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泗

泗(泗)是什么意思

  • 泣 涕 泗 洟 泪(淚)-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

    泣 涕 泗 洟 泪(淚)

    [泣qi 涕tì 泗si 洟yi 泪(淚)lèi]

    同 【泣涕】 ①眼泪。《韩非子·和氏》:“泣尽而继之以血”。《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后哭,泣不下”。《诗·小雅·小明》:“涕零如雨”。《列子·汤问》:“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柳宗元《捕蛇者说》:“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成语有“痛哭流涕”。 ②小声哭,哭泣。《战国策·赵策四》:“持其踵,为之泣”。(踵:脚跟)杜甫《石壕吏》:“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汉书·食货志》:“于是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成语有“泣不成声”、“向隅而泣”。

    【涕泗洟】 鼻涕。王褒《僮约》:“目泪下,鼻涕长一尺。”《诗·陈风·泽陂》:“寤寐无为,涕泗滂沱。”(滂沱:形容涕泪如雨下)《易·萃》:“赍咨涕洟”。孔颖达疏:“自目出曰涕,自鼻出曰演。”

    辨 在先秦,一般说来“泣”、“涕”指“眼泪”,“泗”、“演”指“鼻涕”。“泪”在战国时《楚辞》中虽已出现,但《说文》未收。后来“泪”代替了“泣”、“涕”表示“眼泪”,“涕”代替“泗”、“演”表示“鼻涕”,而“泗”、“洟”就不常用了。“泣”和“涕”相比,除了都可以指“眼泪”外,也都可以作动词,表示“哭泣”。但作为名词,“涕”后来又可以指鼻涕,“泣”没有这个用法。

  • 泗-古文观止词典

    泗sì

    【词性】:名词

    一、水名,源出山东泗水县东蒙山南麓,四源并发,故名(1)。《里革断罟匡君》:宣公夏滥于泗渊,里革断其罟而弃之。——鲁宣公夏天把鱼网浸到泗水深处捕鱼,里革割破他的网并且扔掉了它。

    二、州名。唐置泗州,故地在今安徽东北(1)。《泷冈阡表》:咸平三年,进士及第。为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又为泰州判官。——咸平三年考中进士,做过道州判官和泗绵二州的推官,又做过泰州判官。

  • 泗-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泗sì

    ①水名,泗水,在山东省中部。《孟子·滕文公上》:“决汝、汉,排淮、~,而注之江。”②鼻涕。《诗经·陈风·泽陂》:“寤寐无为,涕~滂沱。”邵长蘅《阎典史传》:“面缚两降将,跪城下说降,涕~交颐。”泛指鼻涕和眼泪。李朝威《柳毅传》:“悲~淋漓,诚怛人心。”(怛dá:悲伤。)

    【泗上】①泗水之滨。《左传·哀公八年》:“明日,舍于庚宗,遂次于~。”②春秋时孔子在泗上讲学授徒,后常以“泗上”指学术之乡。《南齐书·刘善明传》:“令~归业,稷下还风,君欲谁让邪?”(稷下:战国时齐国的学宫所在地,是各学派活动的中心。)

  • 泗-现代汉语大词典

    泗sì

    【释义】:

    ①鼻涕。如:涕泗滂沱。②泗水,古水名。源于今山东省泗水县东,四源并发,故名。

  • 泗上-现代汉语大词典

    泗上sì shàng

    【释义】:

    春秋时孔子在泗上讲学授徒,后用以指学术之乡。郁达夫《正月六日作》:“泗上文章初识命,淮阴风骨亦求怜。”

  • 泗州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泗州戏sì zhōu xì

    【释义】:

    安徽省主要剧种之一,由旧泗州(州治在今安徽省泗县)的民间歌舞“花鼓”发展而成,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流行于淮河两岸。俗称拉魂腔。

  • 泗-汉语大词典

    《廣韻》息利切,去至,心。【1】鼻涕。《诗·陈风·泽陂》:“寤寐無爲﹐涕泗滂沱。”{毛}传:“自目曰涕﹐自鼻曰泗。”{晋}{张载}《拟<四愁诗>》:“登崖遠望涕泗流﹐我之懷矣心傷憂。”{宋}{钱易}《南部新书》戊:“{神堯}宴近臣﹐果有蒲桃﹐{陳叔達}捧而不食。帝詔之﹐對曰:‘臣母患口乾﹐求之不致。’帝曰:‘卿有母遺乎?’涕泗闌干。”【2】指鼻涕和眼泪。{唐}{李朝威}《柳毅传》:“悲泗淋漓﹐誠怛人心。”《新唐书·刘审礼传》:“服除﹐當爵﹐讓其弟﹐不聽。見父執必感泗滂沱。”【3】古水名。源于今{山东省}{泗水县}东,四源并发,故名。《书·禹贡》:“于{江}海﹐達于{淮}{泗}。”《孟子·滕文公上》:“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晋}{郭璞}《江赋》:“揔括{漢}{泗}﹐兼包{淮}{湘}。”

  • 泗涕-汉语大词典

    泗涕

    【1】鼻涕和眼泪。{明}{何景明}《拟古诗》之十八:“引領長太息﹐泗涕徒沾裳。”

  • 泗洟-汉语大词典

    泗洟

    【1】鼻液。{清}{谭嗣同}《仁学》十六:“然養氣也旋化而爲炭氣﹐紅血也旋變而爲紫血;或由九竅而出之﹐爲氣﹐爲唾涕﹐爲泗洟﹐爲矢溺﹐爲凝結之物。”

  • 泗水潛夫-汉语大词典

    泗水潛夫

    【1】{宋}{周密}的别号。泗,多写作“四”。{清}{余怀}《<板桥杂记>後跋》:“但抽毫點註﹐我心寫兮﹐亦{泗水}{潛夫}記{武林}舊事也。”

  • 泗洙-汉语大词典

    泗洙

    【1】{泗水}和{洙水}的并称。{孔子}教弟子于{泗}{洙}之间,因以指其设教之所。{元}{周伯琦}《八月六日丁亥释奠孔子庙三十韵》:“歷歷由{沂}{汶}﹐行行望{泗}{洙}。”

  • 泗濱-汉语大词典

    泗濱

    【1】指用{泗}滨石所作之磬。{宋}{王禹偁}《笙磬同音诗》:“誰將{嶰谷}韻﹐潛合{泗}濱風。”

  • 泗州塔-汉语大词典

    泗州塔

    【1】古塔名。{唐}代为纪念{僧伽}大师而筑。{宋}初曾修葺。{宋}{刘攽}《中山诗话》:“{泗州塔}﹐人傳下藏真身﹐後閣上碑道{興國}中塑{僧伽}像事甚詳……塔本{喻都料}造﹐極工巧。俗謂塔頂爲天門。”

  • 泗川-汉语大词典

    泗川

    【1】指{泗水}。《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唐享孔子庙乐章》:“{魯}壁類聞﹐{泗川}如覯。”

  • 泗石-汉语大词典

    泗石

    【1】出于{泗水}之滨的石头。可以作磬。 语本《书·禹贡》:“ {嶧}陽孤桐,{泗}濱浮磬。”{孔}传:“ {泗水}涯水中見石,可以爲磬。”{唐}{司空图}《成均赋》:“孤桐韜響﹐惟均雨露之濡;{泗}石含清﹐未冠雲韶之節。”

  • 泗上-汉语大词典

    泗上

    【1】泛指{泗水}北岸的地域。《左传·襄公十九年》:“執{邾悼公}以其伐我故﹐遂次于{泗}上。”《战国策·楚策一》:“大王悉起兵以攻{宋}﹐不至數月而{宋}可擧﹐擧{宋}而東指﹐則{泗}上十二諸侯﹐盡王之有已。”【2】{春秋}时{孔子}在{泗}上讲学授徒,后常以“泗上”指学术之乡。《晋书·桓彝传论》:“{首陽}高節﹐求仁而得仁;{泗}上微言﹐朝聞而夕死。”《南齐书·刘善明传》:“令{泗}上歸業﹐{稷}下還風﹐君欲誰讓邪?”{郁达夫}《正月六日作》诗:“{泗}上文章初識命﹐{淮陰}風骨亦求憐。”

  • 泗州戲-汉语大词典

    泗州戲

    【1】{安徽省}主要剧种之一,俗称“拉魂腔”。由旧{泗州}(州治在今{安徽省}{泗县})的民间歌舞“花鼓”发展而成,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流行于{淮河}两岸。解放后,在音乐改革和编演现代剧方面都有不少进展。

  • 泗濱友-汉语大词典

    泗濱友

    【1】指{南唐}{李建勋}秘藏之玉磬。{宋}{周密}《澄怀录》:“{江南}{李建勳}嘗蓄一玉磬﹐大尺餘﹐以沉香節按柄叩之﹐聲極清越﹐客有談及穢俗之語者﹐則急起擊玉磬數聲﹐曰:‘聊代清耳。’名曰{泗}濱友。”

  • 泗州和尚-汉语大词典

    泗州和尚

    【1】{唐}西域高僧{僧伽}大师,曾在{泗州}{临淮县}建造寺院,人称{泗州和尚}。{中宗}时迎入{长安},{景龙}四年卒,归葬{临淮}。{宋}{钱易}《南部新书》癸:“{王延彬}獨據{建州}﹐稱僞號。一旦大設﹐爲伶官作戲辭云:‘只聞有{泗州和尚}﹐不見有五縣天子。’”

  • 泗沂-汉语大词典

    泗沂

    【1】{泗水}和{沂水}的并称。《书·禹贡》:“導{淮}自{桐柏}﹐東會于{泗}{沂}﹐東入于海。”

  • 泗水亭-汉语大词典

    泗水亭

    【1】古亭名。在今{江苏省}{沛县}东。{汉高祖}{刘邦}曾任{泗水}亭长。《史记·高祖本纪》:“〔{高祖}〕及壯﹐試爲吏﹐爲{泗水}亭長。”{张守节}正义:“《括地志》云:‘{泗水亭}在{徐州}{沛縣}東一百步﹐有{高祖廟}也。’”

  • 洙泗-汉语大词典

    洙泗

    【1】{洙水}和{泗水}。古时二水自今{山东省}{泗水县}北合流而下,至{曲阜}北,又分为二水,{洙水}在北,{泗水}在南。{春秋}时属{鲁国}地。{孔子}在{洙}{泗}之间聚徒讲学。《礼记·檀弓上》:“吾與女事夫子於{洙}{泗}之间。”后因以“洙泗”代称{孔子}及儒家。{唐}{卢象}《赠广川马先生》诗:“人歸{洙}{泗}學﹐歌盛舞雩風。”{清}{谭嗣同}《仁学》一:“其在上者﹐亦莫不極崇{宋}儒﹐號爲{洙}{泗}之正傳。”{宋}{叶適}《宋厩父墓志铭》:“余嘗考次{洙}{泗}之門﹐不學而任材者﹐{求}也。”{明}{陈汝元}《金莲记·构衅》:“接{洙}{泗}之淵源﹐擬荷千秋之擔。”{南朝} {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弘{洙}{泗}之風﹐闡{迦維}之化。”

  • 涕泗-汉语大词典

    涕泗

    【1】涕泪俱下,哭泣。{宋}{苏轼}《白帝庙》诗:“遲回問風俗﹐涕泗閔興衰。”{汉}{扬雄}《元后诔》:“{新室文母太后}崩﹐天下哀痛﹐號哭涕泗。”《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向士肅}出外拜客……遇箇婦人﹐鬢髮蓬鬆﹐涕泗而來。”{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二·事叔至孝》:“〔{施愚山}〕辛亥客都門﹐每憶叔﹐輒涕泗。”【2】眼泪和鼻涕。《南史·萧钧传》:“〔{蕭鈞}〕年七歲﹐出繼{衡陽元王}﹐見{高帝}﹐未拜﹐便涕泗横流。”{明}{孙梅锡}《琴心记·赍金买赋》:“徘徊倚袖﹐涕泗沾衣﹐夢到君傍﹐可怪雞鳴驚唤予。”{清}{罗有高}《邓先生墓表》:“〔先生〕年十七﹐得{宋}五子書讀之﹐涕泗被面下曰:‘嗟夫!吾乃今日知爲人之道也。’”{三国} {魏}{阮籍}《咏怀》之六二:“{齊景}升丘山﹐涕泗紛交流。”

  • 涕泗滂沱-汉语大词典

    涕泗滂沱

    【1】谓涕泪如雨。形容涕泪流得极多。{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汪越》:“{越}痛哭受教。一姊一弟﹐年相亞﹐夙敦友愛﹐亦各涕泗滂沱﹐恨不與俱。”亦作“[涕泗滂沲]”。《南齐书·孔稚珪传》:“於{禹井山}立館﹐事道精篤﹐吉日於静屋四向朝拜﹐涕泗滂沲。”《梁书·武帝纪下》:“又立七廟堂﹐月中再過﹐設净饌。每至展拜﹐恒涕泗滂沲﹐哀動左右。”《诗·陈风·泽陂》:“寤寐無爲﹐涕泗滂沱。”{毛}传:“自目曰涕﹐自鼻曰泗。”{晋}{王嘉}《拾遗记·周灵王》:“夫子知命之將終﹐乃抱麟解紱﹐涕泗滂沱。”

  • 涕泗滂沲-汉语大词典

    涕泗滂沲

    【1】见“涕泗滂沱”。

  • 揮泗-汉语大词典

    揮泗

    【1】犹挥涕。《晋书·孝友传赞》:“孝哉{王}{許}﹐永慕烝烝。揮泗凋柏﹐對榥巢鷹。”

  • 連泗紙-汉语大词典

    連泗紙

    【1】即连史纸。{清}{叶梦珠}《阅世编·礼乐》:“數年以來﹐始用全幅{涇縣}連泗紙刊刻大字﹐不獨紳家行之矣。”

  • 雨泗-汉语大词典

    雨泗

    【1】形容泪流如雨。《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灑零玉墀﹐雨泗丹液。”{吕向}注:“灑零﹑雨泗﹐皆淚落也。”

  • 隕泗-汉语大词典

    隕泗

    【1】落泪。{清}{王继香}《<小螺庵病榻忆语>书後》:“又奚事抱碎玉以愴懷﹐撫凋蘭而隕泗者。”一本作“隕涕”。《梁书·张缵传》:“税遺構之舊浦﹐瞻{汩羅}以隕泗。”

  • 鯁泗-汉语大词典

    鯁泗

    【1】犹言哽咽流涕。鯁,通“哽”。{南朝} {梁}{江淹}《为萧太傅谢追赠父祖表》:“不任鯁泗荷珮之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