙,当是时而陛下即天子位,能自安乎?臣有以知陛下之不能也。天下殽乱,高皇帝与诸公并起,非有仄室之势以豫席之也。诸公幸者乃为中涓,其次得舍人,材之不逮至远也。高皇帝以明圣威武,即天子位,割膏腴之地,以王诸公,多者百余城,少者乃三四十县,德至渥也。然其后七年之间,反者九起。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而臣之也,又非身封王之也。自高皇帝不能以是一岁为安,故臣知陛下之不能也。

    然尚有可诿者曰疏。臣请试言其亲者。假令悼惠王王齐,元王王楚,中子王赵,幽王王淮阳,共王王梁,灵王王燕,厉王王淮南,六七贵人皆亡恙,当是时陛下即位,能为治乎?臣又知陛下之不能也。若此诸王,虽名为臣,实皆有布衣昆弟之心,虑亡不帝制而天子自为者。擅爵人,赦死罪,甚者或戴黄屋,汉法令非行也。虽行不轨如厉王者,令之不肯听,召之安可致乎?幸而来至,法安可得加?动一亲戚,天下圜视而起。陛下之臣,虽有悍如冯敬者,适启其口,匕首已陷其胸矣。陛下虽贤,谁与领此?故疏者必危,亲者必乱,已然之效也。其异姓负强而动者,汉已幸胜之矣,又不易其所以然。同姓袭是迹而动,既有征矣,其势尽又复然。殃祸之变,未知所移,明帝处之,尚不能以安,后世将如之何!

    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顿者,所排击剥割,皆众理解也。至于髋髀之所,非斤则斧。夫仁义恩厚,人主之芒刃也;权势法制,人主之斤斧也。今诸侯王皆众髋髀也,释斤斧之用,而欲婴以芒刃,臣以为不缺则折。胡不用之淮南、济北?势不可也。

    臣窃迹前事,大抵强者先反。淮阴王楚最强,则最先反;韩信倚胡,则又反;贯高因赵资,则又反;陈豨兵精,则又反;彭越用梁,则又反;黥布用淮南,则又反;卢绾最弱,最后反。长沙乃在二万五千户耳,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非独性异人也,亦形势然也。曩令樊、郦、绛、灌据数十城而王,今虽已残亡可也。令信、越之伦列为彻侯而居,虽至今存可也。

    然则天下之大计可知已。欲诸王之皆忠附,则莫若令如长沙王;欲臣子之勿葅醢,则莫若令如樊、郦等。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虽在细民,且知其安,故天下咸知陛下之明。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及燕、梁他国皆然。其分地众而子孙少者,建以为国,空而置之,须其子孙生者,举使君之。诸侯之地,其削颇入汉者,为徙其侯国,及封其子孙也,所以数偿之。一寸之地,一人之众,天子亡所利焉,诚以定治而已。故天下咸知陛下之廉。地制一定,宗室子孙,莫虑不王,下无倍畔之心,上无诛伐之志,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仁。法立而不犯,令行而不逆,贯高、利几之谋不生,柴奇、开章之计不萌,细民乡善,大臣致顺,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义。卧赤子天下之上而安,植遗腹,朝委裘,而天下不乱。当时大治,后世诵圣。一动而五业附,陛下谁惮而久不为此?

    天下之势,方病大瘇;一胫之大几如要,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一二指搐,身虑无聊。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病非徒瘇也,又苦整。元王之子,帝之从弟也,今之王者,从弟之子也。惠王之子,亲兄子也,今之王者,兄子之子也。亲者或亡分地以安天下,疏者或制大权以逼天子。臣故曰:非徒病瘇也,又苦盭。可痛哭者,此病是也。

  • 百病可医,惟妒难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百病可医,惟妒难治

    【释义】:

    无论什么疾病均可医治,惟独妒病例外。形容妇人嫉妒之性难以改变。《疗妒缘》一:无如古来妇人百病可医,惟妒难治,若犯了一个妒字便病入膏肓,随你苏、张之舌也难说化他转。

  • 百病可治,相思难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百病可治,相思难医

    【释义】:

    什么病都能医治,除了相思病。谓相思病非常药可治,使医者束手。《梼杌闲评》二二:宫人启奏娘娘,遣医官诊视。写下方用药,莫想有效。古语云:百病可治,相思难医。过了几日,一发昏沉,不省人事。

  • 不贤妻,不孝子,无法可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不贤妻,不孝子,无法可治

    【释义】:

    妻虽不贤,子虽不孝,奈其皆至亲,轻不得又重不得,故对其无可奈何。《闽都别记》一五六:万兵部气晕去数时,醒而叹曰:“不贤妻,不孝子,无法可治,诚有以也!”又二五九:常将军有万夫不当之勇,怎怯一夫人,不敢动手?是还手不得,重则致命,轻则加撒泼,不得不听之自打自歇,始得平静。自古国易治,家难齐。不贤妻,不孝子,无法可治也。

    ⊙不贤妻,不孝子,没法可治

    《廿载繁华梦》九:俗语说:不贤妻,不孝子,没法可治。四房在府里,倒被他拿作奴婢一般,便是二房先进来的,还不免受气。我是没法了。

  • 臣正君邪,国患难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臣正君邪,国患难治

    【释义】:

    臣子身正而国君性邪,国家的灾患就难以治理。《封神演义》六:臣闻“君如腹心,臣如手足”,心正则手足正,心不正则手足歪邪。古语有云:臣正君邪,国患难治。杜元铣乃治世之忠良,陛下若斩元铣而废先王之大臣,听艳妃之言,有伤国家之梁栋。

  • 妒妇有方可治,懦夫无药堪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妒妇有方可治,懦夫无药堪医

    【释义】:

    懦夫:怕事软弱的男子。指对于懦夫谁也没办法使他坚强起来。《连城璧》午:妒妇有方可治,懦夫无药堪医。闺中强悍不由妻,尽是男儿纵起。

  • 国易治,家难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国易治,家难齐

    【释义】:

    齐:整理家务之事。治家比治国更难些。形容管理家庭十分困难。《闽都别记》二五九:常将军有万夫不当之勇,怎怯一夫人,不敢还手?是还手不得,重则致命、轻则加撒泼,不得不听之自打自歇,始得平静。自古国易治,家难齐。不贤妻,不孝子,无法可治也。

  •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释义】:

    意谓就用他对付别人的方法,回过头来对付他本人。□语见宋·朱熹《四书集注·中庸》。《镜花缘》九七:我们出家人只知修行养性,那知破阵之术。据我愚见:女菩萨何不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呢?《官场现形记》二一:娘舅道:“有了。道学朋友,只有拿着他的法子治他,所谓‘君子可欺以其方’,只有这一切他还受。”又说什么“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四七:鸦片烟本是他们那里来的,就叫他们吃上了,不过是“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君正臣邪,国患难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君正臣邪,国患难治

    【释义】:

    君主端正而臣子不正直,国家的祸患就难以治理。《封神演义》六:臣闻“君如腹心,臣如手足”,心正则手足正,心不正则手足歪邪,古语有云“君正臣邪,国患难治。”杜元铣乃治世之忠良。

  • 逆子顽妻,无药可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逆子顽妻,无药可治

    【释义】:

    逆子:忤逆的儿子。顽妻:凶顽的妻子。比喻对忤逆的儿子,凶顽的妻子,一点对付的办法也没有,十分无奈。《醒世恒言》二七:俗语道得好,逆子顽妻,无药可治。遇着这般泼妇,难道终日厮闹不成?少不得闹过几次,奈何他不下,到只得诈瞎妆聋,含糊忍痛。《十二笑》五:他却种种加来,又只好种种顺受,所谓逆子顽妻,无药可治,人生遇此,胜于罗刹,催命鬼矣,虽欲不病而不可得,虽欲不死而亦不可得也。

    ☉顽妻劣子,无法可治

    《一片情》一四:于是一头出门,一头自言自语道:顽妻劣子,无法可治。

    ☉强妻逆子,无法可制

    《玉燕姻缘全传》一三:你父亲任所差人送书前来,责备为娘的不是。难道是我叫你胡作胡为不成?又道说:强妻逆子,无法可制。

    ☉强妻逆子,无法可治

    《冷眼观》二九:从来强妻逆子,就已无法可治,爱妾流倡,自然是更加一等了。

    ☉蛮妻拗子,无法可治

    《连城璧》午:这两个姬妾,在费宅住了许久,也学了他些家风,两边斗出公分替他解和,少不得把两个仇人推在一处,依旧做了夫妻。这叫做蛮妻拗子,无法可治,只好如此而已。

  • 千贯治家,万贯结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千贯治家,万贯结邻

    【释义】:

    用一千贯钱来治家业,用一万贯钱来结交邻居。形容搞好邻里关系十分重要。《歧路灯》九七:好么!千贯治家,万贯结邻。人家那有与书铺做邻居这个好法?是算盘算不来的好。只是这房子当了一千几百两银子,如何回赎得起呀!

  • 使的憨钱,治的庄田-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使的憨钱,治的庄田

    【释义】:

    使的憨钱:指大把大把地花钱,不计较多少。指只有舍得花钱,才能购置得好庄田。《金瓶梅词话》七一:何爷说的是。自古使的憨钱,治的庄田;千年房舍换百主,一番折洗一番新。

  • 医杂症有方术,治相思无药饵-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医杂症有方术,治相思无药饵

    【释义】:

    医治各种疾病都有药方,只是相思病无药可医。《西湖二集》一二:又有一个道:“这是少年不老成之病,要大补元气方好。”一味用那人参、黄芪之药。正是人人有病,个个会医,一连鬼混了几时,一毫也没相干。从来道:医杂症有方术,治相思无药饵。潘用中一日病重一日,父亲无法可治。

  • 有治人,无治法-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有治人,无治法

    【释义】:

    有治世之人,无治世之法。意谓法无定法,总是随人事的变化而变化。□清·采蘅子《虫鸣漫录》:有治人,无治法,自古皆然,可胜叹哉!《连城璧》子:不知传了几十世,忽然传出个不肖的女儿来,偏与这秘诀相左。也许看,也许吃,也许名,也许实,也许谋,也许得,总来是无所不许。古语道得好,有治人,无治法。

  • 正能治邪,邪不胜正-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正能治邪,邪不胜正

    【释义】:

    正气能制服邪气,邪气不能战胜正气。《隋唐演义》八四:说也奇异,见屏上众美人愈加光彩夺目,但看去自有一种端庄之度,甚觉比前不同了。正是正能治邪,邪不胜正。

  • 治国易,治家难-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治国易,治家难

    【释义】:

    与治国比起来,治理一个家庭更难一点。极言治家之难。《闽都别记》一五六:此等事在别家,治之如灰,惟在自家,投鼠忌器。常言治国易,治家难也!

  • 治乱世,用重典-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治乱世,用重典

    【释义】:

    重典:处罚重的刑法。治理混乱的社会,要用严刑峻法。《活地狱》一〇:治乱世,用重典。古人的话是一点儿不错的。方今天下扰乱,盗贼繁兴。治盗之法,宜猛不宜宽。

    ⊙治乱世,用重刑

    《老残游记》八:那日东造到府署禀辞,与王公见面,无非勉励些“治乱世,用重刑”的话头。

  • 治一经,损一经-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治一经,损一经

    【释义】:

    经:经络。治好一条经络,损伤另一条经络。比喻维持了这一方面,得罪了那一方面。《红楼梦》七一:总而言之,为人是难作的:若太老实了没有个机变,公婆又嫌太老实了,家里人也不怕;若有些机变,未免又治一经,损一经。

  • 治则事文,乱则事武-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治则事文,乱则事武

    【释义】:

    意谓治世习文,乱世习武。《快心编》一三:古语云:治则事文,乱则事武。方今寇烽燎炽,淮北动摇。执事擐甲行间,自必谋往剿耳。虽革窃乌合,不难平灭,然运筹决胜,亦赖其人。故执事有收罗豪杰之举。

  • 治-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治zhì

    ①治理,管理。《孟子·告子下》:“禹之~水,水之道也。”《吕氏春秋·察今》:“故~国无法则乱。”②泛指处理其他事情,进行某种工作。(1)整治,收拾。《战国策·齐策四》:“于是约车~装,载券契而行。”《孟子·滕文公上》:“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任将归。”(没:死。任:担子。)(2)医治,治疗。《庄子·列御寇》:“子岂~其痔邪?”《韩非子·喻老》:“医之好~不病以为功。”(3)惩处,惩治。诸葛亮《出师表》:“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臣之罪。”方苞《狱中杂记》:“绝无有者,则~之如所言。”(4)修建,建造。司马光《训俭示康》:“~居第于封丘门内。”邵长蘅《阎典史传》:“应元至,则料尺籍,~楼橹。”(楼橹:守城或攻城的无顶盖高台。)(5)修养。《荀子·解蔽》:“仁者之思也恭,圣人之思也乐,此~心之道也。”(6)学习,研究。《汉书·董仲舒传》:“少~《春秋》,孝景时为博士。”(博士:古代学官名。)《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五年》:“孤岂欲卿~经为博士邪?”③治理得好,社会安定或太平。与“乱”相对。《屈原列传》:“明于~乱,娴于辞令。”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文武并用,垂拱而~。”苏轼《教战守策》:“开元、天宝之际,天下岂不大~?”④王都或地方官署所在地。《水经注·河水》:“今城中有舜庙,魏秦州刺史~。”陆游《入蜀记·过小孤山大孤山》:“州~德化县。”

    【治兵】①练兵。《左传·隐公五年》:“三年而~,入而振旅。”(振旅:整军。)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史公~,往来桐城。”②用兵,作战。《左传·昭公五年》:“寡君闻君将~于敝邑。”

    【治具】①备办酒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将军昨日幸许过魏其,魏其夫妻~,自旦至今,未敢尝食。”②治国的措施。韩愈《进学解》:“方今圣贤相逢,~毕张。”(圣贤:圣主贤臣。)

    【治平】①治国平天下。语本《礼记·大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侯方域《南省试策》之三:“但得青宫读书,辨古今兴亡,识人才邪正,足以~耳矣。”②国家安定太平。苏轼《教战守策》:“今者~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

    【治强】安定强盛。《韩非子·五蠹》:“~不可责于外,内政之有也。”

    【治戎】作战。《左传·成公三年》:“二国~,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俘馘guó:偏指“俘”。)

    【治丧】(—sāng)办理丧事。《世说新语·仇隙》:“(王)蓝田于会稽丁艰,停山阴~。”

    【治世】①治理国家。《商君书·更法》:“~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②治理得好的时代,太平盛世。《荀子·大略》:“故义胜利者为~,利克义者为乱世。”《世说新语·识鉴》:“然君实是乱世之英雄,~之奸贼。”

  • 三分治,七分养-现代汉语大词典

    三分治,七分养sān fēn zhì qī fēn yǎng

    【释义】:

    指治病主要靠调理休养。路一《赤夜》:“内脏破了,肿胀冲血,可厉害呀!这伤得三分治,七分养。”

  • 三文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三文治sān wén zhì

    【释义】:

    即三明治。

  • 三明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三明治sān míng zhì

    【释义】:

    [英sandwich]夹有肉、干酪等的面包。也称三文治。《羊城晚报》:“每天中午,学生们买了三明治或热狗,就坐在学校办公楼的台阶上,欣赏这些不招自来的演出。”

  • 三明治炉-现代汉语大词典

    三明治炉sān míng zhì lú

    【释义】:

    一种用于烘烤三明治的电热炊具。按加热腔体造型的不同,可制成三角形、长条形、长方形、小方形和圆梅花形等形状的三明治。

  • 不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不治bù zhì

    【释义】:

    无法治好。王西彦《死在担架上的担架兵》:“每次看见不治的伤兵抬到庄后的山上去时,他心里总要温习一遍酸苦。”

  • 不治之症-现代汉语大词典

    不治之症bù zhì zhī zhèng

    【释义】:

    治不好的病,绝症。萧乾《忧郁者的自白》:“我甚至可以说,忧郁在我个人已是不治之症了。”也比喻去除不掉的祸患或弊端。如:在中国封建社会的许多朝代里,宦官干政和朝官结党几乎成了政治上的不治之症。

  • 吏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吏治lì zhì

    【释义】:

    官吏的作风和治绩。欧阳山《三家巷》:“当下有人主张刷新吏治,有人主张改选国会。”

  • 主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主治zhǔ zhì

    【释义】:

    指药物的主要疗效。如:大黄主治实热便秘、目赤口疮等症。

  • 医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医治yī zhì

    【释义】:

    治疗。巴金《要不要制订“文艺法”》:“我们是在一面医治创伤、一面奋勇前进的时候。”

  • 分而治之-现代汉语大词典

    分而治之fēn ér zhì zhī

    【释义】:

    利用手段使国家、民族或宗教等产生分裂,然后对其进行控制和统治。宋庆龄《人民团结起来是不可战胜的》:“维护国与国之间友爱关系,互利与和平事业,反对民族奴役,反对分而治之的策略。”

  • 分级救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分级救治fēn jí jiù zhì

    【释义】:

    又称阶梯治疗。战时各级救治机构对伤病员进行分工救治的总称。根据战时条件和医学要求,将伤病员的整个救治过程,由纵深梯次配置的各级救治机构,按照各自的救治范围分工完成。

  • 刨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刨治bào zhì

    【释义】:

    方言。整治。孙犁《白洋淀纪事》:“一看见是小黄梨,他喊:‘啊!你干什么?你又来刨治它们(指牛〉!’”

  • 割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割治gē zhì

    【释义】:

    指用外科手术治疗疾患。谢觉哉《学习常谈》:“比如人身上生了疮疖,要割治,受不住割治的痛,疮疖不会消失且将发展。”

  • 人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人治rén zhì

    【释义】:

    ①古指以人伦关系、道德观念和其他意识形态准则约束人民,治理国家。②与“法治”相对。主张“人治”者认为治乱不在法律而在统治者或执政者的贤能与否。

  • 修齐治平-现代汉语大词典

    修齐治平xiū qí zhì píng

    【释义】: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简称。语出《礼记·大学》。儒家提出的有关个人道德修养与治理国家关系的伦理学说。认为以封建道德标准修身养性是根本,以此为基础,在家庭就能做到长幼有序、到社会就能做到尊卑有别,用这样的准则治理国家就能实现政治稳定,天下太平。廖仲恺《孙文主义丛刊序》:“(先生)于修齐治平之道,已提其纲而挈其凡。”

  • 修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修治xiū zhì

    【释义】:

    修理整治。老舍《四世同堂》:“凡能以人工补救天然的,他都不惜工本,虔诚修治。”

  • 诊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诊治zhěn zhì

    【释义】:

    诊断治疗。王西彦《鱼鬼》:“在一次搬移一个巨大的石具时,不小心腿给碾碎了,虽然曾加诊治,也还是变成了残废。”

  • 调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调治tiáo zhì

    【释义】:

    调养治疗。老舍《四世同堂》:“假若这位大夫光会敲钱,而不认真去调治病人,他会毫不留情的给他几个有力的嘴巴的。”

  • 防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防治fáng zhì

    【释义】:

    ①预防和治疗(疾病、病虫害等)。如:防治结合,才能取得对疾病斗争的主动权。②预防和治理。如:做好水土保持、防治风沙的工作,特别重要。

  • 防治所-现代汉语大词典

    防治所fáng zhì suǒ

    【释义】:

    为防治某些危害人民健康较严重的疾病而设立的专门医疗卫生机构。如结核病防治所等。

  • 除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除治chú zhì

    【释义】:

    惩治。郭澄清《大刀记》:“(梁永生)也发现他一些通敌的嫌疑,只因为证据不足,所以还没有除治他。”

  • 隆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隆治lóng zhì

    【释义】:

    大治。孙中山《香港兴中会章程》:“以期上匡国家,以臻隆治;下维黎庶,以绝苛残。”

  • 励精图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励精图治lì jīng tú zhì

    【释义】:

    振奋精神,力图治理好国家。冰心《三寄小读者》:“这对于现在我国万众一心、励精图治的大好形势,是极不相宜的。”

  • 县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县治xiàn zhì

    【释义】:

    县政府所在地。沈从文《从文自传》:“这地方又名凤凰厅,到民国后便改成了县治,名凤凰县。”

  • 抚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抚治fǔ zhì

    【释义】:

    安抚治理。郭沫若《孔雀胆》附录《〈孔雀胆〉的故事》:“这位梁王是元世祖忽必烈第五子忽哥赤的后裔,据说他对于云南‘抚治有威惠’。”

  • 捕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捕治bǔ zhì

    【释义】:

    逮捕治罪。鲁迅《致许广平八八》:“(有人)说陈启修因为泄漏机密,已被党部捕治了。”

  • 摆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摆治bǎi zhì

    【释义】:

    摆布整治。《新华文摘》1981年第3期:“那时关庄也兴起大兵团作战…黑夜白日连轴转‘放卫星’,真把社员们摆治怕了。”

  • 葺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葺治qì zhì

    【释义】:

    置办。朱彭寿《安乐康平室随笔》:“因奉命交余三百金,葺治三公棺椁。”

  • 异病同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异病同治yì bìng tóng zhì

    【释义】:

    中医治病方法之一。不同的疾病,若出现相同的症候,可采用同一种方法治疗。如慢性肠炎、脱肛和子宫下垂是不同的疾病,若同为中气下陷,便能都用补中益气的方法治疗。

  • 大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大治dà zhì

    【释义】:

    指国家政治修明,局势安定,经济繁荣。如:天下大治。

  • 大禹治水-现代汉语大词典

    大禹治水dà yǔ zhì shuǐ

    【释义】:

    相传虞舜时洪水泛滥,人民苦于洪涝之害。禹奉舜之命治理洪水。禹在治水的十余年间,不避艰辛,带领百姓疏通江河,兴修水利,曾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消除水患。因治水有功,被舜选为继承人。后世称颂禹的治水之功,尊称他为大禹。

  • 同病异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同病异治tóng bìng yì zhì

    【释义】:

    中医治病方法之一。同一病证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由于病情的发展、病型的差异、病机的变化,以及用药过程中正邪消长等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 德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德治dé zhì

    【释义】:

    通过倡导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来治理国家。中国古代儒家的政治主张。作为施“仁政”主要内容,认为用法和刑只能杜绝犯罪,施德和礼则能使民知耻归心。

  • 独头政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独头政治dú tóu zhèng zhì

    【释义】:

    指独裁统治。孙中山《军人精神教育》:“君权国者,为君主独治之国家,故亦曰独头政治。”

  • 外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外治wài zhì

    【释义】:

    中医学名词。如外科手术、针灸、推拿及药物熏、熨、敷、贴等法均属外治。与“内治”相对。

  • 处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处治chǔ zhì

    【释义】:

    ①处方治病。毛泽东《在延安中央医院给王观澜的题词》:“就是急性病,也只好让医生处治,自己出无所用其着急。”②安排;处理。鲁迅《送灶日漫笔》:“我们中国人虽然敬信鬼神,却以为鬼神总比人们傻,所以就用了特别的方法来处治他。”③处罚;惩治。郭沫若《孔雀胆》:“车力特穆尔:‘是,那么殿下,请你处治我的诳报军情之罪。’”

  • 食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食治shí zhì

    【释义】:

    即食疗。

  • 求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求治qiú zhì

    【释义】:

    请求给以医治。《新民晚报》1989.5.18:“最近,她发现自己又停经两个月,便来到一家颇有名气的妇产科医院求治。”

  • 没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没治méi zhì

    【释义】:

    ①人或事好得不得了。牛志强《香甜》:“东五楼的小华叔叔就会炒,真正的糖炒栗子,没治了!”②情况坏得无法挽救。如:这个地方风气太坏,换了几任领导都不见好转,真没治。③无可奈何,没办法。如:我真拿他没治。

  • 法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法治fǎ zhì

    【释义】:

    指根据法律治理国家。与“人治”相对。邹韬奋《抗战以来》:“在此种惨酷压迫之情况下,法治无存,是非不论。”

  • 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治zhì

    【释义】:

    ①治理;统治。巴金《秋》:“圣人之书乃是立身之大本,半部《论语》便可以治天下。”②指社会安定。如:天下大治;长治久安。③办理,备办。姚雪垠《长夜》:“特意派伙计进城去买了很多的海菜,要丰丰富富地治几桌酒席请请你们。”④整治,惩处。老舍《二马》:“父亲到底是父亲,没法子治他。”⑤医治,医疗。曹禺《雷雨》:“药苦可能够治病。”⑥研究。鲁迅《买〈小学大全〉记》:“为了文字狱,你士子不敢治史,尤不敢言近代事。”⑦消灭害虫。如:治蝗;治虫。⑧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如:府治;治所。⑨姓。

  • 治下-现代汉语大词典

    治下zhì xià

    【释义】:

    所管辖的范围之内。鲁迅《随感录六十五》:“暴君治下的臣民,大抵比暴君更暴。”

  • 治水-现代汉语大词典

    治水zhì shuǐ

    【释义】:

    疏理水道,消除水患。如:大禹治水。

  • 治气-现代汉语大词典

    治气zhì qì

    【释义】:

    犹呕气,生气。知侠《铺草》:“同志不会跟我这板老头治气,同志的心胸像咱这庄稼人那样狭隘么?”

  • 治心-现代汉语大词典

    治心zhì xīn

    【释义】:

    ①指修养自身的思想品德。鲁迅《真假堂吉诃德》:“意思其实很明白,是要小百姓埋头治心,多读修身教科书。”②控制、征服人心。鲁迅《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心的征服,先要中国人自己代办。宋曾以道学替金元治心。”

  • 治未病-现代汉语大词典

    治未病zhì wèi bìng

    【释义】:

    ①一种积极的防病治病的医疗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有发病征兆时即早期治疗。②指掌握疾病的趋向,预先防治,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 治世-现代汉语大词典

    治世zhì shì

    【释义】:

    治天下,治国。鲁迅《谣言世家》:“当钱大王治世的时候,人民被刮得衣裤全无。”

  • 治本-现代汉语大词典

    治本zhì běn

    【释义】:

    处理事务从根本上着手。与“治标”相对。鲁迅《致许广平二四》:“现在的现象是各方面都黑暗,所以有这情形,不但治本无从说起,便是治标也无法。”

  • 治生-现代汉语大词典

    治生zhì shēng

    【释义】:

    经营家业;谋生计。曹禺《北京人》:“自己又没什么治生的本领,所以心中百般懊恼。”

  • 治印-现代汉语大词典

    治印zhì yìn

    【释义】:

    篆刻,刻印章。郭沫若《等于打死了林肯和罗斯福》:“一多生前,除可怜的一点教授薪金之外,是靠着治印或写字来维持家计的。”

  • 治外法权-现代汉语大词典

    治外法权zhì wài fǎ quán

    【释义】:

    指外交官、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其他服务于国际的政治机关的官员(如联合国所属官员),在他国所享受的各项特权,包括人身和住宅的不受侵犯、不受当地法院审判、不服役、不纳捐税等。一国的军舰、军队根据有关协议,通过他国国境时,也享有这种权利。

  • 治权-现代汉语大词典

    治权zhì quán

    【释义】:

    ①指政府治理国家的权力。孙中山《民权主义》:“就这个图看,在上面的政权,就是人民权,在下面的治权,就是政府权。”②泛指统治权。茅盾《神的灭亡》:“这些‘神话’,自然要称颂‘神’的治权,‘世世勿替,万寿无疆’。”

  • 治则-现代汉语大词典

    治则zhì zé

    【释义】:

    治疗疾病的原则。在整体观念和辩证的基础上,对疾病进行全面的分析、综合和判断,针对不同的病情制订各种治疗原则,如治病求本、协调阴阳、扶正祛邪,以及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治未病等。

  • 治产-现代汉语大词典

    治产zhì chǎn

    【释义】:

    经营产业。郁达夫《题友人郑泗水半闲居》:“难得半闲还治产,五湖大业比陶朱。”

  • 治安-现代汉语大词典

    治安zhì ān

    【释义】:

    指社会秩序安宁。也指维护社会秩序安宁。叶圣陶《倪焕之》:“如果他们一定不肯来,就说我们这里土匪多,治安要紧,不可不来。”张天翼《清明时节》:“清天白日出了这个乱子,在治安上太说不过去。”

  • 治抚-现代汉语大词典

    治抚zhì fǔ

    【释义】:

    犹治理。冰心《三寄小读者》:“又如我们觉得老大的中国,不拘谁做总统,只要他老老实实,治抚得大家平平安安的,不妨碍我们的游戏,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 治疗-现代汉语大词典

    治疗zhì liáo

    【释义】:

    用药物、手术等消除疾病。巴金《怀念萧珊》:“她患了病,得不到治疗,也因为她是我的妻子。”

  • 治疗量-现代汉语大词典

    治疗量zhì liáo liàng

    【释义】:

    即常用量。

  • 治丧-现代汉语大词典

    治丧zhì sāng

    【释义】:

    办理丧事。巴金《怀念烈文》:“过三个多月鲁迅先生离开了我们,我和烈文都在治丧处工作,整天待在万国殡仪馆。”

  • 治国-现代汉语大词典

    治国zhì guó

    【释义】:

    治理国家政务。《陕北民歌选》:“三山低,五岳高,毛主席治国有勋劳。”

  • 治所-现代汉语大词典

    治所zhì suǒ

    【释义】:

    旧指地方长官的官署所在地。如:开封曾为汴州治所,故别称“汴”。

  • 治服-现代汉语大词典

    治服zhì fú

    【释义】:

    制服。用强力使之驯服。阮章竞《漳河水》:“荷荷的办法灵验快,一夜治服了个二老怪。”

  • 治学-现代汉语大词典

    治学zhì xué

    【释义】:

    研究学问。鲁迅《致台静农》:“郑君治学,盖用胡适之法,往往恃孤本秘籍,为惊人之具。”

  • 治标-现代汉语大词典

    治标zhì biāo

    【释义】:

    对出现的问题不从根本上谋求解决,仅对显露在外的枝节问题作应急处理。与“治本”相对。参见“治本”。

  • 治保-现代汉语大词典

    治保zhì bǎo

    【释义】:

    治安保卫的省称。《花城》1981年第6期:“这可是个大案子,得赶快找治保主任,把长喜抓起来,送到县上去。”

  • 治病救人-现代汉语大词典

    治病救人zhì bìng jiù rén

    【释义】:

    比喻批评别人的缺点、错误,帮助他改正。陈登科《风雷》:“我们应该抱着治病救人的态度来帮助他,挽救他。”

  • 治家-现代汉语大词典

    治家zhì jiā

    【释义】:

    持家,管理家事。徐特立《我的生活》:“我祖母是一个极善于治家的妇女,柴米油盐均为一年的准备,按口分摊。”

  • 治理-现代汉语大词典

    治理zhì lǐ

    【释义】:

    ①管理,统治。瞿秋白《水陆道场》:“然而阿斗有自知之明,自己知道昏庸无用,所以就把全权交给诸葛亮,由他去治理国家。”②整治,整修。如:治理黄河。

  • 治绩-现代汉语大词典

    治绩zhì jì

    【释义】:

    为政的成绩。鲁迅《沙》:“他们的像沙,是被统治者‘治’成功的,用文言来说,就是‘治绩’。”

  • 治装-现代汉语大词典

    治装zhì zhuāng

    【释义】:

    整理行装,准备行装。吴晗《朱元璋传》:“军士到戍地时,由宗族替他治装。”

  • 治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治罪zhì zuì

    【释义】:

    依据法律给犯罪人以应得的惩处。杨朔《三千里江山》:“日本凶手因为无穷花是那旧王朝的国花,见了就砍,私自种的还治罪。”

  • 治愈率-现代汉语大词典

    治愈率zhì yù lǜ

    【释义】:

    在某一时期内每百名经治疗病人中的治愈人数。以百分率表示。按疾病计算的治愈率,对衡量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医疗质量,有重要意义。

  • 洁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洁治jié zhì

    【释义】:

    也称洁牙。俗称洗牙。预防和治疗牙病的一种方法。即用器械或特制的牙膏把牙齿和牙龈上的异物除去。也为实施口腔卫生重要方法之一。

  • 心病还须心药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心病还须心药治xīn bìng hái xū xīn yào zhì

    【释义】:

    指思想上的问题,只能从思想上解决。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俗话说:‘心病还须心药治。’后来三爷上了太原,小喜春喜都跟着去了。有人说:‘县里有一百多户联名告了一状。省城把他们捉去了。’…铁锁听了这消息,心里觉着痛快了一下,病也就慢慢好起来了。”

  • 惩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惩治chéng zhì

    【释义】:

    惩办。老舍《柳家大院》:“不管查得出私弊查不出,反正得惩治她!”

  • 寡头政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寡头政治guǎ tóu zhèng zhì

    【释义】:

    希腊文oligarchia的意译。原指少数人掌握的政权,如古希腊雅典奴隶制国家的贵族政权。后通指由一小撮反动统治者操纵一切的政治制度。

  • 纠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纠治jiū zhì

    【释义】:

    督察惩处。章炳麟《政闻社社员大会破坏状》:“惩创贪墨,纠治奸欺。”

  • 统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统治tǒng zhì

    【释义】:

    ①凭借政权、地位来控制、管理国家或地区。艾青《光的赞歌》:“他们想把火扑灭,在无边的黑暗里,在岩石所砌的城堡里,维持血腥的统治。”②支配。巴金《家》:“夜死了。黑暗统治着这所大公馆。”

  • 统治阶级-现代汉语大词典

    统治阶级tǒng zhì jiē jí

    【释义】:

    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有时特指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

  • 无为而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无为而治wú wéi ér zhì

    【释义】: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而使国家得到治理。郭沫若《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故儒家主张‘恭己正南面,垂拱而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也泛指不费力气而把事情办好。老舍《四世同堂》:“假若人们都像钱先生,巡警们必可以无为而治。”

  • 查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查治chá zhì

    【释义】:

    检查诊治。《解放日报》1988.8.8:“很多人因繁忙的工作忽视了上述疾病的早期症状,有了病症也不去查治。”

  • 格林尼治平时-现代汉语大词典

    格林尼治平时gé lín ní zhì ping shí

    【释义】:

    在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上,以地球自转为标准测得的地方时。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曾将其定为世界时,现已被协调世界时替代。

  • 根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根治gēn zhì

    【释义】:

    彻底治理。康濯《东方红》:“听说刘成旺还早有一颗根治水旱的决心,不过他那决心在单干时期显然是无从实现。”

  • 植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植治zhí zhì

    【释义】:

    用大量栽培植物的方法治理沙漠等。如通过绿化固定沙丘、防止水土流失等。《新华半月刊》1958年第11期:“植治,就是植树种草,绿化沙漠,固定沙丘。”

  • 辖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辖治xiá zhì

    【释义】:

    管束。李大钊《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既已认定自己境遇的难苦,都是天命所确定的,都是超越自己所能辖治的范围以外的势力所左右的,那么以自己的努力企图自救,便是至极愚妄的事,只有出于忍受的一途。”

  • 收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收治shōu zhì

    【释义】:

    接受并诊治。《北京日报》1981.11.26:“二六一医院千方百计增加床位,接待收治病人。”

  • 政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政治zhèng zhì

    【释义】:

    指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内政及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沈从文《从文自传》:“地方由少数读书人与多数军官,在政治上与婚姻上两面的结合,产生了一个上层阶级。”

  • 政治小说-现代汉语大词典

    政治小说zhèng zhì xiǎo shuō

    【释义】:

    小说的一种。主要为了表明作者的政治思想、政治立场而创作。

  • 政治犯-现代汉语大词典

    政治犯zhèng zhì fàn

    【释义】:

    因从事某种政治活动而被政府认为犯罪的人。巴金《利娜》:“利娜,你要知道第三厅就是密探部,专门对付政治犯的。”

  • 政治权利-现代汉语大词典

    政治权利zhèng zhì quán lì

    【释义】:

    公民依法在政治上享有的权利。如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人身、居住、迁徙、宗教信仰及游行、示威等自由。

  • 政治协理员-现代汉语大词典

    政治协理员zhèng zhì xié lǐ yuán

    【释义】: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团以上机关部门根据需要设立的政治工作人员,在所在单位政治机关和首长领导下,进行本单位机关部门的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通称协理员。

  • 政治协商-现代汉语大词典

    政治协商zhèng zhì xié shāng

    【释义】:

    指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就国家或地方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的协商。中共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就国家大政方针举行民主协商会,通过谈心沟通思想、通报交流情况、征询或提出意见和建议等方式实现通力合作。

  • 政治协商会议-现代汉语大词典

    政治协商会议zhèng zhì xié shāng huì yì

    【释义】:

    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全国性的组织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地方也有地方性的各级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

  • 政治运动-现代汉语大词典

    政治运动zhèng zhì yùn dòng

    【释义】:

    指在一定时期为特定政治目的而进行的有组织有领导有广大民众参加的运动。如英国的宪章运动,中国的“五四”运动等。

  • 政治庇护-现代汉语大词典

    政治庇护zhèng zhì bìhù

    【释义】:

    见“政治避难”。

  • 政治委员-现代汉语大词典

    政治委员zhèng zhì wěi yuán

    【释义】:

    中国人民解放军团以上部队或某些独立营的政治工作人员,通常是党委日常工作的主持者,与军事指挥员同为该部队首长。简称政委。

  • 政治学-现代汉语大词典

    政治学zhèng zhì xué

    【释义】:

    研究国家学说、政治理论、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史的科学。

  • 政治经济学-现代汉语大词典

    政治经济学zhèng zhì jīng jì xué

    【释义】:

    研究社会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的发展的科学,阐述人类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分配的规律。

  • 政治指导员-现代汉语大词典

    政治指导员zhèng zhì zhǐ dǎo yuán

    【释义】:

    中国人民解放军连一级的政治工作人员,和连长同为连的首长。通称指导员。

  • 政治面目-现代汉语大词典

    政治面目zhèng zhì miàn mù

    【释义】:

    指一个人的政治立场、政治活动以及和政治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

  • 政治家-现代汉语大词典

    政治家zhèng zhì jiā

    【释义】:

    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并从事政治活动的人。多指国家、政党的领导人物。章炳麟《商鞅》:“故法家者流,则犹西方所谓政治家也,非胶于刑律而已。”

  • 政治教导员-现代汉语大词典

    政治教导员zhèng zhì jiào dǎo yuán

    【释义】:

    中国人民解放军营一级的政治工作人员,和营长同为营的首长。通称教导员。

  • 政治避难-现代汉语大词典

    政治避难zhèng zhì bì nàn

    【释义】:

    一国公民因政治原因逃亡他国,请求该国准予居留的行为。一国接受上述逃亡者的请求,不予引渡,准予居留的权利叫庇护权。也称政治庇护。

  • 救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救治jiù zhì

    【释义】:

    救护医治。王西彦《死在担架上的担架兵》:“轻伤的一跛一侧地行走着,重伤的则呻吟爬行着,或是躺倒在半路上待人救治。”

  • 整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整治zhěng zhì

    【释义】:

    ①整理。《红色歌谣》:“天明亮,整治队伍,就要去点名。”②处理;惩罚,使吃苦头。陈残云《山谷风烟》:“往后我们当了家,作了主,就得整治他们。”

  • 长治久安-现代汉语大词典

    长治久安cháng zhì jiǔ ān

    【释义】:

    长期天下太平,永久安定。语出《汉书·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孙中山《民族主义》:“有了很好的道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 文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文治wén zhì

    【释义】:

    以文教礼乐治民。郭沫若《蔡文姬》:“朝廷正在广罗人才,力修文治。”也指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功绩。如:文治武功。

  • 文治武力-现代汉语大词典

    文治武力wén zhì wǔ lì

    【释义】:

    以文治国的盛绩与以武禁暴的伟力。鲁迅《一件小事》:“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

  • 礼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礼治lǐ zhì

    【释义】:

    儒家所提倡的一种统治方式。礼,指维护等级秩序的一整套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包括政治制度、社会、家庭伦理道德规范、仪式等。儒家自孔子起即提倡礼治,要求统治阶级和人民都要各安名位,遵守礼制,以便于巩固统治阶级内部秩序和更有效地统治人民。

  • 研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研治yán zhì

    【释义】:

    犹研究。如:此后研治之风,颇为盛大,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屡有所闻。

  • 磨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磨治mó zhì

    【释义】:

    折磨整治。杨朔《春子姑娘》:“(刘大婶)说着捋起春子的袖子道:‘你们看看,把个孩子磨治成什么样子,还说不受气!’”

  • 省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省治shěng zhì

    【释义】:

    省行政机关所在地。如:济南市为山东省的省治。

  • 监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监治jiān zhì

    【释义】:

    监督和管理。蔡东藩《清史通俗演义》:“英人闻中国多事,索性起了大兵,直入缅京,废了国王,设官监治。”

  • 针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针治zhēn zhì

    【释义】:

    针灸治病。阿英《敌后日记摘抄》:“岳夏同志来,谈及毅儿病,谓可用军长名义函卫生部,请其针治。”

  • 锄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锄治chú zhì

    【释义】:

    耕锄整治。引申为铲除、消灭。严复《原强》:“非数十百年薄海知亡,君臣同德,痛锄治而鼓舞之,将不足以自立。”

  • 生物防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生物防治shēng wù fáng zhì

    【释义】:

    利用益虫、益鸟、益兽、益菌(能寄生在害虫体内的真菌和细菌)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方法。如利用瓢虫吃蚜虫;保护啄木鸟吃林木害虫;放养寄生蜂寄生在农业害虫卵块上,使卵不能发育等。

  • 矫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矫治jiǎo zhì

    【释义】:

    矫正治疗生理或身体缺陷。《体育报》1987.6.1:“溜肩的人体型不美,缺点儿男子汉的气概。那么用什么方法来弥补这一缺陷呢?矫治的途径有两个。”

  • 疗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疗治liáo zhì

    【释义】:

    医治,治疗。王西彦《第三家邻居》:“他生了气,拒绝医院的疗治。”

  • 耳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耳治ěr zhì

    【释义】:

    指教学中的听讲。朱自清《标准与尺度》:“所谓‘耳治’、‘口治’、‘目治’这诵读教学三部曲,日渐纯熟,则古人的‘一目十行’、‘七步成诗’,并非难事。”

  • 管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管治guǎn zhì

    【释义】:

    管辖统治。巴金《灭亡》:“既然人家还以为罪恶犯的太少了,不如就索性让撒旦来管治世界罢!”

  • 自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自治zì zhì

    【释义】:

    民族、团体、地区等除了受所隶属的国家、政府或上级单位领导外,对自己的内部事务行使一定的自决权。如: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

  • 自治区-现代汉语大词典

    自治区zì zhì qū

    【释义】:

    我国行政区划名。相当于省级的民族自治的区域,下设县、市或旗、盟。在境内其他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自治州、自治县或自治旗。

  • 自治州-现代汉语大词典

    自治州zì zhì zhōu

    【释义】: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中的一级行政区域。介于省、自治区与县之间。

  • 自治县-现代汉语大词典

    自治县zì zhì xiàn

    【释义】: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中相当于县的行政区域。

  • 自治旗-现代汉语大词典

    自治旗zì zhìqí

    【释义】:

    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非蒙古族的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的行政区域。行政地位相当于自治县。

  • 齐家治国-现代汉语大词典

    齐家治国qí jiā zhì guó

    【释义】:

    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语出《礼记·大学》:“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 群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群治qún zhì

    【释义】:

    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治理和处置。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知此义,则吾中国群治腐败之总根源可以识矣!”

  • 辟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辟治pì zhì

    【释义】:

    开发治理。徐特立《公园设立管见》:“更用园丁数人,辟治当道的榛芜,及清洁林中道路,保护林中树木。”

  • 辨症施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辨症施治biàn zhè ng shī zhì

    【释义】:

    又称辨症论治。是理、法、方、药运用于中医临床的过程。辨症即借助四诊、八纲、脏腑等中医基础理论,对患者表现的症状、体证进行综合分析,辨别为何种症候。施治即根据辨症的结果,拟定治疗方案。也写作辨证施治。

  • 一治一亂-汉语大词典

    一治一亂

    【1】谓治乱交替。《六韬·盈虚》:“{文王}問{太公}曰:‘天下熙熙﹐一盈一虚﹐一治一亂﹐所以然者何也?’”《孟子·滕文公下》:“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亂。”《韩非子·诡使》:“今利非無有也﹐而民不化上;威非不存也﹐而下不聽從;官非無法也﹐而治不當名。三者非不存也﹐而世一治一亂者何也?夫上之所貴﹐與其所以爲治相反也。”

  • 二十四治-汉语大词典

    二十四治

    【1】五斗米道的二十四个传教点,多在{四川}省内。首治为{阳平}治。诸治由{张道陵}及其子孙担任首领(称都功)。见《蜀中广记》卷七一。《云笈七籤》卷二八:“二十四治﹐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治應天二十四氣﹐合二十八宿﹐付天師{張道陵}奉行布化。”

  • 不治-汉语大词典

    不治

    【1】不追究,不治罪。《汉书·晁错传》:“非謗不治﹐鑄錢者除。”【2】不医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君有疾在腸胃間﹐不治將深。”【3】不修整。《史记·酷吏列传》:“上幸{鼎湖}﹐病久﹐已而卒起幸{甘泉}﹐道多不治。”{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久而不治﹐竟全就圮頽。”【4】不能治理。《管子·国蓄》:“法令之不行﹐萬民之不治﹐貧富之不齊也。”《史记·樊郦滕灌商列传》:“{商}事{孝惠}﹑{高后}時﹐{商}病﹐不治。”{裴骃}集解引{文颖}曰:“不能治官事。”{宋}{曾巩}《饮归亭记》:“然而天下之事﹐能大者固可以兼小﹐未有小不治而能大也。”【5】指无法治好。{宋}{曾巩}《上欧阳舍人书》:“苟有爲﹐猶膏肓之不治﹐譬癃痹之老也。”{王西彦}《死在担架上的担架兵》:“每次看见不治的伤兵抬到庄后的山上去时﹐他心里总要温习一遍酸苦。”【6】不研究。{南朝} {梁}{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固嘗鑽厲求學而一經不治。”

  • 不治之症-汉语大词典

    不治之症

    【1】治不好的病,绝症。{鲁迅}《伪自由书·电的利弊》:“曾见一个囚在反省院里的青年的信﹐说先前身受此刑﹐苦痛不堪﹐辣汁流入肺脏及心﹐已成不治之症﹐即释放亦不免于死云云。”{萧乾}《栗子·忧郁者的自白(代跋)》:“我甚至可以说﹐忧郁在我个人已是不治之症了。”

  • 世治-汉语大词典

    世治

    【1】世世代代地统治。《商君书·慎法》:“人主莫能世治其民﹐世無不亂之國。”【2】时代太平;社会安定。{明}{刘基}《王子明墓志铭》:“世治而生﹐世亂而死。”《三国志·魏志·袁涣传》:“世治則禮詳﹐世亂則禮簡。”《韩非子·有度》:“古者世治之民﹐奉公法﹐廢私術﹐專意一行﹐具以待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