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淺)是什么意思
才疏學淺-汉语大词典
才疏學淺
【1】才识不广,学问浅薄。多用作自谦词。{欧阳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二幕:“自问才疏学浅﹐异常惭愧。”{明}{朱权}《荆钗记·合巹》:“欲步蟾宫﹐奈才疏學淺﹐未得蜚冲。”《老残游记》第六回:“深知自己才疏學淺;不稱揄揚。”
不知深淺-汉语大词典
不知深淺
【1】常用以比喻说话或做事没有分寸。《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这裏頭萬一有一句半句不知深淺的話﹐還得求姐姐原諒妹子個糊塗﹐耽待妹子個小。”{刘占江}《陕北红花开》:“{王牛}假装不识他是团总﹐说话才不知深浅﹐嘴一撅说:‘真不真﹐你管得着吗?我又不是跟你说话。’”【2】不明白水的深浅的程度。《水浒传》第十九回:“抑且水蕩坡塘﹐不知深淺。”
乾淺-汉语大词典
乾淺
【1】指江湖池沼的水浅处。《韩诗外传》卷十:“魚鼈厭深淵而就乾淺﹐故得於釣網。”【2】水量少,水位浅。《宋史·河渠志七》:“今春闕雨﹐上河乾淺﹐堰身塌損。”
卑淺-汉语大词典
卑淺
【1】鄙陋浅薄。{元}{刘壎}《隐居通议·半山绝句悟机》:“其後學{荆公}而不至者﹐爲‘四靈’﹐又其後卑淺者﹐落‘江湖’﹐風斯下矣。”{明}{方孝孺}《与郑叔度书》之五:“僕知文章爲細事﹐求古人所用心者以教之。但學術卑淺﹐無以發人﹐使質美者無所視效以至于有成耳。”{宋}{曾巩}《熙宁转对疏》:“一切苟簡﹐溺於流俗末世之卑淺﹐以先王之道爲迂遠而難遵。”【2】犹矮小。{明}{李东阳}《湘江送别诗序》:“{樊山}卑淺﹐無叢林茂樹。”
低唱淺斟-汉语大词典
低唱淺斟
【1】谓听人曼声歌唱,并自在地缓缓饮酒。形容一种安乐自适的情态。语出《绿窗新话》卷二引{宋}无名氏《湘江近事》:“{陶穀}學士,嘗買得{党太尉}家故妓。過{定陶},取雪水烹團茶,謂妓曰:‘{党太尉}家應不識此。’妓曰:‘彼粗人也,安有此景,但能銷金煖帳下,淺斟低唱,飲羊羔美酒耳。’{穀}愧其言。”{元}{卢挚}《寿阳曲》:“詩難詠﹐畫怎描﹐欠漁翁玉蓑獨釣。低唱淺斟金帳曉﹐勝烹茶{党}家風調。”
俚淺-汉语大词典
俚淺
【1】粗俗浅陋。《宋史·礼志二八》:“伏見禮院及刑法司外州執守服制﹐詞旨俚淺。”{明}{沈德符}《野獲编·词曲·邱文庄填词》:“今《五倫全備》﹐是其手筆﹐亦俚淺甚矣。”{清}{袁枚}《随园随笔·诗文著述》:“《晏子春秋》俚淺已甚﹐參入{孔子}﹑{曾子}見{晏子}等語﹐尤爲不倫。”
俸淺-汉语大词典
俸淺
【1】官吏担任某一职务时间较短,资历较浅。参见“[俸深]”。
偷淺-汉语大词典
偷淺
【1】浇薄。{宋}{苏舜钦}《上范希文书》:“然史氏稗説﹐皆綴之以稱述其事﹐而警厲偷淺。”{宋}{范仲淹}《上执政书》:“今士材之間﹐患不稽古﹐委先王之典﹐宗叔世之文﹐詞多纖穢﹐士惟偷淺﹐言不及道﹐心無存誠。”
儇淺-汉语大词典
儇淺
【1】轻巧浅薄。{宋}{苏轼}《答刘沔都曹书》:“{李陵}{蘇武}贈别{長安}﹐而詩有{江}{漢}之語﹐及{陵}與{武}書﹐詞句儇淺﹐正{齊}{梁}間小兒所擬作﹐決非{西漢}文。”{宋}{陈亮}《传注》:“當{漢}{唐}之盛時﹐學者皆重厚質實﹐而不爲浮躁儇淺之行﹐彼其源流有自來矣。”{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樊绍述文》:“按{紹述}文甚多﹐鮮有傳﹐是篇獨爲好事者蓄示詭異﹐折儇淺以資笑﹐甚矣人情之好奇也。”
凡才淺識-汉语大词典
凡才淺識
【1】才能平庸,识见肤浅。{清}{陈用光}《上翁学士书》:“{用光}凡才淺識﹐無所比數。”
凡淺-汉语大词典
凡淺
【1】平凡浅陋。《宋书·谢晦传》:“臣雖凡淺﹐感恩自厲﹐送往事居﹐誠貫幽顯。”{唐}{李翱}《再请停率修寺观钱状》:“倘{翱}見解凡淺﹐或未允從﹐院中羣公皆是材彦﹐伏令使院詳議﹐唯當是從。”{唐}{邵说}《代郭子仪谢副元帅河中节度使表》:“臣智術凡淺﹐才略無聞。”
交淺言深-汉语大词典
交淺言深
【1】交情浅而言事深切。谓言谈有失分寸。《後汉书·崔駰传》:“交淺而言深者﹐愚也。”《玉娇梨》第十四回:“小弟有一言相問﹐只恐交淺言深﹐不敢啟口。”《战国策·赵策四》:“客有見人於{服子}者﹐已而請其罪。{服子}曰:‘公之客獨有三罪:望我而笑﹐是狎也;談語而不稱師﹐是倍也;交淺而言深﹐是亂也。’客曰:‘不然。夫望人而笑﹐是和也;言而不稱師﹐是庸説也;交淺而言深﹐是忠也。’”{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交淺言深﹐君子所戒。”
出淺入深-汉语大词典
出淺入深
【1】犹言深入浅出。{阿英}《敌後日记摘抄·停翅小撷》:“军长报告遂临时改题为《整风问题》……出浅入深﹐依具体事实﹐详加诠释。”
危淺-汉语大词典
危淺
【1】垂危。{晋}{李密}《陈情事表》:“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初淺-汉语大词典
初淺
【1】犹浅显。{马南邨}《燕山夜话·青山不改》:“它所阐述的植树的道理非常重要﹐却又是最初浅的。”
初入蘆葦, 不知深淺-汉语大词典
初入蘆葦, 不知深淺
【1】比喻阅历不深,不知利害。《金瓶梅词话》第七一回:“我家做官的﹐初入蘆葦﹐不知深淺﹐望大人﹐凡事扶持一二。”
平淺-汉语大词典
平淺
【1】平庸肤浅。{清}{龚自珍}《语录》:“此篇皆膚辭賸義﹐文尤平淺﹐與《五帝德》篇﹐皆無一字可取。”{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八:“{盧齋}樂府﹐較之{小山}{淮海}﹐則嫌平淺。”
單見淺聞-汉语大词典
單見淺聞
【1】见识短浅。{宋}{邵博}《闻见後录》卷二四:“其末年所以爲天下後世慮者﹐未易爲單見淺聞者道也。”
微淺-汉语大词典
微淺
【1】细小;渺小。{清}{梅曾亮}《上方尚书书》:“方今官吏﹐皆習故態﹐雖小利害至微淺﹐輒袖手委重律令﹐不一任勞怨﹐爲天下先。”《史记·儒林列传序》:“{陳涉}起匹夫﹐驅瓦合適戍﹐旬月以王{楚}﹐不滿半歲竟滅亡﹐其事至微淺。然而紳先生之徒負{孔子}禮器往委質爲臣者﹐何也?”
多嘴獻淺-汉语大词典
多嘴獻淺
【1】谓胡乱说些没见识﹑不起好作用的话。《醒世姻缘传》第二回:“這一定有多嘴獻淺的人﹐對那强人説我在大門前看他起身﹐與街坊婦人説話。這是來尋釁了。”
庸淺-汉语大词典
庸淺
【1】平庸浅陋。常用作自谦之词。{清}{恽敬}《上董蔗林中堂书》:“彼在上之庸淺者﹐蓋亦有之矣﹐而不爲庸淺者﹐識至遠而不見其識﹐才至大而不見其才﹐守至堅而不見其守﹐皆無迹可求者也。”{汉}{荀悦}《汉纪·成帝纪三》:“愚臣庸淺﹐謂{湯}卒從吏議﹐百姓介然有{秦}民之恨﹐非所以勵死難之臣也。”{南朝} {梁}{萧统}《止三郡民丁就役疏》:“臣意見庸淺﹐不識事宜。”
寡淺-汉语大词典
寡淺
【1】少;不多。《庄子·天下》:“以禁攻寢兵爲外﹐以情欲寡淺爲内﹐其小大精粗﹐其行適至是而止。”{宋}{苏轼}《登州谢上表》之二:“而臣天資鈍頑﹐學問寡淺﹐心已耗於多難﹐才不周其一身﹐將何以上答聖知﹐下慰民願。”
孱淺-汉语大词典
孱淺
【1】鄙陋浅薄。{唐}{沈亚之}《上使主第二书》:“{亞之}見識孱淺﹐無足以奉請事今。”
學淺才疏-汉语大词典
學淺才疏
【1】学问浅陋,才能低下。语出{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若學淺而空遲,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聞。”《冷眼观》第二十回:“或者他們裏面當局確有把握﹐不過你我旁觀的人學淺才疏﹐未能領略得到耳。”{太平天囯}{赖文光}《自传》:“但其中軍國成敗﹐事機得失﹐形勢轉移﹐予之學淺才疏﹐萬難盡述。”
學疏才淺-汉语大词典
學疏才淺
同“[學淺才疏]”【1】评剧《秦香莲》第四场:“老夫学疏才浅﹐只怕答对不上啊。”{清}{蒲松龄}《逃学传》:“休説小子在幼間學疏才淺﹐就是那老宿儒﹐好手段﹐學富五車﹐讀書萬卷﹐他也無處搜尋﹐無處招管。”
媕淺-汉语大词典
媕淺
【1】无独到见解,学识浅薄。{清}{方文}《四令君诗》:“予學本媕淺﹐謬爲人所崇。”
狹淺-汉语大词典
狹淺
【1】狭隘浅薄。《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序言》:“软弱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所谓‘光复’﹐所谓‘发挥民族主义’﹐又不是指反对帝国主义﹐而仅仅是要推翻{清}朝统治。革命临近的时候﹐革命派的喉舌所宣告的革命目标竟是这样的狭浅。”
狷淺-汉语大词典
狷淺
【1】急躁浮浅。{宋}{苏辙}《司马温公挽词》之四:“少年真狷淺﹐射策本粗疎。欲廣忠言地﹐先收衆棄餘。”【2】气量狭窄。{宋}{苏辙}《历代论四·王导》:“{元帝}之世……{劉隗}﹑{刁協}剛介狷淺﹐見信於帝﹐專以法繩公卿。”
獻淺-汉语大词典
獻淺
【1】献殷勤;拍马屁。《醒世姻缘传》第六九回:“他走得動走不動﹐累你腿事!我倒不疼﹐要你獻淺!”《醒世姻缘传》第七三回:“{素姐}駡道:‘没見獻淺的臭老婆!’”
敷淺-汉语大词典
敷淺
【1】肤浅。敷,通“膚”。{南朝} {陈}{顾野王}《上<玉篇>表》:“至於精課源妙﹐求其本始﹐末學敷淺﹐誠所未詳。”
日淺-汉语大词典
日淺
【1】时间短。《汉书·外戚传上·孝宣霍皇后》:“初﹐{許后}起微賤﹐登至尊日淺﹐從官車服甚節儉。”《新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赞》:“{如晦}雖任事日淺﹐觀{玄齡}許與及帝所親款﹐則謨謀果有大過人者。”《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相見日淺﹐卒卒無須臾之閒得竭志意。”{刘良}注:“日淺﹐謂時少也。”
春淺-汉语大词典
春淺
【1】谓春意浅淡。{宋}{陈师道}《次韵无斁雪後》之二:“雪餘蓋地白﹐春淺着梢紅。”{唐}{戴叔伦}《早春曲》:“青樓昨夜東風轉﹐錦帳凝寒覺春淺。”{唐}{张说}《晦日》诗:“晦日嫌春淺﹐江浦看湔衣。”
沙淺兒-汉语大词典
沙淺兒
【1】即沙锅浅儿。详“洋鍋淺兒”。
沙鍋淺兒-汉语大词典
沙鍋淺兒
【1】比较浅的沙锅。《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一件是個鐵打的沙鍋淺兒模樣兒﹐底下又有三條腿兒﹐據{安老爺}平時講説﹐是上古{燧人氏}教民火食烹飪始興時候的鍋﹐名曰‘燧釜’。”
涉淺-汉语大词典
涉淺
【1】徒步蹚过浅水。《金史·仆散揆传》:“分軍涉淺﹐潛出敵後。”
涓淺-汉语大词典
涓淺
【1】指水流又细又浅。{清}{魏源}《筹漕篇上》:“若欲泝{汴}而上﹐由{鄭水}以至{河}陰與{武陟}對岸﹐以截{河}而入{沁}﹐則{鄭水}涓淺不可以舟。”
浮淺-汉语大词典
浮淺
【1】不深;肤浅。{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四:“睛色雜而光浮淺者﹐心不定﹐無信人也。”《汉书·东方朔传赞》:“{朔}之詼諧﹐逢占射覆﹐其事浮淺﹐行於衆庶﹐童兒牧豎﹐莫不眩燿。”{汉}{应劭}《<风俗通>序》:“今俗語雖云浮淺﹐然賢愚所共咨論﹐有似犬馬﹐其爲難矣。”{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一章三:“仅仅是仿效了外面的粗枝大叶的动作﹐结果表情一定流于浮浅﹐而不会深刻的了。”【2】轻薄鄙陋。《三国志·魏志·王昶传》:“夫虚僞之人﹐言不根道﹐行不顧言﹐其爲浮淺較可識别。”《新唐书·韦保衡传》:“〔{保衡}〕性浮淺﹐既恃恩據權﹐以嫌愛自肆﹐所悦即擢﹐不悦擠之。”
漫淺-汉语大词典
漫淺
【1】广而浅。《宋史·河渠志五》:“{彝}等又奏:‘如{庠}言﹐雖於河流爲順﹐然其間漫淺沮洳﹐費工猶多。’”
清淺-汉语大词典
清淺
【1】谓清澈不深。{明}{王问}《自山中泛湖归》诗:“川塗風浪平﹐沿流弄清淺。”{田汉}《江汉渔歌》第五场:“{大别山}头挂夕阳﹐{月湖}清浅翻鸳鸯。”{南朝} {宋}{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诗:“蘋蓱泛沈深﹐菰蒲冒清淺。”{宋}{王安石}《蒲叶》诗:“蒲葉清淺水﹐杏花和暖風。”【2】指银河。{唐}{孟郊}《古意》诗:“未得渡清淺﹐相對遥相望。”{唐}{李白}《游太山》诗之六:“舉手弄清淺﹐誤攀{織女}機。”{王琦}注:“《古詩》:‘河漢清且淺。’”【3】浅显;不深奥。{南朝} {梁}{锺嵘}《诗品》卷中:“{宋}{豫章}太守{謝瞻}……詩﹐其源出於{張華}。才力苦弱﹐故務其清淺﹐殊得風流媚趣。”{陈毅}《湖海诗社开征引》:“{元}{白}自清淺﹐{劉}{陸}但恣肆。”
淺-汉语大词典
淺
“[浅]”的繁体字。《廣韻》七演切,上獮,清。【1】水不深。《诗·邶风·谷风》:“就其淺矣﹐泳之游之。”《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前蜀}{毛文锡}《浣溪沙》词:“七夕年年信不違﹐銀河清淺白雲微。”{毛泽东}《和柳亚子先生》:“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清}{郑燮}《喜雨》诗:“田中水淺天光浄﹐陌上泥融燕子飛。”【2】从上到下或从外到内距离小。{晋}{卢谌}《赠刘琨》诗:“根淺難固﹐莖弱易彫。”《管子·问》:“若夫城郭之厚薄﹐溝壑之淺深﹐門閭之尊卑,宜脩而不脩者,上必幾之。”【3】宽。《荀子·儒效》:“逢衣淺帶﹐解果其行。”{杨倞}注:“淺帶﹐博帶也。《韓詩外傳》作‘逢衣博帶’﹐言帶博則約束衣服者淺﹐故曰淺帶。”{唐}{李白}《冬夜裴中郎薛侍御宴集序》:“賢豪畢萃﹐升降有序﹐縫衣淺帶﹐十有五人。”一说为狭。《庄子·盗跖》:“縫衣淺帶﹐矯言僞行﹐以迷惑天下之主。”{陆德明}释文:“淺帶﹐縫帶使淺狹。”{清}{洪颐煊}《读书丛录》卷十五:“《荀子》‘逢衣淺帶。’{楊}注:‘淺帶﹐博帶也……’{頤煊}案:《莊子·盜跖篇》‘縫衣淺帶。’《釋文》:‘淺帶﹐縫帶使淺狹。’《考工記·鮑人》‘則是以博爲帴也。’{鄭}注{鄭司農}云:‘帴讀爲翦﹐謂以廣爲狹也。’淺帶謂狹帶。”【4】肤浅,浅薄。指学识智谋等。《庄子·山木》:“君之除患之術淺矣。”{宋}{曾巩}《熙宁转对疏》:“末世之卑淺﹐以先王之道爲迂遠。”{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至於{潘勖}《符節》﹐要而失淺。”{清}{吴乔}《答万季埜诗问》:“{于鱗}才本薄弱﹐而又學問淺﹐見識卑。”{姚雪垠}《长夜》三五:“女人家见识浅﹐偏偏要多管闲事!”【5】浅显,明白易懂。{汉}{王充}《论衡·自纪》:“何以爲辯?喻深以淺。何以爲智?喻難以易。”如:深入浅出。{晋}{张华}《鹪鹩赋》:“言有淺而可以託深﹐類有微而可以喻大。”【6】薄,不深厚。《淮南子·齐俗训》:“於是百姓糜沸﹐豪亂暮行逐利﹐煩挐澆淺。”{高诱}注:“淺﹐薄也。”《孙子·九地》:“凡爲客之道﹐深則專﹐淺則散。”{唐}{杜甫}《病马》诗:“物微意不淺﹐感動一沉吟。”{巴金}《家》二四:“我跟他的缘分竟是这样浅。”【7】微小。{清}{黄肇敏}《黄山纪游》:“此古無欄﹐且稱天險﹐不知何年利濟者爲之﹐其功豈淺哉!”{唐}{钱起}《赋得浦口望斜月》:“動摇生淺浪﹐明滅照寒沙。”【8】谓少﹐幼。蒲剧《薛刚反朝》第六场:“急只急我的儿年岁尚浅﹐儿年幼还不能报仇伸冤。”【9】狭,窄小。《吕氏春秋·先己》:“吾地不淺﹐吾民不寡﹐戰而不勝﹐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高诱}注:“淺﹐褊。”《管子·八观》:“彼野悉辟而民無積者﹐國地小而食地淺也。”【10】少,不多。《庄子·天下》:“以禁攻寢兵爲外﹐以情欲寡淺爲内。”《逸周书·文酌》:“七信:一仁之慎散﹐二智之完巧﹐三勇之精富﹐四族之寡賄﹐五商之淺資。”{朱右曾}校释:“淺﹐少也。”【11】指使减少。《荀子·礼论》:“斷之繼之﹐博之淺之﹐益之損之﹐類之盡之﹐盛之美之。”【12】短,不长。{晋}{赵至}《与嵇茂齐书》:“根萌未樹﹐牙淺絃急﹐常恐風波潛駭﹐危機密發。”{南朝 陈}{徐陵}《紫骝马》诗:“風驚塵未起﹐草淺埒猶空。”{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诗:“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纔能没馬蹄。”【13】指时间短暂。《战国策·赵策二》:“寡人年少﹐莅國之日淺﹐未嘗得聞社稷之長計。”{晋}{李密}《陈情事表》:“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宋}{叶適}《邵子文墓志铭》:“君所歷官微﹐事又淺﹐無足載者。”{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二九:“咱们在一块堆的日子太浅了。”【14】短毛兽皮。如虎皮﹑鹿皮等。参见“[淺毛]”﹑“[淺幭]”。【15】轻,不重。{唐}{李贺}《後园凿井歌》:“井上轆轤牀上轉﹐水聲繁﹐絲聲淺。”{宋}{张先}《苏幕遮》词:“縷板音清,淺發{江}南調。”{郭沫若}《星空·广寒宫》:“你这两个顽皮丫头!你们真骇得我们不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禹贡山水泽地所在》:“石鼓鳴則{秦}土有殃。鳴淺殃萬物﹐鳴深則殃君王矣。”【16】颜色淡。{晋}{张华}《鹪鹩赋》:“色淺體陋﹐不爲人用;形微處卑﹐物莫之害。”《仪礼·士冠礼》“爵弁服纁裳”{汉}{郑玄}注:“纁裳﹐淺絳裳。”{唐}{温庭筠}《清平乐》词:“{上陽}春晚﹐宫女愁蛾淺。”{清}{黄肇敏}《黄山纪游》:“澗中石子纍纍﹐作淺緑﹑青紫﹑淡墨等色。”【17】初;早。{唐}{畅当}《早春》诗:“獻歲春猶淺﹐園林未盡開。”{南朝 陈}{徐陵}《侍宴》诗:“園林纔有熱﹐夏淺更勝春。”{清}{郑燮}《小园》诗:“月夜清峭射樓臺﹐淺夜籬門尚半開。”{宋}{张孝祥}《菩萨蛮》词:“{吴}霜看點點﹐愁裏春來淺。”【18】副词。略,略微。表示程度。参见“[淺言]”﹑“[淺笑]”。【19】见“淺蠻”。
淺直-汉语大词典
淺直
【1】浅显直率。{章士钊}《读<革命军>》:“根據公理﹐驅以犀利之筆﹐達以淺直之詞。”
淺淡-汉语大词典
淺淡
【1】犹淡淡。谓物体的颜色淡或事物的程度浅。{金}{元好问}《眉》诗之二:“石緑香煤淺淡間﹐多情長帶楚梅酸。”{清}{洪昇}《长生殿·春睡》:“早則淺淡粉容﹐消褪脣朱﹐掠削鬢兒欹矬。”{巴金}《沉落集·化雪的日子》:“我看出来那似乎是浅淡而实在是深切的苦恼像黑云一般笼罩了她的美丽的脸庞。”
淺誕-汉语大词典
淺誕
【1】浮浅荒诞。{清}{龚自珍}《六经正名答问五》:“《周書》去其淺誕﹐剔其譌衍﹐寫定十有八篇。”
淺言-汉语大词典
淺言
【1】俗语;浅俗之言。《梁书·萧子云传》:“郊廟歌辭﹐應須典誥大語﹐不得雜用子史文章淺言。”{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廛路淺言﹐有實無華。”【2】犹略言。《吕氏春秋·执一》:“{田駢}猶淺言之也。博言之﹐豈獨{齊國}之政哉!”
淺幦-汉语大词典
淺幦
【1】见“淺幭”。
淺眇-汉语大词典
淺眇
【1】肤浅微少。{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物理幽玄﹐人知淺眇﹐安得一切智人出興于世﹐作大歸依﹐爲我啓蒙發覆耶?”
淺戇-汉语大词典
淺戇
【1】谓心胸狭窄而举事鲁莽。《三国演义》第四七回:“{周瑜}小子﹐偏懷淺戇﹐自負其能﹐輒欲以卵敵石。”《三国志·吴志·周瑜传》“〔{黄蓋}〕先書報{曹公}﹐欺以欲降”{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蓋}書曰:東方將吏﹐無有愚智﹐皆知其不可﹐惟{周瑜}﹑{魯肅}﹐偏懷淺戇﹐意未解耳。”
淺-汉语大词典
淺
【1】见“淺幭”。
淺衷-汉语大词典
淺衷
【1】微识,浅见。{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四:“賦役之事﹐余特記四十年以來因革損益之大端﹐及予一人之淺衷薄識已耳。”
淺澱-汉语大词典
淺澱
【1】谓水浅淤塞。{宋}{苏轼}《录进单锷<吴中水利书>》:“其{蠡河}﹐遇大旱則淺澱﹐中旱則通流。”
淺下-汉语大词典
淺下
【1】低下。{宋}{苏辙}《定差管军臣僚札子》:“頃者竊聞大臣議除{張利一}﹑{張守約}﹐陛下以謂二人皆資任淺下﹐用之則爲躐等。”
淺猥-汉语大词典
淺猥
【1】浅陋鄙猥。{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一》:“其文近淺猥而遠馴雅﹐其識精瑣屑而迷遠大。”{明}{胡应麟}《九流绪论上》:“陰陽農圃﹐事率淺猥。”
淺聲-汉语大词典
淺聲
【1】轻声,小声。{宋}{张先}《画堂春》词:“桃葉淺聲雙唱﹐杏紅深色輕衣。”
淺慮-汉语大词典
淺慮
【1】肤浅的思虑。《宋书·律历志下》:“曆數之所先﹐愚恐非{冲之}淺慮妄可穿鑿。”
淺夫-汉语大词典
淺夫
【1】疏浚沟渠﹑打捞沉船的伕役。{清}{夏炘}《学礼管释·释沟洫井田异制》:“治溝洫之夫﹐與後世之淺夫堤夫相似﹐淺夫堤夫皆募民爲之﹐或按畝派夫﹐民自僱役。”【2】见识短浅的人。{宋}{叶適}《法度总论三》:“近世淺夫庸人之論﹐不過仇疾於官户﹐誅抉於詭産。”{清}{陈鳣}《对策文选》:“顧英髦咸資標準﹐而淺夫妄肆譏評。”{严复}《<原富>按语》:“天演之道﹐不以淺夫昏子之利爲利矣。”
淺率-汉语大词典
淺率
【1】浅近率直;浅显粗率。{清}{沈初}《西清笔记·纪名迹》:“{董文敏}一變其習﹐氣韻固佳﹐細實處少學之者﹐猶淺率無足觀。”{明}{袁宏道}《答陶石篑书》:“此語淺率﹐大有妙義。”{董必武}《观堕机尸影》诗:“擬不於倫嫌淺率﹐論須求允費沉吟。”
淺子-汉语大词典
淺子
【1】一种盛东西的用具。一般用柳条﹑竹篾编制而成,圆形,周缘低矮。
淺盡-汉语大词典
淺盡
【1】浅显,不含蓄。{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尖巧新穎﹐病在輕薄﹐發揚暴露﹐病在淺盡。”
淺埃-汉语大词典
淺埃
【1】犹尘埃。比喻社会底层。{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一折:“嘆窮途年少客﹐一時間命運乖;有一日顯威風出淺埃﹐起風雷變氣色。”
淺粧-汉语大词典
淺粧
【1】见“淺妝”。
淺狹-汉语大词典
淺狹
【1】狭窄。宽度小。《三国演义》第一一〇回:“{蜀}地淺狹﹐錢糧鮮薄﹐不宜遠征。”{严既澄}《不遇》:“他后头跟着三四个苦力﹐挑着七八件行李﹐都随着那老者走入门来﹐把我们家里的浅狭的院子都给挤满了。”《管子·八观》:“夫國城大而田野淺狹者﹐其野不足以養其民。”《後汉书·西南夷传·滇》:“有池﹐周回二百餘里﹐水源深廣﹐而末更淺狹﹐有似倒流﹐故謂之{滇池}。”【2】谓见识贫乏或心胸狭窄。{宋}{苏辙}《三论分别邪正札子》:“臣以聞見淺狹﹐不能盡知當今得失。”《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沛王}{林}薨”{裴松之}注引{晋}{孙盛}《魏氏春秋》:“吾學不博﹐所聞淺狹。”《东周列国志》第九六回:“鄙人志量淺狹﹐不知相國能寬容至此﹐死不足贖罪矣!”
淺弊-汉语大词典
淺弊
【1】犹浅陋。{唐}{韩愈}《答陈商书》:“辱惠書﹐語高而旨深﹐三四讀尚不能通曉﹐茫然增愧赧。又不以其淺弊無過人知識﹐且喻以所守﹐幸甚。”{三国} {魏}{嵇康}《明胆论》:“{子家}{左師}﹐皆愚惑淺弊﹐明不徹達。”
淺霜-汉语大词典
淺霜
【1】比喻花白的头发。{宋}{苏轼}《千秋岁》词:“淺霜浸﹐緑髮少﹐仍新沐。”
淺明-汉语大词典
淺明
【1】浅显明白。《晋书·华谭传》:“淺明不見深理﹐近才不覩遠體。”{朱自清}《<经典常谈>序》:“每种读本还得有一篇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
淺知-汉语大词典
淺知
亦作“[淺智]”【1】识见肤浅。《列子·说符》:“夫淺知之所争者末矣。”{汉}{王充}《论衡·讥日》:“俗人淺知﹐不能實也。”《吕氏春秋·精谕》:“夫淺智者之所争則末矣。此{白公}之所以死於法室。”
淺弱-汉语大词典
淺弱
【1】犹纤弱。{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自是以降﹐雖文有工拙﹐然俳四儷六﹐益趨淺弱。”{元}{刘祁}《归潜志》卷八:“{雷稀顔}﹑{宋飛卿}諸人﹐皆作古文﹐故復往往相法效﹐不作淺弱語。”{清}{黎庶昌}《<续古文辞类纂>序》:“{桐城}宗派之説﹐流俗相沿﹐已踰百歲﹐其敝至於淺弱不振﹐爲有識者所譏。”
淺丈夫-汉语大词典
淺丈夫
【1】谓见识短浅的人。{金}{王若虚}《论语辨惑一》:“古今論者皆曰:{唐}{舜}揖讓﹐{湯}{武}征誅﹐所以優劣不同。世之淺丈夫遂敢以{湯}{武}爲非﹐至有詆毁而幾乎駡者﹐甚矣﹐其無知也。”{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误放》:“此子既忤我﹐從而報之﹐是爲淺丈夫也必矣。”{宋}{陆游}《跋<中兴间气集>》:“評語多妄﹐蓋淺丈夫耳。”{梁启超}《新民说·论权利思想》:“彼誤解權利真相者﹐以爲不過於形骸上物質上之利益﹐齗齗計較焉。嘻﹐鄙哉﹐其爲淺丈夫之言也。”
淺醉-汉语大词典
淺醉
【1】微醉。{郁达夫}《离乱杂诗》之五:“解憂縱有蘭陵酒﹐淺醉何由夢{洛妃}?”
淺僞-汉语大词典
淺僞
【1】谓内容肤浅而不可靠。{清}{陈鳣}《对策·孝经》:“非但經文不真﹐抑亦傳文淺僞。議者欲取詭説而廢{鄭}注﹐理實未可。”
淺説-汉语大词典
淺説
【1】简明通俗而不很深入的解说。亦谓粗浅地解说。多用做书名或文章的题目。如:《无线电技术浅说》﹑《反切浅说》﹑《浅说信息科学》。
淺毛-汉语大词典
淺毛
【1】指兽毛不厚。《诗·大雅·韩奕》“鞹鞃淺幭”{毛}传:“淺﹐虎皮淺毛也。”《管子·幼官》:“以倮獸之爨”{唐}{尹知章}注:“倮獸﹐謂淺毛之獸﹐虎豹之屬。”
淺熟-汉语大词典
淺熟
【1】谓浅近常见。{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此三句亦平常淺熟﹐意雖非惡劣﹐究屬疲庸﹐不謂{夢窗}蹈之。”
淺瞀-汉语大词典
淺瞀
【1】浅陋暗昧。{清}{恽敬}《前光禄寺卿伊公祠堂碑铭》:“誠信不欺﹐如右所紀﹐{敬}雖淺瞀﹐謹於銘著古今。”
淺繆-汉语大词典
淺繆
【1】见“淺謬”。
淺識-汉语大词典
淺識
【1】识见肤浅。{汉}{徐幹}《中论·核辩》:“不論是非之性﹐不識曲直之理﹐期於不窮﹐務於必勝﹐以故淺識而好奇者﹐見其如此也。”{邹鲁}《中国同盟会》:“淺識之徒﹐或熱血過甚﹐憂國過深﹐亦有因利乘便﹐圖變掌權者。”《北史·阳固传》:“{梁丘}寡智﹐{王鮒}淺識。”【2】粗略地认识。{徐迟}《哥德巴赫猜想·向着二十一世纪》:“外国客人可以访问我国的一些城市﹐看看市容﹑名胜和古迹﹐访问厂矿公社﹐可以赏心悦目﹐浅识{中华}。”
淺嘗-汉语大词典
淺嘗
【1】稍微尝试一下或品味一下。{清}{陈澧}《与王峻之书》之三:“{荀子}曰:‘以淺持博。’淺非淺嘗之謂﹐即約之謂也﹐約而易知之謂也。”{郭沫若}《沸羹集·如何研究诗歌与文艺》:“写出来了﹐写得很生动了﹐浅尝的人往往认为所写的便是作家自己。”
淺略-汉语大词典
淺略
【1】粗略;简略。{唐}{孔颖达}《<尚书正义>序》:“諸公旨趣﹐多或因循﹐怗釋注文﹐義皆淺略。”{汉}{王充}《论衡·问孔》:“{臯陶}陳道{帝舜}之前﹐淺略未極。”
淺暗-汉语大词典
淺暗
【1】见“淺闇”。
淺小-汉语大词典
淺小
【1】谓距离近。{宋}{赵时庚}《金漳兰谱·品兰高下》:“其他近城百里淺小去處﹐亦有數品可取﹐何必求諸深山窮谷。”【2】微小。《朱子语类 》卷六三:“戔戔自是淺小之意。”
淺察-汉语大词典
淺察
【1】肤浅的见解。{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谐隐》:“纖巧以弄思﹐淺察以衒辭。”
淺易-汉语大词典
淺易
【1】浅显平易。{宋}{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揚雄}好爲艱深之詞﹐以文淺易之説﹐若正言之﹐則人人知之矣。”{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斠书·传家宝》:“〔{成金}〕著書四十餘種﹐淺易多此類。”{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一》:“珠璣咳唾﹐隨處發見﹐皆可爲世模範﹐豈可與敲推句字﹑描貌淺易者比哉!”
淺妄-汉语大词典
淺妄
【1】浅薄妄为。{宋}{苏轼}《张文定公墓志铭》:“有{張君平}者﹐以疏導京東積水﹐始輟用{汴}夫。其後淺妄者争以裁減費役爲功﹐{河}日以堙塞。”
淺浮-汉语大词典
淺浮
【1】浅薄轻浮。{谢常哉}《狠狠地改﹐彻底地改!》:“必须学到这种作风﹐和浅浮﹑应付相反的作风﹐工作才能不断的得到大的改进。”
淺固-汉语大词典
淺固
【1】肤浅鄙陋。{宋}{宋咸}《注<孔丛子>序》:“然有語或淺固﹐弗極於道﹐疑後人增益﹐乃悉誅去。”
淺情-汉语大词典
淺情
【1】薄情。{宋}{晏幾道}《减字木兰花》词:“滿眼飛英﹐彈指東風太淺情。”《南史·何承天传》:“{丁況}三家數年中葬輒無棺櫬﹐實由淺情薄恩同於禽獸者耳。”
淺妝-汉语大词典
淺妝
亦作“[淺粧]”【1】淡妆。{元}{曾允元}《齐天乐·次赵方谷韵》词:“霧濕雲鬟﹐淺妝深拜月。”{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無奈何淺粧淡抹﹐有甚心濃梳艷裹。”
淺蠻-汉语大词典
淺蠻
【1】我国古代对南方发展程度较高,生活习俗等比较接近汉族的少数民族的泛称。{元}{谢应芳}《宜山谣》:“椎髻舞﹐擊銅鼓﹐淺蠻生蠻皆安堵。”《太平广记》卷一九〇引{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王建》:“{邛}{黎}之間有淺蠻焉﹐世王號﹐曰{劉王}﹑{揚王}﹑{郝王}。”
淺事-汉语大词典
淺事
【1】小事;意义不大的事。{明}{方孝孺}《与王修德书》:“夫文辭於學者至爲淺事﹐以道言之﹐正不必求其新奇。”《穀梁传·成公八年》:“{衛}人來媵。媵﹐淺事也﹐不志。”{明}{刘基}《春秋明经·公子结媵陈人之妇于鄄遂及齐侯宋公盟》:“大夫輕身以親淺事﹐而專命以抗王侯。”
淺鮮-汉语大词典
淺鮮
【1】轻微;微薄。{洪深}《现代戏剧导论》八:“説部容易著筆之處﹐劇本至爲費墨:先就其淺鮮者而言﹐則時間之支配也。”{清}{王士禛}《居易录谈》卷下:“不獨黼黻昭代﹐亦以嘉與千秋﹐有裨文治﹐誠非淺鮮也?”{明}{张居正}《答台长陈楚石书》:“巡檢官職雖卑﹐關係甚重。此官若得其職﹐則詰盜察姦﹐功居地方有司之半﹐非淺鮮也。”《战国策·韩策二》:“而{嚴仲子}乃諸侯之卿相也﹐不遠千里﹐枉車騎而交臣。臣之所以待之至淺鮮矣﹐未有大功可以稱者。”
淺劣-汉语大词典
淺劣
【1】犹低下。{明}{张居正}《答司马王西石书》:“以公高明﹐自能徑造真詣﹐如僕淺劣﹐因公之教﹐亦益加深省也。”{唐}{韦应物}《答刘西曹》诗:“淺劣見推許﹐恐爲識者尤。”《三国志·吴志·陆凯传》:“臣闇于大理﹐文不及義﹐智惠淺劣。”
淺拙-汉语大词典
淺拙
【1】谦词。指自己的见识,见解。{宋}{陆游}《福建到任谢表》:“敷陳淺拙﹐應對參差。”【2】浅薄笨拙。{宋}{苏辙}《欧阳公所蓄石屏》诗:“世間淺拙無與敵﹐比擬賴有公新書。”{唐}{康骈}《剧谈录·广谪仙怨词》:“{駢}因更廣其詞﹐蓋欲兩全其事﹐雖才情淺拙﹐不逮二公﹐而理或可觀﹐貽諸識者。”
淺妙-汉语大词典
淺妙
【1】犹纤巧。{王闿运}《湘绮楼论唐诗》:“{應物}《郡齋憶山中》詩﹐淡遠淺妙﹐亦從{陶}出……{唐}人詩﹐淺妙者不少﹐而拙重者難得﹐以不知合資質與學力爲一也。”
淺機-汉语大词典
淺機
【1】肤浅的机谋。{明}{宋濂}《诸子辨·齐邱子》:“神仙家説也﹐非淺機小數比也。”{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陰陽農圃﹐淺機僻數﹐人所易窺。”
淺澀-汉语大词典
淺澀
【1】谓水浅不通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泗水》:“{泗水}冬春淺澀﹐常排沙通道﹐是以行者多從此溪。”《林则徐日记·道光十四年十一月十三日》:“因{丹徒}{運河}淺澀異常﹐委{武進}{吴令}往{孟瀆河}測量存水尺寸及橋座情形。”{宋}{洪迈}《夷坚丙志·缙云鲙飞》:“{雲縣}溪澗淺澀﹐尋常無大魚。”
淺要-汉语大词典
淺要
【1】犹简要。{宋}{苏舜钦}《投匦疏》:“夫録人罪失﹐務在淺要﹐不過數字以見意﹐數句以成文。”
淺數-汉语大词典
淺數
【1】小技。{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術雖淺數﹐神智工巧之規寓焉。”
淺灘-汉语大词典
淺灘
【1】海﹑湖﹑河中水浅的地方。{清}{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一:“不意船及淺灘﹐改駕小舟﹐一擁而上。”{茹志鹃}《高高的白杨树·澄河边上》:“会议决定﹐由两个同志出去寻找当地老乡﹐了解一下哪里有浅滩。”
淺注-汉语大词典
淺注
【1】简明的注释。多用做书名或文章的题目。如:《<庄子>浅注》﹐《鲁迅<自嘲>诗浅注》。【2】谓浅浅地斟上酒。{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一折 :“他向那紅罏的這暖閣﹐一壁廂添上獸炭。他把那羊羔來淺注。”
淺俚-汉语大词典
淺俚
【1】浅显粗俗。{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三月十五日》:“然觀教會中所刊《新》﹑《舊約》等書﹐其假託附會﹐故神其説﹐雖{中國}之小説若《封神演義》﹑《西遊記》等書﹐尚不至如此淺俚也。”{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下》:“{宋}人贊{坡}‘嘻笑怒駡﹐皆成文章’﹐豈筆之於書﹐淺俚若是乎?”
淺方-汉语大词典
淺方
【1】犹单方。谓小医方。《史记·货殖列传》:“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胃脯﹐簡微耳﹐{濁氏}連騎。馬醫﹐淺方﹐{張里}擊鍾。”
淺微-汉语大词典
淺微
【1】微薄,不深厚。《汉书·元帝纪》:“今朕獲保宗廟﹐兢兢業業﹐匪敢解怠﹐德薄明晻﹐教化淺微。”
淺智-汉语大词典
淺智
【1】见“淺知”。
淺恩-汉语大词典
淺恩
【1】薄恩。《後汉书·郎顗传》:“方今時俗奢佚﹐淺恩薄義。”{宋}{王安石}《汉文帝》诗:“淺恩施一時﹐長患被九州。”
淺窳-汉语大词典
淺窳
【1】犹浅劣,陋劣。{宋}{李纲}《辞免知枢密院事表》:“伏念臣性資淺窳﹐學術迂疎。”
淺庸-汉语大词典
淺庸
【1】犹言浅陋平庸。{宋}{苏辙}《北京谢韩丞相启》:“事既甚夥﹐議皆得參﹐顧惟淺庸﹐何以堪處。”
淺春-汉语大词典
淺春
【1】初春;早春。{戴望舒}《小病》诗:“从竹帘里漏进来的泥土的香﹐在浅春的风里几乎凝住了。”{明}{杨慎}《词品·张材甫》:“〔{張}〕詠瑞香花《西江月》:‘淺春不怕嫩寒侵﹐暖徹薰籠瑞錦。’”
淺利-汉语大词典
淺利
【1】微利,薄利。《晋书·文苑传·王沈》:“至乃空囂者以泓噌爲雅量﹐瑣慧者以淺利爲鎗鎗。”
淺笑-汉语大词典
淺笑
【1】犹微笑。{唐}{李商隐}《河阳》诗:“龍頭瀉酒客壽杯﹐主人淺笑紅玫瑰。”{宋}{晏幾道}《采桑子》词:“淺笑微顰﹐恨隔重簾看未真。”{南朝}{梁元帝}《采莲赋》:“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歛裾。”{清}{纳兰性德}《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词:“旋拂輕容寫{洛神}﹐須知淺笑是深顰。”
淺斟低唱-汉语大词典
淺斟低唱
【1】斟着茶酒,低声歌唱。形容悠然自得﹑遣兴消闲的样子。{宋}{陶穀}《清异录·释族》:“{李煜}乘醉﹐大書石壁曰:‘淺斟低唱﹐偎紅倚翠。’”《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淺斟低唱﹐觥籌交舉。”{宋}{柳永}《鹤冲天》词:“忍把浮名﹐换了淺斟低唱。”{清}{黄景仁}《虞美人·闺中初春》词:“問春何處最多些﹐只在淺斟低唱那人家。”
淺角-汉语大词典
淺角
【1】指浅滩。{明}{陶宗仪}《辍耕录·朱张》:“私念南北海道此固徑﹐且不逢淺角﹐識之。”自注:“相傳{朐山}{海門}水中﹐流積堆淤江沙﹐其長無際﹐浮海者以竿料淺深﹐此淺生角﹐故曰料角﹐明不可度越云。”
淺攻-汉语大词典
淺攻
【1】谓近距离出击,不深入敌方腹地。{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下:“蓋自西邊用兵﹐{神宗}常持淺攻之議﹐雖一勝一負﹐猶不至大有殺傷。至於西邊將帥﹐習知兵事﹐亦無肯言深入者。”
淺愚-汉语大词典
淺愚
【1】浅陋无知。{汉}{焦赣}《易林·比之家人》:“{懿公}淺愚﹐不深受謀﹐無援失國﹐爲{狄}所賊。”
淺蹙-汉语大词典
淺蹙
【1】浅狭。谓局限性大,不宏广。{清}{黄宗羲}《<乐府广序>序》:“今學者祇玩其文﹐所得淺蹙﹐詩雖存而實亡。”{元}{刘壎}《隐居通议·经史一》:“{南唐}偏方狹境﹐政體柔弱﹐故其書亦淺蹙﹐無以激發人英特壯偉之氣。”
淺屑-汉语大词典
淺屑
【1】微小;浅薄。{郭沫若}《归去来·鸡之归去来》:“小巧的母鸡……只是头顶上的一部分未免浅屑得一点。”{郭沫若}《文艺论集·王阳明礼赞》:“我们不会说它内容的深度因白话的外形而变为浅屑。”
淺鈍-汉语大词典
淺鈍
【1】犹迟钝。《庄子·大宗师》“其天機淺”{唐}{成玄英}疏:“夫耽耆諸塵而情欲深重者﹐其天然機神淺鈍。”{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朱前疑}淺鈍無識﹐容貌極醜。”
淺視-汉语大词典
淺視
【1】轻视,小看。{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此詞亦非正聲﹐然其中有一片化機﹐未可淺視。”{清}{昭槤}《啸亭杂录·李壮烈战迹》:“公何其淺視僕也?”
淺近-汉语大词典
淺近
【1】浅薄卑俗。《东周列国志》第十回:“臣聞{少師}乃淺近之徒﹐以諛得寵。”{晋}{葛洪}《抱朴子·博喻》:“英儒碩生不飾細辯於淺近之徒﹐達人偉士不變晈察於流俗之中。”{前蜀}{贯休}《行路难》诗:“淺近輕清莫與交﹐地卑只解生荆棘。”【2】浅显,不深奥。{唐}{颜真卿}《<干禄字书>序》:“所謂俗者﹐例皆淺近。”{洪深}《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七章四:“{毕特金}教授﹐曾经作过一浅近的比喻。”{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末有{穎子嚴}者﹐雖淺近﹐亦復名家。”{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二》:“學者每恨公詩平易淺近﹐少鍜鍊之工﹐不得與{少陵}﹑{山谷}争雄﹐予獨以爲不然。”【3】不幽深,不隐蔽。《宋书·孝义传·张进之》:“以本村淺近﹐移入池溪。”
淺尠-汉语大词典
淺尠
【1】细小,微小。{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是書所關﹐良非淺尠﹐豈特畫像一家之學已哉。”{蔡元培}《在爱国女学校之演说》:“此等技術﹐不練則荒﹐久練益熟﹐獲益非淺尠也。”《明史·李沂传》:“及見明旨許{鯨}策勵供事﹐外議藉藉﹐遂謂爲真。虧損聖德﹐夫豈淺尠!”
淺聞-汉语大词典
淺聞
【1】寡闻,所闻不广。《史记·儒林列传序》:“小吏淺聞﹐不能究宣﹐無以明布諭下。”【2】谓粗浅的见闻。{宋}{孙奭}《<孟子正义>序》:“今輒罄淺聞﹐隨{趙}氏所説﹐仰效先儒釋經﹐爲之正義。”
淺闇-汉语大词典
淺闇
亦作“[淺暗]”【1】肤浅而不明达。{宋}{陆游}《答人贺赐第启》:“伏念某才本迂疏﹐識尤淺暗。”{宋}{苏轼}《参定叶祖洽廷试策状》之一:“{祖洽}學術淺暗﹐議論乖繆﹐若謂之譏訕宗廟﹐則亦不可。”{汉}{王充}《论衡·别通》:“深知道術﹐無淺闇之毁也。”
淺昧-汉语大词典
淺昧
【1】浅陋愚昧。{明}{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某等智識淺昧﹐未燭于理。”{唐}{戴叔伦}《抚州对事後》诗:“謗書喧朝市﹐撫己慚淺昧。”
淺務-汉语大词典
淺務
【1】犹琐事。{晋}{葛洪}《抱朴子·至理》:“削斥淺務﹐御以愉模﹐爲乎無爲﹐以全天理爾。”
淺末-汉语大词典
淺末
【1】肤浅;短浅。{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容》:“其羞淺末華虚而貴敦厚忠信也。”{三国} {魏}{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詞旨淺末﹐不足采覽;貴露下情﹐冒顔以聞。”{清}{方东树}《书惜抱先生墓志後》:“致功淺末之務﹐非爲文之本。”{宋}{范仲淹}《奏上时务书》:“臣又聞人主納遠大之謀﹐久而成王道;納淺末之議﹐久而成亂政。”
淺量-汉语大词典
淺量
【1】谓酒量小。{宋}{苏轼}《景纯见和复次韵赠之》之一:“淺量已愁當酒怯﹐非才尤覺和詩忙。”
淺人-汉语大词典
淺人
【1】谓言行浅薄的人。{晋}{葛洪}《抱朴子·行品》:“治細辨於稠衆﹐非其人而盡言者﹐淺人也。”{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四:“猶之論交﹐謂深人難交﹐不知淺人亦正難交。”亦谓识见短浅的人。《孔丛子·抗志》:“有{龍穆}者﹐徒好飾弄辭説﹐觀於坐席﹐相人眉睫﹐以爲之意﹐天下之淺人也。”{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文没于前而见于後例》:“淺人不達﹐誤加同姓二字﹐殊非其舊矣。”{明}{杨慎}《升庵诗话·书贵旧本》:“{劉巨濟}收{許渾}詩‘{湘潭}雲盡暮煙出’﹐今俗本煙作山﹐亦是淺人妄改。”
淺儒-汉语大词典
淺儒
【1】学问浅薄的儒生。《後汉书·桓谭传》:“蓋天道性命﹐聖人所難言也。自{子貢}以下﹐不得而聞﹐況後世淺儒﹐能通之乎!”{清}{唐甄}《潜书·敬修》:“《詩》曰:‘我躬不閲﹐遑恤我後。’是淺儒之敬也﹐弱矣。”
淺酌-汉语大词典
淺酌
【1】浅斟,浅饮。{唐}{苏郁}《步虚词》诗:“流霞淺酌誰同醉﹐今夜笙歌第幾重。”{清}{纳兰性德}《缑山曲》词:“淺酌勸君休盡醉﹐人間百歲酒初醒。”{唐}{白居易}《泛太湖书事寄微之》诗:“玉杯淺酌巡初匝﹐金管徐吹曲未終。”
淺飲-汉语大词典
淺飲
【1】小饮,少量饮酒。{唐}{薛能}《彭门解嘲》诗之二:“耽吟乍可妨時務﹐淺飲無因致宿酲。”
淺促-汉语大词典
淺促
【1】仓促;短促。旧题{汉}{卓文君}《司马相如诔》:“永託爲妃兮不耻當壚﹐生平淺促兮命也難扶。”{唐}{张籍}《送远曲》:“殷勤振衣兩相囑﹐世事近來還淺促。”【2】狭窄,不宽敞。{清}{李渔}《闲情偶寄·居室·窗栏》:“淺促之屋﹐坐在牕邊﹐勢必倚窗爲欄。”【3】犹短浅。{晋}{葛洪}《抱朴子·擢才》:“故短近不能賞﹐而淺促不能測焉。”《何典》第五回:“他做官雖是一清如洗﹐只是才具淺促些。”【4】狭隘,心胸不开阔。{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二:“{袁守一}性行淺促﹐時人號爲{料鬦鳧翁鷄}。”
淺俗-汉语大词典
淺俗
【1】粗浅;粗俗;通俗。{张祥龄}《<半箧秋词>序录》:“意鍊則辭警闢﹐自無淺俗之患。”{晋}{葛洪}《抱朴子·广譬》:“高世之器﹐非淺俗所能識也。”{徐特立}《怎样学习哲学》:“目前适于初学用的通俗哲学书﹐只是在字句和例子上面还浅俗﹐而内容却更模糊了。”《北齐书·王昕传》:“{昕}雅好清言﹐詞無淺俗。”{宋}{孙奕}《履斋示儿编·文说·赋须韵脚意全》:“{賀方回}言學詩於前輩得八句云:‘平淡不流於淺俗﹐奇古不流於怪癖。’”
淺白-汉语大词典
淺白
【1】浅显明白。{孙中山}《民生主义》第三讲:“其实我们每天所靠来养生活的粮食﹐分类说起来﹐最重要的有四种。第一种是吃空气。浅白言之﹐就是吃风。”{程贤章}《蹲点记》:“而今一听{严明}说得又浅白﹐又通俗﹐禁不住齐声赞叹。”
淺豁-汉语大词典
淺豁
【1】浅显明白。{鲁迅}《且介亭杂文·答曹聚仁先生信》:“竭力将白话做得浅豁﹐使能懂的人增多。”
淺陋-汉语大词典
淺陋
【1】狭窄简陋。{唐}{白行简}《李娃传》:“懼其淺陋湫隘﹐不足以辱長者所處﹐安敢言直耶!”《诗·陈风·衡门》“衡門之下”{毛}传:“衡門﹐横木爲門﹐言淺陋也。”《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山菴淺陋﹐料没有婦女藏得﹐不妨﹐不妨。”【2】谓见闻狭隘,见识贫乏。《三国演义》第八五回:“朕自得丞相﹐幸成帝業;何期智識淺陋﹐不納丞相之言﹐自取其敗。”{巴金}《家》二九:“可是就内容来说﹐不但思想上十分浅陋﹐连文字也不通顺。”《汉书·董仲舒传》:“前所上對﹐條貫靡竟﹐統紀不終﹐辭不别白﹐指不分明﹐此臣淺陋之罪也。”《朱子语类》卷七四:“若知不高﹐則識見淺陋。”【3】指见识贫乏的人。{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樂松}之徒﹐招集淺陋。”
淺稚-汉语大词典
淺稚
【1】浅显幼稚。{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二:“凡出{長卿}手﹐靡不穠麗工至﹐獨《琴心》二歌淺稚﹐或是一時匆卒﹐或後人傅益。”
淺深-汉语大词典
淺深
【1】深和浅。{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颂赞》:“雖淺深不同﹐詳略各異﹐其褒德顯榮﹐典章一也。”{郭沫若}《羽书集·由“有感”说到气节》:“悲歌{燕}{趙}已消沉﹐淪落何須計淺深?”{宋}{苏轼}《学士院试孔子从先进论》:“其志不同﹐故其術有淺深﹐而其成功有巨細。”《礼记·王制》:“意論輕重之序﹐慎測淺深之量以别之。”【2】深厚。{宋}{苏舜钦}《启事上奉宁军陈侍郎》:“自爾家事細微﹐必爲賙給﹐使舉族免於流轉﹐得專孝思﹐其爲惠淺深﹐以此可見。”
淺淺-汉语大词典
淺淺
【1】细小;微小。{宋}{李纲}《上渊圣皇帝实封言事奏状》:“冒寵尸禄﹐無補國家;噤默不言﹐致危宗社。其罪豈淺淺哉!”《明史·叶伯巨传》:“故必有罪疑惟輕之意﹐而後好生之德洽于民心﹐此非可以淺淺期也。”{宋}{陈亮}《与王季海丞相》:“一輩無賴不得羣起而誤國﹐其爲天下國家之福﹐豈淺淺哉!”【2】微微;淡淡。{元}{吴龙翰}《草堂》诗:“蒼煙落日草堂深﹐淺淺寒侵白玉簪。”{唐}{方干}《牡丹》诗:“花分淺淺臙脂臉﹐葉墮殷殷膩粉腮。”{宋}{王安石}《石竹花》诗之二:“春歸幽谷始成叢﹐地面勞敷淺淺紅。”{郭澄清}《大刀记》第十一章:“{永生}浅浅一笑﹐‘我不算一个?’”【3】水不深貌。{宋}{王安石}《与微之同赋梅花》诗之三:“淺淺池塘短短牆﹐年年爲爾惜流芳。”{宋}{梅尧臣}《和资政湖亭杂咏·稻畦》:“淺淺碧水平﹐青青稻苗長。”【4】浅短;低矮。《再生缘》第二一回:“檐草春生青淺淺﹐瓶花吐艷媚娟娟。”{唐}{温庭筠}《春野行》:“草淺淺﹐春如翦。”【5】浅薄,肤浅。{元}{刘祁}《归潜志》卷三:“{劉琢}{伯成}﹐{中山}人……作詩甚工。有云:‘{吴}蠶絲就方成繭﹐{楚}柳綿飛又作萍。’非淺淺者所能道也。”
淺語-汉语大词典
淺語
【1】无深意的话语。{清}{赵翼}《瓯北诗话·杜少陵诗》:“其筆力之豪勁﹐又足以副其才思之所至﹐故深人無淺語。”
淺中-汉语大词典
淺中
【1】谓心胸浅窄。{宋}{文天祥}《歌风台》:“錦衣絢行晝﹐丈夫何淺中。”《新唐书·王叔文传》:“{叔文}淺中浮表﹐遂肆言不疑﹐曰:‘某可爲相﹐某可爲將﹐它日幸用之。’”《晋书·阎缵传》:“{賈謐}小兒﹐恃寵恣睢﹐而淺中弱植之徒﹐更相翕習﹐故世號{魯公}二十四友。”
淺話-汉语大词典
淺話
【1】谓随意谈说。{清}{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一:“{錢通副}{澧}詩﹐如淺話桑麻﹐亦關治術。”【2】谦词。浅陋的话。{孙犁}《白洋淀纪事·小胜儿》:“我过着穷日子﹐就知道没人的难处﹐说句浅话﹐求告你的时候正在后头哩。”
淺顰-汉语大词典
淺顰
【1】眉微蹙貌。{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三:“{葉元禮}詞﹐直是女兒聲口﹐如‘……蝶粉蜂黄拼付與﹐淺顰深笑總難知。’”{宋}{周邦彦}《玉楼春》词:“淺顰輕笑百般宜﹐試著春衫猶更好。”
淺黛-汉语大词典
淺黛
【1】指用黛螺淡画的眉。{宋}{张先}《卜算子慢》词:“欲上征鞍﹐更掩翠簾相眄﹐惜彎彎淺黛長長眼。”{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三:“{嚴蓀友}《雙調望江南》云:‘……柳帶結煙留淺黛﹐桃花如夢送横波。’”
淺切-汉语大词典
淺切
【1】浅易切当。{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綜意淺切者﹐類乏醖藉;斷辭辨約者﹐率乖繁縟。”{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詩章則學矯激于{孟郊}﹐學淺切于{白居易}﹐學淫靡于{元稹}。”{宋}{魏泰}《临汉隐居诗话》:“{白居易}亦善作長韻叙事詩﹐但格制不高﹐局於淺切。”
淺顯-汉语大词典
淺顯
【1】浅近明白,容易懂。{明}{张居正}《拟恭进<四书直解>鉴表》:“以淺顯之辭﹐發高深之理。”{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南方之文﹐多屬單行﹐語詞淺顯﹐乃古代之語也。”{鲁迅}《书信集·致榴花社》:“新文艺之在{太原}﹐还在开垦时代﹐作品似以浅显为宜。”
淺局-汉语大词典
淺局
【1】谓见识﹑才能等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三国志·吴志·周鲂传》:“謹拜表以聞﹐并呈牋草﹐懼於淺局﹐追用悚息。”《晋书·明帝纪》:“鉤深致遠﹐蓋非淺局所量。”《隋书·文学传·潘徽》:“末有{李登}《聲類》﹑{吕静}《韻集》﹐始判清濁﹐纔分官羽﹐而全無引據﹐過傷淺局﹐詩賦所須﹐卒難爲用。”【2】犹狭窄,不宽广。《文馆词林》卷一五七引{晋}{曹摅}《赠王弘远》诗:“窮巷湫隘﹐環堵淺局。”
淺嚐輒止-汉语大词典
淺嚐輒止
【1】见“淺嘗輒止”。
淺躁-汉语大词典
淺躁
【1】轻浮急躁。{明}{冯梦龙}《智囊补·上智·张耳》:“{陳餘}淺躁﹐不及{張耳}遠甚﹐所以一成一敗。”
淺夢-汉语大词典
淺夢
【1】谓睡得不沉。与“酣睡”相对。{清}{厉鹗}《春寒》诗:“梨花雪後酴醿雪﹐人在重簾淺夢中。”
淺薄-汉语大词典
淺薄
【1】轻微;微薄。《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此言之誠﹐有如{大江}”{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雖致命虜廷﹐梟獲{關羽}﹐功效淺薄﹐未報萬一。”《水浒传》第一一〇回:“{宋江}歎口氣道:‘想我八字淺薄﹐命運蹇滯。’”{陈登科}《活人塘》十四:“{孙在涛}捧着一块长方形的油皮纸封的纸包……走向铺边﹐深深一躬:‘老弟﹐浅薄得很﹐以表寸心。’”{清}{蒋士铨}《临川梦·拒弋》:“自知福命淺薄﹐平生無此妄想。”【2】鄙薄,简慢。《韩非子·亡徵》:“見大利而不趨﹐聞禍端而不備﹐淺薄於争守之事﹐而務以仁義自飾者﹐可亡也。”{陈奇猷}集释:“淺薄﹐簡慢也。”【3】肤浅。多指人的学识﹑修养等。《汉书·公孙弘传》:“愚臣淺薄﹐安敢比材於{周公}!”{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他觉得这样的败退﹐并不是因为自己的浅薄虚伪﹐而是因为他的本领出众。”《荀子·非相》:“智行淺薄﹐曲直有以相縣矣。”{宋}{王谠}《唐语林·雅量》:“{王生}自負﹐怒曰:‘吾誠淺薄﹐與{夏侯孜}同年乎?’不悦而去。”{田北湖}《与某生论韩文书》:“夫事理不辨﹐學理不精﹐發爲文章﹐已弗能達﹐况根柢淺薄﹐有文無質哉?”【4】浇薄;轻浮。{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为人者天》:“好仁厚而惡淺薄﹐就善人而遠僻鄙﹐則心悦矣。”{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齊}土之民﹐風俗淺薄﹐虚論高談﹐專在榮利。”{宋}{文天祥}《跋<吕元吉先人介轩记>後》:“風氣淺薄﹐其能刻厲矯揉以竊毅然丈夫之名者﹐已不多見。”《後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時俗淺薄﹐巧僞滋生。”
淺圖-汉语大词典
淺圖
【1】谓谋划不深。《明史·云南土司传一·大理》:“陋{漢}{唐}之小智﹐卑{宋}{元}之淺圖。”
淺隘-汉语大词典
淺隘
【1】狭隘,见识不广。{清}{恽敬}《读晏子一》:“其爲書淺隘不足觀覽﹐後之讀書者未必爲所惑。”【2】狭窄。宽度小。{宋}{曾巩}《襄州宜城县长渠记》:“理渠之壞塞﹐而去其淺隘。”{晋}{葛洪}《抱朴子·尚博》:“拘繫之徒﹐桎梏淺隘之中﹐挈瓶訓詁之閒。”
淺嘗輒止-汉语大词典
淺嘗輒止
亦作“[淺嚐輒止]”【1】略微尝试即行停止。比喻不肯下功夫深入钻研。《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拟设国粹学堂启》:“今後生小子﹐入學肄業﹐輒束書不觀;日惟騖於功令利禄之途﹐鹵莽滅裂﹐淺嚐輒止﹐致士風日趨於淺陋。”《十月》1981年第3期:“他们的成就还在于对已经捕捉到的如此重大的社会生活作了深刻的而不是浅尝辄止的开掘。”
淺鄙-汉语大词典
淺鄙
【1】粗浅鄙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伊水》:“文字淺鄙﹐殆不可尋。”{清}{曾国藩}《复贺耦庚中丞书》:“辱承扶掖之盛心﹐恐不察其淺鄙而期許過實。”
淺學-汉语大词典
淺學
【1】学问肤浅的人。亦作自谦之词。《通典·礼三三》:“淺學所見﹐謂如上義。”《三国志·蜀志·秦宓传》“{定公}賢者”{南朝}{宋}{裴松之}注:“書傳{魯定公}無善可稱。{宓}謂之賢者﹐淺學所未達也。”{明}{李贽}《答周柳塘书》:“所云{山農}打滚事﹐則淺學未曾聞之。”【2】谓学识短浅。{郭沫若}《断断集·“刺身”》:“‘刺身’是几时传到了{日本}来?在这儿恕我浅学﹐实在说不出它的绝对年代。”{汉}{孔安国}《古文孝经训传序》:“故古文《孝經》初出於{孔氏}﹐而今文十八章﹐諸儒各任意巧説﹐分爲數家之誼﹐淺學者以當六經。”{清}{姚鼐}《<泰山道里记>序》:“余淺學又偶過臆度﹐徒幸有合於好古力索久往來是山中者。”
淺教-汉语大词典
淺教
【1】浅俗之教。{清}{黄宗羲}《天岳禅师七十寿序》:“遂薄經論爲淺教﹐斥文字爲異端。”
淺露-汉语大词典
淺露
【1】犹微露。{元}{杨维桢}《题芭蕉美人图》诗:“髻雲淺露月牙彎﹐獨立西風意自閑。”【2】浅显,缺乏深度。{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六篇:“雖臨危抒憤﹐詞意淺露﹐而其體式﹐亦皆{楚}歌也。”{宋}{司马光}《辞左仆射第三札子》:“燭理不明﹐見事不敏﹐度量褊隘﹐關防淺露﹐若位以元宰﹐委之機務﹐分畫措置﹐必有差違。”{汉}{王充}《论衡·超奇》:“若夫{陸賈}﹑{董仲舒}﹐論説世事﹐由意而出﹐無假取於外﹐然而淺露易見﹐觀讀之者﹐猶曰傳記。”《太平广记》卷二〇七引{唐}{张怀瓘}《书断》:“而此公稍乏清幽﹐傷于淺露。”
淺謬-汉语大词典
淺謬
亦作“[淺繆]”【1】谓肤浅而多谬误。{宋}{苏轼}《不分经取士》:“臣等近奉勑權知貢舉﹐竊見自來條貫﹐分經取士﹐既於逐經中紐定分數取人﹐或一經中合格者少﹐即取詞理淺謬卷子以足其數。”《宋史·钱明逸传》:“文辭淺繆﹐豈應冒居翰院?”{清}{曾国藩}《复吴南屏书》:“淺謬之見﹐惟希裁正。”
淺見-汉语大词典
淺見
【1】短浅的见识。《晋书·忠义传·王豹》:“敢以淺見﹐陳寫愚情。”{明}{何景明}《何子·心迹》:“夫拘學不假於繩尺之外﹐淺見不及於衣帶之下。”{鲁迅}《华盖集续编·<阿Q正传>的成因》:“在这事实发生以前﹐以我的浅见寡识﹐是万万想不到的。”【2】谓见识短浅。亦指见识短浅者。{郭沫若}《集外·七请》:“但我也不如一般浅见的人一样﹐人云亦云地便说口号标语诗是罪大恶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水陸路殊﹐徑復不同﹐淺見未聞﹐非所詳究﹐不能不聊述聞見﹐以誌差違也。”《水浒传》第三三回:“賢弟休如此淺見。”《史记·五帝本纪论》:“書缺有間矣﹐其軼乃時時見於他説﹐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難爲淺見寡聞道也。”{宋}{苏轼}《再论积欠六事四事札子》:“小人淺見﹐只爲朝廷惜錢﹐不爲君父惜民。”
淺蔽-汉语大词典
淺蔽
【1】浅陋蔽塞。《宋书·索虏传》:“臣等謀猷淺蔽﹐託付無成。”《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追懼淺蔽﹐不合天聽﹐抱怖雀息﹐垂哀省。”
淺才-汉语大词典
淺才
【1】才能短浅。{唐}{刘知幾}《史通·杂说中》:“{道}鸞不揆淺才﹐好出奇語。”{唐}{高適}《登垄》诗:“淺才登一命﹐孤劍通萬里。”
淺短-汉语大词典
淺短
【1】轻微。{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五:“因乃喜{海北}香……時時擇其高勝﹐爇一炷﹐其香味淺短﹐乃更作。”【2】浅陋,狭窄肤浅。{宋}{李纲}《罢尚书左仆射第一札子》:“以臣智識淺短﹐議論迂濶﹐深恐不足以仰副陛下委任責成之意。”《汉书·孔光传》:“臣{光}智謀淺短﹐犬馬齒臷﹐誠恐一旦顛仆﹐無以報稱。”{巴金}《家》二九:“他们以他们的幼稚的经验和浅短的眼光看出了前面的一线光明。”{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數術淺短﹐不足可翫。”【3】谓时间短暂。《元典章·吏部六·书吏》:“月日通理﹐繫歷請俸﹐實役月日多者爲優﹐淺短爲劣。”
淺闕-汉语大词典
淺闕
【1】谓识见肤浅而贫乏。《吕氏春秋·任数》:“以淺闕博居天下﹐安殊俗﹐治萬民﹐其説固不行。”
淺術-汉语大词典
淺術
【1】粗浅的道术;小技。{南朝} {梁}{江淹}《诣建平王上书》:“備鳴盜淺術之餘﹐豫三五賤伎之末。”{清}{任泰学}《质疑》:“及至言數之文﹐敗諱言淺術﹐不敢用五行家言。”《列子·仲尼》:“非吾淺術所能已也﹐無所由而常生者道也。”
淺幭-汉语大词典
淺幭
亦作“[淺]”亦作“[淺幦]”【1】古代用浅毛兽皮做的车轼上的覆盖物。《周礼·春官·巾车》:“薻車薻蔽鹿淺革飾。”{郑玄}注:“鹿淺﹐以鹿夏皮爲覆笭。”{贾公彦}疏:“夏時鹿毛新生﹐爲淺毛﹐故{鄭}云‘鹿夏皮爲覆笭也’。”《诗·大雅·韩奕》:“鞹鞃淺幭﹐鞗革金厄。”{毛}传:“淺﹐虎皮淺毛也。幭﹐覆式也。”{明}{杨慎}《升庵经说·鞹鞃浅幭》:“淺幭﹐以虎皮覆軾。幭﹐《禮記》作幦﹐羔幦﹑鹿幦是也;《周禮》作﹐犬﹑豻是也。”《仪礼·既夕礼》:“薦乘車鹿淺幦。”{郑玄}注:“鹿淺﹐鹿夏毛。幦﹐覆笭。”{贾公彦}疏:“以鹿夏皮淺毛者爲幦以覆式。”
淺職-汉语大词典
淺職
【1】微小的官职。{明}{孙梅锡}《琴心记·相如受绁》:“總君王見憐﹐博得箇淺職微官﹐奈其間又多牽絆。”
淺-汉语大词典
淺
“[浅]”的繁体字。《集韻》子賤切,去綫,精。【1】溅,水激射。《仪礼·士虞礼》“執槃西面”{汉}{郑玄}注:“槃以盛棄水﹐爲淺汙人也。”【2】通“[賤]”。与“贵”相对。{马王堆}{汉}墓帛书甲本《老子·德经》:“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淺。”今本淺作“賤”。
淺-汉语大词典
淺
“[浅]”的繁体字。《集韻》在演切,上,從。【1】灭,没。《说文·水部》“淺”{段玉裁}注:“{馬鄭}《古文尚書》:‘夤淺納日。’{馬}云:‘淺﹐滅也。’{馬}意讀爲戩滅之戩﹐謂伺日入也。”按﹐今本《书·尧典》作“寅餞納日”。{陆德明}释文:“餞﹐賤衍反。{馬}云:‘滅也。’滅﹐猶没也。”【2】通“[踐]”。灭除;践踏。{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见威王》:“{武王}伐{紂};{帝奄}反﹐故{周公}淺之。”{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虞卿谓春申君章》:“今{燕}之罪大﹐{趙}之怒深﹐君不如北兵以德{趙}﹐淺{燕國}﹐以定身封﹐此百世一時也。”【3】通“[諓]”。参见“[淺3淺]”。
淺-汉语大词典
淺
“[浅]”的繁体字。《廣韻》則前切,平先,精。【1】水流疾貌。参见“[淺2淺]”。
淺淺-汉语大词典
淺淺
【1】水流疾貌。{南朝} {梁}{沈约}《早发定山》诗:“歸海流漫漫﹐出浦水淺淺。”{唐}{王维}《栾家濑》诗:“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溜瀉。”{清}{钱谦益}《费县道中》诗之二:“石瀨咽沙流淺淺﹐野花眠草吐茸茸。”《楚辞·九歌·湘君》:“石瀨兮淺淺﹐飛龍兮翩翩。”{王逸}注:“淺淺﹐流病貌。”
淺淺-汉语大词典
淺淺
【1】巧言貌。淺,通“諓”。{汉}{王符}《潜夫论·救边》:“淺淺善靖﹐俾君子怠。”{汪继培}笺:“{文}十二年《公羊傳》作‘惟諓諓善靖言’……淺淺並與‘諓諓’同。”{汉}{桓宽}《盐铁论·论诽》:“疾小人淺淺面從﹐以成人之過也。”{张之象}注:“淺﹑諓同字。”
深入淺出-汉语大词典
深入淺出
【1】对内容的理解十分深刻,表达却浅显易懂。{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今讀其詩﹐從容和雅﹐如天衣之無縫;深入淺出﹐方臻此境。”{朱自清}《白采的诗》:“这种深入显出的功夫﹐使这样奇异的主人公能与我们亲近﹐让我们逐渐的了解他﹐原谅他﹐敬重他﹐最后和他作同声之应。”{陈残云}《山谷风烟》第十七章:“{周祺}的深入浅出的讲话﹐消除了有些代表的思想疙瘩。”亦作“[深入顯出]”。
深淺-汉语大词典
深淺
【1】指水的深浅程度。引申指事物的轻重﹑大小﹑多少等。{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正贯》:“論罪源深淺﹐定法誅﹐然後絶屬之分别矣。”《汉书·宣帝纪》:“皆受官禄田宅財物﹐各以恩深淺報之。”{唐}{独孤及}《和赠远》:“借問離居恨深淺﹐祇應獨有庭花知。”【2】偏义。指深。《水浒传》第一回:“看時﹐石板底下﹐却是一個萬丈深淺地穴。”{宋}{李持正}《明月逐人来·上元》词:“星河明澹﹐春來深淺﹐紅蓮正滿城開遍。”《儒林外史》第三八回:“後來的這一撲﹐力太猛了﹐這枯幹戳進肚皮﹐有一尺多深淺。”【3】比喻分寸。{石灵}《捕蝗者》:“有那不识深浅的小伙子﹐故意嚷道:‘弄不好﹐连他家坟地也给刨了﹐别怪人。’”《西游记》第七四回:“那老者笑道:‘這和尚不知深淺﹐那三個魔頭﹐神通廣大得緊哩!’”
深厲淺揭-汉语大词典
深厲淺揭
【1】《诗·邶风·匏有苦叶》:“ 深則厲,淺則揭。”{朱熹}集传:“ 以衣而涉曰厲,褰衣而涉曰揭。”谓当根据水的深浅采取适当渡河方式。后以“深厲浅揭”比喻行动要因时因地制宜。《後汉书·张衡传》:“深厲淺揭﹐隨時爲義。”
湊淺-汉语大词典
湊淺
【1】犹言搁浅。{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二:“海中不畏風濤﹐唯懼靠閣﹐謂之湊淺。”
澆淺-汉语大词典
澆淺
【1】谓风尚浮薄。《淮南子·齐俗训》:“百姓糜沸﹐豪亂暮行逐利﹐煩拏澆淺。”{明}{何景明}《<武功县志>序》:“風尚澆淺而德實靡貞﹐其治不可長也。”
拙淺-汉语大词典
拙淺
【1】粗浅,浅陋。{唐}{李翱}《与本使杨尚书请停修寺观钱状》:“拳拳下情﹐深所未曉﹐伏惟憫其拙淺﹐不惜教誨。”
把淺-汉语大词典
把淺
【1】谓把守浅涸河道以防备敌人渡河袭击。{宋}{陆游}《南唐书·刘仁赡传》:“自{楊氏}有{吴}﹐歲暮{淮}涸﹐輒增戍以備侵軼﹐謂之把淺。”
撩淺-汉语大词典
撩淺
【1】谓挖去淤积的泥沙。《宋史·河渠志七》:“以新舊菱蕩課利錢送{錢塘縣}收掌﹐謂之開湖公使庫﹐以備逐年雇人開葑撩淺。”{清}{顾张思}《土风录》卷六:“開河不竭水而以器撈泥曰撩淺。”{清}{钱泳}《履园丛话·水学·总论》:“{唐}末{五代}有撩淺夫﹑開江卒﹐以時濬治﹐水不爲害。”
擱淺-汉语大词典
擱淺
【1】船舶进入水浅处无法航行。{逯斐}《解冻以後》:“船在这儿搁浅了﹐自己不能在预定的日子赶到矿山﹐耽误了开学怎么办呢?”《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鹽船擱淺了﹐我們快幫他去起撥!”【2】比喻事情遭到阻碍而中途停顿。{茅盾}《子夜》八:“然而最可恶的是她现在要用的辞句﹐先生都没教过﹐英文读本上也找不到;她写了半行就搁浅了。”{吴晗}《三百年前的历史教训》:“只是天不如人意﹐这些计划﹐都因南都倾覆而搁浅。”
膚淺-汉语大词典
膚淺
【1】浅薄。{清}{黄宗羲}《<南雷庚戌集>自序》:“夫{明}文自{宋}({宋濂}){方}({方孝孺})以後﹐直致而少曲折﹐奄奄無氣﹐日流膚淺﹐蓋已不容不變。”{宋}{司马光}《听宰臣等辞免郊赐札子》:“臣素愚戇﹐識慮膚淺﹐所言者皆目前之實狀﹐非奇偉之高論也。”{毛泽东}《关于农村调查》一:“我做了四个月的农民运动﹐得知了各阶级的一些情况﹐可是这种了解是异常肤浅的﹐一点不深刻。”{晋}{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序》:“釋《穀梁》者雖近十家﹐皆膚淺末學﹐少經師匠。”
膠淺-汉语大词典
膠淺
【1】指舟船搁浅。《明史·陈德传》:“{太祖}舟膠淺﹐{德}力戰﹐身被九矢﹐不退。”{清}{钱谦益}《<太祖实录>辨证二》:“{友諒}驍將{張定邊}欲犯上舟﹐舟適膠淺。”{清}{魏源}《筹漕篇》下:“沿途販售﹐所至輒留﹐稍加督催﹐輒稱膠淺。”
愚淺-汉语大词典
愚淺
【1】愚昧浅陋。《後汉书·南匈奴传》:“臣素愚淺﹐又兵衆單少﹐不足以防内外。”{汉}{蔡邕}《幽冀二州刺史久阙疏》:“臣愚淺小才﹐竊假階級。”{宋}{王安石}《进二经札子》:“伏惟皇帝陛下宿殖聖行﹐生知妙法﹐方册所載﹐象譯所傳﹐如天昭曠﹐靡不幬察﹐豈臣愚淺所敢冒聞。”
眼孔淺-汉语大词典
眼孔淺
【1】方言。形容目光短浅,贪财爱物。《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世人眼孔淺的多﹐只有皮相﹐没有骨相。”《太仓州志》:“{吴}語謂見物生羡曰‘眼孔淺’。”
眼皮子淺-汉语大词典
眼皮子淺
【1】方言。形容目光短浅。《花城》1981年第6期:“有不知底细的小伙子开始愤愤然﹐骂{何爷}眼皮子浅﹐动不动就是{葛部长}。”
眼淺-汉语大词典
眼淺
【1】形容目光短浅,易为外界事物所左右。{许地山}《东野先生》:“城市底人都这般眼浅﹐谁教你不穿得光鲜一点?”《红楼梦》第五二回:“這小娼婦也見過些東西﹐怎麽这麽眼淺?”《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誰知世人眼淺﹐不識高低。”《醒世姻缘传》第三回:“如今咱這裏人都極眼淺﹐不知有多少氣不上的哩。”
短淺-汉语大词典
短淺
【1】犹短暂。《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韶光短淺﹐{趙聰}因爲嬌養﹐直挨到十四歲上纔讀完得經書。”【2】谓智虑﹑见识等短拙而浅薄。《汉书·孔光传》:“臣{光}智謀短淺﹐犬馬齒臷﹐誠恐一旦顛仆﹐無以報稱。”{清}{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三:“余舉{楊大年}以‘鏡中人似面前人’對‘水底月如天上月’﹐語犯合掌﹐而意味短淺。”{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上的开幕词》:“我们的敌人眼光短浅﹐他们看不到我们这种国际伟大团结的力量。”{宋}{王安石}《谢知制诰启》:“制作淹遲而不工﹐思慮短淺而不敏。”
空淺-汉语大词典
空淺
【1】空疏浅薄。《宋书·沈攸之传》:“{攸之}空淺﹐躁而無謀。”
疏淺-汉语大词典
疏淺
亦作“[踈淺]”亦作“[疎淺]”【1】轻率浅薄。《明史·忠义传四·赵锦》:“今{言}誅﹐而{嵩}得播惡者﹐{言}剛暴而疏淺﹐惡易見;{嵩}柔佞而機深﹐惡難知也。”【2】粗疏肤浅。{南朝} {齐}{王融}《画<汉武北伐图>上疏》:“鑿飲耕食﹐自幸{唐}年﹐而識用昏霾﹐經術疏淺。”{宋}{苏辙}《代滕达道龙图苏州谢上表》之一:“伏念臣家世寒微﹐學術疎淺。”{明}{方孝孺}《习庵说》:“踈淺者竊其華而忘修己之實﹐質魯者守其意而不求致用之全。”{丰子恺}《缘缘堂随笔·秋》:“以前我的思虑真疏浅!以为春可以常在人间﹐人可以永在青年﹐竟完全没有想到死。”《明史·刘铉传》:“又令甄别六館生﹐年老貌寢﹐學藝疎淺者﹐斥爲民。”【3】疏远淡漠。{邹韬奋}《萍踪寄语》四二:“资本主义社会里面﹐因个人主义之高度的发展﹐家属的关系也比较地疏浅。”
虚淺-汉语大词典
虚淺
【1】空乏而浅薄。{三国} {魏}{曹植}《改封陈王谢恩章》:“臣既弊陋﹐守國無効﹐自分削黜……猥蒙加封﹐茅土既優﹐爵賞必重﹐非臣虚淺﹐所宜奉受﹐非臣灰身﹐所能報答。”{汉}{蔡邕}《让高阳侯印绶符策表》:“臣伏惟糠粃小生﹐學術虚淺。”
管淺-汉语大词典
管淺
【1】谓所见狭隘浅陋。{宋}{欧阳修}《南省试策第五道》:“猥惟檮昧之微﹐舉皆管淺之説。”【2】指狭隘浅陋之见。《宋书·何尚之传》:“伏覽明命﹐欲改錢制﹐不勞採鑄﹐其利自倍﹐實救弊之弘算﹐增貨之良術﹐求之管淺﹐猶有未譬。”
著淺-汉语大词典
著淺
【1】搁浅。{宋}{赵鼎}《建炎笔录》卷上:“十九日﹐御舟發{温州}﹐著淺﹐行數里而止。”《朱子语类》卷六三:“譬如撐船著淺者﹐既已著淺了﹐看如何撐。”
褊淺-汉语大词典
褊淺
【1】心地﹑见识等狭隘短浅。《楚辞·九辩》:“性愚陋以褊淺兮﹐信未達乎從容。”《明史·耿定向传》:“{高拱}執政﹐{定向}嘗譏其褊淺無大臣度﹐{拱}嗛之。”{清}{孙枝蔚}《次赠周建西韵贺令侄子常生第三子时子常见借欧阳全集》:“我才褊淺無佳思﹐直寫{歐}詩計頗得。”【2】土地﹑水流等狭窄浅薄。{唐}{元稹}《遣兴》诗之四:“託根在褊淺﹐因依泥滓生。”{唐}{元稹}《分水岭》诗:“褊淺無所用﹐奔波奚所營?”
着淺-汉语大词典
着淺
【1】搁浅。{明}{杨慎}《升庵诗话·甄後塘上行》:“‘蹶船常苦没’﹐{黄河}中行舟常有此患﹐俗云着淺。着淺﹐即今言擱淺。”
粗淺-汉语大词典
粗淺
【1】浅显; 不深奥。{明}{谢榛}《四溟诗话》卷四:“{王生}所作﹐雖涉粗淺﹐然夢中成章﹐亦奇矣!”{鲁迅}《南腔北调集·又论“第三种人”》:“这是极显明粗浅的事实﹐左翼理论家也不会不明白的。”
蕪淺-汉语大词典
蕪淺
【1】芜杂浅薄。{唐}{卢照邻}《双槿树赋》序:“學涉蕪淺﹐文多瞽漏。”{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摘抄·词曲》:“余細看之﹐獨‘馬上抱鷄三市鬪﹐袖中携劒五陵遊’二句差勝﹐乃用晩{唐}人{羅隱}詩也﹐其餘蕪淺不足觀。”
緣慳分淺-汉语大词典
緣慳分淺
【1】缺少缘分。《儒林外史》第三十回:“只爲緣慳分淺﹐遇不着一個知己。”
縫衣淺帶-汉语大词典
縫衣淺帶
【1】宽袖大带。古代儒者之服。亦指儒者。{唐}{李白}《冬夜裴郎中薛侍御宴集序》:“賢豪畢萃﹐升降有序﹐縫衣淺帶﹐十有五人。”《庄子·盗跖》:“今子脩{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辯﹐以教後世﹐縫衣淺帶﹐矯言僞行﹐以迷惑天下之主。”{成玄英}疏:“制縫掖之衣﹐淺薄之帶。”{郭庆藩}集释:“縫衣淺帶﹐{向秀}注曰:‘儒服寬而長大。’”
輕慮淺謀-汉语大词典
輕慮淺謀
【1】谓谋虑短浅。《史记·赵世家》:“夫小人有欲﹐輕慮淺謀﹐徒見其利而不顧其害﹐同類相推﹐俱入禍門。”《资治通鉴·秦始皇帝二十五年论》:“{燕丹}不勝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輕慮淺謀﹐挑怨速禍﹐使{召公}之廟不祀忽諸﹐罪孰大焉!”
輕淺-汉语大词典
輕淺
【1】声音轻而浮泛。{隋}{陆法言}《<切韵>序》:“{吴}{楚}則時傷輕淺﹐{燕}{越}則多傷重濁﹐{秦}{隴}則去聲爲入﹐{梁}{益}則平聲似去。”【2】不高, 低浅。{宋}{苏辙}《论堂除太宽札子》:“{張淳}﹑{陳元直}二人率皆資望輕淺﹐政績未聞。”【3】轻浮浅薄。{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吴元可}《采桑子》:‘一樣東風兩樣吹’﹐輕淺語﹐自是{元}人手筆。”{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上:“{荆}{揚}多水﹐其人亦明慧文巧﹐而患在輕淺。”【4】浅淡, 不深浓。{姚雪垠}《长夜》二:“那大褂只搭到他膝盖下边﹐颜色又过于轻浅。”
蹇淺-汉语大词典
蹇淺
【1】犹言鄙陋浅薄。《庄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牘﹐敝精神乎蹇淺。”{成玄英}疏:“好爲遺問﹐徇於小務﹐可謂勞精神於跛蹇淺薄之事﹐不能遊虚涉遠矣。”{清}{曾国藩}《黄仙峤前辈诗序》:“以咿嚘蹇淺之語﹐而視爲鐘彝不朽之盛業﹐亦見其惑已。”{宋}{曾巩}《谢中书舍人表》:“敷導訓辭﹐懼空疏之難强;追參諷議﹐憂蹇淺之易窮。”
鄙淺-汉语大词典
鄙淺
亦作“[鄙俴]”【1】鄙陋浅薄。{章炳麟}《訄书·订文》附《正名杂义》:“至云人所不曉﹐致減神味﹐説尤鄙俴。”《隋书·经籍志二》:“{遷}卒以後﹐好事者亦頗著述﹐然多鄙淺﹐不足相繼。”{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臣鄙淺於道﹐不能博大。”{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言辭鄙淺﹐驗少妄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