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泰

泰(泰)是什么意思

  • 泰然←→局促-反义词词典

    泰然←→局促tàirán-júcù

    泰然:形容心情安定。

    局促:拘谨不自然。

    【例】 可是同桌的人又提到了罗二爷,一面瞟着谢老师,想看出他这种泰然自若的神色是不是做作的。(张天翼:《清明时节》) 他见我挨他坐下,立即张惶起来,好象他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局促不安,掉过脸去又不行,想站起来又不好意思。(茹志娟:《百合花》)

  • 泰春-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泰春tài chūn

    【释义】:

    春季的美称。泰,安泰、安宁之意,谓春季当安泰,一种美好的愿望。《管子·山国轨》:“泰春,民之功繇。”繇,同“由”。

  • 泰辰-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泰辰tài chén

    【释义】:

    盛世。泰,太平;辰,时刻。《宋书·王僧达传·求职表》:“幸属圣武,克复大业,宇宙廓清,四表靖晏,臣父子叔侄,同获泰辰。”

  • 泰冬-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泰冬tài dōng

    【释义】:

    冬季的美称。泰,平安、顺适。谓一冬当安泰,为一种良好的愿望。《管子·山国轨》:“泰冬,民之具所用者,君已禀之矣。”

  • 泰秋-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泰秋tà i qiū

    【释义】:

    秋的美称,谓其时安泰吉祥。《管子·山国轨》:“泰秋,民令之所止,令之所发。”

  • 泰山-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泰山tài shān

    【释义】:

    亦作“太山”。为五岳之一,又称东岳,在山东省中部。海拔1524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楼台殿阁穿插于其间,名胜古迹很多,为我国游览胜地之一。《孟子·梁惠王上》:“挟太山以超北海。”又称“岳父”,见该条。

  • 岱泰-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岱泰dài tài

    【释义】:

    即泰山。明·刘基《送道士张玄中归桐柏观》诗:“追我入医闾,访鹤凌岱泰。”

  • 泰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泰元tài yuán

    【释义】:

    天的别称。泰,大;元,天。《汉书·礼乐志·郊祀歌·玄冥》:“惟泰元尊,媪神蕃厘,经纬天地,作成四时。”颜师古注:“泰元,天也。”

  • 泰山-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泰山tài shān

    【释义】:

    亦作“太山”。指代岳父。晁说之《晁氏客语》:“呼妻父为泰山:一说云,泰山有丈人峰。一说云,开元十三年封禅于泰山,三公以下,例迁一阶。张说为封坛使,说婿郑鑑以故自九品骤迁至五品,并赐绯,因大酺宴。明皇讶问之,无可对。伶人黄繙绰曰:‘此泰山之力也。’今人乃呼岳翁。”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谢得你太山做主,我也是他嫡亲骨血。”又指“泰山”,见该条。

  • 泰-古汉语虚词词典

    泰tài

    副词

    见“太”。

  • 泰然自若-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泰然自若tài rán zì ruò

    〈成〉形容镇定、毫不在意的样子。可以作谓语、定语、状语。

    听了班长的汇报,杨老师泰然自若,心里早打好了主意|厂长信心十足,泰然自若|他心里做着应变的准备,脸上却显出泰然自若的神情|大家看到团长泰然自若的样子,也都镇静了下来|她泰然自若地笑着说:“我不会做出这种事来。”|队长泰然自若地坐在对面看着他

  • 安如泰山-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安如泰山ānrútàishān

    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危如累卵(人民的政权安如泰山,殖民主义的统治~。)

  • 处之泰然-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处之泰然chǔzhītàirán

    对待某种情况安然自得,毫不在乎——惊慌失措、手足无措(事情是突然发生的,大家都有点~,唯独他处之泰然。)

  • 泰然自若-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泰然自若tàiránzìruò

    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态度镇静,毫不慌乱——如坐针毡(老周听到消息,感到情况严重,一时~,但看到老吴是那样泰然自若,慢慢地自己也就定下心来了。)

  • 泰山-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泰山tàishān

    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物和有价值的重大事物——鸿毛(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

  • 泰山压卵-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泰山压卵tàishānyāluǎn

    比喻力量悬殊,强大的一方必然摧毁弱小的一方——螳臂当车(我军以泰山压卵之势向前推进,敌人的负隅顽抗正如~。)

  • 稳如泰山-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稳如泰山wěnrútàishān

    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风雨飘摇。

  • 重于泰山-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重于泰山zhòngyútàishān

    比泰山还重。比喻有价值、有分量——轻于鸿毛(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

  • 泰斗-古语词今用词典

    泰斗tàidǒu

    泰山、北斗的简称。唐朝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三岁即为孤儿,由堂兄、嫂抚养。通六经,学百家。为人操行坚正,鲠直敢言。韩愈竭力尊儒排佛,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文以载道的古文运动,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韩愈死后,“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其主张得到进一步发扬,学者们景仰他,称颂他为文化学术界的泰山北斗。)(《新唐书·韩愈传赞》)成词后,引申为:喻有名望为人崇仰的人。

    今沿用引申义。

    《龙门阵》:“1956年7月28日,东方美术大师张大千先生和西方美术泰斗毕加索先生,在法国地中海边的昂蒂市乡间别墅会晤,西方报纸称这次会晤是‘中西艺术界的高峰会晤’。”《文汇报》:“昨晚,我国乐坛泰斗、现代音乐开拓者贺绿汀先生作品音乐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举行。”《团结报》:“那些年我先后看了苏联芭蕾舞大师乌兰诺娃、京剧泰斗梅兰芳等人的精彩表演,至今印象颇深。”

  • 泰然-古语词今用词典

    泰然tàirán

    安然、镇定。庄子主张一切顺应自然。“‘宇泰定者,发乎天光’郭象注:‘夫德宇泰然而定,则其所发者天光也,非人耀。’”(器宇安详而安定自若,其所发射之光照都是自然之光)人自己显示自己是人,物也各自显示其为物。(《庄子·庚桑楚》)

    今沿用本义。

    毛泽东《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但是还有一个困难,就是物质方面的困难。这个困难,今后必然愈来愈厉害。目前还有若干同志处之泰然,不大觉得。”《党员文摘》:“他昂首阔步地走向位于西门外罗汉岭的刑场,在一片草地前,他点头微笑,‘此地很好,就在这里’,说着他盘膝而坐,泰然地面对抢口。”《成都晚报》:“老人的言行告诉我:生活中,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受人之恩,应当回报,不论别人的身份、地位、年龄长幼、熟识程度、恩情厚薄,你都不能受之泰然而无动于衷。”

  • 泰山-古语词今用词典

    泰山tàishān

    山名。在山东省中部。古称东岳,为五岳之一。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周公之孙,庄公之子鲁僖公(《史记》称釐公)能继承祖业,四时祭祀,保国守疆,因受到称颂。“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奄有龟蒙,遂荒大东。”(泰山高峻直接苍穹,鲁国上下莫不尊崇。还有龟山和蒙山,边境直至最东头。)沿海小国,淮夷异族,都称附庸,岁岁朝贡。(《诗经·鲁颂、閟宫》)后引申为:喻重大的或有价值的事物、值得敬仰的人,喻靠山,岳父。

    今沿用本义及引申义。

    ①山名。毛泽东《为人民服务》:“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人民文学》:“沉重的债务、讪笑的眼光如泰山隆然压顶。”

    ②喻重大的或有价值的事物、值得敬仰的人物。《故事会》:“好一会,她才醒悟过来,扔下双锏,跪地拜道:‘相公真乃世外高手,小子有眼不识毒山,冒犯虎威。”

    ③喻靠山。杨朔《雪浪花》:“日久天长,老人家就变成大伙依靠的泰山了。”

    ④喻指岳父。《文艺生活》:“她意识到什么,坐正身子,正儿八经地说:‘你打算什么时候去见我爸?’‘能有空手去见泰山大人的么?’”

  • 泰水-古语词今用词典

    泰水tàishuǐ

    岳母的别称。称妻子之父为泰山:一说是因为泰山有丈人峰;另一说:唐朝开元十三年,唐明皇于泰山举行筑坛祭天之大典,三公以下皆照例提升一级。当时张说担任封坛使,他的女婿郑鑑因此而得利,由九品一下子升至五品,兼赐五品浅红金带朝服。于是大宴宾客以表庆贺。唐明皇惊讶,并询问此事,无言可对答,乐官黄幡绰奏闻天子说:“此泰山之力也。”(这是他岳父的权力,)今人于是称岳翁为泰山,相应呼岳母为泰水。(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今沿用本义。

    《龙门阵》:“但要糊住一家五口,更要周济高尊高堂,泰山泰水四老的衣食,便远非提襟见肘一言包容得了的窘困。”

  • 泰然 恬然-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泰然 恬然

    泰然tàirán 恬然tiánrán

    形容词。形容遇到事情安静自如的状貌。

    “泰然”强调从容、镇定,是褒义词。例如:“遇紧急事,她总是镇定对付,泰然处之”;“我看了看周副主席,他泰然自若,毫无惧色,迈着平稳的步子向前走着”;“他们恶毒地问:‘要是日本宪兵拿着手枪请您演戏,您怎么办呢?’梅兰芳同志泰然地答道:‘那我就准备死呗!’”(《文艺评论选集》,第一卷)。

    “恬然”强调满不在乎;在褒贬上是中性词。例如:“他受着友人们的接济居在安南路上的一个弄子里,自己虽然是恬然,而他的女人却是如坐针毡”(《沫若文集》,第五卷);“众人皆惊,独一老丈恬然不以为怪”。

  • 泰安-实用委婉语词典

    泰安

    意为身体康健。“泰”,指安泰、稳泰。

  • 有眼不识泰山-实用委婉语词典

    有眼不识泰山

    用于自己向人乞恕冒昧不恭。“泰山”,喻指有一定地位或有影响的人。

  • 吉门沾泰-实用委婉语词典

    吉门沾泰

    用于祝颂吉利之门与泰和之气相接。

  • 身名俱泰-实用委婉语词典

    身名俱泰

    意指名位和身体都很安然、安泰。

  • 泰山北斗-实用委婉语词典

    泰山北斗

    喻指德高望重或对社会、学界有很大影响的人。古人常常以“泰山北斗,景星庆云”之语称颂。

  • 泰山梁木-实用委婉语词典

    泰山梁木

    喻指担当重任为众人所期望的人。《民国通俗演义》二十二回:“将谁与支撑危局?泰山梁木。”

  • 否极泰来-实用委婉语词典

    否极泰来

    意为一个人的时运往往在最困难的时候发生转折,变凶为吉。“否”,即凶。

  • 泰春-实用委婉语词典

    泰春

    意指春天。意为春天是身心泰和的时节。

  • 泰夏-实用委婉语词典

    泰夏

    意指夏天。意为夏天也可以是安泰宁和的时节。

  • 泰秋-实用委婉语词典

    泰秋

    秋天的美称。意为秋天带来人的安泰。

  • 泰冬-实用委婉语词典

    泰冬

    冬天的美称。意为冬天也可使人泰宁。

  • 泰山仰止,鲁殿岿存-实用委婉语词典

    泰山仰止,鲁殿岿存

    意为您是社会上颇有声望而如今又健在的老前辈,令人像仰望泰山一样。“鲁殿”,西汉鲁恭王在山东曲阜所修建的灵光殿,堪称历史名迹。喻指。

  • 泰山-实用委婉语词典

    泰山

    对岳父的美称。“泰山”,五岳之一。喻指。

  • 泰水-实用委婉语词典

    泰水

    相对于“泰山”,岳母的雅称。

  • 超凡脱尘,心泰神宁-实用委婉语词典

    超凡脱尘,心泰神宁

    形容作品一扫人间俗气,境界高旷,令人心神安泰舒宁。

  • 宽泰安处-实用委婉语词典

    宽泰安处

    意为身体在宽松的心境中随遇而安,得以身心保泰。

  • 清虚静泰-实用委婉语词典

    清虚静泰

    意为在清心、清净、清静之中保养身体。中医学认为,清心可以泻火。

  • 仓皇失措 处之泰然-反义词应用词典

    仓皇失措 处之泰然

    仓皇失措 cānghuángshīcuò

    处之泰然 chǔzhītàirán

    【仓皇失措】匆忙而慌张地不知如何办。也作“仓皇无措”。

    〔例句〕

    1.大家都仓皇失措的愁一路,所以倘不是万不得已,我是不大和他一同出去的,我实在看得他吃力,因而自己也吃力。

    2.首县正要喝他胡说,那臬台早仓皇失措的道:“你……你……你可是疯了!”

    【处之泰然】形容对困难或紧急情况毫不在意,沉着镇定。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也作“泰然处之”。

    〔例句〕

    1.听了不正确的议论也不争辩,甚至听了反革命分子的话也不报告,泰然处之,行若无事。

    2.他说上一回写信提起那个谣言,不过是随便告诉一声罢了,他原来处之泰然。

  • 风雨飘摇 稳如泰山-反义词应用词典

    风雨飘摇 稳如泰山

    风雨飘摇 fēngyǔpiāoyáo

    稳如泰山 wěnrútàishān

    【风雨飘摇】(树上的鸟窝)在风雨中飘摇不定。常用来形容形势很不稳定。

    〔例句〕

    1.反动政权已风雨飘摇,人民当家作主的日子为期不远了。

    2.值此深秋,又是风雨飘摇之夜,我不胜寂寞地思念着亲人。

    【稳如泰山】像泰山一样安稳,不可动摇。形容十分稳固。也作“安如泰山”。

    〔例句〕

    1.武后恃有高关,又仗武氏弟兄骁勇,自谓稳如泰山,十分得意。

    2.亮虽居虎口,安如泰山。

  • 国泰民安 民不聊生-反义词应用词典

    国泰民安 民不聊生

    国泰民安 guótàimín'ān

    民不聊生 mínbùliáoshēng

    【国泰民安】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例句〕

    1.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

    2.国泰民安是众望所归。

    【民不聊生】人民不能赖以生存。

    〔例句〕

    1.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2.明朝的魏忠贤是太监——半个女人,他治天下的时候,弄得民不聊生……

    3.我们是艰苦奋斗,军民兼顾,和蒋介石统治区的上面贪污腐化,下面民不聊生,完全相反。

  • 魂飞魄散 泰然自若-反义词应用词典

    魂飞魄散 泰然自若

    魂飞魄散 húnfēipòsàn

    泰然自若 tàiránzìruò

    【魂飞魄散】魂魄离开身体飞到九天云外去了。形容惊恐万状,不知如何是好。

    〔例句〕

    1.黛玉吓得魂飞魄散。

    2.惊得我魂飞魄散。

    【泰然自若】毫不在意地像平常一样,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态度镇静,毫不慌乱。

    〔例句〕

    1.轻伤员要求重返前线杀敌,重伤员则充满了胜利信心,泰然自若。

    2.可是同桌的人又提到了罗二爷,一面瞟着谢老师,想看出他这种泰然自若的神色是不是做作的。

    〔应用例句〕

    面对艰险泰然自若,做到面不改色心不跳,这是一个人的立场、节操、修养的总体表现;而被艰险吓得魂飞魄散,在立场、节操、修养等方面,有一条不足,就足可能这样了。

  • 岌岌可危 安如泰山 固若金汤-反义词应用词典

    岌岌可危 安如泰山 固若金汤

    岌岌可危 jíjíkěwēi

    安如泰山 ānrútàishān

    固若金汤 gùruòjīntāng

    【岌岌可危】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例句〕

    1.当此国难深重之秋,若犹不思变计,则日汪肆扰于外,奸徒破坏于内,国脉民命,岌岌可危矣。

    2.大局颇有岌岌可危的现象。

    3.“五四”运动前夕,帝国主义企图瓜分中国,当时国势岌岌可危。

    【安如泰山】形容像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也作“安如磐石”“稳如泰山”。

    〔例句〕

    1.亮虽居虎口,安如泰山……

    2.长江洪峰已经过去,葛洲坝仍然屹立不动,安如泰山。

    3.他原以为自己在这一带安如磐石。现在,他意识到当农民抱成一团起来反对自己时,自己就要完蛋了。

    4.武后恃有高关,又仗武氏弟兄骁勇,自谓稳如泰山,十分得意。

    【固若金汤】形容城池无比坚固。

    〔例句〕

    1.你们这青云山,可真不好闯啊!虽然不敢说固若金汤吧,也实在够严实的。

    2.敌人自夸为“固若金汤”的长江防线彻底崩溃了。

  • 惊慌失措 泰然自若 处之泰然-反义词应用词典

    惊慌失措 泰然自若 处之泰然

    惊慌失措 jīnghuāngshīcuò

    泰然自若 tàiránzìruò

    处之泰然 chǔzhītàirán

    【惊慌失措】因为害怕慌张,举动失去常态。也作“惊惶失措”。

    〔例句〕

    1.由轻敌而发生的对于准备的放松,和由被敌人进攻所吓倒而发生的惊惶失措,都是应该坚决反对的不良倾向。

    2.这个惊慌失措的曾国藩差点自尽。

    3.战斗打响后,我军势如破竹,敌军不久就陷入重围,惊慌失措。

    【泰然自若】心情安定,像平时一样。形容在情况紧急时依然十分镇静。

    〔例句〕

    1.可是圆桌的人又提到罗二爷,一面瞟着谢老师,想看出他这种泰然自若的神色是不是做作的。

    2.施天福坦率地注视郑成功,泰然自若地摇头。

    【处之泰然】形容遇事镇定,又指对事毫不在意。也作“泰然处之”。

    〔例句〕

    1.老东山已松开孙若西,他平了平气,眼睛半闭,泰然处之,稳立不动。

    2.目前还有若干同志处之泰然,不大觉得,我们就有唤起这些同志提起注意之必要。

    3.虽然危险已经迫在眉睫,他却能处之泰然,一点也没有惊慌失措。

  • 泰然自若 心惊胆战-反义词应用词典

    泰然自若 心惊胆战

    泰然自若 tàiránzìruò

    心惊胆战 xīnjīngdǎnzhàn

    【泰然自若】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自若,像平常一样。毫不在意地像平常一样。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态度镇静,毫不慌乱。

    〔例句〕

    1.施天福坦率地注视着郑成功,泰然自若地摇头。

    2.小炉匠押来了,他故意装出一副泰然自若的神气。

    【心惊胆战】惊,惊慌;战,发抖。形容害怕之极。

    〔例句〕

    1.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

    2.火烧熬煎无限苦,心惊胆战哭笑悲,悔恨出离远。

    3.开始是出四五十步的时候,是心惊胆战的,保不定究竟是在那一步上便要和那些啾啾地叫着的神秘东西相遇。

    〔应用例句〕

    她那威武不屈的精神,泰然自若的神情,使敌人心惊胆战。

  • 泰山压卵 螳臂当车-反义词应用词典

    泰山压卵 螳臂当车

    泰山压卵 tàishānyāluǎn

    螳臂当车 tángbìdāngchē

    【泰山压卵】泰山压在蛋上。比喻力量悬殊,强大的一方必然摧毁弱小的一方。

    〔例句〕

    1.况履顺讨逆,执正伐邪,是乌获摧冰,贲育拉朽,猛兽吞狐,泰山压卵,因风燎原,未足方也。(方,比较)

    2.六军之来,殄此丑夷,如泰山压卵耳。

    【螳臂当车】贬义。螳臂,螳螂的前腿。螳螂举起前腿抵挡车子,比喻不自量力。

    〔例句〕

    1.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2.谁知腹中虽离渊博尚远,那目空一切,旁若无人光景,却处处摆在脸上。可谓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应用例句〕

    革命力量已形成泰山压卵之势,任何人妄想阻挡历史车轮前进,都只能是螳臂当车。

  • 稳如泰山 摇摇欲坠-反义词应用词典

    稳如泰山 摇摇欲坠

    稳如泰山 wěnrútàishān

    摇摇欲坠 yáoyáoyùzhuì

    【稳如泰山】牢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事物稳固牢靠,不可动摇。

    〔例句〕

    他想他在这儿原是稳如泰山的,谁敢动他?

    【摇摇欲坠】形容地位极不稳固,即将崩溃。

    〔例句〕

    他深深知道,匈奴上层的统治,还处在摇摇欲坠之势。

    〔应用例句〕

    部长大人原以为稳如泰山的地位,经过这几次动荡,也变得岌岌可危,摇摇欲坠了。他怎能不着急上火啊?

  • 骄泰-古文观止词典

    骄泰jiāo tài

    【词性】:形容词

    傲慢奢侈(1)。《叔向贺贫》: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到了桓子,傲慢奢侈,挥霍浪费,贪得无厌。

  • 泰-古文观止词典

    泰tài

    【词性】:名词

    卦名。《易经》六十四卦之一。天地交即相互作用,叫做“泰”,“泰”表示顺利。不交叫做“否”,“否”表示失利(3)。《亲政篇》:《易》之《泰》曰:“上下交而其志同”。——《易经》的《泰》卦说:“上面和下面沟通了,他们的意念就相同”。《亲政篇》:上下一体,所以为泰。——上下如同一个人,所以叫“泰”。《亲政篇》:交则泰,不交则否。——上下沟通就是“泰”,如果不沟通就是“否”。

  • 泰-古文观止词典

    泰tài

    【词性】:形容词

    一、安定,平安(1)。《待漏院记》: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或者想的是亿万人民还没有安定,考虑使他们安定下来的方法。

    二、骄恣(2)。《叔向贺贫》:及桓子,骄泰奢侈。——到了桓子,骄恣淫佚,挥霍浪费。《叔向贺贫》:恃其富宠,以泰于国。——他依仗自己的财富荣宠,骄恣于晋国。

  • 泰山-古文观止词典

    泰山tài shān

    【词性】:名词

    山名。在今山东省境内,为五岳之一(5)。《李斯谏逐客书》: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因此泰山不舍弃土壤,所以能够形成它这样高大。《高祖功臣侯年表》:泰山若厉。——泰山如同磨石。《心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就是泰山在面前突然倒塌了也要脸色不变。

  • 泰兴-古文观止词典

    泰兴tài xīng

    【词性】:名词

    县名。今属江苏省(1)。《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泰州泰兴令陶舜元。——泰州泰兴县知县陶舜元。

  • 泰州-古文观止词典

    泰州tài zhōu

    【词性】:名词

    州名。治所在今江苏泰州市(4)。《泷冈阡表》:又为泰州判官。——又做过泰州判官。《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所谓今泰州海陵县主簿者也。——他就是世系中所说现在任泰州海陵县主簿的。《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泰州泰兴令陶舜元。——泰州泰兴县知县陶舜元。

  •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古文观止词典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说明】:

    本文写许平才智过人,然而却大材小用,“终不得一用其智能以卒”,表现了作者对浪费压抑人才的现实强烈的愤慨和不满。文章吞吞吐吐,隐隐约约,委婉曲折,含蓄深沉。

    【原文】:

    君讳平,字秉之,姓许氏。余尝谱其世家,所谓今泰州海陵县主簿者也。君既与兄元相友爱称天下,而自少卓荦不羁,善辩说,与其兄俱以智略为当世大人所器。宝元时,朝廷开方略之选,以招天下异能之士。而陕西大帅范文正公、郑文肃公争以君所为书以荐,于是得召试,为太庙斋郎;已而选泰州海陵县主簿。贵人多荐君有大才,可试以事,不宜弃之州县。君亦尝慨然自许,欲有所为。然终不得一用其智能以卒。噫!其可哀也已!

    士固有离世异俗,独行其意,骂讥笑侮,困辱而不悔,彼皆无众人之求,而有所待于后世者也,其龃龉固宜。若夫智谋功名之士,窥时俯仰,以赴势利之会,而辄不遇者,乃亦不可胜数。辩足以移万物,而穷于用说之时;谋足以夺三军,而辱于右武之国。此又何说哉?嗟乎!彼有所待而不悔者,其知之矣!

    君年五十九,以嘉祐某年某月某甲子,葬真州之杨子县甘露乡某所之原。夫人李氏。子男瑰,不仕。璋,真州司户参军。琦,太庙斋郎。琳,进士。女子五人,已嫁二人:进士周奉先,泰州泰兴令陶舜元。

    铭曰:“有拔而起之,莫挤而止之。呜呼!许君而已于斯,谁或使之?”

  • 撼泰山易,撼岳家军难-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撼泰山易,撼岳家军难

    【释义】:

    撼:摇动。岳家军:南宋名将岳飞的军队。南宋大将岳飞率军北伐,大破金兵,使金人胆丧。当时有此谚流传。形容岳家军坚不可摧。泛指领兵打仗,坚如大山,难以轻动。《玉蟾记》九:张大人在中营与众将说道:“前日虽胜,倭营一阵,究竟未知他的虚实,何可造次进兵。古语云:撼泰山易,撼岳家军难,言不轻动也。”《女仙外史》八七:撼泰山易,撼岳家军难,所谓静也。

  • 家多孝子亲安乐,国有忠臣世泰平-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家多孝子亲安乐,国有忠臣世泰平

    【释义】:

    亲:父母双亲。家里孝子多,双亲就安适快乐,国家有忠臣,天下就太平。《喻世明言》四〇:只为严嵩父子恃宠贪虐,罪恶如山,引出一个忠臣来,做出一段奇奇怪怪的事迹,留下一段轰轰烈烈的话柄。一时身死,万古名扬。正是:家多孝子亲安乐,国有忠臣世泰平。

  • 苦尽甜来,否极还泰-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苦尽甜来,否极还泰

    【释义】:

    否:六十四卦卦名,是坏的卦。泰:六十四卦卦名,好的卦。形容事物到了极点就向反面转化:苦难完了,幸福也就来了,恶运达于极点,就会转为好运。反之亦然。《禅真逸史》四:大哥遭此飞祸,小弟一些也不知。自古说:“苦尽甜来,否极还泰”。兄长不须烦恼,目前有一场大富贵,若要取时,反掌之间,只怕兄长不肯向前。

    ☉苦尽甘来

    《西游记》九:更不想你生下这儿子,又得岳丈为我报仇。真是苦尽甘来,莫大之喜!

  • 肉眼不识泰山-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肉眼不识泰山

    【释义】:

    指眼力太差,认不出杰出的人物,多作谦词。《春柳莺》八:田又言道:“他肉眼不识泰山,以先生为假名士,心下不忿。故与毕守谦同谋。”《隋史遗文》五九:王世充连叩上几个头道:“肉眼不识泰山,自惹罪戾。望大王宽恩大度,曲赦小臣。”

  • 泰山压顶-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泰山压顶

    【释义】:

    形容来势很大,很凶猛。也比喻巨大的打击突然降临头上。《蜃楼志》一八:便劈头一刀,如泰山压顶的下来。钱烈那里招架得住?《儿女英雄传》六:一个棍起处似泰山压顶,打下来举手无情。

  • 泰山压卵-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泰山压卵

    【释义】:

    卵:蛋。比喻力量强弱极为悬殊,强者必操胜券,弱者必遭摧毁。也指根本不是对手。《东周列国志》四:庄公引兵攻之,那共城区区小邑,怎当得西路大军?如泰山压卵一般,须臾攻破。《西湖二集》三一:泰山压卵问罪征,滇南不日要敲倾。《说岳全传》一七:兀术道:“某家统领大兵来取南朝天下,如泰山压卵。”

    ⊙泰山压累卵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四五:你自今以后,敢有故违,我拿你这番狗奴,如泰山压累卵,你晓得么?

  • 泰山高矣,泰山之上还有天;沧海深矣,沧海之下还有地-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泰山高矣,泰山之上还有天;沧海深矣,沧海之下还有地

    【释义】:

    意谓天外有天,强中还有强中手。劝人不可骄傲自负。《济公全传》一八八:凡事不可大意,总以小心为妙。岂不知泰山高矣,泰山之上还有天;沧海深矣,沧海之下还有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做事胆要大而心要小,智要圆而行欲方,见狸猫而当虎看,方保无虞。《永庆升平前传》九:看起来,天下英雄甚多,从此我不可自满。古语说的不错,正是:泰山高矣,泰山之上还有天;沧海深矣,沧海之下还有地。《彭公案》三二:季全,你休要小看人。泰山高矣!泰山之上还有天呢!沧海深矣!沧海之下还有地呢!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可惜今日之会,短了一人!要有那个人,我定然叫你们知道他作的惊天动地之事!

    ⊙泰山之上,更有泰山,沧海之外,复有沧海

    《梦中缘》七:我只说才至小姐无以加矣。今见相公写的好,做的快,比着我家小姐,难分上下,正所谓泰山之上,更有泰山,沧海之外,复有沧海,故不觉失声赞叹。

    ⊙泰山之上,更有泰山,沧海之余,复有沧海

    《平山冷燕》一六:学生虽微才,不足比数,然沉酣时艺亦已深矣,未闻泰山之上,更有泰山,沧海之余,复有沧海。

  • 有眼不识泰山-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有眼不识泰山

    【释义】:

    长着眼睛却不认得泰山。比喻见识浅薄,认不出地位高、名声大或本领强的人。□语本晋·刘伶《酒德颂》:熟视不睹泰山之形。《水浒传》二: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儒林外史》一五:匡超人听了这话,慌忙作揖,磕下头去,说道:“晚生真乃有眼不识泰山!”《官场现形记》二五:你这人好不明白!到如今还拿他当古董铺老板看待,真正“有眼不识泰山”了!

    ⊙有眼不识太山

    《喻世明言》一一:虞候道:“此是司天台苗太监,旨意分付着我同来。”赵旭自道:“我有眼不识太山也。”

    ⊙有眼不识贵人

    《二刻拍案惊奇》五:请出真珠姬来,主翁纳头便拜道:“一向有眼不识贵人,多有唐突。”

  • 泰-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泰tài

    副词

    表示性状超出了某种程度。作状语。可译为“太”。

    《庄子·杂篇·渔父》:今子既上无君侯有司之势,而下无大臣职事之官,而擅饰礼乐,选人伦,以化齐民,不泰多事乎?(《庄子》册四卷十页四下)

    ——现在您上既没有天子诸侯的权势,下也没有大臣、职事的官位,却擅自修饰礼、乐,评论人伦,用来教化百姓,〔这〕不也太多事了吗?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简主谓左右:“车席泰美。”(《韩非子》册二卷十二页六下)

    ——赵简子对手下的人说:“车上的席子太华美了。”

    《汉书·霍光金日传·霍光》:霍氏泰盛。(《汉书》册九页二九五七)

    ——霍家太强盛。

  • 泰-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泰tài

    附类

    形容词。作“骄傲”解。

    《左传·襄公三十年》: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春秋左传集解》册三页一一四七)

    ——卿大夫中忠诚俭朴的,听从并亲近他。骄傲奢侈的,依法惩办他。

  • 泰铢-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

    泰铢tàizhū

    名量词。泰国货币单位。

  • 安泰-佛源语词词典

    安泰

    身体康健舒适,心情安定平静。《金刚三昧经》:“住金刚地静念无他,心常安泰即无一念。”又《祖堂集·卷二·第三十二祖弘忍和尚》:“大师幼而聪敏,事不再问。母怀之时,发光通宵,每闻异香,身体安泰。后乃生育,形貌端严。”上古汉语中“安泰”指国家、社会的安定太平。汉·焦赣《易林·井之恒》:“解释倒悬,历国安泰。”中古汉语时,佛教典籍中多用于指人的身心状况。现代汉语承中古佛家用法。许地山《海角底弧星》:“自然他们此后定要享受些安泰的生活。”

  • 泰山庙里卖纸钱-佛源语词词典

    泰山庙里卖纸钱

    比喻在能人面前显示自己并不高明的本领。去泰山庙者不是皇帝封禅,便是官员百姓朝拜进香,他们都会携带众多的仪仗或供品香火,而纸钱只是祭奠鬼魂的东西,是最低等的,与泰山庙里的供品、祭物、香火是不能比的。所以,到泰山庙去卖纸钱,是不知高低、贵贱的表现。《五灯会元·卷十二·文公杨亿居士》:“公书偈遗李都尉曰:‘沤生与沤灭,二法本来齐。欲识真归处,赵州东院西。’尉见遂曰:‘泰山庙里卖纸钱。’尉既至,公已逝矣。”今作谚语使用,与“鲁班门前弄大斧”“孔夫子门前卖百家姓”同义。

  • 泰-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泰tài

    ①通达,显达。《世说新语·汰侈》:“士当令身名俱~。”白居易《采诗官》:“言者无罪闻者诫,下流上通上下~。”②安适,安定。《论语·子路》:“君子~而不骄,小人骄而不~。”《孔雀东南飞》:“否~如天地,足以荣汝身。”③宽裕,大方。《荀子·议兵》:“凡虑事欲孰,而用财欲~。”④倨傲,骄纵。《论语·子罕》:“拜下,礼也;今拜乎上,~也。”⑤过分,太。《孟子·滕文公下》:“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⑥奢侈。《论语·述而》:“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难乎有恒矣。”⑦副词。太,过于。《汉书·贾捐之传》:“是皆廓地~大,征伐不休之故也。”⑧山名。见“泰山”。

    【泰半】即太半,大半。《汉书·食货志上》:“收~之赋,发闾左之戍。”

    【泰然】安然镇定,若无其事的样子。范浚《心箴》:“天君~,百体从令。”

    【泰山】①山名,五岳之一,在山东省泰安市境内。姚鼐《登泰山记》:“~之阳,汶水西流。”②旧时称岳丈为泰山,岳母为泰水。晁说之《晁氏客语》:“呼妻父为~。”

    【泰侈】骄奢淫逸。《左传·襄公三十年》:“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者,因而毙之。”

  •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现代汉语大词典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yī yè zhàng mù bù jiàn tài shān

    【释义】:

    见“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现代汉语大词典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yī yè bì mù bù jiàn tài shān

    【释义】:

    语出《鹖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后以“一叶蔽目,不见泰山”比喻为局部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和整体。如:我们看问题要避免“一叶蔽目,不见泰山”,就得下功夫学点哲学。也作“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毛泽东《论持久战》:“(他们)或则拿一时一地的强弱现象代替了全体中的强弱现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

  • 人心齐,泰山移-现代汉语大词典

    人心齐,泰山移rén xīn qí tài shān yí

    【释义】:

    指人多心齐,能产生巨大力量。阎丰乐《县委书记》:“人心齐,泰山移。黄家洼的群众自觉自愿地为社会主义筹集资金,添砖加瓦。”

  • 保盈持泰-现代汉语大词典

    保盈持泰bǎo yíng chí tài

    【释义】:

    指保持安定兴盛的局面。邹韬奋《国际形势与中国抗战》:“因要保盈持泰,避免地中海的危机严重化而对意德有所让步。”

  • 持盈保泰-现代汉语大词典

    持盈保泰chí yíng bǎo tài

    【释义】:

    指处于富贵极盛时要谦逊谨慎以保持平安。郭沫若《反正前后》:“同时,他自己的官阶也已经达到了应该持盈保泰的时候了。”

  • 开泰-现代汉语大词典

    开泰kāi tài

    【释义】:

    ①亨通安泰。如:三阳开泰。②通畅。郭沫若《屈原赋今译》:“可怜我过分地叹息悲哀,气息梗塞着不能开泰。”

  • 否极泰来-现代汉语大词典

    否极泰来pǐ jí tài lái

    【释义】:

    厄运终而好运至。老舍《四世同堂》:“莫非否极泰来,要转好运么?”参见“否泰”。

  • 否泰-现代汉语大词典

    否泰pǐ tài

    【释义】:

    《周易》的两个卦名。天地交,万物通谓之“泰”;不交闭塞谓之“否”。后常以指世事的盛衰,命运的顺逆。《新华日报》1943.2.8:“在这民族运命否泰交替的春天,为着自由、平等、幸福的更好的将来,我们应该早自为计。”

  • 国泰民安-现代汉语大词典

    国泰民安guó tài mín ān

    【释义】:

    国家太平,人民安乐。欧阳予倩《桃花扇》:“自从圣上登基,相爷人阁,真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 处之泰然-现代汉语大词典

    处之泰然chǔ zhī tài rán

    【释义】:

    形容对待困难或紧急情况沉着镇定的样子。叶圣陶《老沈的儿子》:“他说上一回写信提起那个谣言,不过是随便告诉一声罢了,他原来处之泰然。”也指对某件事情毫不关心。毛泽东《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这个困难,今后必然愈来愈厉害。目前还有若干同志处之泰然,不大觉得,我们就有唤起这些同志提起注意之必要。”

  • 康泰-现代汉语大词典

    康泰kāng tài

    【释义】:

    健康;平安。如:身体康泰。

  • 闲泰-现代汉语大词典

    闲泰xián tài

    【释义】:

    悠闲安定。郭沫若《洪波曲》:“那老人很闲泰地补足分量,笑着说,‘我是怕你拿不动呢。’”

  • 泰-现代汉语大词典

    泰tài

    【释义】:

    ①安舒;安宁。如:安泰;国泰民安。②太;过甚。如:褒奖泰过。③极。如:泰西。④姓。

  • 泰山-现代汉语大词典

    泰山tài shān

    【释义】:

    ①山名。在山东省中部。古称东岳,为五岳之一。刘白羽《日出》:“登泰山看日出,这是从幼小时起,就对我富有魅力的一件事。”②比喻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或值得敬仰的人。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又如:有眼不识泰山。③靠山。杨朔《雪浪花》:“日久天长,老人家就变成大伙依靠的泰山了。”④岳父的别称。或说泰山有丈人峰,故称。杨朔《雪浪花》:“老人家就有这个脾性,一辈子没养女儿,偏爱拿人当女婿看待。不信你叫他一声老泰山,他不但不生气,反倒摸着胡子乐呢。”

  • 泰山石敢当-现代汉语大词典

    泰山石敢当tài shān shí gǎn dāng

    【释义】:

    旧俗,凡居家屋门正对桥梁、巷口或道路要冲的,就在墙外立一小石碑,上刻“泰山石敢当”五字,用以避邪。鲁迅《〈如此广州〉读后感》:“其实,中国人谁没有迷信……他们会只化一个铜元买一条红纸,写上‘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或‘泰山石敢当’,悄悄的贴起来,就如此的安身立命。”

  • 泰山北斗-现代汉语大词典

    泰山北斗tài shān běi dǒu

    【释义】:

    比喻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为人们所尊重敬仰的人。如:他是京剧界的泰山北斗。也省作“泰斗”。范文澜等《中国通史》:“曹氏一家当是长安弹琵琶的泰斗。”

  • 泰山头上动土-现代汉语大词典

    泰山头上动土tài shān tóu shàng dòng tǔ

    【释义】:

    比喻胆大包天。夏衍《秋瑾传》:“知县老爷也得让他三分,你算得什么?真是泰山头上动土!”

  • 泰山压卵-现代汉语大词典

    泰山压卵tài shān yā luǎn

    【释义】:

    比喻以绝对优势轻而易举地压倒对方。李劼人《死水微澜》:“现在钦命董福祥提兵十万,帮助义和团攻打使馆,这简直是泰山压卵之势,洋人就要逃走,也不行了!”

  • 泰山压顶不弯腰-现代汉语大词典

    泰山压顶不弯腰tài shān yā dǐng bù wān yāo

    【释义】:

    形容无所畏惧。李英儒《女游击队长》:“老季听罢想了一下,便说:泰山压顶不弯腰。”

  • 泰山其颓-现代汉语大词典

    泰山其颓tài shān qí tuí

    【释义】:

    《礼记·檀弓上》:“(孔子)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孔子将死时作此歌,自称“哲人”,把自己的死比作泰山崩塌。后喻众所仰望的人去世。多用作悼辞。叶圣陶《乡里善人》:“学人文人同声哀悼,‘泰山其颓,哲人其萎’的成语,在祭文挽联哀诗中随处露脸。”

  • 泰斗-现代汉语大词典

    泰斗tài dǒu

    【释义】:

    见“泰山北斗”。

  • 泰平-现代汉语大词典

    泰平tài píng

    【释义】:

    太平。时世安宁和平。鲁迅《长明灯》:“未到黄昏时分,天下已经泰平。”

  • 泰西-现代汉语大词典

    泰西tài xī

    【释义】:

    犹极西。旧泛指西方国家,主要指欧美各国。瞿秋白《饿乡纪程》:“我却后悔不曾多受几年东方古文化国的社会教育,再到‘泰西’去。”

  • 泰和鸡-现代汉语大词典

    泰和鸡tài hé jī

    【释义】:

    也称乌骨鸡、丝毛鸡。著名观赏用鸡品种。原产我国江西泰和。羽毛白如雪,呈丝状。有紫冠,缨头,绿耳,胡须,五趾,毛脚,丝毛,乌皮,乌骨,乌肉。体小,公鸡重1.25千克~1.5千克,母鸡1千克~1.25千克。年产蛋80个~130个。肉味美,有滋补作用,是妇科中药乌鸡白凤丸的成分之一。

  • 泰岱-现代汉语大词典

    泰岱tài dài

    【释义】:

    即泰山。泰山又名岱宗,故称。也比喻敬仰的人。郭沫若《归国杂吟》:“托身期泰岱,翘首望尧天。”

  • 泰然-现代汉语大词典

    泰然tài rán

    【释义】:

    安然。形容心情安定。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什么样的日子都能泰然的过下去,几十年来都是这样的生活着。”

  • 泰然自若-现代汉语大词典

    泰然自若tài rán zì ruò

    【释义】:

    不以为意,神情如常。形容临事从容镇定。魏巍《东方》:“他内心里警惕,但脸上却显出泰然自若的神情。”

  • 泰然处之-现代汉语大词典

    泰然处之tài rán chǔ zhī

    【释义】:

    形容对事毫不在意。茅盾《锻炼》:“自有记忆以来,她从没用过别人的被窝,而况也许是任何人都用过的被窝。但一会儿以后,她又泰然处之,而且马上睡着了。”

  • 安如泰山-现代汉语大词典

    安如泰山ān rú tài shān

    【释义】:

    形容极其平安稳固。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张家口被占领的当天下午,蒋介石即下令召集他的反动的国民大会,似乎他的反动统治从此可以安如泰山了。”

  • 安泰-现代汉语大词典

    安泰ān tài

    【释义】:

    ①安定太平。如:地方安泰。②安康。京剧《孔雀东南飞》:“只为谋生久在外,好容易告假回家来,只望老母多安泰,望见家门我笑颜开。”③安定平静。许地山《海角底孤星》:“自然他们此后定要享受些安泰的生活。”

  • 宽泰-现代汉语大词典

    宽泰kuān tài

    【释义】:

    宽舒安泰。潘漠华《乡心》:“他想尽管这样混下去,是不会有宽泰的日子过的。”

  • 富泰-现代汉语大词典

    富泰fù tai

    【释义】:

    富态。艾芜《我在仰光的时候》:“他有五十左右光景,脸庞并不肥胖,但却显得丰腴、白净、富泰。”

  • 通泰-现代汉语大词典

    通泰tōng tài

    【释义】:

    也作“通太”。①舒畅。《人民文学》1981年第9期:“往沟旁、畦边、井台一坐,浑身通泰。”②方言。透彻,清楚。沙汀《丁跛公》:“自然,在末后,他也终于把它想通太了。”又《青棡坡》:“过一两年,他们想通泰了,我们家底子也垫高了。”

  • 景泰蓝-现代汉语大词典

    景泰蓝jǐng tài lán

    【释义】:

    北京著名的特种工艺品之一。早在唐代就有此种工艺制作。一说,系创于明宣德年间,至明景泰年间才广泛流行。用铜胎制成,当时以蓝釉为最出色,习惯称为“景泰蓝”。清代以后,远销国外。品种有瓶、碗、盘、烟具、台灯、糖罐、奖杯等。也叫铜胎掐丝珐琅。老舍《茶馆》:“我得到一堂景泰蓝的五供儿,东西老,地道,也便宜。”

  • 有眼不识泰山-现代汉语大词典

    有眼不识泰山yǒu yǎn bù shí tài shān

    【释义】:

    见闻浅陋,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常用作向对方赔礼道歉,自责礼貌不周或多有冒犯的客套话。马烽等《吕梁英雄传》:“二先生拉着老武激动地说:‘好恩人哩!呃,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呀!’”

  • 稳如泰山-现代汉语大词典

    稳如泰山wěn rú tài shān

    【释义】:

    形容极为稳固。周立波《暴风骤雨》:“他想他在这儿原是稳如泰山的,谁敢动他?”

  • 鸿毛泰山-现代汉语大词典

    鸿毛泰山hóng máo tài shān

    【释义】: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后以“鸿毛泰山”比喻人死的价值轻重悬殊。章炳麟《〈敢死论〉跋语》:“若必选择死所,而谓鸿毛泰山,轻重有异,则虽值当死之事,恐亦不能死矣。”也作“鸿毛泰岱”。郭沫若《归国杂吟》:“四十六年余一死,鸿毛泰岱早安排。”

  • 鸿毛泰岱-现代汉语大词典

    鸿毛泰岱hóng máo tài dài

    【释义】:

    见“鸿毛泰山”。

  • 舒泰-现代汉语大词典

    舒泰shū tài

    【释义】:

    舒畅安宁。沙汀《烦恼》:“好几天来,他就看出她不舒泰,现在他更直觉到她刚才流过泪。”

  • 笃定泰山-现代汉语大词典

    笃定泰山dǔ dìng tài shān

    【释义】:

    像泰山那样稳定坚实。比喻有绝对把握,无须忧虑。周而复《上海的早晨》:“那没问题,包在我身上,笃定泰山!”

  • 重于泰山-现代汉语大词典

    重于泰山zhòng yú tài shān

    【释义】:

    比喻意义重大。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如:你爸爸为国献身,他的死是重于泰山的,你有这样的好父亲应该感到骄傲。

  • 一指蔽目, 不見泰山-汉语大词典

    一指蔽目, 不見泰山

    【1】《宋史·王安礼传》:“今以一指蔽目﹐雖{泰}﹐{華}在前弗之見。”{谢觉哉}《关于独立思考》:“凡是不如个人的意的事就死记在心﹐把它扩大;至于全体的事﹐不管好处多大﹐总是‘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汉语大词典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1】见“一葉蔽目,不見泰山”。

  • 一葉蔽目,不見泰山-汉语大词典

    一葉蔽目,不見泰山

    【1】《鹖冠子·天则》:“夫耳之主聽,目之主明。一葉蔽目,不見{太山};兩豆塞耳,不聞雷霆。”意谓目有所蔽,就看不见东西;耳有所塞,就听不到声音。后以“一葉蔽目,不見泰山”比喻为局部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和整体。亦作“[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毛泽东}《论持久战》:“〔他们〕或则拿一时一地的强弱现象代替了全体中的强弱现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

  • 三陽交泰-汉语大词典

    三陽交泰

    【1】见“三陽開泰”。

  • 三陽開泰-汉语大词典

    三陽開泰

    【1】《易》十月为坤卦(),纯阴之象。十一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故旧时以“三阳开泰”或“三阳交泰”为岁首称颂之语。《宋史·乐志七》:“三陽交泰﹐日新惟良。”{明}{张居正}《贺元旦表》:“兹者當三陽開泰之候﹐正萬物出震之時。”{元}{贯云石}《新水令·皇都元日》套曲:“三陽交泰﹐五穀時熟。”

  • 五泰-汉语大词典

    五泰

    【1】谓五帝。《荀子·赋》:“請占之五泰。”{杨倞}注:“五泰﹐五帝也。五帝:{少昊}﹑{顓頊}﹑{高辛}﹑{唐}﹑{虞}。”{宋}{王安石}《英德殿上梁文》:“先皇帝道該五泰﹐德貫二儀。”一说为神巫之名。见{刘师培}《荀子补释》。

  • 不識泰山-汉语大词典

    不識泰山

    【1】比喻没有见识,不知礼敬大人物。多用于“有眼”之后。《水浒传》第二回:“太公起身勸了一杯酒﹐説道:‘師父如此高强﹐必是個教頭﹐小兒有眼不識泰山。’”《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漢朝}一個名臣﹐當初未遇時節﹐其妻‘有眼不識泰山’﹐棄之而去﹐到後來﹐悔之無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回:“我在家時﹐只知道他會做詩詞小品﹐却原來有這等大學問﹐真是‘有眼不識泰山’了。”

  • 屯泰-汉语大词典

    屯泰

    【1】《易》《屯》卦和《泰》卦的并称。意谓险夷,安危。《梁书·吕僧珍传》:“與朕契闊﹐情兼屯泰。”

  • 甚泰-汉语大词典

    甚泰

    【1】谓衣着过于宽大不称体。《文选·张衡<东京赋>》:“况初制於甚泰﹐服者焉能改裁?”{薛综}注:“譬如爲人裁衣﹐始制之洪大﹐服者得而衣之﹐何能更小之乎!”【2】过分。{南朝} {宋}{何承天}《答宗居士书》:“順其天性﹐去其甚泰。”{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夸饰》:“若能酌《詩》﹑《書》之曠旨﹐翦{揚}{馬}之甚泰﹐使夸而有節﹐節而不誣﹐亦可謂之懿也。”

  • 協泰-汉语大词典

    協泰

    【1】协和安泰。{晋}{陆云}《吴故丞相陆公诔》:“惟帝念功﹐寵命光大;考謚典謨﹐崇榮協泰。”

  • 休泰-汉语大词典

    休泰

    【1】安好,安宁。{唐}{李德裕}《与纥扙斯可汗书》:“皇帝敬問{紇扙斯}可汗:時屬載陽﹐想彼休泰。”《宋书·庐陵孝献王义真传》:“安不忘危﹐休泰何可恃!”

  • 侈泰-汉语大词典

    侈泰

    【1】骄纵。{宋}{苏舜钦}《诣匦疏》:“燕樂無節則志荒蕩﹐賜予過度則心侈泰。”{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九:“洗馬{廖壽恒}參大學士{李鴻章}侈泰因循﹐左右無一正人﹐請旨訓誡。”【2】奢侈无度。《管子·重令》:“國雖富﹐不侈泰﹐不縱欲。”《管子·禁藏》:“驕傲侈泰﹐離度絶理﹐其唯無禍﹐福亦不至矣。”

  • 保盈持泰-汉语大词典

    保盈持泰

    【1】见“保泰持盈”。

  • 保泰持盈-汉语大词典

    保泰持盈

    【1】指保持安定兴盛的局面。{邹韬奋}《国际形势与中国抗战》:“因要保盈持泰﹐避免{地中海}的危机严重化而对{意}{德}有所让步。”{清}{谭献}《<养吉斋丛录>序》:“循厥端緒﹐則朝章國典﹐沿革人文﹐而懲前毖後﹐保泰持盈﹐胥可言外得之。”亦作“[保盈持泰]”。《明史·孝宗纪赞》:“{孝宗}獨能恭儉有制﹐勤政愛民﹐競競於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寧﹐民物康阜。”

  • 倒持泰阿-汉语大词典

    倒持泰阿

    亦作“[倒持太阿]”【1】倒持宝剑,将剑把交给别人。比喻轻率地授人权柄,自己反受其害。《明史·王用汲传》:“夫威福者﹐陛下所當自出﹐乾綱者﹐陛下所當獨攬。寄之於人﹐不謂之旁落﹐則謂之倒持。”{清}{薛福成}《筹洋刍议》:“况今駐{華}各使﹐惟利是視﹐又值修約之際﹐蹈瑕伺間﹐詭謀百出﹐不豫爲之防﹐是倒持太阿以授之也。”亦省作“[倒持]”。《汉书·梅福传》:“至{秦}則不然﹐張誹謗之罔﹐以爲{漢}敺除﹐倒持泰阿﹐授{楚}其柄。”{颜师古}注:“泰阿﹐劍名﹐{歐冶}所鑄也。言{秦}無道﹐令{陳涉}﹑{項羽}乘間而發﹐譬倒持劍而以把授與人也。”《旧唐书·陈夷行传》:“自三數年來﹐姦臣竊權﹐陛下不可倒持太阿﹐授人鐏柄。”{宋}{王安石}《兼并》诗:“姦回法有誅﹐勢亦無自來。後世始倒持﹐黔首遂難裁。”

  • 儉泰-汉语大词典

    儉泰

    亦作“[儉汰]”【1】节俭和奢侈。{明}{王世懋}《秇圃撷馀》:“{春秋}時﹐王公大夫賦詩以昭儉汰﹐亦各以其意爲之。”{南朝} {梁}{江淹}《齐太祖高皇帝誄》:“儉泰共色﹐夷阻一貌。”

  • 交泰殿-汉语大词典

    交泰殿

    【1】{明}{清}宫殿名。在{乾清宫}后,{坤宁宫}前。以在两宫之间,取“天地交泰”之义,故名。{清}廷宝玺藏于此殿,今为故宫博物院的一部分。《清史稿·礼志四》:“四孟月大祭﹐亦曰四季獻神……自{乾清}右門舁入﹐逕{交泰殿}﹐至{坤寧宫}門外。”{明}{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乾清宫}大殿〕再北則穿堂﹐居中圓殿曰{交泰殿}﹐其滲金圓頂﹐亦猶{中極殿}之制也。”

  • 交泰-汉语大词典

    交泰

    【1】《易·泰》:“天地交,泰。”{王弼}注:“泰者,物大通之時也。”言天地之气融通,则万物各遂其生,故谓之泰。后以“交泰”指天地之气和祥,万物通泰。{前蜀}{贯休}《上孙使君》诗:“聖主得賢臣﹐天地方交泰。”{汉}{王符}《潜夫论·班禄》:“是以天地交泰﹐陰陽和平。”【2】指君臣之意互相沟通,上下同心。《平山冷燕》第一回:“百官既具表稱賀﹐朕當賜宴答之﹐以表一時君臣交泰之盛。”{明}{张居正}《庆成侍宴》诗:“交泰正逢千載會﹐譾才何以佐昇平。”

  • 亨泰-汉语大词典

    亨泰

    【1】亨通安泰。{南朝} {梁}{萧绎}《高祖武皇帝谥议》:“天衢亨泰﹐王道升平。”{宋}{曾巩}《贺东府启》:“齟齬餘生﹐始免擠排之患;零丁滯跡﹐漸期亨泰之來。”{清}{龚自珍}《发大心文》:“脱令我今生多受浮言﹐無情淺夫﹐或用見成言説而成謗論﹐便須知我前世處境亨泰﹐但能坐議﹐不察人世一切真實煩惱故。”

  • 去泰去甚-汉语大词典

    去泰去甚

    【1】去其过甚。谓事宜适中。语本《老子》:“天下神器不可爲也。爲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晋}{左思}《魏都赋》:“匪樸匪斵﹐去泰去甚;木無雕■﹐土無綈錦。”亦作“[去太去甚]”。{唐}{刘知幾}《史通·世家》:“{梁}主勅撰《通史》﹐定爲{吴}{蜀}世家﹐持彼僭君﹐比諸列國﹐去太去甚﹐其得折中之規乎。”

  • 夷泰-汉语大词典

    夷泰

    【1】平坦通畅。{三国} {魏}{阮籍}《大人先生传》:“開{不周}而出車兮﹐出九野之夷泰。”【2】平和闲静。{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是以世極迍邅﹐而辭意夷泰。”《世说新语·雅量》“{王劭}{王薈}共詣{宣武}”{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劭荟别传》:“{薈}字{敬文}。丞相最小子﹐有清譽﹐夷泰無競。”

  • 奢泰-汉语大词典

    奢泰

    【1】奢侈。《荀子·王霸》:“{齊桓公}閨門之内﹐縣樂奢泰游抏之脩﹐於天下不見爲脩。”{宋}{司马光}《重微》:“奇巧珍玩﹐發奢泰之端;甘言悲辭﹐啓僥倖之塗。”《明史·舆服志一》:“第儉約非身先無以率下﹐且奢泰之習未有不由小而至大者也。”《汉书·夏侯胜传》:“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離﹐物故者半。”

  • 小泰-汉语大词典

    小泰

    【1】稍稍宽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雷曹》:“操業半年﹐家貲小泰。”{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胡四娘》:“幸囊資小泰﹐攜卷入都。”

  • 叶泰-汉语大词典

    叶泰

    【1】协和安泰。{唐}{陈子昂}《上薛令文章启》:“致明君於{堯}{舜}﹐ 皇極允諧;當重寄於{阿衡}﹐中階叶泰。”

  • 同泰寺-汉语大词典

    同泰寺

    【1】寺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为{南朝}{梁}所建,{梁武帝}曾数度舍身于此。《南史·梁纪中》:“癸巳﹐幸{同泰寺}﹐設四部無遮大會。”{唐}{李群玉}《龙安寺佳人阿最歌》之五:“何須{同泰寺}﹐然後始爲奴。”{清}{吴伟业}《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蕭條{同泰寺}﹐南枕山之陽。”{清}{赵翼}《梁制观世音像歌》:“{同泰寺}中頻捨身﹐帝王有價可錢贖。”

  • 否泰-汉语大词典

    否泰

    【1】《易》的两个卦名。天地交,万物通谓之“泰”;不交闭塞谓之“否”。后常以指世事的盛衰,命运的顺逆。《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晋}{潘岳}《西征赋》:“豈地勢之安危﹐信人事之否泰。”{唐}{刘知幾}《史通·载文》:“夫國有否泰﹐世有污隆﹐作者形言﹐本無定準。”{元}{范康}《新水令·乐道》套曲:“曉屯蒙否泰交﹐知消長盈虚意。”《新华日报》1943.2.8:“在这民族运命否泰交替的春天﹐为着自由﹑平等﹑幸福的更好的将来﹐我们应该早自为计。”

  • 否去泰來-汉语大词典

    否去泰來

    【1】指厄运过去,好运到来。{前蜀}{韦庄}《湘中作》诗:“否去泰來終可待﹐寒夜休唱《飯牛歌》。”亦作“[否往泰來]”。{唐}{林谔}《石壁寺铁弥勒像颂》:“否往泰來﹐聖作惠出。”{前蜀}{杜光庭}《胡璠尚书地纲醮词》:“否往泰來﹐災生福過;考諸物理﹐斯爲格言。”

  • 否極泰回-汉语大词典

    否極泰回

    【1】见“否2極泰來”。

  • 否極泰來-汉语大词典

    否極泰來

    亦作“[否極泰回]”【1】谓厄运终而好运至。{明}{沈采}《千金记·漏贼》:“想何年甚時﹐否極泰回﹐夫榮妻貴。”《古今小说·杨八老越国奇逢》:“否極泰來﹐天教他主僕相逢。”《红楼梦》第十三回:“否極泰來﹐榮辱自古周而復始﹐豈人力能可保常的。”{老舍}《四世同堂》五四:“莫非否极泰来﹐要转好运么?”

  • 否終斯泰-汉语大词典

    否終斯泰

    【1】见“否2終則泰”。

  • 否往泰來-汉语大词典

    否往泰來

    【1】见“否2去泰來”。

  • 否終復泰-汉语大词典

    否終復泰

    【1】谓厄运终结,好运转来。{唐}{楼颖}《<国秀集>序》:“運屬皇家﹐否終復泰。”

  • 否終則泰-汉语大词典

    否終則泰

    亦作“[否終斯泰]”【1】谓闭塞到极点,则转向通泰。《易·杂卦》:“否泰﹐反其類也。”{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時過於期﹐否終則泰。”{南朝} {陈}{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夫否終斯泰﹐屯極則亨﹐若日月之回環﹐猶陰陽之報復。”

  • 和泰-汉语大词典

    和泰

    【1】温和安祥。{晋}{潘岳}《金鹿哀辞》:“柔情和泰﹐朗心聰警。”{宋}{司马光}《悯狱谣》:“法官由來少和泰﹐{臯陶}之面如削瓜。”【2】和顺太平。{前蜀}{杜光庭}《众修北帝衙醮词》:“公私和泰﹐眷屬安寧。”

  • 國泰民安-汉语大词典

    國泰民安

    【1】国家太平,人民安乐。{欧阳予倩} 《桃花扇》第一幕:“自从圣上登基﹐相爷入阁﹐真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宋}{吴自牧}《梦粱录·山川神》:“每歲海潮大溢﹐衝激州城﹐春秋醮祭﹐詔命學士院譔青詞以祈國泰民安。”

  • 帖泰-汉语大词典

    帖泰

    【1】安宁;安定。{唐}{陆龟蒙}《江南秋怀》诗:“相歡時帖泰﹐獨坐歲峥嶸。”{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二:“其後兩宫北狩﹐僭僞出﹐天下亂﹐於是新天子中興{江}左﹐{四川}獨帖泰。”《宋书·松滋侯子房传》:“今王化帖泰﹐宜辨忠邪﹐涓流不壅﹐燎火難滅。”

  • 岱泰-汉语大词典

    岱泰

    【1】即{泰山}。{明}{刘基}《送道士张玄中归桐柏观》诗:“追龍入{醫閭}﹐訪鶴凌{岱泰}。”

  • 康泰-汉语大词典

    康泰

    【1】安乐太平。{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二:“昔我先人{魯公}遭逢聖主﹐立政建事以致康泰﹐每區區其閒。”{唐}{王勃}《拜南郊颂序》:“天下隸人﹐知海内之安樂;寰中殊域﹐奉三靈之康泰。”

  • 安如泰山-汉语大词典

    安如泰山

    【1】形容极其平安稳固。泰,也写作“太”。{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三:“{张家口}被占领的当天下午﹐{蒋介石}即下令召集他的反动的国民大会﹐似乎他的反动统治从此可以安如{泰山}了。”{汉}{焦赣}《易林·坤之中孚》:“安如{太山}﹐福禧屢臻。雖有豺虎﹐不致危身。”《三国演义》第四五回:“{孔明}曰:‘{亮}雖居虎口﹐安如{泰山}。’”

  • 安泰-汉语大词典

    安泰

    【1】安定太平。{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國家憲章完具﹐爲治日久﹐守令承奉詔條﹐違犯者鮮﹐雖在蠻荒﹐無不安泰。”{汉}{焦赣}《易林·井之恒》:“解釋倒懸﹐歷國安泰。”{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四折:“這一場佈擺﹐喝啋﹐是誰的手策﹐呀﹐保護得{荆州}安泰。”【2】安定平静。{许地山}《海角底孤星》:“自然他们此后定要享受些安泰的生活。”{沙汀}《炮手》:“所以尽管嘴上很硬﹐心里总不安泰﹐当天晩上他翻腾了半夜。”{宋}{郭彖}《睽车志》卷二:“{章}頓覺心地安泰﹐不復驚怯。”【3】谓身体安康。{明}{高明}《琵琶记·勉食姑嫜》:“野曠原空﹐人離業敗﹐謾盡心行孝﹐力枯形憊﹐幸然爹媽此身安泰。”{唐}{白居易}《幽居早秋闲咏》:“且得身安泰﹐從他世險艱。”京剧《孔雀东南飞》第一场:“只为谋生久在外﹐好容易告假回家来﹐只望老母多安泰﹐望见家门我笑颜开。”

  • 富泰-汉语大词典

    富泰

    【1】富态。{艾芜}《我在仰光的时候》:“他有五十左右光景﹐脸庞并不肥胖﹐但却显得丰腴﹑白净﹑富泰。”{老舍}《二马》第四段六:“她比从前胖了一点。脖子上围着一条狐皮﹐更显得富泰一点。”

  • 寬泰-汉语大词典

    寬泰

    【1】宽舒安泰。{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小儲君在盒子内多寬泰﹐則我這潑性命從鍼關裏透出來。”{潘漠华}《乡心》:“他想尽管这样混下去﹐是不会有宽泰的日子过的。”《天雨花》第五回:“{施生}之病半因憂鬱而成﹐今出了尼菴﹐身心寬泰﹐那病登時好了一半。”《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直待兒身四體安﹐阿娘方覺心寬泰。”

  • 寧泰-汉语大词典

    寧泰

    【1】安宁太平。《明史·后妃传一·仁宗诚孝张皇后》:“是時海内寧泰﹐帝入奉起居﹐出奉遊宴﹐四方貢獻﹐雖微物必先上皇太后。”《荀子·赋》:“行義以正﹐事業以成﹐可以禁暴足窮﹐百姓待之而後寧泰。”{前蜀}{杜光庭}《莫庭乂为川主修周天醮词》:“上願國祚遐長﹐聖朝寧泰﹐戈鋋自息﹐文軌大同。”

  • 榮泰-汉语大词典

    榮泰

    【1】繁荣安定。《旧唐书·忠义传上·苏安恒》:“若爲君王而不行此四者﹐則當神寃鬼怒﹐陰錯陽亂﹐欲使國家榮泰﹐其可得乎!”

  • 狃泰-汉语大词典

    狃泰

    【1】见“狃忕”。

  • 變泰-汉语大词典

    變泰

    【1】犹言否极泰来。谓发迹腾达。《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那裏是{劉知遠}出鎮{太原府}?則是那{史弘肇}合當出來﹐發跡變泰!”{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説話有四家:一者小説﹐謂之銀字兒﹐如煙粉﹑靈怪﹑傳奇。説公案﹐皆是搏刀趕棒﹐及發跡變泰之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專爲貧賤之人﹐一朝變泰﹐得了富貴﹐苦盡甜來﹐滋味深長。”

  • 昌泰-汉语大词典

    昌泰

    【1】昌盛安泰。《平山冷燕》第四回:“是誠地天昌泰﹐國家文明﹐而一人流光﹐千古照朗者也。”

  • 昇泰-汉语大词典

    昇泰

    【1】太平。{晋}{葛洪}《抱朴子·名实》:“姦黨破則昇泰之所由也﹐主威奪則危亡之端漸矣。”

  • 昭泰-汉语大词典

    昭泰

    【1】清明安泰。{南朝} {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宫鄰昭泰﹐荒憬清夷。”{唐}{陈子昂}《为义兴公求拜扫表》:“拂拭霧露﹐生見白日﹐踴躍昭泰﹐情何以勝。”

  • 時亨運泰-汉语大词典

    時亨運泰

    【1】旧时指命运亨通。《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也是{宋金}時亨運泰﹐恰好有一隻大船﹐因逆浪衝壞了舵﹐停泊於岸下修舵。”

  • 景泰藍-汉语大词典

    景泰藍

    【1】{北京}著名的特种工艺品之一。早在{唐}代就有此种工艺制作。一说,系创于{明}{宣德}年间,至{明}{景泰}年间才广泛流行。用铜胎制成,当时以蓝釉为最出色,习惯称为“景泰藍”。{清}代以后,远销国外。品种有瓶﹑碗﹑盘﹑烟具﹑台灯﹑糖罐﹑奖杯等。也叫铜胎掐丝珐琅。{老舍}《茶馆》第三幕:“我得到一堂景泰蓝的五供儿﹐东西老﹐地道﹐也便宜。”

  • 暢泰-汉语大词典

    暢泰

    【1】舒畅安宁。{唐}{裴铏}《传奇·孙恪》:“{袁氏}俄覺﹐大怒而責{恪}曰:‘子之窮愁﹐我使暢泰﹐不顧恩義﹐遂興非爲。’”

  • 泰昭-汉语大词典

    泰昭

    【1】祭坛名。《礼记·祭法》:“埋少牢於{泰昭}﹐祭時也。”{郑玄}注:“昭﹐明也﹐亦謂壇也。”{孔颖达}疏:“{泰昭}﹐壇名也﹐昭亦取明也。”

  • 泰阿-汉语大词典

    泰阿

    【1】古宝剑名。{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宝剑》:“{歐冶子}﹑{干將}鑿{茨山}﹐洩其溪﹐取鐵英﹐作爲鐵劍三枚:一曰龍淵﹐二曰泰阿﹐三曰工布。”【2】泛指宝剑。参见“[倒2持泰阿]”。

  • 泰初-汉语大词典

    泰初

    【1】道家指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元气。后亦指天地形成前的时期。《庄子·天地》:“泰初有无﹐无有无名。”{成玄英}疏:“泰﹐太;初﹐始也。元氣始萌﹐謂之太初﹐言其氣廣大﹐能爲萬物之始本﹐故名太初。”{廖仲恺}《壬戌六月禁锢中闻变有感》诗之四:“朝朝面壁學{維摩}﹐參到禪機返泰初。”《楚辞·远游》:“超無爲以至清兮﹐與泰初而爲鄰。”

  • 泰吕-汉语大词典

    泰吕

    【1】即大吕。{春秋}{齐}钟名。《晏子春秋·谏下十二》:“{景公}爲泰吕成﹐謂{晏子}曰:‘吾欲與夫子燕。’對曰:‘未祀先君而以燕﹐非禮也。’”

  • 泰定-汉语大词典

    泰定

    【1】指太平。{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七:“{明帝}﹑{章帝}繼{光武}而臻泰定。”【2】安定;镇定。《庄子·庚桑楚》:“宇泰定者﹐發乎天光。”{成玄英}疏:“且德宇安泰而静定者﹐其發心照物﹐由乎自然之智光。”《新唐书·王重荣传》:“{珙}任威虐﹐殺人斷首置前﹐而顔色泰定。”

  • 泰治-汉语大词典

    泰治

    【1】太平安定。{宋}{朱熹}《近思录》卷八:“自古泰治之世﹐必漸至於衰替﹐蓋由狃習安逸因循而然。”

  • 泰水-汉语大词典

    泰水

    【1】岳母的别称。{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上:“俗人以{泰山}有{丈人觀}﹐遂謂妻母爲泰水。”《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安公子}〕先給泰山磕了三個頭……起來又給泰水磕頭。”{清}{梁章鉅}《称谓录·妻之母》:“《合璧事類》:俗呼妻母爲泰水。此何義耶?案此即因妻父之爲泰山而推之﹐知此稱{宋}時已然耳。”

  • 泰岳山-汉语大词典

    泰岳山

    【1】山名。{武当山}的别名。参见“[武當山]”。

  • 泰液-汉语大词典

    泰液

    【1】古池名。{汉武帝}时建。{汉}{扬雄}《羽猎赋》:“營{建章}﹑{鳳闕}﹐{神明}﹑{馺娑}﹐{漸臺}﹑{泰液}﹐象海水周流{方丈}﹑{瀛洲}﹑{蓬萊}。”《史记·孝武本纪》:“其北治大池﹐{漸臺}高二十餘丈﹐名曰{泰液池}。”{张守节}正义引{臣瓒}曰:“{泰液}言象陰陽津液以作池也。”

  • 泰壇-汉语大词典

    泰壇

    【1】古代祭天之坛。在都城南郊。{明}{李东阳}《郊祀前一日斋居候驾》诗:“石橋瓊砌倚雕闌﹐樹裏行宫接泰壇。”《礼记·祭法》:“燔柴於泰壇﹐祭天也。”{孔颖达}疏:“謂積薪於壇上﹐而取玉及牲﹐置柴上燔之﹐使氣達於天也。”《孔子家语·郊问》:“既至泰壇﹐王脱裘矣。”

  • 泰山頽-汉语大词典

    泰山頽

    【1】见“泰山其頽”。

  • 泰極-汉语大词典

    泰極

    【1】太极。指原始混沌之气。《文选·左思<魏都赋>》:“夫泰極剖判﹐造化權輿。”{李善}注引《易》:“《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 泰一-汉语大词典

    泰一

    亦作“[泰壹]”【1】传说中的天神名。《鹖冠子·泰鸿》:“{泰一}者﹐執大同之制﹐調泰鴻之氣﹐正神明之位者也。”{陆佃}解:“{泰一}﹐{天皇大帝}也。”《史记·孝武本记》:“皇帝敬拜{泰一}。”《文选·扬雄<甘泉赋>》:“配帝居之懸圃兮﹐象{泰壹}之威神。”{张铣}注:“{太一}﹐天神也﹐居於{紫微宫}。”【2】{中国}哲学术语。{老子}之“道”的别名。有至高﹑唯一之意。{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卢鸿》:“詔曰:‘{鴻}有泰一之道﹐中庸之德。’”

  • 泰甚-汉语大词典

    泰甚

    【1】太甚,过甚。{姚华}《曲海一勺·述旨》:“古俗渾樸﹐簡略泰甚﹐踵事增華﹐乃益趨繁。”{唐}{刘禹锡}《上杜司徒书》:“罔極泰甚﹐古今同途。”《汉书·循吏传·黄霸》:“凡治道﹐去其泰甚者耳。”

  • 泰-汉语大词典

    《廣韻》他蓋切,去泰,透。【1】通达;通畅。《易·序卦》:“履而泰﹐然後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汉书·刘向传》:“君子道長﹐小人道消;小人道消﹐則政日治﹐故爲泰。泰者﹐通而治也。”{明}{张居正}《辛未会试程策》之一:“夫泰之時,和氣洽而理道昌﹐一有壅閼﹐不足爲泰。”【2】安舒;安宁。《论语·子路》:“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南朝 宋}{颜延之}《庭诰文》:“必使陵侮不作﹐懸企不萌﹐所謂賢鄙處宜﹐華野同泰。”【3】好,美好。《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先嫁得府吏﹐後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三国志·吴志·孙晧传》“陳事勢利害,以申喻{晧}”{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汉晋春秋》:“結歡弭兵﹐共爲一家﹐惠矜{吴會}﹐施及中土﹐豈不泰哉!”【4】宽裕。《荀子·议兵》:“凡慮事欲孰﹐而用財欲泰。”{清}{夏燮}《中西纪事·申明烟禁》:“必使水師皆爲我用﹐不爲夷用﹐則養兵籌餉﹐不得不增;船炮用財﹐不得不泰。”【5】骄纵。《国语·晋语八》:“及{桓子}驕泰奢侈﹐貪慾無藝……宜及於難﹐而賴{武}之德﹐以没其身。”《论语·子罕》:“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何晏}集解引{王肃曰:“時臣驕泰﹐故於上拜。”{唐}{柳宗元}《非<国语>上·虢梦》:“{虢}﹐小國也而泰,以招大國之怒。”【6】奢侈。《国语·晋语八》:“夫{卻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軍﹐恃其富寵﹐以泰于國。”{韦昭}注:“奢泰於國。”{宋}{曾巩}《金华县君曾氏墓志铭》:“於是時﹐夫人兄{魯公}{公亮}實爲宰相當國﹐然夫人處里舍彌約﹐未嘗以爲泰。”{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學者立言﹐貴乎不朽﹐即味列八珍﹐當使天下不以爲泰耳。”【7】大。《书·泰誓上》“泰誓”{孔}传:“大會以誓衆。”{孔颖达}疏:“經云‘大會于{孟津}’,知名曰‘泰誓’者﹐其大會以示衆也。”{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山川颂》:“小其上﹐泰其下﹐久長安﹐後世無有去就﹐儼然獨處﹐惟山之意。”【8】太;过甚。《诗·小雅·巧言》:“昊天已威﹐予慎無罪;昊天泰憮﹐予慎無辜。”{郑玄}笺:“已﹑泰﹐皆言甚也。”《孟子·滕文公下》:“非其道﹐則一簞食不可受於人;如其道﹐則{舜}受{堯}之天下﹐不以爲泰--子以爲泰乎?”《汉书·孔光传》:“{霸}爲人謙退﹐不好權勢﹐常稱爵位泰過﹐何德以堪之!”{章炳麟}《中华民国解》:“夫子本{楚}之良家﹐而云{楚}爲非種﹐以憂勞主父效忠穹廬故﹐遂不憚汙辱其鄉人﹐慮大義滅親之泰過也。”【9】极。参见“[泰古]”。【10】卦名。《周易》六十四卦之一。乾下坤上﹐为上下交通之象。《易·泰》:“《象》曰:天地交,泰。”{王弼}注:“泰者,物大通之時也。”{宋}{孙奕}《履斋示儿编·杂记·卦配十二月》:“三陽而三陰則爲正月﹐其卦爲泰。”【11】古代酒器名。《礼记·明堂位》:“泰﹐{有虞氏}之尊也。”{郑玄}注:“泰用瓦。”【12】山名。参见“[泰山]”。【13】州名。{辽}置。治所在{乐康}(今{吉林省}{洮安县}东)。{金}{大定}二十五年废。{承安}二年复置,移治{长春}(今{吉林省}{乾安县}北),辖境扩至今{洮儿河}下游地区,为当时边防重地。{金}末废。参阅《金史·地理志上》。【14】州名。{五代}{南唐}置。治所在{海宁县}(今{泰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泰州市}﹑{泰县}﹑{如皋}﹑{泰兴}﹑{兴化}等县地。{元}改{泰州路}总管府,后复原名。{明}{清}沿置。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五·泰州》。

  • 泰嶽-汉语大词典

    泰嶽

    【1】{泰山}。《水浒传》第二九回:“〔{蔣忠}〕自誇大言道:‘三年上{泰嶽}争交﹐不曾有對;普天之下﹐没我一般的了!’”{宋}{杨万里}《诚斋诗话》:“太學生{姚孝寧}《祭李清卿文》首句云:‘皇穹將傾﹐天柱必折;大地欲仆﹐{泰嶽}必蹶。’”

  • 泰畤-汉语大词典

    泰畤

    【1】古代天子祭天神之处。《史记·孝武本纪》:“神靈之休﹐祐福兆祥﹐宜因此地光域立泰畤壇以明應。”{唐}{杨炯}《酅国公墓志铭》:“郊上玄﹐定泰畤﹐金繩玉匣﹐日觀登封;左箇西偏﹐明堂布政。”{明}{唐顺之}《冬至南郊》诗:“明王敦大報﹐泰畤禮神君。”

  • 泰清-汉语大词典

    泰清

    【1】即太清。指天空。{明}{刘基}《黄州团湖董氏镜心楼》诗:“{團湖}四面開明鏡﹐中有高樓接泰清。”{前蜀}{杜光庭}《题鹤鸣山》诗:“五氣雲龍下泰清﹐三天真客已功成。”{三国} {魏}{曹植}《赠丁仪王粲》诗:“員闕出浮雲﹐承露泰清。”

  • 泰鴻-汉语大词典

    泰鴻

    【1】指形成天地万物的本原。{谭作民}《噩梦》诗:“舉足又入化人宫﹐屈指{太一}與泰鴻。”《鹖冠子·泰鸿》:“{泰一}者﹐執大同之制﹐調泰鴻之氣。”{陆佃}解:“鴻蒙﹐元氣也。泰鴻﹐元氣之始也。”

  • 泰社-汉语大词典

    泰社

    【1】古代天子的宗社。《史记·三王世家》:“《春秋大传》曰:‘天子之國有泰社。’”{汉}{蔡邕}《独断》:“天子之宗社曰泰社。”

  • 泰和-汉语大词典

    泰和

    【1】太平。{汉}{扬雄}《法言·孝至》:“或問泰和。曰:其在{唐虞}﹑{成周}乎?”{宋}{光宗}《策问》:“其爲朕稽古今之宜﹐推治化之本﹐凡可以同風俗﹐清刑罰﹐成泰和之效者﹐悉意而條陳之。朕將親覽。”【2】和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蔡专使元培代表布告全国文》:“其至少數抱猜忌之見﹐騰離間之口者﹐皆將爲泰和所同化﹐而無復纖翳之留。”【3】天地间冲和之气。{明}{徐渭}《梅赋》:“先則渾淪龐篤﹐含泰和而獨飽﹐酸則甘辛醎苦﹐受何味而弗便。”

  • 泰帝-汉语大词典

    泰帝

    【1】传说中的古帝名。即{太昊}{伏羲氏}。《史记·孝武本纪》:“{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爲二十五弦。”{张守节}正义:“{泰帝}謂{太昊}{伏羲氏}。”

  • 泰山頭上動土-汉语大词典

    泰山頭上動土

    【1】比喻胆大包天。{夏衍}《秋瑾传》序幕:“{黄七虎}本来已经够霸了﹐今年进了教﹐你还能跟他拗?知县老爷也得让他三分﹐你算得什么?真是{泰山}头上动土!”

  • 泰山石敢當-汉语大词典

    泰山石敢當

    【1】旧俗,凡人家住屋门对桥梁﹑巷口或道路要冲,就在墙外立一小石碑,上刻“{泰山}石敢當”五字,用以避邪。{清}{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八:“吾邑人家門户﹐當橋梁巷陋之衝﹐則豎石碑﹐書‘{泰山}石敢當’五字﹐以鎮之。”{鲁迅}《花边文学·<如此广州>读後感》:“其实﹐{中国}人谁没有迷信……他们会只化一个铜元买一条红纸﹐写上‘{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或‘{泰山}石敢当’﹐悄悄的贴起来﹐就如此的安身立命。”

  • 泰靡-汉语大词典

    泰靡

    【1】奢靡。《逸周书·文传》:“不爲驕侈﹐不爲泰靡﹐不淫于美﹐括柱茅茨﹐爲民愛費。”

  • 泰始曆-汉语大词典

    泰始曆

    【1】{西晋}历法名。{武帝}{司马炎}统一天下后,改元{泰始},并改{三国}{魏}《景初历》为《泰始历》。《晋书·律历志中》:“{武帝}踐阼﹐{泰始}元年﹐因{魏}之《景初曆》﹐改名《泰始曆》。”

  • 泰祝-汉语大词典

    泰祝

    【1】即太祝。主管祭祀之官。《晏子春秋·谏上二三》:“爲社稷宗廟之不享乎?則泰祝{子游}存矣。”{吴则虞}集释引{孔星衍}曰:“泰祝﹐官。”

  • 泰武-汉语大词典

    泰武

    【1】强大的武力。{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篡卒》:“明賞﹐選卒……是謂泰武之葆。”{汉}{班固}《西都赋》:“爾乃盛娱游之壯觀﹐奮泰武乎上囿。”

  • 泰山其頽-汉语大词典

    泰山其頽

    【1】《礼记·檀弓上》:“ {孔子}蚤作,負手曳杖,消摇於門,歌曰:‘{泰山}其頽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孔子}将死时作此歌,自称“哲人”,把自己的死比作{泰山}崩塌。后用来比喻众所仰望的人去世。多用作悼辞。{唐}{王湾}《哭补阙亡友綦毋学士》诗:“泣爲{洹水}化﹐歎作{泰山}頽。”{叶圣陶}《乡里善人》:“学人文人同声哀悼﹐‘{泰山}其颓﹐哲人其萎’的成语﹐在祭文挽联哀诗中随处露脸。”亦省作“[泰山頽]”。

  • 泰古-汉语大词典

    泰古

    【1】上古,远古。《淮南子·原道训》:“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於中央。”{高诱}注:“二皇﹐{伏羲}﹑{神農}也。”《文选·班固<东都赋>》:“《韶》《武》備﹐泰古畢。”{李善}注:“泰古﹐泰古之樂也。”

  • 泰交-汉语大词典

    泰交

    【1】语出《易·泰》:“ 天地交,泰。”谓天地之气相交,物得大通。后因以“泰交”谓上下不隔,互通声气。《明史·余珊传》:“由是大臣顧望﹐小臣畏懼﹐上下乖戾﹐寖成暌孤﹐而泰交之風息矣。”

  • 泰尊-汉语大词典

    泰尊

    【1】古代祭祀用的大酒杯。{唐}{李纾}《唐德明兴圣庙乐章·兴圣酌献》:“泰尊始獻﹐百末重觴。”《汉书·礼乐志》:“泰尊柘漿析朝酲。”

  • 泰和湯-汉语大词典

    泰和湯

    【1】指酒。{宋}{辛弃疾}《洞仙歌·丁卯八月病中作》词:“羨安樂窩中泰和湯﹐更劇飲無過﹐半醺而已。”

  • 泰山府君-汉语大词典

    泰山府君

    【1】指{泰山}神。俗称{东岳大帝}。{魏}{晋}以来,道教传说人死魂皆归{泰山},以{泰山}神为地下之主。旧时各地有东岳庙祀{泰山}神。{晋}{干宝}《搜神记》卷四:“〔{胡母班}〕曾至{泰山}之側﹐忽于樹間逢一絳衣騶﹐呼{班}云:‘{泰山}{府君}召。’”

  • 泰階-汉语大词典

    泰階

    【1】古星座名。即三台。上台﹑中台﹑下台共六星,两两并排而斜上,如阶梯,故名。{清}{张锡作}《月蚀诗》:“吾聞皇天無私泰階平﹐二紀五緯誰相争。”《汉书·东方朔传》:“願陳《泰階六符》以觀天變。”{颜师古}注:“{孟康}曰:‘泰階﹐三台也。每台二星﹐凡六星。符六星之符驗也。’{應劭}曰:‘《黄帝泰階六符經》曰:泰階者﹐天之三階也……三階平則陰陽和﹐風雨時﹐社稷神祇咸獲其宜﹐天下大安﹐是爲太平。’”《晋书·天文志上》:“三台六星﹐兩兩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一曰泰階。”{明}{张居正}《黄马》诗:“從此{華陽}休駿足﹐山河重整泰階平。”【2】借指朝廷。{唐}{贾至}《闲居秋怀寄阳翟陆赞府封丘高少府》诗:“信矣草創時﹐泰階速賢良。”{唐}{刘禹锡}《山南西道节度使厅壁记》:“去年夏四月﹐今丞相{趙郡公}徵還泰階﹐遂命左僕射{燉煌公}往踐其武。”

  • 泰始-汉语大词典

    泰始

    【1】古代指天地初开﹑万物开始形成的时代。《鹖冠子·泰录》:“{泰一}之道﹐九皇之傅﹐請成於泰始之末。”

  • 泰山壓卵-汉语大词典

    泰山壓卵

    【1】比喻以绝对优势轻而易举地压倒对方。语出《後汉书·广陵思王荆传》:“功易於{太山}破雞子,輕於四馬載鴻毛,此{湯}{武}兵也。”{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一:“现在钦命{董福祥}提兵十万﹐帮助义和团攻打使馆﹐这简直是{泰山}压卵之势﹐洋人就要逃走﹐也不行了!”《晋书·孙惠传》:“況履順討逆﹐執正伐邪﹐是{烏獲}摧冰﹐{賁}{育}拉朽﹐猛獸吞狐﹐{泰山}壓卵﹐因風燎原﹐未足方也。”{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二:“及{周世宗}欲收{河東}﹐自謂此行若{泰山}壓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