泝(泝)是什么意思
泝流而上-佛源语词词典
泝流而上
又作“溯流而上”。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进。《五灯会元·卷一·十六祖罗喉罗多尊者》:“祖告众曰:‘此河之源,凡五百里……佛志:一千年后,当绍圣位。’语已,领诸学众,泝流而上。”现代汉语作为成语承用,作“溯流而上”。峻青《秋色赋》:“我沿着小溪溯流而上,向着山谷的深处走去。”
上泝-汉语大词典
上泝
【1】见“上溯”。
泝-汉语大词典
泝
“[溯]”的繁体字。《廣韻》桑故切,去暮,心。【1】逆水而上。《左传·文公十年》:“〔{楚}{子西}〕沿{漢}泝{江}﹐將入{郢}。”{汉}{王粲}《七哀诗》之二:“方舟溯{大江}﹐日暮愁我心。”《旧唐书·许绍传》:“〔{蕭銑}〕又遣其將{陳普環}乘大艦泝{江}入{硤}﹐與{開州}賊{蕭闍提}規取{巴}{蜀}。”{清}{沈复}《浮生六记·浪游快记》:“是年九月﹐余從{石琢堂}殿撰赴{四川}{重慶府}之任﹐溯{長江}而上﹐舟抵{皖城}。”{徐迟}《哥德巴赫猜想·祁连山下》:“后来又一叶扁舟﹐溯江而上{阳朔}。”【2】迎;向。《文选·张衡<东京赋>》:“泝{洛}背{河}﹐左{伊}右{瀍}。”{薛综}注:“泝﹐向也。”{三国 魏}{曹丕}《永思赋》:“仰北辰而永思﹐泝悲風以增傷。”《梁书·张缵传》:“泝{金牛}之迅渚﹐覩{靈山}之雄壯。”{唐}{皎然}《送还本上人游江西》诗:“雲招望寺處﹐月待泝杯時。”【3】追溯;推求。{宋}{叶隆礼}《契丹国志·本末》:“後之英主忠臣﹐志欲溯今洄古﹐可以鑒矣。”{明}{杨慎}《词品·王筠楚妃吟》:“予論填辭﹐必泝六朝﹐亦昔人窮探{黄河}源之意也。”{清}{景星杓}《山斋客谭·联贵贾祸》:“入草堂敍禮畢﹐詢知同姓﹐甚喜﹐即與泝源流﹐序雁行﹐復講家人禮。”{毛泽东}《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4】流;泛。《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上暢九垓﹐下泝八埏。”{李善}注:“泝﹐流也。”{清}{叶廷琯}《吹网录·三河县辽碑》:“間至夏﹐河路暴漲﹐西泛東泝。”【5】寒栗貌。参见“[泝泝]”。
泝通-汉语大词典
泝通
亦作“[溯通]”【1】犹探求疏通。{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方鑰紀要》﹐{默齋}所著注古方也。以方爲鑰﹐而溯通乎立方之意﹐以盡其變。”
泝水行舟-汉语大词典
泝水行舟
【1】逆水行船。{唐}{元稹}《赠太保严公行状》:“公上言曰:‘緣谿諸蠻﹐狐鼠跧竄。王師步趍﹐不習嵌嶮﹐泝水行舟﹐進寸退里。’”
泝然-汉语大词典
泝然
【1】寒栗貌。《素问·皮部论》:“邪之始入于皮也﹐泝然起毫毛﹐開腠理。”
泝流窮源-汉语大词典
泝流窮源
亦作“[溯流窮源]”【1】推寻原委。{廖仲恺}《再论钱币革命》:“是以欲知貨物本位錢幣所借而行之紙幣單位之購買力﹐第一步當溯源于其先所行幣制之下錢幣單位之購買力。若欲更進﹐則溯流窮源﹐至于原始以貨物爲交易媒介之第一例而止。”
泝沿-汉语大词典
泝沿
亦作“[泝]”亦作“[溯沿]”【1】追溯;推究。{清}{唐孙华}《庚寅元日斋中读书》诗:“卷帙分左右﹐千載得泝沿。”{清}{杭世骏}《<东坡杂记>序》:“溯沿往事﹐特創一編。”【2】谓盘旋。《太平广记》卷三〇三引{唐}{薛用弱}《集异记·崔圆》:“泝沿中流﹐良久而過。”【3】指洄水。{南朝} {梁}{伏挺}《行舟值早雾》诗:“漁人惑澳浦﹐行舟迷泝。”
泝回-汉语大词典
泝回
【1】见“泝洄”。
泝栰-汉语大词典
泝栰
【1】谓乘木筏逆水而上。{宋}{王安石}《泝栰》诗:“泝栰開新屋﹐扶輿繞故園。”
泝本-汉语大词典
泝本
亦作“[溯本]”【1】追寻本原。{清}{曾国藩}《送江小帆同年视学湖北序》:“使彼邦之人﹐曉然知吾好博通之才﹐庶幾由文以溯本﹐舉一以勸百。”
泝遡-汉语大词典
泝遡
【1】见“泝溯”。
泝測-汉语大词典
泝測
【1】向上推测。{汉}{班固}《典引》:“矧夫赫赫聖{漢}﹐巍巍{唐}基﹐泝測其源﹐乃先孕{虞}育{夏}﹐甄{殷}陶{周}。”
泝涉-汉语大词典
泝涉
亦作“[溯涉]”【1】逆流跋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二》:“有水出縣西﹐世謂之‘二十八渡水’。東北流﹐溪澗縈曲﹐途出其中﹐逕二十八渡﹐行者勤于溯涉﹐故因名焉。”
泝洄-汉语大词典
泝洄
亦作“[溯洄]”亦作“[泝回]”【1】指逆流之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一》:“度此溯洄從{漢}﹐爲山行之始。”{唐}{元稹}《遭风二十韵》:“{湘}南賈伴乘風信﹐{夏口}篙工厄泝洄。”【2】追溯;探究。{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首吾道以彰顯大源﹐繼諸氏以溯洄末學﹐終方外以窮極異端。”{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引》:“夫其淵源六籍﹐藪澤九流﹐紬繹百家﹐溯洄千古﹐固文明之盛集﹐鴻碩之大觀也。”{清}{魏源}《<圣武记>叙》:“因以溯洄於民力物力之盛衰﹐人材風俗進退消息之本末。”【3】逆流而上。《文选·左思<吴都赋>》:“葺鱗鏤甲﹐詭類舛錯﹐泝洄順流﹐噞喁沈浮。”{李周翰}注:“泝﹐逆流上也。言水物或逆上﹐或順流。”{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诗话下·宗涤楼观察诗》:“如此江山入泝洄﹐頓從黍谷動葭灰。”{柳亚子}《罗星洲题壁》诗:“一蒲團地現樓臺﹐秋水蒹葭足溯洄。”《诗·秦风·蒹葭》:“溯洄從之﹐道阻且長。”{宋}{苏辙}《贺文太师致仕启》:“方將翺翔{嵩}{少}之下﹐泝回{伊}{洛}之間。”【4】《诗·秦风·蒹葭》:“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洄从之,指逆流而上追寻意中人。后以“溯洄”为追念思慕之典。{张素}《题亚子<分湖旧隐图>》诗:“惜我未往游﹐溯洄天一方。”《红楼梦》第一〇三回:“學生雖溯洄思切﹐自念風塵俗吏﹐末由再睹仙顔﹐今何幸於此處相遇。”
泝迴-汉语大词典
泝迴
亦作“[溯迴]”【1】追念思慕。{清}{钱泳}《履园丛话·谭诗·以诗存人》:“異地仍留滯﹐伊人切溯迴。”
泝源-汉语大词典
泝源
亦作“[溯源]”【1】比喻向上寻求历史来源。{清}{方苞}《<学案>序》:“{金沙}{王無量}輯《學案》﹐以{白鹿洞}規爲宗﹐而溯源于{洙}{泗}﹐下逮{饒仲元}﹑{真西山}所定之條目﹐以及{高}﹑{顧}﹑東林之會約。”{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四章:“阴阳﹑五行﹑天文﹑医经﹑房中均溯源于{黄帝}。”【2】向上寻找水的发源处。{宋}{陆游}《杂书幽居事》诗之二:“炎火下照海﹐{黄河}高泝源。”
泝端竟委-汉语大词典
泝端竟委
【1】谓寻求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梁启超}《格致学沿革考略》导言:“故欲語一學問之沿革﹐不可不上下千古﹐泝端竟委﹐觀前此萌達之跡﹐爲將來進步之階。”
泝流-汉语大词典
泝流
亦作“[溯流]”【1】顺着水势。《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荆公}不用官船﹐微服而行﹐駕一小艇﹐由{黄河}泝流而下。”【2】逆着水流方向。{峻青}《秋色赋·狮峰月夜》:“我沿着小溪﹐溯流而上﹐向着山谷的深处走去。”{明}{沈德符}《野獲编·河漕·宣大二镇漕河》:“又自{懷來}運米三十石﹐溯流而上。”{清}{黄辅辰}《戴经堂日钞·咸丰三年七月初十日》:“前聞逆船千餘﹐自{南京}泝流西上。”《後汉书·列女传·姜诗妻》:“母好飲江水﹐水去舍六七里﹐妻常泝流而汲。”《太平广记》卷三二八引{唐}{薛用弱}《集异记·陈导》:“{唐}{陳導}者﹐{豫章}人也﹐以商賈爲業。{龍朔}中﹐乃泛舟之{楚}﹐夜泊江浦。見一舟泝流而來﹐亦宿于此。”
泝游-汉语大词典
泝游
【1】顺流而下。《尔雅·释水》:“逆流而上曰泝洄﹐順流而下曰泝游。”
泝泝-汉语大词典
泝泝
【1】寒栗貌。《素问·刺要论》:“是故刺毫毛腠理無傷皮﹐皮傷則内動肺﹐肺動則秋病温瘧﹐泝泝然寒慄。”
泝述-汉语大词典
泝述
亦作“[溯述]”【1】追溯而述之。{郭沫若}《文艺论集·论中德文化书》:“{老子}的思想绝非静观﹐我在前面已稍有溯述。”
泝-汉语大词典
泝
【1】见“泝沿”。
泝灘-汉语大词典
泝灘
【1】逆着水滩流向。{清}{魏源}《武夷九曲诗》之四:“泝灘舟行遲﹐遲得領衆妙。”
泝溯-汉语大词典
泝溯
亦作“[泝遡]”【1】推求,索源。{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引》:“余竊慨之﹐殷憂暇日﹐紬繹簡書﹐採摭異同﹐參伍今昨﹐剗剔誣僞﹐泝遡本真﹐滙爲一編。”{清}{周亮工}《<袁周合刻稿>序》:“予與{聖衣}同邑里﹐與{仍叔}爲二十年舊交﹐既能泝溯一原﹐而兩美必合。”
泝追-汉语大词典
泝追
亦作“[溯追]”【1】追溯。{胡適}《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白话文非少数人提倡来的﹐乃是千余年演化的结果。我们溯追上去﹐自现在以至于古代﹐各个时代都有各个时代很好的白话文﹐都可供我们的选择。”
泝流追源-汉语大词典
泝流追源
亦作“[溯流追源]”【1】犹泝流穷源。《诗刊》1978年第1期:“觉得这封信﹐含蕴深厚﹐溯流追源﹐就得考虑整个诗歌的历史。”
沿泝-汉语大词典
沿泝
亦作“[沿遡]”亦作“[沿溯]”亦作“[泝]”【1】沿流而下。{南朝} {梁简文帝}《三日侍皇太子曲水宴诗》序:“蘭觴沿泝﹐蕙肴來往。”{南朝} {宋} {颜延之}《三月三日诏宴西池诗》:“長筵逶迤﹐浮觴泝。”【2】沿袭追溯。{清}{王宗炎}《<白雨斋词话>序》:“詞之爲體﹐詩以爲禰﹐曲以爲子;識者爲之﹐莫不沿溯{漢}{魏}﹐游衍{屈}{宋}﹐以蘄上闚三百篇之恉。”【3】顺水下行与逆水上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淮水》:“{淮水}又逕{義陽縣}故城南……有{九渡水}注之﹐水出{鷄翅山}﹐溪澗瀠委﹐沿遡九渡矣。”{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夏水襄陵﹐沿泝阻絶。”【4】引申为泛舟。{南朝} {梁}{何逊}《晓发》诗:“且望沿泝劇﹐暫有江山趣。”{唐}{元稹}《梦游春》诗:“夜夜望天河﹐無由重沿泝。”
洄泝-汉语大词典
洄泝
亦作“[洄溯]”【1】逆流而上。{唐}{刘希夷}《江南曲》之五:“洄泝經千里﹐煙波接兩鄉。”【2】引申为回顾或向上推求。{孙犁}《澹定集·致曾秀苍信》:“其稍有不足之处﹐是在洄溯及倒述部分﹐仍显枝节﹐略有痕迹。”【3】指回旋的水。{唐}{释泚}《游元象泊》诗:“秋風洄泝險﹐落日波濤深。”
流泝-汉语大词典
流泝
【1】逆流而上。{南朝} {齐}{谢朓}《和何议曹郊游》之一:“流泝終靡已﹐嗟行方至今。”
逆泝-汉语大词典
逆泝
亦作“[泝]”【1】见“逆溯”。
遐泝-汉语大词典
遐泝
【1】远加追溯。{唐}{长孙讷言}《<笺注广韵>序》:“銀鈎創閲﹐晉豕成群;盪櫛行披﹐魯魚盈貫。遂徵全篆﹐遐泝{石渠}﹐略題會意之辭﹐仍記所由之典。”
遠泝博索-汉语大词典
遠泝博索
【1】谓广泛地推寻考索。{明}{宋濂}《题<寿昌胡氏谱>後》:“{司馬遷}作《史記》﹐遠泝博索﹐於{孔子}所不敢述者﹐皆采而實之。”
討流泝源-汉语大词典
討流泝源
【1】谓深究事物的源流本末。{清}{王韬}《<蘅花馆诗录>自序》:“余自少讀詩﹐自古作者以逮本朝諸大家﹐皆欲討流泝源﹐窮其旨趣﹐久之﹐益知作詩之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