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流亡

流亡(流亡)是什么意思

  • 逃亡 流亡 亡命 出亡-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逃亡 流亡 亡命 出亡

    逃亡táowáng 流亡liúwáng 亡命wángmìng 出亡chūwáng

    动词。指因灾害或政治上的原因被迫逃走而流浪在外。

    “逃亡”强调为躲避危险而逃走;多用于躲避人身的迫害,逃到无人知晓处的情形。例如:“连不属此党而倾向工人的社会主义的蒲力汗诺夫等,也终为政府所压迫,不得不逃亡国外了”(鲁迅:《二心集》);“路上,他很少见到中国青年,他们大半逃亡了”(《杨朔散文选》)。

    “流亡”强调流浪在外地,有暂时避难的意味;多用于为脱离敌对势力的约束而离开祖国或家乡的情形,意思比“逃亡”轻。例如:“忽然他又记起他镇上那几位怪有风趣的画家,金石家——如今可不知道他们流亡到哪里去了”(张天翼:《“新生”》);“汉章帝诏书里说,近年来牛多疫死,垦田减少,谷价颇贵,穷人流亡”(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册);“‘九一八’事变以后,陆续有一批文艺青年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下的东北流亡到关内”(唐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卷)。

    “亡命”强调为求得生命安全而出走:多用于因政治斗争失败,为对方势力所压制,不得不流浪在外的情形:意思也比“流亡”重。例如:“严仲子因斗争失败,便只好到国外濮阳地方亡命”(《沫若剧作选》);“他曾因宾客犯法而亡命逃走,并没有当王莽的女婿,更没有杀王莽的女儿”(马南邨:《燕山夜话》)。

    “出亡”强调从受迫害的环境逃出来,含有“不声张地逃到外面”的意味;多用于被环境逼迫而离开祖国或某地的情形;意思的轻重和“流亡”相当。例如:“孙中山曾几次出亡海外”;“他夜里在街道旁张贴完革命标语之后,便连夜出亡上海”。

    “亡命”在表示“(冒险作恶的人)不顾性命”的意义时(如说:“他是个亡命之徙”),和本组其他词没有同义关系。

  • 流亡 逃亡-近义词应用词典

    流亡 逃亡

    流亡 liúwáng 逃亡 táowáng

    【流亡】因灾害或政治上的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如:

    1.那流亡队伍中一个王子模样的人,走下车子来。

    【逃亡】逃走而流浪在外。如:

    2.1927年大革命遭了挫折,我逃亡到日本一直呆了十年。

    辨析:“流亡”指流落到异国他乡,生活流动不定,不得安身,如流亡国外,流亡生活,流亡政府。“逃亡”指外逃。

  • 流亡-古文观止词典

    流亡liú wáng

    【词性】:动词

    因在本乡、本国不能存身而流落在外(1)。《晁错论贵粟疏》: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入所以流亡者也。——这就是商人吞并农民,农民要流亡的原因。

  • 流亡-现代汉语大词典

    流亡liú wáng

    【释义】:

    因灾害或其他原因被迫离开本乡、本国,逃亡流落在外。徐迟《哥德巴赫猜想》:“那学院里的教授和讲师也到本地初中里来兼点课,多少也能给他们流亡在异地的生活改善一些。”

  • 流亡政府-现代汉语大词典

    流亡政府liú wáng zhèng fǔ

    【释义】:

    指因国土被占领或其它政治原因等而逃亡到国外的政府。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土被法西斯德国占领的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的政府官员逃往国外所组织的政府。

  • 流亡政府-汉语大词典

    流亡政府

    【1】通常指本国领土被敌国占领而逃亡到外国的政府。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土被法西斯{德国}占领的{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的政府官员逃往国外所组织的政府。

  • 流亡-汉语大词典

    流亡

    【1】犹危亡。{陶曾佑}《中国文学之概观》:“凡吾同胞﹐其有哀文學之流亡﹐斯文之隳墮者乎﹐請速競争文界﹐排擊文魔﹐拔劒嘯天而起舞!”《楚辞·东方朔<七谏·哀命>》:“痛{楚國}之流亡兮﹐哀{靈脩}之過到。”{王逸}注:“言{懷王}之過﹐已至於惡﹐{楚國}將危亡﹐失賢之故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國新流亡﹐今乃復殷給﹐繕飾備利﹐{吴}必懼﹐懼則難必至。”【2】因在本乡﹑本国不能存身而逃亡流落在外。《新五代史·杂传十·王周》:“{涇州}{張彦澤}爲政苛虐﹐民多流亡。”《诗·大雅·召旻》:“瘨我饑饉﹐民卒流亡。”{郑玄}笺:“病國中以饑饉﹐令民盡流移。”{徐迟}《哥德巴赫猜想》:“那学院里的教授和讲师也到本地初中里来兼点课﹐多少也能给他们流亡在异地的生活改善一些。”【3】随流水消逝。《楚辞·九章·惜往日》:“寧溘死而流亡兮﹐恐禍殃之有再。”{王逸}注:“意欲淹没﹐隨水去也。”【4】散失。《史记·儒林列传》:“{秦}時焚書﹐{伏生}壁藏之。其後兵大起﹐流亡﹐{漢}定﹐{伏生}求其書﹐亡數十篇﹐獨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齊}{魯}之閒。”{明}{焦竑}《焦氏笔乘续集·尚书叙录》:“夫《書》之厄已至矣﹐{伏生}掇拾於流亡之餘。”【5】指逃亡流落在外的人。《後汉书·虞诩传》:“{詡}乃占相地埶﹐築營壁百八十所﹐招還流亡﹐假賑貧人﹐郡遂以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防城起义清方档案》:“仍著{秦炳直}督飭各軍搜捕餘匪﹐撫恤流亡﹐以期早日肅清。”{宋}{苏轼}《徐州谢奖谕表》:“臣敢不躬親畚築﹐益修今歲之防﹐安集流亡﹐盡復平時之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