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渠)是什么意思
干渠←→支渠-反义词词典
干渠←→支渠sànqú-zhīqú
【词性】:名
干渠:由水源引水的渠道。
支渠:由干渠引水到斗渠的渠道。
【例】 在这个灌溉系统里,这是干渠,那是支渠。
芋渠-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芋渠yù qú
【释义】:
即芋头。《尔雅·翼·释草·芋》:“又芋之大者,《前汉书》谓之芋魁,《后汉书》谓之芋渠。渠,魁皆言大也。”
元渠-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渠yuán qú
【释义】:
贼魁。渠,大,首。语出《书·胤征》:“歼厥渠魁,胁从罔治。”南朝·齐·王俭《褚渊碑文》:“英宰归戎,元渠时殄。”殄,灭尽。
渠-古汉语虚词词典
渠jù
副词
见“讵”。
渠-古汉语虚词词典
渠qú
人称代词
用作第三人称代词。义即“他”。可作主语、宾语。①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三国志·吴书·赵达传》)——窃:偷窃。②渠不似我,我不似渠。(《祖堂集·药山和尚》)③某老钝无能,全藉此子赡给,若渠不胜杖,则翌日乏食矣。愿以身代之。(《宋史·南安翁传》)——赡给:赡养供给。不胜杖:经不住杖打。翌日:明日,今后。④我固道渠不义,今果然。(《聊斋志异·云翠仙》)——固:本来。道:说。
干渠-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干渠gànqú
从水源引水的渠道——支渠、毛渠(干渠里的水通过~,流向丰产田。)
毛渠-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毛渠máoqú
从斗渠引水送到每一块田地里的小渠道——干渠(从高空往下看,那大大小小的水库象滚落在大平原上的银瓜,而那些长长的干渠和~又象蛛网似的向四面延伸……)
水到渠成-实用委婉语词典
水到渠成
喻指凡事有它的规律,待等条件具备,自然会成功。
雍渠-古文观止词典
雍渠yōng qú
【词性】:名词
人名。春秋时卫灵公的宦官(1)。《报任安书》: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从前卫灵公让雍渠同他乘一辆车,孔子感到羞耻去了陈国。
本待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本待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释义】:
原要把真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哪知道明月不理会,只把光辉洒落在沟渠上。比喻一方真心相待,一方却毫不理会。《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二三:番官说道:“俺本待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俺道昨日既伤其父,不可今日又伤其子,谁想你这个小冤家反要来讨死。”《初刻拍案惊奇》三六:道是从此一走,便可与杜郎相会,遂了向来心愿了。正是:本待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玉燕姻缘全传》五九:今日安小姐听得吕昆之言,却暗恨在心。告别回来,心中细想:天下负心的莫过于男子。正所谓:本待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果然有命,水到渠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果然有命,水到渠成
【释义】:
意谓若真的有福运,会自然成功。《儿女英雄传》三〇:俗话说的:“先下米,先吃饭。”“果然有命,水到渠成。”十年之间,不愁到不了台阁封疆的地位。
水到渠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水到渠成
【释义】:
水流到的地方自然汇成一条水渠。比喻条件具备,成熟,事情就自然顺利成功。也比喻自然而然。□《景德传灯录·光涌禅师》:问:“如何是妙用一句?”师曰:“水到渠成。”《初刻拍案惊奇》四〇:故此说:“皇天不负苦心人。”毕竟水到渠成,应得的多。《野叟曝言》四二:这做诗一事,原不是好事,弟于此道,吃了二十年的苦,才得到这水到渠成地位。《歧路灯》五:后来,果然办得水到渠成,刀过竹解。
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释义】:
我原把真心托付给明月,谁知明月却照在沟渠上。比喻真心不被理解。也比喻一方有情,一方无义。《海公大红袍全传》一一:严二满望成就这件亲事的,今忽闻此言,恰如冷水浇头一般。正所谓: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我把真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二度梅全传》三五:卢杞道:“哪有这样可恶的人。”正是:我把真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我本有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听月楼》一〇:好个不识抬举的小子!老夫一团美意,招你为婿,你反出言无状,竟肯写绝据与老夫为凭。也罢:我本有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吾将真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二度梅全传》三二:春香道:“小姐,我们回去吧!他既厌我们,我们不要望他。吾将真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何渠-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何渠héjù
副词
加强反诘语气。作状语。可译为“怎么”。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使我居中国,何渠不若汉?(《史记》册八页二六九八)
——假若我居住在中原地区,怎么会赶不上汉朝?
渠-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渠jù
副词
用同“讵”。加强反诘语气。作状语。可译为“怎么”、“难道”等。
《汉书·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孙宝》:掾(yuàn)部渠有其人乎?(《汉书》册十页三二五九)
——你的部下难道有这样的人吗?(掾:古代属官的通称。)
《新唐书·外戚列传·独孤怀恩》:我家渠独女子富贵也?(《新唐书》册十九页五八三四)
——我家难道只有女子富贵吗?
渠-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渠qú
附类
一、名词。指“人工开凿的水道”。
《史记·河渠书》: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jìn),百姓飨其利。(《史记》册四页一四〇七)
——这些渠都可以行船,有多余的水就用来灌溉,老百姓享受它的益处。(:用同“浸”。灌溉。飨:用同“享”。享受。)
二、形容词。用同“巨”。作“大”解。
《三国志·魏书·韩暨传》:暨散家财以供牛酒,请其渠帅,为陈安危。(《三国志》册三页六七七)
——韩暨把家里的财产分散〔给山民〕,并供给〔他们〕牛酒,宴请山民的大帅,对〔他〕陈述〔抢掠的〕危害。(牛酒:古时指用作赏赐、慰劳或馈赠的物品。安危:偏义复词。只有“危”意。)
三、代词。代“他”。
《三国志·吴书·赵达传》: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三国志》册五页一四二五)
——女婿昨天来过,一定是他偷的。
宁渠-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宁渠nìngjù
副词
加强反诘语气。作状语。可译为“怎么”。
《史记·张仪列传》: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史记》册七页二二八一)
——况且苏君在世,我张仪怎么能够〔破坏合纵的盟约〕呢!(苏君:指苏秦。)
岂渠-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岂渠qǐjù
副词
加强反诘语气。作状语。可译为“怎么”。
《荀子·王制篇》:则是国未能独立也,岂渠得免夫累乎?(《荀子》册二卷五页十下)
——那么这个国家不能够独立,怎么能免除忧患呢?
陶渊明《读山海经·八》:方与三辰游,寿考岂渠央?(《靖节先生集》册二卷四页十四下)
——正同三辰一起遨游,寿命怎么会突然结束?(三辰:指日、月、星。)
水到渠成-佛源语词词典
水到渠成
宋时成语。水流到过的地方自然形成沟渠。比喻到一定时机,条件具备了,事情自然就成功了。《五灯会元·卷九·南塔光涌禅师》:“(僧)叉手问:‘如何是妙用一句?’师曰:‘水到渠成。’”宋·苏轼《答秦太虚书》:“度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现代汉语承中古汉语继续作为成语使用。例:这件事过去我们筹划多年也没办成,今天是水到渠成,所以很快就如愿了。
渠-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渠qú
①人工开凿的水道。《史记·滑稽列传》:“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引河水灌民田。”也指护城河,壕沟。《国语·晋语二》:“景霍以为城,而汾、河、涑、浍以为~。”(景霍:山名。城:城墙。)②大。《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封其~帅为列侯。”③第三人称代词。他,它。《孔雀东南飞》:“虽与府吏要,~会永无缘。”寒山《诗》之六三:“蚊子叮铁牛,无~下觜处。”④通“讵jù”。岂,难道。《史记·张仪列传》:“且苏君在,仪宁~能乎?”又《郦生陆贾列传》:“使我居中国,何~不若汉?”
【渠渠】①高大、深广的样子。《诗经·秦风·权舆》:“於我乎,夏屋~。”(於wū:叹词。夏:大。)②殷勤的样子。梅尧臣《将赴表臣会呈杜挺之》:“学语~问,牵裳步步随。”
防洪渠-现代汉语大词典
防洪渠fáng hóng qú
【释义】:
为防止洪水泛滥而开凿的泄洪水道。
干渠-现代汉语大词典
干渠gàn qǔ
【释义】:
从水源引水的渠道。《人民日报》19526.5:“农民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开挖了黄济渠、杨家河、乌拉河等十大干渠。”
水到渠成-现代汉语大词典
水到渠成shuǐ dào qú chéng
【释义】:
比喻顺其自然,条件成熟,事情自会成功。邹韬奋《能与为》:“昔人所谓‘水到渠成’,所谓‘左右逢源’,都是有了充分准备以后的亲切写真。”
水渠-现代汉语大词典
水渠shuǐ qú
【释义】:
水沟。多指人工开凿的水道。丁玲《记砖窑湾骡马大会》:“在这条河边…修筑了水坝和水渠。”
沟渠-现代汉语大词典
沟渠gōu qú
【释义】:
为防守或灌溉、排水而挖的水道。郭沫若《苏联纪行》:“机场有沟渠,是人工挖掘的。”
河渠-现代汉语大词典
河渠hé qú
【释义】:
河流与渠道。泛指水道。韦君宜《牺牲者的自白》:“那一带河渠密布如网。”
渠-现代汉语大词典
渠qú
【释义】:
①沟渠。人工开凿的水道。赵树理《求雨》:“要是开成了这条渠,以后就再不会受旱灾的威胁了!”②大。也指首领。如:渠魁。③他;它。鲁迅《外国也有》:“凡能对渠担保收回此项财产者,无论何人,渠愿与以援助。”④姓。
渠首闸-现代汉语大词典
渠首闸qú shǒu zhá
【释义】:
即进水闸。
渠堰-现代汉语大词典
渠堰qú yàn
【释义】:
拦水或巩固堤防的建筑物。马烽《三年早知道》:“过了红豆庄,只见前边出现了一条新修的大水渠,远远看见渠堰旁有三四个人,忙忙碌碌不知在干什么。”
渠道-现代汉语大词典
渠道qú dào
【释义】:
①人工开挖或填筑的水道。主要用于灌溉、排水、给水、发电和通航等。吴烟痕《黄河上的巨人》:“路旁的渠道干涸了。”②比喻门路、途径。老舍《四世同堂》:“以往老三的信总是通过秘密渠道送来。”
渠魁-现代汉语大词典
渠魁qú kuí
【释义】:
大头目;首领。粟戡时《湘路案》:“又有言留日本铁道学生焦达峰乃湖南会党之渠魁者。”
支渠-现代汉语大词典
支渠zhī qú
【释义】:
灌溉系统中,从干渠引水到斗渠的渠道。马烽《三年早知道》:“他打算明年再修两条支渠。”
明渠-现代汉语大词典
明渠míng qú
【释义】:
露在地面上的渠道。
毛渠-现代汉语大词典
毛渠máo qú
【释义】:
灌溉系统中,引水送入每一块田地里的小渠道。
斗渠-现代汉语大词典
斗渠dǒu qú
【释义】:
灌溉系统中,由支渠引水到毛渠或灌区的渠道。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他连哪条斗渠应当如何,哪条浓渠应当怎样,都讲了出来。”
井渠-汉语大词典
井渠
【1】地下水道。《史记·河渠书》:“於是爲發卒萬餘人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顔}下。岸善崩﹐乃鑿井﹐深者四十餘丈。往往爲井﹐井下相通行水。水穨以絶{商顔}﹐東至山嶺十餘里閒。井渠之生自此始。”{王国维}《西域井渠考》:“{西域}本無此法﹐及{漢}通{西域}﹐以塞外乏水﹐且沙土善崩﹐故以井渠法施之塞下。”
匹婦溝渠-汉语大词典
匹婦溝渠
【1】谓拘守普通妇女的小节。{清}{李渔}《蜃中楼·望洋》:“我偷生不爲求瓦全﹐念玉碎﹐須明聲價﹐怎肯做個匹婦溝渠没帳查。”
何渠-汉语大词典
何渠
【1】见“何遽”。
儀渠-汉语大词典
儀渠
【1】古国名。《列子·汤问》:“{秦}之西有{儀渠}之國者﹐其親戚死﹐聚柴積而焚之﹐燻則煙上﹐謂之登遐﹐然後成爲孝子。”
六渠-汉语大词典
六渠
【1】见“六輔渠”。
六輔渠-汉语大词典
六輔渠
【1】古代{关中}地区六条人工灌溉渠道的总称。{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左内史{兒宽}在{郑国渠}上游南岸开凿六小渠﹐以辅助灌溉{郑国渠}所不能达到的高地﹐故名。民间亦省称“六渠”﹑“輔渠”。至{唐}犹存。《汉书·沟洫志》:“自{鄭國渠}起﹐至{元鼎}六年﹐百三十六歲﹐而{兒寬}爲左内史﹐奏請穿鑿{六輔渠}﹐以益溉{鄭國}傍高卬之田。”{颜师古}注:“在{鄭國渠}之裏﹐今尚謂之{輔渠}﹐亦曰{六渠}也。”
元渠-汉语大词典
元渠
【1】贼魁。语出《书·胤征》:“殲厥渠魁﹐脅從罔治。”{南朝} {齐}{王俭}《褚渊碑文》:“英宰臨戎﹐元渠時殄。”
兇渠-汉语大词典
兇渠
【1】凶徒的首领;元凶。{唐}{李白}《旧游书怀赠韦太守》诗:“長戟三十萬﹐開門納兇渠。”《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七》:“昨朕風驅鋭旅﹐電掃兇渠﹐復已墜之宗祧﹐纘中興之曆數。”
凶渠-汉语大词典
凶渠
【1】凶徒的首领;元凶。《资治通鉴·宋顺帝昇明元年》:“凶渠逆黨﹐盡已梟夷。”{胡三省}注:“凶渠﹐謂渠魁也。”《旧唐书·段秀实传》:“誓碎凶渠之首﹐以敵君父之讎﹐視死如歸﹐履虎致咥。”{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上·刘恭甫司马文》:“凶渠授首﹐一蹶而不可復振。”{南朝} {梁}{陆倕}《石阙铭》:“帝赫斯怒﹐秣馬訓兵。嚴鼓未通﹐凶渠泥首。”
利漕渠-汉语大词典
利漕渠
【1】古运河名。{东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为{魏}公,建都于{邺},征集民工凿渠引{漳水},自今{河北}{曲周}南,东至{大名}注入{白沟},借以沟通{邺}和四方的漕运,故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漳水》:“{漢獻帝}{建安}十八年﹐{魏太祖}鑿渠引{漳水}﹐東入{清洹}以通河漕﹐名曰{利漕渠}。”此后不见记载。
勤渠-汉语大词典
勤渠
【1】犹殷勤。《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四年》:“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勤渠﹐有忠於國﹐則{亮}可以少過矣。”《三国志·蜀志·董和传》作“殷勤”。{宋}{陈师道}《答无咎画苑》:“憐君用意常勤渠﹐揮毫灑墨填空虚。”{明}{李贽}《与曾中野书》:“乃知向之勸我者﹐祇爲我添油熾薪耳。而公絶無一語﹐勤渠之意﹐愈覺有加﹐故我不覺心醉矣。”
幹渠-汉语大词典
幹渠
【1】从水源引水的渠道。《人民日报》1952.6.5:“农民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开挖了{黄济渠}﹑{杨家河}﹑{乌拉河}等十大干渠。”
大渠-汉语大词典
大渠
【1】渠帅﹐首领。《新唐书·逆臣传下·黄巢》:“{威}因奏大渠死﹐擅縱麾下兵還{青州}﹐羣臣皆入賀。”
街渠-汉语大词典
街渠
【1】道路沟渠。{太平天囯}{洪仁玕}《资政新篇》:“興鄉兵﹐大村多設﹐小村少設﹐日間管理各户﹐灑掃街渠﹐以免穢毒傷人。”
庸渠-汉语大词典
庸渠
【1】同“[庸詎]”。渠,通“詎”。《隶释·晋张平子碑》:“爰登侍中﹐則黨言允諧;出相{河間}﹐則黎民時雝。庸渠限其所至哉!”{章炳麟}《訄书·商鞅》:“庸渠若{弘}{湯}之徒﹐專哀於人主﹐借其苛細﹐以行其佞媚之術者乎!”【2】水鸟名。即水鸡。《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煩鶩庸渠。”{李善}注引{郭璞}曰:“庸渠似鳧﹐灰色而雞腳﹐一名章渠。”
宛渠-汉语大词典
宛渠
【1】神话传说中的国名,其国在{咸池}日没之所九万里,以万岁为一日。{晋}{王嘉}《拾遗记·秦始皇》:“{始皇}好神仙之事﹐有{宛渠}之民﹐乘螺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淪波舟’。其國人長十丈﹐編鳥獸之毛以蔽形。{始皇}與之語及天地初開之時﹐了如親覩。”
富民渠-汉语大词典
富民渠
【1】{隋}{开皇}初开漕渠,太监{郭衍}兴工引{渭水},经{大兴城}至{潼关},长四百多里,通漕运,名{富民渠}。见《隋书·郭衍传》。一说,{宇文恺}主持此事,渠名{广通渠}。见《隋书·食货志》及《宇文恺传》。
寧渠-汉语大词典
寧渠
【1】难道;如何。《史记·张仪列传》:“吾不及{蘇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謀{趙}乎?爲吾謝{蘇君}﹐{蘇君}之時﹐{儀}何敢言。且{蘇君}在﹐{儀}寧渠能乎?”{司马贞}索隐:“渠音詎。古字少﹐假借耳。”
木渠芝-汉语大词典
木渠芝
【1】真菌类植物木芝的一种。{晋}{葛洪}《抱朴子·仙药》:“木渠芝﹐寄生大木上﹐如蓮花﹐九莖一叢﹐其味甘而辛。”
未渠央-汉语大词典
未渠央
亦作“[未遽央]”【1】未能仓猝即尽。{晋}{陶潜}《杂诗》之三:“嚴霜結野草﹐枯瘁未遽央。”{宋}{张孝祥}《水调歌头·泛湘江》词:“莫遣兒輩覺﹐此樂未渠央。”{宋}{王安石}《少狂喜文章》诗:“良夜未遽央﹐青燈對寒更。”
未渠已-汉语大词典
未渠已
【1】未能立即止歇。{宋}{张栻}《喜雨呈安国》诗:“懸知雨意未渠已﹐一夜檐聲到枕間。”
枝渠-汉语大词典
枝渠
【1】支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一》:“{湨水}又東合北水﹐亂流東南﹐左會{濟水}枝渠。”{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枝渠右出﹐至{安德}縣遂絶。”
枯渠-汉语大词典
枯渠
【1】干涸的河渠。{唐}{孟郊}《哀孟云卿嵩阳荒居》诗:“秋蕪上空堂﹐寒槿落枯渠。”
梁渠-汉语大词典
梁渠
【1】传说中的兽名。《山海经·中山经》:“〔{歷石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貍而白首虎爪﹐名曰梁渠。”
樹渠-汉语大词典
樹渠
【1】用枳棘之属构成的篱落。《周礼·夏官·掌固》:“掌固﹐掌脩城郭溝池樹渠之固。”{郑玄}注:“樹﹐謂枳棘之屬﹐有刺者也。”{孙诒让}正义引{王引之}曰:“渠﹐謂籬落也。因樹木以爲籬落﹐古曰樹渠……渠字或作作﹐又作椐。《廣雅》曰:‘‘﹐杝也。’‘杝’與‘籬’同。《釋名》曰:‘{青}{徐}謂籬曰椐。’’﹑椐古今字耳。”
支渠-汉语大词典
支渠
【1】灌溉系统中,从干渠引水到斗渠的渠道。{马烽}《三年早知道》:“他打算明年再修两条支渠。”
狼湯渠-汉语大词典
狼湯渠
【1】古河渠名。故道自今{河南}{荥阳县}北引{黄河},东流经{中牟县}北,至{开封市}东南折而南流,经今{通许县}东﹑{太康县}西,至{淮阳县}东南入{颍水}。自{战国}至{秦}{汉}为中原交通干线。《汉书·地理志上》:“{滎陽}﹐{卞水}﹑{馮池}皆在西南。有{狠湯渠}﹐首受{泲}﹐東南至{陳}入{潁}﹐過郡四﹐行七百八十里。”
水渠-汉语大词典
水渠
【1】水沟。多指人工开凿的水道。{丁玲}《记砖窑湾骡马大会》一:“在这条河边……修筑了水坝和水渠。”{唐}{康骈}《剧谈录·张季弘逢恶新妇》:“{季弘}怒之﹐因捉驢四足﹐擲過水渠數步﹐觀者無不驚駭。”{明}{蒋一葵}《长安客话·海子》:“{元}人{馬祖常}詩:‘石棧通星漢﹐銀河落水渠。’”
水到渠成-汉语大词典
水到渠成
【1】比喻顺着自然趋势,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宋}{苏轼}《答秦太虚书》:“度囊中尚可支一歲有餘﹐至時别作經畫﹐水到渠成﹐不須預慮。”{邹韬奋}《杂感·能与为》:“昔人所谓‘水到渠成’﹐所谓‘左右逢源’﹐都是有了充分准备以后的亲切写真。”
永濟渠-汉语大词典
永濟渠
【1】{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为便利{河}北地区军事运输所开的运河。{隋炀帝}调发军民百余万,引{沁水}南达于{河}({黄河}),北通{涿郡}(治所在今{北京市}西南),全长二千余里。{涿郡}附近一段不久即湮废;自今{天津市}以南的一段,{唐}后即专以{清}{淇}二水为源,与{沁水}隔绝,{宋}后通称{御河},{金}{元}以来屡经改道,至{明}称{卫河},经流同今。
汙渠-汉语大词典
汙渠
【1】脏水沟。{宋}{文天祥}《六歌》:“金莖沆瀣浮汙渠﹐天摧地裂龍鳳殂﹐美人塵土何代無!”{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年至十二三﹐頭角稍相疏;二十漸乖張﹐清溝映汙渠;三十骨骼成﹐乃一龍一豬。”{清}{刘大櫆}《<汪在湘文集>序》:“古之爲文者﹐{蜀}山{秦}隴﹐{江}{河}之瀆也;後之人隳以爲部婁汙渠﹐思有以振興追躡之﹐而苦才力之不逮。”
河渠-汉语大词典
河渠
【1】指记载河道和水利设施等事的书篇。《史记》有《河渠书》﹐{宋}﹑{金}﹑{元}﹑{明}﹑{清}诸史书有《河渠志》。《宋史·河渠志一》:“素習河渠之書﹐深知疏導之策。”【2】河流与渠道。泛指水道。{韦君宜}《牺牲者的自白》:“那一带河渠密布如网。”{南朝} {宋}{鲍照}《河清颂》序:“鳴禽躍魚﹐滌穢河渠﹐至祥也。”{唐}{刘禹锡}《令狐相公示河中杨少尹赠答兼命继声》:“四面諸侯瞻節制﹐八方通貨溢河渠。”{明}{王鏊}《震泽长语·国猷》:“若廣浚河渠﹐漕輓天下﹐可使大集﹐此建都之極選也。”{清}{吴炽昌}《客窗闲话续集·某宫保》:“又開水田﹐通河渠﹐設橋梁。”
沮渠-汉语大词典
沮渠
【1】复姓。原为{匈奴}官名,后遂以为姓氏。{晋}有{沮渠蒙逊}。见《晋书·沮渠蒙逊载记》。
洪渠-汉语大词典
洪渠
【1】即{鸿沟}。古渠名。《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太公}自{楚}歸﹐與{楚}界{洪渠}。”
津渠-汉语大词典
津渠
【1】水道。{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文水》:“泉發兩寺之間……又東﹐津渠隱没﹐而不恒流﹐故有{隱泉}之名矣。”
浚渠-汉语大词典
浚渠
【1】深沟。{元}{王祯}《农书》卷三:“如地勢曲折而水遠﹐則爲槽架連筒陰溝浚渠陂栅之類﹐引而達之。”
渠-汉语大词典
渠
《集韻》臼許切,上語,羣。【1】通“[詎]”。岂;哪里;怎么。《新唐书·徐有功传赞》:“〔{徐有功}〕可謂仁人也哉!議者謂過{漢}{于}{張}﹐渠不信夫!”《荀子·王制》:“夫威彊未足以殆鄰敵也﹐名聲未足以縣天下也﹐則是國未能獨立也﹐豈渠得免夫累乎!”{梁启雄}释:“‘詎’‘渠’通用。”《史记·张仪列传》:“且{蘇君}在﹐{儀}寧渠能乎!”{司马贞}索隐:“渠音詎﹐古字少﹐假借耳。”【2】通“[遽]”。匆遽。参见“[渠2央]”。
渠-汉语大词典
渠
《廣韻》强魚切,平魚,羣。【1】人工开凿的水道;濠沟。《国语·晋语二》:“{景霍}以爲城﹐而{汾}﹑{河}﹑{涑}﹑{澮}以爲渠。”{韦昭}注:“渠﹐池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汾水》:“{漢}{河東}太守{潘係}穿渠﹐引{汾水}以溉{皮氏縣}﹐故渠尚存﹐今無水也。”《史记·河渠书》:“{蜀}守{冰}鑿{離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餘則用溉。”{清}{洪昇}《长生殿·窥浴》:“你看清渠屈注﹐洄瀾皺漪﹐香泉柔滑宜素肌。”{赵树理}《求雨》:“要是开成了这条渠﹐以后就再不会受旱灾的威协了!”【2】开凿沟渠。《新唐书·强循传》:“{華原}無泉﹐人畜多暍死。{循}教人渠水以浸田﹐一方利之﹐號{强公渠}。”{唐}{李翶}《平赋书》:“凡百里之州﹐爲方十里者﹐百州縣城郭之所建﹐通川大途之所更,丘墓鄉井之所聚,甽遂溝瀆之所渠﹐大計不過方十里者﹐三十有六。”【3】古代指车轮的外圈。《周礼·考工记·车人》:“車人爲車﹐柯長三尺……渠三柯者三。”{郑玄}注引{郑司农}曰:“渠謂車輮﹐所謂牙。”{清}{戴震}《考工记图·释车》:“輪謂之渠。”{清}{凤应韶}《凤氏经说·车制》:“大車之牙曰渠。”【4】盾。《国语·吴语》:“行頭皆官師﹐擁鐸拱稽﹐建肥胡﹐奉文犀之渠。”{韦昭}注:“文犀之渠﹐謂楯也。”【5】大。亦指首领。{元}{揭傒斯}《故赠奉训大夫滕州知州飞骑尉追封滕县男文君墓铭》:“在{昌國}獲海寇數十。其渠言{奉化州}尚十餘人﹐具言某人居某所﹐歷歷可畫。”{清}{魏源}《圣武记》卷一:“{長沙}守將{徐勇}以兵三千當敵數萬﹐礮沉賊舟﹐斃其渠數人。”【6】深广貌。{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兰》:“入一高第﹐見樓閣渠然﹐而悄無一人。”【7】见“渠渠”。【8】他;它。《三国志·吴志·赵达传》:“{滕}如期往﹐至﹐乃陽求索書﹐驚言失之﹐云:‘女婿昨來﹐必是渠所竊。’”{唐}{寒山}《诗》之六三:“蚊子叮鐵牛,無渠下觜處。”{鲁迅}《准风月谈·外国也有》:“避居{加拿大}之{古巴}前总统{麦查度}……在{古巴}之产业﹐计值八百万美元﹐凡能对渠担保收回此项财产者﹐无论何人﹐渠愿与以援助。”{清}{洪昇}《长生殿·改葬》:“恨不得唤起山神責問渠。”【9】古地名。在今{河南省}{巩县}西。《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七月己巳﹐{劉子}以王出。庚午﹐次于{渠}。”{杜预}注:“{渠}﹐{周}地。”【10】姓。{春秋}{卫}有{渠孔}。见《左传·闵公二年》。
渠酋-汉语大词典
渠酋
【1】渠魁,首领。《旧唐书·崔光远传》:“賊徒多醉﹐{光遠}領百餘騎持滿扼其要﹐分命驍勇持陌刀呼而斬之﹐殺賊徒二千餘人﹐虜馬千疋﹐俘其渠酋一人。”
渠輩-汉语大词典
渠輩
【1】他们。《金史·欢都传》:“君相之位﹐皆渠輩爲之﹐奈何?”{清}{恽敬}《後溪先生家传》:“賴天子甚聖﹐若疏其惡﹐暴之渠輩﹐言不得入﹐非特免禍﹐且大用。”{宋}{朱熹}《答胡季随》:“{王}氏《中説》﹐最爲渠輩所尊信。”
渠疎-汉语大词典
渠疎
【1】见“渠疏”。
渠首-汉语大词典
渠首
【1】渠魁。《新唐书·严郢传》:“{河中}士卒不樂戍{邠}﹐多逃還。{郢}取渠首尸之﹐乃定。”{清}{孔尚任}《桃花扇·逮社》:“這書肆不將法守﹐通惡少復社渠首。”
渠儂-汉语大词典
渠儂
【1】方言。他,她。{宋}{杨万里}《过瘦牛岭》诗:“夜來尚有餘樽在﹐急唤渠儂破客愁。”{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人妖》:“妻曰:‘家中無廣舍﹐渠儂時複出入﹐可復奈何?’”{元}{高德基}《平江记事》:“{嘉定州}去{平江}一百六十里﹐鄉音與{吴城}尤異﹐其並海去處﹐號三儂之地。蓋以鄉人自稱曰‘吾儂’﹑‘我儂’﹐稱他人曰‘渠儂’﹐問人曰:‘誰儂’。”
渠田-汉语大词典
渠田
【1】即水田。《汉书·沟洫志》:“天子以爲然﹐發卒數萬人作渠田。數歲﹐{河}移徙﹐渠不利﹐則田者不能償種。久之﹐{河}東渠田廢﹐予{越}人。”{颜师古}注:“{越}人習於水田﹐又新至未有業﹐故與之也。”
渠搜-汉语大词典
渠搜
【1】古{西戎}国名。《文选·扬雄<解嘲>》:“今{大漢}左東海﹐右{渠搜}。”{李善}注引{应劭}曰:“《禹貢》:‘{析支}{渠搜}’﹐屬{雍州}﹐在{金城}{河閒}之西。”{章炳麟}《訄书·订文》:“然則{渠搜}以罽毳名﹐{支那}以蠶絲名。”{唐}{舒元舆}《桥山怀古》诗:“我乘驛騎到中部﹐古聞此地爲{渠搜}。”《书·禹贡》:“織皮{崐崙}﹑{析支}﹑{渠搜}﹐{西戎}即叙。”{孔}传:“織皮﹐毛布。有此四國。在荒服之外﹐流沙之内。”【2】兽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豹》:“豹畏蛇與■鼠﹐而獅﹑駮﹑渠搜能食之。”
渠黄-汉语大词典
渠黄
【1】骏马名。{周穆王}八骏之一。{晋}{郭璞}《江赋》:“{飛廉}無以睎其蹤﹐渠黄不能企其景。”《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之駿:赤驥﹑盜驪﹑白義﹑踰輪﹑山子﹑渠黄﹑華騮﹑緑耳。”《列子·周穆王》:“次車之乘﹐右服渠黄而左踰輪﹐左驂盜驪而右山子。”
渠魁-汉语大词典
渠魁
【1】大头目;首领。《三国演义》第八八回:“{孟獲}乃{南蠻}渠魁﹐今幸被擒﹐南方便定;丞相何故放之?”{宋}{陆游}《董逃行》:“渠魁赫赫起{臨洮}﹐僵尸自照臍中膏。”《书·胤征》:“殲厥渠魁﹐脅從罔治。”{孔}传:“渠﹐大。魁﹐帥也。”{孔颖达}疏:“‘殲厥渠魁’﹐謂滅其元首﹐故以渠爲大﹐魁爲帥﹐史傳因此謂賊之首領爲渠帥﹐本原出於此。”{粟戡时}《湘路案》:“又有言留{日本}鐵道學生{焦達峯}乃{湖南}會黨之渠魁者。”
渠譫-汉语大词典
渠譫
【1】见“渠幨”。
渠廋-汉语大词典
渠廋
【1】即渠搜。《史记·五帝本纪》:“南撫{交阯}﹑{北發}﹐西{戎}﹑{析枝}﹑{渠廋}﹑{氐}﹑{羌}。”《大戴礼记·五帝德》:“南撫{交阯}﹑{大教}﹑{鮮支}﹑{渠廋}﹑{氐}﹑{羌}。”
渠幨-汉语大词典
渠幨
亦作“[渠譫]”【1】古时用来御矢的甲名。《墨子·备城门》:“城上之備﹐渠譫藉車。”《淮南子·氾论训》:“晩世之兵﹐隆衝以攻﹐渠幨以守。”{高诱}注:“渠﹐壍也。一曰渠﹐甲名也。《國語》曰‘奉文渠之甲’是也。幨﹐幰﹐所以禦矢矣。”
渠弭-汉语大词典
渠弭
亦作“[渠彌]”【1】小海。《管子·小匡》:“使海於有獘﹐渠彌於有陼﹐綱山於有牢。”《国语·齐语》:“反其侵地{棠}{潛}﹐使海於有蔽﹐渠弭於有渚﹐環山於有牢。”{韦昭}注引{贾侍中}曰:“渠弭﹐裨海也。”
渠挐-汉语大词典
渠挐
【1】即渠疏。《广雅·释器》:“渠挐謂之杷。”
渠勒-汉语大词典
渠勒
【1】{汉}{西域}诸国之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洛浦县}境。《後汉书·西域传序》:“{渠勒}﹑{皮山}爲{于窴}所統﹐悉有其地。”《汉书·西域传上·渠勒国》:“{渠勒國}﹐王治{鞬都城}﹐去{長安}九千九百五十里……東與{戎盧}﹑西與{婼羌}﹑北與{扞彌}接。”
渠股-汉语大词典
渠股
【1】跰脚。即罗圈腿。《山海经·海内经》:“{韓流}擢首﹑謹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郭璞}注:“渠﹐車輞。言跰脚也。”
渠黎-汉语大词典
渠黎
【1】见“渠犂”。
渠叟-汉语大词典
渠叟
【1】即渠搜。《汉书·地理志上》:“織皮{昆崘}﹑{析支}﹑{渠叟}﹐{西戎}即敍。”{颜师古}注:“{昆崘}﹑{析支}﹑{渠叟}﹐三國名也。……叟﹐讀曰搜。”《逸周书·王会》:“{渠叟}以■犬。■犬者﹐露犬也。能飛﹐食虎豹。”{孔晁}注:“{渠叟}﹐{西戎}之别名也。”
渠匽-汉语大词典
渠匽
【1】见“渠堰”。
渠渠-汉语大词典
渠渠
【1】殷勤貌。{宋}{苏舜钦}《上孔待制书》:“古人詡詡而汲善﹐渠渠而下士﹐是致德義日益引﹐望實日益隆﹐憂患無自入焉。”{宋}{梅尧臣}《将赴表臣会呈杜挺之》诗:“學語渠渠問﹐牽裳步步隨。” 【2】深广貌。{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红玉》:“腴田連阡﹐夏屋渠渠矣。”{宋}{王安石}《潭州新学》诗:“撤故就新﹐爲此渠渠。”《诗·秦风·权舆》:“於我乎﹐夏屋渠渠。”{朱熹}集传:“渠渠﹐深廣貌。”
渠水-汉语大词典
渠水
【1】沟渠中的水。{唐}{杜牧}《东都送郑处诲校书归上都》诗:“悠悠渠水清﹐雨霽{洛陽城}。”{宋}{朱熹}《答王无功》诗:“渠水經夏響﹐石苔終歲青。”【2】指{吴王}{夫差}所开的{邗沟}。《汉书·地理志下》:“{江都}﹐有{江水祠}。{渠水}首受{江}﹐北至{射陽}入湖。”{王先谦}补注引《水经注·淮水》:“昔{吴}將伐{齊}﹐北霸中國﹐自{廣陵城}東南築{邗城}﹐城下掘深溝﹐謂之{韓江}﹐亦曰{邗溟溝}﹐自{江}東北通{射陽湖}﹐《地理志》所謂{渠水}也。”
渠犂-汉语大词典
渠犂
亦作“[渠黎]”【1】{汉}{西域}诸国之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东南﹑{尉犁县}西北。{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羽書昨夜過{渠黎}﹐單于已在{金山}西。”{明}{孙蕡}《送翰林典籍张敏行之官西上》诗:“叱咤猶在{輪臺}北﹐匹馬已入{渠黎國}。”《汉书·西域传下》:“故{輪臺}東{捷枝}﹑{渠犂}皆故國﹐地廣﹐饒水草。”《汉书·郑吉传》:“自{張騫}通{西域}﹐{李廣利}征伐之後﹐初置校尉﹐屯田{渠黎}。”
渠彌-汉语大词典
渠彌
【1】见“渠弭”。
渠答-汉语大词典
渠答
【1】铁蒺藜。守城御敌的战具。《汉书·晁错传》:“以便爲之高城深塹﹐具藺石﹐布渠答。”{颜师古}注引{苏林}曰:“渠答﹐鐵疾藜也。”《尉缭子·攻权》:“城險未設﹐渠答未張。”{清}{平步青}《霞外攟屑·里事·何经文》:“乃壘石爲城﹐外樹木栅﹐當道開阬阱﹐仆巨枿﹐布渠答﹐夾以守障。”
渠展-汉语大词典
渠展
【1】古代{齐国}地名。《管子·地数》:“夫{楚}有{汝漢}之金﹐{齊}有{渠展}之鹽。”又《轻重甲》:“今{齊}有{渠展}之鹽。”{尹知章}注:“{渠展}﹐{齊}地。{沛水}所流入海之處﹐可煮鹽之所也﹐故曰‘{渠展}之鹽’。”一说﹐为{渤海}的别名。见《管子·地数》{郭沫若}等集校引{张佩纶}说。
渠道-汉语大词典
渠道
【1】喻门路﹑途径。{老舍}《四世同堂》九六:“以往老三的信总是通过秘密渠道送来﹐从来不经过邮局。”{魏巍}《东方》第二部第十章:“因为他有这些长处﹐也就成为文艺工作通向连队的天然渠道﹐他不断地把一些新歌介绍到连队里来。”【2】在河﹑湖或水库等周围开挖的水道,用来排灌。{纪亮}《打虎之乡又降龙》:“要把这一段段荒废的旧河道与当地现有的灌溉渠道连结起来﹐再挖深﹑拓宽﹐有些地方还要开挖新渠道﹐才能形成畅通无阻的千里输水渠。”{吴烟痕}《黄河上的巨人》:“路旁的渠道干涸了﹐辽阔的土地干旱了。”
渠疏-汉语大词典
渠疏
亦作“[渠疎]”【1】农具名。即耙。{唐}{陆龟蒙}《耒耜经》:“耕而後有爬﹐渠疎之義也。”{元}{王祯}《农书》卷二一:“今人呼耙曰渠疏。”{唐}{陆龟蒙}《幽居赋》:“時牽殗殜﹐自把渠疏。”《方言》第五:“杷﹐{宋}{魏}之間謂之渠挐﹐或謂之渠疏。”
渠帥-汉语大词典
渠帥
【1】泛指魁首。{明}{胡应麟}《诗薮·闰馀中》:“{秦少游}當時自以詩文重﹐今被樂府家推作渠帥﹐世遂寡稱。”{明}{汤显祖}《紫钗记·谒鲍述娇》:“挾策追風﹐推爲渠帥。”{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上·王弇州文》:“{王弇州}司寇﹐於後七子中﹐學殖之博﹐著述之富﹐最爲渠帥。”【2】首领。旧时统治阶级称武装反抗者的首领或部落酋长。《晋书·武帝纪》:“{西域}戊己校尉{馬循}討叛{鮮卑}﹐破之﹐斬其渠帥。”《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郡又多爲發轉漕萬餘人﹐用興法誅其渠帥﹐{巴}{蜀}民大驚恐。”{清}{戴名世}《纪红苗事》:“寨落雖多﹐往往相仇殺﹐不相親暱﹐亦無渠帥統領。”
渠率-汉语大词典
渠率
【1】渠帥。《史记·酷吏列传》:“數歲﹐乃頗得其渠率。”{清}{钱谦益}《太保曹公神道碑》:“公以吏垣掌内計﹐佐太宰{富平}{孫公}﹐稍斥其渠率﹐其黨相與磨牙争之。”亦泛指魁首。{章炳麟}《訄书·别录甲》:“{謙益}爲人﹐徇名而死權利﹐{江}南故黨人所萃﹐己以貴官擅文學﹐爲其渠率﹐自熹也。”《周书·异域传上·氐》:“誅其渠率﹐二郡竝降。”
渠堨-汉语大词典
渠堨
【1】渠堰。{宋}{曾巩}《襄州宜城县长渠记》:“及其後言渠堨者蠭出﹐然其心蓋或有求﹐故多詭而少實。”《新唐书·张守珪传》:“是時﹐渠堨爲虜毁﹐材木無所出。”
渠塹-汉语大词典
渠塹
【1】沟渠。{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狗舌草》〔集解〕引{苏恭}曰:“狗舌生渠塹濕地。”
渠渠-汉语大词典
渠渠
【1】局促不安貌。《荀子·修身》:“人無法則倀倀然﹐有法而無志其義則渠渠然。”{杨倞}注:“渠渠﹐不寬泰之貌。”一说﹐无守貌。{梁启雄}释引{陈奂}曰:“渠渠﹐犹瞿瞿。《齊風》傳云:‘瞿瞿﹐無守之貌。’”
渠碗-汉语大词典
渠碗
【1】见“渠椀”。
渠長-汉语大词典
渠長
【1】官名。指掌管河渠的官。《新唐书·百官志三》:“凡漁捕有禁﹐溉田自遠始﹐先稻後陸﹐渠長﹑斗門長節其多少而均焉。”【2】渠魁,首领。《新唐书·李多祚传》:“討{黑水靺鞨}﹐誘其渠長﹐置酒高會﹐因醉斬之﹐擊破其衆。”
渠椀-汉语大词典
渠椀
亦作“[渠碗]”【1】用车渠壳作的碗。车渠,大贝,产海中,背上垄纹如车轮之渠,其壳内白晳如玉。《艺文类聚》卷七三引{南朝}{梁}{陆倕}《蠡杯铭》:“用邁羽杯﹐珍逾渠椀。實同蠡測﹐形均撲滿。”{南朝} {齐}{谢朓}《金谷聚》诗:“渠椀送佳人﹐玉桮要上客。”{唐}{杜甫}《茅堂检校收稻》诗之二:“無勞映渠碗﹐自有色如銀。”
渠伊錢-汉语大词典
渠伊錢
【1】{南唐}{张崇}贪纵不法,借故征敛钱财的名目。{宋}{郑文宝}《江南馀载》卷上:“{張崇}帥{廬}﹐州人苦其不法。因其入覲﹐相謂曰:‘渠伊必不復來矣。’{崇}聞之﹐計口徵渠伊錢。”
渠們-汉语大词典
渠們
【1】他们。{唐}{刘知幾}《史通·杂说中》:“渠們﹑底箇﹐{江}左彼此之辭;乃若﹑君卿﹐中朝汝我之義。”{浦起龙}通释:“渠們﹐猶言他們;底箇﹐猶言那箇。”
渠堰-汉语大词典
渠堰
亦作“[渠匽]”【1】拦水或巩固堤防的建筑物。{马烽}《三年早知道》:“过了{红豆庄}只见前边出现了一条新修的大水渠﹐远远看见渠堰旁有三四个人﹐忙忙碌碌不知在干什么。”《荀子·非相》:“與時遷徙﹐與世偃仰﹐緩急贏絀﹐府然若渠匽櫽栝之於己也。”{杨倞}注:“渠匽﹐所以制水。”《新唐书·百官志三》:“使者二人﹐正五品上。掌川澤﹑津梁﹑渠堰﹑陂地之政。”
渠央-汉语大词典
渠央
【1】匆遽完结。渠,通“遽”。{晋}{陶潜}《读<山海经>》诗之八:“方與三辰游﹐壽考豈渠央?”{宋}{王安石}《送程公辟守洪州》诗:“使君謝吏趣治裝﹐我行樂矣未渠央。”{明}{瞿佑}《归田诗话·廉夫诗格》:“願汝康强好眠食﹐百年歡樂未渠央。”
渠凶-汉语大词典
渠凶
【1】元凶,大恶人。{前蜀}{杜光庭}《中和秦中化龙池醮词》:“掃渠凶於北陸﹐清氛霧於中原。”
渠眉-汉语大词典
渠眉
【1】玉饰上的雕纹,凹陷者谓渠,隆起者谓眉。《周礼·春官·典瑞》:“駔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郑玄}注:“渠眉﹐玉飾之溝瑑也。”{贾公彦}疏:“此六玉兩頭皆有孔﹐又於兩孔之間爲溝渠﹐於溝之兩畔稍高爲眉瑑。”
渠伊-汉语大词典
渠伊
【1】方言。他;他们。《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梅圣俞》引{宋}{黄朝英}《缃素杂记》:“近閲《冷齋夜話》載當時{唐}{李}對答語言﹐乃以此詩爲落韻詩。蓋渠伊不見{鄭谷}所定詩格有進退之説﹐而妄爲云云也。”
渠復-汉语大词典
渠復
【1】复姓。{汉}有{渠復絫}。见《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渠衝-汉语大词典
渠衝
【1】古代攻城的大车。《荀子·强国》:“爲人臣者﹐不恤己行之不行﹐苟得利而已矣﹐是渠衝入穴而求利也﹐是仁人之所羞而不爲也。”{杨倞}注:“渠衝﹐攻城之大車也。”
渠梁-汉语大词典
渠梁
【1】桥梁。《新唐书·百官志一》:“水部郎中﹑員外郎﹐各一人﹐掌津濟﹑船艫﹑渠梁﹑堤堰﹑溝洫﹑漁捕﹑運漕﹑碾磑之事。”【2】守城的设施。{汉}{桓宽}《盐铁论·徭役》:“故善攻不待堅甲而克﹐善守不待渠梁而固。”
渠門-汉语大词典
渠門
【1】古城门名。《左传·桓公十四年》:“冬﹐{宋}人以諸侯伐{鄭}﹐報{宋}之戰也。焚{渠門}﹐入及大逵。”{杜预}注:“{渠門}﹐{鄭}城門。”【2】旗名。一说两旗交接以为军门。《国语·齐语》:“賞服大輅﹐龍旗九旒﹐渠門赤旂﹐諸侯稱順焉。”{韦昭}注:“{賈侍中}云:‘……渠門﹐亦旗名。赤旂﹐大旗也。’{昭}謂……渠門﹐兩旗所建﹐以爲軍門﹐若今牙門也。”{南朝} {陈}{徐陵}《陈公九锡诏》:“又有一匡九合﹐渠門之賜以隆。”
温香渠-汉语大词典
温香渠
【1】{後赵}{石虎}建四时浴室,夏引渠水以为池,池中皆以纱縠为囊,盛百杂香,渍于水中。严冬作铜屈龙数千枚,烧如火色,投于水中,池水恒温。浴罢,泄水于宫外,水流之所,名{温香渠}。参阅{晋}{王嘉}《拾遗记·晋时事》。
溝渠-汉语大词典
溝渠
【1】为防守或灌溉﹑排水而挖的水道。《墨子·节葬下》:“若苟寡﹐是城郭溝渠者寡也。”{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京師溝渠極深廣﹐亡命多匿其中。”{郭沫若}《苏联纪行·六月十七日》:“机场有沟渠﹐是人工挖掘的。”【2】借指荒野。{汉}{扬雄}《解嘲》:“當塗者升青雲﹐失路者委溝渠。”{明}{王錂}《寻亲记·剖面》:“我自思家貧貌美﹐陷我夫身喪溝渠。”
漕渠-汉语大词典
漕渠
【1】人工挖掘或疏浚的主要用于漕运的河道。《史记·河渠书》:“令{齊}人水工{徐伯}表﹐悉發卒數萬人穿漕渠﹐三歲而通。”《文选·鲍照<芜城赋>》:“柂以{漕渠}﹐軸以{崐崗}。”{李善}注引{杜预}曰:“通糧道。”此指{邗沟}。{宋}{曾巩}《广德湖记》:“蓋湖之大五十里﹐而在{鄞}之西十二里﹐其源出於{四明山}﹐而引其北爲漕渠﹐泄其東北入江。”{清}{赵翼}《送邑侯高松亭调任宿迁》诗:“郵傳連三省﹐{漕渠}過萬艘。”此指{大运河}。
犀渠-汉语大词典
犀渠
【1】古代传说中的兽名。《山海经·中山经》:“〔{釐山}〕有獸焉﹐其狀如牛﹐蒼身﹐其音如嬰兒﹐是食人﹐其名曰犀渠。”{袁珂}校注引{郝懿行}曰:“犀渠﹐蓋犀牛之屬也。”【2】用犀皮制成的盾牌。语本《国语·吴语》:“建肥胡,奉文犀之渠。”{韦昭}注:“肥胡,幡也。文犀之渠,謂楯也。文犀,犀之有文理者。”《文选·左思<吴都赋>》:“家有鶴膝﹐户有犀渠﹐軍容蓄用﹐器械兼儲。”{刘逵}注:“犀渠﹐楯也。”{南朝} {陈}{徐陵}《梁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霜戈雪戟﹐無非武庫之兵;龍甲犀渠﹐皆是{雲臺}之仗。”【3】借指战士或戎事。{宋}{杨万里}《晩立普明寺门时已过立春去除夕三日尔将归有叹》诗:“邊頭犀渠未晏眠﹐天不雨粟地流錢。”{明}{皇甫汸}《从军行寄赠杨用修》:“被命事犀渠﹐差勝下蠶室。”【4】犀甲。《文选·鲍照<拟古>诗之三》:“解佩犀渠﹐卷袠奉盧弓。”{李周翰}注:“佩﹐文服也;犀渠﹐甲也。”{唐}{皎然}《相和歌辞·从军行》:“誓師張虎落﹐選將擐犀渠。”
扶渠-汉语大词典
扶渠
亦作“[扶蕖]”【1】即芙蕖。荷花。{清}{二石生}《十洲春语》卷上:“扶渠並頭﹐娉婷望舒。”{汉}{张奂}有《扶蕖赋》。《诗·郑风·山有扶苏》“隰有荷華”{毛}传:“荷華﹐扶渠也。”{南朝} {宋}{谢灵运}《山居赋》:“雖備物之偕美﹐獨扶渠之華鮮。”
毛渠-汉语大词典
毛渠
【1】灌溉系统中﹐引水送入每一块田地里的小渠道。
熊渠子-汉语大词典
熊渠子
【1】人名。古之善射者。《韩诗外传》卷六:“昔者﹐{楚}{熊渠子}夜行﹐寢石﹐以爲伏虎﹐彎弓而射之﹐没金飲羽﹐下視﹐知其爲石。”
熊渠-汉语大词典
熊渠
【1】古代宫廷卫队名。《晋书·职官志》:“初啟{晉}臺﹐始置二衛﹐有前驅﹑養由之弩;及設三部﹐有熊渠﹑佽飛之衆。”《旧唐书·职官志二》:“凡兵士隸衛各有其名……左右武衛曰熊渠。”《晋书·职官志》:“左衛﹐熊渠武賁;右衛﹐佽飛武賁。”
斗渠-汉语大词典
斗渠
【1】灌溉系统中,由支渠引水到毛渠或灌区的渠道。{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他连哪条斗渠应当如何﹐哪条浓渠应当怎样﹐都讲了出来。”
石渠-汉语大词典
石渠
【1】见“石渠閣”。【2】石筑的水渠。{唐}{孟浩然}《病愈过龙泉寺精舍呈易业二公》诗:“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汉}{刘桢}《公宴》诗:“清川過石渠﹐流波爲魚防。”
石渠閣-汉语大词典
石渠閣
【1】阁名。{西汉}皇室藏书之处,在{长安}{未央宫}殿北。{明}{顾大典}《青衫记·蛮素至江》:“{明光}奏賦﹐{石渠}侍講。”《汉书·刘向传》:“講論五經於{石渠}。”{陈去病}《辛亥六月金陵杂诗》之九:“{石渠天禄}儘儲材﹐漫把閒情理刼灰。”《三辅黄图·阁》:“{石渠閣}﹐{蕭何}造。其下礲石爲渠以導水﹐若今御溝﹐因爲閣名。所藏入{關}所得{秦}之圖籍。至於{成帝}﹐又於此藏祕書焉。”《汉书·儒林传·施雠》:“{甘露}中﹐與五經諸儒﹐雜論同異於{石渠閣}。”亦省作“[石渠]”﹑“[石閣]”。{唐}{李贺}《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初效鲁幕》:“{金門石閣}知卿有﹐豸角雞香早晚含。”{宋}{杨亿}《受诏修书述怀感事》诗:“群彦揮鉛筆﹐微生濫{石渠}。”
瞎漢跳渠-汉语大词典
瞎漢跳渠
【1】“看钱(前)面”的谐音隐语。意即看在钱面上。{元}{石德玉}《曲江池》第一折:“姐姐﹐我瞎漢跳渠﹐則是看前面便了。”
盜渠-汉语大词典
盜渠
【1】盗匪的头目。{清}{邹志路}《江湖恶盗也》诗序:“{建陽}多盜﹐盜以{江湖}爲師。{江湖}者﹐盜渠也。”《清史稿·朱裴传》:“{裴}治尚嚴﹐到官即捕殺盜渠。”《清史稿·蒋兆奎传》:“{兆奎}捕得盜渠﹐獲首犯。”
穫渠-汉语大词典
穫渠
【1】护雨用的蓑衣。《管子·轻重己》:“銚耨當劍戟﹐穫渠當脅■。”
白渠-汉语大词典
白渠
【1】{汉}宫观名。《太平御览》卷一七九:“〔{漢}宫殿〕有{臨仙觀}……{白渠觀}。”【2】{汉}代{关中}平原的人工灌溉渠道。在今{陕西省}境。{汉}{白公}所开﹐故名。《汉书·沟洫志》:“{太始}二年﹐{趙}中大夫{白公}﹐復奏穿渠引{涇水}﹐首起{谷口}﹐尾入{櫟陽}﹐注{渭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餘頃﹐因名曰{白渠}。”《古诗源·郑白渠歌》:“田於何所﹐{池陽}{谷口}﹐{鄭國}在前﹐{白渠}起後。”
章渠-汉语大词典
章渠
【1】水鸟名。《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煩鶩庸渠”{晋}{郭璞}注:“庸渠似鳬﹐灰色而雞脚﹐一名章渠。”
蛆渠-汉语大词典
蛆渠
【1】见“蛆蟝”。
血流成渠-汉语大词典
血流成渠
【1】见“血流成河”。
義渠-汉语大词典
義渠
【1】古代民族名。{西戎}之一。也作“[儀渠]”。分布于{岐山}﹑{泾水}﹑{漆水}以北今{甘肃}{庆阳}及{泾川}一带。{春秋}时势力强大, 自称为王, 有城郭。地近{秦国}, 与{秦}时战时和。{周赧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70年)为{秦}所并, 以其地置{北地郡}。见《逸周书·王会》﹑《史记·野误n。
芙渠-汉语大词典
芙渠
【1】见“芙蕖”。
芋渠-汉语大词典
芋渠
【1】即芋魁。《後汉书·马融传》:“芝荋﹑堇﹑荁﹐蘘荷﹑芋渠。”{李贤}注:“芋渠即芋魁也﹐一名蹲鴟﹐大葉﹐根可食。”
車渠-汉语大词典
車渠
【1】古国名。在今{柬埔寨}南部或{越南}东南部。《北史·真腊国传》:“南接{車渠國}﹐西有{朱江國}。”【2】玉石之类。{西域}七宝之一。{唐}{杜甫}《谒文公上方》诗:“金篦刮眼膜﹐價重百車渠。”{仇兆鳌}注:“《廣雅》:車渠﹐石之次玉。《廣志》:車渠﹐出{大秦}及{西域}諸國。”《旧唐书·西戎传·波斯》:“出及大驢……琥珀﹑車渠﹑瑪瑙。”【3】车轮; 车辙。{宋}{程大昌}《演繁露·车渠》:“車者﹐車也;渠者﹐轍迹也。{孟子}謂城門之軌者是也。”《尚书大传》卷二:“〔{散宜生}〕之{江}{淮}之浦﹐取大貝﹐如車渠。”{前蜀}{贯休}《梦游仙诗》之三:“車渠地無塵﹐行至{瑶池}濱。”【4】酒杯名。{明}{杨慎}《丹铅总录·琐语六》:“車渠﹑鸚鵡皆指酒杯。俗傳:車渠爲杯﹐注酒滿過一分﹐不溢。嘗試之﹐信然。”{汉}{王粲}《车渠椀赋》:“待君子之宴坐﹐覽車渠之妙珍。”{南朝}{梁简文帝}《答张缵谢示集书》:“車渠屢酌﹐鸚鵡驟傾。”【5】一种海中生物。壳甚厚, 略呈三角形, 表面有渠垄如车轮之渠, 故名。肉可食, 壳可入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二·车渠》:“車渠﹐大蛤也。大者長二三尺﹐闊尺許﹐厚二三寸。殼外溝壟如蚶殼而深大﹐皆縱文如瓦溝﹐無横文也。殼内白皙如玉。”
軒渠-汉语大词典
軒渠
【1】欢悦貌; 笑貌。《後汉书·方术传下·蓟子训》:“兒識父母,軒渠笑悦,欲往就之。”一说,谓儿童举手耸身欲就父母。见{宋}{黄朝英}《靖康缃素杂记·轩渠》。后多用作笑悦之意。{严复}《救亡决论》:“{王氏}窗前格竹﹐七日病生之事﹐若與西洋植物家言之﹐當不知幾許軒渠﹐幾人齒冷。”{清}{陶炜}《课业馀谈·形体》:“軒渠﹐笑狀也。”{宋}{苏轼}《跋山谷草书》:“他日{黔安}當捧腹軒渠也。”
轉死溝渠-汉语大词典
轉死溝渠
【1】见“轉死溝壑”。
豈渠-汉语大词典
豈渠
【1】见“豈遽”。
酋渠-汉语大词典
酋渠
【1】部落的首领。《周书·杨■传》:“{■}頗有權略﹐能得邊情﹐誘化酋渠﹐多來款附。”《旧唐书·刘沔传》:“{大和}末﹐{河西}{党項羌}叛﹐{沔}以{天德}之師屢誅其酋渠。”
貫渠-汉语大词典
貫渠
【1】见“貫衆”。
鄭國渠-汉语大词典
鄭國渠
【1】古代{关中平原}的人工灌溉渠。{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采纳{韩国}水工{郑国}的建议开凿。历时十余年始成。渠长三百多里,灌田四万余顷,{关中}成为沃野。{汉}{魏}时为{泾水}流域主要灌溉系统。《史记·河渠书》:“而{韓}聞{秦}之好興事﹐欲罷之﹐毋令東伐﹐乃使水工{鄭國}閒説{秦}﹐令鑿{涇水}自{中山}西邸{瓠口}爲渠﹐並{北山}東注{洛}三百餘里﹐欲以溉田……渠就﹐用注填閼之水﹐溉澤鹵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鐘。於是{關中}爲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彊﹐卒并諸侯﹐因命曰{鄭國渠}。”《初学记》卷六引作“鄭渠”。
鄭渠-汉语大词典
鄭渠
【1】见“鄭國渠”。
逆渠-汉语大词典
逆渠
【1】旧称反叛者的首领。{清}{曾国藩}《李忠武公神道碑铭》:“{金陵}逆渠益縱羣凶西上﹐{武昌}﹑{漢陽}再陷。”
通渠-汉语大词典
通渠
【1】开通河渠。《史记·河渠书》:“西方則通渠{漢水}﹑{雲夢}之野……於{吴}﹐則通渠三江﹑五湖。”【2】畅通的河渠。{明}{沈德符}《野獲编·河漕·吕梁洪》:“至{宋}{元祐}間﹐漸成通渠﹐本朝遂以爲運河。”{南朝} {陈}{张正见}《帝王所居篇》:“{紫微}臨複道﹐{丹水}亘通渠。”
運渠-汉语大词典
運渠
【1】指运输水渠。《明史·河渠志三》:“曰{南旺}﹐東西二湖﹐周百五十餘里﹐運渠貫其中。”
遮渠-汉语大词典
遮渠
【1】尽他;随他。{唐}{贺知章}《答朝士》诗:“鄉曲近來佳此味﹐遮渠不道是{吴}兒。”{唐}{白居易}《答州民》诗:“唯擬騰騰作閑事﹐遮渠不道使君愚。”{唐}{元稹}《放言》诗之五:“我杯中松葉滿﹐遮渠肘上柳枝生。”
諸渠-汉语大词典
諸渠
【1】传说中的鬼怪名。{汉}{王延寿}《梦赋》:“捎魍魎﹐拂諸渠。”
靈渠-汉语大词典
靈渠
【1】在{广西}{兴安}境内﹐{秦始皇}命{史禄}兴修﹐以沟通{湘}{漓}二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长三十三公里。今名{兴安运河}或{湘桂运河}。{明}{邝露}《浮湘礼三闾墓田寻贾生故宅》诗:“浮{湘}孤月下{靈渠}﹐牢落殘魂伴索居。”{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興安縣}{萬里橋}﹐橋下水遶北城西去﹐兩岸甃石﹐中流平而不廣﹐即{靈渠}。”
雝渠-汉语大词典
雝渠
亦作“[雝]”【1】鸟名。即鹡鸰。《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唐}{孔颖达}疏:“脊令﹐雝渠。{陸璣}云:‘大如鷃雀﹐長脚長尾﹐尖喙﹐背上青灰色﹐腹下白﹐頸下黑﹐如連錢﹐故{杜陽}人謂之連錢是也。’”《集韵·平鍾》“雝”引《说文》:“雝也。”
防洪渠-汉语大词典
防洪渠
【1】为防止洪水泛滥而开凿的水道。如:修防洪渠四千四百五十二道﹐可以浇地三万五千亩。
陂渠-汉语大词典
陂渠
【1】池塘渠道。{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又有好訟之黨﹐多怨之人﹐妄言某處可作陂渠。”《後汉书·樊宏传》:“其所起廬舍﹐皆有重堂高閣﹐陂渠灌注。”
陰渠-汉语大词典
陰渠
【1】暗渠。{元}{陈樵}《八咏楼赋》:“露井飛霜﹐陰渠沃雪。”{清}{高士奇}《金鳌退食笔记》卷下:“水皆從前殿基下陰渠之内過﹐而至於其殿之前。”【2】山北的沟渠。《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惠風佇芳於陽林﹐醴泉涌溜於陰渠。”{李善}注:“陰渠﹐山北之渠。”
鏤渠-汉语大词典
鏤渠
【1】见“鏤衢”。
魁渠-汉语大词典
魁渠
【1】首领。常含贬义。语本《书·胤征》:“殲厥渠魁。”{唐}{柳宗元}《唐鼓吹铙歌·铁山碎》:“破{定襄}﹐降魁渠。”{清}{侯方域}《太常公家传》:“公暇﹐時時共{攀龍}講學﹐{魏廣微}疾之﹐曰:‘此崛彊老者﹐東林之魁渠也。’”
鷛渠-汉语大词典
鷛渠
【1】见“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